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观周刊(2016年第10期)
文:李熙临 图:胡瑛长孙女胡梅影
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云南,蒋介石急由贵阳飞昆明,与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策划“剿共”。派遣孙渡带兵追击,命令各县县长和驻军围、堵、剿,成立“云南省戒严司令部”,龙云亲自登门,敦请时任省政府委员的胡瑛,出任“戒严司令官”, 全省紧急戒严。朱德总司令 1921年于昆明与讨袁护国军部分高级将领合影(前左四:胡瑛)
“堵而不击”
在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11出版的《民国高级将领列传(第七集)》第165页有一段写道:“1935年,红军长征北上,途经云南时,龙云成立戒严司令部,亲往温泉请胡瑛出任司令。这时,胡瑛收到朱德总司令的一封信,略谓:‘蕴山(注:胡瑛字蕴山)学兄勋鉴:此次我军纯因北上抗日,途经云南,并无犯滇地方意图,望仁兄勿与为难,则国家幸甚,民族幸甚矣……’胡瑛与龙云、孙渡等商议,于是云南采取了堵而不击的方针,未与红军发生大的战斗。” “关于这封信,有的版本还说‘要枪口抬高一寸’,但是这些说法都没有足够的资料佐证。只有我父亲曾经提过的‘堵而不击’最为可信。”据胡瑛的长孙女胡梅影所说,胡瑛当时之所以会帮助朱德,主要因为两人曾是讲武堂的同班同学,关系很好。“之前朱德出国,经济困难都是我爷爷把钱送到德国公使馆帮他的。” 胡梅影从出生起便同爷爷胡瑛生活在一起,“梅影”这个名字都是由胡瑛所取。她告诉我们,他们这一辈对祖父在红军长征这一时期的事情知之甚少。胡梅影的父亲胡以钦作为胡瑛的长子,常年伴随父亲左右,亦深知父亲多年的经历。他曾经向后辈提过不少父亲当年的故事,但关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许多事却鲜少提及。
前排由左第五位起为胡瑛、龙云、宋子文;后排右起第五位为胡瑛夫人欧阳毓兰(排序不包括小朋友在内)
上世纪80年代,胡梅影到北京培训,顺道去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当进入‘辛亥革命馆’时,无论是看照片或文字,我都格外认真仔细。” 胡梅影回忆说。在一幅大照片上,写着“一九二一年朱德同志在云南任警察厅长时与滇军部分将领合影”,胡梅影看到了爷爷熟悉的身影。照片下方只标注了前右三为朱德同志,前排左四胡瑛下方仅有一个“胡”字。“看到这张照片时我非常激动,没有再继续看展览,立即回去给在云南文史研究馆工作的父亲写信,把照片及记下的编号告知父亲。”最终,这张老照片得以复归云南。 “从另一方面来看,解放后我们一家在一些特殊的时期能够幸免于难,恐怕也跟爷爷多次给朱德提供过帮助有关。上世纪80年代,也是因为得到了康克清(朱德夫人)的帮助, 全家人才得以从9 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搬出来。”胡梅影说。朱德感谢胡瑛的帮助
胡瑛四女儿胡素秋曾在2007年4月的《云南政协报》上发表过一篇名为《“防共戒严司令”暗助红军过云南》的文章。据文中所述,接信后,胡瑛借口“保存、储备云南实力,免被中央军吞侵”,向龙云建言:“要避免与‘共匪’两败俱伤,应尽量减轻滇军官兵伤亡,避免消耗枪炮弹药物质, 也应顾及城池百姓,无毁各行各业。只宜追而不战,堵而不围,避免正面冲突激烈大战。”后命令各县县长和驻军:“紧急时,宁可暂时放弃城镇, 丢弃物资,应尽量避开‘匪军’锋芒, 亦勿与之作激烈战斗,免伤我军我省元气。”而后,胡瑛又派亲信,把明细的《云南省地图》秘密送给过境红军部队。 据胡素秋所说,解放后,有几位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或文史馆馆员的世叔们曾对她说:“我们早就知晓红军首领‘朱毛’中的朱德与老军长(注:胡瑛曾任38 军军长)的关系。故当时一接命令,即领悟隐衷,虽一直不敢明言,但当即暗中执行他老人家的意图,对空鸣枪以掩盖中央军和反共者耳目,尽量避开与红军正面接触,不直接战斗,避免双方伤亡,不俘虏伤败的红军。”1950年,省人民政府领导陈赓、周保中,副省长张冲(原胡瑛38军师长)等去看望胡瑛, 其间说道:“离开北京来云南前,朱老总曾嘱托向您问候,感谢您对他和红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