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社区服务
银行
道具中心
统计排行
基本信息
到访IP统计
管理团队
管理统计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版块排行
帖子排行
标签排行
帮助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网站首页
胡氏论坛
宗亲组织
族谱查询
胡氏宗祠
胡氏族居
胡氏Q群
胡氏商城
现场直播
jyezu87
蓝色天空
中华胡氏网
>
华东地区
>
山东胡氏
>
卫城胡氏“万户侯”
3827
阅读
1
回复
[网络转载]
卫城胡氏“万户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胡宁生
UID:5654
注册时间
2016-07-17
最后登录
2020-06-30
在线时间
2561小时
发帖
3986
搜Ta的帖子
精华
3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管理员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01
作者:田文阁
安东卫立城,肇始于信国公汤和。而有明一朝,数百年固若金汤,则直接得益于胡氏一族。
一
胡氏,祖籍皖南太平府当涂郡,今安徽省滁州定远县,一世祖胡海。
元末天下大乱,蜂烟四起,先是韩山童、刘福通率先举义,张士诚、陈友谅、郭子兴等相继揭竿,朱元璋投郭子兴部,后郭战死后统领其军,并于1368年称帝应天府(南京),年号洪武,国号大明。
在元末明初的王朝兴废之中,胡海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功绩显赫。
至今,贵州省黎平县政府网站在《侗乡黎平•吴勉的石屋》中铭文:
洪武三年(1370 ),明廷为了扫清元王朝在西南的残余势力,建立地方政权,对侗族地区进行武装征服……洪武五年(1372 ),古洲八万诸洞人民首先起来反抗。明廷派吴良任总兵官,率宝庆卫指挥胡海等领兵镇压。继而于洪武十一年(1378 )六月暴发了以吴勉为首的武装反抗……一时风起云涌,席卷“八洞”, “古州十二长官悉应之”。吴勉称“铲平王” ……占据湘黔桂毗连地区,声势震撼湖广……后吴勉及其子吴禄被俘……坚持8 年之久的武装斗争,终告失败。
贵州省平坝县政府网站则夹叙夹议:
朱元璋经过数年征战……建立了大明王朝……顺应时势,内修政治……对西南的元朝藩王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和土司,朱元璋采取了派使者劝降的策略,起初西南各势力迫于明军的强大都纷纷归附大明王朝。洪武十四年(1381)。梁王把匝刺瓦尔密……举兵反叛。朱元璋……派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大军分为两路, 一路……由“都督郭英、胡海、陈桓等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今叙永)趋乌撒(今威宁),友德自率大军由辰、沅越贵州”。傅友德亲率的二十五万大军到达洞庭湖后,弃船走湘黔古驿道,浩浩荡荡直扑梁王老巢……一举全歼十万元军……傅友德上奏朝廷屯田驻防……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批准了傅友德的屯田奏折,下令征南大军就地屯田驻防……明朝政府的西南屯田可视为是贵州、云南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开发……屯田移民“闲时为民,战时为兵”,居住在军事防御功能很强的寨子“屯堡”里。明代在西南大规模的屯田彻底的的改变了这片“蛮荒之地”,从洪武年问开始至明代中叶通过各种形式,上百万的汉族移民进入西南,形成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改变了西南“夷多汉少”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民族文化的交流,使少数民族从中学到了汉族移民先进的农耕文明和儒学文化……少数民族同胞向屯堡人学会种植各种谷物的先进方法,改变了当代刀耕火种的习惯。苗族至今仍把玉米叫做“那丢”,意思就是汉人的粮。朱元璋为了各少数民族向化儒学,强迫西南少数民族土司贵族子弟进入国子监学习儒学文化,使他们“永奉正朔”,从儒学中步入文明。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种文明的传播确实带有压迫性,但是明朝的征南屯田决不是一个简单意义的征伐占领,它是当时统一国家的必需手段。
浙江省临海市政府网站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临海》中有文:
桃渚古城位于浙江临海市桃渚镇境内,距海10余公里,在台州湾和山门湾之间,是古代从海上进入台州府的要冲,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是明朝在浙江东南沿海为抗倭设立的41座卫所之一。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这里设置千户所,成为台州府重要的海防前哨兼驻军基地……是目前国内最为完好的明代抗倭古城,东、西、南三座城门内都设有瓮城。环桃渚古城还建有12座敌台(即敌情瞭望台),制高点在东敌台……登上城头,向东眺望,那傲然屹立于上塘山巅的石堡,便是上塘烽火台。这座烽火台基9米见方、台口6米见方,用石块砌筑而成。与桃渚城相关的烽火台有7座,都是明代为抗倭而设置。古城北面的后所山上,有由明楚将军胡海题写“眺远”二个大字的摩崖石刻。
相比而言,安东卫胡氏家谱的记述则简练得多:封忠义将军、安东公。
胡海之玄孙胡鸣道的《墓志铭》记:
(胡海)以武功授万户侯,镇安东卫,传俊、鉴、瑾、世宗四世,皆以嫡袭。
在安东卫西街,原有一座牌坊,上书:
圣旨
相传此乃胡海受封时所立,卫人呼之为“旨门”。
“万户侯”,古时爵位,亦曾为军制。
据1999年版《辞海》:
万户,官名。金初设置,为世袭军职,统领千户(即猛安)、谋克,隶属于都统。元代相沿,其军制设万户为“万户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统兵七千以上称上万户府,五千以上称中万户府,三千以上称下万户府。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户,万户一员。
万户侯,汉代制度,列侯食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万户侯”,即食邑万户的侯。《史记·李将军列传》: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皇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
二
胡海为“万户侯”,名副其实,这源于朱明王朝之兵制,即卫、所制。
1355年,红巾军领袖刘福通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凤。卫、所制度,创立于龙凤十年(1364),至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成为明之基本军事制度。全国军队分卫、所两级,在军事要地设卫,次要地设所,平时由五军都督府、兵部及都指挥司管理,战时由皇上亲自调遣。
每卫设正三品指挥使一人,从三品同知二人,正四品佥事四人,统兵5600人;卫以下设五个千户所,每所统兵1120人,设正五品千户(千总)一人;千户下设百户所,统兵120人;百户(百总)下设两个总旗,每个总旗领五个小旗,每小旗领10个兵。
卫、所兵士,另立户籍,编入军籍黄册,世袭,在军籍内的兵丁,世代为大明军士。
既然兵丁世袭主,“指挥”亦不例外。胡家世镇安东,“皆以嫡袭”。其时,应始于安东立卫。
清雍正《山东通志》记:
十七年春正月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自山东至浙江,筑城五十九,咸置都司,以备倭为名。
《明史纪事本末》载:
(洪武)十七年正月,倭频寇浙东,命信国公汤和巡视海上,筑山东、浙东西、江南北海上五十九城。咸置行都司,以备倭为名。
应该说,在明初朱元璋屡兴大狱、滥杀功臣的血风腥雨中,胡海不仅能保家护族、平安而终,并得以爵位世袭,实属不易!
在许文继、陈时龙的《正说明朝十六帝》中如此记述:
朱元璋和功臣的关系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封李善长、徐达、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6人为公爵,另外28人为侯爵,并赐给大量土地,同时颁有铁券,如果本人或子孙犯罪,可以免死数次。
朱元璋还使皇室与功臣联姻,如郭英之妹为朱元璋宁妃,冯胜、蓝玉、徐达之女皆为王妃。李善长、傅友德、胡海、张龙等勋贵之子皆尚公主,与他结成了儿女亲家……朱元璋这样费尽苦心……无非是因为天下得之不易,希望能世代固守,传之久远。因此,他不会允许任何人对其统治和权力构成威胁,甚至那些被他认为会对其子孙的统治构成威胁的人,他都会毫不手软,必欲除之而后快。
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御史中丞涂节、商嵩告发胡惟庸南通倭寇北接旧元,意欲谋反。朱元璋命羽林军将胡抓捕……磔于市,牵连被杀达3万人。
洪武二十三年 (1390),有人告发李善长交通胡惟庸情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赐死,并诛杀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5万人……
胡蓝案使得大明的开国功臣被屠戮殆尽。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过这样的话:“独至明祖,藉诸功臣以取天下,及天下既定,即尽取天下之人而杀之,其残忍实千古所未有。盖雄猜好杀,本其天性。”
赵翼之言虽有过激之处,却指出了朱元璋滥杀的事实。
随后,紧接着是“靖难之役”,朱元璋长孙明建文帝朱允汶与其叔燕王朱棣你死我活的帝位之争。但也正是在如此刀光剑影中,胡海“传俊、鉴、瑾、世宗,四世皆以嫡袭”。卫城胡氏,世镇安东!
《明代抗倭官考》表3“山东总督备倭官列表”中记:
正德六年,胡俊,指挥同知,金吾右卫指挥同知。
后胡世宗长子胡鸣歧与“戚继光同应兵部,选授昌平守备,挽强能百石,有儒将风,竟中道夭(《卫志》)”,乃由胡世宗次子胡鸣韶袭父职。
胡鸣韶离职后,胡承光袭父职。胡承光,明万历十三年(1585)乙酉科武举人。
《卫志》记:
胡承光“本卫指挥,视篆(掌印)十余年,卫政多有整饬”。
因胡承光无子,由其弟胡承烈长子胡然岳出嗣,为胡氏八世世袭指挥。
三
胡家世镇安东,久而久之,“异乡”成“故乡”。
《卫志》记:
胡氏林“在阿掖山前面,虬松数亩,亭亭茂密,无风自响”。
按安东卫胡氏所记,胡氏林乃胡海、胡俊、胡鉴、胡瑾四世之坟地所在,原有祠堂一处,并记入《卫志》“寺观”。
然而可能因胡海名气太大,对其归葬何处,尚存争议,且皆有理有据。
胡海老家安徽省滁州定远县的政府网站上,这样记述:
胡海墓:胡海归附朱元璋后,从百进都督佥事。洪武十七年(1384),功封东川侯,十九年以征南将军讨平邓州、九溪后乞归故里,二十四年七月以疽病卒,享年63岁。清《定远县志·邱垄》载:“东川侯胡海墓,县东南十五里。”现查,胡海墓位于本县城南偏东15公里的胜利乡胡村河旁。该墓被河水长年冲刷裸露,后被盗掘,现存墓石门及少量石象残部。墓地附近还发现胡母林夫人读圹志碑一方,已残裂,文字可辨。
与卫城比邻,明时并属安东卫所辖的江苏连云港市亦是物证、人证俱全。
2005年7月29日,《 连云港日报》有张树庄、张义壮先生的《明开国名将胡海的港城缘》一文:
《隆庆海州志》、《康熙海州志》及《嘉庆海州直隶州志》的“武职”人物中,都有明东海千户所武德将军胡海的介绍……进入新世纪,南城胡氏续修宗谱,寻根问祖,在连云区丫髻山之胡之岭果园中一古碑前新竖一大理石纪念碑,重新颂胡海公之英雄一生。
2005年7月16日,笔者两人随朝阳老书记胡维仁等胡氏一行8人,车至丫髻山胡大岭果园中,对胡氏古碑进行考究。跨涧过桥,踏荆穿林,新碑古碣全立眼前。细读慎考顿觉港城文化之深厚,胡海一生之不凡。
胡海、字海洋……乃明开国名将,《明史》有传。一生随明太祖朱元璋转战南北,长征十省,首败元将贾鲁,连克泗、滁二州、晋升为万户,受命率部渡江,取南京、下镇江、再败元将谢国玺。擢升先锋,战湖州、宜兴,夺金华、绍兴,势如破竹。转战龙江、安庆,突袭九江、庐州,身伤多处而不顾,战无不胜而不骄,士卒钦之,太祖重之,授“花枪上千户”。率大军克荆、衡、潭四州,再擢宝庆府指挥佥事,为军中指挥使。后镇守益阳、祁阳、永州、靖州之敌,闻风自败,继而应调征四川、攻云南、势如秋风招落叶,所向披靡。朝廷封其为东川侯、洪武33年(1400)……朝廷授为武德将军,真乃功成荣至,永乐五年(1407)东海不靖,武宫急缺,调除直隶淮安尉守御东海中千户所,重返江苏,来我港城,在海滨之丫髻山安营扎寨,以制外海,成为我港城明初的最高军事长官,港城的明山秀水,丰粮旺渔,港城的淳正民风、敦东业、素朴实,为其所爱。年老乞休,子袭其职,自留港城,不归盱眙。兰芳桂茂,胡氏成为港城一大望族。永乐16年,胡海作古,享年六十有三,留遗言,葬丫髻山,看海靖民乐,可安丘瞑目,后辈从其言,以示其考。
看古碣,年代久远,龙蛇难辨,听胡氏老人介绍,古碣原在下坡,九十年代因城市建设需要,胡海古墓与碑碣需迁,附近胡希科老人未惊动族人,自顾用三民工迁此岭上。迁时在墓中挖制钱一筐,用手一抓,皆成铜屑。还挖出一条大铁链、一个大铁球,乃古代之兵器。其尸骨全朽,只取其土与陪葬物用席包好,同碑碣一齐上移至此。我们事先无备,未带宜纸,无法拓,只就近耨青草擦碑碣之文,七八个人根据草擦后的字迹推敲辨析,集思广益,本一字不存的古碣,基本辨清矣,其上款是“天启二年岁次壬戍仲春月念四日吉日”十六字。这是建碣之时间1622年。中间一行是“胡故海敦素胡大公朝奉墓”十一字,我们理解“海”是胡海之名,“敦素”,胡氏堂号即为“敦素堂”,自己推乃胡海自身崇尚之美德,对子孙教导之要求,敦本业、素朴实,凤凰城里的胡氏宗祠,以往祠联特别注意“敦、素”二字,“敦厚能表、素行可嘉”、“敦仁处世、素道传家”、“大德敦化、宽裕素风”、“敦修六艺业、素谈九经基”……举不盛举,都在教子孙敦素也,胡大公下面“朝奉”二字,我们浅见为古官名。下款七字只定头尾三字“孝男”、“立”中间四字我们怎么擦亦无形可辨……
明开国名将胡海,官港城,爱港城,居港城,葬港城,兰桂芳茂港城,昔市政协主席胡维德、云台区政协主席胡希锐、朝阳老书记胡维仁……皆其后也,此可谓胡海之港城缘,亦可谓港城之“历史荣”。
在当日报道中,并附胡海征战七省图及胡海古墓碑照片各一。
胡海虽生前有十八般武艺,然九泉之下也无术分身,故其究竟归葬何处,留与胡海后人自家理论去吧!
四
“窦燕山阴德碑”揭碑大典房总到河南交流姓氏文化拜访姓氏研究专家窦学田
武学宗师陈世萍访问姓氏网十年一剑,横空出世-中华姓氏网简介著名书法家别江先生向中华姓氏网赠书法作品书法雕塑大师钱文浩先生访问中华姓氏网(万家姓)中华一绝:“刀笔王”王濮方赠中华姓氏网作品实力派书法家杨云龙老师访问中华姓氏网 草根书法家常凤林老师《八骏》书法欣赏 紫艺大师储立之向中华姓氏网赠书法作品 万家姓网合作开发商鼎及甲骨系列产品 刘金彪致力轩辕文化,郝知本传唱正气新歌 合作:洛阳百家姓祠及洛阳得雅夏布艺术赖氏始祖陵园竣工千人祭祖赖氏美善企业家赖运宏先生邱万房卜在深交流姓氏文化访问清河县及华夏张氏祖庭[崔氏网]崔根峰将军与房恒贵考察写意房山文化园国家一级书法家任国京为中华姓氏网题写书法[钱氏网]华夏姓氏一行10人考察钱文浩书雕城[储氏网]紫艺大师储立之向中华姓氏网赠书法作品[任氏网]任世淦:一部家谱反映一个氏族古老文化 研究姓氏文化,需要打开“金壶”取出“丹书” 超大尺寸《房氏八骏图》横空出世(河南房巍作) [卢氏网]“八荒通神“--著名国画家卢禹舜 他们,用宽袍广袖演绎“祖先是炎黄” [刘氏网]刘道超:当代宗族与国家关系之思考卫城胡氏“万户侯”
胡氏一族,因武名重,然由“武”而“文”,且文韬武略兼备、功垂青史者,当为胡承烈。
胡承烈(1528―1601),字知庵,之父胡鸣韶是胡世宗次子。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胡承烈中举人,次年出任杭州府佐史。佐史,“太守之副驾,谓之公佐,杜牧谓半刺”。
在任期间,胡承烈处事公正,礼贤下士,爱民如子,史称:
武林胡别驾公……礼士不徒口吻而士罔弗怀,御吏不同苛求而吏罔干于宪,绳下不为严刻而民罔弗钦甫下车,一君之幽蛰受煦共,皆畏神君戴慈母也。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明军荡平倭寇,浙江省筹备大宗各色丝绸、彩帛及金银珠宝直献朝廷,以示万民同贺、永庆知平之意,由胡承烈“提浙兵三千余出海”,从杭州湾由海路押运贡品进京。
明隆庆二年(1568),胡承烈调任钱塘县令,杭州督学葛寅亮以诗相送:
明公来佐郡,遐尔颂贤能。卓鲁堪齐誉,龚黄可并称。
心清浑似玉,守洁凛如冰。他日循良传,声名羡独登。
时“钱塘为东道要冲,乘传旁午弊,民黠猾,百出岐涂”,胡承烈在钱塘一任四年,兴利除弊,惩恶扬善,一扫陈年积习,官变清、民向善,“乡绅、孝廉及士民等沐其化,咸为歌咏……戴士民者复翕然声之当路,钱塘歌来,寘碑载道焉”。
此,有韩姓内翰之“赠胡郡侯”为证:
安邦张翼获生申,治世才能盖有真。宁是政行求化俗,自然纯德足宜民。
明隆庆六年(1572),胡承烈调任海宁县令,恰逢大灾,颗粒无收,胡承烈千方百计向杭州、钱塘等邻近县府的乡绅筹措粮米一万多石(约60万公斤)救济灾民,百姓“赖以全活者甚众”,海宁文人“共谋诸梓汇以成书,彰善政,更彰仁心,盛德请操,真可称宛宛如画”。
胡承烈离任时,海宁名士陈继儒有“胡侯德政”诗相赠:
烹解手段羡仙才,共说和风福曜来。一郡弦歌歌召杜,伫看声望接三台。
明万历四年(1576),因胡承烈在三府深得民心,皇帝下旨:“简命特受蕲州牧”,即蕲州太守。不到五年,蕲州大治,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居乐业。
明万历八年(1580),五十二岁的胡承烈上书朝廷奏请告老还乡,“蕲人极为借恂,具德政上闻当道,諄于宛留”。但胡承烈去意已决,万历皇帝最后授予“奉直大夫”封号,准予还乡。
御史邹之鳞赠诗《颂胡侯政德》:
到处施为治绩新,本来酿得满腔春。赐环如召循良吏,明府应为一代人。
胡承烈回乡时,安东卫的赋税征收体系很混乱,“漕粮附卫之屯地在诸照,卫之城池实在江赣”。建卫城后,明朝把安东卫城周围的土地拨给安东卫,所以绣乡针河北、界牌岭南的土地才归山东,但赣榆县的官吏仍然向安东卫老百姓征收赋税,百姓在山东、江苏官府的双重管理之下,苦不堪言,“是时地属山东而司赋税者犹系赣榆之官,未免十羊九牧”。为此,胡承烈与仍任安东卫指挥的兄长胡承光约地方士绅上书万历皇帝,请求将安东卫周围土地归安东卫管理,并得恩准,一方百姓从此免除两省纳税之苦。
五
安东卫城西泉子庙村有一泉,古称灵泉。
《卫志》记:
灵泉,在城西四里,泉如石臼,水自石中涌出,味甘且凉,有胡挥公祠,董中丞题其碑曰“水本涵清”。
明正德年间(1506-1521),胡瑾长子胡世宗袭指挥,退职后在此隐居,人称“石泉老翁”。
其后,胡世宗三子胡鸣道亦在此栽竹、植树、种花、养鸟,世人谓之“竹川老人”。
明万历十一年(1583),胡承烈整修神泉,在泉边为其父胡鸣韶建祠、立碑,兵部侍郎李用为之撰“挥使胡公祠记”。据碑文载:
(胡鸣韶)常(尝)于卫城之西构(购)地数亩,树以竹木,莳以蔬果。政务之暇,游憩其中。或佳客过临,即煮茗涤盏,雅歌投壶,有时长啸偃仰,镇日忘返。时语其子今挥使裕庵承光、次子半刺知庵承烈曰,此地吾所乐,百岁之后当栖神於此,汝其识之。裕庵等奉命惟谨。
胡承烈并在卫城西二里购地十数亩,建白衣阁,春来鸟鸣花艳,植树种花,掘塘养鱼,春来鸟鸣花艳,秋至黄叶铺地,朝观笔峰日出,晚睹宿鸟归林,文人墨客在此谈文论诗,“林阁夕阳”成为安东卫一大胜景,并纷纷一竞文笔。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壬子科卫籍人赵应元曾以“林阁夕阳”为题:
槛外红轮已坠西,余晖犹映北山溪。樵楼画角声将动,瑞草寒烟望欲迷。
征雁每随残照远,野鸟仍来晚树栖。凭栏且莫兴归念,更听山猿待月啼。
三十多年后,明万历十五年(1587),青州府同知李枝来此以《登城西林阁》二律“一较高低”。
其一:
怡老惟开此一楼,负山面海独优游。身世有儿能干蛊,乾坤无事可关愁。
行吟泽畔携琴弄,把菊篱前命酒酬。林下风神自飞动,应怜李广不封侯。
其二:
将军铃阁背山开,万里沧溟霁色回。横海勋名元旧物,伏波声价更新培。
旗分龙虎秋风急,地近燕齐北雁来。此日登临益惆怅,为君聊尽掌中杯。
御史姜润身与之唱《和韵》:
其一:
玉门关外有林泉,风景分明似辋川。午困忱琴眠竹下,酒酣移榻近花前。
清溪月朗鱼争跃,翠障云收鸟自还。不是五侯歌雾地,红尘隔断即神仙。
其二:
夕阳宝剑上高楼,万顷烟波入望流。天际碧云随上下,沙头白鹭自沉浮。
樽开北海秋风满,帘卷南山夜雨收。醉倚朱栏听牧笛,一声吹破楚江秋。
明万历十六年(1588),胡承烈又与指挥王世禄在卫城东阿掖山玉皇顶建“东山草堂”,后称三元行宫,其山近云台出重霄,其宫下临无地,三元行宫成为明末及清朝齐鲁文士浏览聚会、观海赋诗的佳处之一。
胡承烈并留《东山草堂》以志:
高山星斗近,壮气自崆峒。潭响龙惊雨,竹声虎啸风。
乘月踏松影,白云步步逢。凭栏桥下水,飞瀑动长虹。
琴调与钟韵,知音深谷中。一尘不到处,万籁却皆空。
安东因武立城,胡氏世代武将,胡承烈亦文亦武,由武而文,为卫城倍添儒风墨香。后世安东文风渐盛,学子辈出,胡公可含笑九泉矣!
共
条评分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淘江湖
新浪
QQ微博
QQ空间
开心
人人
豆瓣
网易微博
百度
鲜果
白社会
飞信
离线
胡保森
UID:4109
注册时间
2015-12-07
最后登录
2016-11-20
在线时间
25小时
发帖
58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铜币
61
威望
41
贡献值
0
银元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胡氏宗亲
发帖
58
铜币
61
威望
41
贡献值
0
银元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20
宁生宗亲有联系方式吗?青岛流亭胡保森13789887809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http://bbs.zhhusw.com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您目前还是游客,请
登录
或
注册
进入高级模式
文字颜色
发 布
回复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上一个
下一个
隐藏
快速跳转
动态热点
姓氏资讯
胡氏新闻
网群动态
新闻回顾
宗亲互助
寻根旅游
宗亲交流
安徽胡氏通志
宗族文化
胡氏源流
支源流派
谱序跋言
墓碑志铭
牌坊庙祠
胡氏人文
风土人情
故居名胜
胡氏故事
胡氏文化
谱碟研讨
文论专栏
胡恒俊专版
胡宁生专版
寻访手记
各地寻根
东北地区
华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华中地区
华东地区
西南地区
华南地区
海外地区
休闲茶馆
文化艺术
国学智慧
年鉴史记
族谱知识
宗亲文学
资源商讯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