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238阅读
  • 0回复

[宗亲提供]湖南南岳:仰望南山 只为文化的高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10-17
来源:湖南学习平台(2019年10月15日)作者:胡安国第27代孙,胡杨水洪(南岳区委宣传部

宋徽宗于金简峰皇帝岩御题“寿岳”石刻(图/刘建平)

    南山者,南岳衡山之谓也。南山之辩、由来已久,众说纷纭。从战国《甘石星经》所载“上承轸星之翼”、至唐玄宗投金龙玉简祈寿、宋徽宗于金简峰皇帝岩御题“寿岳”石刻、清康熙帝钦定“主寿之山”,衡山作为南山渐著于世。
    作为中华五岳之一,衡山独踞天南,与北方四岳遥相呼应,镇定九州。衡山以秀闻名,海拔1300.2米,其文化的高端化与多样性,较北方四岳有过之而无不及,自古迄今,天人共仰,是一座自带光芒璀璨无比的文化圣山!

南岳衡山祭祀朝圣盛况(图/李绵星)

    【祭祀文化 源远流长】
    南岳衡山祭祀文化起源于先民对山川的原始崇拜。虞舜时期开始最早的祭祀活动,到隋代对南岳的祭祀成为定制常礼,开始建庙祭祀,唐宋朝形成高潮,明清两代皇家祭祀活动尤其繁盛。南岳祭祀文化体现了我国宗教与政治合一的祭祀传统,不仅是南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起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
    祭祀文化是南岳文化的源头。作为中国南方最古老的人文始祖的祭祀山,衡山的祭祀文化绵延4000余年。上自舜帝南巡下至隋唐明清,史上有记载的朝廷官祭南岳就有120次之多,民间祭祀更是不计其数。黄帝巡狩;炎帝、祝融栖息;尧、舜、禹均登临祭拜;大禹为求治水良策,专程来南岳杀白马祭天,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火神祝融教民以火熟食、生火御寒、举火驱兽,制乐作歌、以谐神明、以和人声。祝融死后葬衡山之阳,人们在衡山之巅建祠以长年祭祀,祝融峰由此得名;唐玄宗于南岳朱陵洞投龙祈寿;官场失意的李太白赋诗盛赞“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以祈天恩照拂;宋代著名词人姜夔客长沙、登祝融拜祭,“因得其祠神之曲《黄帝盐》《苏合香》”,感此古音、妙解音律而作著世名篇《霓裳中序第一》,其中《黄帝盐》为杖鼓曲,《苏合香》为软舞曲,皆是唐宋献神之曲。稀世祭神古音,南岳衡山独存,足见其祭祀文化之盛也。

湖湘人才群体代表人物一览表

    【湖湘文化 独树一帜】
    南岳衡山是一座厚重的文化圣山。五岳自古就是江山社稷象征。相传炎帝、祝融在此栖息,尧、舜、禹均登临祭拜。历代帝王或遣使或亲临祭祀;自唐宋到明清,南岳衡山书院林立,晚清曾国藩曾赞曰:“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正是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开创了中国传统文化历史上独树一帜的湖湘文化,赢得中原文化的尊重,不负“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之千古美名!
    这里培育了宋明理学鼻祖周敦颐、东西方两大唯物主义哲学家之一的王船山(王夫之)、晚清重臣曾国藩三座湖湘文化高峰;诞生了“纸圣”蔡伦,“湘军领袖、近代海军创始人”彭玉麟,“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罗荣桓,“一代人杰”夏明翰,“画痴”曾熙,“一代女魂”唐群英,“现代言情大师”琼瑶,“诗魔”洛夫等一大批先哲名贤。
    湖湘学派创始人胡安国,字康侯、谥号文定,学者称武夷先生,福建崇安人,生于北宋熙宁七年(1074),1094年入太学,师承程颢、程颐,是两宋时期著名的经学家、理学家和政治家,对两宋之际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元1130年,胡安国慕衡岳之胜携子寅、宁、宏在南岳衡山结庐定居讲学,创岳麓、碧泉、文定等书院广收门徒、传经布道,卒开湖湘学统。胡安国以其《时政论》《治国论》《胡氏春秋传》奠定了将心性之学与经世致用相结合的“湘派”学风,一方面为理学的发扬光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统治阶级提供了一套有用的治国宝典。乾道三年(1167), 朱熹闻张栻(胡安国再传弟子)得胡氏之学,专程自福建崇安去长沙访问主教岳麓、城南书院的张栻,就《中庸》之义的"未发"、"已发"及察识持养之序等问题进行讲论,据称"三日夜而不能合"(清王懋宏《朱子年谱》,开启南宋王朝第一次学术辩论。湖湘大地从此文风蔚起、人才辐辏。在湖湘文化“内圣外王”“尊王攘夷”“经世致用”的思想浸染下,自古被称为“蛮夷之地”的湖南自此人才井喷,“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湖南人才半中国”,“半部中国近代史,皆由湘人血写就”,“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湘省士风,云兴雷震,咸同以还,人才辈出,为各省难能,古来所未有”。正是因为这个发源于南岳衡山的湖湘学派为湘人植入了“血性”与“担当”的基因,所以湖湘大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经国济世的人才群体,成为中国近现代引领历史前行的火车头。

中国大陆最大的国家级抗战烈士纪念陵园——忠烈祠(图/刘建平)

    【抗战文化 天人共仰】
    南岳是一座抗战名山,孕育出国共比肩共赴国难的洪荒之力,是一座见证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共御外辱的胜利之山!
    从抗战的相持阶段到反攻阶段(1938年11月到1944年2月),南岳衡山一度成为全国抗战军事文化活动中心和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指挥中心。在此期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南岳衡山召开了四次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主持了这四次军事会议,会议均是在古镇西侧白龙潭上的圣经学校举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1938年11月20日至25日的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第三、第四、第七、第九战区长官、将领及湘赣粤桂四省省主席等要员两百多人,中共领导人周恩来、叶剑英等也参加此次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议程一是检讨第一期抗战得失,按照战略和政略明确武汉失守前为第一期抗战阶段。二是制定二期抗战方略。三是按照战争形势的变化及新战略方针的要求,重新调整战区划分,调整部分指挥官以及兵力部署。这次会议因处在抗日战争由防御阶段向相持阶段转变的时刻,因而十分引人关注,会议取得的成果对整个抗战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是向世人表明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了民心士气;其次是适时地实行了战略转移,“以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等战略思想体现了持久抗战的的原则;最后会议精神体现了国共合作团结御辱的基本方针,蒋介石还接受共产党的建议,着手在南岳共同举办游击干部训练班。
    南岳抗日游干班由蒋介石兼主任,白崇禧、陈诚兼任副主任,汤恩伯任教育长,叶剑英任副教育长。游干班从1939年2月开始到1940年3月结束,共举办三期,来自各战区下级军官和部分地方党部政工人员以及青年学生300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养造就了大批抗日民族精英。这不仅给巍巍衡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在中国现代史上也是凝重而神奇的一页。
    “僧衣脱却着缁衣,敢向人间惹是非。”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南岳的僧尼、道人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南岳佛道救难协会”投入火热的抗日救亡斗争,“上马杀贼,下马学佛”、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救亡图存的壮歌。
    “青山有幸埋忠骨,黄土无情化国殇。”如今静屹于香炉峰下的南岳忠烈祠,就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家级抗战烈士纪念陵园。中华民族阵亡将士的总神位就设立在此,是所有抗战烈士英灵的栖息之地,成为中华儿女团结御侮共赴国难的象征。

天下法源--福严寺(图/刘建平)

    【佛道文化天下奇观】
    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曾说过:“谈中国佛教,离不开禅宗;谈禅宗,离不开南禅;谈南禅,离不开南岳。南岳是出祖师爷的地方。”
    南岳衡山宗教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禅宗羽流捷足先登,高僧名道代不乏人,使南岳衡山成了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道教名山。尤其是千百年来佛道同居一山、共融一庙之特色,更为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文化之一绝。
    早在西周时期,道教即在南岳开辟洞天福地。东汉时五斗米道创始人张道陵曾来祝融峰拜谒道家第三洞天朱陵洞天、第二十二福地光天坛和第二十四福地青玉坛。自东晋上清派创始人魏华存来南岳创建"黄庭观"后,至唐代就建有大小宫观36座,弘道之盛可见一斑。
    历史上的南岳同样高僧辈出。唐代净土宗三祖承远、四祖法照,唐代律宗祖师惠开、华严宗祖师惟劲、宋代禅宗祖师慧洪,都曾在南岳弘法。直至近代,还有明真、巨赞、灵涛、宝生等一批高僧大德住持南岳。特别是慧思、怀让、石头希迁,更是享誉海内外,是千多年来一直受到僧俗敬仰的高僧大德。他们弘法利生的感人事迹,不仅是南岳佛教的骄傲,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的骄傲。
    特别是禅宗七祖怀让一系在南岳福严寺“磨砖成镜”点化马祖道一后,以“顿悟”法门为义的南宗从此宗风大振,形成沩仰宗和临济宗;而青原一系自南岳石头希迁开始,又形成了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这样南禅两系共五宗、即佛教史上所称"一花五叶"都源出于南岳,法徒遍及天下。其中以临济、曹洞宗最盛,赢得"临济临天下,曹洞曹半天"的美称,南岳衡山自此以“天下法源”闻名于世。
    “祝融万丈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仰望这座独踞长江以南的厚重文化圣山,惟有礼赞!
    信息提供:胡国民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