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安徽日报(2015年9月11日) 作者:鲁敏
胡国章(1922-1945),安徽天长人。幼年时家境贫寒,一家人靠父亲帮工、捕鱼维持生计。 13岁时才有机会到本村私塾读书,由于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两年时间,他已经能阅读简单通俗的读物。 1941年春,他在先进思潮的影响下参加民兵。当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烽火的洗礼下,他迅速成长为淮南抗日根据地的民兵英雄。 1941年,护大乡成立民兵基干队,胡国章积极串联本村青年参加民兵。在他的影响下,本村十几个青年先后报名参加民兵。后经沂杨区委批准,护大乡成立民兵中队,胡国章被任命为中队长。 1942年,胡国章任中共护大乡支部书记兼乡长,他一方面发动和组织群众,发展壮大民兵武装;另一方面,组织严密的情报网。在护大乡布置三道岗哨,接近前沿敌人据点的河渡为一线哨、西花园庄为二线哨、大周庄为三线哨,每线哨都设立秘密盘查岗,指定专人负责。他把民兵划分成战斗小组,分派到各线哨,和干活的农民在一起,监视敌军行动,发现形迹可疑的人,立刻严加盘查,使敌特分子寸步难行。同时,他还加强对敌工作,在敌人中开展争取伪军的秘密活动,教育争取那些还没有完全丧失良心的伪军反正,向我提供敌方兵力、活动情报。他多次带领民兵奇袭日伪军据点,战无不获。 1944年,罗炳辉师长授予他和战友“民兵英雄”称号。 1945年3月,在淮南苏皖边区第一届群英大会上,他和另外两名战友被授予“抗日三英雄”光荣称号。淮南大众剧团将他和护大乡民兵中队的英勇斗争事迹编成大型小调剧《护城河下》,进行公演。护大乡民兵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英雄事迹和经验,传遍整个淮南地区。1945年5月5日,在攻打护城桥战斗中,胡国章为抢救战友,不幸牺牲,年仅23岁。为纪念他,天长县政府曾将护大乡改名国章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