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42阅读
  • 0回复

[宗亲提供]胡伟池革命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7-12
    胡伟池革命史料 (一)
    胡伟池、书名胡雄俊,广东省开平市长沙鎮三江乡上户头村人,生于1923年10月13日。
    胡伟池八岁时在八姓乡(现三江乡)知新小学读书,读到五年级第一学期时,在广州的舅父梁玉衡的劝导下到了广州读书,但因在乡下读书的水平较低,只考入广州第六十一小学读三年级,读了两年,即五年级第一学期时,已是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制造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了,1938年日本飞机轰炸广州,时局紧张,胡伟池当时只有13岁,只好转回乡下,在红门楼普达小学继续读书。读到六年级时,各地抗日救亡工作蓬勃发展起来,开平县成立了“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海心支队”,胡伟池在小学读书也参加了抗日先锋队,做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当时普达小学校长胡拔方,教务主任容慧中(女)是进步老师,尤其是容慧中老师,她哥哥是中共地下党员,在容慧中的思想教育和指导下,胡伟池接触了不少共产党的书刊和进步书籍,如:《解放》、《群众》、《西行漫记》、《大众哲学》等,他和胡民权(胡竹)爱看这些书籍,容慧中老师常对他们进行指导。

军衔制时的照片
    小学毕业后胡伟池和普达小学四、五个毕业生去投考开平一中,结果同去的四个同学均录取了,唯独他没被录取,后通过别人向开平一中了解,据说因他的作文内容思想较进步,怕吸收这样的学生入校会闹学潮,所以没录取。后经亲戚介绍,到楼岗“广东国民大学附中”读书,而他的“民大附中”班主任是国民党民大校党部书记,又同住在他亲戚的楼里,因此,那个班主任更了解胡伟池的思想和活动,因胡伟池那时常回普达小学参加抗日宣传活动,所以在学期考试时,民大附中取消了他的考试资格,无形中开除了他的学籍,因此他又没书读了。
    1940年至1942年上半年,胡伟池因没书读就跟舅父梁玉衡在开平长沙西华行做生意。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除了做生意外,便利用时间自学,看进步书籍,此外,他还和附近商店的几个青年组织起来学习,看些进步书刊,还经常与容慧中老师联系,也和当时在长沙师范的老师容汉勋联系。有一次,容汉勋与妻子李瑞韶来他店中住了几天,胡伟池与他俩谈到自己的愿望:“若能到延安去,参加共产党该多好啊!”容汉勋说:“你有这个理想,将来一定能达到的”,还给他讲了当前的形势,使他受到很大的鼓舞。
胡伟池不喜欢做生意,所以,于1942年下半年他和胡民权、胡秀霞经容慧中老师的介绍下,到普达小学当助教。
    1944年6月,三埠沦陷,日军四处烧杀抢掠,上户头村也多次被日伪军进村抢掠,家里的碉楼和住屋都被日伪军抢掠过。胡伟池的大姐胡玉蟾的大儿子被日本鬼子开枪打死,大姐无法养活两个女儿,只好卖给别人,大姐也病死了,大哥胡寅忠的二儿子被日军拉去当担夫,至今生死不明。那时,“开平县战时工作队”(简称“战工队”)便有队员来红门楼了解日、伪军活动情况,胡秀霞的丈夫吴锦概也是战工队人员,利用这种关系,在红门楼设立一个战工队的外围组织,叫“红门楼政工小组”,吴锦概当组长,动员了胡伟池、胡其俊(胡秉迅)等人参加,为战工队了解是伪军的活动情况,及做此抗日宣传工作。面对日伪军的暴行,国恨家仇,使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当时的胡伟池、胡秉迅、胡民权等热血青年在容慧中老师的哥哥介绍下,他们三人于1945年4月离开家乡去中山参加了广东抗日游击队,在欧初同志领导下的珠江纵队第一支队,胡伟池任民族中队第三小队文化教员,胡秉迅、胡民权调到其他队。
胡伟池革命史料(二)
    1945年5月,国民党军队向游击队进行“扫荡”,游击队开展了“反扫荡”,由于当时敌强我弱,根据毛主席的游击战略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因此,游击队便转移,从中山渡过伶仃洋到惠阳、东莞、宝安游击区。在宝安公明墟附近农村住下来。6月,上级调胡伟池到飞鹰军政训练班学习,刚巧,其俊、民权也调到训练班学习,大家又相聚一齐在训练班学习了三个多月,训练班结束后,胡伟池调回原部队去。这时,部队由宝安北上,经博罗、龙门,准备同毛主席派来南下的王震部队会师。
    1945年9月胡伟池在飞鹰班学习期间由教导员杨添同志介绍加入共产党,1945年11月由吴子仁监誓,在博罗何家田举行了入党仪式,并提为解放队(民族队改编的)第三小队服务员(是小队的政治工作干部)。
    1946年1月,在一次行军中胡伟池的脚底被荆棘刺伤,由于当时情况比较紧张,部队流动性大,上级决定将胡伟池和一些伤病员留在博罗农民家里养伤。伤好后,经吴子仁同志请求江北指挥部负责人同意,胡伟池复员回家。
    胡伟池从博罗游击区经惠州转回开平国民党统治区,因不能携带组织关系和其他证件,因此,胡伟池回家不久,经吴锦概同志的介绍,与当时县委陈炳明同志取得联系,恢复了党的关系。

国庆两周年与战友合照,后排左一胡伟池
    1946年2月,胡伟池和从游击队回来的容羡红同志接了在三江宝源小学教书的工作,这学期,还安排了一位从游击队疏散回来的女同志当助教,不久,陈炳明同志调走,胡伟池的关系由长沙师范附小李滌负责并单线联系(当时党的工作还是秘密进行的)。
    1946年下半年,形势紧张,国民党要在四邑(台山、开平、恩平、新会)进行清剿。胡伟池参加游击队时,村里人曾议论他和秉迅、民权去参加“红军”(那时人们称共产党的游击队为红军),因此,组织为了安全起见,李墨卿通知胡伟池离开。他就以去香港读书和父亲将要从美国回来要去香港接船为名,辞了宝源小学的工作去了香港。在香港遇到游击队撤到香港的一些同志,经马孟平同志介绍,在香港南国艺术学院读书,学画画,不久,开平转来党的关系,由香港党组织部派李云同志和他联系。

1947年胡伟池、吴如玉夫妻合影
    1947年1月,胡伟池的父亲因病由弟弟胡伟松陪同回国,胡伟池去接船后与他们一齐返乡。不久胡伟池与楼岗姑娘吴如玉结婚,其父亲于6月病逝了。胡伟池结婚后,开平县委想在开平长沙找间商店做掩护进行党的地下工作,遵照党组织的指示,胡伟池拿了其父亲留给他的一笔遗产五百美元(是给他去美国谋生的路费),在长沙租了一间小店,名义上是与王永祥(当时的开平县委书记)二人合股开办的,胡伟池和王永祥两人是老板,吴如玉和陈展堂作为店员。这间商店本来是书店,叫“长江书店”,后来王永祥同志说书店不利做地下工作,便改为卖洋杂和课本文具等,故改叫“长江商店”,于1947年7月开张了。
胡伟池革命史料(三)
    1948年胡伟池根据县委王永祥的指示,把红门楼普达小学作为党的一个据点,党派谭绍武同志去担任普达小学校长。这一年,在普达小学发展了两位教师入党,其中一个是邓肖哲(女),这样,红门楼普达小学第一次建立了党组织。李墨卿同志于下半年调走后,王永祥任命胡伟池担任党长沙中心支部书记,支部只有几个党员:普达小学谭绍武、长师附小教师陈松顺、新昌达德小学教师甄璋、长沙世德小学教师关光森同志,普达小学作为党油印点,由谭绍武刻腊板及两位教师油印。
    “长江商店”对外是经营洋货文具,实际上是党的交通站,胡伟池和王永祥都不懂做生意,他们开商店不是为了发财,而是做党的地下工作,以做生意作掩护。吴如玉和陈展堂不是党员,也不知他们的目的,在吴如玉心目中,则以长江商店为生活依靠,生怕胡伟池那几百元美金亏了本,影响了今后的生活,所以尽心尽力去做好店里的生意,希望越做越好,但见胡伟池和王永祥不关心生意,常在楼上不下来管理店的生意,产生了怨气,胡伟池将情况向王永祥汇报,王永祥同志指示胡伟池要帮助她,把教育老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此后,胡伟池按党的意图从政治上开导启发吴如玉,终于使她在政治上转变很快,明白了老公开商店的目的,由埋怨变为支持。她说“你早点对我讲啦,你们如果在楼上开会,我就会在楼下守住生意,替你们掩护”,这样,“长江商店”有两个党员,又多了一个革命的同情者,也是为他们后来离开“长江商店”后埋下的一颗革命的种子。

    1948年底的一天吴如玉在商店听到门外有一个人对红门楼的一个老乡说:“有人说长江是共产党机关”,吴如玉立即上楼告诉胡伟池,当时滨海总队政委谢永宽正和王永祥在楼上开会,经胡伟池转告后他们立即转移,王永祥离开了“长江商店”,撤退到新昌后街德修园,德修园后来便成了县委机关。
    1949年2月王永祥指示胡伟池撤离长江商店,调他去香港华南分局学机要。“长江商店”留下吴如玉和陈展堂维持店的生意,吴如玉也逐渐担任党的地下交通工作,1949年6月由邓肖哲同志介绍吴如玉入党,并在谭绍武家里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1949年4月胡伟池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在香港一间餐馆与华南分局机要科科长杜襟南接头,杜襟南就带胡伟池到香港坚道93号学士台机要电台秘密办公的地方学习机要工作。
    同年5月解放战争的形势大好,解放军已渡过长江,挥军南下。为适应形势需要,根据中央的指示香港华南分局要搬回内地,机要科派胡伟池携带电台密码和电台的两位同志跟谭天度同志从香港乘小艇到惠阳,与当地游击队接上,转到梅县与华南分局会齐,然后行军北上江西赣州,与叶剑英同志率领的南下大军会合。在行军期间,(1949年5月16日至10月8日)胡伟池写下了【行军日记】,因机要工作者被称为无名英雄,他当时是个新战士,所以,后来他将【行军日记】印成小册子时起名叫【无名战士日记】,【行军日记】原件后被广州军区机要部门作为历史资料收藏了。
胡伟池革命史料(四)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了,10月23日华南分局也从江西赣州搬到广州梅花村,胡伟池在华南分局机要科工作期间,任译电员、总务、抄报组长。
    广州解放后胡伟池的工作稳定了,并与家里取得联系,经领导同意,1950年3月他回家接妻子吴如玉和女儿胡爱群出来广州,组织安排吴如玉在华南分局机要科担任总务工作,晚上,组织上还安排吴如玉去财政厅学习会计,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她逐步地掌握了会计工作。1950年初机要科办机要训练班,经机要科领导同意,介绍胡玉瑛到机要训练班学习,后经组织介绍胡玉瑛到广东行政学院学习,从此,她也参加了革命工作。
    1951年初华南分局机要科和华南军区机要科合并,胡伟池在华南分局司令部机要科担任行政秘书(华南军区即现在的广州军区)。吴如玉留在华南分局行政科工作,1955年7月1日华南分局改称为:中共广东省委,吴如玉继续留在省委行政科工作。
    1952年11月上级送胡伟池到湖北省汉口中南军区第二文化速成中学学习,于1954年6月毕业,相当于初中水平。速成中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广州市市郊人民武装部(后改为广州市兵役局)当参谋,助理员。实行军衔制时,授予陆军上尉军衔。
    1956年9月胡伟池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分配到广东省纺织品公司当科员。
    1958年初下放到东莞县樟木公社谢岗大队,这里有纺织品、百货、土产三个公司的干部一百多人组成一个中队,胡伟池被委派为中队长。同年底,被调回省纺织品公司当秘书。

    1959年9月省纺织品公司在佛山设立采购站,胡伟池调去任佛山纺织品站副经理。
    1963年6月调任佛山专署财政局副科长。
    1968年12月因文革下放到高鹤,佛山专区“五、七干校”。
    1972年调回佛山,任佛山地区汽车配件公司、冶金公司副经理。
    1984年8月胡伟池离休,享受处级待遇。离休后的胡伟池更注重学习,除关心国内外大事,还积极参加诗词、书法的函授班学习,参加离休干部合唱团的活动。还关心家乡的建设,经常回乡与乡亲团聚,探访当年的战友,把自己写的诗、日记《含羞草》、《旅美诗篇》、《无名战士日记》等印成小册子分发给亲友分享。
    吴如玉在广东省委工作至文革,被下放到曲江县省委“五七干校”,文革后期从干校回来就调到佛山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工作,任会计,也是1984年离休。
    2002年6月15日胡伟池因病于佛山逝世,享年79岁, 2011年11月20日吴如玉也因病于广州逝世,享年89岁。叶落归根,这俩位革命夫妻魂归故里,现安葬在开平金山明园。


资料来源:广东开平胡文达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