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论坛| 消息
主题:北魏历史上第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太后——胡充华胡太后
胡宁生发表于 2020-05-31 02:32
来源:腾讯网
胡充华,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妃子,本名胡仙真,“充华”为后宫妃子的等级,所以后人称她为胡充华。胡充华是其父母老来得女,所以对其十分宠爱,她本人也是出落的很是标致。子贵母死
本文章之所以称之为北魏历史上第一个货真价实的太后,是关于北魏一个很不成文的政治规则“子贵母死”,即皇子一旦被立为储君,为防止其母亲在其即位后干预朝政,所以在这位皇子立为皇储之时,也是他母亲被赐死之日。虽说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但也是由当时的政治因素所形成。
当时,拓跋君长的妻族或母族往往会控制拓跋部内大事,由于北族妇女没有礼教束缚和对其用权的制约,所以她们要直接把握朝政也比较容易。道武帝拓跋珪即位,即赖于母后及舅族的干预和支持,但到这时,这一传统已经成为北魏由部落联盟向帝国转轨的负担。为了改变这种局面,道武帝先用战争手段强制离散母族贺兰部、妻族独孤部、祖母族慕容部等大部落,统一代北,再后来他先后逼死自己的母亲贺兰太后,赐死太子母刘皇后。道武开始,“子贵母死”开始成为易代之际的惯例。“子贵母死”目的为防母后干政。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就是因为欲立钩弋之子为太子(即后来的昭帝),子少母壮,“恐女主颛恣乱国家”。
所以,北魏从道武帝拓跋珪到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皇太后都不是皇帝的亲生母亲。等到北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后,因为他特别信奉佛教,所以这一制度被废除。等到元恪的儿子元诩(即后来的北魏孝明帝)被立为太子时,其母亲胡氏没有被杀死。事实证明,“子贵母死”虽说有悖伦理,但在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其一直存在是有一定的政治基础的。
所以,她儿子元诩继位后,她以亲生母亲成为太后,成为北魏历史上第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太后。遁入空门,成为宠妃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很有名的尼姑,一个是武则天,一个就是本文所说的胡充华。
据史书所记,胡充华“武艺高强,好射箭,爱登山”,成年后选择皈依佛门。那她又是怎么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皇帝元恪的呢?这得益于她的姑姑,她的姑姑是当时北魏一位德高望重的神尼,元恪信奉佛教,所以胡氏在姑姑的引荐下,姑侄俩经常到宫中讲佛。胡氏不仅长得好看,人也很机灵,而且伶牙俐齿的。自古男人都爱美人,更何况是一位如此机灵的美人,所以宣武帝元恪宣武帝元恪破例下诏封其为世妇,随侍左右,而且,元恪也很宠爱她。生得太子,大幸未死
胡氏来到元恪后宫的时候,那条“子贵母死”的规则还在,但是她不惧怕。当时元恪长子元昌(506年—508年,据说是被当时的皇后高英害死)已经夭折了,所以元恪实则没有皇子,后宫中的妃子都不希望自己第一胎为皇子,唯独胡氏不这么想。她倒是希望自己生个皇子,然后被立为太子,哪怕将来被赐死,也值了。怀着这种荣耀和牺牲精神,她的心愿很快就达成了,510年,胡氏真的为元恪生下了一个皇子,即后来的北魏孝明帝元诩。此时,元恪已经27岁了,在那个时代,已经可以称之为老男人了,老来得子,使他对胡充华更加宠幸了。之后,元恪公然废除了老祖宗顶下的“家法”,在将胡氏的儿子元诩立为太子之后,废除了“子贵母死”这一传承了100多年的“家法”。母以子贵,两度临朝
元诩长到6岁的时候,即515年,元恪病逝,元诩继位。按照宫里的规定,当时元恪的皇后高英被尊为皇太后,胡氏虽为元诩生母,但也只能尊其为皇太妃。这也只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浏览大图
下一页 (1/2)
回帖(1):
1楼:“河阴之变”惊天下——《元略墓志》解读来源:洛阳日报(2018年7 ..

全部回帖(1)»
最新回帖
收藏本帖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