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宗亲文学 移动到本区(2018-08-16)
—
图文:黄山怪石 2012年7月26日游了奉化溪口,下午赶到杭州,住宿地点在距市区很远的余杭。由于时间只有一上午,游程安排27日上午只游览西湖一个景点,早饭后从酒店出发,车开往市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行不乏有人多次游览杭州,始于1966年,我到杭州来有多次。这次是顺道游览,对安排半日,只游西湖大家也没有意见。车停在西湖南山路太子湾公园附近,大家下车。 下车的地方在“苏堤”南端,“苏堤”堤埂横贯西湖,是全长2.8公里的湖中长堤。 游览前大家集中,导游介绍了游程,强调了只有一上午,规定了集合时间,之后,大家就开始了西湖的游程。 “苏堤”与北宋诗人苏东坡密切关联。苏东坡曾二次担任杭州的地方官,他组织20万民工疏浚西湖,然后利用湖泥葑草,筑成了这条从南屏山下直通栖霞岭麓的长堤,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取名 “苏堤”。堤南端修建了“苏东坡纪念馆”。 不多远处就是苏堤码头,大家上游船,游览西湖。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靠城,泛舟湖面,湖光山色交辉。脉脉含情、明净鲜活的湖水,蕴藏在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峦叠嶂之中。水映山色,山色更为秀媚;山衬水态,水态愈加柔情。山与水美妙和谐地结合,使游人有置身画中的感受。 “夕照山”山上的“雷峰塔”曾经倒塌,现在看到的是近年修复重建的。重现了“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是西湖的标志性景点。 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个部分。西湖处处有胜景,历史上除有“钱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这十景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南屏晚钟、双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橹浪闻茑。涵盖了“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明晦晨昏,西湖胜景时时皆有,处处都在。白居易赞西湖“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11月8日,国务院将西湖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之一。1985年,在“中国十大风景名胜”评选中,西湖被评为第三。 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就像三颗绿色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镜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逸在这镜面上的缎带。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成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西湖孕育着许多奇妙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天上有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的仙岛上找到了一块白玉,他们琢磨了很多年,白玉就变成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消息传到天宫,王母娘娘就派天兵天将前来把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遭到王母拒绝,于是就你争我夺,王母被掀翻在地,两手一松,明珠就掉落到人间,变成了晶莹清澈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降落,变成了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在西湖之滨。 千百年来,西湖风景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她的丰姿倩影,令人一见钟情。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湖,赞叹:“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表达他因为西湖而对杭州念念不舍之情。 12000年以前西湖还是与钱塘江相通的浅海湾,耸峙在西湖南北的吴山和宝石山,是这个海湾的两个岬角。后来由于潮水的冲击导致泥沙淤塞,把海湾和钱塘江分隔开来,至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西湖的湖形基本固定,真正固定下来是在隋朝(581-618年),地质学上把这种由浅海湾演变而成的湖泊叫泻湖。此后西湖承受山泉活水的冲刷,再经历过历代由白居易、苏东坡、杨孟瑛、阮元等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人工疏浚治理,终于从一个自然湖泊成为风光秀丽的半封闭的浅水风景湖泊。 历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称。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时称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618年-907年)时称石函湖、钱塘湖。此外还有高士湖、贤者湖、上湖、龙川、钱源等称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苏东坡任杭州地方官时,写了一首赞美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别出心裁的把西湖比作我国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个“西子湖”的雅称。 西湖作为著名的风景地,许多中外名人对这情有独钟。毛泽东一生中共40次来杭州,最长的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他把杭州当作“第二个家”。毛泽东常常称赞西湖秀美,但他生前从未正式发表过描写西湖的诗词。中国伟人喜欢西湖,国际友人对西湖更是流连忘返。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两次来杭州,他赞叹地说:“北京是中国的首都,而杭州是这个国家的心脏,我还要再来。”尼克松还把家乡加利福尼亚州出产的红杉树送给了杭州。 游船环湖一周的景点有一山和二堤。一山指的孤山,孤山景区的名胜古迹多达30多处,沿湖们所能欣赏到的有西泠桥、秋瑾墓、西泠印社、楼外楼、中山公园等。孤山之后是白堤,起自平湖秋月,终于断桥残雪,桥后还有著名的宝石流霞等景观。 孤山西接西泠桥,东连白堤,海拔35米,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孤山景色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理宗曾在此兴建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把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清朝康熙皇帝又在此建造行宫,雍正皇帝改行宫为圣因寺,与当时的灵隐寺、净慈寺、照庆寺并称“西湖四大丛林”。孤山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取名“孤山”因为历史上此山风景特别优美,一直被称为孤家寡人皇帝所占有,所以被为孤山。从地质学上讲,孤山是由火山喷出的流纹岩组成的,整个岛和陆地相连,所以“孤山不孤,断桥不断,长桥不长”被称为西湖三绝。 苏东坡疏浚西湖时,为使西湖长治久安,在堤外湖水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名为“三潭”,下令三塔以内,不许种植菱,以防湖泥淤积。三塔以外,种菱取息,作为修湖的资金。史书记载的三塔一座在第三桥望山桥左侧,中塔在第四桥压堤桥的左侧,北塔在第五桥东浦桥的左侧。而三塔在明弘治年间(1488年-1505年)被当时杭州地方官捣毁,仅存三个塔基。明正德三年(1508年)杨孟瑛复浚西湖,连这三个残存的塔基也被掘去了。 到明天启元年(1621年)聂心汤为了恢复三潭旧迹,在堤南湖中现在的位置重建了三座石塔,从此这里“湖中有岛,岛中有湖”。这3座石塔呈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62米,塔高2米,造型优美,塔身呈球状,有5个小圆孔,饰有浮雕团,塔顶呈葫芦状,“三潭印月”已成了西湖景观的标志。 现在行舟湖面,看见有二座塔,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48年—960年),屹立在宝石山上的“保俶塔”,历代曾多次修建,现在的实心塔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的。1997年,更换了朽坏塔刹,使得这座古塔一直保持完好。 由于时间限制,只是乘舟在湖面绕了一圈,没有登岛欣赏,船回到苏堤。 游船码头对面就是花港公园,公园地处西湖西南,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这里三面临水,一面倚山。是一个占地300余亩的大型公园。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溪流经此注入西湖,所以称“花港”。南宋时,内侍卢允升在花家山下建造别墅,称“卢园”,园内栽花养鱼,池水清冽、景物奇秀。清康熙南巡时,在苏堤映波桥和锁澜桥之间的定香寺故址上,重新砌池养鱼,筑亭建园,勒石立碑,题有“花港观鱼”四字 。这里是集“花、港、鱼”为特色的风景点。全园分为红鱼池、牡丹园、花港、大草坪、密林地五个景区。红鱼池位于园中部偏南处,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 公园与雷峰塔、净慈寺隔苏堤相望。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架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 花港公园前依接山势葱茏的南屏山,西靠层峦叠翠的西山,平静如镜的小南湖和西里湖,如青玉分列左右。而公园就在在西里湖与小南湖之间的半岛上面。西里湖风景迤逦,白云映射在湖面,美轮美奂。 里西湖湖畔就是丁家山,见到的就是西湖国宾馆,这里原叫刘庄,又名水竹居,号称西湖第一名园,原是清光绪年间举人、进士广东香山人刘学询营造的一座岭南风味的私家庭园。 眺望对岸,人群熙攘。解放后毛泽东主席常来这里居住,这里曾发生过两件震惊中外的大事。第一件,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起草;第二件,《中美联合公报》在此签署。现庄内还辟有毛泽东读书处。 尽管地处闹市,但里西湖生态环境保存很好,不少野生水禽在湖面自由自在悠闲嬉水。 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畔林荫处新人们拍照,留下永久的甜蜜回忆。 康熙三十八年,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色,刻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碑分为阳文和阴文双面,是康熙和乾隆祖孙两个皇帝分别题的字,这在我国碑林史中仅此一块。乾隆做诗有:“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之语。 花港观鱼的石碑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所题,其中的“渔”字,繁体写法是四点,代表火,乾隆改为三点,代表水,寓意百姓生活风调雨顺,江山稳固太平。 还有种说法:“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一生崇信佛教,向有“佛爷”、“善人”之称。他孙子乾隆爷也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本为火字,鱼遇水而生,遇火必死。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改写成了三点,意在让鱼永远欢快地生活在水里,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之意。这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有趣的典故。 位于红鱼池北侧的重檐六角亭“印影亭”,钢砼结构,筒瓦六翘角,老戗琴枋雕花精美,飞椽出沿。北有高大广玉兰,两侧为池衫与垂柳,西侧有一株110年胡颓子,这里是对岸较佳观景点,同时也是观鱼戏鱼的地方。 “印影亭”亭名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郭绍虞先生书写。亭前有一副用甲骨文写的对联:“八面虚亭春色满;四围佳气锦鳞回”。意为立足在这八角透空印影亭望出去,到处充满着春天的色彩,四围芳馨的佳气引得锦鳞纷纷游了回来。 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地形条件,景区划分明确,各具鲜明的 主题和特点。大草坪,雪松挺拔,宽阔开朗;红鱼池,凭栏投饵,鱼乐人欢;牡丹园,花木簇拥,处处有景;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最大特色是将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 鱼乐园是全园的主景。鱼乐园中放养着数万尾金鳞红鲤,游人在观鱼池的曲桥上投入食饵或鼓掌相呼,群鱼就会从四面八方游来,争夺食饵,纷纷跃起,染红半个湖面,蔚为壮观。 在这里纵情鱼趣,人知鱼之乐,鱼知人之情,人鱼相悦,其乐融融。红鲤,也叫火鲤,分布广泛,可在各类水域生活。是养殖的主要对象,全年均有生产,以春秋两季产量较高。体延长,侧扁,背部隆起。口下位,有吻须和颌须各l对。鳃耙短。腹部圆。鳞片大而圆。侧线明显,微弯。尾鳍深叉形。体色红。 红鱼池往前是牡丹园,纵横交错的鹅卵石小路把全园分割成18个小区。园内栽培了数百株色泽鲜艳,奇香异常的名贵牡丹 ,如魏紫、姚黄、绿玉、胭脂点玉和娇容三色等,其中最著名的是来 自安徽宁国县的“玉楼春”。此外,还配置山石和苍松、翠柏、芍药、红枫、紫薇、海棠、杜鹃、梅树等花木,高低错落,疏密得体。 牡丹园最高处是重檐八角攒尖顶的牡丹亭,匾额由当代文学家茅盾题写。东南侧坡平台上有用黑白卵石仿梅树姿态铺砌而成的图案,平台旁植古梅一株。取宋代诗人林和靖《山园小梅》诗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意境, 牡丹亭畔小径一侧,植古梅一株,梅树下,以黑、白卵石砌成此梅姿影图案于路面,现代大儒马一浮题笔称之为“梅影坡”。 地处苏堤映波桥畔,濒临西南湖的蒋庄有“马一浮纪念馆”,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马一浮赞同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常撰文宣传西方进步思想。辛亥革命后,潜心研究学术,对古代哲学、文学、佛学的研究精深,又精于书法,合章草、汉隶于一体,自成一家,是现代国学大师。馆内分生平、诗学、书法和书房四部分,以实物、图片、手稿和文献资料,介绍了马一浮的生平事迹。 自牡丹亭中眺望,公园东、南、北三面景色尽收眼底。东面,绿树婆娑,遥接湖波堤痕;南面,南屏山葱茏山色被“借”入公园内。漂浮在小南湖湖面水生植物茂盛,绿油葱葱。 沿水竹、木繁茂,禽喧枝头,透露着山野风情;北面,大草坪视野开阔,西里湖波光山影引人遐想绵绵。草坪上,间以大乔木为主的树丛、树林,既增加了空间林缘线的层次变化,又为游人提供了庇荫,休憩场所。 绿水萦绕,拱桥飞架,港汊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 长廊沿湖岸延伸,吸汲湖光山色。 一路走来一路景,由江苏扬州现代女书法家李圣和题字的“*照亭”的第一个字还真把我难住了。李圣和受“扬州八怪”影响,书法独具一格,在她面前,我们可真得“扫盲”啰?! 沿湖建造的廊亭像是一艘画舫,停泊在山水之间。 南湖水色纯净,环境优雅,在炎热的夏天,难得有的清凉世界。 走出公园,已近中午时分,大家在苏堤观光道路的林荫边休息聚集,乘车驶离西湖。 中午安排在钱塘江边六和塔下的饭店就餐,饭后本想上去看看,可导游说时间来不及。只得拍张入门的照片,表明我曾到此一游。 返程时导游安排参观了“杭州丝展馆”,大家心知肚明,走马观花,丝绸商品倒没有买,买了些冷饮消暑,好歹留下些了“买路钱”。 走出这里,完成了这次全部游程,自23日至27日,五日的游程中,游历了横店、普陀山、溪口、西湖四个景区,收获多多,好不惬意!由于组团的长城旅行社是学校的学生实践学习基地,回到黄山区旅行社安排了晚餐款待,这次浙江考察游是我在岗时期的最后一次,留下终身的纪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