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24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蠡县高家庄胡氏家谱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1-26
来源:《保定日报》2013年6月2日

耿孟刚画

    受东方文化影响,国人有着很深的故乡情结。由于明朝初年,大量的移民迁徙保定,于是寻根也便成为数百年来沉积于民众之中的一种深沉怀念。无论是家族谱牒,还是碑铭墓志,更有祖辈口耳相传。建家谱的想法已有多年,多年来一直没有实现。主要原因是家族里没有一个“像样的人物”可写,最大官我本家爷爷胡克三,1941年10月他从“齐庄惨案”突围出来,死里逃生。1944年9月,冀东五地委决定,中共武清县建立,胡克三任书记;解放前他曾在雄县(1947年3-7月)、津武县任县委书记;1948年四月,上级决定,将八分区文新县所属的新镇市及苏桥一带村庄划出,连同上年由文新县划归雄县的村庄,共一百0三个村,成立新雄县,属十分区管辖,胡克三任县委书记。解放后蠡县第一任县委书记;1963年2月至1966年5月任河北省农垦局局长。1961年建村胡克贤(今年86岁)连任三届书记,现在胡广永任村长,可以说这都算不上干部,没啥写头儿。再有原先一点基础也没有,历史记载也寥寥无几,就连始祖的名字也不知道。
    高家庄的来历:1999年12月《蠡县志》(《中华书局》出版)中说,“高家庄:(大百尺)镇政府驻地西北3.9公里处。1961年从南许(明初建村,因姓许的几户在此定居,当时分南、北许两片,后因虫灾北许迁入南许,故名)分出,因高姓居多,故名。户数187,人口832,耕地940亩。”《蠡县志》中说的“因高姓居多,故名”,这是错误的。当时高家庄只有一户高姓,胡姓、张姓占全村百分之九十。那么因何叫高家庄呢?当时任高家庄村支书的胡克贤说:是因为这个村子的地势比其它地方高,故名。
    在我的家乡保定市区有一种说法,说祖上来自山西的“小兴州”。  
    “小兴州”在哪?我查遍整个山西地图(明洪武二年至今),查找了许多资料,史书上没有一点儿“小兴州”的记载。是否是“小忻州”?因两地发音不准,保定人把“小忻州”读成 “小兴州”?经反复查找证实,山西省在金时确实有个“兴州”,属河东北路。元仍名为兴州,属冀宁路。但在明洪武二年始已改兴州为兴县。也就是说,从明洪武二年以后,山西省就没有“小兴州”之说。而且,在有关山西移民史的研究中,至今并未发现兴县移民的任何记载。兴县除史籍无任何移民史记载以外,从其历史地理环境分析,也无规模性移民的可能。兴县今属吕梁市,地处山西西北部,与陕西、内蒙接壤,历史上属荒远之地。也正因其人少地辟,明初才被“降州为县”。而当时明朝廷移民的原则是“古狭乡之民,听迁之宽乡,欲地无遗利,人无失业也。”因此,明初保定大量的移民也不可能来自山西兴县。
    据《明史》记载,明洪武年和永乐年间,确曾大规模地从山西的部分地区移民至河北、北京一带。迁徙的地区共有七个州:太原、平阳(临汾)、泽州(高平)、潞州(长治)、辽州(左权)、沁州(沁县)、汾州(介休)。从以上州县可以看出,移民地点为晋中、南地区,是经济富饶,民居稠密的地方,亦即《明史》所言“狭乡之民”迁至河北、北京地多人少的“宽乡”。然而以上七州,并无“小兴州”。
    因此,关于“小兴州”属地是山西的说法,六百来年是一种误传,媒体也是一种误报。
    据考证,“小兴州”在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平县。《钦定热河志》卷九十七载:“兴州位于滦平县城北偏东十公里处,地处兴州河西岸。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属渔阳郡。西汉为渔阳郡白檀县,北魏属安州广阳郡广兴县,西境为御夷镇地;后并入厍莫奚。隋唐因之,属饶乐都督府辖。辽为中京道北安州兴化县地,西境为奚王府地。金为北京路兴州兴化县、宜兴县地。元初因之,致和元年升为宜兴州,以旧有兴州,故俗称此为“小兴州”。康熙朝《畿辅通志》卷二十一载:“滦河东南流古北口边外小兴州。” 《方舆纪要》载:“城西为新营,口外三十五里为青沙岭,又五十四里即小兴州,其东即古北口。”《潜邱剳记》卷三载:“古北口外旧有小兴州、大兴州、宜兴、凤州等处。
    “小兴州”是长城古北外第一重镇,是和山西洪洞齐名的八大移民基地之一,是辽东、内蒙南下北京的交通要冲,因而成为我国北方历次移民的重要集散地,特别是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由关外各地向北平及河北一带移民的集散地。
    在承德西滦平县大屯乡兴州村有个“兴州古城址”,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39830平方米,城址为长方形,城墙夯筑,北城墙东西两端建有翼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城内曾出土大量砖、瓦等建材和生活用品。进入兴州古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座废弃的门廊柱基一字排开,并列于门前,上面粗糙的刻有龙鳞、水纹和荷花模样的纹理,中有凹槽,据说是安插门柱所用。
    为啥要大量移民呢?当时受元朝末年及明初“靖难”之役战乱的影响,中原地区人口锐减。明军北上击溃元军主力,元残余势力逃往漠北,但仍有一定的军事实力。明朝建立后,洪武四年(1371),明太祖朱元璋做出一个重大决策:废山后(燕山以北地区)诸州县,改为卫地(不设州县而设卫所的地区)。这次撤销的州县,包括位于今于承德一带和今张家口宣化以北的各个州县。于是,兴州被撤消了。为防止蒙古人入侵,大将军徐达负责将山北各州县所有老百姓迁往燕山以南。兴州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拔锅起灶,收拾家当,扶老携幼,告别故土。浩浩荡荡的移民潮,涌进古北口,被分散安置在北平(今北京)以南各州县。在长城以外,东起辽东,西至山西北部和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屯兵,并多次从燕山以北地区向北平一带移民,发展生活,充实边防。永乐皇帝登基后,又抽调长城以北各卫所15万将士在北京附近屯守,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在北平周围和河北各州县。这些移民主要来自河北北部、内蒙古、辽东、山东等地,总人数达十万人之多。
    明初,随着元顺帝逃住大漠的蒙古人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时刻想策马南下,这对明帝国的北部边境造成巨大压力。针对这一情形,徐达在屯积大军抵抗蒙古人的同时,实行了移塞外边民入内的空边政策,即把元代沿边的山后之民称为降民多次迁入内地,散处于汉人之中,以达到分而治之的效果,同时又将一批土著人口征入军伍。从洪武四年(1371)开始,明政府又实行迁降民于北平屯戍的政策,所谓屯戍即为军屯。洪武七年(1374),朱元璋又下令将塞外夷民全部迁入内地,从此塞外民籍人口基本上无存。前面所谈到的山后移民即是此时被迁往保定府的,但洪武二十六年(1393)之前由政府组织的迁民均获得当地户籍,永乐年间又重新编审过社屯,洪武移民可能已编人了土著民社,故在以后的自然村中很难看到当时山后民籍移民包括小兴州人的痕迹,有记载者多为大宁都司内撤时随迁的小兴州军籍人口。
    明初小兴州军民“倾巢而出”地迁徙到了保定一带。与山西移民不同的是,小兴州移民是属于“卫所”移民的范畴。据《明史兵志》记载:在古北口外设大宁都司,辖大宁前、后、左、右、中五卫及会州卫、营州中护卫、兴州中护卫。当时的小兴州在大宁都司的管辖范围。《明史》卷六载:(永乐元年一月)“壬午,改北平行都司为大宁都司,徙保定,始以大宁地畀乌梁海。” 《明史》卷九十载:“永乐元年,罢北平都司,设留守行后军都督府,迁大宁都司于保定。” 《明史》卷四十载:“北平行都指挥使司本大宁都指挥使司,洪武二十年九月置。治大宁卫。二十一年七月更名。领卫十。永乐元年三月复故名,侨治保定府,而其地遂虚。”当时的卫所迁移是军民一起悉数迁移的,以致“其地遂虚”。大宁都司内迁之后约五十年,这里仍是一片荒原,无人居住。景泰四年(1453)“三卫乞居大废城,不许。令去塞二百里外居住。”
    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向北平附近移民。永乐皇帝登基,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圴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安置于良乡、顺义、平谷、大兴、宛平、通州、蓟县、宝坻、香河、遵化、卢龙、武清、丰润、清苑、容城、新城、安国、徐水、任丘、涞水、霸州、定兴等地区和河北各县,移民总数达数十万之多。涉及到胡、张、王、李、刘、梁、孙、崔、邓、杜、魏、邢、徐等数十个姓氏。当时设置卫所地区,为军事第一,其所有行政工作都围绕军事这个中心,兴州和小兴州处于边地,首当其冲,大量卫军移入的同时,境内居民被迁往燕山以南地区。文献载,1371年,明徙北平山后民35800余户,散处诸府卫,籍为军者给衣粮,民给田;又以沙漠移民32800余户屯田北平,置屯254,开地1343顷,太祖时徙民最多,其间有以罪徙者。
    移民中也有不少名家。《杨忠愍集》卷三《自著年谱》称:“予家原口外小兴州人,国初被寇患,徙入内地,远祖之在小兴州者不可考。祖杨百源徙保定府容城县。”明卢象升撰《鹿善继传》载:“公讳善继,字伯顺,人称之为乾岳先生。永乐初自小兴州徙于定兴。”明朝汤斌撰《樊梦斗传》载:“樊梦斗,字北一,号文成。崇祯壬午乡贡廷试第二人,其先小兴州人。明成祖时奉诏迁文安,遂为文安人。”明孙承宗撰《陕西按察使邢公墓志》载:“公邢姓,讳云路,字士登,号泽宇,世为安肃龙山里人,其自小兴州来者。”清康熙朝大学士魏裔介撰《斗山高先生传》载:“高三位,保定之新安人也。其先自小兴州徙畿内者讳鹏举。”清康熙朝大学士陈廷敬撰《通议大夫詹事府少詹事加詹事府詹事定斋崔公墓碑》载:“公讳蔚林,学者称为定斋先生,其上世小兴州人,明初徙保定之新安。”晋卿筆記有小興州考,一:明永乐初余家自小兴州迁于保定之雄县东洋村,明万历时十三世祖由东洋复居新城登甲庄绵,衍至今二百余年矣。保定河间二府小兴州人最伙,世谓小兴州在山西洪洞县非也。考诸前史志传,小兴州在今承德府直古北口外九十里汉为鲜卑唐为奚辽,为利民县属北安州,金亦,为利民县属兴州。元为兴安县,仍属兴州故称此为小兴州。以别之明有天下朶颜等部落请内坿,因置大宁都司于其地再置朶颜泰宁福余三卫俾,其头目自领,其众建文初成祖陷大宁,以三卫彍卒三千人入关,永乐元年徙行都司于保定,遂尽割大宁地界,兀良哈族中父老相传。始祖自小兴州从龙入关者,与明史纪志皆相符合。王凤洲谓:洪武中小兴州数被侵患诏尽徙其民入内地,明制定户三等:曰民、曰军、曰匠着籍入户,以籍为断,余家旧属涿鹿卫盖军籍也,涿鹿在涿州治西北永乐七年建,又有左卫在州治西永乐八年建,涿鹿中卫在左卫西永乐十二年建,直隶后军都督府与保定五卫隶大宁都司者不相统辖岂建卫时移之欤。二:北人族谱多载自小兴州迁居,余家亦然案小兴州,对兴州而言,金之兴州在今滦平南里许兴州河,即以此得名小兴州。  
    由于年久日深,历次移民后裔,难以确知其祖上原籍所在,往往把先祖迁徙的集散之地视作先人故籍祖地。因而在河北、山东、东北一带现存的众多族谱家乘中,追溯家世渊源时,多称其“先世自小兴州。久而久之,小兴州成为河北、内蒙古、山东、东北等地众多姓氏寻根问祖的朝宗祖地。
    我的家乡蠡县,明代立村53个,其中洪洞移民立村5个、小兴州移民立村9个、大宁都司屯田立村3个、其余均为当地人社立村。当地人可以捷足先登地占地立村,但却无法阻止移民插村。当凶如洪水猛兽般的瘟疫和灾荒袭来时,这些养尊处优、身体虚弱的当地人就大部分灭绝了;而社区和经济地位低下的洪洞人,特别是后到的小兴州移民,他们靠着顽强的拼搏,从死地杀出一条生路,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强健了自己的身体,壮大了自己的种群。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说,没有小兴州移民就没有现在的保定,说保定人是从“小兴州”来的并不过分。从永乐元年到弘治年间,有多批次小兴州移民来到蠡县,高峰期跨度达80年。到弘治五年,移民人数达到当地人的两倍,县中建置增加了5个社。洪洞移民来期早,他们都靠近村落和县境的中心,而小兴州移民都在外围;二是洪洞移民立村位置生存条件较好,而小兴州移民立村晚,占据的多为沙荒地;三是根据明初的编甲,洪洞移民立村甲次靠前,而小兴州移民立村甲次靠后。
    上述八大移民祖地,北起关外的小兴州,南至广东的珠玑巷,东起山东枣林庄,西至湖北孝感乡,基本上涵括了清代以前汉族活动的主要区域,反映了姓氏迁徙的大致脉络,是不同地域的家族姓氏寻根溯源的重要依据,也是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宗谒祖的人文景点。
    先草草写上几笔,也算是有家谱了。但愿以后家族里能产生些“大人物”!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