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65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都教头”胡旭东:长五飞天的“01”指挥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08
来源: 新华网

    【人物小传】胡旭东,男,汉族,中共党员,1980年11月出生,安徽舒城人,工程师,现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副总工程师,主要负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统筹谋划、指挥决策和任务抓总工作。曾参与发射任务40余次,担任北斗二号、风云二号“01”指挥员2次。是文昌测发系统学术带头人,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培养科技人才队伍,“1153”人才库第三层次人员。因成绩突出,被评为组织指挥标兵,获文昌航天发射场优秀科技干部,荣立个人二等功一次。
“长征五号”首飞任务01号指挥员胡旭东下达的倒计数口令。经过10秒倒计时后,火箭终于点火起飞。
“长征五号”火箭点火起飞。
“长征五号”火箭腾飞瞬间。

    新华网海南文昌11月4日电(刘远航、魏政、胡刚)“01”指挥员,是航天发射的大脑,是火箭发射任务技术上、指挥上的NO.1,是火箭能否“顺利发射、准时发射、安全发射、成功发射、圆满发射”得以实现的关键。

    胡旭东,长五首飞任务“01”指挥员,神箭的“掌舵者”,性格沉稳、对长征五号状态全面掌握、攻坚克难、勇挑重担,被航天人称为“都教头”!
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铁心向党的“都教头”

    2011年,在西昌,“都教头”胡旭东已成为“01”指挥员,工作有声有色、家庭和谐美满,妻子就在离单位不远处工作,每逢节假日还能回去陪陪老婆孩子,想谁也没有料到他会来到海南文昌。而此时的文昌发射场还只是一个雏形,去文昌就意味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谁都知道那就是个“火焰山”,发射场建成后要面对的是全新的火箭、全新的测发队伍等诸多困难和硬仗。但是,在“革命同志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理念的鞭策下,2012年,海南发射场正式组建动力系统,需要赴海南发射场的命令下达,他依依不舍地告别了身边的妻儿,奔赴南海之滨,毅然投身到了航天发射的建设中,用时不我待诠释着对祖国的忠诚。
    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长五飞天上,对家庭却成了个“狠心男”。每当提起家庭时他的眼眶便不由得红润了,“选择了长五,和妻子女儿视频都成了奢侈的事,每当女儿看到视频中的我,总是‘爸爸、爸爸……’叫个不停,我心都碎了”。小女儿出生时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演练任务还在收尾阶段,家里需要他,任务更需要他,他忍住痛毅然选择了火箭。直至演练全部结束,他才飞奔回家。不久后,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和文昌发射场的首次亮相,在短暂的陪伴之后,他又不得不返回发射场。前不久妻子携女儿专程探望,这时长征五号首飞仗已经打响,他工作的地方和妻儿住的地方相隔仅20分钟车程,但测试现场的工作过于繁忙,时常无法与妻儿团聚。“我来的日子里,他每天早出晚归,有一次他回来时我和孩子都睡着了,看到熟睡中的我,他忍不住蹑手蹑脚跑到小女儿身边深深的吻了一下,他的吻把睡意朦胧的女儿弄醒了,女儿哭了起来,我起身抱起哭闹的女儿,无意的瞥了他一眼,他看到我憔悴的脸庞深情的告诉我。‘老婆,我知道你们需要我,但是发射场更需要我,不到火箭成功发射那一刻,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放松’”。“都教头”在国与家之间总是考虑前者多一点。
常思奋不顾身,而念长五之急——铁血担责的“都教头

    发射场初建时,绝大部分岗位人员没有执行发射任务经验,甚至有的连真实火箭什么模样都没见过,为了培养新发射场的人才队伍,他带着第一批骨干开始技术攻关,不断克服难题,确保任务开始前能够培养出一批优秀操作手和指挥员。2012年,他带领大批骨干赴北京、西安、上海、天津等地进行新一代火箭的学习和研究。从产品研制开始,积极跟踪各类大型试验,积累了大量火箭相关数据。利用跑大图、画小图、桌面推演、口令演练等形式对岗位人员进行锤炼,为文昌发射场各系统培养了20余名系统指挥员,为动力系统培养了40余名岗位技术骨干、操作能手。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一级动力指挥员徐文康说,“是01指挥员手把手一路指引我走向了系统指挥员的岗位”。
    “都教头”很会和时间赛跑,为了尽快攻破火箭测试发射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他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一线工作的经验,针对年轻操作手的实际情况,研究摸索了一套完善独特的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参试人员的学习热情,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利用饭前的时间开展“每日一问”活动,充分检验了人员测试准备情况,并通过集体讨论、指挥员点拨的方式逐个击破测试中“三误”问题,为长征五号火箭首飞任务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还未正式开始,“都教头”就到达了工作的最前沿,他每天跟踪监督指导地面设备恢复,每天他去的最早、走得最迟,每次他最喜欢与岗位人员聊聊,时而了解参试人员存在哪些困难、时而问问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时而传授一番工作经验、时而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用实际行动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用朴实的语言激励着航天接力者。
    “都教头”对待火箭测试工作,从来都是高标准、严要求,他常说,“指挥员必须了解每一个测试状态”。他是这样说的,自己更是这样做的。进入流程之前,每次重大操作、重点测试他都亲临现场,亲自督查指导。“这里不行,写的太笼统了,要具体一点,这里也不可以,这个标点不对,还有这里要明确具体多少秒”,“都教头”一边为指挥员指导,一边在文件上密密麻麻进行着批注,数十条操作项目,只有两条在他那里通过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大家都说,“这个“都教头”真有两下子。”是啊,只有对工作追求极致,始终高标准,才能达到卓越。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铁胆攻坚的“都教头”

    早在西昌,“都教头”“排故能手”的称号就已声名远扬,排除“射前22分钟氦台JQ2减压器故障”、“YF-75发动机AT41-0减压器故障”、“低温配气台异常振动”、“负2分钟液氢连接器无法正常脱落”为代表的重大故障11起,为一枚枚火箭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常说,“成绩属于过去,对于长五的学习自己才刚开始。”初到文昌发射场的他为了全面拿准、吃透长征五号火箭,他开启了“开挂模式”、成了一名夜以继日的“拼命三郎”,啃教材、画图纸、作比较,在数据的海洋里鏖战一年,硬是把每个原理、每个系统、每个岗位都完全弄懂吃透,成了靶场的“一口清、问不倒”。
    “都教头”常说,“各指挥员要统筹各项工作,保证兄弟们休息好”,但这句劝告他却从不用于自己。在测试现场无论你加班多晚总能看到“都教头”的身影,好似他从未休息过,为了保证任务安全顺利,他夜以继日地工作,自从火箭进场以来他便没了休息日、告别了节假日,他更多的陪伴是那镶着五星红旗的大火箭。看他“拼命三郎”的工作,总体动力指挥员胡雷鸣与他开玩笑说,“火箭又不是嫂子,你怎么天天围着它!”胡旭东听到这话微笑着说,“但它是我‘情人’,比你嫂子娇气多了,不看到它上天,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放松”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对于一名操作手,航天发射工作也许只是按按钮、插插头、开开关等平凡的小事,但是对于“都教头”,则要托起航天发射的重重考验,在工作中他需要同时统筹19个系统、100多个岗位、1000多名操作手,实时掌握火箭发射的整个过程,还要及时处置各种故障问题,而且不允许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一旦失误就可能导致航天发射的失败,甚至造成灾难性后果,可想而知其压力之大。可以说,他是用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攻坚精神书写了什么叫“撼山易、撼航天人难”!
    长征五号火箭演练任务期间,在泄回液氢对接二级氢排连接器时,突发重大故障,氢箱测压管与箭上连接处氢气泄漏,氢浓度报警仪瞬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随时可能发生爆炸危险,他没有丝毫的迟疑、果断决策应急处置,与一线参试人员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成功处置这一重大故障问题,完成氢加排连接器脱落二次对接,创造了世界航天奇迹,期间他没有吃一口饭、没有休息一分钟,直到故障排除、危险解除才松了口气。
开拓进取立新功,助力长五翱太空——勇往直前的“都教头”
11月1日,长征五号首飞任务01号指挥员胡旭东在火箭发射塔架前为记者讲解。

    “都教头”在西昌完成了人生第一次蜕变,以最年轻的“01”指挥员身份诠释了对航天的爱。但他并没有因此止步,为了适应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全新的指挥模式,确保“顺利发射、安全发射、准时发射、成功发射、圆满发射”的战斗目标圆满实现,他没有一味照搬西昌做“01”的“老经验、老做法”,而是勇往直前、开拓创新、锐意进取,重新探讨出一套适应新火箭、新发射的场指挥模式,在发射场建设时期,“都教头”带领动力系统,突出难点、重点攻关,为发射场建设提出了20余项技术改进措施,编写了动力系统教材、操作规程、预案、试题库等各类技术文件上百份、近100万字,攻克了新一代两型火箭的软实力建设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中《低温动力系统电教教材》获教材评选一等奖,《海南靶场氢系统建设》、《低温推进剂泄回操作规程》和《低温推进剂加注操作规程》等创新成果填补了大推力运载火箭测试发射领域的空白。为文昌航天发射场承担发射新一代大推力火箭,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发射场”的宏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心向党、铁血担责、铁胆攻坚、勇往直前,“都教头”时刻保持冲得上、拉得出、行得正、打得赢、不变质!这就是长五飞天“01”指挥员胡旭东的真实写照。

    所谓“都教头”,总指挥是也,立标榜是也;所谓“都教头”,传经验,育新人是也;所谓“都教头”,掌大局,助长五翱太空是也!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08
【延伸阅读】“嫦娥”身后的安徽面孔——专访4位皖籍航天人
来源:新安晚报

    “嫦娥二号”顺利飞天,背后是无数中国航天人兢兢业业的付出,而在其中,咱们的安徽老乡也功不可没。从低温动力系统的指挥员,到塔吊操作手,再到发射测试站的气象员……在“嫦娥二号”发射的方方面面,都活跃着安徽人的身影,是他们用汗水助力,托起了中国航天奔月的梦想。
胡旭东:“喂饱”嫦娥好上天
每一次任务都要打起百倍精神

    来自安徽六安市舒城县的“80后”小伙胡旭东,一直活跃在航天发射的前沿阵地,作为“嫦娥二号”运载火箭低温动力系统的负责人,他“矢志航天终不悔,志送嫦娥上九天”,成为发射场区一流的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为“嫦娥二号”奔月添加了充足动力。
    舒城小伙管“动力”
    胡旭东,安徽舒城县人,大学本科文化,担任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低温动力系统技术区和前端负责人,主要负责为“嫦娥二号”升空添加低温燃料。
    胡旭东虽然年龄不大,但在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却是有名的技术骨干和攻坚能手。2007年“嫦娥一号”首次飞天时,胡旭东就担任了火箭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此次“嫦娥”再次奔月,胡旭东又被委以重任。
    “火箭燃料添加剂都是易燃、易爆燃料,添加时要非常小心谨慎,危险性很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爆炸,整个发射任务就会前功尽弃。”胡旭东说,虽然经历了多次卫星发射,但面对这次举世瞩目的发射,始终不敢掉以轻心。
    2003年,胡旭东大学毕业后,来到偏僻的大山深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刚到基地时,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从基本功开始学起,一年内他就记录了10多本学习笔记。胡旭东迅速成长为低温动力系统的骨干力量,并当上了低温发动机组小组长。
    曾经多次化险为夷
    火箭的每一次完美升空都让国人感到兴奋,但幕后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往往不为人知。
    2008年10月30日,“委内瑞拉一号”通信卫星进入射前4分钟准备阶段,低温动力系统贮箱补压突然出现异常。面对突发情况,胡旭东沉着应对,快速反应,精确处置了故障,圆满完成发射试验任务。
    2009年,在”北斗二号“卫星发射任务中,系统在进行数据判读时,胡旭东发现有两项压力参数不在指标范围之内,于是立即召开系统分析会,组织故障排查。50个小时过去了,故障得到排除,而胡旭东却没合上一眼,他说:“作为动力室的人,就一定要动力十足!”
    胡旭东带领同事多次排险,多次受到基地和上级嘉奖。连续两次参与嫦娥奔月发射,胡旭东很兴奋和自豪:“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耀。我希望还能为三号、四号贡献力量,让嫦娥奔月的功勋录上,有咱们安徽人的名字!”
许亚飞:两度改行两次闪光

    在发射前,大家最担心的就是天气状况是否会影响如期发射。气象观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许亚飞,安徽亳州蒙城人,现就职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测试站,主要负责高空探测业务。
    许亚飞高挑的个头,瘦瘦的身材,戴着一副眼镜,显得十分斯文。
    他在大学里学的是雷达测量专业,毕业分到发射场区的气象台后,他被安排到地面气象观测的岗位上。一边是苦心钻研了两年的雷达测量,一边是一无所知的地面气象观测,许亚飞没有半点难色,就欣然接受了上级的安排,从零开始学起。刻苦努力让他在一个月后,就走上观测员的工作岗位。
    由于工作需要,组织上后来又将许亚飞从观测岗位调整到高空探测上。苦苦学了3年的观测业务又得暂且抛到一边,从头学起了探空业务,许亚飞再一次迅速完成了转变。
    高空探测“嫦娥二号”任务前,许亚飞所在的高空气象探测岗位计算机突然无法接收来自探空仪的信号,业务值班工作一度陷入困境。许亚飞反复试验排查,最后将故障定位在接收机的高频放大芯片上,与后来厂家的判断完全一致。
    2010年 7月,许亚飞远在安徽老家当教师的爱人带着不满十个月的儿子,转了几次火车,千里迢迢来中心探亲。看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妻儿,许亚飞的心里满是愧疚。妻子十月怀胎,许亚飞没能在身边,孩子出生没到一个月,他就匆匆收拾行李回到单位。自己真正陪在妻儿身边的时间真的是太少太少,可这次因为太忙,他仍然不能好好陪伴妻儿。好在妻子不怪他,她说:“老公认真工作的样子最帅。”
小夫妻李永、桂庚:师兄妹都是大指挥
夫妻俩在工作中共同成长

    在“嫦娥二号”任务中,一对刚刚新婚的夫妻共同担当重任,其中一位就是来自安徽池州的桂庚。一个在塔架上,一个在远控楼里,这两人在各自岗位上分别为“嫦娥奔月”挥洒汗水。
    李永来自江苏宿迁,火箭装配系统总体装配组组长。桂庚来自安徽池州,火箭推进剂利用系统指挥。“他是我老公,我是他小师妹。”她这样介绍。
    “火箭送到发射场后,从头到脚,都由我们装配系统来完成。”李永说,他们装配时使用的扳手、钳子都用带子系在手腕上,旁边还要有人用兜子在下面接着,免得有东西掉下来形成隐患,工作10年,李永没有掉下过一颗螺丝钉。“每次火箭发射,我们都要躲进掩体,10年来我从来没有亲眼看过火箭起飞。”
    桂庚的工作,主要是对推进剂进行调控,让火箭燃料在飞行中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燃烧。在加注燃料时,要精确控制。不管是加多了还是加少了,都无法让火箭准确地进入轨道。而在火箭飞行中,他们还要通过实时监测,让燃料按比例燃烧,才能确保准确地飞到目的地。
    在偏僻荒凉的深山大峡谷里,这对夫妻将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一起做饭、种菜、养花、散步、看韩剧……两人爱好惊人的相似。他们从同一所学校毕业,先后来到同一单位,同样从事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同样成为系统指挥员。今年8月8日,他们参加了发射中心举办的集体婚礼。两人的生日都在“嫦娥二号”发射前夕,生日祝福的话语,还写在他们家的小黑板上……
潘克锋:他帮火箭“站起身”

    “嫦娥二号”卫星发射时的精美弧线令人印象深刻,而发射前,将“长三丙”火箭准确无误地吊装、竖立到发射架上,却是一个难题,而现场完成这一重任的就是安徽阜阳人潘克锋。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二号”,潘克锋均以出色的表现为“嫦娥飞天”交上了满分答卷。
    塔吊高手
    9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火箭吊装现场,紧张而忙碌。塔架一层的一间7平方米的操作间内,一个身穿橙红色工作服的小伙子正坐在操作台前,配合着吊装指挥员的口令,“啪啪啪”快速地按下控制台上的数十个按钮。承载“嫦娥二号”卫星的“长征三号丙”型火箭的一级箭体经过起吊、翻转、平移和垂直下落后,稳稳地矗立在发射台上。
    完成这一系列动作的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塔吊岗位主操作手潘克锋,“火箭吊起到发射工位有10多米的距离”,潘克锋说,这10多米距离虽然不长,但要准确无误地从发射场转移到2号发射塔台,并吊装竖立起来,并非易事。
    来自农家
    1981年5月,潘克锋出生在阜阳的一个农民家庭,十九岁来到航天城。从小就在乡间地头“摸爬滚打”的潘克锋,有着同龄孩子少有的吃苦耐劳劲儿,这使得他很快就适应了山沟里艰苦乏味的生活。
    2002年3月,当得知单位有意想培养他当塔吊岗位操作手时,“真是激动坏了,一夜都没睡好觉”,谈到当初,潘克锋脸上依然洋溢着喜悦。
    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奔月,举世瞩目,第一次担任主操作手的潘克锋从容指挥,以堪称完美的表现演绎了自己精彩绝伦的吊装技艺。在他担任主操作手的17次任务中,每次火箭、卫星吊装任务都精准到位,潘克锋也多次被西昌发射中心评为优秀骨干。
    英雄无悔
    2009年,潘克锋的幸福小家发生了令人心碎的变故:刚满周岁的小女儿,因身患先天性溶血性贫血,经无数次奔波医治无效后而夭折。这突来的打击对潘克锋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我不是一个体贴的丈夫,更不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因为工作太忙,我对他们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我欠这个家庭太多。”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但潘克锋现在心里依然充满愧疚和自责。不过他在变故发生后,还是及时调整了心情,认真研究方案,最终顺利完成了“嫦娥二号”塔吊任务,他说选择了航天就永不后悔。
    本版稿件由 占康 本报特派记者 李阔 宫礼 发自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