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60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厦门市海沧区鼎美村“太子墓”揭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9
    厦门海沧东孚镇鼎美村胡姓,在当地狮头山半坡处有座“太子墓”,又称“太子亭”,墓碑刻“皇明文峰胡氏偕室孺人张氏寿域”,村民传墓主胡文峰为明代太子。明代国姓为“朱”,胡文峰何以被称“太子”?村民流传墓主上京赴考,被皇后认为干儿子,但在归乡途中被人暗杀的故事;另有人推测可能是明朝的太子流落到民间。此墓又因“太子”之称屡屡遭盗,墓主后人深感忧虑。2008年《厦门晚报》对此进行了报道①。对于胡文峰是否为明代太子,《厦门晚报》称:“记者采访的几个厦门文史专家都表示目前还无法确定,因为海沧区的行政隶属关系一直在改变,需要查询相关文献、地方志才能确定。”
    据介绍,鼎美村胡氏先人元代中叶迁自今永定县下洋镇中川村,原是客家人,与“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同宗。笔者读到上述报道后,也对墓主胡文峰与明代太子究竟有无关系倍感兴趣与疑惑,经最大努力查找福建种种志书,却未获任何线索。
但“柳暗花明又一村”,近期编书过程中的一篇文章启发了笔者的思路,笔者经研究认为:厦门鼎美“太子墓”其实是“太祖墓”!此系客家话同音字导致的一场误会。
(厦门海沧鼎美“太子墓”)

    因为在客家话中,“祖”读成“子)”音,如“祖宗”读成“子宗”,“太祖”读成“太子”。一个著名例子,就是客家人把“妈祖”说成“妈子”,笔者幼时还为天后宫那位女神为何称“马子”(客家话“小马”之意)大惑不解!特别在人名书写中,往往“祖”、“子”、“紫”通用。同样的情况,客家话中,“阻”也读成“子)”音,“组”、“租”则读成“资)”音。笔者了解到,闽南话“太祖”、“太子”只是近音,“祖”读成“zuò(作)”音,“子”的读音则与普通话一致
    客家民谚曰:“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田”,客家人外迁有长期或始终保留原乡语言的顽强传统,如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中迁居四川的客家移民,其后代不少至今仍说客家话,就是例证。鼎美胡氏先人迁自客家地区,这样,前几代先人保持的客家音“太祖()”,口口相传到改操闽南话的后裔,他们已无法把祖传的客家话“太祖()”与现用的闽南话“太祖(zuò”对应起来了,就将其误为是“太子”,这样,时移境迁导致的误会就诞生了!
      “太祖”在客家话中指始祖、先祖,明代胡文峰很可能是鼎美胡氏或其中一房的“太祖”,他的坟墓规模比较大可能也与他的这种身份有关。至于他墓碑上的“皇明”之“皇”系封建王朝士民对当朝的尊称,其意为“大”,“皇明”犹称“大明;“寿域”是对坟墓、寿穴的雅称,如唐代黄滔 《祭司勋孙郎中文》:“今则江湖梗涩, 京洛迢遥,权卜灵岗,寓安寿域。” 即为一例。它们并不表明墓主与明朝皇室有何牵涉,也不体现墓主身份有何显赫。所以,笔者呼吁:无知的盗墓闹剧当休矣,还先人一抔静土吧!
    笔者与永定县下洋侨育中学高级教师、地方史专家、中川人胡赛标先生联系,他告诉笔者中川客家话“太祖”正是读成“太子”音,而且历史上鼎美胡氏与中川原乡两地宗亲联系非常密切,合修过《同永胡氏族谱》(鼎美历史上系同安县辖地)。
    为笔者上述“同音说”提供旁证、启发思路的,是笔者任责任编辑的《闽西名祠古茔》一书中一篇记述客家地区连城县四堡乡马氏“太子姑婆墓”的文章
(连城四堡马氏“太子姑婆墓”)
    文中说,据族谱记载:太子姑婆名“五十七姑”,是元末明初四堡乡马屋村先祖之一马千七郎之姐。马千七郎乱世投军,以战功授武略将军。皇上敕封时,问起将军家况,将军谈及六岁父母俱亡,得姐姐抚养成人,姐姐为他耗尽青春,至老未嫁已垂垂老矣。皇帝深受感动,脱口赞道:“真可为太子姑婆也!”故马五十七姑被尊称为“太子姑婆”。她去世后,为报答抚育大恩,马千七郎厚葬了姐姐。至今马千七郎后裔凡添丁生子,都要到太子姑婆墓前供奉祭品。此事亦载于清乾隆《汀州府志》卷三十七《列女传》,其文为:“马氏五十七娘,长汀人。洪武初,承元兵乱后,民多离散,氏抚养幼弟马千七郎,终身不偶,年八十二卒。后弟千七郎御寇有功,封武略将军”。四堡原系长汀县地,故府志称“五十七娘”为长汀人,但它只字未提皇帝称“太子姑婆”一事。
    笔者认为,马五十七姑(娘)抚育弟弟的故事非常感人,她因此被朝廷敕封也是可能的,而且马家打破成规,祭祀一位本应嫁离本族由外姓祭祀却终老娘家的女性,体现了客家人的亲情观与胸怀,令人感佩。但是笔者受客家话“祖”读成“子”音的启发,认为所谓“太子姑婆”实为“太祖姑婆”,也即“祖上姑婆”之意。马氏后人的传说,其实是塑造祖先神圣形象的一种手段,自有其深刻的文化机制使然。而后,笔者得到此墓照片,墓碑所刻赫然正是“太祖姑婆墓”几字!墓联则为:吉地发祥千年盛,佳城启福百世昌。墓碑虽然为2004年清明日重立,但碑文“太祖姑婆墓”等字很可能沿用旧碑文,即非如此也表明今日马氏族人对皇帝称“太子姑婆”之说,还是持谨慎态度的,认为墓碑刻上“太祖姑婆”才更可靠。同时,它也证明客家话 “太祖”的的确确读成“太子”音。
(“太子姑婆墓”墓碑)

    而报道所言鼎美胡氏传说胡文峰曾被明朝皇后认作干儿子,故其墓称“太子墓”,它与前述马氏“太子姑婆”传说的产生,文化机制上是异曲同工的。人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随人群迁徙流动,同样,报道中提及的鼎美胡氏始祖“放鸭为生”、寻找开基地时“土地公托梦”“鸭生双蛋”以及“天葬地” 等传说,其实是众多客家姓氏开基祖的共同传说,这些传说就像在鼎美胡氏中流传一样,仍在闽南“福佬客”中流传,如厦门翔安新店镇溪尾村余姓,其先祖亦为客家人,即流传开基祖余端好“放鸭结庐开基”的传说,它们与鼎美胡氏先人坚持客家原乡语言把“太祖”说成“太子”音一道,折射出移民与原乡文化关系上的很多共同规律。


注释:
①、《厦门晚报》2008年8月30日第7版《客家古村,村民满口闽南话》(记者:陈满意许丹刘肖凯
、《闽西名祠古茔》(龙岩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编,2010年12月版)第206页:《连城马氏祖祠祖墓·太子姑婆墓》(作者:马振华、吴德祥、马华堂)。
、清·乾隆曾曰瑛修、李绂纂《汀州府志》(福建省方志委整理,王光明、陈立校,方志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页。

2012年7月18日补记:
    1、《福建永定胡氏族谱》第182页载,明代永定下洋胡氏第四世胡进福、胡进德兄弟迁居泉州府同安县锅尾。
    2、此谱由福建《永定胡氏族谱》修编委员会2011年10月刊行,第182页内容为第三篇《世系》第二节《入永后世系·七郎公一世至十四世世系》。
    3、锅美即今厦门市海沧区鼎美村。客家话中有“□头□尾”格式俗语,“锅头锅尾”即其一,“锅尾”系客家话。闽南话谓“锅”为“鼎”,“尾”与“美”同音,“锅尾”易为“鼎美”,是永定客家胡氏外迁后为闽南文化同化的反映。
    4、《福建永定胡氏族谱》载,下洋胡氏开基祖铁缘公生卒年为1394—1447年,则第四世胡进福、胡进德兄弟约生于1474年。鼎美胡文峰为明朝人,当是此村胡氏的前几世,从“太祖”一称判断,甚至有可能是第二世。但《福建永定胡氏族谱》未载胡氏兄弟入迁鼎美后的世系,鼎美胡氏据称旧族谱也散佚。




资料来源:
新浪博客/清澈湖大地的博客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