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29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即墨人主流来自云南移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5-10
来源:即墨论坛

即墨古城

    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
    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
    据1990年版《崂山县志》载:属今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其中有的其始祖先由云南徙居即墨某地,其后人再分居各村。
    如中韩街道办事处张村王氏,其先祖于永乐年间先由云南徙居今即墨市龙山街道办事处之葛村,其后人一支于明万历年间迁居张村、南张村等处建村。
    沙子口街道办事处北龙口的胡氏,其始祖于洪武年间移居青州,永乐年间又由青州移民今城阳区之流亭,其另一支则移居北龙口。
    今城阳区的8个街道办事处,明朝时为即墨的里仁乡、仁化乡、福海乡三乡属地,其所辖230个村庄,约有176个村庄是明朝由外地移民来建村的,其中明初由云南移民来此建村88个。
    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的87%。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沙(撒)卫。金口镇南阡、古阡村之《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两者应来自一地,乐歌屯、乐古屯应为口传之差异。
    四舍村《武氏族谱》载:其始祖来自云南乌撒卫银子桥。这些军户应是洪武二十一年明政府置鳌山卫时由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如今即墨市通济街道办事处张家西城、窑头,城阳区的小寨子,市南区浮山所等村的张姓,他们的始祖就是于洪武二十一年从云南乌沙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现居城阳街道办事处的牛氏其先祖亦是从云南驻军调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的。
    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
    如牛齐埠《董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威宁州的治所即乌撒城。
    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载:“明永乐二年李姓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
    另据店集镇青山西村《邵氏族谱》载:“明洪武三十五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
    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当然这些由云南迁来的军户其祖籍并非云南,大多数应是江浙、安徽一带,当年曾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后又随傅友德等远征云南,再由云南迁来即墨。
    而修族谱的时间大多为明末清初,距其始祖迁来即墨已近300年,因而只能凭借几代人的口头相传,称其始祖来自云南,对其原籍及居云南的具体地点则未能详尽。
    明初,即墨移民除其主流来自云南外,也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北京、山西等省市的,还有从本省济南、青州、莱阳、栖霞等地移居即墨的,但均属零星的或小股的移民。他们当中一是由外地来即墨为官定居的。
    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均来鳌山卫任指挥,其后人即定居于此。
    前东城《林氏族谱》载:“永乐二年,林氏祖先奉旨从福建迁居此地。”
    华山镇埠后村《姚氏族谱》载:“姚氏本系江南江宁府深沟疃人,始祖随明成祖建有军功,授鳌山卫指挥使,至四世居埠后。”
    通济街道办事处庄头、北龙湾、郭庄及普东镇孙唐庄等村的《孙氏族谱》称:其始祖为济南历山顶人,明初以广文仕即墨,其后人随定居即墨。”
    二是逃难来即墨的。如三里庄《李氏族谱》载:明洪武时,籍异宗别的三家李姓因避难来即墨定居,称三李庄,后演变为三里庄。
    另外,据各姓族谱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其始祖来自山西蒲州。
    华山镇梁家疃《田氏族谱》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
    事实证明,明初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今贵州、云南交界一带),其中大多为军事移民。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8-05-10
山东青岛即墨人祖先大多来自云南 只有三个家族从山西来
来源:信网-城市信报(2015年4月9日)


    永乐年间的唐赛儿起义,使即墨惨遭官军血洗,这是即墨原居民减少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即墨文史专家黄济显、李景智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称,从北宋末年(1127年)到明朝初年(1368年),包括即墨在内的山东地区人口一直呈锐减趋势。目前即墨居民的先祖,主要是明初从外地迁入的军户,其中很大一部分从云南迁来。在山东,很多地方的人来自“洪洞大槐树”,这一点上,即墨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明初前,即墨原住民哪去了
    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了调查,出版了一本《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其中记载称,在明代以前,现即墨市有人口居住的村庄仅30余处,现今的瓦戈庄、太祉庄、大官庄、乔家屯、田横等乡镇皆属无人之地。那么,在明代以前这些地方的原住民去哪里了呢?
    黄济显、李景智在《寻根追源即墨人》一文中称,从公元1127年到公元1368年这241年间,不仅即墨,整个山东地区人口锐减。
    金兵从1125年开始南侵,于1127年灭亡北宋。金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村镇变为废墟。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当金兵经过后,山东发生了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各州县根本顾不上彼此,此时盘踞在即墨的强盗宫仪,“每车载干尸为粮”。在金人统治初期,对汉族实行奴隶统治,任意杖杀汉人和夺取民田。后期,金既要对付南宋,又要对付蒙古,战火连年不息,大肆抓丁,苛捐杂税极重。在山东爆发了李全等人领导的红袄军起义,连番交战,百姓遭殃。
    随后到来的蒙古人是山东人经历的又一次劫难,据《中国历史纲要》记载,由于蒙古军的烧杀掳掠,“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被杀几尽,金帛子女被抢一空,房舍尽焚,城郭丘墟”。这一点,《元史·地理志》中所记载的数字极为惊人,1234年蒙古灭金,次年统计人口,北方人口共有475万人,而在27年前的金章宗泰和七年,当时是4581万人。通过如此悬殊的数据,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经历了怎样的灾难。在1349年之前,即墨人口连两千户都不到。
    在元朝末年,红巾军与元军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也造成了山东人口的减少。根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在明代以前,即墨众多宗族因战乱而灭绝,其中包括灵山镇崔家庵的崔姓,七级镇大小欧戈庄的欧姓,官庄镇池戈庄的池姓,长直镇范戈庄的范姓、周戈庄的周姓,以及刘家庄镇赵戈庄的穆姓等。
    明朝建立之后,即墨地区人口的减少主要牵扯三件事,一是靖难之役,二是永乐扫北,三是唐赛儿起义。
    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与其侄儿建文帝因争夺皇位而爆发的战争。即墨文史专家张可先在《“燕王扫碑”与“永乐扫北”》一文中称,“燕王扫碑”又称“燕王扫北”,燕王即为永乐皇帝,民间又演变为“永乐扫北”,并与五征蒙古相混淆。按照这种说法,永乐扫北和和靖难之役其实一件事。因为山东是主战场,战争自然殃及百姓。在即墨至今仍流传着“永乐扫北”时,原来的居民被杀光或者纷纷逃走的故事。
    在历史上,一般说“扫北”,指的往往是和游牧民族作战。根据正史记载,永乐帝五征蒙古,都是从北京出发,并未经过山东。文史专家宋正介在《“永乐扫北”并非无稽之谈》中有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即墨人说的“永乐扫北”影射的可能是唐赛儿起义事件。因为,那时明朝尚未迁都北京,对南京来说,即墨等地就是“北”。
    移民主要来自云南乌撒卫
    朱元璋力主休养生息,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山西成为重要的移民输出地。很多山东人的口头禅都是,“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而事实上,大多数即墨移民并非来自山西,而是云南。
    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据传,其祖先来自山西的蒲州。华镇梁家疃《田氏族谱》记载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黄济显、李景智在文中称,以上三姓均属于零散移民。而且,山西《平阳府志》记载了明洪武、永乐年间,朝廷曾先后八次将山西移民集中在洪洞,办理移民手续,迁往各地,其中并没有迁往即墨地区的记载。
    《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称,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
    很多宗族的族谱也进行了记载,说是来自云南乌沙卫,有的说是乌撒卫,这两处应为同一地方,因发音相似而混用。比如,金口镇南阡、古阡村的《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 。“乐歌屯”和“乐古屯”应该为也是同一地方。而四舍村的《武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来自于云南乌撒卫的银子桥。这些军户应该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朝廷设立鳌山卫时,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而如今即墨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家西城、窑头等村的张姓的始祖就这一年从云南乌撒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
    孙鹏称,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是在明永乐初年(1403年),因为“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而迁来即墨。比如,如牛齐埠的《董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而威宁州的治所正是在乌撒城。如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由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 ,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外,店集镇青山西村的《邵氏族谱》记载称: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 。这里说的徐辉祖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儿子,这一记载正说明了迁徙是因为“靖难之役”。
    据明朝万历年间的《即墨志》记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岛城文史专家侯文程考证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即墨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 ,约有225个是由云南省移民立村的。这些军户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汉族士兵极其家属。他们很可能在云南娶了当地少数民族为妻并生子,也带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者张彩霞在《明初军户移民与即墨除夕祭祖习俗》一文中称,在即墨有关于“高祖公”和“高祖婆”的传说,说的是一场洪灾之后,人类灭绝,一对兄妹在仙人指点下结为夫妻,成为人类始祖。这一故事与云南地区瑶族等少数民族传说结构相同。而在过去,即墨人过年祭祖时,所供奉的就是“高祖公”和“高祖婆”。另外,当老人去世后,即墨人还流行说“人死了是回云南老家”,祷告亡灵时说“吃饱了,向西南走吧”。
    即墨还曾经向河北移民
    相比于青岛其他地方,即墨的移民相对单纯,但也并非全部来自云南、山西。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还有从省内迁至即墨的,但规模都比较小。据孙鹏记述,有的是从外地来即墨做官,比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姓氏,其先祖来鳌山卫任指挥,随即定居于此,开枝散叶。还有逃难来即墨的,比如,三里庄的《李氏族谱》记载称,明洪武见年,有三家姓李的逃难来到即墨定居,这三家并非同一宗族,于是称为三李庄,后来演变为三里庄。
    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即墨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的人口为126800人,到永乐十年(1412年)即墨人口则是121400人。这近20年间,有不少移民迁入即墨,怎么即墨的人还减少5400余人呢?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称,这是即墨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不仅有云南移民迁入即墨,而且即墨还曾经向外移民。
    据1992年出版的河北省《吴桥县志》记载,1985年该县有451个自然村,根据各村居民族谱记述,有253个村是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即墨移民该县建立的。即墨移民建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6%。而河北南部,靠近山东省有一个南皮县,该县1986年仅有299个自然村,其中永乐二年,山东省即墨县移民来此建村的就有55个村,移民分9批前来,一些村子的名字就是在姓氏之前加上批次,口语中“一批”叫“一拨”,于是村名就是“李六拨”、“邢八拨”、“朱八拨”等。
    那为什么要从即墨向河北移民呢?这里还是必须要说“靖难之役”。当时双方在山东西部及河北北部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几乎变成无人区。而洪武、永乐年间大量军户拥入即墨,实行军屯。按规定,要给军户每丁拨发土地50亩。因为前来的军户太多,鳌山卫、雄崖所周围就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不得不向外移民,以便腾出土地来拨给军户。另外,因为“靖难之役”战争期间,即墨地处一隅,相对安稳,不少流民来到即墨。待到战争结束之后,永乐皇帝下旨,让流民到战争所致的无人区开垦荒地,于是这些流民从即墨迁移到河北的吴桥、南皮等地。这是永乐年间,即墨向河北移民的大致情形。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