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641阅读
  • 0回复

漳州地名来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8-15
   里巷钩沉
  
  芗城区近年来的改造旧城,拆旧建新,所谓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名城”,早已面目全非了。而芗城故老以及海外游子归来,仍念念不忘旧街巷的原名,寻找故里,凭吊遗址,特录以备忘。其实欧美旧都市古城堡,多以维修,保留原貌,以供旅客观光,成为旅游胜地,绝不自毁也。

  1、古漳州城内的九街十三巷
  根据故老的口碑相传:古漳州城内有“九街十三巷、三庵、二院、一株榕树不见天”。这些景象到底存在于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漳州的历史悠久,自唐贞元二年(786),刺史陈谟把漳州州治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迁移到唐化里登高山下(即芝山下)桂林村(即今芗城区市区)以后,迄今已有1200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文地貌不断发生变化,城市与街道的建设,日新月异,逐渐增多,新旧地名的变迁也时有出现。要考查历史上的旧有地名,必须借助于古典史志和故老的口碑,互相印证,从中找出较为接近正确的答案。因此,必须从“古漳州城内”这个方面来探求。
  漳州的古城在哪里呢?据现存最早的明万历《漳州府志》和清乾隆的《龙溪县志》的《城池》篇都有记载:“漳州城池,在唐无考,宋初筑为子城,周四里(约2000米)。咸平二年(999年)浚河环之。”按府、县志《地舆图》对照,其范围东起东桥亭濠沟,西到西桥亭濠沟,北至北桥亭濠沟,南至南门溪之间。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太守王冕竖木栅为外城,周长一十五里(7500米)。嗣后,历朝屡有增减,至清顺治十二年(1655),攻占漳州的郑成功的放弃漳州时,堕毁漳州城。清军收复漳州之后,复修筑漳州城墙,周长一千九百七十一丈(5913米),其范围扩大到今之新华南路漳州大桥北端桥头(原八卦楼),沿新华南路、新华北路至马道底体育场北侧,向西转入布政园(巷),过延安北路和北廓顶漳州印刷厂、大通北路到芝山顶上,又转向南,沿芝山西侧直下至龙文塔(在今人民市场西侧,已拆废),又向东沿博爱道回到大桥头。这就是最后清朝的漳州城墙,也是民国七年(1918)陈炯明下令拆毁的漳州城墙。我们要寻找“古漳州城内的九街十三巷”,应当在这个范围内来寻找。
  据万历《府志》卷二之《厢里》篇载:漳州城内“东北隅:行春街、东桥街、兴贤街、马坪街、旗纛庙前街、北桥街、桂林二十九街(即马道街)。西隅:开元寺前后街、后街、西市头街、布政司前街、硕仁桥街、察院前街、观巷街、县前街、西桥街。南隅:南市街、花园前街、双门街、后坂后街、府学前街共21条街和龙骇瀛(即今龙眼营)等。
从上列这些街名,与乾隆《县志》中的厢里对照,删今存古,筛选得出:
  
  九街:
  行春街:即东铺街、也叫东铺头,今新华西路的东段,是古东城门楼内的繁华街道。
  兴贤街:原名上街,古时小船运载鱼盐,由东闸口濠沟入城,至渔头庙上岸贩卖,即在此附近。后来明朝谢琏中了探花,在此兴建探花府,       探花坊,故改称探花街。清一等海澄公黄梧,占据探花府,改为公府,故又改称公府街或公爷街,即今南昌路的西段。
  桂林二十九街:即马道街,也叫马道底,因古时桂林村在此而得名。即今胜利西路体育场附近的一段。宋时已有。
  马坪街:即今延安南路北段。在今农业银行附近还有马坪(马坪从前南靖辖,今属龙海程溪镇)许氏的祠堂,故名。
  府前街:是漳州府府衙前的大街,即今台湾路的中段。也叫府口街。(漳州府衙为唐贞元二年(786)建的原州衙)
  观巷街:在元妙观、也称天庆观,俗称天公坛的前面。即今新华西路西段,人民新村的南侧。(元妙观建于唐贞元十二年即公元796年)。
  县前街:是龙溪县县衙前的街道,也叫县口街、即今县前直街。(龙溪县衙自唐贞元二年(786年)县随州移即建于此。今为漳州教育学院)。
  南市街:是古漳州城南门的繁华大街即今香港路。唐时已有。
  开元寺前街:也叫开元口街,后来因为镇台衙门建在这里,改称镇台街,即今胜利西路市政府门口一段。(开元寺建于唐贞元十七年(801年)徙州治时,由漳浦迁建成于此。)

  十三巷:
  振成巷:俗称枕头巷,在今华侨新村之东。
  箭弓巷:在今漳州一中附近。
  做轿巷:在今新华西路观桥顶。
  面线巷:在南市街,即今香港路西侧。据说是旧时制面线的地方,因而得名。
  上板巷:在今修文西路中段。
  山顶巷:在今大同路北段西侧,内有太阳公庙,由尼姑管理,俗称山顶巷尼姑庵。
  图龙巷:俗称土砻巷、杀(音tai)人巷。在胜利西路商检大楼西侧,今已拆废。
  水德宫巷:在今新华西路东段,向南通向围仔内、炮仔街。旧时有句俗语说“相打水德宫”即此。
  乌衣巷:今称乌里巷。在今青年路尾至大通北路南段。
  济美巷:也叫佐美巷,因曾开设一些制作草花的店铺,故也叫草花街。即今平等路南段。
  甘蔗巷:在今民主路西端,因改建房屋,已拆废。
  西门巷:在今瑞京路西端,今称马路头巷。

  三庵:
  南市庵:在今香港路。
  塔口庵:在今大同路北段。
  马坪街庵:在马坪街,今延安南路。

  二院:
  法济院:原名普利隆寿院。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守王冕奏改名法济寺、也称法济院。在今市政府大院内西侧。已废。
  净众院:万寿保福净众禅寺、简称净众寺,也称净众院。在今漳州一中校内东北角。已废。(参见芝山条)一株榕树不见天:在东桥亭亭下濠沟中,至今犹存。
  上列各街巷、庵院都是出现在明万历以前的志、史记载,是古时比较主要的街巷。是否正确?兹提出就教于知情者,共同探究。

  2、古漳州城内的桥梁
  查《漳州府志》及《龙溪县志》,关于城内桥梁,均有“七阴八阳桥”之说。所谓“阴桥”即桥上建有亭,阳桥则无。
  七阴桥有:
  金水桥 在开元寺前。
  硕仁桥 在上街。青年路与南昌路交叉处。
  东铺桥 在东铺街。
  名第桥 即东桥,旧名东清桥。
  北桥 在北桥街,旧名中清桥。
  天庆观桥 在天庆观东。
  西桥 即西清街,旧名登仙桥。
  
  八阳桥有:
  洗马河桥 在常斗仓后。
  丙申桥 在海道衙后。
  太古桥 在马坪街东。
  龙眼营桥 在城东偏南。
  西溝桥 在溝池边。天妃宫后桥。东闸桥。西闸桥。更有大桥两座,即南桥(旧桥)和新桥。《舆图》中,则有标明东桥亭、西桥亭、北桥亭,偏无南桥亭,盖因南门濒芗江也。其他则有西清池桥、观桥亭、天后宫桥、东铺桥、丙申桥、太古桥、以及硕仁桥。

  3、古漳州城内地名考
  
  龙溪古县与桂林村
  南北朝时的梁武帝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从晋安郡(郡治在今福州)分出一部份地方增设南安郡(辖闽南)。大同六年(公元540年)从南安郡的晋安县分出一部份地方增设龙溪县和兰水县。兰水县在九龙江西溪上游(古代叫做兰水)即今南靖县一带。龙溪县以九龙江得名,九龙江以据传有“九龙戏水”得名,“九龙戏水处”在北溪龙潭(一名漫谭)。龙溪县最早县治设在今龙海市颜厝镇,村名古县。至隋朝,兰水县和原属于岭南义安郡(今潮州)的绥安县都并入龙溪县,龙溪县辖地就包括今漳州市除
长泰县(宋朝才从泉州划届漳州)以外的九县一区了。
  至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陈元光奏准就龙溪县南部原绥安县地设立漳州,辖漳浦、怀恩二县(后怀恩并入漳浦县),龙溪县于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从泉州划属漳州。兴元元年(公元784年)漳州刺史柳少安和别驾陈谟(陈元光的曾孙)巡视来到龙溪县唐化里(即今之芗城区市区),柳少安认为此地地理形势很好,可以建为州治,但上报没有得到批准。后柳少安调回朝廷,陈谟任刺史,报经福建观察使卢转报朝廷获准,于贞元二年(公元786年)将漳州州治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迁到龙溪县唐化里登高山下桂林村(今芗城区市区),龙溪县治所也从古县迁到州署西边,沿袭至1960年,因龙溪县已与海澄县合并为龙海县而将县政府迁设于石码。
  何以知道今芗城区即古桂林村?其一,《白石丁氏古谱》记载其祖上丁儒于唐朝佐陈政、陈元光父子平乱建立漳州的事迹,说到建立漳州一百年后,于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漳州州治从漳浦移到“龙溪”县唐化里登高山(即芝山)下桂林村”。也许有人认为族谱不足信,那也可从地方志知之,万历《漳州府志·厢里·街巷》载:“桂林二十九街(即马道底也)。”按登高山在明朝洪武十三年才改名紫芝山,简称芝山,现为漳州市政治中心;马道底为今漳州市区的一部份,这些资料可以证明,今漳州市区古名桂林村。
      “芗城”及“丹霞”名称的由来
  “芗城”这个名称,来源于芗江。至迟在清朝乾隆年间,已有以“芗江”代称漳州城之说。如云洞岩上有一处“踏起青云”石刻,为“乾隆癸未(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芗江林编”所书。光绪七年,(1881年)刊行的《北溪全集》(“北溪先生”陈淳的文集)署名“芗江郑圭海安国氏重刊”(郑为南乡下半林人)。民国初年王履亨(人称王咸师)校订王化的《甲戌蒙难遗稿》署名“芗江宗敬氏校编”。陈林松称《题百川学海堂杂记》的作者胡君湘为“芗江旧词客”。民国十三年(1924年)创办“芗江女子师范学校”。从许多例子皆可看出,自明清以至近代,“芗江”已成为漳州城(包括四乡)的代称了。
  无疑,“芗江”在漳州城附近,而起初只指九龙江北溪中的一段,址在浦南与磁窑(扶摇)以东之间。在明朝初年,那里已经有一个书院以“芗江”命名。明嘉靖《龙溪县志》载:“芗江书院,在县东北二十三、四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初,知府钱古训、知县刘孟雄因里人杨彦章、洪乾请建。”清乾隆《龙溪县志》更明确指明“芗江书院”的具体地点在翰林社(即今龙海市步文镇内林村)。该村在九龙江北溪东岸,在其北面不远处有“古香洲渡”,又写作芗洲渡。“芗”,在古书指五谷的香气,也指用以调味的香草,“芗”通“香”字,所以明嘉靖《龙溪县志》写作“芗洲渡”的,清乾隆《龙溪县志》写作“香洲渡”,《读史方舆纪要》写作“香洲渡”而注明“香一作芗”。
  至现代,由于“芗江”被广泛用以代称漳州城,凡九龙江北溪、西溪之流经漳州城附近的段落都被认为是“芗江”,如三十年代龙溪中学校长王秀南所作校歌有“芗水滔滔”之句,属于此类。
  由于“芗江”早巳成为漳州城的代称,在1985年龙溪地区改为漳州市,原来县级的漳州市就改为“芗城区”了。“芗城”可以作为“芗城区”的简称,也可以专指漳州城区。
  漳州又有“霞漳”的别称,那是由于城南有丹霞山。又称丹霞屿(在南山寺后),宋朝置丹霞驿于此山下。南宋林宋臣诗云:“笑凭诗句说丹霞,城廓人民数万家。礼接紫阳风俗厚,学传邹鲁道源赊。”
  明、清时代,“霞漳”和“丹霞”已成为漳州的雅称。清《漳州府志》记载:“郡之四郊皆称霞东、霞南、霞西、霞北。”乾隆二年(1731年)漳州城东南隅八卦楼附近有“丹霞书院”,为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刘良璧所建。
自明,清以来,“芗江”与“丹霞”、“霞漳”被广泛作为漳州的别称,而在应用上小有区别。一般来说,“丹霞”大都用于漳州城区(不等于城内),如清朝漳州城东南隅的“丹霞书院”,今大同路山顶巷的“霞北书院”(乾隆二十年重修),浦头的“霞东书院”等。民国时期又有巷口的“霞东小学”,北郭顶的“霞北小学”等。“芗江”大都用于九龙江北溪流经漳州城附近一带,如上述的“芗江书院”等。“霞漳”一词则可以代表整个漳州府,如白礁慈济宫的对联就嵌入“霞漳”二字;黄道周自称霞漳人等。
       给事巷、尚书巷、尚书岭
  漳州给事巷在渔头庙(今芗城区北京路北段)。原来渔头庙前有个“都宪坊”,是明嘉靖年间为吏科给事中潘荣立的。这个给事巷就是潘荣的故居。后来,潘荣升任南京户部尚书。弘治元年(1488年),潘荣70岁,告老还乡,在东铺头(今新华西路)新建府第,人们称之为“尚书府”,其府第通大街的小巷称为“尚书巷”,地名至今沿用。
  潘荣,字尊用,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曾奉命到广东犒军。任务完成后,任吏科给事中(管抄发章疏,稽察违误的朝廷事务)。天顺六年(1462年),琉球国中山王尚泰久逝世,第三王子尚德继承王位。当时琉球为中国属国,新王继位都由中国皇帝册封。英宗皇帝派吏科给事中潘荣为正使,行人司行人蔡哲为副使,率领一支近400人的使团,其中有中国为琉球提供的造船、航海、手工业等技术人材(绝大部份是漳州人),乘坐一艘大型的“封舟”,航行七天七夜,至琉球进行隆重的“册封”典礼。回来后,升任都给事中(吏科的主管官,下领左右给事中和给事中)。成化六年(1470年)升迁南京太常寺少卿(专司祭典祀乐之官)。翌年再升为户部右侍郎。不久,又改任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事项。成化十七年(1481年),召任户部左侍郎,后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官,潘荣升任尚书。弘治元年(1488年)潘荣七十岁,告老还乡,孝宗皇帝赐“月廪岁夫如制九年”(九年内照发薪米和用人费)。七十八岁逝世,追赠太子少保(一说太子太保),赐祭葬。
  潘荣的墓在今龙海市九湖镇岭兜村后的小山上,地名因此叫做“尚书岭”。墓碑篆文为“明故资善大夫南京户部尚书赠太子少保潘公墓”。墓前路口有一个半月形的池塘,面积约三亩左右,人称为“尚书潭”,至今尚存。原有墓前仪制石羊、石马、石翁仲,及社口路头一座三丈多高的墓道碑,于“文化大革命”时被破坏。有人也乘机挖掘墓穴,见潘荣尸身完好,袍服如故,尚未腐烂(见空气后不久,袍服即化为灰)旋即又将其掩埋。棺中出土宝剑一把,光彩如新。
  何衙内与柯衙内
  以“衙内”为地名,漳州城内有二处,一为“何衙内”,一为“柯衙内”。
  何衙内在东坂后(今青年路),为明末隆武朝尚书何楷故居,自成一巷,今犹名何衙内巷。
  何楷字玄子,号黄如,镇海卫人,天启五年进士,任崇祯朝户部主事,累升工部侍郎兼户部侍郎。
  据史志记载,明崇祯、弘光两朝相继败亡后,郑芝龙与黄道周等在福州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改元隆武。隆武帝用黄道周为武英殿大学士,封文明伯,主持政府,用何楷为户部尚书,兼管都察院。但拥有实际兵权封为侯爵的郑芝龙专横跋扈,隆武帝事事受制。何楷的一些意见与郑芝龙不合,对郑芝龙的专断尤其不满。有一次,隆武皇帝赐宴大臣,郑芝龙认为他的座位应在黄道周之上,何楷等则认为自古文臣座位都在武官之上,群起力争,芝龙只得坐在道周座位之下,而痛恨何楷入骨。何楷处处受芝龙打击,感到无可作为,辞职回家。途中遇到强盗,将他耳朵割掉一只,是郑芝龙差人干的。当时有朋友写信慰问他,说“朝廷未有淮蔡之叛。而先见斐晋公击帽之事,天下事尚忍言乎?”何楷回信答道:“割我耳朵,这是小盗的行为,我所担忧的是,国家将有重大变故!”他回到故乡,闭门隐居,及至清军入漳,大哭而死。(“淮蔡之叛”引唐代典故,元和年间,淮西蔡州吴元济等作乱,裴度力请讨贼。)
  柯衙内在乌衣巷(即乌里巷),是清朝康熙年间总兵柯彩故居,原四周有许多小屋,中间一座大厝为柯彩后裔所居,自成一巷。现旧城改造,柯衙内已面目全非。
  柯彩,府、县志无传,但有他捐造公益建设的记载,新华东路现尚存康熙皇朝为柯彩所立“三边节钺,八命元戎”石牌坊。关于柯彩的传说甚多,如“五人穿三条裤”、“抢灰输棺材”等,说的是柯彩卑微时故事。
  探花街与公爷街
  漳州公爷街即今南昌路西段,因为清初一等海澄公黄梧的府第在这里而行名。而这一条街原名探花街,以明朝探花(考进士第三名)谢琏府第在这里得名。
  谢琏字重器,龙溪人,明宣宗宣德二年丁未年(公元1427年),廷试第三人,即登马愉榜探花及第。初任翰林院编修,翰林编修,翰林居禁地,以词翰相高,慷慨论朝政,自谢琏始。历升南京户部右侍郎 ,兼掌兵部务。至代宗景泰四年癸酉(公元1453年),以疾终于官。
  漳州民间传说,谢琏的独生子谢能,家人叫他谢能舍。(舍,俚语是公子哥儿也。)谢能舍自小聪慧过人,而行为乖张,爱作弄人,经常恶作剧,逗得里人哭笑不得。最后把家道败尽,才跳入南门溪里自杀了,只留下一些传说。
  黄梧,平和霄岭人,永历五年(即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杀本县贪官而投奔郑成功,授副将,随军征战六年,立下大小战功,升为前冲镇。后因其主将苏茂攻揭阳失利问斩,累及黄梧受罚,心有不甘,乘拨守海澄之便,密向清军总督李率泰议降,愿献出海澄。海澄地势险要,枕山依海,炮台坚牢,是郑成功储蓄粮饷之所。清军屡攻不下,清廷本议以“一等海澄公”之爵位,召降郑成功。现在黄梧献出海澄,便准授黄梧为“一等海澄公”。
  后来黄梧镇守漳州,就占据谢探花府第,改为“公爷府”。但对门前的探花牌坊,每日进出感到碍眼。就召集全城能工巧匠商议,如何在一夜之间,能将牌坊移到他处。他特意请工匠们吃卤面,故意叫人每碗多添卤汤,看众人如何吃得卤面。只见一位年青的工匠,从容不迫地先用筷子将面夹起,卤汤就不溢出了。他先喝汤后吃面,很是机智。于是,黄公台就委以此事。这人将探花牌坊分成零件,编号拆下,一夜之间移出上街去。探花牌坊虽迁走了,但乡里仍叫惯了“探花街”。这又怎么办呢?黄梧又费思量了。
  漳州旧俗,过年游春,全城人都到探花街来游逛,这里舞龙耍狮,演百戏,集市十分热闹。黄梧就命令家将在探花街两头设卡,喝问游春人众,“这是什么街?”若说是“探花街”,就挨打。识相的改口“公爷街”,则给赏。在一个瓮中顺意抓一些钱去。但瓮口小,抓满把就掏不出拳来,只能用手指夹取几文钱而已。延至今日春节期间,家人仍带孩子们去逛“公爷街”。现在公爷街早已拓宽为南昌路了,公爷府也拆建成为芗城区政府大楼了,游春场也改在他处了。这椿陈迹,已荡然无存了。
  杨老巷和杨老洲
  杨老巷和杨老洲都在南厢,现今旧桥的厦门路方向,因明代官宦杨联芳之故居所在而得名,今杨老巷尚有杨氏祠堂在。只是后人讹传为洋老巷(洲)了。
  杨联芳,字蘅苑,幼年聪慧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明神宗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科成进士,授行人职,出任杭州知府。他为官正直清廉,不避权贵。有大官子侄骄横违法,杨联芳廷杖处罚之,使豪右敛迹。后升迁贵州臬司,被朝中权贵中伤,贬官降秩,遂辞官致仕。杨联芳虽然敢直言抗上,但对待乡亲却平易近人,即使是贩夫、童子,也和他说笑,没一点官架子,里人敬重他称之为杨老。年八十七卒,墓在南建山。东板后街原有“世恩晋锡”坊,就是褒彰他而立的,现在已圯废了。天启年间,乡人以杨有功于民,立杨副使祠以祀之。
  漳州人民盛赞杨联芳,却厌恶颜继祖,往往将他俩做为对立面,加以褒贬,口碑流传许多故事。其实颜继祖也是个直言敢谏的官,《明史》有列传。他是龙溪古县人,万历四十七年已未科进士。崇祯元年,他敢上疏弹劾朝中六人,朋比为奸乱政。皇帝纳其言,升他为工科右给事中。终究他遭到权臣杨嗣昌嫉忌,济南危急时,派他去德州为援,仅给他三千士卒,使他不能兼顾。济南陷敌后,论罪问斩颜继祖。继祖分辩道:“因杨嗣昌给兵力少,以致不能兼顾。不敢居守德州之功,亦不敢分失济南之罪。请将爵禄还给朝廷,以骸骨还父母。”崇祯不允,遂弃市。
  4、难以忘怀的龙文塔
  八卦楼总算重建了,但龙文塔却从此消失了,芗城耆老耿耿于怀,恐怕成了终生遗憾事了。
  龙文塔原建于漳州古城的南隅(在今第二中学内)的腾龙山上,和虎文山对峙,龙腾虎跃,地理形势自然和谐美好,是漳郡的文化象征,龙溪学宫就建在其前面,地灵人杰,故千年故郡,历代人才倍出。
  腾龙山又名龙文山,是座泥土合岩石平地突起的小山,上面奇石攒聚,可以俯瞰西溪风光。传说:古时有龙从溪中腾飞升空,因此在此山丘上建亭纪念,名曰“云龙亭”。后来亭圯。迨到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龙溪县知县刘天授建了一座石塔在这里,后来又圯了。至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龙溪知县刘良璧征得里人林编捐献巨资,建成一座七层石塔,基面用长方石块铺砌,高约一尺多。塔身通体亦用花岗石砌成八角形,高有七层,每层都露出八角形的石檐。第一层砌成弧形坠边式两门,一向东南,一向西北。第二层也是两门直通,一向东北,一向西南,打到这里,和第一层的门路上下成交叉。第三层以上都是实心的,不设门了。石塔峙立在龙溪学宫(即孔庙)前,世称为“龙文塔”,附近还有座“魁星阁”,掌管文运的神殿。
  宋代,漳州府军事判官蔡襄(公元1012~1067,仙游人)曾有龙亭山诗云:
  要看红日照龙台,白玉堂高锦障开。
  树色一番经雨活,溪光几曲抱山来。
  云归深洞天形瘦,风流前村笛弄哀。
  拟结青楼遍题咏,思王何吝斗量才。
  (载万历《府志》卷一)
  该诗足证龙溪学宫与云龙亭均建成于宋仁宗嘉祐年间(约在公元1050年),彼时腾龙山亦名龙亭山。到了清雍正年间(1732年)重修。
  漳州解放初期,龙文塔仍巍然屹立于腾龙山巅,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如今,漳州市二中及一批文化热心人,搜集漳州先贤及有关历史人物题咏漳州的墨迹手稿集资在腾龙山与虎文之间建碑林,并出版《虎文山碑拓》一书以资纪念。而龙文区政府拟于龙文区内筹建龙文塔,然而,失去其历史渊源,移动了地理位置,塔亦名不符实了。
  5、漳州“七首岩”在何处?
  漳州人习惯称山寺为岩,实际上“岩”与“寺”都是“庙”。严格区分“岩”是洞室,上面是巨岩“一片瓦”,为石室岩,灵通岩都是。寺是红墙绿瓦,有屋顶的庙宇,如南山寺,三平寺都是。而今,随经济发展有些“岩”寺大为改观了。为瑞竹岩,过去和尚是在岩洞里拜佛念经,如今新盖天王殿、大雄宝殿,还有经堂,净室,规模宏大了。还有石室岩,龙裤祖师及壮元罗伦仍供在岩洞中,外面建起大雄宝殿、观音殿以及净室斋堂,也比祖师当年修炼时辉煌多了。
  漳州的“七首岩”有“内”、“外”之分。外七首岩在龙文区辖内,即古漳州之东乡,有云洞岩、瑞竹岩、仙亭岩、聚奎岩、青云岩、石室岩、照莲岩等七处。“内七首岩”在今九湖镇境内,即古漳州的南乡,有石狮岩、虎崆岩、罗汉岩、玉泉岩、普陀岩、紫云岩、日照岩等七处。
今分别介绍于下:
  云洞岩 俗称洞仔岩或石壁岩,以山石幽洞见奇,因山上有石室,深一丈见方,天将雨时,有云自洞内涌出;雨霁转睛,白云复归洞中,故名云洞。人称“丹霞第一洞天”。相传隋代潜翁隐居山中养鹤为伴,乡人常见鹤唳睛空,故又名鹤鸣山。明朝高士蔡烈读《易》在鹤室中。大学士丰熙来访,成莫逆,留连忘返。作游记云:“山尽石,石尽美且巨,他山莫侪焉”。山上花岗岩石层层叠叠,玲珑奇特,宛为精美的山石盆景,以十里之方圆而涵容千山万壑之概。古今游客不可胜数,留下许多摩崖石刻,被誉为“闽南第一碑林”。
  仙亭岩 在鹤鸣山,云洞岩尽头。《府志》载:“山有石壁,高出云霄,宋僧人往,见二士对奕,就之,化为白鹤,冲天而去。余一棋子,取咽之,因辟谷不食,寿百余岁”。后国子监祭酒刘植建亭其上,故名仙亭岩。
  瑞竹岩 在歧山之北,“与鹤鸣山联峙,二峰秀耸龙江之上,延袤十里余,中为万松岭”。岭上建有万松关。(《名山记》)此岩景致之峻秀,正如明吏部尚书陆完与理学家蔡烈同游时所题的诗句云:“万松关外瑞竹岩,峰峰峙峙列层嵌,偶来石上凭南眺,一望江上挂远帆”。瑞竹岩为五代僧人楚熙所辟,因劈竹引泉,枯竹生笋,故名。有石禅床,传为楚熙入定处。岩上原建有寺庙,有石洞、石刻、清泉。寺庙因年久失修,多已坍圯,仅存石柱基础。明东阁大学西林釬及天启进士陈天定表兄弟俩未仕时曾在此读书。近来寺庙已重建。
  石室岩 即三峰“闲云石室”,在步文镇的西坑村,俗称“石厝岩”。是明代高僧樵云国师所开辟,修炼之所,后在此讲经。《府志》载:“岩有数室,皆巨石为之”。因是在巨岩覆盖这下,不用屋瓦,便成石室,故名。石上有星斗纹,镌有 “斗牛”两字。樵云原是开元寺苦行僧,觅得石室,静心修持得道。万历年间,皇太后驾崩,求高僧超度。樵云为之超度,不受赏赐,只要神宗所服之龙裤,因封“龙裤国师”。坐在他身旁的是广东状元罗伦,看破红尘,拜师修行。现在石室中挤满三宝佛、弥勒、观音。大有喧宾夺主之嫌,室外还建大殿数座。
聚奎岩 在歧山的背后,有石为龟,名曰瑞龟。岩寺也是楚熙所辟。中有龙会洞,宋末陈恪读书岩中,更名“聚奎岩”。取“龟”与“奎”同音,雅称“瑞奎岩”。又有大石室,可容百来人。
青云岩 与聚奎岩相隔一峰,林木蓊郁,幽邃可爱。中有铁树,相传为宋代人所植。
照莲岩 在歧山之下,与云洞等合称为“外七首岩”。

  “内七首岩”
  石狮岩 在南乡(今九湖镇境内)离城4公里许的狮岩上(亦称南岩山或院后山,又有七首岩山之名)。此山峰峦奇秀,延袤数里,上多怪石。有若狮子的、有若蟾蜍的、有可梯者、有为门者,奇形怪状的风景石,不一而足。又有半月池、罗汉峰、超然亭、宝月岩、南泉岩以及圆明石门、龙泉、妙峰、玉泉五庵。惟石狮岩为最胜。宋郡守李弥逊有诗云:“翠合峰峦万叶稠,云擎佛屋出岩幽,秋光不到庭阴树,晓日先明竹外楼,户牖高低分世界,川原远大失汀洲,杨休示我真消息,更在灵山最上头。”现在所有风景石尽毁在石匠凿下,变成石材去填海修堤,建桥铺路,以及出口换外汇去了。
  虎崆岩 在石狮岩下方北侧,有石崆,(即石洞)曾是猛虎栖身之穴。有石门、石桥和石狮岩连接。相传唐时无隐法师在此讲经,有虎跪在石上听经。无隐法师常骑虎入城,买肉喂虎。有一天,无隐法师因事不能下山买肉,虎饿了,无隐法师就伸出一只胳臂喂虎。附近有和尚墓,传说便是无隐法师之墓。
  普陀岩 在石狮岩下方南侧,有大石为屏,刻有普陀像,传说像曾放出毫光。
  玉泉岩 有泉从石上流出,状为喷玉,故名。山中有石,刻“含晖”二字,前有亭名“流玉亭”。
  罗汉岩 在石狮岩北,与鸡母石山相近。山前有石,上刻“罗汉峰”三字,游人到此常闻异香。从前山中有观音阁、超然亭、怀德楼、敬善堂、捧日等名胜处,黄道周先生称赞为“南岩第一”。今俱废。
  紫云岩 在虎崆岩附近。从前有寺庙,是宋代僧人雪庵所建,常有紫云覆盖其上,故名。
  日照岩 旧名寂照,与虎崆、石狮同座山,但转而向西,在山背后,传说罗伦状元削发为僧曾住此岩,他的夫人也削发为尼,住梧山岩。


资料来源:http://www.hxkjw.com/read.php?tid-53858.htm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