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916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八方风雨会中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9-18
— 本帖被 胡宁生 执行提前操作(2016-09-18) —
胡景翼 受命冯玉祥督军河南
来源:河南商报记者 赖海芳/文 周敏/图
  胡景翼,字笠僧,陕西富平人。胡将军与河南有着很深的缘分。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胡景翼和冯玉祥参加了郑州之战;1924年联合冯玉祥将军发动举世闻名的北京政变,一举推翻曹锟、吴佩孚的军阀统治。1925年4月10日,年仅33岁的胡景翼将军,在河南开封溘然长逝。
  1932年,与胡景翼甘苦与共的冯玉祥将军和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人,力主重新修建胡公祠。1936年,历时4年建造的胡公祠终于完工。图为位于郑州市人民公园南门的胡公祠,人们现在只有在此凭吊这位以身许国、矢志革命的爱国将领。
  从郑州市人民公园南门进去,经过一棵需两人合抱的大国槐,再往里不足百米,矗立着一座古旧的大殿。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大殿名叫胡公祠,是为纪念陕西人胡景翼(1892~1925)而建。胡景翼曾任河南督军,其任河南督军和河南省省长时政绩显著,受到中原百姓的爱戴。
   调虎离山:
  与冯玉祥联手发动北京政变 
  从郑州市人民公园南门进去,不足百米处,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大殿。这座大殿名叫“胡公祠”,是为了纪念陕西富平县人胡景翼而建。
  据上世纪80年代编撰的《人民公园园志》记载,胡公祠原来是胡景翼为自己的阵亡将士所建。1932年,冯玉祥、张群、于右任等,为纪念胡景翼将军,又重新修建。
  很多人都会奇怪,为什么会在郑州给一名陕西人修祠?据载,1924年年底,这名陕西人率领国民二军来到河南,此时,他的身份是冯玉祥任命的河南军务督办。
  就在此前不久,他和冯玉祥共同策划了“北京政变”,这次政变采取的是调虎离山计,直接后果是把吴佩孚赶下了台,把溥仪“请”出了皇宫。
  北京政变是在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的背景下进行的。当时,曹锟任命吴佩孚为“讨逆军”总司令,率25万大军北上迎击张作霖。吴佩孚则命令第三军总司令冯玉祥出兵古北口,胡景翼作援军,策应前方。
  但那时,冯玉祥一直认为吴佩孚是排除异己,有意刁难。而当胡景翼要求后勤补给时,也遭到吴佩孚的拒绝,这使得两人决定回师倒戈。
  这次倒戈用的是调虎离山的计谋。在吴佩孚亲率精锐部队赶赴山海关前线时,冯玉祥决定立即班师回京。胡景翼则立即下令全军撤离战场,南下接应冯玉祥。
  胡景翼很讲究战争韬略:为防止吴佩孚察觉后再次回京,他密令兵发榆关,堵住其从陆路回师的通道。又在丰台、玉田、滦州一线布防,形成对唐山和天津的包围,堵死吴佩孚从海上回师京城的通道。
  正是因为有胡景翼做配合,前往北京的冯玉祥才能顺利发动政变。  
  就这样,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的大队人马开进了北京城,控制了局面。25日,北京政变后的第一次军事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冯玉祥、胡景翼、孙岳各部改组为中华民国国民军。冯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任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任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
  此时的吴佩孚虽已感觉不妙,他从塘沽下海,向南逃窜,胡景翼则进驻天津。
  但在之后的“天津会议”上形势突变。1924年11月10日,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在天津开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最终达成如下结果:拥戴段祺瑞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府临时执政;奉军进攻江苏,但不入浙江;国民军攻河南,但不入湖北。
  根据此协议,冯玉祥下令,任命胡景翼为河南军务督办。对冯玉祥此举,一说是其暗怀私心,故意支开胡,以利自己在京发展。一说冯安排心腹胡景翼南下定中原,正是为了肃清河南的直系军阀,稳固地盘。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胡景翼这名陕西人终于接受任务,奔赴河南。
  站稳脚跟:
  武力驱逐镇嵩军出豫  
  如何在河南站稳脚跟,胡景翼费了一番工夫。其中,1925年2月爆发的“胡憨战争”,正是胡率领的国民二军与刘镇华率领的镇嵩军,为争夺河南地盘而进行的一场大战。
  1924年11月19日,吴佩孚由武汉转至郑州,设立“护宪军前敌总司令部”,并于当日转赴洛阳。此时河南的直系部队总共只有3万多人。
  为壮大声势,吴佩孚急令招兵买马、充实力量,他想以河南为根据地,恢复原来雄踞中原的局面。而段祺瑞则深恐吴东山再起,威胁到自己即将到手的临时执政的职位,于是他授意胡景翼向吴发动进攻,吴佩孚的军队节节败退。
  此时,吴佩孚又后院起火。1924年11月25日,他的自家人刘镇华、陆洪涛、吴新田(时任陕西省军务帮办兼中央陆军第七师师长)也联名通电劝吴下野。
  吴佩孚做梦也没有想到,原来对自己唯命是从的刘镇华会从背后捅上一刀。刘镇华(1883~1955),字雪亚,河南巩县人。与胡景翼陕人治豫刚好相反,豫人刘镇华于1918年任陕西省省长,1922年任陕西督军。
  刘镇华的小算盘是“豫人治豫,陕人治陕”。早在1924年11月8日,他就密电段祺瑞,表示“愿调河南,陕西督军一缺,即与胡笠僧(胡景翼,字笠僧),则陕人治陕,豫人治豫,顺理成章”。  
  刘镇华即派手下大将、时任第三十五师师长的憨玉琨率部东出潼关,向河南进发。憨玉琨于11月底兵发潼关,并于12月1日发出通牒,限令吴佩孚24小时内让出洛阳。同日,段祺瑞亦致电吴佩孚,望其“只身引退,勿碍统一”。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无奈,吴佩孚于12月2日黎明离开洛阳,逃往郑州,后又避居信阳鸡公山。  
  憨部即于2日晚进占洛阳。5日,憨玉琨、张治公(原镇嵩军第二师师长,时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分别以豫军总司令和豫陕军后防总司令的名义进占郑州。
  憨玉琨抢占郑州后,为实现“豫人治豫”的目的,电请段祺瑞“拟恳饬下胡孙两司令停止南下”。同时,为了防止胡景翼来争地盘,他又派部队在黄河南岸设防,并将部分黄河铁桥拆毁。
  此时,国民二军已进至黄河北岸,两军隔河对峙。
  早在此前的天津会议上,已经商定国民军进驻河南。而段祺瑞是在得到国、奉两大军事集团的支持才得以上台,自然不会得罪国民军,他命令憨部迅速退出郑州。
  为迫使憨就范,孙岳又派何遂率国民三军占领开封,在此情形下,憨玉琨被迫服从段祺瑞的命令,于10日退出郑州。胡景翼于11日渡河进入郑州,并于次日在开封就任河南督办一职。
  虽然名义上占领了开封,但胡景翼的国民二军仅占有一个残破不全的豫东地区。相反,憨玉琨从郑州退出后,占领了荥阳、密县、登封、禹县、郏县、鲁山、南阳一线的广大豫西地区,并“收编土匪、溃兵有三十六旅之众”,使其势力由8000人迅速发展到4万余人。
  随着实力的扩大,憨玉琨“独霸中原”的野心不断膨胀,这样一来,就与欲统一河南全省的胡景翼产生了严重的矛盾。
  1925年2月22日,段又以临时执政府军务厅的名义分别致电刘镇华与胡景翼,下令:“两方军队各距铁路五十里退驻,以免接触”。但为时已晚,胡、憨双方于当日交火,正式揭开了“胡憨战争”的序幕。这次战争以憨玉琨的惨败为结局。
胡景翼和于右任在一起
  陕人治豫:
  励精图治军令严明
  费尽艰辛,胡景翼以河南军务督办的身份开始了陕人治豫。且不论其以前作为如何,那时他的一些措施尚可称道。
  根据有关记载,胡景翼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到任之初,就划拨教育专款,规定每月发放薪饷给教育机关。他还采取各种措施,资助贫寒青年上学。据说,他自备了一个小木箱,箱盖上贴着那些需要资助的青年的名单,每月按名单寄款,还亲笔写信,激励青年努力学习力求上进。
  这种倾向也许与其自身所受的教育有关。胡景翼出生于1892年,6岁就去读私塾。后来,胡景翼又拜到了举人出身的关中古经学派名家赵如笃先生门下。同时,他又拜当地拳师为师,舞刀弄棒,强身健体。
  胡景翼的父亲胡彦麟经营着一家商号,但他又是一名“儒商”,读过几年私塾,识得文墨。
  虽然都说商人重利轻义,但胡彦麟显然是个例外。他有六子一女,胡景翼为长子。他在教育孩子时,方式也不同于过去男人所推崇的“棍棒教育”。据说,胡彦麟对儿子最严厉的责备是“国贼”,用意很明显,要自尊自信、爱国保国,不做奴颜婢膝、卖国求荣的奴才。
胡景翼胞弟胡景铨
   直到胡景翼弟兄长大成人领兵从政,胡老先生仍然常常教导他们:“节俭以养廉,读书以正己,严格以治家,统师莅政为国家尽劳,非自为致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种教育对胡景翼影响巨大。  
  虽然自己是陕西人,但胡景翼在组建新政府时,采取了“豫人治豫”的方针,这种做法很是笼络人心,迅速稳定了中原局势。
  据载,国民二军以“不扰民,真爱民,誓死救国”为宗旨,得到了民众的支持。据《续安阳县志》记载,胡军占领安阳后,有一个警备队长王渔江“乘机诈财,胡讯明枪决之”。由此,胡的军令严明也可见一斑。
  同时,胡景翼下令整顿队伍,加强军事训练,提高军事素质,时刻准备应付可能发生的大战。李大钊、王若飞先后派刘天章、潘自立、史可轩、邹钧等许多优秀共产党员、进步青年来国民二军工作,开展革命活动。
  在胡景翼的要求下,广州黄埔军校输送杜聿明、张耀明、马志超、王太玄等一大批优秀军事人才,到国民二军担任职务。徐向前、阎揆要也从黄埔军校来参加国民二军的工作。
  许多国民党的高级干部和知名人士也相继到达开封,如于右仁、李根源、刘允丞、张季鸾等直接参加国民二军的军务、政务工作。
  一时间,河南开封成了革命者云集之处,出现了“八方风雨会中州”的空前盛况。
  如此风云际会,胡景翼正应励精图治,大展身手,以其能力,也足以担此重任。然而,他却疔疮复发,于1925年4月10日病逝于开封。5月,他的灵柩由豫归陕,安葬于华山北麓的王猛台下。
  他去世后,冯玉祥、张群等为其建祠,历时四年完成。
  据《人民公园园志》记载,在1967年第二次修缮中,由于正值文化大革命期间,承建单位在修建时,把脚手架搭起来,却没有施工。
  现在的胡公祠日益破败。“人们进去时,总是砖瓦掉下来,为了防止伤人,现在我们把它拦了起来,并标上了危险建筑的字样。”郑州市人民公园工作人员说。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