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11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四川省南部县碾盘乡胡氏家族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5
“胡”源出

    一、出自“妫”姓,以人名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的后裔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河南淮阳)后被楚国所灭。其公族四散,有的以先公之名“胡”为氏。
    二、出自“归”姓。以国名为氏。周代有异姓诸侯“胡”国,在安徽阜阳县。被楚国所灭。其国人有的以“胡”为氏。
    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胡骨氏”(为魏献帝之兄的姓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胡”氏。
    四、据《周书.李远传》所载,敕勒有胡姓。
概述

    胡家沟位于县东,现系南部县碾盘乡旱拱桥村治。嘉陵江自沟北面山外麓流经至盘龙拐弯向沟南山外麓流过。南北有山脉形成其沟。
    本沟系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份,民国二十三年(1933年)红军曾在本沟建立两个乡级苏维埃政权,并组建红军游击队两个连(7连、8连)。今全沟为一个行政村,下辖八个村民小组(即八个农业生产合作社)。一九九0年沟内常住人口1206人,全系汉族。地理位置约东经106°08′,北纬31°18′。步行东至乡政府(碾盘)6公里,西去区公所(盘龙镇)4公里,西北到县城(南隆镇)9公里。

    据县志记载,本县开发甚早,传说明末清初有满族人和土著人在本沟居住繁衍。由于战争原因致本沟一度荒芜。十八世纪五十年代鄂籍人胡应德携家四人插占耕垦,后人口繁衍渐众,人称“胡家沟”。人口进一步发展,来去自由,迁徙无常,到今有(以男同志姓计)胡、李、伏、郑、杜、敬、祝、廖、马、陆、赖、贾、王、郭、任、刘16姓共居本沟。
    清代本沟曾属积上乡,城区。民国二年(1913年)本沟始设保治,辖沟内一甲外,还领辖多甲。民国十一年(1922年)隶属盘龙乡,1950年以来先后属窑坝乡、碾盘乡、谢河乡、碾盘乡。1950年废保设村,曾与今陈店村共成立为解放村。公社化后设大队、生产队。1961年,本沟独置一大队,下置8个生产队。1973年后,先后置农科队、基建队,1977年撤。1981年更名“旱拱桥村”,下属8个生产队。后更为:八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本沟地属浅丘,谷底较宽。沟内地势东北部高,西南低。东、西、北面有三个较高自然山头,其海拔分别是东红石观446M,西玉龙山443M,北桐子包441M。
    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7.3℃,年降雨量1000MM右。
大事记略

    明末清初, 数十载连年战争,致本沟荒芜,荆棘丛生。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左右, 胡应德携家四人,插占耕垦本沟。
    清咸丰年间, 沟内始遍掘盐井,土法制盐。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传说本沟出了“皇帝”,差官到我县并深入沟邻查核。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令建议,本沟修建了“旱拱桥”。
    民国元年(1912年),沟内设保治,本沟独设一甲。
    民国十一年(1922年),胡氏族人改建祠堂。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国民党川军一营兵力驻扎本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9月,中共红军部队挺进本沟,赶走川军。并在沟内苏家湾建立苏维埃乡政权两个,新组建“红军游击连队”两个。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月,川军和地方民团到本沟烧、杀、抢、掠。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红军重返本沟,开展打土劣等。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沟内始设学校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大旱,沟民生活艰窘。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丁丑大旱,沟民到嘉陵江边挑水,并饥饿不堪,又疾病流行,死亡甚多。
    1949年12月21日,本沟解放。
    1950年4月,本沟从盘龙乡划出隶属窑坝乡,并废保、甲、设村。
    1950年8月,成立农协分会,“一切权力归农会”,并成立自卫队。
    1950年11月,“清匪反霸”,“减租、退押”运动在本沟开展。
    1951年2月,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1951年4月,动员抗美援朝,沟民数人响应入伍。
    1951年12月,撤窑坝乡,本沟隶属碾盘乡。
    1952年3月,建立季节性互助组。
    1953年2月,将季节性互助组转为常年性互助组。
    1953年9月,始行粮食统购统销。
    1954年3月,第一次普选。
    1955年4月,本沟划属谢河乡。
    1955年6月,始行粮食定产、定量、确定余粮的“三定”政策。
    1955年9月,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5月,对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7月,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6年11月,第二次普选。
    1957年10月,开展整风反右斗争。
    1958年10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建立公共食堂。
    1959年1月,实行“三化”,“五统一”。
    1959年9月,第三次普选。
    1961年,恢复设立碾盘乡,本沟划属。
    1961年4月,恢复大队、和生产队建置,本沟独置大队(村)。
    1961年4月,停办公共食堂。
    1962年4月,下放核算体制,以生产队核算,并划给社员自留地,自留坡等。
    1963年2月,第四次普选。
    1964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5年,粮食实行一定三年不变的政策。
    1965年3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又称“大四清。”
    1965年,始提倡节制生育。
    1966年,上游水库渠道开通本沟,改善了本沟的灌溉条件。
    1966年8月,始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
    1967年,本沟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编排文艺节目。
    1970年1月,成立大队合作医疗站,沟民治病免收药费。
    1971年8月,实行粮食统购一定五年不变。
    1972年4月,沟内始安装打米、磨面机。
    1972年6月,大力提倡节制生育。
    1973年,大队成立“农科队”。1978年撤。
    1974年,大队成立“基建队”1977年撤。
    1974年,沟内始建召气池。
    1975年4月,大队购置小麦脱粒机,水耕机。
    1975年9月,区、乡、村干部到本沟参观学习:放干冬水田,改一熟为二熟制经验。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沟民悲痛悼念。
    1976年10月,推行农业生产分组承包责任制。
    1978年11月,始行优生优育。
    1979年10月,国家提高部份农副产品价格。
    1980年8月,沟民用电照明、加工。
    1980年12月,实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1年,地名普查,命本沟为“旱拱桥村”。
    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
    1983年后,沟民生活显著改善,大兴土木,住宅明显改观。
    1985年,国家改粮油统购为合同订购。
    1986年,本沟精筒组干部,实行联组制。
    1987年,沟民集资新建小学校;改善了办学条件。
    1987年12月,组织沟民开展普及法律知识教育。
    1990年3月,本沟组织义务编写《胡家沟乡土志》书。
    1990年6月,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
    1990年8月,沟民始提倡自愿捐资,改建“旱拱桥”,主建组由胡宗海、胡发俊、胡发体、胡发达、胡宗武、胡宗万、胡宗驰组成。
    1990年9月,胡宗海同志带领沟民改造中、低产田,改建溪沟3000余米。1991年4月,通过地、县验收。同时修建公路2000余米。同年4月车辆通行。
    1992年9月,撤乡并镇,谢河乡成立为谢河镇,辖碾盘乡地,同时撤碾盘乡,本沟隶属。
    据高龄老人和上辈们回忆及传说:“我沟很早以前曾是四川省川北道保宁府南部县东路积上乡五甲建制,地名胡家沟。五甲又分上五甲和下五甲,其分界线在红化积(今碾盘乡谷黄庙村李家湾外河滩)。红化积以下的郭家坝(今羊角坝村)、小沪溪(今顶山寺村)等地为下五甲;红化积以上的店尔梁(今属谢河乡地)、今本乡马家沟村、下窑坝村、陈店村、本沟和今盘龙乡窑坝寺村、中窑坝村、杨家岸村等地属上五甲”。可见当时一甲之辖幅颇大。
    民国元年(1912年),始行参议会,推行区、保、甲制。区设团总,保设保正,甲设甲长,甲下牌首。从此本沟独设一甲,下设牌首十个,并置保治,胡自千首任保正。今碾盘乡的6村部份地、7村、8村、9村、10村(本沟)和谢河乡的店尔梁、黑竹林等地均在本沟保治辖下。
    民国十一年(1922年),随人口增加,本沟保治划出6村部份地和黑竹林等地,东断于李家湾西,西限于刘家河口,北界辖店尔梁,南界嘉陵江。
    民国十八年(1929年),撤本沟保治,在马家沟村置保治,辖本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后,本沟复置保治,但仅辖沟内一甲和今陈店村、下窑坝村一社部份地,直至1950年。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红军在本沟建立两个乡级苏维埃政权(阆南县苏维埃7区7乡和7区5乡,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治地设在今一社玉龙山麓的苏家湾内,下各辖五个村级苏维埃,以本沟为中心,在周围开展组建红军力量,解散保甲组织,打击土、劣等。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复置保、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24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南部县城拔旗易帜,25日全县境解放(据新编《南部县志·建置沿革志》1987年3月)。
    建国初仍维持保、甲制,直1950年4月,成立窑坝乡人民政府(治地在今盘龙乡窑坝村窑坝寺),废保、甲。本沟与今陈店村共成立为解放村,下置十个组,本沟置有五个组,分别是:1、8社为一组;2、3社为一组;4社为一组;5社、6社为一组;7社为一组。
    1952年下年,建立季节性互助组。1953年季节性互助组转为转为常年性互助组(按家庭经济成份结合互助组,贫农相互结合,地、富农相互结合)。
    1954年,将常年性互助组办成联组8个。
    1955年建立初级农业合作社,全沟共置8个初级社(习称小社)。1956年下年,按上级统一规定,将初级农业合作社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本沟共置有高级社(习称为:大社)3个。
    1958年下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将3个高级社改为3个生产联队。推行组织军事化以后,又按生产队建置连,下设排、班若干。
    1961年恢复大队、生产队建置。本沟独置大队,称“幸福大队”,编号为第十大队。下置7个生产小队。同年又分为1生产队地置第八生产队。
    1973年,从各生产队抽人、划地,建立农业科学种田生产队,简称“农科队”,1978年撤。
    1974年,又从各生产队抽人组建“基建队“,在本沟长年从事农田基本建设,1977年撤。
    1977年底,初步推行农业生产分组包干责任制,将8个生产队统一按每生产队分为两个作业组,由队长领导作业组长。
    1980年全面实行土地“包干到户”责任制,撤销作业组。
    1981年,改大队、生产队为村、村民小组,本沟更名为“旱拱桥村”。
    1986年,精简干部,实行联组,将8个村民组置4个联组,分别是1、8村民组为一组; 2、3村民组为一组;4、5村民组为一组;6、7村民组为一组。1990年撤联组,仍复8个村民小组(生产队)。同年,又将8个村民组改称为8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农业社”、“社”。
自然地理

    本沟为一个行政村,8个村民小组。东界下窑坝村、马家沟村,西临盘龙镇杨家岸村、中窑坝村;南接陈店村;北与盘龙镇窑坝村毗邻。
    本沟昔名“胡家沟”,现人们依旧习称。建国后曾署名“幸福大队”,又编序为10大队、10村。1981年,全县地名普查根据沟内北面有旱拱桥一座,遂命名为“旱拱桥村”。
第一节 地形 地貌 地质 土壤

    一、地形、位置
    沟内的轮廓似一颗略变形之花生,呈东西歪斜摆置。南北有山脉,形成其沟。但在近沟西部南北山脉断缺,形成南北,东西的自然平坦通道。
    地势东(上沟)高,西南、西北(下沟)两处低。西南最低海拔332.8m,境内东面山头——红石观海拔446米,白尔梁444米;北部山头——桐子包海拔441米;西边山头玉龙山海拔443m。
    嘉陵江自沟北山外麓流轻盘龙拐弯向沟南山外麓流过,仿为南北夹及环抱。
    本沟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南部县城(南隆镇)东部。地理坐标约东经106°079~106°089′,北纬约31°18′~31°189′。步行东到乡政府(碾盘)6公里,西至区镇(盘龙)4公里,西北赴县城(南隆镇)9公里(距县城直径约6公里),北抵谢河乡政府5公里,南达石河乡政府8公里。
    二、地积、地貌
    全沟幅员约直1.5平方公里,合2250亩,属浅丘中宽谷地域,丘高约30~100m,谷宽50~1400m不等。植被林面积550亩左右(其中造林未成林地约300亩,竹林约120亩),总耕地695.5亩(实积可能超过),占幅员面积约31%,其中:集体耕地638亩,水田240亩,旱田131亩,山地267亩,村民自留地57.5亩。
    三、地质、土壤
    1、地层:据新编(《南部县志·自然地理志》1987年l月)载:“本县属华夏古陆的一部分,系内、陆河湖相沉积。境内出露的地层为中生界侏罗系上统遂宁组、蓬莱镇组;自垩系苍溪组、白龙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沿河谷两岸及河谷基岩之上零星分布”。“侏罗系距今约(1.95±0.05)亿年上统蓬莱镇组上段:分布在碾垭——黄金——盘龙——沪溪——柴井——中心一线以北,柳树河与观音场以南地区”。故本沟在蓬莱镇组之列。
    本沟以灰白色厚层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紫红色粘土岩为主,其次为灰黄色块状细粒长石砂岩泥岩等。
    2、构造:沟境不见断层,不具发生地震断裂构造。(《南部县志,自然地理志》1987年1月)记:“本县境内属新华夏体系,四川沉降带,燕山运动开始褶皱,褶曲平缓,主要构造形迹,方位为北东与北西,喜马拉雅山运动使本县地层受到扭曲,产生旋扭构造,其形迹为中山半环状构造,构造多呈弧形。县境内以褶曲为主,形态单一,断层罕见,地层平缓,倾角在五度以下,一般为一至二度,近于水平”。
    3、土壤:土壤是植物生活的必须条件之一,劳动人民从来就把土壤看成是劳动的对象,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岩石经过风化通过各种动力搬运在地表沉积下来,成为土壤母质,再经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向农业土壤转化。
    (1)、砂土:含砂粒85%以上,合砂粒多,粘性差,土壤疏散,干燥时手抓起即全部散开,湿润时仍捏不成团,翻耕时不能成坯随翻随散。今本沟砂土很少,约占耕地的1%。
    (2)、砂壤土:含砂粒55—85%,也称砂质土壤或轻壤土。经验鉴别:在水份适量时,能将土壤搓成球状,球表面粗造,但搓不成圆条,或者用手捏成团块,轻轻落地即散。耕翻时能成坯,但在稍干燥时,很快就松散。这类土壤在本沟也不多,约为耕地的3%。
    (3)、壤土:合砂粒0~55%,粉砂35~100%,粘粒0~15%。经验鉴别,湿润时可以搓成球或圆条,圆条弯曲时易断裂,搓揉时有柔软感觉;干燥时土粒不散,翻耕时成坯,但是犁面不光滑,此类土壤较多,约占耕地的40%。
    (4)、重壤土:含砂粒0~85%,粉砂0~85%,粘粒15~25%的土壤。经验鉴定:湿润时能搓成直径1.5~3毫米的小圆条,弯曲时也不易断裂,甚至可以做圆圈,但有些裂纹,搓柔时有细腻柔软感觉,翻耕时阻力大,犁面较光滑,此类土壤多,约占耕地的40%。
    (5)、粘土:含粘粒25~100%,粉砂0~75%,砂粒0~25%。土壤粘性很强,通透性差,水多时易涝,干旱时又易龟裂,养分分解转化慢,能搓揉做成任何形状,一般不产生裂纹,有粘而滑腻的感觉,干燥时土块很坚硬,用手很难压碎。该类土壤约占耕地的16%。
自然灾害

    凡是使植物受到损害的天气称自然灾害也称为灾害性天气,灾性天气主要有寒潮、霜冻、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据史料记载的灾害如后:
    1、旱灾
    (1)、“清嘉庆十九年甲戌(1814年),夏大旱、民大饥”(据《南部县志》道光二十九年版)。
    (2)、“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夏大旱,地无禾”(据《南部县志》道光29年版)。
    (3)、“清光绪二年丙子(1876年)川北所属各县,三年苦旱,饥民四处逃荒讨饭,谷米贵价数倍”(据《盐亭县志》)。
    (4)、“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年),四川遭严重旱灾,”称为“甲辰大旱”据锡良在秦章中说:“草木焦卷,几有赤地千里之状,乡民奔走十数里以求勺水……”是年共有六十一州县被灾(据《四川义和团运动》)。
    (5)、“民国十一年(1912年),自二月以来,降雨稀少,溪流尽固。到夏至尚未得甘霖,小春收成薄,大春无法种”。
    (6)、“民国十一年(1922年),西、北两路(本沟可能不在此列)秋皆旱,粮食收成仅十之二、三”。
    (7)、“民国十二年(1923年),春夏均旱,以夏为甚,禾苗尽稿”[3]。
    (8)、“民国十四年(1925年),春夏之交,雨泽稀少,栽插之际,旱却频仍,稻田龟裂,河水枯竭,为数年来未有之旱象”。又据县《农业志》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县政府向上呈报旱灾情形中说:“东南各区,赖有盐井,灾民多贩运盐炭,购买最贱杂粮,磨面充饥,月余未偿米浆,至于西北,山多田少,生计尤为艰窘,去冬尚赖苕菜为生,今春草根树皮采食殆尽,刻收未熟小春,割穗磨桨和豆叶煮熟,每日仅供一饱,老弱饥民沿途乞食,络绎不绝,幼孩遗弃道路,随时皆有,老幼饥毙者甚多”。
    (9)、“民国十八年(1929年)旱灾,尤以西北五区为甚,受灾达75700户,498000丁口,普失收获,十室九空,灾民流离转徙”。高龄者述:该年本沟旱灾亦重。
    (10)、“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南部、剑阑、苍溪绵连数十里,田龟裂,不见滴水”(据《四川文史资料选辑》。老人们述:本沟当年旱灾严重,作物欠收。
    (11)、“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年),夏大旱,赤地千里,农业欠收,人民用草根、树皮充饥,吃光后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少者逃奔他乡,老者饿死沟壑,很多场掘有万人坑,坑内填满死人”[6]。本沟知史老人说“丙子年于旱严重,沟内冬水田均无法栽插,仅种秋红苕,农业收成很少’。沟民饥饿不堪。
    (12)、“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阆、南旱灾,为全省46个重灾县之一”(据新修《阆中县志参》)。众多知史老人均说:“丁丑年旱灾实为特别严重,全沟水田龟裂,吃水需从嘉陵江边寻求,丙子年旱,粮食乃少有收成,丁丑年还旱得更为恼火,土地荒芜,下种都不生(芽)。饿得人心发慌,饿死的人不少哇,有的挖白泥土(观音土)吃,不少人又因此发生腹胀而死。还有霍乱流行,有的全家都死绝了”。“丙子好吃,丁难过”。还广泛流传在人们记忆之中。
    (13)、“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夏大旱,直至6月30日始得大雨,全县栽插仅占水田面积的十分之一,收获仅三成,”。
    (14)、“民国三十年(1941年),入夏以来,旱灾奇重,禾苗枯萎,井泉亦固”。
    (15)、“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旱灾奇重,田地龟裂,禾苗枯死”。
    (16)、“1960年,入春以来,遭受旱、水、虫灾、旱灾尤甚,连续30天不下雨,大春十万亩未插上秧,当时很多公共食堂断炊,农民因营养不良患水肿痛者甚众”。
    (17)、“1962年,伏旱、冬干”(据《南部县农业气候资源调查和区划报告》)。
    (18)、“1964年4月28日~5月18日大旱;5月27日~7月10日又大旱,7月17日~9月1日再大旱,前后共持续“113天,灾情严重”(据本县气象局资料)。
    (19)、“1965年4月28日~6月7日大旱,持续41天,严重影响大春产”(据本县气象局资料)。
    (20)、“1969年4月24日~6月22日大旱,7月26~9月7日又大旱,共持续104天”(据本县气象局资料)。
    (21)、“1976年6月29日~7月19日大旱,7月21日~9月5日又大旱,共持续86天”(据县气象局资料),粮食欠收,本沟人民生活紧张,采食榆树皮等。
    以上自1930年以来的旱灾,本沟高龄老人们记忆犹新,建国前无水库、堰塘、水池,更无自流灌溉的上游水库,仅凭沟内水田里蓄水,故易受旱灾,特别是持续干旱,灾情较重。
    2、涝灾
    人们说:“我沟易旱不涝”。但又还记得:某某年小麦生秧,某某年又蔬菜淋死……这说明涝灾仅没有旱灾损害大而矣。
    (1)、“民国七年戍午(1918年)9月,秋雨绵绵,9月5日又降暴雨三昼夜”。
    (2)、“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秋,阆中、南部大雨,为癸卯后几十年所未见”。
    (3)、“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8月,连日旁沱……酿成三十年未有之奇灾”。
    (4)、“1952年9月12日~13日,因久雨,山洪暴涨……”
    (5)、“1963年5月22日,嘉陵江上游水涨……7月2日本县一日降雨量为重137.7mm,9月16日~18日,又连续3日降雨,共154.7mm[15].
    (6)、“1978年7月4日,降雨188.4mm”。
    (7)、“1982年7月15日,降雨量189.7mm”。
乡善

    胡有用(1906~1963年)名么老爷,7社人。
    自幼攻读诗文、算术等,青年时期曾出访日本,学得一些日语,约民国十七年(1928年)曾在严家湾(今属盘龙镇场家岸村地)开办私塾。建国前家境较富裕。其为人豁达,一生乐做善事。近邻贫民多受其救济,灾荒年境中曾大量献出家中粮食救济贫民。常被受聘为他人打官司(作辩护人或起诉人),好伸张正义,深受沟民颂扬,且誉称他,“一生做好人好事”。
    胡发品(1926~1986年),4社私灶傅湾人,曾历任乡医院院长。
    少年苦读诗文、算术等。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拜县城名医包正恒习医,因勤奋好学,诚实虚心,颇受师傅爱戴,实得真传。学成回乡行医。建国初由于知识人材缺乏,被土改工作队聘请参加其家乡和南江县土改运动,后组织曾安排于南江县委工作,而他自愿弃城回乡从医,五十年代先后参加地区《金匮》讲义班,县西医培训班学习。其精究方术,勤学不已,具有较丰富医药理论与临床经验。对内科杂病尤为偏究。撰有医案、经验杂录和简明速记教材多种,授徒18人,培训医生甚多,对徒学技要求较高,他采用顺口溜归纳记法可使学徒在一年内掌握较多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他谴方用药效高价廉,并很重视启用地产中草药,善用经、验方,倍受群众喜爱,并医德高尚,医风正派,深令同仁崇敬。
    一生为人和善、忍让,对贫人诊治者靠兔收诊费并少收或免收药费,沟民常誉称他们为;“真真的好人”等。
孝义

    胡发达,男,3社四合院人,生于1936年8月,中共党员,南充炼油厂工作。
    1954年7月,在碾盘乡小毕业,1956年到南部中学速成师范班学习毕业,曾任本队会计,1959年至谢河乡小学任教。1965年12月,参加南充炼油厂工作。1983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其平易近人,和谐可亲,品德商尚。
    无论在家庭或参加工作后,皆被沟民誉为孝敬父母之典范。
    他从不做父母生气之事,几十年来如一日地关心父母身心健康,并关怀弟弟等亲属。沟民常见其曾为父、母剪脚、手指甲,掏耳杂、梳头发,煎药、喂药等。
    胡宗顺,男,2社人,生于1952年11月。本沟村民。
    1966年7月,在碾盘乡小高小毕业回乡务农至今。
    其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深受沟民称颂。
    原建“旱拱轿”及改建旱拱桥
    1、原建旱拱桥及传说
    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年),本沟胡宝林在县城开店理发,技艺高,尚健谈,与当时县令张九章[3]识为良友。
    同年(1903年),胡宝林之父胡自政逝世,县令张九章曾赴本沟参加胡自政丧葬仪式,送礼银5块。据传,张县令自称:懂得天文地理,亲为胡自政择坟地于今旱拱桥下面,并对沟民说,“胡家沟的山脉是从碑院(乡)发伸(绵延)而来的一支佛脉,在此地(建旱拱桥处)山脉断了,应该接起”。当时人们听得很新鲜,便反问其,“山脉断了怎么能接起”?答曰:“在两个山头之间建一个旱拱桥,桥的两边分栽一颗黄桷树,树长大成荫后,两山头之间就无明显凹陷,山脉也便接起来了”。又曰:“建个旱拱桥亦可接嘉陵江财源(传说;“以前人们视水源为财源),可给本沟带来富裕”。众人颇感:“有道理”,于是沟民胡自私即积极组织胡氏族人集资合力建修石木平桥一座,称“旱拱桥”,胡自普[4]按张县令吩咐植有黄桷树两棵。
    建桥施工中,放桥面的两块石板较大(每块石板长3.3米,宽1.4米,厚0.5米),人们将其从赖儿湾(今盘龙乡窑坝乡2社地)到建桥处,巳费力不少,又叹于把石头放下不到桥面,张县令又帮助想法子,并令一小媳妇(胡自汉的爱人胡何氏)站到桥墩上,踏桥助威助兴,经多方设法,终建成了“旱拱桥”(见图片)。
    2、改建旱拱桥
    原建旱拱桥所用石质不良(系风化石),桥墩条石巳严重风化,桥上横梁(园木)四根已被盗3根,使旱拱桥已成危桥一座,将呈残毁之势。
    旱拱桥迄今九十年,对沟民生活、交通起了一定作用,提高了本沟在四邻近区的知名度,为了安全,以避后患,保存本沟古迹和树(桥头黄桷树),为本沟培植一大风景,丰富沟民生活,近十余年来,沟民一直不断提倡改建旱拱桥和护树(旱拱桥黄桷树)方案。一九九0年八月,旱拱桥村领导初步通过了改建旱拱桥的有关事宜,并向有关人士发函,请求捐资改建旱拱桥,后陆续得到不少故土乡亲的大力支持,积极捐助。
    自一九九0年九月国家投资在本沟改造中、低产田,延迟了旱拱桥的改建工作,于一九九二年一月十日始备石料,改建旱拱桥于一九九二年九月三十日基本竣工。改建后旱拱桥之桥墩高2.8米,宽3.4米,桥深7米。另书刻对联两副,碑面4张,建石栏杆32个,长30米。增建石桌,石凳、石梯等,桥面铺石板60余平方米。
    附三:旱拱桥记
    清光绪二十九年,县令张九章一日至此,观山水之形,示沟民筑桥以接财、脉。胡氏族人乃集资合力建石木平桥一座,称“旱拱桥”。历九十年,桥墩风化,危及行人安全。并为保存古迹、美化故乡,今集资改建,增其规模,建成水泥灌浆石拱桥。望后人护之。
一九九二年九月三十日
    附四:改建旱拱桥书刻之对联
    1、正面(胡家沟面)对联;
    融天地灵气人杰物华
    汇古今懿德日明月晰
    2、背面(嘉陵江面)对联:
    树志胡家沟百年长秀
    重建旱拱桥万代永昌
    (对联和碑面设计与创作:胡宗驰、胡发俊)
假“皇帝”

    “假(皇帝)嘛,就是胡自孔”,沟民说。
    传说,清光绪二十八年任寅(1902年),胡自孔(1860—1942年)出门行路,不少雀鸟也随其取道方向循人而行(可能是人们的一种错觉)。不久即有一道士和一个和尚来本沟,那道士自称姓名何如道[5],和尚自称姓唐,人称“唐和尚”,他们在沟内、沟邻宣称:胡自孔将要成皇帝。并亲自动员富裕人家捐资出物,声称由其主持为胡自孔在窑坝寺修建起义京都,并制备了部份兵器(事先未与胡自孔本人联系)。人们因恐受骗上当,不愿捐资借口无钱。传说那道士很神奇,先到几户人家,他都能说出谁家有多少钱,并能说出钱的存放处,使得不少人盲目信之。此不久,消息传至朝中,急派差臣至我县查核,还称若事件属实,欲将南部县方园120里人口尽屠。
    当时县令张九章见此事态之大,果断否定。一方面安顿朝中官差,一方面速派县差至本沟及周围做工作(叫不得承认此事),又即找我沟理发匠胡宝林(当时在县城开店理发,与张县令已识为友人),向官差当面矢口否定说,“此事纯属谣言,吾是本沟人,愿拿脑袋……”次日,县差陪朝中官差一同前往本沟和四邻周围查访,均予否认,事情方得以了结。
    胡自孔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逝世,享年82岁,人们只见其老实巴交,垦殖一身。
“湖广填四川”缘起

    “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了大明封建王朝,但当时全国并没有统一。特别是元末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权,定都重庆,势力遍及川、陕和云、贵数省,封官设爵,发布政令,俨然一独立的地方政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于是,朱元璋于公元1371年派兵从水陆两路入川,大夏政权灭亡,四川初步统一入朝版图。当时有江西吉安府卢陵县人邓鹤轩,在朝庭任兵部员外郎。他于公元1380年(明洪武13年)奉旨带兵入川,继续进行统一全川的战争。战乱平息后,四川人口锐减,土地荒芜,民不聊生。为稳定和开发四川,朱元璋下令向四川移民,并鼓励朝庭官员举家迁徒”。(据《南充广播电视报》“邓氏家族祖籍江西”)
胡家沟胡氏家族—世祖迁川的传说

    据本沟高龄老人和上辈人传说: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约公元1755年)胡应德一行七户人家,从湖北省黄州麻城县(胡应德是孝感乡人)取道至四川省南部县插占落业,当时南部县清政府指定了七个居住地,由这七户自行商议插占去向,后带领迁川此七户购买了一口铁锅,在红岩子河坝中(今南隆镇蔬菜社地)将七户家长姓名分别写在锅中各方位,把锅抛在空中旋转,根据(锅)落地停定后按其家长的姓名各方位确定各户插占的去向,然后将锅按名字分别打碎为七块,每户一块,称之谓“打锅为记”(打锅为记作为该批同行迁川的依据)。
    胡应德的名字朝着“胡家沟”方向,故始携家到了胡家沟(原此沟地名不祥,传说胡应德到此沟后人口繁衍渐众,人称“胡家沟”)当时此沟荒芜无人,胡应德迁川全家四人,两男两女,即胡氏家族一世祖胡应德和祖母胡何氏(胡应德去世后,胡何氏回湖北原籍居住),另一儿一女。见于当时胡家沟只有四口人,土地之多,遂将女(胡胡氏)娶婿刘于纯(今谢河乡武圣宫村人),刘子纯到胡家沟落户后,更名胡美珍,成为胡氏家族二世祖。
    胡美珍与胡胡氏婚后养育六子,即胡君锡、胡臣锡、胡文锡、胡延锡、胡贵锡、胡久锡。胡久锡后到女家落户(居渡门乡金寺坝,部份后裔又迁回本沟5社、6社定居),更名为李怀如。自胡应德迁川至今已繁衍11代人,按今健在最高辈份者(胡宝科、 宝容)计,上下仅相隔五代。
满(瞒)洞的两种传说

    1、传闻,明末清初,本沟主要系满族人居之,由于数十年战乱纷繁,日不敢归家,夜不能落屋,满人遂在山岩凿石洞栖身,但以后还是遭杀无存,致本沟荒芜,仅遣留石洞至今。
    胡应德迁川插占本沟后,人们称那些山岩石洞为“满洞”。
    2、据说,清嘉庆年间,白莲教军入南部县境作乱,持续多年,沟民避乱,在山岩凿石洞居之,后人们将当年沟民隐身之洞称为“瞒洞”。
    刺巴笼里的房屋
    相传,清道光年间,沟民胡天顺家人打(砍)柴,发现一刺巴笼里(被刺藤覆盖)有一农家三合院住宅,即砍去覆盖刺藤,观其为本架结构瓦房,开发利用至今。
    曾先后由胡方、胡昌家人居住,癞蛤蟆颇多,妇幼怯之,后胡自私迁居,癞蛤蟆少见,人们说其有“福气”。今开发使用已百余年,曾将后墙变为土墙,但现仍可见其木建工艺和房椽吊瓦富有画意,在本沟为其独特。今居住四户人家。
    另传说,今本沟5社李家院和8社张家嘴院的旧房屋,也系砍刺藤后,方发现为先人所留下之房屋。
凿盐井的传说

    上辈相传,清咸丰皇帝觉得井盐味好,便了解制作经过,令其大力发展,常关心凿井及制盐。历时多年,井盐仍无大发展,又追问下司,进而了解到凿井困难,耗资多,贫民无力(资)凿井。即令拿库银扶持凿井。
    我沟胡臣锡等人多次到(清)县政府审请领取凿井库银。经咸丰、同治,本沟井眼遍布,清光绪和民国时期,也仅开发利用原凿之井,但成为本沟制盐的鼎盛时期。
弊政

    民国十六年(1927年),盘龙场的集市贸易场所主要由李姓人和胡姓人垄断,上半场系李姓人摆摊处,下半场为胡姓人摆摊位,他人进入摊区(当时人称斗市)须交场地费。有一天胡有用与李姓人的摊区界线发生争吵、斗殴,并约定时间两姓族人械斗。李姓人自认为其有十大房系,人口众多可取姓,而胡姓人虽五大房系人口较少,但有数人较能打斗,并部份人较为富裕有财力,胡姓人为了获得摊区、避免伤害,集资银块送住县城报案,在杨茂选(县城新后街人,系胡自映之子带出改姓名,为当时南部县境内商业寡头)和蒲参议(也系胡姓人,抱出改为蒲姓)的支持下,给宪兵士兵发银一块,长官送银2块,宪兵百余人赴盘龙场。在约定械斗的当天,宪兵一拥而上,拘捕李姓数人,并对李姓人不公道的裁决了市场摊区范围。
    一、注释:
    [1]由副军长许世友,师长袁义富指挥,一举攻克长坪。
    [2]李炜如(1891~1961年),仪陇县观紫场人,保定军校毕业,历任川军何光烈部连、营、团长,田颂尧部旅长、路司令。在川陕苏区抗阻红军,杀害苏区干部,退居成都后,参加“反共游击队”,1949年起义投诚。
    [3]张九章,山西人,举人,任蓬安县县令,兼南部县县令和渠县县令。是建国前县民印象最好的县官。
    [4]胡自普系出嫁人,窑坝寺和尚,一生做好事,沟民称他“善人”。
    [5]何如道(?一1906年),本名黄仕礼,南部县人,四川和团首领之一,光绪时,与四川同盟会李实共谋江油起义。事泄,李实战死,如遭聚义光木山,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攻克剑州金仙等场镇,全州震动,旋遭清军夹击,突围去资阳与陈先孝合作,事败,如道走成都,在大面铺被捕就义。
附录
    一、文物古迹
    1、旱拱桥
    居沟北面桐子包与顶观山间,海拔约364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县令张九章建议在该处建一旱拱桥,由沟民胡自私主持本沟部分居民集资修建,并在桥两头植黄桷树两棵。
    其桥墩高2.4米,桥长3.3米,桥面宽之2.8米(桥深2.8米),面由两块大石板组成,每块石板长3.3米,宽1.4米,厚0.5。桥面石下有木横粱四根。故实为平桥,桥面可供人们乘凉、玩耍,桥下孔道系人行通道。
    2、祠堂
    即“胡氏宗祠”堂,为本沟最大祠堂,沟民习称他“王家嘴祠堂”。位于8社地,建国前,系胡氏家族执行族权和祭祀祖先的地方。
    原祠堂是“Γ”字型(人称“一杆枪”)房屋,民国十一年(1922年),鉴于原祠堂已破旧与不适应,便于原地改建为“四合院”瓦房。改建由当时胡氏家族清明会主持,总会首胡有厚任改建主持人,各散(分)会首胡宝元、胡宝吉、胡宝鼎、胡宝碧、胡有义为成员。
    其祠堂建筑占地约400平方米,正堂中置放胡氏祖宗牌位。首层为一世祖胡应德、胡何氏牌位;下层挂二世祖胡美珍、胡胡氏牌位:再下层着五房系祖宗牌位五块,分别写着;“胡君锡、X氏,臣锡、X氏;胡文锡、X氏;胡廷锡、X氏;胡贵锡、陆氏、邓氏。堂内存放有胡氏家族族薄等资料。张贴着族规、族戒与民(族))约,堂内雕梁画柱,各具风格,现仍隐隐可见,祠堂大门为双扇大门,门上挂置着:“胡氏宗祠”木匾。
    3、坛神菩萨
    位于旱拱桥下三社四合院堂屋内,由一个石墩上设一个怪形的石包(称坛神包)与放香、蜡处。常由沟民“端公”李天宇传坛。有“坛神不传不灵”之说。
    建国前,沟民养猪为主要家庭副业,在封建社会中,沟民常祈求坛神菩萨保佑其养猪顺利,肯吃快长。文化大革命中,此坛神菩萨被销毁。
    4、泰山石敢当
    泰山石敢当又称“石敢当”。位于上沟4社私灶傅湾堂屋左侧。呈 图形。
    它造置于清朝道光年间,板面上方刻着太极图,太极图左右分别横刻着:道经、师宝。板面正中竖刻,“泰山石敢当位”。在其左右分别竖刻着:救苦天杀、雍 天( )[1]。石碑板面长0.533米,宽0.40的米,厚0.1米,板面上方为弧型,其板石坐放于长方体基石之中。
    传说:旧时人家正门,正对桥梁,巷口,常立一小石碑,上刻,“石敢当”三字,可以禁压不祥。此俗沿于唐代。
    5、匾额
    文化大革命前,本沟匾额[2]较多,1966年“文革”中作为破四旧对象捣毁无存。兹将几处设置精致水匾记述如下:
    (1)1社苏家湾堂屋门前所挂木匾,为民国四年乙卯(1915年)胡宝书六旬进一寿辰挂置,刻字为:富邑寿考。
    (2)3社四合院堂屋门前其木匾,刻着:南务联晖,为乾隆六十年(1795年)挂放。
    (3)3社四合院庭房门前置放木匾题字为:婉忌仙龄。(挂放年代不详)。
    (4)4社私灶傅湾堂屋门前置放一匾额,写着,“椿荣之秀”[3],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置放。
    (5)下沟老屋正堂屋门上和门前(房梁上悬挂)分别有一木匾,门上木匾刻着:五世同堂,门前悬匾刻着:乔梓齐荣。
    (6)8社胡氏祠堂大门前上方木匾刻着“胡氏宗祠”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挂放。
    6、土地神
    建国前,本沟凿土地神较多,凡山湾、山嘴多凿有土地神位有的凿有土地神像,有的则仅一个长方形的石筐,也称为:土地神。文革中土地神爷像全被捣毁,现仅残留一些石筐。
    传说:土地神是管理一个小土地面的神。
    7、老爷
    文化大革命前,凡有居民住房的堂屋内皆设有神龛,凡神龛上都置有梨木雕塑的栩栩如生的老爷。而每个神龛的老爷大小与多少及样式皆不同,1966年破四旧中,红卫兵组织人员埃户打老爷,各个神龛将老爷捣毁后贴上一张毛主席像;称之:“信人不信神”。
    传说:从前雕塑老爷系尊敬老人的表现,也是祈求已故老人(前辈)在生时原谅其孝敬不周的体现和保佑在世之人。
    8、石狮
    建国前,本沟中富裕人家建新宅后,多在院坝外雕凿一、两对石狮。现多数被毁。
    注释
    [1]现风化缺一字。
    [2]匾额,系题字的横牌。本沟匾额皆中间横刻四个大字,并署名置放时间等。
    [3]据说:椿代表女性。本院曾出一美女,被府官娶走,送给此匾。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5
四川省南部县碾盘乡胡氏家族录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