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12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余姚斗门村胡氏家族:一年两次的特殊聚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 本帖被 胡宁生 执行提前操作(2016-10-11) —
余姚斗门村胡氏家族:一年两次的特殊聚会
来源:东南商报 文:樊卓婧 程鑫 摄:王鹏
平时,几位胡氏家族的成员也会在胡氏宗祠内相聚,聊聊最近村里的情况。
求实小学内的古树。
    余姚马渚镇斗门村胡氏家族的35户村民每半年聚一次,这个习惯已经坚持了6年。
    更难得的是,他们把每年两次的聚会做成了公益,还为此设立了胡氏道德基金,专项用于胡氏村民救急之帮扶。
    斗门村的这个习俗是有传统的。近百年前,胡氏先贤胡莲荪毁家兴学成为佳话,并留下“崇德重教爱家兴业”的家训。如今,胡氏子孙们通过这种特殊的聚会,践行先祖崇德之家训。
聚会话温情
    马渚镇斗门村胡家片的村民阿根不幸罹患重病,放疗化疗花了不少钱。几天前,胡氏道德基金会会长胡国安将3000元慰问金送到阿根家,代表胡氏同族鼓舞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胡氏道德基金是在今年4月31日斗门村35户胡氏人家聚会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像阿根这样遭遇意外的胡氏村民提供援助。
    这样的聚会,已经持续了6年,每年两次,每次聚会都要商量为村里办一件公益之事,钱款来自当场的自愿捐赠。
    第一次聚会是在2009年12月31日办的。发起人之一、村党总支书记胡鹤鸣说,最初的想法是让年轻人见见面,增进一下邻里之间的感情,并没有更多的想法。
    斗门村地处余姚马渚镇东大门,目前有村民1300余户,人口3000多人。凭借便利的交通优势,这里的经济发达,大小企业有近百家,特别是胡家片区的35户村民,开厂经商的占到一半以上,日子过得很滋润。如今,当年的创业者都已渐进暮年,子女们长大后几乎都住到了城区,有的则在外经商。
    口袋鼓了,生活富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却有些失落:邻里之间的沟通少了。记忆中端着饭碗走家串户的热络场景不见了;凉风习习的夜晚,三五成群的乡邻坐在院子里唠嗑的热闹也没有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虽然都是一个大家族的,可不少人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了。
    村党总支书记胡鹤鸣觉得,得想个办法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想着搭一个平台,让邻里之间多多交流、增进感情。
    2009年12月31日,由胡鹤鸣、胡国安、胡百申、胡杰、胡兴隆、胡福康和胡永安等7人发起的第一次胡氏家族聚会在胡福康家中举行,胡福康做东,共有35户胡氏人家的代表出席,其中有17位企业主、23位大学生。
    每个人对这种久违的亲近都备感兴奋,觥筹交错间,60多岁的企业家胡国安提及,近百年前,胡氏先贤胡莲荪毁家捐教、建立求实小学的事。
    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又重新被提起,胡莲荪这个名字,对许多年轻的斗门村人来说已经有点陌生,但其善举至今还影响着胡氏家族的每个成员。位于余姚马渚斗门村的马渚镇求实小学就是胡莲荪崇德重教的见证,这所已有近百年历史的学校就是胡莲荪于1918年捐资修建的。
传承至今的胡氏家训
    胡氏家族的贤人榜详细记载了胡莲荪的事迹。他的故事,可以拍成一部励志剧。
    胡莲荪自幼父母早亡,因为家境贫寒,几乎没上过学堂,小时候跟随堂兄到上海谋生。刚开始他在民国路一家木行和煤炭行做苦力,以拉“塌车”送木料和煤炭为生。送货要记住路名、店名、门牌号等等,他很勤奋,将所有的客户地点熟记在心,不管风霜雨雪,他都能按时送货上门,赢得了客户赏识。
    天津路信裕钱庄傅经理有感于这位年轻人的勤奋和诚恳,招他到钱庄做杂工,胡莲荪从此不用整日在大街小巷奔波。更幸运的是,经理还教他学文化,传授会计知识。胡刻苦学习,没几年时间就熟悉了会计业务。不久,傅经理被聘为上海一家洋行的华方经理,胡莲荪以会计助理的身份也在那里谋得职位,生活因此而发生改变。
    胡莲荪深感读书之重要,萌生了捐资办学,造福乡里的念头。当时他的收入并不高,却非常节俭,把挣来的钱一点点积攒起来。1918年,胡莲荪回到家乡斗门,租借村里九功寺大殿及两侧房屋,捐银9855元,创办了私立求实小学。学校提倡男女同校,免费入学,成为当时闻名姚西的新型学校。
    1932年,日本侵略上海,向闸北进攻,胡家遭遇炮火,胡莲荪携带家人逃回家乡,靠20多亩租田过生活,吃饭都有点困难,不到半年就去世了。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求实小学,叮嘱继子世良一定要把学校办下去,并留下了“崇德重教,爱家兴业”的家训。
    虽已经历近百年的历史,如今的求实小学依然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之一。学校现有12个班级、490多名学生。校园里的那棵百年古树还挂上了浙江省古树名木的牌子。
    创办之初,求实小学并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上世纪90年代,有感于胡莲荪崇德重教的家训,周氏家族捐赠30万元,扩建了现在的二号教学楼。一直以来,求实小学都是崇德行善的见证,令胡氏家族引以自豪和骄傲。近百年来,斗门和临近村镇的孩子,都是在这里完成启蒙,带着对人生的追求从这里起航。
    胡国安往事重提,他的倡议当即得到聚会者的一致赞同。接下来的议题就是商讨该为村里做些什么情。
村里拓宽的河道。
    穿村而过的那条河如今河水清澈,随处可见在河边洗衣服的村民。河面上,一簇簇的小鱼欢快地游弋。
    这条河的今天,正是第一次聚会后,胡氏族人为村里做成的第一件实事。
    之前,这条河是村民放粪缸的地方,河水脏臭,河道淤塞。一到夏天,河边的村民窗户也不敢开。
    首次聚会,大家一致认为,治理这个河道是当务之急。
    村党总支书记胡鹤鸣当场捐款4万元,胡福康捐3万元、胡国安捐2万元、胡建灿捐1万元、胡杰捐5000元……35户人家全都慷慨解囊,一下子筹得资金13万元。
    粪缸转移了,堆积了几十年河道淤泥被清理了,河道两岸砌上了条石……“龙须沟”的改观,赢得了全村村民的点赞,胡家片的35户村民由衷地感到高兴。
    首次聚会就帮村里做了一件大好事,大家都认为这种形式很好。从那以后,胡氏家族就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一年举行两次聚会,分别安排在4月31日和12月31日,节假日之前,每次聚会至少帮村里做一件公益。
    聚会虽说是轮流做东,但每次大家都抢着报名。村民胡尚龙说,一共35户人家,一年两次,得17年才轮到一回,所以大家都很踊跃。再说,每次聚会也就几千元钱,都能承受。
    到目前为止,胡氏35户人家已举行9次聚会,捐款超过200万元,为村里和群众做了10多件实事。
    第一次聚会完成了村里的河道治理,小河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次落实了村里的卫生保洁员,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保障。
    第三次安装了抽水机房,让河道里的死水流动起来,所谓流水不腐。
    第四次接通了污水管,杜绝企业排放的污水流入河道。
    第五次拓宽了河边道路,河道得以拓宽。
    第六次聚会大家共同出资120万元,修复斗门胡家宗祠和斗门村文化礼堂……从此,这里成为胡氏家族聚会议事的地方。
    最近这次聚会就是今年的4月31日。大家提议建立一个胡氏道德基金会,现场及会后共筹得资金6万多元,用以帮助村里的困难户。
    其实,帮助困难家庭早已经是胡氏35户人家聚会时的一项主要议程。几年前,在外经商的胡阳军聚会时得知,村里有一名贫困学生胡某,因父亲早亡、母亲有病,上学遇到了困难,他当即决定与胡某结对,每年出资1.2万元资助其上学,直到大学毕业。
    不久前,胡氏村民阿根罹患重病,经过基金会7名理事表决,给他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
特殊聚会还将继续
    特殊的聚会除了给村民办实事,也是村民间解决纠纷、增进感情的平台。
    村民之间有时难免有点小摩擦,在村党总支书记胡鹤鸣看来,一个家族的人以这种方式聚在一起,话就好说多了。于是每次聚会就成了冰释前嫌的最好时机。
    受胡氏35户村民的影响,斗门村的风气明显好转。崇德有礼,乐善好施,成了全村的价值取向,村里要做什么事,只要有利于村民的,都能赢得村民的积极配合。
    2011年,村里要拓宽河道,根据规划,河边6户人家的房子需后退3米。包括胡建龙在内的6户村民没提任何要求,主动及时地拆掉围墙,河道拓宽工程顺利开工。
    相比于那些身价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大老板,斗门胡氏的这些企业家并不算很有钱,但他们却有着不同的钱财观。
    胡氏道德基金会会长胡国安上世纪70年代到社办企业跑供销,80年代在自家一间40平方米的小屋内办五金厂,后来子承父业,公司发展到16000多平方米的规模。胡国安觉得,他的创业经历跟当年胡莲荪类似,都是白手起家,都是得贵人相助。而且,他使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理应拿出比别人更多的钱来为社会做点事情。
    秉承胡氏先祖的家训,这种简单朴素的钱财观已扎根胡氏后人。在他们看来,既然这种特殊的聚会成了他们践行家训的平台,那就要进行到底。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