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43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打捞“被遗忘”的南侨卫国者胡有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打捞“被遗忘”的南侨卫国者
——记我县旅新华侨抗日军第三分队党代表胡有志
  (图片由侨联提供)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点燃了中国全面抗战的烈火。八年间,中国人民凝聚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但很少有人知道侨居东南亚一群风华正茂的南洋华工,在陈嘉庚的领导下,义无反顾,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参加抗日义勇军,开展如火如荼的筹赈救国运动。他们尽忠诚、洒热血,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海外中华儿女爱国主义的光辉篇章。这其中就有我县华侨胡有志。


远赴南洋
    1918年8月30日,胡有志出生于文成县(原属瑞安县)周壤乡(现属大峃镇)麻山村四脚坳一户农民家庭。家有兄弟姐妹五人,胡有志排行老三。一家大小十来口人挤在两间低矮阴暗的平房里,靠种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935年,17岁的胡有志跟随同乡去新加坡打工赚钱。为解决赴南洋的路费,他父亲将家里两亩地抵给地主,拿来140块银元给他作为费用。就这样胡有志告别了亲人,怀着对未来的憧憬离别了家乡,在海上颠簸九天九夜后,胡有志与同伴们到达了新加坡。
   十九世纪初,随着矿山的开发,东南亚成为闽、粤人的移居地,也成为浙南地区穷苦人民聚居、发展事业的地方。胡有志与同乡初到新加坡,陌生的环境,语言的障碍,奔波了好几天都找不到门路。后在温州同乡会的帮助下,工作才有了着落。当时胡有志被安排到南洋华侨中学当校工,因工资太低,1936年下半年,他与同乡林清晨等人一起找到马来西亚北部的丁加努龙运铁矿做工。


维权罢工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人操纵了马来西亚铁矿开采,龙运铁矿是马来西亚最大的日资铁矿,雇佣矿工达4000多人,其中温属华工有1000多人。日本人对矿工非常苛刻,拼命地让他们干活,可是,工人每天挣到的工资只能养活自己。有时还要遭到日本工头的欺凌、谩骂。有的工人因病上工或劳累过度昏倒在矿上,竟被矿山警察拖出去打得遍体瘀肿,奄奄一息。如果死了就抛弃山谷或浇上汽油焚烧,场面惨不忍睹。日本人的暴行激起了矿区工人的愤慨。为了维护权益,温、处(丽水)两地矿工在梅仲微、胡有志等组织领导下,奋起抗争。工人们成群结队、手携着手,愤怒地奔走呼号,要求矿主惩凶道歉,赔偿抚恤。声势浩大的罢工斗争,震慑了日本矿警嚣张气焰。这次罢工让广大矿工的觉悟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此后,革命星火点亮了龙运铁矿。
   1938年2月,新加坡商会派出庄惠泉到龙运坡加强罢工策动工作。他深入矿工,慷慨陈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你们替日本资本家开采矿山,他们把铁矿运回日本制造枪炮子弹,来杀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号召大家团结起来离开矿山,不要做日本资本家的奴隶。激情的声音很快点燃了工人们的爱国心。很快,矿山秘密组建龙运铁矿罢工指挥部,胡有志、林仁榜等成为罢工运动中的骨干。他们深入穷苦矿工之中,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从中培养罢工中坚力量。不久,一支100多人情绪激昂的罢工队伍浩浩荡荡举着红旗,用不可遏制的愤怒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我们不当亡国奴!”等口号走出矿山,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一路上,工人们当着日本人的面,愤怒地脱下工作服将其撕破,并将鞋子脱下扔掉,表明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显示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的罢工行为也得到当地与各界华侨的支持。到了三月,工人集体罢工,龙运铁矿无法运转,只得关闭。这次空前的罢工运动标志着马来半岛华侨力量的凝聚,翻开了新、马华侨抗日救国的崭新一页。
华侨青年组成的马来亚抗日军(资料图片)




英勇抗日
   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南太平洋战争,迅速登陆马来半岛。同月30日,以陈嘉庚为主席的“星海华侨抗敌总会”成立。文成华工胡有志、刘开洽、胡孙东等人参加了抗日华侨义勇军。1942年1月31日,英军败退新加坡,从而拉开了新加坡保卫战的帷幕。2月4日至12日,抗日义勇军与日军在裕廊律、林厝港等地展开激烈的战斗。义勇军与日军浴血奋战,毫无惧色,数十次击退日军的疯狂进攻。其中防守在林厝港的华侨义勇军第二连与澳军协同作战,击沉五艘日军登陆艇。日军老羞成怒迅速集中兵力强攻,后澳军不敌败退,华侨义勇军陷入日军包围。虽然义勇军联合澳军组织多次反攻,终因寡不敌众,多数义勇军战士壮烈牺牲。后因战局危急,义勇军第三连和第四连被调往新加坡前沿阵地支援。2月13日,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突破了英军的阵地,向市区推进。新加坡沦陷后,英国当局解散了抗日义勇军。虽然华侨义勇军建立不到一月就被解散,但是义勇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英勇抗击疯狂的日本侵略者,为保卫新加坡领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2月17日,日军最高指挥官下令“严厉惩罚敌对华侨”。随后日军开始大肆搜捕抗日分子,下令所有华侨不分男女老少,按指定地域分别集中到中峇鲁、海山街、甘光等地,违者杀无赦。在日军的淫威下,华侨被迫前往指定地区。日本兵手持刺刀,强行对华侨逐个审问:“你们中哪个是华侨义勇军战士?哪个是马共分子?哪个是抗日救国团的成员?”日军查问后,在其衣襟或者手臂上盖上“检”字,发给检字条,予以放行。如果在队伍中发现敌对“嫌疑对象”,马上扣押下来,送往别处屠杀。日军残害华侨的手段非常毒辣,骇人听闻。他们把嫌疑的华侨和马来亚共产党员拉到山上令其自行挖沟,然后用机枪扫射,将尸体埋入沟里;或者用铁丝捆绑“抗日嫌疑分子”,带到桥上,推下水活活淹死。日军在新加坡的抢劫、奸淫等罪行更是司空见惯。
   据1984年《华侨通讯》披露:“日军占领新加坡后,把抗日义勇军,马来亚共产党员作为主要处刑对象,大肆屠杀新加坡华侨,从1942年2月至3月底,受到严重处刑(杀害)约五千人。”其中就有数十名县境华侨遭到杀害。玉壶镇龙背村周松飞烈士就是被日军杀害的。1936年,周松飞赴新加坡谋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和胡有志等人在“南侨总会”的领导下,加入抗日义勇军,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并与其它爱国团体,在新加坡举办夜校,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散发传单,做秘密情报工作等。义勇军被解散后,周松飞与胡有志等参加马来亚人民抗日军,继续与日军进行斗争。1942年10月,因叛徒出卖,周松飞被日本密捕,遭受酷刑后被灼死在烤红的铁链架上,牺牲时年仅21岁。
(资料图片)




敌后筹赈
   1943年,新、马大地乌云密布、警车长鸣。日本宪兵、军警全副武装出动抓捕他们认为的可疑分子。同时还组织实行街区突然袭击。并包围各条街口,把居住区内的华侨驱赶出来,集中在一起,然后让一个蒙面叛徒辨认,只要蒙面人点头,即被当作“反日嫌疑分子”予以逮捕。有不少抗日地下联络交通员,华侨学校抗日师生、抗日同盟外围组织成员以及抗日爱国人士遭到捕杀。有的被活埋、有的被暗杀、有的被砍头示众,更多的是受尽酷刑,死在集中营的劳役之中。
    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抗日队伍奉命转入敌后斗争。马共在新加坡南部成立抗日军第四独立司令部,下设两个作战指挥部。胡有志担任指挥部第四独立大队第三分队党代表,负责南亚地区民运工作,组织训练民兵,捐募物资药品、粮食运输等。在做好本职工作外,胡有志怀着祖国至上的信念,联合县境抗日军战士配合马共建立外围组织“抗敌后援会”,开展全民募捐活动。他们深入华侨协会宣传抵制日军“奉纳金”的征收,引领华侨积极捐资支援祖国抗日。之后,他在各华侨分会中设立筹赈小组,推行常月捐、节日捐、货物助赈捐以及各种活动募捐,竭尽全力使南亚地区每个角落都洋溢着抗日救国的热忱。为了多获捐赠,胡有志在不同的场合上向身边的朋友们揭露日寇在中国的滔天罪行,介绍中国反抗日本法西斯侵略的战况,争取和平人士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援助。他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依靠侨社群众,倾力组织成立多支“卖花队”,利用华侨子女晚上读夜校的时间,结扎五颜六色的纸花上街义卖。广大侨胞和当地马来人都十分支持抗战捐赠,积极买花。每到周末,胡有志按时结汇筹集的义款上交,最后经“南侨筹赈总会”转交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救护为祖国抗战受伤的战士们。据统计,南洋华侨从1943到1945年共为祖国抗战筹得约合4亿多“国币”的款项,物资无数。
陈嘉庚号召华侨抗日救国(资料图片)

赤子圆梦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9个同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落下帷幕。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在南京正式投降,八年抗战结束。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社团纷纷恢复活动,马来西亚华侨也相继建立马来亚人权保障同盟与和平民主联合会。
    1948年4月30日,中共发布了“纪念五一”口号,提出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成立民主联合政府。5月4日,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发表声明,拥护“五一”口号。新中国的崛起,让广大华侨民众看到黎明的曙光。此时,胡有志怀着一颗爱国心决定放弃海外发展,回到新生国家投身解放战争。同年冬,他登上了开往祖国的油轮。
   回到故乡,胡有志投入解放家乡的战争中,积极开展各项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玉壶区委朱玉发和许明载介绍,胡有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出任玉壶区周壤乡乡长。1961年9月28日,文成县人民委员会设华侨事务科,胡有志任县侨务科副科长。1962年至1992年担任第一、二、三、四届县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主席。2002年5月26日,胡有志走完人生最后一程,溘然与世长辞,享年84岁。
   胡有志走完了他的一生,但他是文成县近代南侨抗战史上的象征标杆,在他爱国主义理想的实践中,始终追求中华民族的解放。从他的身上,我们得以窥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华民族的苦难和饥寒交迫的奋起。尤其令人感动和鼓舞的是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舍家为国,敢于牺牲的“大我”精神,正是当今时代最为需要的正能量。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南侨卫国者,让我们感慨,让我们叹服,他弘扬了一个民族的勇气和韧劲,值得我们铭记和尊重。(文/王庆霖)




资料来源:全球玉壶胡氏宗亲网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