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黄山热线(2009年11月5日) 作者:胡丰炘
甘棠,清以前叫“赶坦”。地势平阔为坦,“赶”又有地平可以加快行走意,所以此名很合赶坦地貌,其东连接仙源,西到黄泥巷,近12公里,北起孟山,南及黄山北脚二龙桥,也近12公里,均很平坦。“甘棠”一词,源自《诗经》第一卷《召南·甘棠》,朱熹有注云:“南国之人,遵召伯之教,服文王之化。”《辞海》1620页“甘棠”条注云:“朱熹集传:‘召伯循行南国,以布文王之政,或舍甘棠之下,其后人思其德,故爱其树而不忍伤也。’后世因用“甘棠’称颂地方官吏之有惠政于民者。”赶坦又因何而名“甘棠”呢?其实“赶坦”一名一直沿用到清末,而“甘棠”一名,自明代起,甘棠崔家文人学士们即已开始使用。明代中期以后,甘棠文化逐渐发达,学士文人辈出,如有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崔廷健,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崔师训,万历三十四年(1609)举人崔元荐,天启四年(1624)举人崔子肖等多人。而万历十六年(1588)甘棠崔氏修谱,有程文绣者作序,其中就已有“寿一公由宣迁太平东乡之甘棠居焉”一句,成为而今可见的甘棠使用“甘棠”之名最早的文字资料。清宣统二年(1910)推行《自治章程》,太平县设甘棠自治区,“甘棠”一名从此由官方正式使用。 甘棠此地,因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人类活动历史因而非常悠久。1957年发现的今甘棠政务新区与耿城镇之间的高台地蒋家山新石器遗址,考古推断,该处先民活动距今至少在5000年以上,出土文物有陶、石、玉三类,非常丰富,有耕种、狩猎、捕鱼、纺织、碾压等工具和形体多样的生活器皿。稍后在今黄山一中东、地名龙王井处又发现新石器时期先民活动遗址,其中有长背双把石刀,磨制精良,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本世纪伊始,国际人类学会曾在南京就长江南古人类活动问题召开年会研究,认为长江南也是人类诞生地之一,蒋家山、龙王井的新石器遗址就提出了佐证,说明5000年前甘棠人类文明已相当进步。 甘棠镇张家埂的赵庄,发现有近百座汉墓,相当集中,随葬品有精美的陶器和光洁的铜镜等,可见,秦汉时期,甘棠人口已相当繁荣。而1996年,在区城北龙门水库附近发现的碗家冲唐五代时期民用瓷器的瓷窑工场,则相当壮观,占地达6000多平方米。在采集到的110多件标本中,完整的碗、瓶、盏有10多件。碗最多。完整的器皿和残片,显示胎质细密,釉质厚润。以青釉为主,并有青黄釉和黑釉。生产规模较大,工艺水平较高。这么大的一个瓷器生产工场,可见其产品就不仅仅是内销了,当是皖南山区腹地一个生产规模相当可观的小瓷都了,甘棠当时经济繁荣,文化发达,自不待证明。 唐宋时代甘棠人口姓氏等况难以查考。宋末,崔寿一迁来太平,后随其孙崔喜翁定居甘棠,经过一个80多年的元代后,甘棠就成了没有其他姓氏杂居的崔村。其他姓氏只是住在崔村外围。到了明代,由于有了徽州到池州、青阳的驿道,这里就成了“赶坦铺”,成为县治仙源西线第一大铺。这个崔村,从明代以后其规模如何,我们先列举下面这几个史实作为依据。 明代中期,甘棠崔村崔氏大家族,有了为崔喜翁两个儿子崔融、崔和立祠的两大宗祠,其长房宗祠俗称三甲祠,位置在现省直属粮库东大门里,尚余后进充粮库用,二房宗祠俗称七甲祠,位置在原甘棠二小、今甘棠公学后院。两大宗祠下分榛、槐、棠、棣、杉、樚、漆、楠、杞9座支祠。俗称九大份。一个姓氏的家族聚居一处,有这等规模的,尚不多见,足见其门第兴旺。 据民国8年(1919)的一幅甘棠平面草图,西起六角楼,东约至今平湖广场,北到祥符山、青龙岗,南抵今平湖路,都是崔氏家族居住地,村中道路分割出21个居住区,外围还有胡、徐、汪、杜等村落,可谓人烟聚集。 门第兴旺,文化也相辅相成,随之发达。文化发达的显著标志,那就是人才辈出。以进士论,明代有崔涯、崔廷健、崔师训,清代有崔国正、崔洲、崔国榜、崔国英、崔国霖、崔澄、崔湘、崔汝立。其中,史载有名的崔涯为官清正耿介,嘉靖皇帝亲口称赞为“真御史”;崔国因在光绪年间出使美、日、秘三国大使,为中国早期外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写下的《出使美、日、秘三国日记》16卷,成为中国早期外交文献中的重要史料。明清时期考中举人的能开列一长串名录。明代有崔锦、崔惟植、崔元荐、崔子肖、崔元麟,清代有崔瑶、崔学古、崔铣、崔德俊、崔映秀、崔之炜、崔贡、崔世荣、崔景烇、崔预、崔云焕、崔梦梧、崔文泰、崔本中、崔逢瀛、崔兰、崔廷翰、崔宪章、崔国干、崔应科、崔云、崔光弼、崔元星、崔震、崔韬、崔定远等。甘棠老街的文星中,有著作传世的,明代有崔师训、崔涯、崔惟植、崔廷健、崔起潜、崔廷宏;清代有崔亮采、崔龙云、崔绣、崔铨、崔源、崔学古、崔允文、崔丞、崔应玉、崔映秀、崔道然、崔应爵、崔宪章、崔应通、崔应运、崔允新、崔文泰、崔应魁、崔允升、崔尊彝、崔寅衷、崔国英、崔骐、崔预、崔巧云、崔汝瑚、崔骏、崔国琚、崔一龄、崔再盛等。这么一长串的名字,真可谓文星灿烂,亮烛半天。 清代前期,甘棠文星河汉中,却出了一位级别相当高的武将,叫崔彪。正巧赶到康熙大帝亲征台湾而招兵,他身材魁梧,力大无穷,被拨在康熙中军大营中当卫兵。一天,康熙大营遭夜袭,危急中,崔彪背起康熙一口气跑了一二十里路脱了险。又因作战屡建奇功,擢升台湾水师左营左都督。几年治台有功,康熙三十六年(1697)奉调京都,授直隶抚标左营右都督管游击事。康熙亲授荣禄大夫,食俸一品,御赐了黄马褂。 清、民时期,甘棠还出了许多不是进士、不是举人的了不起的闻人。 在医药界,早在清康熙年间(1662~1723),甘棠出了个名医崔默庵。由于他医术高超,往往一剂中药就让病人药到病除,因此有了一个“崔一贴”的外号,真名现在知道的人倒不多了。民国太平县志记有其名,其神医事迹至今仍有口碑相传。生于清末,卒于1972年的名医胡大侔,从乃祖到其孙,五代名医。胡大侔本人医德高尚。医术高超,而且善于接受新鲜事物,20世纪30年代中期,他即到上海学习西医,走上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之路。几十年的医学实践,在胸外科、内科、妇产科等多领域都有很多创新。成果献于国家,经验授于弟子。1959年调任安徽省立医院中医科任副主任。建国前后,太平好多闻名的中医,好几个出自他的门下,例如仙源赵佩卿就得其倾箧之授,与老师一样,同时调省立医院任中医。 当代女生物学家崔之兰,民国23年(1934),时年29岁,便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生物系,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北京大学、云南大学、清华大学任生物系教授。建国后,一直任北京大学生物系教授,并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动物学会理事和北京分会理事长、《动物学报》编辑,她的“蛙类鼻器官发育”研究,在国际上大大推动了国际两栖类发育形态学的发展。 甘棠刘村的刘雨岑,陶瓷艺术家。年轻时求学,学的就是陶瓷艺术,而专攻花卉翎毛。后终生在瓷都景德镇从事陶瓷艺术的创作,是陶瓷界著名的“珠江八友”之一,在业内人士和陶瓷爱好者中享有盛名。他的创作多次收入陶瓷画册,选登报刊。尤其是他的“水点桃花”技法所作的瓷器画,特别招人喜爱,大戏剧家田汉曾赋诗“早传春色满人间”给予高度赞誉。1964年聘为全国政协特邀委员。 甘棠现代人物中还有两位值得提出。一位是九华山名僧义方,俗家名叫崔思庆。从小爱读经拜佛,民国21年(1932),刚成年18岁,只身到九华山出家。出家后,研读了明代版本6777卷《大藏经》,讲经打坐,传戒收徒,从无虚日。建国后,任九华山最古老的寺庙化城寺住持,创办了九华小学。抗美援朝时,发动全山僧尼捐献“中国佛教号”飞机,支援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访缅甸,义方为随员之一。嗣后,作为中国佛教界人士,多次出访友邻各国。 另一位叫崔思道,1938年底黄埔军校第十六期入校学生,1939年10月毕业。同期去军校的甘棠老街崔村的有崔之仁、崔振德、崔有松、崔良驹,先一期第十五期的崔思群。崔思道到台湾后,先后担任台湾太平洋舰队司令和国防部次长,军武行中高级人士。2007年年届83岁,现尚健在台湾。 甘棠老街,尚健在一位民间篆刻艺术家,年届91岁高龄的崔海如老人,现居住甘棠老街中街祖传老屋里。他13岁开始随父学习篆刻,至今一直篆刻不止,伏案灯下,不戴眼镜,笔划款式娴熟于心,不用拓写,手起刀落,一枚印章一气呵成。即使是如同粗头发丝一样的笔划阳刻,照样清晰,不破损,不弯曲。2000年12月《中国书画艺坛名师》荣誉证书,给他作品的润格(报酬标准)定为每方50~150元。2001年1月《中国书画艺坛名家大师全集》载有他的事迹,与已故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同列一书。多年来,国内多家报刊载有他白须飘胸的照片。慕名求印的人遍及全国各地,有的远涉重洋,到达东瀛日本。这位崔老人如今仍精神矍铄,耳不聋、眼不花,记忆清晰,口齿清楚,一家报纸刊载他的照片时,称他为“黄山顶上一老翁”。崔海如老人无论是他的篆刻,抑或他的阅历,还是他如今91岁高龄还健康如斯,都是甘棠老街的一笔宝贵财富。 正因为甘棠老街长处于有利于发展经济的地位,便催生了一代代各领风骚的人才,而人才辈出,又为甘棠的文化经济事业注入了活力。下面举几个关于甘棠老街明清以来文化方面的事例。 在甘棠老街河街北,原横街(下街头)今省直库粮库东,今甘棠公学(原甘棠第二小学)南,原有一处四方广场,名伙戏坦。戏台的后台就搭在月湾河上,北向,露天。明清时期,有戏台,有供戏班居住的房屋“戏子居”,还凿了一口专供戏班用水的井,名“戏子居井”(因为旧时唱戏人被视为“下九流”人,故不与共饮一井水)。每逢节日喜庆,进学、乡试,晋身科甲或升迁赴任,都要请班唱戏,以示庆贺。这种态势是一般村镇所不能比肩的,这是甘棠老街旧时文化生活颇为繁荣的一种突出表征。只可惜戏台、戏子居都已湮失,只有戏子井还在继续为村人服务。另外,六角楼东旁关帝庙中有万年台,祭祀关公时在庙内唱戏,关公庙东旁的东平王庙,庙中也有戏台,每年阴历七月十八至七月二十四,庙外滚车,庙内唱戏。 甘棠老街的元宵灯会是有规模的,可与仙源灯会相媲美。仙源灯会由二十四大姓轮流坐庄,而甘棠灯会则由崔氏9大份(9个支祠)排行执掌。出灯的主体是戏剧人物,仙禽神兽、花、鸟、虫、鱼、云等伴灯。魁星、财神开路,紧接着是“五谷丰登”、“太平有象”、“国泰民安”等三米见方的立体大字灯,随后是一组一组的戏曲故事,如《关公看春秋》、《吕布貂婵—太监》、《黄忠取定军山》、《八蛮进宝》、《刘备跃马跳檀溪》、《草船借箭》、《借东风》等。还有漂亮的五禽五兽灯,五禽灯是凤凰、锦鸡、仙鹤、孔雀、白鹇,五兽灯是麒麟、青狮、角端(独角兽)、獬豸,白象。但每年出灯,都要省去白象灯。只看这些灯的内容,就显示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和善良愿望,那扎灯的工艺也可想是如何精细了。 甘棠老街旧时的文化活动还有一场声势浩大的,那就是“车公会”。仙源车公庙建于唐代,甘棠老街晚,是在清朝顺治年间(1644~1661)建的,名东平王庙。庙址在今直属粮库门市部处。庙前檐约两层楼高,雕梁画栋,拆于1958年。八辆单轮巨型大车,全高8尺4寸,厚6寸,重约540~580斤。车木质,由大圈、子圈(二道圈)、车轴、辐条、头档、二档、短撑、木栓、铁镲等组成。大圈二面漆黑底,绘红色火焰圈案,火焰显出风向,两面要一致。子圈漆蓝底白花。其余木质部分全漆厚重的略暗红色。车会举行前,先从庙中请车,再洗车,然后试车。在阴历七月二十四及前一日这两天,为正车日,八轮大车鱼贯滚动,全村的每处的通道、祠堂、庙宇都到,家家户户焚香鸣炮接车。村中每处广场,处处表现车技,有平滚车(徐徐滚动,鱼贯而行)、夹篱笆阵(隔一穿花滚)、飘反车(车向内倾斜约40度,人在内推转大圆)、发绕车(一人一车,左倾左滚、右倾右滚,走“之”形)、拍绕车(一人一车、人在车后,两手轮换猛拍大圈,拍右右滚,拍左左滚),螺旋车(原地转圈愈转愈速,逐渐内倾至45度。趁车速稍慢,猛煞二档,车身直立)。无论怎么滚,都必须使火焰方向与滚动时产生的风向一致。七月二十四日傍晚杀公鸡祭车,而后收车。同时,庙内戏台停锣。 甘棠老街似乎一年到头热闹不断,而这些热闹都有其浓厚的文化内涵和隆重的纪念意义。现在不妨文字浏览一下甘棠沿月湾河两岸的崔氏老街大致建筑面貌和它的文化氛围。 自弦瑞塘西来,过甘棠峰(今黄山一中处),便进入甘棠地段。约在今黄山区建委楼前有一座四门亭,即甘棠老街东村口亭,沿巽峰山下行至今平湖广场公园西头,过九步三孔桥,进碧岩关这二道村口亭,就进入老街的上街头。上街头到现在与之交叉的天都路止。天都路原本是甘棠崔村纵通南北的老路扩建成的,向北通向祥符山。与老街交叉处,名十字街,和现在的形状相去不远。过十字街直到月湾河边,叫中街,沿河到四角楼(本名水口阁)一段月湾河两岸合面街,叫河街。而在四角楼东七星桥往北的街叫横街,又习惯叫下街头。在这条街上,现在凭记忆,较大的商号有50多家,商号现可记起的有泰和春、庆茂和、和继、豫泰、鼎升、正丰、裕源、恒茂、永茂、正泰、广兴、同福源、葆余、同新和等,河街有两家很出名的药房,名瑞芝堂、保和堂。闻名远近的甘棠纸伞坊店20多家,民国时最出名的是崔八寿家。任这一点记忆浏览,便可想见甘棠老街的商业经济生活面貌。 从四角楼西行,月湾河北有五马坊。“五马”,汉代指太守乘坐的五匹马拉的车,“五马”借指太守,相当于知府。该五马坊是明代为知州崔锦颇有官声所立。 紧挨五马坊西有义学,清光绪维新变法后,称九思学堂,恰呼应崔氏9堂份。而“九思”则又语出《论语·季子》:“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取校名“九思”,显然以之为求知问学,待人接物的准则。这所学校,为崔氏的人材辈出,确是立下汗马功劳的。在这所学校里,贤能的学生可以帮老师教后来进学的人;学境困难的可以免费入学;崔氏族中规定,为父母者不让子弟读书,是要负责任的。崔氏认为读书是“变化气质、讲明礼义以成就为人之道”的根本,否则便会“粗野成习”,“甚至放僻邪侈、为奸为盗”。所以要求“凡我子孙能读书作文而取青紫者故贤矣,苟有不能者毋遽之不肖,尤当从容化诲、择师取友,以俟其成”,“否则父母亦与有责焉,岂可尽委诸子弟之不肖哉!”从《崔氏家谱》族规“劝向学”的内容看,其之所以不断涌现人才,当是不但族中重视教育,家长亦与学校密切配合,学校又做到能者为师,读书上进之风浓郁所致。而且不把做官作为读书的唯一目标,而是把成人成材作为根本,其教育之观值得一书。 义学紧西隔壁是义仓。义仓本是象公祠。明时山东崔姓中有崔象者,在太平为官,为扶助甘棠崔氏本家中困难者和解决青黄不接时缺粮问题,他出钱在此处建义仓储粮。甘棠族人为记其功德,将义仓建为象公祠。故甘棠每年元宵节灯会中“五禽五兽”灯,其中五兽灯独缺白象灯,就是不愿犯崔象之諱。崔象仅有一女,父女均终老太平,崔象之墓在今弦瑞栗树冲,民国时,甘棠老街人每逢清明、冬至尚去扫墓,奉之如本族祖先。 义仓之西有于督将军祠,为纪念因心愧甘棠地方而自刎于斯的于督将军而建。 再西,就是三甲祠,因保甲制所编东乡三甲而名,今甘棠之境,明清时名东乡。三甲祠又名世德堂,气势巍峨,雕梁画栋。明嘉靖年间,三甲祠维修,当时明廷中的三朝元老、四部尚书的广阳人毕锵,作为崔门女婿,为岳家宗祠书写了“唐相后裔”黑底镏金大匾。该匾现存黄山区文化局。崔姓在唐时,曾出过23位宰相,该匾既显其门第荣耀,又显其崔村兴旺。 三甲祠又名世德堂,每年腊月二十三晚,是祠堂祭祖之时。祭祖膳桌摆列36桌,每桌系红帷,点一对红烛,共72支红烛,所有梁钩上挂有大小宫灯、琉璃灯,烛火融融,红光一片,着实可见其气象之不一般。 三甲祠大门前,隔月湾河,有一座同样高大巍峨、雕琢精致的楼阁式牌坊,名“皇华一品坊”,为明代中期的进士崔廷健而立。崔廷健有著作《皇华集》传世。 三甲祠西有东平王庙,东平王庙西有关帝庙。关帝庙在今省直库粮库西大门西侧。 最西头便是如今健在的由省人民政府1989年5月公布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角楼。从甘棠峰西,来到四门亭处南折,再沿巽峰山南西行,恰到六角楼处与老街出口路相接。古时徽——青驿道经过甘棠,经巽峰山南北两侧均可通达,故甘棠老街也是古驿道的一部分,六角楼便是古道旁的村西亭,今103省道,218省道交接处。 六角楼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由崔宪根据太平建筑师毕昌带回的北京皇宫图样参照修建的,17块石雕出自当时青阳著名石雕艺师汪道科之手。六角楼曾因火毁,在明崇祯四年(1631),由崔应兆重建。 甘棠老街这座村口亭楼,与原先的一系列古建筑,成为一组相当辉煌的建筑群,成为甘棠老街古文化底蕴深厚的标志。尤其是六角楼,高23米,三层,每层6条脊,挑起18条飞檐,18个翘角,渐高渐收,与楼顶高2米的琉璃芦顶,形成欲冲天而起,直干云霄的飞势,迎风发声,犹如凤凰长吟。蕴含着甘棠老街先人们希望后人不断展翅高飞的企盼。 笔者应甘棠镇政府之邀写的,作《甘棠赋》一文(一) 周朝兴国,召伯行南,以布文王德政,或宿甘棠树下。后人仰而思其德,爱其树而不忍伤。故甘棠之名,德政之显也。 今我甘棠,史名“赶坦”。唐、宋、元、明、清,太平全境经商之重埠;宁、徽、宣、池、宜,江南各府通衢之要冲。其名远播,其才辈出。崔涯谕称“真御史”,崔彪御赐黄马褂。国因是著名外交使节,思庆乃九华佛学大师。之兰为当代生物学者,雨岑即海内瓷艺专家。“崔—贴”医德民间传颂,胡大侔药方有口皆碑。 甘棠夭夭,其史煌煌。(二) 今我甘棠,黄山区治。倚孟山为绣榻,望黄岳之锦屏。临掬婆水,脉连“四绝”;襟带月湾,情通平湖。亚热温润,气候宜人;日照久长,物产殷实。肖黄山,古有美誉;十里山,今成绿谷。十二景观,地望增辉;六角古楼,名声添彩。古镇深藏古韵,新城迭更新装。黄山区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游览客休闲、度假、养生好去处。 甘棠沃沃,其绩熠熠。(三) 今我甘棠,前瞻广袤。幸福生活全面推进,和谐社会众志构建。规划完善,黄山四门一体联通;宏图远大,平湖绿水海内驰名。重振“甘棠”精神,发扬“甘棠”仁德。翡翠世界福地,旅游王国洞天。 甘棠朗朗,其来恢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