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54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青岛村与胡氏家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9-16
— 本帖被 胡宁生 执行提前操作(2016-09-16) —
来源:半岛都市报
清末的青岛村
摘自《见证青岛》
柳已青

  明朝嘉靖年间,王士性《广志绎》一书中有“青岛”一词,作为一个小岛的名字首次出现于文献中。青岛最初指的是今天的小青岛,所在海湾是青岛湾,小青岛对着的口岸就是青岛口,青岛口上的村庄是青岛村,于是,青岛山、青岛湾就出现在这块版图上。
  青岛村和会前村一样,是今青岛市区沿海一带最早的村庄。明永乐初年,胡氏自云南迁移到迎宾馆一带居住,叫胡家庄。胡家庄人口不断繁衍,一些人家在今人民会堂附近筑舍居住,被称“下庄”,而原村则称为“上庄”。上庄下庄后来都叫青岛村。
  历史上,青岛一带的渔村属即墨县仁化乡文峰社管辖。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即墨知县许铤上书朝廷,提出开放海上运输,后获准在县境内开放了青岛口(即今天后宫前,栈桥东),青岛口海运贸易日趋活跃,通商闽、浙、苏。
  1891年之前的青岛口,散落着几个渔村,青岛村的渔民过着风平浪静的生活。家境贫寒的人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积金置船,网捕为生”。
  然而,这一切随着清政府建设海防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
  1891年6月14日清内阁颁发上谕,批准在青岛设防,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驻防胶澳。
  青岛建置,促使青岛村向市镇转型。章高元驻防青岛后,选址在青岛河口西侧建起了规模宏大的总兵衙门,并建设兵营,这成为青岛市镇的中心。总兵衙门与天后宫是青岛作为城市最早的建筑,对青岛城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清廷在胶州湾设防,大大刺激了青岛的社会经济发展,这里很快形成了一个商贾云集、货栈相连、颇具规模的市镇。青岛村人胡存约,在他的《海云堂随记》中,记载了青岛的商铺情况。青岛口到1896年有商号71家,包括旅店、成衣、油坊、鞋帽店、纱布绸店、杂货店、酒馆、饭铺……沿河街上的杂货店“代写船票”,即代售船票。 
  胡存约(1859~1916),字规臣,早年丧父,青年时弃读从商,打理贸易事务,后在青岛口开设了瑞泰商号,经营土产杂品、日用百货,还操办货物航运。青岛建置初期,他是青岛口最大的商户之一。他写的《海云堂随记》是了解建置前后青岛口经济、民俗、娱乐、民生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
  比如,渔民去天后宫上香、唱戏的情形:“年除日、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口(青岛口)上商家循例至天后庙上香,叩拜诸神,此时庙中香火最盛。天后庙则设台耍景(唱戏),或一台,多时两台,亦常设于总兵衙门南侧。”
  比如,青岛口一带百姓的娱乐情形。丁酉(1897)年春节,时有杂耍、小场、大书、兆姑、梆柳、袂歌、江湖把式等演出,可见娱乐业已很发达。“兆姑”亦写作“肘鼓”,是流行于青岛、胶州一带的民间说唱。起初三五个人,而后发展到一二十人,青岛解放后定名为茂腔,成为一个戏曲剧种。
  从胡存约的《海云堂随记》可知,青岛建置后,青岛不再是偏僻的小渔村,而是一个有海运贸易的口岸,有海关、邮局,有商铺云集的街里、繁华集市的市镇。此时的青岛,有青岛村的胡氏家族、渔民和商人,也有外来从事海运和商贸的人员。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青岛村面临着被强制拆迁的命运。
  德人对胶澳租界进行规划时,把沿海一带划定为德国等欧美人居住区,他们想拆掉天后宫。正是胡存约等人的努力,与德方谈判,保留了天后宫。后来天后宫这一中国古典的庙宇,在一片红瓦的欧人区中,成为一个独特而具有象征意味的存在。
  青岛村和会前村、大鲍岛等几个村庄被拆迁,村民背井离乡,只好迁居别处。据城阳胡义深先生提供的《胡氏族谱》照片:青岛村胡氏有的迁往海阳的柳树庄,有的迁到胶县的徐哥庄,有的迁往即墨的王演庄。还有的迁往近郊的南渠、仙家寨等地,另有部分胡姓族人,迁往浮山所一带。
  德占青岛时期,把持青岛的一切大权。胡存约担任青岛中华商务局董事、胶澳参议督署董事,敢于和德国人抗争,维护华人的利益。他和傅炳昭、丁敬臣、包幼卿、周宝山、成兰圃等人,参与市政建设,传达华人的诉求。

  1924年,居住在大鲍岛台东镇的胡氏家族成员延海、延吉,提议在即墨王演庄建胡氏祠堂,并修订族谱。从这份《胡氏族谱》隐约可见晚清至民国初胡氏家族的变迁。
  如今胡氏家族成员开枝散叶,遍布各地。沧海桑田,青岛湾浪起浪涌。追溯青岛村与胡氏家族的历史,让人感慨万千。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