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论坛网(2020年3月23日)作者:胡巧凤(天津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民族复兴离不开精神的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认同感、凝聚力、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内在根据。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磨难而信念弥坚、饱经沧桑而斗志更旺,从根本上说,就在于民族精神的持久涵养。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磨难,也是一场考验。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齐心协力,共抗疫情,赋予伟大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锻造了中国精神,成为我们全面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强大精神力量。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历史证明,每当我们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灾难时,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就成为我们战胜困难、渡过难关的强大精神武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衰,靠的正是包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在内的精神,靠的是亿万人民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国上下团结一心,把思想和行动与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党中央统一部署,紧急动员,全国各地和军队调派340多支医疗队、4.2万多名医务人员和大量医疗与生活物资紧急驰援武汉和湖北;动员19个省市对口驰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地市;国家财政和地方政府在短时间内为疫区投放了数千亿资金。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广大医务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和新闻工作者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志愿者、运输从业人员等不辞辛劳、真诚奉献,社会各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等全体中国人民,用满腔热血和实际行动共同筑起了一道让新冠肺炎病毒不可逾越的铜墙铁壁,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展现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了新的长城”的生动画面。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的精神。有一种倒下叫站起,有一种选择叫坚定,有一种笑容叫自信。信心和勇气是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源泉。面对新冠肺炎重大疫情,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尤其要有一种坚定必胜的决心和信心,在疫情挑战面前保持战略定力,既要沉着冷静、不退缩、不惊慌、不悲观,又要鼓舞斗志,坚决同疫情魔鬼斗争到底,最终战胜疫情魔鬼。同时,在疫情面前,我们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疫情防控斗争中,科研攻关是一项重大而紧迫任务,党和政府坚持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为更好地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组织跨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团队,产学研用协同,集中力量联合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加快医疗装备、药物研发及有效治疗药物筛选,协同推进药物筛选和研制,优化诊疗方案;协同推进快速检测试剂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检测精准度和筛查效率;组织精干力量协同推进病毒溯源、传播途径及致病机理研究;整合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国家重点科研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推进生物安全领域科技攻关,为最终战胜疫情提供强大的科研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