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劲松
坐落在江西婺源清华镇的“清华老街”,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古街。唐宋时期,“五里长街”的“清华老街”最为兴盛,岳飞曾为其咏诗道:“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
——题记
台湾诗人席慕容有诗曰“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2016年7月底去江西婺源清华镇参加“中国婺源•清华胡氏宗亲首届联谊会暨清华胡学文化研究会”。
会后,为了宗亲们无法割舍的思乡情结,会议主办方清华本地宗亲安排三位导游带领我们这些从天南地北回归故园的清华胡氏后裔,巡游千年清华古街,让这些远离母体一千余年的清华胡氏后裔们领略到故园厚重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和岁月变迁的沧桑。
清华唐代古街的街名按段分别为横街、上街、中街、下街。东半街(下市)正东西向,长约600米;西半街(上市)为西南向,长约500米;横街长805米,为南北向。如今,街道两边住着一千多户、四千多人,占整个村人口的五分之四。
据清华胡振番家收藏的《清华胡仁德堂续修世谱》卷一和南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 江南名儒胡升(清华人)编撰的《星源图志》所载,以“五里长街”为轴心,有“四坊九井十三巷”。
“四坊”分列古街两旁名为长寿坊、桂枝坊、安仁坊和仁寿坊,每坊都有一个两柱式的坊门,形同牌楼。当年学公八子四坊分居于此,创造出清华胡氏大公派、二公派、五公派、六公派、九公派、十一公派、十二公派、十三公派这八大支派的辉煌。时光久远,“四坊”今已无存,但已成为清华胡氏八大支派后裔心目中永远膜拜的圣地。
“九井”,是指唐宋时开凿的九口水井,名为狮子尾井、狮子头井、冷彻骨井、有惊忧井、泉不竭井、后街头井、灵芝阁井、岭前求井、依山下井。
“十三巷”是程家巷、张家巷、撩车巷、方头巷、安乐巷、大夫巷、蔡家巷、戴家巷、曹家巷、姚家巷、小公巷、傅家巷、街头巷。 通过巷名可见,唐宋年间“五里长街”至少有九姓合住,各踞一区。
今日,老街古巷犹存,一些巷子仍沿用古老巷名,如大夫巷(为宋武翼大夫胡师礼旧居)、方头巷、四房巷。
不少古井依然存在,其中保存完好并能使用的当推犴子头井(狮子头井)。该井与地面平行,四边有排水沟,井深约4米,井盖是一块大青石板,上面凿有直径40厘米的两个洞,各罩一个井圈,俗称“双眼井”。这些古井,泉水汩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古镇千年历史的见证。
穿行在这“五里长街”的唐代清华古街上,沿着街上的青石板路前行,两侧的古建筑,古店铺一一而过,有如走入一段历史,依然能体验到盛唐的风采。
清华唐代古街是婺源清华村的一条主干道,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距今已有1276年。它长约1905米,宽约4米,贯穿于整个村落,两侧店铺林立,间或还建有宗祠、庙宇和府邸。据《清华胡氏仁德堂世谱》记载,在清华古街东端有关圣庙、五显庙、文昌阁和万年台(戏台);西端有文昌阁、周宣灵王庙、张帝庙和关帝庙,可惜都在“文革”期间被拆除了。
当时清华唐代古街全由青石板铺就,两旁全是前店后居,排列整齐,其建筑全为徽派的砖木结构,是婺源第一长街,号称“五里长街”,当时清华五里长街从上到下两侧几乎全是店铺和客栈,一家挨着一家,经营什么的都有。当时这些店铺曲尺形柜台的两端都有匾,叫“万年牌”,一般黑底金字,书写着与店铺经营有关的熟语,如药店写“橘井流芳”,酱园写“梅葛遗制”,笔墨店写“千载存真”等,很象今天的广告招牌,街上至今还留有许多这些遗物。
清华古街最繁华时店铺有300余家,商品十分丰富,日常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应有尽有,很长时间一直是婺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地和商品的集散地。
绍兴元年至三年(公元1131-1133年),岳飞征讨叛将李成,多次辗转婺源,曾在清华屯兵安营扎寨,咏诗道:“上下街连五里遥,青帘酒肆接花桥。”说的便是清华村的这条老街,可见当时老街之繁华。
现在的清华古街,店铺大都改成了住宅,商业和服务业基本上转到村落新街上去了,但店铺的格局改动不大。前进大多为两开间,少量是一开间或三开间,也有五间或七间的连排店面;后进是住家,一般都设有太师壁,上挂中堂画和对联,下置八仙桌和扶手椅。
二者之间有一个极窄的天井。因为房子狭小,二楼大多住人。楼向外挑出几十公分;楼上正面大多为板壁,窗的下槛墙有贴花式栏杆做装饰的,更多的是在下沿的花枋、花板上刻上华丽精美的浮雕。如今,行走“五里长街”虽然没有了往日的商业气氛,但是透过街道这些古老的商铺构造,依稀可以看到这里曾经的繁华。
据史料记载,因为清华镇附近出高岭土,清华东园一带早就有了陶瓷生产,当时清华街下街东段的清华东园村在宋明时曾是瓷器街,三户一家窑货铺,五户一间瓷器店,颇为繁华,而且对景德镇瓷器有过影响。这里出过一位姓齐的人,当时人称“齐总管”,宋时曾任浮梁陶丞。
据清光绪《婺源县志》记载:由于“劳于王事,误毁御器,抱愤吞器立死不仆。”当地人尊称他为“窑神”,为了纪念他,修了一座“窑神庙”,每逢初一、十五都要烧香祭奠。
行走在清华村这条悠静的古街上,脚踏着一千多年前的青石板,手摸着乌黑发亮的“万年牌”,思古之情油然而生,心中对先祖曾经生活、栖息过的这片热土充满虔诚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