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赤滩的遗憾
离开章渡已经过午时了,尽管饥肠辘辘。但还是坚持赶到泾县吃午饭。一次陪苏州的亲戚去泾县,表兄安排的霉豆渣特别鲜美。可我们找到青弋江桥头的那家饭店后,老板告诉说霉豆渣只有冬季才会有。没有吃到有些遗憾,但这家饭店很是实惠,份量很足,吃了还打包带了。午饭后直奔赤滩。 到赤滩看看的念想一直缠绕心头,那里留有先人的足迹。母亲双亲早逝曾寄养在赤滩潭毛洞她三舅家,由于三舅卫梦楷抽鸦片烟,家境很差。后由当时任县党部书记的二舅卫梦燕带她们姐妹到泾县城里生活。大舅卫梦松在赤滩做竹木生意起家,后到当涂开木竹行,在当涂、上海生意很大。父亲曾在赤滩教过书,经常在姨娘吴罗团家蹭吃蹭喝。姨娘的公公、婆婆当时很吃得开,皖南事变期间,父亲要回溪头都家,由于交通封锁,还是姨娘的公公让当时国民党军长亲自写的名片得以一路顺行。 开始公路指示牌很清楚,由于泾县至宣城的公路维修改造,走着走着就不知所措了。看见街左侧伫立的“赤滩古镇”的牌坊瞬间闪过,错过后想前面一定有路到赤滩?而车载导航也出了状况,提示音一直说后转。不能前行了,调头返回到牌坊,顺路直往赤滩。 路的尽头是景区,可能游人太少,景区不旺,票房的窗子是关上的。声音惊动了工作人员,急忙打开窗子。在票房我们购买门票,成人50元,60岁以上的六折30元,共花了80元我们进入景区。 入门就看见财神塑像伫立在财神广场,咋想还蛮贴。赤滩古镇在水路为主要交通时期,琴溪在这里注入青弋江,流经芜湖汇入长江。竹木、柴炭、茶叶、纸张、蚕丝、陶瓷等大宗产品,都在这里汇集,通过木船、竹筏,辗转运往全国各地。唐宋始这里就是繁华的水陆码头,是商家招财进宝的福地。 景区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走向老街。 赤滩古镇老街并不太长,但保存完整。街面石头铺就,建筑基本上是明清时代的徽式房屋。 取名“赤滩”有三种说法: 一是据《宁国府志》记载,三国时期,泾县东北三十里地之侧有白龟城,名日“龟潭”。昔宣城未建,卜此基地,役者插石而破白龟之首,流血满溪,遂名为红子港。附近的滩便为赤滩。这个传说真实性不敢附和,但说明赤滩建置时间很早。 二是百姓流传的说法是,清代中叶,太平军恶战清军,死伤无数,血流遍野,染及沙滩,数年不退而得此名。 三是据《泾县志讯》载,“赤滩地面系冲击而成,相传沙为赤色,始得名赤滩。”这是科学解释,赤滩的滩沙为赤色,系地球地壳运动所致。 由于商贸发展、商人聚居、店铺林立,赤滩明代前就是泾县十八市镇之一。 游人太少,老街的景点都是铁将军把门,工作人员拎着一串钥匙,逐个将门打开。首先领我们去的是孔庙,说是庙,只不过是间门面房,正厅置有孔子坐像,摆放有几张书桌。没有庙的感觉,倒像是私塾的学堂。 走出孔庙,回望,内建筑倒是蛮新的,外面用旧门窗包装。猜想为了旅游开发,老街上很多房子是翻新的水泥房,在外面加了木门板和镂空木窗户,保持老街的整体旧貌, 中国的古村落是一个家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它立足家族的繁衍生息,有独特地域文化个性。而古镇应商业的繁荣而兴旺,店铺是古街的标志性建筑,民居镶嵌其中。赤滩古街店铺林立,淳风古韵。 景区工作人员带我们去了“月老祠”。 左侧月老端坐,功德箱很是惹眼。而与月老面的右侧却置放有现代根雕作品。 里间展橱陈列有三双古代女人裹脚的绣花鞋。上面置放一个骑马扬鞭的铜塑像。月老——根雕——绣花鞋——塑像......我力图理清与月老联姻的关系,思索很久,不得其解。 一个院落的正中置放有大香炉,两侧竖立有石碑刻。这里供奉是“平安菩萨”,是祈求一生太平的佛地。但烟火不旺,很是冷清。 “平安菩萨”是2011年7月16日开光的,开光法会由“岩龙禅寺”住持胜德法师主法。殿内里面供奉着是来自湖北黄冈的慈济和尚。 赤滩古街上类似佛教的景点不少,“佛舍利艺术馆”与“平安菩萨”同时期,也是2011年7月开馆的,里面供奉着佛陀舍利和佛陀弟子的舍利。
大厅金碧辉煌,佛舍利晶莹、庄严至臻。 我很诧异,这里怎么有这么多宗教景点?而且很杂,有佛教、有道教,有本土的宗教,也有外来的缅甸佛教,眼花缭乱倒让人不知所措。五台山供奉文殊菩萨、普陀山供奉观音菩萨,峨眉山供奉普贤菩萨,九华山供奉的是地藏菩萨。这里是传统的宗教圣地吗?究竟哪位菩萨主宰这里?到这里来究竟主要能完成什么心愿?——百思不解。 老街保留有一些古商铺,眼前的药铺尽管只是摆设,但小工具、中草药的抽屉、清代大户人家备用的药品厨。打包用的纸和纸绳一应俱全。 走进下街头的古宅,房屋是传统的徽式建筑,屋内展出的家具有鲜明的明清特色,六仙桌、太师椅、条几是传统的徽式客厅布置,条几上置放的钟和瓶寓意终身平安。匾额“古稀同庆”下“寿”字两边的楹联是“秋水禅心静,寒梅佛骨香”。古人以“心似秋水,骨如寒梅”为入禅入佛的最高境界,力图延寿延年。 赤滩古街仅有1华里长,街上少见人影,恬静、古朴。 街尾有一座建于光绪末年的百年老澡堂,1941年1月,皖南事变中叶挺被捕,路过此地,曾在这个澡堂搓了把澡,澡堂遗址保留至今。 从“百年老澡堂”拐弯就到了“民俗文化陈列馆”。 馆内陈列的“千功床”最为瞩目。床雕刻精美,油漆考究。花草、人物、凤凰、麒麟、小鹿、鸳鸯、武士、文武官人,很是齐全,是我所见到古床中做工最考究的。传说是清末有一县令,由于为官清廉,深受百姓爱戴。大家集资按县令的八字,设计打制了这张“千功床”。盛情难却,县令欣然接受。不可思议的是,年迈的县令夫妇,竟然老来得子。 馆内展出有收集来的古代生产、生活和文化娱乐等各类物品。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民俗展区的两个花桥中的一个可躺坐的轿子还是第一次所见。 后面一个院子。陈列有许多过去的生产和生活的农具,脚踩水车、舂米兑子、煤油灯等用具我们那个时代的人还有印象,而对现代的年轻人来说,完全陌生。 馆内展出再现了古代人民生产生活的实景,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过“民俗文化陈列馆”,沿林间小路走向琴溪。 路的尽头是琴溪河,岸边有两个摆渡的中年人,攀谈中得知赤滩之所以供奉诸神缘于僧人的投资,解开了谜团。 琴溪河源于泾县东部山区,由源出宁国县西部梅岭的汀溪和源出泾县东南黄子山北麓的漕溪两支汇合而成,从这里注入青弋江。摆渡的中年人指着前方的堤坝,告诉说:“那就是青弋江。” 父亲曾告诉说,赤滩的“琴鱼”很有名。“琴鱼”很小,一般只有5厘米,但形状奇特,如龙首蛇尾。尽管是鱼,却很少作为菜肴烹制,而是制作鱼干,作为杯中佳茗,招待上门客人。惊奇的是此鱼只产在赤滩,别处不见踪影,当地有“三月三,琴鱼出”说法。历代历朝,琴鱼都是“贡品”。 关于“琴鱼”当地流传说是赵国隐士琴高,曾在这小溪河畔的狮子山修仙炼丹,常将丹渣倒于山下溪水中。丹渣吸了天地灵气,纳入日月精华,幻化成一条条小鱼。午夜子时,小鱼游动的溪流会发出悠扬悦耳的琴声,人们认为琴鱼在弹琴作乐。当琴高“修炼道成,控鲤上升”后,人们便将山下石台叫“琴高台”,水溪叫做“琴溪”,溪中小鱼则称为“琴鱼”了。 对岸地势开阔,由于是电视剧《税务局长》、《依然的心》的草原取景地,当地旅游开发中将景点就命名“江南大草原”。河滩平坦,沙地上芳草如茵,野花点点,有一些旅游设施。对岸有2个当地的儿童在玩耍,没见游客踪迹,看来经营清淡。 原打算沿河回到景区入口,看看前面没有旅游观光道路,决定原路返回。重回“明清一条街”。 行走在鹅卵石、青石板铺就的老街上,穿行在明清时代的店铺、古居民间,沉浸在往事烟云中,怀旧情绪油然而生。 这里的人还在生活,街上二位悠闲自得的居民专注下棋,全不为外面的世界所动,凸显宁静、和谐,本来的面貌。不甘心的继续前行一段路,不远处有一条新街,那里商业氛围浓郁。 回到入口,不知道出于哪个书法家之手的碑刻“赤滩古镇”四个绿色大字浑然有力。 碑刻不远处是“岩龙禅寺”,寺庙初建于宋代,当时香火旺盛,历经沧桑遭毁。现在看到的寺院是近期恢复重修的。有大雄宝殿、观音、药师、财神等配殿,殿中佛像金碧辉煌,庄严威仪。 财神文化广场四周廊坊围成,入门处有钟可以撞响,院内正中伫立有23米高的财神佛像,佛像基石下有门可入财神殿,供人求财求福。我们不是虔诚的信徒,知道就行,决定返程。 结束赤滩的游程倒让我很失望,与想象中的距离太大。说有什么特色?古码头?古商埠?还是了解民俗,或是求佛的圣地?说不清,理还乱。是赤滩原本就是这样?还是旅游策划有瑕疵?一头雾水。说实话,尽管景点涵盖的内容较多,但都没有什么品位?女儿笑着与我说:“下次还来不来?”我不假思索的说:“不会来了。”对这次赤滩之旅,感觉特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