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57阅读
  • 1回复

[宗亲提供]奉新声达皇宫一家族——华林胡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阳红
 

发帖
87
铜币
2800
威望
37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1-27
— 本帖被 胡一宾 从 华林派 移动到本区(2015-11-24) —
   济美牌坊,坐落会埠乡招边村潦河北岸7米处。《西江胡氏大成谱》记载: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官宦为纪念和表彰明从侍朗布政使司理问所问胡士秀及其祖先宋国子监主簿胡仲尧、宋光禄寺丞胡仲容而建造。缘“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因此称济美牌坊。


济美牌坊

  牌坊高12.2米,宽4.15米;建筑结构平面为正方形,由4根花岗石柱构成4门,每门宽4米,高4米。4根石柱均为长方形,每方宽各0.4米,每面均由门楼式牌坊组合而成,榫式联结,造型精美。

  每门于门首镶嵌青石板各一块,第一层题:“从侍郎布政使司理问所理问胡士秀”。第二层题:“济美”两斗体大字,第三层镌刻“圣旨”二字。牌坊4角作挑檐状,4柱上下刻莲花瓣状图案,横梁及二、三层间柱内外均刻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以及人物、花卉、禽兽和几何形穿花图案,呈千姿百态,富有历史研究价值。此牌坊为全省稀有之文物;1987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僧昨夜访山斋,曾向华林挂锡来。见说胡君宗族盛,御书楼对义门台。”这是一位闲云野鹤般的处士留下的一首褒誉一个家族的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族在历史上曾经是一个显赫的大家族,与皇宫帝苑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这个家族就是大宋真宗皇帝叹为“一门三刺史,四代五尚书。他族未闻有,朕今止见胡”的奉新华林胡氏家族。
     华林胡氏聚居奉新浮云山(即华林山)由来已久。其始祖是西晋时甘肃安定胡氏后裔胡藩。胡藩帮助南朝宋开国有功,宋皇帝封他食邑五百户,赐他豫章(今南昌)以西一大片土地。胡藩在这一大片土地中看中了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华林山,就在这里安了居,但此时的胡氏在华林还没形成气候。唐朝末年,胡藩的第二十四世孙、曾任唐侍御史的胡城,因唐朝灭亡,归隐华林祖居,在此创建家塾,生息繁衍,后成为聚族同居八百口的“华林世家”。

     在华林胡氏中,最终完成“同居共爨八百口”,并使华林世家受到大宋皇帝旌表颂扬的是胡藩的第二十八代孙胡仲尧。

     胡仲尧,字光辅,曾做过南唐光禄寺丞。华林胡氏传到胡仲尧手中,由于家风较好,一直没有分过家,这时已成为八百多人济济一堂的大家族。同时,胡仲尧将原来的家塾扩建为名闻天下的“华林书院”,并“聚书万卷,大设厨廪,以延四方游学之士”。
     胡仲尧办学兴教的举动和胡氏累世同居的良好家风,引起了地方的重视,受到了官府的推崇。宋太宗雍熙三年(985年),洪州府具本上奏朝廷,要求旌表胡家。不久,宋太宗特诏旌表胡氏家族。这件事在《太宗皇帝实录》中有明确记载。胡家受到旌表后,胡仲尧进宫谢恩,太宗赐给他二百两白金器皿。
胡仲尧墓(重修)

     宋太宗淳化年间(990-994年),奉新发生旱灾,米价上涨,胡仲尧打开家族谷仓降价卖粮,赈济饥民。其后又个人捐款在奉新造了一座南津桥。胡仲尧这种热心公益事业的善行得到了宋太宗的称赞,任他为洪州州学助教,并允许他每年以香稻、时果从皇宫内东门进贡。
     在封建社会里,这算是一种极大的恩赏。淳化五年(994年),胡仲尧打发自己的弟弟胡仲容进宫贺寿宁节,宋太宗亲自召见胡仲容,并授试校书郎之职,又赐袍笏犀带与御书。
     大宋皇帝对胡仲尧一家的旌表和嘉奖,使胡氏家族的名声骤然上升,许多公卿大夫,文人墨客赋诗赞美。在一片赞扬声里,胡仲尧升任国子监主簿,但上任不久就去世了,享年61岁,葬在华林山“八百洞天”的右边。
胡仲尧老墓碑

     胡仲尧去世了,但他扩建的华林书院却为大宋皇朝输送了大批栋梁之才,也为胡氏家族培养了一批日后名垂青史的人物。
     华林胡氏曾走出了55名进士。宋端拱二年(989年),胡克顺、胡用之叔侄同榜进士及第,成为当时的美谈。有诗赞曰:“四海二雄今绝少,一门双第古无多”。宋景德二年(1005年),胡用时、胡顺之、胡用礼兄弟三人又同榜及第。胡氏家族的科举佳话自此享誉天下。
     在胡氏家族的众多人物中,载入《宋史》的国史人物有胡仲尧、胡仲容、胡克顺、胡用庄、胡用舟、胡直孺等。这里面最有才能,最受朝廷器重的人物是胡直孺。
     胡直孺,字少汲,号西山老人,胡仲尧曾孙。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中进士,累官西路都总管,刑、兵、吏三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经筵侍讲,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公。著有《生还录》一卷,《西山老人文集》二十四卷,现已失传。
     胡直孺为官正直,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颇有建树。绍圣年间,任《九域志》编修官时,为营解元党人,四处奔跑呼号。后来迁任监察御史、平江府知府,擢江湖淮浙发运使,入为户部侍郎。当时正值金兵大举南侵,他出谋献策,初战告捷。迁工部尚书、龙图阁学士、知南京兼东京道总管。金兵再犯京师,他又被召勤王,勇敢作战,斩敌千余名。第二年,金人燃起更大战火,形成大兵压境之势,而朝中主和派却从中捣鬼,胡直孺所部孤军作战,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中,直孺不幸被虏。在敌营中,他保持了民族气节,过了很久才得到机会回朝。
     宋徽、钦两帝被俘后,宋室南渡,高宗即位。建炎二年(1128年),胡直孺任洪州帅兼知府,冒着政治风险,冲开当时“士子不得挟苏黄稿”的禁令,为诗人黄庭坚征集遗稿。绍兴初,迁刑部尚书兼侍读,在朝论奏十事,高宗非常欣赏,在白团扇上御书杜甫:“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的诗句送他。同时又赐田租八百石,以示对他的倚重。随后又调他做兵部尚书兼擢吏部。可惜的是,他擢升兵部不久就去世了。
     胡直孺死后有二个墓,一个在浙江绍兴,一个在奉新的会埠。一个人为何会有两个墓?哪个是真墓,哪个是假墓?绍兴是大宋皇陵所在地,胡直孺在朝为官,官至尚书,深得皇上宠幸,死后敕葬皇陵边上,也算是一种恩宠。绍兴之墓为敕葬,自然假不了。那么会埠的墓自然不是真墓,那是一个“招魂葬”。所谓的“招魂葬”,乃古时人死后,家人不得其尸,便以死者衣冠埋葬以招其魂。死后能够敕葬皇陵,胡直孺的名望和影响由此可见。
华林基址图

     华林胡氏在胡直孺手里也经历了由最鼎盛而致离散的时期。胡直孺曾将聚居山下的家族搬到浮云山上的华林书院,并在那里建立了一座“迢遥半市”的宅第。在此聚成的胡氏子孙达五百余口。为便于管理,吃饭分为男、女餐厅。一日三餐,以击鼓为号,鼓声一响,吃饭的人都云集各自的餐厅,一点都不会混乱。华林胡氏自此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此后,随着胡氏子孙仕途各异,家族逐渐分散开来,最后不得不将山上的财产交给浮云宫管理。一个庞大的家族终于走到了其离散的尽头,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华林书院遗址

     华林胡氏家族在南宋中、晚期和元朝曾有过小小的中兴,也出过一些人才,南宋孝宗皇帝和元朝英宗皇帝曾题诗赞誉。进入明、清,华林农民起义爆发,此后华林山的胡氏大都迁往各地,华林山彻底沉寂下来。但辗转迁往各地的胡氏后裔也曾涌现了不少的历史名人。
     1989年,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儿子胡德平来到高安蔡溪胡家寻根。然而,蔡溪胡家的始祖胡孟鉴,在宋仁宗时期就是奉新华林家族的一员,后来才迁到高安蔡溪。昔日声达皇宫的华林胡氏家族里,后来能走出一位共和国的领袖,这或许是长眠于华林山的胡氏远祖们所不曾料到的!



资料来源:1,文/宜春门户站,2,图/胡一宾。
务实   求真
离线胡阳红

发帖
87
铜币
2800
威望
37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1-27


     提起华林山,必须了解下浮云宫的历史,转载些浮云宫资料:



亲自拍摄华林浮云观新建石坛记碑文



     浮云宫位于华林书院的后山上,始建于唐代,初称“浮云观”。据新出土的“华林浮云观新建石坛记”述:“唐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孙天师奏置是观焉”。县志云:“孙智谅,高安人,幼师惠感(姓张,字智元,乃张道陵十四代孙。先住高安崇仁观、后迁浮云山)于玄秀峰。常有浮云罩其上,故称:‘浮云观’。”自中唐以来,它一直是奉新的道教胜地。


     武则天神龙元年曾召浮云山道士张惠感为国师:唐玄宗开元时,又两次诏张惠感之徙孙智谅入京。公元737年,唐玄宗赐“浮云观”匾一块,并请孙天师投金于浮云石洞,以祈长生不老。——显见此观在道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道观规模扩大,又增“寿圣”二字。宋绍兴年间(公元1127—1161年),直孺公退休养老于华林祖居地稻田。后举家外迁,念其祖垅所在,将山下八百石田租掷给道人张文学,供招徒创观之用;又将华林书院财产给浮云观。浮云观不仅规模大了,香火也更旺了。


     元世祖欲灭宋,派员与第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联系。天师预言,二十年后忽必烈必将统一天下。元定江南后,天师道教倍加受宠。元顺帝至正年间,浮云观升格为浮云宫。元亡时,浮云宫被夷为平地。明洪武元年,道士陈云隐于废墟址,再建“正一丛林”。明弘治七年,又重整山门,建起一座石牌坊,第四十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写了“万年宫”。明正德年间,华林农民起义爆发,道宫再度毁于战火。


     入清后,天师道教遭到冷落。乾隆间,历朝以来天师晋谒皇帝的旧制也被停止,浮云宫从此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清同治五年,同安乡(今赤岸镇)胡氏裔孙重修了一次,文革时被毁。



      华林山浮云宫西面一个幽深的石洞,是晋代蜀道人李八百修练处。相传,蜀人李八百在此-,活了八百多岁。又传,唐会昌年间,一位姓龚的奉新乡民在此洞得《六丁祷雨诀》,每逢干旱,念此诀就会下雨。李八百洞遗迹现仍存浮云山上。



  史志记载:“此洞穿数十里,与瑞州(今高安)相通,内有石室,淅沥泉流”。洞口横石为额,通高1.08米,宽3米,石质坚硬,石色如铁,上刻“八百洞天”四字。洞口十分狭小,只能侧身进去,走十几步后,地势渐宽,洞中套洞,幽深莫测,缒下而入,进至四重后,朝下望去,只见水光荡漾。


  这里关于“八百洞天”的奇异风光,唐宣宗、北宋诗人潘光嗣、江西名士胡僧孺均为之作了描绘。唐宣宗在《浮云宫》诗中写道:“道人西蜀来,自谓八百岁,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此诗不仅说明了“八百洞天”一景的来由,而且反映他当时避武宗之忌,为僧游方的心境;潘光嗣的“秀峰插汉含灵气,古洞逼直锁瑞烟”和胡僧孺的“云浮绝顶人常见,龙起深潭昼亦昏”的记游诗句,可谓“八百洞天”迷人胜景的真实写照。










  明洪武元年,道士-隐在浮云宫废墟上再创道宫,立为“正一丛林”,浮云宫香火再次旺盛。明弘治七年冬,浮云宫的道士为重整山门,在浮云宫前竖起了一座碑坊,第四十七代天师张元庆为牌坊书写了“万年宫”三个大字。明武宗正德年间,浮云宫奉明武宗之敕改建为“万年宫”,浮云宫之名遂废。牌坊正上方那块青石板上端刻的“敕”字,以及牌坊两边用正楷雕琢的“北位清高冯水一方之胜,圣恩重立浮丘亘古之光”的楹联。  万年宫是于师道(亦称正一道)供祀神仙之所。万年宫牌坊为这一道建筑群的导入部分。牌坊前有九龙池,会仙桥,现遗址依稀可见,牌坊后有召神台、八百洞天  万年宫牌坊位于华林山,牌坊正楼高6.84米,边楼高5.5米,全宽10米,4根花岗石柱一字型排列,组成4柱3间,中间敞开,左右2间用青砖砌墙,正楼匾为长方形青石板。正面刻有“万年宫”三字,牌坊上文字均楷体,阴刻。





务实   求真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