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婺城新闻网(2016-04-05)记者:陈倩 通讯员:范进飞
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村里不少人都搬走或是外出务工。除了当地人,似乎鲜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瓷窑,千百窑工汗流浃背劳碌于窑场,万千陶器云集,车来人往,一片繁忙火热的景象。弹指一挥间,四百余年已过,曾经辉煌的历史悄然地远离。渐渐地,因为文化礼堂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下窑村蕴含丰富的“窑”文化,才发现,小小的村子还隐藏着巨大的宝藏。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下窑村曾是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陶瓷窑,400年后,该村又历久弥新,依托文化礼堂建设,融合地方特色,提炼地方文化,形成了“窑火传承”特色项目,并让“窑文化”以崭新姿态走近窑乡后代,延续民俗文化的根。
下窑村以“窑”立村,在村后东南——西北走向黄土岗上,原有上窑和下窑两座陶瓷窑,下窑位于西北下首的下窑旁,因名下窑;上窑位于东南上首的上窑旁,因名上窑。村有胡、张、李诸姓,主姓胡。据《长山安定胡氏宗谱》载,山下施人胡世龙(1701-1774)胡世凤(1703-1752)两兄弟于清雍正年间在村西北筑陶窑,烧陶瓷为业,遂住窑地,发展成村。
1、以窑为名,回首往事
下窑村在古代曾经是个“移民村”,因人口一直不太稳定,没有形成家族式大姓,人口较多的有胡、施、张、王、姜5姓,其中姜姓是最早定居下窑村的,胡姓是缸窑老板的后裔,其余的杂姓则是窑工的后裔。
村里黄土资源丰富,是个烧陶器的好地方。下窑村的陶瓷制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缸、坛、罐、碗、瓮、花盆等。经由当时的窑洞老板胡田有将烧制的酒坛销至绍兴而远近闻名,成为了绍兴地区主要的酒坛供应商。当时的下窑人以窑为业,以窑为生,“下窑村”的村名也是由因“窑”而演变而来。
自销路打开后,下窑一带尤其是老鹰山一带,大大小小的窑多如牛毛,每当一座窑开始烧制瓷器时,总会充满仪式感:赤着上身的窑工,手执火把,面色凝重的喊一声“点火”,然后窑工们开始点火鼓风,“轰一声,有时候那火龙一下就从烟囱里蹿出来,紧接着黑烟也冒出来。”村里的老人回想着当时烧制时的场景,在烧制完成后,烧好的陶瓷酒坛子经贴花,手绘,再一次送入另一道窑炉中烘烧,这样一个完整的陶瓷酒坛子就诞生了。
如今再次来到村里古时烧窑之处,已经完全不着痕迹。缸窑前相对平坦的地方已经立起了一幢幢房子,缸窑的山体部分早已被绿树掩埋,出入仅靠一条小黄土路的指引。当记者来到下窑村西古城自然村的西面大约500米处的老鹰山上,在这有着商周时期老鹰山遗址的地方,记者终于看见了许多遗留的陶片。
远观看景,近观则生情。拍完远景,走到老鹰山之上,到处是茶叶、杉树、橘子、毛竹等农作物,有早前窑洞烧制后留下的陶瓷遗物和碎片,煅烧过的棕红色、青灰色的印纹硬陶片,亦或是缸口沿、肩腹片以及釜足等物,配以绳纹、蓆纹、针点纹、米字纹、小方格纹等纹饰细腻地雕琢,一旁还有着废弃的炉窑,许多窑口旁还整齐码放着一排排50公分高的陶瓷缸,安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窑”火不断的繁华。走走停停,记者不断搜寻着记忆中的经典镜头,试图寻找拍摄对象和选取最佳的拍摄位置。遗址里层叠斑驳的“窑泪”、炉顶砖块上镌刻年代的文字、随手捡拾的镌刻花纹的瓷瓦残片……相机镜头中俘获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古陶瓷文化在黄土地上如此恣意发展的震撼和疑问。
2、以窑为念,焕发新机
据村中的老人描述,古时做酒坛子可有一番讲究。烧制的坛的大小、结构要疏密有度,在贮酒过程中,既不能使酒渗漏出来,又可以使酒通过陶坛的疏孔结构,保持与外界交互贯通的呼吸作用,让酒越陈越香,在前期制作和烧制时就必须把握好坛体的密度和烧制的温度以及时间。此外,酒坛的尺寸也分为许多种类,其中有60公斤、50公斤、45公斤、32公斤装“宕大”酒坛、30公斤装“加大”酒坛、25公斤装“大京装”酒坛、16公斤装“行使”酒坛、9公斤装“放样”酒坛、5公斤装“小京装”酒坛等等。
下窑的陶瓷酒坛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古朴,装饰丰富,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不乏精致细腻,风格自然新颖,乡土气息浓郁,常用纹饰为水波纹,花草纹,鸿雁纹,鱼纹和辅助性的斑点纹等,以及行草书题记。一般坛的颈、肩及腹部分别用粗、细弦纹分隔成不同间距的装饰带。工匠制作时挥洒随意,装饰内容与形式活泼,风格多变。有时根据酿酒作坊需求,还在坛体刻上“坛利(里)黄白酒,开坛十里香”,“壹坛酣酢,美味高酒”,“壹坛高酒”,“壹色高酒”,“清香高酒”,“美味第一”等广告文字。有的词句诙谐有趣,故而深受百姓的喜爱。“春日当耕不种田,夏日徒身凉处眠,秋天懒惰不收什,冬忍饥寒莫祭天”等警句,则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烧制陶瓷的方式渐渐落寞,下窑村曾经的窑厂也逐渐被废弃,被人们遗忘。但是如今,借着建造文化礼堂的契机,关于窑文化的记忆又重新复苏,被能人发觉,为后人所念,村民家中流传已久的陶瓷酒坛、盆、碗等器具将被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瓷窑,千百位窑工汗流浃背劳碌于窑场,万千陶器云集,车来人往,一片繁忙火热的景象也将被编进下窑村的历史,让过往的行人停留住脚步,细细品读着下窑村蕴含丰富的“窑”文化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