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太平
1948年10月21日《黄山报》号外
《黄山报》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共苏浙皖赣边区游击根据地在安徽皖南正式出版的报纸。于1947年8月在泾县、旌德、太平交界的樵山村创刊,1949年5月停刊。《黄山报》系统地宣传了我党我军的宗旨和政策,如实地报道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和皖南游击战争的发展情况,通过报纸的宣传,使皖南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增强了斗争的勇气和解放皖南的信心。
一、《黄山报》的创办
黄山报创刊处
1、1947年8月20日,中共皖南地委(1946年10月在樵山成立,书记胡明)机关报《黄山报》在泾县、旌德、太平交界的樵山村荷花坑村民组(现属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创刊。由中共皖南地委、苏皖边区司令部(熊兆仁任司令员,胡明兼政委)创办,是当时中共苏浙皖赣边区游击根据地唯一正式出版的报纸。
2、《黄山报》自1947年9月创刊,至皖南解放时终刊(终刊后续办新华电讯报,在屯溪出版),先后经历了一年半的时间,平均每五天出版一期。遇有重大事件,均出号外,如:《我军打下济南歼敌十余万》、《百万雄师三路渡江》、《解放南京》等等,均及时出版号外。大军1949年4月21日渡江,22日即四处散发号外,在当时交通闭塞的条件下,速度如此之快,是惊人的。
3、报纸由于采用毛边纸印刷,在游击队员和群众中传阅,保存下来的很少。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几份报纸,是歙县溪头汪贤仂、黟县五溪山丁锡达和旌德三溪小学献出的。《黄山报》是影响较大的一份油印革命报纸,是研究皖南革命斗争史的重要资料。
4、《黄山报》自创刊至终刊,共出版90多期,对于重大新闻还发《号外》,《号外》发了40多期省博物馆现藏有《黄山报》1947年的3期、1948年的8期和号外14期。最后一期于1949年4月29日在歙县城里铅印出版,报道了成立徽州军管会的情况。1949年5月5日,皖南地委、皖南游击队在歙县与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举行会师大会,《黄山报》编排这一重大新闻,在歙县铅印出版了最后一期。
5、《黄山报》旧址位于黄山区新明乡樵山村荷花坑组,1946年秋苏、浙、皖边区游击司令部曾在此召开会议。该旧址是20世纪30年代建造的汪氏族屋,为典型的清代徽派建筑,砖木结构。2011年6月新明乡政府启动了《黄山报》旧址修复工作。按照 “修旧如旧”的原则,施工方对所有房屋进行保护性修缮。该旧址为一进三开间清代社屋类建筑,背山面水,长10米,宽10米,檐高4.6米,旧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整个修缮工程从6月底开始,于10月完工。投资30万。
6、《黄山报》办报宗旨是:加强对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和党的各项政策的宣传,加强对游击队员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工作,加强对敌斗争的宣传工作。
7、《黄山报》在动荡不定的游击环境中,没有固定的社址,跟着部队转移,油印器材随身带,被誉为“肩背上的报社”。报纸在长时期没有专设报社机构,编辑和印刷全由皖南地委宣传科人员兼任。科负责人罗秋帆负责抄写广播新闻和编排版面,刻写先后有4人,油印1人,后期设有报社机构,刘岚山(时任上海《新民报》校对、记者,后任《黄山报》编辑主任)为编辑主任,编辑部有3名编辑,并有刻写组、印刷组。
8、《黄山报》由皖南地委宣传科人员兼职办报,刻印报纸等费用,在宣传科列支,不拨专项办报经费。
二、《黄山报》的编辑
1、当时孙宗溶(1947年5月,由华东局派回皖南敌后工作,任地委委员兼沿江工委书记)协助地委书记胡明负责日常工作,他主持了《黄山报》的筹建,1947年9月《黄山报》创刊。
2、当时胡明对报纸的宣传方针和报道内容经常加以指导。还亲自审稿和修改稿件,帮着制作标题,安排版面。同时指示地委机关党总支书记洪琪,从各县机关中抽调能刻写钢板,熟悉油印技术的人员调入地委,编印《黄山报》。胡明请地下党上海工作站从上海请了一名专业的采编来主编,《黄山报》的第一名编辑就是刘岚山(时任上海《新民报》校对、记者,后任《黄山报》编辑主任)。
3、《黄山报》报头由孙宗溶用毛笔草书题写报名,按当时书写的习惯“黄山报”三字自右向左横向写成,由刻写编辑套刻在蜡纸上,孙宗溶写的报头约用了26期,至1948年初夏,因行草体报头字体粗重,蜡纸易破裂,影响印报数量,宋亦英(又名宋梅)由上海来皖南后分到报社工作,报头由他仿照《大公报》字体,描写成《黄山报》三个隶书体字,并着手美化版面,绘花边,配插图,使报纸具有一种吸引读者的艺术魅力。
4、当时没有固定的社址和组织机构,由中共皖南地委宣传科在动荡的游击环境中编印。报纸5—6天一期,每期200—400份(视蜡纸质量和印刷情况而定,印刷字迹不清时即停印),最多达700份。用蜡纸刻写,油墨印刷,当时没有书报纸,就印在毛边纸上。蜡纸、油墨、毛边纸都是从伪乡公所缴获来的。
5、《黄山报》报纸内容有时事、政策、和皖南游击队活动情况。其中《黄山报》电讯稿的时事新闻稿是先期借用地委摇机发电的无线电收报机抄收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河北省邯郸人民电台新闻电讯。直到1949年4月初,才由秘密交通人员买来一台收音机,从此就用这台收音机直接收录新闻,直到皖南解放。新闻稿,由游击队通讯员和干部提供,或报社派记者采写。
6、《黄山报》的版面安排是,一版为要闻版,报道新华社的重要电讯,如中共中央电贺济南大捷,活捉伪山东省主席王跃武(附有插图)(见《黄山报》49期,1948年10月6日出),东北我军解放长春、郑洞国率领守敌投诚(见52期,1948年10月26日)。二版为地方新闻和各地通讯,如:“歙北人民害虫许逆佛林被我击毙,爪牙小尼姑亦同伏法”;“蒋匪十三旅烧光涌溪全坑,八九十家一片瓦砾,活活饿死二十多人”等(见51期,1948年10月21日出)。
7、《黄山报》每期约刊6000字的文稿,每版编发8—10篇稿件,平均每篇稿件三五百字,除新华社和本社发的新闻稿外,报上还辟有各地通讯、言论等专栏。文字简练、生动、活泼、版面美观、耐看,报头有时套红,并有配文插图、漫画、宣传画等。常有宋亦英绘制刊头、插图。如“人民解放军大捷,打下济南歼敌十余万”,配有“济南城头五星红旗飘”的插图。“东北我军打下锦州,活捉剿总副司令范汉杰”,附有“锦州战略形势图”。活捉王跃武的消息,还附其人头像插图。
8、《黄山报》是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出版发行的,报纸工作人员一手拿笔,一手拿枪,一面打仗,一面办报,出版工具和纸张没有固定的来源,靠缴获补给。报社人员爬山头,摸黑路深入连队和群众采访,夜晚在烛光下写稿,有时找不到蜡烛,就点燃松柴照明。老报人宋亦英回忆当年办报的情况时说,敌人进攻来了就走,换一个阵地又铺开摊子办报。有些稿子是在枪林弹雨中写成的。例如,她写了一篇“闲话镇头”的文章,用保五旅的事实说理分析,敦促保四团起义,她在绩溪上金山写稿,敌人清剿部队已进逼到上庄,两地仅距六七里,枪声砰砰在耳,她却镇定自若,挥笔如常,直到文稿写成付印。部队转移时,报社工作人员要携带出版工具,常常落在后面,非常危险。
9、《黄山报》的出版发行,为我党我军培养了一批宣传骨干力量。据有关同志回忆,先后参加《黄山报》工作的有罗秋帆、宋亦英、王瑾、余小平、冯石溪、刘岚山、方惶、韩铭声、李平、朱新圃、陈文达等同志。当时的地委和游击队的负责同志如胡明、孙宗溶、洪琪等同志,除亲自过问报纸的出版发行外,还在紧张的战斗和繁忙的工作中抽空为报纸写稿。
三、《黄山报》的发行与影响
1、《黄山报》由地委交通科负责发行。读者对象是游击区的党员和干部、游击队的干部和战士、游击区的积极分子和群众。报纸的发行办法是,游击队内部由部队系统按连队分发;游击区群众中的报纸,由基层党组织分发,有组织的传阅;敌占区由地下党和交通员秘密散发或贴上墙,威慑敌人,以正视听。
2、主要在皖南发行,也传入浙江、江西和江苏游击区,还通过各种渠道秘密传送到国民党统治区。并且还通过国民党办的邮政局寄发,常寄南京、芜湖、屯溪及皖南各县蒋帮党、政、军机关,瓦解敌军心,打击敌士气。《黄山报》这张红色小报对促进保五旅和青阳、石埭自卫队起义,以及长江敌舰“安东号”起义,都起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3、国民党军队官长视《黄山报》为“攻心炸弹”、“纸片钢刀”,千方百计查禁这张油印小报,敌人甚至伪造《黄山报》四处散发,以鱼目混珠的卑劣手段干扰破坏《黄山报》的宣传。后期起义的当时的国民党保五旅旅长王汉昭看到《黄山报》后,曾连连惊呼:“游击队大有人才,国军自愧不如。”
4、《黄山报》创刊以来,系统地宣传了我党我军的宗旨和政策,如实地报道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和皖南游击战争的发展情况,还介绍了解放区人民翻身作主的幸福生活等,通过报纸的宣传,使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皖南人民,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5、《黄山报》的舆论作用,正象当时游击区群众所赞扬的——“黄山报,皖南出。无社址,钻山坳。毛边纸,油印报。象战鼓,象军号。象明灯,象钢刀。战士读了志气豪,人民读了心开窍。敌人读了魂魄掉,皖南人民拍手笑。”
四、《黄山报》的停刊
1949年5月5日,皖南地委、皖南游击队(人民解放军苏浙皖赣边区司令员熊兆仁、政委胡明)在歙县与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在歙县胜利会师,《黄山报》编排了这一重大新闻,在歙县铅印出版了最后一期《号外》后停刊。
五、关于《黄山报》后续的说法
(一)、《黄山报》→《新华电讯》
《黄山市报业志》载:1949年5月《黄山报》停刊,停刊后续办《新华电讯》报,1949年11月停刊。
1、1949年5月7日,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在屯溪成立。5月12日中共皖南区党委在屯溪成立。1949年5月屯溪市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新华社皖南分社。接管《徽州日报》社,和《中华日报》的印刷工场,于1949年5月14日开始铅印4开4版每日《新华电讯》。社址在屯溪西杨梅山脚公路边(今延安路口)。
2、皖南分社开始只有7人,后调进《黄山报》编采人员和招收青年学生。《新华电讯》以收译新华社电讯为主,也登载一些地方新闻。
3、1949年7月17日皖南区党委、皖南行署、皖南军区等领导机关奉令先后迁往芜湖,屯溪市划归徽州专区领导。皖南分社全体工作人员和所属印刷厂部分工人随之离开屯溪。《新华电讯》于7月20日停刊。
4、新华社皖南分社迁往芜湖以后的7月下旬,徽州地委成立新华社徽州支社,由张子杰、徐健任正、副社长,编辑有鲁志、侯玉玲等4人,每日继续出版铅印8开2版《新华电讯》,以登载新华社发的消息、通讯、社论为主,还刊有少量地方消息和启事、工商广告。社址在屯溪交通路江西会馆迤东路北(今黄山西路)。1949年11月停刊。
(二)、《皖南日报》→《安徽日报》
1、《中国新闻事业编年纪事》载:1949年9月22日,皖南《黄山报》与芜湖《新华电讯》合并为《皖南日报》,由共产党皖南区委主办。1951年底,《皖南日报》与《皖北日报》在合肥出联合版,由共产党安徽省委主办。1952年6月1日定名为《安徽日报》。
2、《芜湖大事记》载:1949年7月,皖南人民行政公署由屯溪移驻芜湖市。8月6日,芜湖市改属皖南区党委领导。皖南区委迁至芜湖办公后,9月22日,皖南《黄山报》与芜湖《新华电讯》合并为《皖南日报》,由皖南区委主办。《芜湖日报》同日停刊。
3、1951年底,在皖北、皖南两个行署合署办公期间,蚌埠的《皖北日报》和芜湖的《皖南日报》在合肥合并出联合版,于同年12月26日正式出版,由安徽省委主办。联合版为对开4版,从1951年12月26日起,至次年5月31日,共出报155期。
4、1952年6月1日定名为《安徽日报》。《安徽日报》由《皖北日报》和《皖南日报》合并诞生。《安徽日报》报头字选自鲁迅墨迹组合。
《黄山报》既是战斗的动员令,也是胜利佳音的频传者,有时还是戳穿敌人阴谋的利剑。如敌人在禁止传阅该报纸的同时,曾伪造过《黄山报》,妄图迷惑群众,破坏革命工作。《黄山报》对敌的斗争性很强,不仅及时戳穿敌方阴谋,还起到辟谣作用。如敌人始终抓不到刘奎,倒是被刘奎出奇制胜地攻掉多个乡公所,消灭了一股股敌人,使得敌人惶惶不可终日。为稳定军心,敌方便在国民党报纸上造谣说刘奎一伙已在皖南深山的山棚内被国军围歼了。针对这一谣言,《黄山报》适时报道了刘奎在某地带领民兵烧毁掉敌人多个碉堡的消息,这就使敌人的谎言不攻自破。
1948年1月的一个深夜,许村党政办事处反动头子许云九(1958年被人民政府镇压),突然接到县“清剿”指挥部命令,突击“围剿”岩源游击队。拂晓,正当一个营的反动军队在许云九的率领下向岩源进发时,不料在途中见到路亭里和山崖上张贴了《黄山报》,他们端详着上面用显目的字体登载了我游击队在各地打掉乡公所和火烧掉敌碉堡的捷报,报纸还有几行醒目粗体字:“敌来我就飞,敌去我就归,山坳里面枪声响,游击健儿显神威,一弹双中枪法好,敌人无回人变鬼,革命火种扑不灭,真理终究放光辉!”许云九和两个随从心腹嘀咕道:“前回国军一六二师的一个团和绩溪、旌德两县的自卫队、行动队共两千人,围攻皖南地委机关黄石岩,着着扑空,处处挨打,连游击队几十个人也打不过,结果还丢下十几具尸体。而今,我们只一个营的兵力,鸡蛋砸石塌,看来不能取胜事小,回头路过深山窝,少不了又得挨这伙神出鬼没的游击队的揍……”心腹也唉声叹气打退堂鼓,赶紧凑上前说:“许云爷,你看,这报上不是明显的写着‘敌来我就飞,敌去我就归’,说不定他们的‘消息树’‘千里眼’发现了我们的行动,游击队早已飞掉了,我们照样又是扑了个空。”许云九借梯下楼地点了点头,于是命令士兵在离岩源十里地的茶坦村找来几个有“通匪”嫌疑的老百姓,打着官腔训了一顿,又在离岩源五里地的山岗上朝岩源方向放了一阵子空枪,就背着子弹壳全军撤回。不两天,嶺绿村和岩源村的村民就把“报纸虽小威力大,独退敌兵一个营!”作为特大新闻兴高采烈地传播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