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家族荣光(之一)
2016-12-08 胡久平 石燕腾空
明德家族荣光
胡久平
“金门玉册”金字牌匾
中国牌匾额最能代表中国文化,浓缩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名言在匾额上都有体现,匾额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道德经》。每一块古匾往往都反映了一个历史人物或一个家族的故事,每块牌匾所承载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往往超出材质的价值。读匾如读史,牌匾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展示了历史文风、时政、地理、历史以及书法艺术的变迁。“以匾研史,可以佐证,以匾研诗,可得诗眼,以匾学书,可得笔髓”。石燕胡氏大宗祠位于沙基桥南,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由文钟公倡议集资创建。祠堂为砖木结构,前后四进,由前堂、戏台、操坪、后堂(神堂)组成,是集祭祖、议事、修谱、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祠堂前是祠院,祠院前正中间是楼门,祠堂大门两边各立一个一米多高的石台,石狮立于石台上。大门门楣书“胡氏大宗祠”。宗祠后堂正门上悬一匾,上书“金门玉册”四个金字,两边各挂一匾,上书对联,对联失考。由后堂正门而入,中间是天井,天井两边是走廊。天井上去,便是祖堂,祖堂正中间是神龛,供奉胡氏历代先祖,昭穆有序。祖堂正匾与门楣匾失考。
1950年土改,全国各地到处拆宗祠,石燕宗祠也于同年被拆,立于宗祠大门两边的石狮被推入宗祠前的燕溪,只余两个石座。“金门玉册”金字牌匾被人拆下,拿到自己家里私藏起来,现不知所踪。
“楚南独秀”与“济世抡才”匾
秉观公,约生于明成化末年(1465-1487),卒于嘉靖癸亥1563年,字尚宾,号横江,世称横江先生或横江夫子。秉观公于明正德中(1506—1521)为州学附生(俗称秀才),嘉靖考入州庠。秉观公志道超俗,博览群书,好学深思,对传统程(颐)朱(熹)理学教育观持异议。闻知王心斋(王艮(1483~1541),明代哲学家。初名银,王守仁替他改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曾拜王阳明为师,传“致良知”之说,意欲前往求学。乃简备行装,告别亲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越数月,行六千余里而至泰州,在安丰里拜见了王心斋。自此,秉观以师礼相待,聆听王心斋的教诲,朝夕诵读其著作。心斋先生以“百姓日用即道”,主张从日常生活中求真谛,强调“心是天地万物之主”。秉观从师三年,学成,因成绩出众,师友为之侧目。临别时,心斋撰文赞其能“明尧舜之道,阐孔孟之学”,为王心斋所称许期望,并云及门未尝有俦。秉观公回到石燕后,筑室石燕山前,设馆执教,躬行笃实,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知行并进”观点。秉观主张从日常生活中寻求妙谛,因其讲学得法,教诲得当,因此风动远近,声誉日隆,就学生徒,日益增多,彬彬然有邹鲁之风。临武刘尧诲(后中进士)、彭望之也慕名而来,从秉观游,受道学之传于横江夫子,谈旬日始去。知州吉水李元生,全州蒋时行,安福万玖,州判王玉等,先后登门拜师,座无虚席。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信纪公在宗谱序中云:“秉观公以道学自任,司道府县,莫不造庐,亲其仪范,褒以楚南独秀之额。”秉观讲学处位于石燕山前,为明代建筑。秉观讲学处所挂匾额,除了“楚南独秀”以外,尚有一块“济世抡才”匾。“济世抡才”匾最后结局让人扼腕痛惜,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村人用作茅厕门,现不知所踪。秉观公祖堂上悬“光裕堂”匾,字体遒劲有力,堪称神品。“光裕堂”匾现为建明(久忠)所藏。
赞诗云:
踏遍祖居觅遗踪,尚书肇基傲苍穹。
金门玉册族鼎盛,济世抡才为学宗。
人文鹊起昭史乘,楚南独秀耀长空。
绳其祖武谋燕翼,继往开来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