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58阅读
  • 0回复

胡安国与湘潭琐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04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人文 移动到本区(2017-03-17) —

之一

    论坛在去年这个时候,大家都忙于讨论周敦颐到我们隐山来写《爱莲说》了。当时我就隐隐约约地觉得,我们的一批湘潭本土人士对于地方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的认识,不是盲目崇拜、凶到昏天黑地,就是自逞意气、在历史真相面前来个矢口否认。好象不如此则不能突显个性,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一样。身处开放互动的网络时代,这种矜持自负、张扬浅薄、缺乏反思、不善沟通的文化存在状态实在没有必要延续下去。
    平矜息躁,需要几分定力,几分闲情。近读原湘潭大学教授王立新(现为深圳某大学教授)著作《开创时期的湖湘学派》,体会到了擅长古代哲学历史研究、埋头两宋理学溯源工作的专业人士求真、求是的学者风范。他不作泛泛之论,也脱离了我们司空见惯的地方宣传资料上那种沾沾自喜、洋洋得意、津津乐道、唾沫横飞的恶俗风气,而是以严谨细致的思想史考古的方法,从古代典籍、文人笔记、地方史志、家乘族谱等大量的原始材料中爬梳整理有关史实、论据,辅之以实地考证、文物探寻等现场记录,力挺湘潭隐山是“湖湘文化”尤其是湖湘核心文化——“湖湘学派”的发祥地、胡安国为“湖湘学派”的最初奠基者。该书因其独到的视角,辩伪识真,拂尘去垢,填补学界研究空白,而获200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赞助。其文风朴实,语浅意深,我相信,对于我们一般读者也是能够被征服、被打动的。
    王立新不是湘潭本土人,原在东北某高校任教,因钟情湖湘文化,在写就《胡宏》一书后,毅然南下就任湘大教授,以方便课题的研究。他在湘大从事教学、著述的同时,还抱着文化学者的高度责任感,多次向地方政府“上书”,陈说挽救古代文化、保护开发隐山资源,为恢复碧泉书院、三贤祠、胡氏父子幽居及慈云寺等文物古迹奔走呼号。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得不予以钦敬。从长远来看,要做好弘扬湘潭地域文化这篇文章,回避隐山这一重大线索是不可能成功的。隐山开发利用的工作,一两个文化学者、一两个文化个体户做不下也做不了,它首先需要我们形成一种社会共识。而共识来源于对于真相的认可。
之二

    要否定胡安国父子在湘潭的活动,有这样几个事实是不易推翻的。
    第一,碧泉书院遗址悬案。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湘潭作为闭塞禁锢的穷乡僻壤,有史可稽的书院不多,而“碧泉书院”存世久矣。其修建时间之早、社会影响之大,堪称潭邑之首,县内志史、族谱均有相关记载。现书院虽片瓦无存,仍可在旧籍中见到当年书院的建筑规模图样,皆云此胡安国首制也。排除某些文化人对地方文化底蕴的自吹自擂因素,根据《宋史胡安国传》,现在大家都可以认同胡安国在湖南“开坛授学”的活动范围大约在衡山附近。授学地址有两处,一是南岳紫云峰下的“文定书堂”(遗址在现“岳云中学”校园内),一是踪迹难寻的“碧泉书院”。我们知道,“文定”只是胡安国死后皇帝给他的谥号,那么,“文定书堂”当是后来人们的叫法,并非胡安国在生前就这么自称的。福建崇安县志称崇安籍溪乡(胡安国来湘前原住地)古有“文定书堂”,也可作如此观:属崇安地方文化人写史志时,把胡安国少年时读书的蒙馆当成“文定书堂”了。如果衡山“文定书堂”在胡安国在世时即已存在,那也只是一个私设的学术交流场所,不存在叫什么“文定书堂”的。而“碧泉书院”除湘潭这个遗址外,以南岳为中心划个圈儿方圆百里不会找出第二个。据王立新教授的研究,公元1129年,胡安国由湖北荆门避战乱进入湖南,在其弟子长沙人黎明的引导下来到湘潭碧泉,见山好泉清,遂有买山筑室之意。便由黎明出面,征得土人同意,在碧泉附近购得山地建造房舍,以为家居。只是胡安国这位读书士子不忘根本,既以之为家居,又把它开设为教授子侄门生的书院。书院以“碧泉”而名之。后来,胡安国又建别居于衡山紫云峰下,一直到老,安国往来于衡山与湘潭碧泉之间,死后又由家人归葬于碧泉附近之隐山。而其季子胡宏在碧泉居住并主持书院的时间较长,当是以碧泉书院为常住地的,胡宏死后亦和胡安国葬于一处。按说,民间社会对于象胡安国这样的学问家和作古近千年的人物不必记挂在心,但多年以来,碧泉潭附近的老辈人出于对胡安国道德文章的极端推重和民俗忌口,都对和他们现在的生活毫无关系的胡安国深怀敬意。在碧泉书院原址上新建房屋居住的一谭姓老者,至今言必称文定公,不敢直呼胡安国名讳。而这,可不是现当代文化人教导他们这样去做的,应该是由来已久的传统习惯。
    第二,胡氏后裔的认祖归宗。王立新教授在研究工作中,接触到了《闽楚胡氏九修家乘》、《湘潭拗柴胡氏七修族谱》、《湘潭隐山胡氏八修族谱》等现存湘潭的胡氏分支族谱。其中,都能找到关于其开派祖先的记载,一致公认宋胡文定公是各分支的开派始祖,隐山胡墓是始祖之墓。诸支胡氏异口同声,记述并不矛盾。只是这些胡氏分支,有的是胡文定公长子胡寅的后裔(如拗柴胡氏),有的是胡安国季子胡宏的后裔(如涌田胡氏)。这些分支族谱的初修,可以追溯到明代或明代以前,不可能都是牵强附会的胡说或攀附。据考证,湘潭的胡姓多为胡安国季子五峰公胡宏后裔,仅拗柴胡氏自称胡寅之后。族谱中还录有胡安国的不少散佚诗文,在辞气风格上均甚接近其他胡安国传世作品,应为胡安国本人亲作。有关这些,王立新教授不光依据搜寻到的胡氏族谱作深入研究,还利用各种机会和胡氏后裔及其他知情人进行探讨,辨析和纠正族谱中存在的谬误和记录失实的部分。比如,拗柴胡氏后裔、现居中路铺镇火口村韶塘的县内农民画家胡维岳(系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老师胡沁园之嫡曾孙)就曾接受过王立新教授的访谈。王教授还根据宋代湖湘学派大家胡宏的存世文字,论证了隐山胡文定公墓碑上的“夫人刘氏”为族人误记。胡安国先娶李氏,后续娶王氏(生子胡宁及胡宏),并未娶刘姓女子为妻。所谓“夫人刘氏”,当属宋元之际兵荒马乱,后代口耳相授、以讹传讹所造成的。
    第三,隐山胡墓与三贤祠的史实记载及实物残存。民国以前县志中关于“龙穴山”(即隐山,因处于县治之西南故史志又称其为“西山”)与“慈云禅寺”的记载,均述及胡安国在湘潭活动过,胡安国死后葬于隐山,南宋朝及以后元明清历代朝廷均有旌表及委托地方官吏致祭的活动记录,应为不诬。隐山“湖湘文化核心区”开发公司总经理刘德钦收集的清代乾隆时“圣旨”残碑等,均可证实这些记载。现存湘潭黄荆坪隐山胡墓是湘潭胡氏涌田八房后裔于1980年代维修的,座落于隐山南麓一个叫仙鹅孵蛋的小山坡上。墓联曰:“秉春秋大笔,葬天下隐山”,碑文标注为始祖胡文定公(胡安国)及夫人刘氏(或为误传?)、季子五峰公(胡宏)合葬之墓。在隐山,与胡文定公墓相隔不过半里的地方,乡邑先民还修建有供奉胡安国及长子胡寅、季子胡宏牌位的三贤祠,其残存建筑直到1992年才全部拆毁。清代县志载,当时世居隐山的周氏族人属意祠产,挑起事端,说三贤祠应为供奉周敦颐、理学家张轼(应为左木右式)、胡安国的合祭祠,言下之意,三贤祠他周家同样有份,不应为胡氏所独享。官司打到县衙,县府管理学政的官员尊重历史事实,参与审理此案,认定供奉的当为胡氏父子三人,仍判给胡氏管理。历史上隐山胡氏墓冢外观及三贤祠时有损毁,因之各朝各代的修复亦常有行动。最近一次大的修复发生在清代,胡安国墓建有石砌栅栏,石兽陪侍的拜台及拜谒的条石台阶,而损毁最严重的一次应当发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墓葬外观全毁,三贤祠至今也不复存在。    
    第四,胡氏父子文字犹在,言之凿凿。胡宏《有本亭记》一文对其父当年领着全家人避乱入湘、筑室隐居的地方——“碧泉”的地理位置和周围风光景色作了描述:“登山四顾,乃洞庭之南,潇湘之西,望于衡山百里而近,盖太古夷荒未辟之墟。而泉出于盘屈石山之下,凝然清光,微澜无波,法法(原文二字均为左三点水,右云)而生。平岸成溪,放乎远郊。却步延目,溪虽清浅,而有长江万里之势”,所谓隔衡山“百里而近”,不难推测其地实为湘潭境内之碧泉也,今碧泉泉水出处的石山仍有呼之曰“盘屈石山”者。胡安国《移居碧泉》诗云:“买山故是为深幽,况有名泉冽可求。短梦正须依白石,澹情好与结清流。庭栽疏竹容驯鹤,月满前川待补楼。十里乡邻渐相识,醉歌田舍即丹邱。”说明碧泉本非名山胜景,近处也没有高山大河,其地当为丘陵小型山地。而胡安国长子胡寅(实为胡安国救养的胡姓堂侄)在其个人文集《斐然集》卷十八中有一封《寄赵、秦二相》的书信,是写给当时的宰相秦桧和赵鼎的,则有明确声称胡安国于绍兴八年逝世后,葬于隐山的记述。“荆、闽道远,势难归葬。礼有时日,不敢逾越,已于八月内克襄大事于湘潭县之西山。先*附焉。”如果说野史传说不足为训,氏族谱谍难免有附会之嫌,县志小史或流于荒疏草率的话,那么,胡氏父子本人的传世文字,应当是值得信赖的。
之三

    读书宜细。感谢简约先生提供的胡寅《先公行状》部分原文,据此,我们可以知道胡安国的一些生平事迹,见识前贤风范。
    一是青年勤奋好学,功名早就。胡安国十五岁时在信州这个地方求学,有一天来了一个马戏团在学堂前面闹得煞是热闹,一百多个学生都跑出去观看。唯独胡安国一人仍埋头在教室里高声读书,姓胡的老师(歙州人)从走廊上经过,把他叫来,知道了他就是胡安国,问他在读什么书、为什么不出去看马戏,对胡安国专心学业非常叹服,送给胡安国学习用具,鼓励他从小要立大志……胡安国二十四岁(1097年)中了进士,是宋哲宗亲自把他定为第三名的。
    (胡寅《先公行状》原文:年十有五游学信州。一日,有为马戏于学前者,诸生百许人皆不告而出。教授歙人胡公行两庑间,闻诵书声问“为谁?”,得公姓名,延之堂上,询所习业与所以不出,咨嗟叹赏,出纸笔佳砚为赠,益勉之曰:“当为大器!”……年二十有四,中绍圣四年进士第。哲宗皇帝亲擢公为第三)
    二是外任秉公办事,临危不惧。胡安国中进士后不久,被朝廷任命为“江陵府学教授”,主管学政。刚去的时候,他接到举报,在府学里任职的部分人员荒废教学工作,还把公库里的粮食弄回家去。并且,这些人看他年少,有点瞧他不来,经常顶撞抗拒。胡安国多次正色教导不见改进,便依据他们贪污资财的事实把这十多个人全部开除了。通过这一举措,江陵府附近的读书人家都乐意把自己的子弟送来就学了……胡安国被朝廷改派到湖南。这时正是蔡京弄权,朝廷上下都对蔡京恣意奉迎,很多事办成了百姓的祸害,湖南的学校也不例外。胡安国按照原则行事加以整顿,兴利除弊,对一批无事生非的湖南士人进行了惩处……皇帝下令各地管理学校的官员都要推举隐逸的贤士,胡安国在湖南推举了永州人邓璋、王绘应诏,其中王绘因为年岁已高不愿到京城去,胡安国就请求朝廷给王绘一个虚衔,以鼓励社会上一般士子钻研学问。此事被零陵县的一个叫李良辅的主簿官利用。当时,李良辅因为贪赃问题被弹劾,正处于狼狈不已的境地,便把这个事向朝廷邀功,状告胡安国。说胡安国举荐的这两个人都是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一伙的(嘿嘿,尘埃小姐别为岳阳楼高兴,不要以为宋代就不打右派,那时候喜欢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调的范仲淹也不好过日子,被涂抹得一团漆黑),是朝廷正在努力肃清的“范党”。蔡京听了就把李良辅升了官,留在京城里供差遣,特别指示湖南方面要对于胡安国推荐的这两个人进行立案侦查。这个消息传来,大家都替胡安国提心吊胆。有一个叫曾孝广的来慰问胡安国,发现他象个没事人一样,回去之后对人说:“胡安国面对灾难压头安然无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胡寅原文:除(江陵)府学教授,报可学校颓废职事者十余人,以廪米为家,欺公年尚少,扞格顽冒。公再三镌谕不悛,乃按其蠹弊事尽屏之。于是远近父兄喜遣子弟来……改使湖南。是时蔡京所行事既不善,而官吏奉承过当,愈为民害,学校其一也。公撙节行之,禁其太甚,士子恃法自肆者必惩之……诏诸道学事官举遗逸,公得永州布衣邓璋、王绘应诏。绘已老不愿行,公请命以一官,风劝学者。零陵县主簿李良辅方以赃被劾,乃逃窜诉于朝称“二人者,党人范纯仁客,而邹浩所请托也”,蔡京特改良辅官与在京差遣,命湖南宪司置狱推治,人皆为公胆落,帅臣曾孝广来唁公,退语人曰:“胡康侯当患难凝然不动,贤于人远矣!”)
    三是鄙薄功名富贵,孝道至上。北宋晚期,朝政奢侈縻费,党人之争又闹得厉害,胡安国大概是对官场的作派和伎俩看不下去了,便渐渐萌生不思进取之意。他的母亲吴太夫人年老多病,不堪忍受随儿子当官差遣时的旅途劳顿,胡安国便在湖北荆门这个地方筑了房舍,作好了长期居住下来的打算,并以奉养母亲为由(在孝道为先的封建时代,这不失为一个绝好理由),再三请求朝廷不要派他外任了……按照规矩各地学官每隔一段时间要轮换交流,朝廷计划让胡安国担任“河北路提举”,安国提出南方人到北方去任职不便于奉养父母,请求不任。上面告诉他,去北方任职可是个美差,俸禄很丰厚的!但是胡安国还是坚持辞了,于是朝廷让他担任湖北路提举……胡安国在漳水那个地方住了下来,还从事农业生产,甘心过着平平淡淡的日子,感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胡安国母亲吴太夫人的晚年和后事,都是胡安国亲手照顾和操办的。吴氏弥留之际,他“食不尽器、衣不解带”时刻守在身边,丧葬期间,在母亲坟头,他顶风冒霜,事无巨细亲自操持。荆门当地的丧葬风俗原本简陋,看到他这样,人们理解他这是严格按丧礼的要求行事,都为他感动。为了守母丧,他食不甘味,人也瘦得不象样子,父亲劝慰他叫他不要这样,他才强忍悲痛逼迫自己多吃点,让父亲看上去比较满意。
    (胡寅原文:令人多病,厌道途之劳,留居荆门。公以便养有请再章上……例除诸道提举官,拟公河北路。公辞以南人不便于奉亲。执政曰,禄厚莫如朔部者。公终辞,遂除湖北路……公问舍求田于漳水之滨,治农桑,甘淡薄,服勤左右,婉然愉色,家人忘其贫而亲心适焉……丁令人忧,公侍令人疾,食不尽器,衣不解带,居哀毁营奉窀穸冒犯霜露,一事一物必躬必亲。荆楚风俗素陋,州里见公自致者如此,然后知以慎终送死为重。公粝食逾年,不能胜衣,中大勉之,力乃少进滋味,以慰中大之意)。
    四是终生绝意仕进,专心学问。胡安国生逢乱世,身处两宋,战争和匪盗害得他这个外任的学官四处乱窜。荆门的家不久被盗匪洗劫一空,焚烧殆尽,此时胡安国才有了入居湘中的举动。国难当头时期,个人生命有如草芥,随着时势的波涛沉浮俯仰。但平时胡安国只要稍有片刻闲暇,都把心思放在研究经史等典籍和历代各家各派的学说上,探求拨乱反正、匡时济世的精神良药(正如胡寅原文所说“或通夕不寐,志在康济艰难,见中原陷没,百姓涂炭,若疾痛之切于身也”),立意要在道德文章这条崎岖的小路上发现人生的价值。他一次又一次辞谢朝廷的任命和安排,在烽火硝烟中只求有个僻静的处所安放个人思考的书桌。不难看出,他做学问的瘾比做官的瘾大多了。越来越艰难的时势,使得胡安国晚年出于生计的考虑,仅仅最后一次答应了高宗任江州太平观提举,并在那里向高宗提交了他的传世著作《春秋传》。因为胡安国的春秋传,不同于以往死抠字面、单纯作文字方面考证的各家注解,而是敏锐地观察现实,议论时世,希图重振纲纪,使乱臣贼子惧的王道之言,因而深得高宗之意,符合当时南宋巩固政权的现实需要,很快赢得了朝野的重视。所以,胡安国最后两年在江州太平观任上审定《春秋传》,胡寅说是“奉诏纂修”。此后,《胡安国春秋传》作为元明两代钦定的科举用书,还影响了五六百年的中国士人社会。醉里挑灯先生根据宋史,不承认胡安国在湘潭撰写过《春秋传》。我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宋史上,而是出在我们的理解上。胡安国为春秋作注,不是一两年的事,而是先后“凡三十年”,从原稿到删定改写,花费了他毕生的精力,以至于最后的删定稿与最初的原稿比较起来,几无一字不易。事实上,按照胡寅的说法,胡安国自中进士到逝世,虽说是四十年当官,实际在官场上混的时日不过六年,大部分生命岁月耗费在离职隐居、著书立说上。
    (胡寅原文:得间则专意经史及百家之文……宣和末,侍臣李弥大、吴敏、谭世绩合章荐公,经学可用,齿发未衰,特落致仕除尚书屯田员外郎。公辞不起。靖康元年二月,除太常少卿,公辞,再除起居郎,又辞……除知永州,公辞……除公宝文阁直学士,赐银绢三百疋两,公辞。诏曰:朕悯邪说之诬民,惧斯文之坠地,肆求鸿硕,爰命纂修。卿发心要之未传,洞见天人之阃奥,明圣师之独断,大陈治乱之权衡,俾给札于上方,旋观书于乙夜,往承朕意,勿复固辞。公常念故乡宗族贫不能自给,逮受此赐。即付犹子宪买田于先庐傍,岁时修祀,增高丘垄;施及亲属,以疏戚为差方。公之奉诏纂修也,虽寒暑不少懈,毕精竭虑,殆忘寝食……自登第逮休致,凡四十年,在官实历不登六载)
    五是以艰难课子侄,以远志励门生。胡安国教育子侄门生,每每晓之以正道,可谓诲语谆谆、劝勉有加。每逢子弟探望,他都是先问学业。对于深合其意的,他加以诫勉:“读书人要有当圣人的志向,不要刚刚领会了一些就自高自大起来”,对于不中意的,他就告诫说:“人的生命可贵,不要把自己和庸碌过活的小人混在一起”。亲戚、家族中的后辈贫穷困苦时,只是鼓励他们积极向上,保持精神上的自立,而不是给予他们苟且生活的方便。门生来探讨学问,胡安国教导他们以立志为先,以忠信为本,堂堂正正做人,努力探求知识,保养心性。他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给他们以正确的开导和引领。他坚持曾子的格言以德化人,而杜绝以花言巧语蒙人。当时办事风气多凭关系,互相走动,他虽在官场,却不染恶习,一律平等接待,虽有病在身也不辞劳碌。从别人的阅历和品性中,了解不同的世态人情,以和颜悦色消除求人者的贪鄙之心,使得人家深受感动,都不好意思开口提那档子事了。
    (胡寅原文:每子弟定省,必问其习业。合意则曰:“士当志于圣人,勿临深以为高”,不则嚬蹙曰:“流光可惜,无为小人之归”。戚属后生艰难穷厄,但勉以进修,使动心忍性,不为濡沫之惠。士子问学,公教之,大抵以立志为先,以忠信为本,以致知为穷理之门,以主敬为持养之道。开端引示,必当其才,训厉救药,必中其病。每诵曾子之言曰:“君子爱人以德,细人爱人以姑息”,故未尝以辞色假人。近世士风奔竞,惟事干谒,公在琐闱,虽抱羸疾,接纳无倦。随其品历,访以四方利病。于容貌颜色辞气间消人贪鄙,有欲启口请托者必忘言而去)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