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为文庙基本为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凸”字形,南北全长20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面积24000平方米。
文庙建筑群所在地地势平坦,整个建筑群在规划上,属于平地起建的类型,即通过逐层抬高主体建筑的台基,增加建筑的体量,也给祭拜者形成一种渐进的庄严和神圣之感。整个建筑群按照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布局,采用四合院的模式,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对称分布于两侧,形成以大成殿为中心、由三进四合院落组成的宫殿式的古建筑群。如果加上后来加筑的凸出的“万仞宫墙”部分,似乎是四进院落。但实际上,在嘉庆十八年修筑万仞宫墙“以全庙制”之前,犍为文庙建筑群已经是从棂星门到崇圣祠平面呈长方形、由三进院落组成的布局,而犍为文庙与省内其它文庙不同之处还在于棂星门位于冸池之前而不是之后,这可能与崇祯八年(1635年),县令胡学戴,教谕何孟麟再对孔庙各建筑进行大举的改正、重修时在大成门前凿泮池,乾隆三年(1738年)知县宋锦大举维修、扩建时由于冸池与大成门之间空间有限,只能将棂星门置于冸池之南有关。棂星门东、西分别为券门的“礼门”和“义路”,此即建万仞宫墙之前的日常出入口。有趣的是县令王梦庚在加筑万仞宫墙照墙,巧妙地处理照墙与建筑布局的关系,照墙及其两侧的围墙没有与建筑等宽,而是形成了一个曲弧,其宽约为围墙宽度的三分之一;在与旧孔庙围墙连接处修筑了圣域、贤关两坊,将文庙的出入口(圣域、贤关两门只在祭孔时才开,平常出入口在坊门的北面随墙开设的一道券门)移至外面,既“全”了庙制,同时又避免了单独形成一进院落以与传统布局相违的嫌疑。文庙东南为奎星阁和节孝总坊。
位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从“万仞宫墙”照墙开始,向北依此为棂星门、冸池、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从“万仞宫墙”照墙到大成门,是第一进院落。建筑包括照墙,圣域、贤关坊,棂星门,礼门、仪路,冸池,乡贤祠、名宦祠、忠孝祠等四祠(位于冸池左右,后毁,今重建),大成门。进入大成门,即为犍为文庙的主体部分,包括大成殿和东、西两庑,大成门、两庑、大成殿台基相连。这部分既是整个建筑群的中心所在,也是祭拜孔子的场所。大成殿后为以启圣宫为中心形成的第三进院落。
“万仞宫墙”照壁与其两侧的弧形墙壁和位于北端的圣域、贤关坊门即为平面布局中凸出的部分。该凸出部分东、西两侧的圣域、贤关坊门北与礼门、义路所在的墙体相接,从布局上看,此即后来加筑的部分,即清嘉庆十八年(1823)县令王梦庚督造“以全庙制”的部分。咸丰元年(1851),县令杨炳锃重修“万仞宫墙”,由本县三江镇平民彭山重书“万仞宫墙”四字。照墙为硬山顶,两层琉璃直檐砖出檐。绿色琉璃筒瓦顶,正脊为黄色上、下缘绿色镂孔琉璃砖拼接,两端为黄色琉璃鱼龙大吻。中置宝顶,系用瓷片浮嵌的双龙捧三重琉璃葫芦宝瓶,通高约2.1米。
圣域、贤关,系清代道光至咸丰年间县令杨炳锃主建,具有150余年的历史。
均系单檐歇山式,黄色琉璃瓦屋顶。圣域、贤关为门庑式歇山结构,在梁架结构做法上,中柱为通柱,上承脊檩。从中柱前、后垂直施穿插枋,前挑檐檩;又以45度方向施斜穿插枋,与角檐柱斜交并与翼角处垂花柱相交。斜穿插枋上施短柱,柱间以枋连接,成为歇山山面的撑椽构件。短柱上承檩和角梁。又于枋上施脊瓜柱,上承脊檩。穿插枋与跳檐檩下的垂花柱相交。正面檐柱间施额枋,枋下装饰透雕挂落。枋上施平板枋,枋上施如意斗栱。如意斗栱的上面置压斗枋和压斗板。压斗板与跳檐檩下皮平齐。由于正面施有斗栱,正面均不施垂花柱。翼角部分用扁浮雕鱼龙栱硬挑,内侧角檐柱挑檐檩下饰垂花柱。屋脊的装饰采用嵌瓷工艺。正脊及垂脊、戗脊用青花瓷片平嵌变体“回”纹和勾连“T”形纹。正脊两端为鱼龙大吻,鱼背上有宝剑,龙齿、鱼鳞用瓷片平嵌。正中为圆嵌葫芦宝瓶宝顶,置于灰塑绘红彩的卷云、花萼之上。戗脊反举,四角飞檐若鹏翼伸张。角梁前置灰塑套兽,张口獠牙,鼻顶又置一小鱼龙吻,口含戗脊的末端,鱼尾上举,鱼鳞为瓷嵌;该鱼龙与其下的套兽使建筑的翼角反举更甚,但又不失轻巧,处理巧妙。
灵星门,南距照墙20米,北距泮池20米,是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之一。
灵星门为四柱三间冲天柱式石坊,四边形倭角石柱,柱前、后各置抱鼓石,鼓上伏卧石狮一头,柱顶置圆雕昂首蟠龙。明间两枋间坊心镌刻“灵星门”三字,龙边雕饰龙凤呈祥、双龙捧寿及“四艺”图案。上、下石枋雕刻梅、鹿、松(正面上枋)狮舞(正面下枋)。次间上枋位于明间坊心的中部,坊心正面分别镌刻“德参天地”、“道冠古今”,背面镌刻“金声玉振”、“江汉秋阳”。“道冠古今”“江汉秋阳”等枋上雕刻凤凰、麒麟,盖取“感麟叹凤”之意,其余各坊石枋浮雕鹿、羊、豹等瑞兽及喜雀、鹤等祥禽。整个灵星门结构简洁,唯其石枋装饰内容丰富,动物形态栩栩如生,于简洁中见复杂。但令人生趣的是明间坊心镌刻为“灵星门”而非更多文庙同类建筑中的“棂星门”。灵星门两侧为礼门、义路。礼门、义路系在原文庙的南墙随墙开设的门,嘉庆十八年(1823)县令王梦庚建灵星门“以全庙制”前,是日常的出入口。门一侧与灵星门次间的石柱相接。券拱形门洞,门额楷书“礼门”“义路”,门顶为三层普通青砖出檐。
泮池位于灵星门北20米、大成门南10米。
据嘉庆版《犍为县志》所附“学宫图”,冸池上有三座三孔平桥,现存犍为文庙冸池则有池无桥。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杨炳锃誉修葺后的文庙时云:“含圭映璧、芹藻交芬者,冸池也”,按,“含圭映璧”当写冸池之形与景:“圭”当指位于江对岸的文峰塔,塔高九层,与文庙隔岷江相对,塔映池中如圭。“玉笔点丹池”曾为犍为县城一景,玉笔即指文峰塔,“丹池”即指文庙冸池,文峰塔投影于冸池,如做文之前润笔于墨池。“璧”当指冸池本身,冸池虽为半月形,但池壁映入池中,从弦方远看,有圆形之感觉;(图二五)且池壁映入水中,色深,余为水面,色浅,整个形如“璧”。“芹藻”为旧时生员入学宫即取得功名之喻,得功名者才可从桥上过,冸桥又称“青云桥”,民间俗称“状元桥”,故“芹藻交芬”暗喻犍为文运昌盛。因此,对冸池的描述,前句写实,后句为虚,据此则冸池上似无桥。另据民国年间的实测图,冸池上亦无桥。可见犍为文庙冸池是清嘉庆十九年以后才没有桥的。但桥何时消失、因何而消失,则不得而知了。冸池呈半月形,面积约330平方米。池周绕围栏,施望柱32根,柱头浮雕狮、象、果蔬、花卉等。华版为红砂岩加工。池壁青石砌筑,深2.5米。冸池既无注水由来,也没有泄水孔道,但终年池水保持半深,旱时水不消,涝时水不涨,乡人以之为奇。可惜文庙为现代水泥高楼大厦所环抱,在文庙中难以望见文峰塔,“玉笔点丹池”已成供人凭吊的历史景观!
大成门又称戟门,南距泮池10米,坐北朝南,是文庙主体建筑之一。东为礼器库,西为乐器库。台基前后设有栏杆。明间正面前后设有垂带御路踏道,垂带浮雕龙、凤。御路由上、中、下三块雕刻有龙图案的青石组成。上面石块由两部分组成:以卍字为地,中间嵌浮雕福山寿海螭龙戏水。中间部分深浮雕“云龙吐火珠”:龙穿行与云间,火焰宝珠位于其下;四周装饰有螭龙、凤、牡丹、兰等图案。最下一石深浮雕“双龙戏珠”,但两龙形象远比中间龙小,也缺乏威风;两侧及下部雕刻祥花瑞草。北面的御路踏道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面部分约为下面的三倍,浮雕四龙抢珠图案,下面部分浮雕双狮戏绣球。周栏雕刻龙、凤、瑞兽、祥草等。次间的台基前、后亦设垂带踏道一路,此为平常上下之通道。大成门面阔五间,彻上露明造。七檩穿斗式梁架结构,通天中柱高达11.20米。距地面5.85米柱间施穿插枋,连接中柱与檐柱,枋上施短柱,柱上托檩,柱与中柱间施枋联结、固定,形成三步梁构架。前檐柱间施额枋,枋上置平板,其上安置如意斗栱,顶部与挑檐檩下皮平齐。檐柱与挑檐枋间施撑栱,形成三角形构架撑托屋檐。前檐的挑檐枋枋端下部雕刻龙头,后檐挑檐枋端作霸王拳。撑栱为扁平栱,雕刻龙、花草等图案。枋下装饰有雕刻挂落。中柱上安装实榻木门,上施横披窗,明间中槛置“大成门”匾额。山墙亦安装木板,绘出门的样式。后檐施宫式花窗。大成门结构颇具特点,将歇山、庑殿牌楼、悬山三种屋面融为一体。正面屋顶为歇山式,明间屋顶正中增设庑殿牌楼式建筑两层,背面屋顶为简单的悬山式。整个屋面造型丰富多彩,正面和背面的对比分明,建筑个性浓厚。屋顶覆盖琉璃瓦,整体颜色以绿色为主,包括正脊、垂脊和戗脊的装饰都使用绿色烧制的琉璃砖拼接而成。正脊两端置鱼龙大吻,龙头为绿色,鱼身为黄色。正脊盖筒上施四条穿行于云间的行龙四条。四条龙中,中间两龙相向,朝向正中五重琉璃宝瓶宝顶,宝瓶两侧对称嵌瓷两条头下尾上的螭龙;两侧的两龙与中间两龙相背而行,龙头在与垂脊相交处,昂首呈互相对视状。宝顶两侧的两龙之间有烧制的绘彩琉璃人物各一。明间正面屋顶装饰有庑殿顶牌楼式建筑,两层,平面呈“︹”形,下层与上层呈45°相交。上层于柱头上设枋和平板枋,平板枋上置斗栱三攒。下层施如意斗栱,斗栱的形制、做法与圣域和贤关的类似,也是栱上有压栱枋和压栱板。牌楼式建筑为黄色琉璃筒板瓦顶,上层正脊为绿色镂空图案的琉璃砖拼接,正面有“天开文运”四块绿地黄字的琉璃砖,正中置三重葫芦宝瓶宝顶,两端为琉璃鱼龙大吻,龙头为绿色,黄色鱼身。垂脊亦施拼接镂空图案的绿琉璃砖,前设有绿头黄身的鱼龙垂兽。下层屋脊的装饰均用剪黄边的绿色镂空图案的琉璃砖,前端为黄身绿头的鱼龙吻兽。
腋门、乐器库和礼器库与大成门位于同一直线上,实际形成第一进院落与第二进院落的隔墙。腋门位于大成门的两侧,乐器库和礼器库又位于腋门的东面和西面。腋门实际是借助于大成门和乐器库、礼器库的山墙而形成的一个夹道,宽1.2米,石砌券顶拱形门。乐器库、礼器库均面阔一间,柱网较密,均为穿斗式单穿构架,彻上明造,软挑檐。悬山式屋顶,顶覆盖琉璃筒瓦。山柱每面五柱。左侧(乐器库)带前廊,廊步为双步。右侧(礼器库)无廊。内设楼板,底层高1.5米,后有楼梯可达上层。腋门、乐器库和礼器库外观对称分布于大成门东、西两侧,屋脊装饰与大成门相近,但建筑体量远远小于大成门,主次比例协调。
东、西两庑分别位于大成门后的东、西两侧,东、西庑南、北两端分别与大成门和大成殿相连,形成一个“四合院”,四者之间的台基的护栏亦相互衔接。东、西庑的台阶前各设一路垂带踏道,北端可达大成殿。北端廊墙上开设随墙拱形门,台阶连接处亦设一路垂带踏道,从两庑廊道通过拱形门可至大成殿。两庑形制、结构相同,为单檐歇山式,面阔六间。廊前阶沿置石望柱、栏板,望柱头圆雕石榴等果蔬,栏板不施雕刻。柱网布局为减柱造,除山面外,内部的中柱全部减去。但是两庑南端尽间的中柱又没有减,因此从建筑的柱网布局上看,两庑原来当为五间,南端一间为后来增筑,是为了与大成门连为一体。两庑的踏道也偏南,疑为后来所改。东、西两庑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除梢间外,其余各间的脊檩和三架梁为抬梁式,由于梁间距离较小,没有使用蜀柱,用五山驼峰抬梁,其余各檩都用落地通柱或架于穿插枋上的蜀柱。山面梁架为穿斗式,单穿。后面两排柱间使用三穿,以形成一个进深相对较大的空间。现新塑的72位名贤大儒的塑像即居于此。
拜台及大成殿。拜台又称燎台,位于大成殿的南面,与大成殿相连。拜台为“三陛”,即正面、东、西各设一垂带踏道:正面踏道为御路式,垂带及御路均雕刻有图案。御路镂空雕刻五龙,御路两侧为九级台阶,五龙与九级台阶寓孔子享有帝王“九五”之尊。拜台东、西、南三面绕以栏杆,望柱正面雕刻漫漶不详,柱头上圆雕石犼;华版正、背面均浮雕四蝠团寿图案,四蝙蝠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四周为“回”纹边框,云纹岔角。台角栏杆下置圆雕昂首、张口石龙一个,龙上立一文一武人物,文官一手抓龙角,一手抓龙须。武将着甲、露腹,一手抓龙角,一手扶玉带。拜台北面为大成殿,大成殿坐北朝南,是文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场所。现存大成殿为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所建。
大成殿建在3.26米高的台基上,与拜台台基高差1.76米。台基正面有护栏,望柱柱头雕蹲狮,华版作几何形开光,内雕花草。明间、次间台基前各设有踏道,明间前为御路石,御路用整石,四周浮雕博古、四艺图案,中心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部约占石之三分之二,镂空雕刻五龙,龙穿行于云间,正中一龙,两侧各两龙,争夺中间的宝珠;下部雕刻双龙抢珠。次间台阶九级,素面垂带。如加上东、西两庑通向大成殿的台阶,构成“五陛”,“九五”是古代等级最高者,暗示孔子享有帝王之尊。
大成殿为带回廊的单檐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廊深2.1米。大成殿采用抬梁和穿斗式混合梁架结构。无天花,为彻上露明造。中间两排金柱为通柱,以三层枋连接,抬梁枋出头,其上以驼峰抬梁,因梁架间距小,故不用蜀柱而用驼峰。其余构架均为穿斗式,因柱间距离较大而用双穿。廊为双步构架,廊顶为平木板顶。正面抱头梁下施随梁枋,枋的前端雕刻含宝珠龙头,下施扁平撑栱。撑栱侧面雕刻成鱼龙形状,龙头,鱼身,背有鳍,正面随着鱼龙的身的曲线雕刻花草。大成殿的撑栱既是建筑的功能性构件,又极具装饰效果。正面及山面的前廊柱(檐柱)枋上施平板枋,枋正面雕刻卷草,其上架设如意斗栱,栱间饰圆形莲花,栱顶部有压栱板,与抱头梁平齐。枋下柱间施挂落,平面浅浮雕麒麟、鹿、羊及松、兰等祥兽瑞草。后廊柱间安装隔扇门。门为六抹,十字穿方隔扇心,裙板及绦环板上没有装饰。门上安装斜方格横披窗。东、西、北三面砌墙,墙裙肩为石砌,卷草砖雕腰线,墙身为青砖砌筑。后墙正中开设一券形门,门两侧有踏道。后檐墙位于挑檐檩下,次间、稍间墙身各有梅花嵌寿字漏窗,“寿”字为嵌瓷。前廊廊柱为倭角方形石柱,其余各柱均为圆形石柱。明间两排八柱最大,为通柱。柱础石均为方形,最高者0.8米,用整块青石凿成,由鼓镜、鼓身和座三部分构成。除中间八柱浮雕龙外,其余各柱础石的四面作长方形开光,内浮雕戏剧人物和寓意吉祥的图案。大成殿屋面铺盖黄色琉璃瓦,筒瓦垄用瓦钉固定,黄色琉璃钉帽,相邻两陇瓦上钉帽错落分布,但梢垄即位于飞椽前端的瓦钉整齐一致。大成殿的脊饰整体为绿色,即用烧制的绿色琉璃镂空砖等构件构成。正脊滚筒表面雕塑卷草、花卉,上、下瓦条平嵌瓷片,盖筒上置琉璃镂空砖,有行龙四条,正中为宝顶,宝顶两侧各两条,两两相背,但龙首均朝向宝顶。宝顶为五重琉璃宝瓶式,两侧为灰塑、嵌瓷拐子龙(夔龙),前、后各用两条铁锁牵引于屋面,素钉上置一琉璃狮固定。垂脊、戗脊上均于滚筒上置绿色琉璃镂空砖拼接,垂脊前置靠背。屋面正脊和排山脊上各有一鱼龙大吻,似乎构成双吻结构。但实际上,排山脊端的大吻为正脊的正吻,该吻置于正脊两端,绿色龙头,口中含正脊,鱼身为黄色,绿色鱼尾朝上叉开;而位于正脊与垂脊的交界处的鱼龙大吻,乍看似为正脊的大吻,但从其结构与位置上,其是置于正脊的盖筒之上的,是纯粹的装饰构件,与严格意义上的大吻有着功能上的区别;高度上正好与排山脊上吻兽相差琉璃镂空砖的高度。而正是这样的处理,却给人以主次分明的感觉。仔角梁头施琉璃龙套兽,戗脊上施绿色拼接琉璃镂空砖,前端施鱼龙吻,鱼龙吻与套兽形成反举较大的弧度,使翼角显得轻盈而又优美。殿内原供孔子木主神位及四配、十二哲牌位。现改塑孔子坐像,基座高1.5米,塑像高3.5米,两侧为四配、十二哲塑像。
启圣宫位于大成殿后20米,是文庙最北端的建筑。面阔五间。启圣宫为单檐歇山式建筑,抬梁、穿斗混合承重梁架结构。金柱为通柱,直通屋顶,无天花。柱间用枋相联,上端为抬梁枋,枋上架驼峰或蜀柱以承三架梁,用驼峰者其上还设座斗。枋两端刻云头;三架梁上亦以驼峰、座斗承脊檩。金柱与檐柱间为单穿穿斗式构架。整个建筑平面为满柱造,用18根圆柱,柱础石为青石,有方形和八边形两种,雕刻精美。从柱础石的分布情况看,崇圣祠有后期改建的可能。抱头梁下与檐柱间施撑栱挑檐,檐柱以额枋横向联结,枋上施横风窗,枋下施浮雕挂落。门、窗安装于金柱,柱间安装隔扇门,明间、次间中槛浮雕双凤朝阳,龟背锦横披窗。隔扇门六抹,扇心亦为龟背锦,裙板素面。东、西、北三面为砖墙。墙体由下碱(裙肩)、墙身和檐子三部分组成,檐子为无砖椽冰盘檐式。山墙正面砌盘头,戗檐装饰羊、梅、喜雀等雕刻,山墙墙身砌海棠池子,墙体刷红。绿色琉璃瓦盖面,正脊正当沟按筒瓦刻花瓣,脊陡板作花瓣开光,内浮雕竹、菊、喜雀梅花等图案。脊筒上为拼接的灰塑装饰,灰塑浮雕和圆雕结合,正中为宝顶。宝顶作双层六角宝塔式,塔身玲珑空透,立于莲花座上,莲座上立圆雕仙人两位。座下为一正面龙头。宝顶高1.67米,前后用四条铁索牵引、固定于屋面,素钉上置绿色琉璃狮。宝顶两侧为相向宝顶、穿行于云间的行龙两条及立于座上的狮子各一。脊上的灰塑装饰图案以浮雕为主,以寓意吉祥的题材为主,如麒麟、凤凰等祥禽、瑞兽及“寿”字等。脊两端为鱼龙大吻。垂脊前置花瓶靠背。戗脊装饰亦为拼接的螭龙图案,翼角上置灰塑绘彩龙首,龙张口含珠,翘举的长鼻为一小龙所含,小龙龙身用白瓷片嵌瓷工艺,做三个圆球形。灰塑、彩绘和嵌瓷相结合的龙首及嵌瓷的小龙,使整个翼角造型小巧而灵活,静中有动。
犍为文庙建奎星阁出于很强烈的风水迷信色彩。清乾隆时知县张官五在募修奎文阁时以“事实”陈述建奎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太常卿周继之治江宁也,以文庙坐乾开巽门,不吉,乃于坎起青云楼,震建尊经阁,离早聚星亭。又因冸水不蓄,造文德桥以通其六。工既竣,周谓当出鼎甲。明年己丑焦若侯大魁天下,乙未朱之蓄复得状元,戊戌顾起元又登探花。每科乡、会中者亦以十数。”又列举蜀中数例,“永川以甲午春于学宫侧建奎星阁,秋魏傚祖领解。…乐山以丁亥年建奎星阁,冷时翥于戊子获解,同捷者四人;庚寅王文权又获解,历科蝉联不绝。”而犍为自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以来近二十年“乡榜寂然”,“事之所急”是“于学宫吉秀方建奎阁以培之。”于是犍为建修奎星阁。奎阁建成当年和次年,便有士子登科,此后一直文运不断。奎星阁位于文庙照墙东南,相距不足五米。奎星阁为八边形,高三层。底层用用砖墙围砌,正面即北面开一牌楼门,门为券拱形,门额镌书“奎阁”。牌楼柱不落地,系用砖砌假柱,额枋施雕刻,庑殿顶。奎阁屋面八坡,相交成八条脊,八角在顶部交汇于一点,攒尖处安置三重琉璃宝瓶宝顶。三层建筑逐层内收,飞檐反举。柱间以枋相围,柱间施挂落,角梁与柱间施撑栱。绿色琉璃瓦屋面,脊上施拼接琉璃镂空砖。
犍为文庙是四川现存文庙中建筑群保存较好的一处,属于平地起建类型。整个建筑的梁架结构与四川地区同类建筑的梁架结构基本相同,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一般为彻上明造,柱网结构根据建筑功能采用减柱,采用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次要建筑带前廊,则采用穿斗式构架。挑檐枋与檐柱(或廊柱)间施撑栱,也是四川地区常见的做法。
除了具有明显的四川地方特色外,犍为文庙还使用了潮、汕地区常见的极具装饰效果的嵌瓷工艺,装饰的部位主要是屋脊,还见于大成殿后墙的镂空“寿”字,表明犍为文庙在基于本土特色的基础上,还有对本地以外文化因素的开放性吸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