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走停停——记忆的背影的博客
夏日炎炎,独自来到了华漕镇,虹桥板块的扩大,使原来的水乡慢慢被高楼侵吞。只有往诸翟的深处走,才能依稀见得几分当日繁盛时的景象。诸翟地区,侯姓是大姓。明朝末年,这里曾经出了抗清志士侯峒曾。兴起于明代前期,明朝弘治时为诸翟市,万历时称诸翟巷市。清康熙年间居民七百户,乾隆时称镇,东西长1里。镇之兴盛较多依赖幡龙港,自沪宁,沪杭铁路开通,市面渐衰。1938~1940年(民国27~29年)吴淞江水运因抗日战争战事阻断,骤成粮米集市,市面盛极一时。全镇有24种行业,121家商户,日销米逾千石。其后日伪“清乡”,一蹶不振,再也没能恢复往昔荣光。 先看一个破败的贞节牌坊: 横额的字迹全文应为:旌表侯益芝妻胡氏,此贞节牌坊高3.5米,宽2.5米。虽然具体的建筑时间不详,但是此牌坊肯定是清朝的。看来这位早亡的侯先生有可能是侯峒曾先生后辈。 其实本来这块牌坊与残破不堪还真没关系,只不过在老牌坊上又加盖了二层小楼,由于牌坊位置不佳,右半部分还被砌到了墙里,真是让人感慨! 与贞洁牌坊相距不到100米处是一座建于清朝康熙46年(1707年)的鹤龙桥。 桥横跨双鹤浦与蟠龙港。由于时代发展及变迁,两边的房屋都已是水泥建造,与古朴的石桥丝毫不搭。 石桥长20米,宽2.5米。扶栏已经改为木质。 其实真正的古物也就是这几个望柱,但是年久风化,石头已经斑驳不清。 但愿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老古董依然能留在后人的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