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楚语上》:“……今君为此台也,国民罢焉,财用尽焉,年谷败焉,百官烦焉,举国留之,数年乃成。”——应当是大规模的建筑群,而不是“独立的台”。杜预曰“章华台在今华容城内。”其“今”乃“西晋”,其时“华容城”在江北,今监利县境内。论及“华容”者最早的是《汉书•地理志》。西汉及以前的历史文献缺失。一般认为两周没有“华容”。
(一)、定公四年之“容城”
《春秋·定公四年》“许迁于容城。” 郦道元《夏水注》谓华容县即许迁之“故容城”。今人朱培高、江良发等均附会此说。据有关史实分析,此论难以成立。
前576年《左传•成十五年》:“许灵公畏逼于郑,请迁于楚。辛丑,楚公子申迁许于叶。”
前506年《定公四年》(经):“定公四年。六月,葬陈惠公。许迁于容城。”其“容城”不可能是今华容地域。因为《左传·定公六年》有:“王正月癸亥,郑游速帅师灭许,以许男斯归。”郑要穿越大半个楚国,到“华容”去灭许,是不可能的。“许”当在郑与楚之间的边地。高士其《春秋地名考略》卷十二认为容城“在叶县西”,沈钦韩《春秋地名补注》也说 “其地当在南阳府,或曰在叶县西”,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谓“容城故城在今鲁山县南稍东约三十里”。从许之终亡看,一说亡于楚,一说亡于魏;灭亡时间,也不尽相同……。总之,容城其地在鲁山南-叶县西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华容。说“华容县即许迁之‘故容城’”,既缺乏依据,又不合情理。[参见:何浩《楚灭国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P280……)]
今华容地域,缺失春秋战国时代的信息。
(二)、汉代华容“建县水北”。
班固(32- 92年)《汉书·地理志第八上》载:“南郡,……华容,云梦泽在南,荆州薮。” 汉有“华容”乃确定无疑之事。
东汉应劭(约153—196年)《风俗通义》云:薮,“荆州曰云梦,在华容县南,今有云梦长掌之”。
桑钦?《水经·山泽》:“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
杜预(222~284年)《春秋释例·土地名》《卷六·楚地》“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P227);“南郡华容县台在城内。”(P228)。《卷七·小国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州陵城。”(P252)
《左传•桓公十一年》:“郧人军於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杜预注:“州国,在南郡华容县东南。”
《左传•庄公十八年》:“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遂门于楚。阎敖游涌而逸。”杜预注:“涌水在南郡华容县。”
《左传•昭公七年》“楚子成章华之台,原以诸侯落之。” 杜预注:“宫室始成,祭之为落。台今在华容城内。”
《左传•定公四年》(前506年)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杜预注:“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也。”
唐杜佑《通典·州郡十三》:“云梦在华容。” ;“石首……即汉华容县。”;“监利汉华容县。春秋时,楚章华台在城内。陶朱公冢在华容县西,碑见在。”;“华容汉孱陵县也。隋置此县。古华容在竟陵郡。”(按:《通典》既说石首、监利皆“汉华容县”,又说“华容汉孱陵县也”似有矛盾。)
唐余知古《渚宫旧事卷四》:“古华容在江陵东八十里容城乡也。”
汉华容县跨江南北范围很大,包括今石首、监利、华容都是古华容县地。汉华容“建县水北”其城邑在今监利境。西晋杜预的“南郡华容县台在城内。”其时的华容县城还在江北。
华容建制古、今有别,但文献记载含糊,没有说清先秦、秦汉和以后的事;没有分清江南、江北之地物。
(三)、《华容胡氏族谱》的问题。
江良发曰:“根据族谱记载,迁居华容的始迁之祖胡刚(前50—公元29?)字以直,号介堂,生于汉宣帝甘露四年辛未八月十五,卒年不详。胡刚原居湖北襄阳,汉平帝时,经大司徒马宫引荐,官大司空掾。值王莽篡权,胡刚清高有志节,遂解衣冠悬府门,亡命交趾,隐于屠肆之间。公元23年,王莽败,胡刚返回襄阳故里,途径华容,喜章华胜景,遂落籍华容,定居于章华台附近,即今胜峰乡清水村。”[《华容胡氏族谱与古华容县地望新证》《船山学刊》2006年第4期]
有关华容胡氏的文献资料:
东汉蔡邕(133—192年)《蔡中郎文集》卷四《太傅安乐郷侯胡公碑》“公讳广,字伯始,交阯都尉之元子也。”(P102)“春秋八十二建宁五年(171年)三月壬戌薨于位。……四月丁酉(35天)葬于洛阳茔……”(P104)《胡公碑》:“公讳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其先自妫姓建国南土(陈)曰胡子。”(P106);《胡公碑》:“维汉二十有一世建宁五年(171年)春三月既生魄八日壬戌,太傅安乐郷侯胡公薨。”(P111)
「蔡邕《义士刚公赞》曰:“汉有胡公,其声烈烈;交趾之间,以全忠节;如璧之白,不淄不缺;其人虽亡,其神不灭;志坚冰霜,心昭日月!”又云:“崇公者,义士刚公之父也,汉哀帝(前6-前1年)时为南郡丞改授华容令,故义士为华容人也!义士生于西汉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引自《澴东胡氏宗谱》)」[胡士奇《五评胡海老先生的〈大通考〉》
南朝范晔(398—445年)《后汉书·胡广传》载:“胡广字伯始,南郡华容人也。六世祖刚,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县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於屠肆之闲。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年八十二,熹平元年(172年)薨……赐冢茔于原陵”。[许嘉璐主编《二十四史全译 后汉书》第二册卷七十四 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年1月P994]
唐 余知古《渚宫旧事卷四》:“胡广为南郡华容人【古华容在江陵东八十里容城乡也,广父贡之墓八在焉。】六代祖刚字君举。清高有志节,平帝时大司徒马宫辟之,值王莽居摄,刚解其衣冠悬府门而去,遂亡命交阯,隐於屠肆之间。后莽败乃归乡里。父贡交阯都尉……年八十二薨”。
胡海《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华容南郡堂胡氏世系表”(承汉祖传《墨谱》):“南郡始祖 讳刚字以直,号介堂,清高有志节,汉平帝时,大司徒马恭辟之,值王莽居摄,遂解衣冠悬府门而去,亡命交趾,隐於屠肆之间,莽败再归,途经华容,慕山水之胜,遂籍於此,不复仕焉。公生於汉宣帝甘露四年(公元前五十年)辛未八月十五吉时,卒缺,葬华容古蒲团园,今县城内学宫后,甲庚兼寅申,有古高碑题曰:‘汉逸士胡刚墓’为唐时江都李邕书,明末流寇陷县惜毁於火,后修墓宇重立新碑为记。……”[胡海 (金胜) 编纂《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2004 P36]
岳阳胡氏·华容胡氏:“始祖刚公,字以直,汉平帝时为大司宣,王莽之乱时隐于屠肆之间,莽败再归,道经华容时慕山水之胜遂家焉,族人分布在华、南、石、监各县。……宗祠在华容县城南正街。明正统2年(1437)始修族谱,1947年十修。”[湖南地区胡氏族源流“摘自湖南图书馆”。
从以上资料看,华容《胡氏族谱》记载的 东汉初胡刚居华容的事件;五世胡宠(73-150)的墓葬,六世胡广事迹,与蔡邕《胡公碑》、《后汉书·胡广传》大致相同。显示了今华容由汉华容境沿袭而来。只是蔡邕《义士刚公赞》记:胡刚之父崇公“汉哀帝时为南郡丞改授华容令,故胡刚为华容人也”;《后汉书》和《渚宫旧事》都记胡刚“归乡里”。而胡海《大通考》和《岳阳胡氏》族谱则为“途经华容慕山水之胜遂籍於此”。它们全都未提“华容有章华台”。江良发的 胡刚“喜章华胜景,……定居于章华台附近,即今胜峰乡清水村”等信息,未见于其它文献,这即便是《华容胡氏族谱》的记载,但“明正统2年(1437)始修的族谱”,是建章华台后一千几百年,后人的记事,远不如《蔡中郎文集》、《后汉书·胡广传》和《渚宫旧事》之可信。再者,前535年建造的、富丽堂皇的“章华台”,早已化为灰烬。莽败后,公元23年胡刚即使身处章华台遗址,除了断垣碎瓦之残迹外,何处能见“章华胜景”并“定居于章华台附近”?
可见江氏以后起的传说:宋华容知县胡绾等人的“章华台在今华容县‘楚王台’”;《华容胡氏族谱》的“喜章华胜景,定居于章华台附近”为据,认定今“华容县古楚王台遗址,就是章华台遗址。”并不可靠。
关于胡宠墓的问题
《水经注》有:“夏水又迳交趾太守胡宠墓北,历范西戎墓南”。据《水注》、《水经注》记载,古夏水、古华容县城都在江北,那么胡宠墓、范西戎墓似乎也在江北。江良发说:“华容胡氏族谱上关于胡宠墓的记载非常明确具体,在古蒲团园东棂星门下(今荷花市场东南部),明代其墓碑尚保存完好”。如果《华容胡氏族谱》记载与史实相符,那么《水经注》的胡宠墓等记载可能失误。
资料来源:
中国文学网http://cache.baiduconten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