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262阅读
  • 3回复

“胡明纪念馆”在安徽旌德县版书镇开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1-29


    2018年3月30日上午,胡明同志纪念馆 在旌德县版书镇模范老区红色王家庄 举行开馆仪式。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新华、政协副主席江理、旌德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汪玉海、版书镇党委书记严丽珍、胡明长子胡小明先生和夫人王薇薇女士,以及白地镇小学教师及少先队员等100余人参加了开馆仪式。


    胡明(1914-2001),原名胡绵芳,福建省同安县(今厦门市)人,缅甸归侨。1931年就读于厦门集美中学,1933年后相继在上海同济大学附属高中和杜重远创办的江西景德镇陶业人员养成所学习。
  1935年底在养成所因从事抗日救亡活动,被国民党当局以“左倾分子”罪名勒令离开江西。193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以上海美亚织绸公司职员的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3月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调入中央党校学习。
  1938年元月调江西南昌,任新四军政治部战地服务团民运科长。同年4月随新四军部队进驻皖南,历任南陵县南三区工委副主任、主任,中共繁昌县委书记兼新四军第三支队民运科长,中共皖南特委宣传部长,中共旌德县委书记,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书记兼旌德县委书记。
  皖南事变后,组织干部群众寻找在事变中突围和失散的新四军将士。随后组建泾旌太中心县委游击队(又称黄山游击队),坚持皖南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了旌太边和旌绩(旌德、绩溪)边区等游击根据地,多次粉碎国民党顽军的“清剿”,至1944年春开辟了泾旌太边、黄山周围地区等5块游击根据地。
  抗日战争胜利后,率皖南游击队继续留在皖南坚持斗争,历任皖南地委书记,苏皖边军政委员会主席兼苏皖支队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苏浙皖赣边区司令部政委。1949年4月底,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南下。随后,任中共皖南区党委副书记兼皖南军区副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年调任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兼党委书记,同年底调往北京,任国家计委轻工业局局长,国家食品工业部副部长兼党组书记,1958年任中共旅大市委代理第一书记,1973年任中共抚顺市委第一书记。


  1978年重返北京,任国家纺织工业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1982年任国家纺织工业部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副主任,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6年离休,2001年7月在北京病逝。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11-29
胡明纪念馆建立始末
来源:旌德新闻网(2018年4月8日)
作者 汪玉海


    为了永久缅怀革命先辈胡明同志,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知道胡明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胡明同志的革命精神,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2008年12月出版《旌旗飘扬》和2013年11月出版《黄高峰上旌旗烈——胡明皖南十四载》两本书的基础上,2014年12月22日(冬至)在王家庄完成了《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布展,2015年9月18日,县委、县政府举行了揭牌开馆仪式。以后,萌生了利用王必英家的老房子建立胡明纪念馆的想法。从2016年起,开始筹集资金,组织人员维修,收集影像、图片、史料、实物,进行编排,到去年年底基本完成布展。这中间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各方的认同和支持。
    首先,是房主的同意。王必英的老房子,现属孙子王士和同志,他非常支持,表示房子可以修理,作胡明纪念馆使用。
    其次,是资金。在市新研会彪明满会长的重视支持下,2016年、2017年王家庄都作为美好乡村环境整治点,市每年拨款5万元;2016年,经时任县长同意,县财政配套拨款5万元。版书镇党委、政府这几年又多方筹集资金,新建了停车场和两座通往村里的桥,维修了五百坦烈士纪念碑和村前村后道路。
    第三,是各方努力。王家庄的老书记王国龙同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建设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和胡明纪念馆作出了贡献。县新研会每次到王家庄都要找他,维修房子的方案、施工,协助落实展馆里胡明、洪琪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包括床、箱子、桌子、照相机、水烟筒等等,是他一件一件找出来,帮助搬过来的,无偿付出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幢老房子,多年没人住了,满屋灰尘,楼上楼下到处堆着杂物,王跃明、唐少平夫妇非常热心,协助另找地方堆放。纪念馆建成后,他们帮助管理,一段时间,屋左后拐角漏雨,王跃明主动上房整理屋瓦、检漏。县新研会秘书长方毅、副秘书长王雪平、潘晓龙,理事蒋兴华、周康森等同志牺牲休息时间,多次到这里来搬走杂物,抬进展品。为了塑造好胡明铜像,他们一次次和南京观海潮文化有限公司取得联系,把胡明子女胡小明等同志和征求到各方面的修改意见,进行反馈。胡明子女特别是大连市胡小刚同志把珍藏了几十年的胡明生前留下的大量史料提供给我们,为建设胡明纪念馆极大地丰富了内容。
    王家庄是宣城市十大红色村庄之一,1941年胡明同志曾在此工作、生活过。纪念馆未建之前,已经冷冷清清,没有什么生气。这几年变化很大,这么个小村庄 修了两座桥和停车场,有了一座纪念碑和两个纪念馆,经常有大车、小车进进出出,有各地一批又一批的人来人往。
    胡明纪念馆为砖木结构,上下两层,面积80平方米,上层是阁楼,底层为纪念馆布展区域。馆内陈列了胡明同志的简历,胡明同志的半身铜像,胡明同志1950年6月在中南海颐年堂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与各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的合影,1959年6月陪同朱德、董必武视察大连造船厂、1964年6月陪同邓小平视察大连钢铁厂的合影,胡明同志各时期的生活照,绘画作品、手迹复印件和胡明战斗、生活时使用过的用品,馆内还保留了胡明、洪琪住过的房间、床、写字台、文件箱等。
    还有2017年5月和10月,胡明子女先后两次来到我县参观、指导的合影照片。
    2018年3月26日,胡明长子胡小明、长媳王薇薇第二次来到我县,商定趁他们在旌期间,举行一次仪式。经过本会请示县委、县政府领导,精心组织,于3月29日由县新研会常务副会长曾培山主持,举行了胡明纪念馆揭牌开馆仪式。胡小明、王薇薇夫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新华,县政协副主席、县新研会副会长江理,县委办、县政府办、县委宣传部等有关单位和版书镇、版书村领导,王家庄村民代表,白地中学两个班的学生共一百多人出席。江理讲话,回顾了旌德革命史,胡明同志的革命事迹,阐述了设立胡明纪念馆的意义。胡小明同志即席发言,对为胡明纪念馆建立做出努力的市县领导、版书镇村领导和新研会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表示要传承父辈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共同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好。版书镇党委书记发言,表示要做好纪念馆的后续管理工作,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王薇薇和唐新华共同为纪念馆揭牌。
    “胡明纪念馆”的建成开馆,有着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像胡明同志那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作者系县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8-11-29
踏寻父母的足迹——胡明子女亲属一行七人来旌考察记
来源:搜狐网(2017年6-月7日) 图文:冯百忍 朱于斌 王雪平
简介

    胡明,福建同安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入延安抗大、中央党校学习。曾任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书记、皖南地委书记、皖南游击队政委。1941年皖南事变后,坚持皖南山区游击战争。建国后,历任纺织工业部华东纺织工业管理局局长,国家计委轻工业局局长,食品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中共旅大市委代理第一书记,抚顺市委第一书记,纺织工业部副部长、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旌德县委常委胡德平与胡明子女及亲属合影留念

    在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虎山、县新研会会长汪玉海等相关人员及版书镇、白地镇、庙首镇、云乐乡等乡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5月6日至9日,胡明子女及亲属大女儿胡晓红、女婿杨健雄、二儿子胡小刚、媳妇王村、三儿子胡晓强、四儿子胡小元、大孙女胡海一行7人来旌德考察。


    沿着父辈生活战斗过的足迹,先后参观考察了版书镇王家庄皖南革命历史纪念馆、胡明纪念馆及皖南地委旧址,攀登了黄高峰,随后参观考察了白地镇洋川村谭梓生历史纪念馆、宣砚小镇及江村景区、庙首第一仗遗址、吕家大屋、朱旺村景区、乔亭文峰塔堃湖、吕辉烈士牺牲地、灵芝生产基地、龙川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家山等地,所到一处来宾都兴致勃勃,充分感受到了父辈革命道路的艰辛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向往。
    5月6日
    5月6日,胡明子女及亲属一行7人到旌德的第一站,就来到了红色版书,在版书镇,他们寻着当年父亲的足迹,攀登了黄高峰。


    攀登黄高峰
    胡明从担任皖南秘密特委旗下的泾旌太中心县委书记开始,到升任统领苏浙皖赣40余个县域的皖南地委书记、苏浙皖军政委员会的主席,关联的是泾旌太游击区到苏浙皖赣边红色根据地的发展轨迹,从13人的游击队武装到9000余兵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苏浙皖赣总队,每个发展壮大都交织着敌我鏖战的生死较量,每天都在发生牺牲,胡明相当长一段时间落脚黄高峰,“山棚司令”就是当地群众送给胡明的称号。

在龙川烈士陵园

    作为一位从海外归来的华侨青年,回国后参加了皖南新四军,投身抗日救亡行列。然而,随着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迹”,导致皖南革命峰火处于低谷。面对国民党反动派不耻行为,革命先烈没有被反动气焰所吓倒。1940年1月初,中共皖南特委宣传部长胡明在警卫人员护送下,从太平来到旌德县白地镇下洋村,与原中共旌德县委书记谭笑萍取得联系,进行地下工作,同时成立中共旌德县委和游击队。当年7月9日,胡明率领游击队,攻打旌德县庙首乡公所,首战告捷,打响了皖南事变后第一枪,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黄高峰山高路险,踏着父亲的足迹,他们一路前行。
5月7日
    5月7日,胡明子女亲属一行七人赴白地镇、庙首镇参观、访问、考察。
    上午,来到白地镇,座谈会上,白地镇党委书记柴长宏详细地介绍了该镇的现状和发展的规划蓝图,描述了白地镇的“五色工程”和打造东方达沃斯的远景规划,他如数家珍的讲述赢得了众人的交口称赞和阵阵掌声。
    在镇组织员的带领下,赴洋川村寻访了谭笑萍党支部旧址和谭笑萍故居,参观了谭梓生烈士纪念馆,了解了谭梓生这位红色县长的不朽事迹,还陪同胡小刚一行到达了旌歙古道。他们饶有兴致地踏着胡明足迹走了一程古道,对古道青山绿水的美景赞不绝口。

参观宣砚公司

    他们还参观了宣砚公司,看着那千姿百态的宣砚,抚摸着那光洁如玉的宣砚,爱不释手,胡小刚的夫人王村董事长还购了一方砚台带回去作永久的纪念。
    下午,来到庙首镇。镇长郭东根从庙首地名的由来说起,介绍了庙首的经济发展和人文景观,特别强调突出了皖南事变之后,胡明领导的新四军皖南游击队攻打反共堡垒庙首乡公所,打响了皖南事变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还陪同他们到当年的庙首乡公所旧址—现在的庙首镇幼儿园现场察看,胡明之女胡晓红建议要竖标牌,标出当年攻打庙首乡公所的地点,以便人们加深理解,接受教育。同时,还参观了民国著名女词人吕碧城的故居,胡小刚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考察,给予高度的评价。
5月8日
    5月8日上午,他们驱车来到朱旺村。在雨中,他们感受古老村庄焕发的新姿,对九井十三桥及“井水不犯河水”的故事产生浓烈兴趣。随后,他们在乔亭驻足,欣赏了雨中堃湖和文峰塔,以及刘家祠堂旧址,对博大精深的徽文化遗迹留存表示珍惜。
    随后,他们驱车来到云乐乡。在云乐乡党委书记徐连喜的陪同下,前往吕辉烈士牺牲地参访。面对父亲的老部下,为了革命事业牺牲了年轻的生命,他们低头默哀,向烈士致敬。

向烈士吕辉致敬

    下午,参观考察之余,在县城梓山宾馆召开了座谈会,县委常委胡德平、版书镇党委书记严丽珍、县委党史办主任施维及县新研会正副会长、秘书长和相关烈士亲属代表、老游击队员与胡明子女及亲属亲切进行了见面座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胡明子女及亲属争相发言,他们对父辈所做的革命工作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也非常震撼,表示不虚此行,衷心感谢当地民众为保护革命志士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作为子女及后代要继承和发扬父辈们“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宗旨和遗留下的精神财富,教育下一代要不忘初心,要把旌德作为故乡来热爱。他们最后对旌德红色旅游现状提出了建议和希望:要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和保护、加强对外宣传的力度,共谋发展。
    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对胡明及其所领导的皖南地委在对敌斗争和争取民族解放的征程中所做的伟业给予充分肯定,大家共同希望加强沟通和交流,为旌德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5月9日
    5月9日上午,胡明子女亲属胡小刚夫妇和胡晓强一行七人,前往版书龙川寻访他父亲胡明、母亲洪琪的战斗足迹。

管家山探访

    他们首先来到管家山,参观了时任胡明部的组织部长、革命烈士王士桢的故居并走访了部分村民,当地老人向他们介绍了胡明夫妇在管家山的故事。特别令他们感动的事,1948年期间,为躲避国民党围剿,在当地村民的掩护下,洪琪在管家山生产了胡小刚。得此消息,胡小刚兴奋地对大家说:我找到我的出生地了!当地老人还向他们介绍了胡明大儿子在管家山遭遇国民党抓捕和在村民拥护下艰难脱险的具体经过。
    胡小刚一行还来到龙川烈士陵园,瞻仰烈士墓,在墓前行三鞠躬。其后,他们参观了三都农民补习学校旌德第一个中共党支部的诞生地和梅大梁广场。
    在结束龙川之行前,胡小刚一行来到朱家村民组看望了92岁的老人朱炳坤,听他介绍当时革命经过,并给他送上了200元慰问金。
    胡小刚一行对管家山及其村民充满眷念,惜别之时,向陪同人员建议说:王士桢、王文龙父子烈士的故居,同时也是王昌沐(解放前是知名的党外人士、旌德解放时首任副县长)的故居,且具有近两百年的历史,目前已经频临倒塌,希望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及时加以修缮,使其得到保护。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8-11-29
战斗的青春 革命的爱情!革命同心结伴侣!
来源:黄山日报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本栏目以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挖掘古徽州红色文化资源,全面推进“党建+旅游+红色扶贫+研学+徽州文化+互联网”,形成覆盖全市的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网络,让徽州红色文化活起来,成为新时代广大党员扬帆奋进新征程的动力源泉,助力全域旅游在黄山落地生根。
    战斗的青春,革命的爱情,艰辛的岁月,甘甜的婚姻。这里要讲述的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亦会产生爱情和婚姻。

胡明、洪琪夫妇

    1942年秋冬之交,中共泾旌太中心县委的几位领导同志从江北七师参会回到岩源的兰荫滩驻地。为了向全体干部、战士传达贯彻皖江区党委、七师党委的指示以及研究决定皖南今后一个时期的革命工作,中心县委召开道溪会议。道溪会议由刘奎主持,胡明首先传达了傅秋涛、李步新关于七师组建和发展以及反顽抗日中一些军事上的胜利,接着刘奎、洪林通报七师目前开展的整风学习情况。
    会议期间的一天晚上,岩源兰荫滩中心县委和游击队指挥机关驻地的几个山棚里照明用的松明小火堆熊熊燃烧。此刻,刘奎正在山棚里兴致勃勃地向大家畅谈在七师的所见所闻。正在这时,中等身材,身穿褪色军服,脚上还留着老布袜的中心县委书记胡明钻进山棚,笑呵呵地对刘奎说:“刘队长,洪琪请你到我家去坐坐,她有话要对你说哩。”
    洪琪是胡明的爱人,军部开进皖南时,她在南陵县做地方工作,曾任中共南陵县委妇女部部长。1939年底,她与胡明结婚,任泾旌太中心县委委员。
    1941年7月9日,刘奎正在筹划攻打旌德县庙首乡公所事宜,期间认识了胡明的爱人洪琪。胡明介绍,这位就是军部参谋刘奎同志,今年都三十出头了吧,日后要是有机会给刘队长介绍个姑娘。洪琪当即笑呵呵地答应说:“我一定会当好这个红娘的。”
    这不,洪琪说话算话当红娘了。刘奎哼着红军时代的小曲,若有所思地随着胡明来到胡明和洪琪的家。这个所谓的家不过是一个四面透风、用茅草和木棍简单搭建的小山棚而已。
    刘奎到了门口,发现李明姑娘也坐在棚里。见刘奎进门,她低头叫了声刘队长,然后低着头不敢抬头看人了。

刘奎

    面对温暖而柔和的松明火光,刘奎觉得李明神情有点不同寻常。她那娇柔羞涩样子似乎让刘奎感觉到了什么,心里情不自禁地咚咚乱跳,一时间站在那儿有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洪琪落落大方地将身边一个木桩递给刘奎坐下,接着为刘奎倒了一杯茶水。
    洪琪笑嘻嘻地告诉刘奎:李明此前已经同意与他结婚了。刘奎心里尽管充满了喜悦,但嘴上还是稍显做作地说:“这个不行,不行,我都三十三岁了,人家李明姑娘只十九岁哩,我们不般配呀,这……”洪琪呵呵一笑,将李明拉到刘奎身边,认真地说:“怎么?你不同意李明同志做你的革命伴侣?”
    刘奎赶忙说:“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于是胡明当即和颜悦色又正儿八经地宣布:“刘奎、李明两位同志,现在我代表皖南党组织同意你们二人结为革命伴侣,同心同德,幸福美满。”
    洪琪笑着对刘奎说:你是很喜欢李明的,李明对你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你们相亲相爱。自从李明答应后,我和胡明就开始为你们的婚事做准备,决定趁大家集中开会期间,将你们的终身大事办了!也好让大家在一起乐一乐。至于洞房嘛,我和胡明商量好,将我俩的山棚腾出来。先把喜事办了,以后再想办法,反正这山上的茅草和竹木棍有的是。
    当晚,刘奎久久未能入睡,一段难以释怀的记忆翻腾在脑际:他初进谭家桥时,一个名叫李明的姑娘就悄悄走进他的心房……
    那是1941年初冬,刘奎队长、李健春指导员率领黄诚、郎进新、周义富和另外几名战士由太平县委书记李贵生带路离开泾县,决心到太平县重新建立武装,打开局面,帮助恢复太平县委谭家桥区委的中共地下党组织活动。一天夜里,他们摸进谭家桥,来到聂家山一户李姓人家的门前,端着油灯打开门的李明,突见门外来了许多带枪的人,吓得惊叫一声,连连后退,差点将手里的油盏灯摔下地。
    通过李贵生和刘奎的一番解释和自我介绍,李明和家人了解到这些兵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那样一些土匪,而是为人民百姓打天下的新四军。李明的哥哥李森平时很关心这些方面,不日前他在旌德庙首一位朋友那里了解到,新四军就在庙首打了大胜仗。人们对这班战士佩服不已,刚才他和妹妹李明还在谈论刘奎指挥打仗有勇有谋呢。现在他们就来在眼前了,李森不禁一阵兴奋,立即安排李明为他们做饭菜。同时刘奎、李健春亦了解到这家人老家在桐城,父亲是兄弟7人中的老小,7岁那年父亲跟着哥哥逃荒来到这里安家。母亲是旌德县人,李森16岁那年,父母亲因生病过世了,于是带着妹妹李明和弟弟李茂生活。一年四季靠打柴、烧炭、采茶换点生活费,还在山上种上一些山芋、玉米、大豆等杂粮过日子。李森20岁,李明18岁,小弟8岁。
    刘奎目睹面前的李森,小小年纪带着妹妹、弟弟在山里讨生活,其艰难困苦可想而知,想到自己4岁时父母双亡,童年时期就给地主放牛讨生活,家境也极为贫苦,顿时对这户孤苦伶仃的兄妹三人产生了深切的同情……
    此后的一段日子里,刘奎和战士们就在这里暂时住下了。白天,战士们大多数时间住在李家屋后不远的山上,在他们搭建的山棚里学习和训练,研究工作和击敌战术,有时也唱唱歌,讲讲故事。李明负责到谭家桥购买食品、物资,供他们吃用。有时李明煮好熟食送到山上给战士们吃,有时战士们下山到李森家同兄妹三人一起吃饭、喝茶、谈心。特别是李明感觉刘高个子这个军队头儿,样子凶巴巴的,有点威气,但对人关心热情。刘奎则被这个勤劳、朴实却又不失开朗大方的村姑所吸引。几天下来,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
    有时刘奎和战士们也装扮山里人随李森到谭家桥附近地带侦察,了解情况,李明也喜欢把平时所听到的向刘奎述说一番。
    一天凌晨,刘奎跟往常一样天刚放亮就醒来了,带上毛巾准备到溪坑去盥漱,刚走出大门就一眼瞅见李明,身着老白布衫,手挽竹篮,篮子里装着刚从地里摘下的几棵要洗的青菜,一双眼睛水灵灵的透亮,嘴里哼着小曲儿,脸上带着纯洁的微笑,这似乎是几天来一直给刘奎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于是,刘奎脱口就问:“早晨好!洗菜要帮手吗?”小李有点害羞地一扭头,微笑着放慢了脚步。刘奎跟随到溪坑,帮着洗菜,并亲切地问道:“天天上山劳动,辛苦吗?”小李道:“习惯了,不辛苦,只是盼着你们多打胜仗,打垮反动派,我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就好了!”刘奎大声答道:“好哇!咱们干革命就是为着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嘞!”小李忙说:“我也是这样想的,到了那时,我们老百姓就不会遭受压迫剥削,不用住草棚、有吃有穿,不用到处讨生活了。”刘奎深情地凝望着小李,接着说:“那就跟我们一起干革命吧!”回家的路上,刘奎与李明并排走着,心情和脚步一样轻快。
    半个多月过去了,刘奎认为当时的首要任务是要寻找土顽的薄弱点,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然后扩大地盘,站稳脚跟,日后再派更多的人来这一带活动和发展。
    经过一番考察和了解,刘奎决定去木瓜坑一带开辟根据地。木瓜坑山区有山坑南北长约60多里,东西相距30多里,山连山,坑连坑,树林繁密,小林子多,石塌洞也不少,便于隐蔽和开展活动。
    刘奎一行将到木瓜坑山区去开辟根据地,指导员李健春故意问刘奎:“李家三兄妹怎么办?”这一问,刘奎随即把李森和李明叫到跟前谈话,动员他们参军。并坦诚地说:“我叫你们参军,不是强迫你们,因为我们一走,国民党和地方土顽终会知道我们新四军在你家住了这么多日子,你们不仅不向他们汇报,还为我们买吃的用的,他们是不会放过你们的。再者干革命,闹翻身,不也就是咱穷人们的共同愿望吗。怎么样,跟我们走吧。”
    李森很乐意参军,李明向往革命,但此刻有所顾虑,便小声嘀咕道:“刘队长,我一个女的,跟你们这些大男人在一起,我能干些什么,再说我还有一个小弟弟,还有这么个家,怎么办?”
    刘奎和战友们胸有成竹地说:你俩要是参军了,小弟先由我们共同带着,然后再设法找个让你们宽心的人家住下来养着,这个破家嘛,就不要了。到了部队里,小李负责给我们烧饭,做菜,洗衣,这做的也就是小李平时所说的参加革命工作,将来等革命成功了,大家重给你们建一个新的家,建一个比这个家好一百倍、一千倍的新家,这个愿望一定能达到,跟我们走吧。
    就这样,李森和李明参加了新四军游击队。
    ……
    第二天晚饭前,由胡明和洪琪保媒,并在与会人员和全体战士热情参与下,李明刘奎的婚事终于圆满完成了。大家一边吃着婚宴的白米饭和腊肉烧白菜,还有一点儿酒,高唱新四军军歌,一边大声说话、猜拳,互相打趣,还叫刘奎说说他与李明的秘密故事,刘奎笑了笑,说了认识李明的经过。
    不料有个战士兴冲冲地站起来提议让李明给大家唱一曲由刘奎教的红军时代小曲,大家一致热烈鼓掌,此刻李明站起来大大方方地为大家唱道:“红军同志们开得来,千千万万人笑呵呵,路上行,我的红军哥。镰刀铁锤红旗子,慰劳红军们,都是你们的妹,好多姐妹笑呵呵,迎接我的哥……”一阵热烈掌声和喝彩声之后,立即响起“再来一个!”的鼓动声,此际洪琪当众邀请新娘子李明和她一起为大家表演了一段陕北秧歌舞。最后大家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将这一对新婚夫妻送入洞房……
    1984年暑假期间,笔者应邀在省军区为刘奎同志整理革命历史,结束时,在和李明等几位老同志的促膝叙谈中,不禁思绪又进入革命战争时期。当笔者提及42年前刘奎、李明在岩源举行婚礼的盛况时,那时62岁的李明流露出甜蜜的笑,她略谈上述过程后,微笑着淡淡地说“当时的婚礼可说简朴得不能再简朴了,但在那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由于党组织的亲切关怀,战友们的热情参与,却也办得让我终生难忘!”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