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周末(2010年3月1日) 作者:程敏(胡耀邦史料信息网编辑)
导语:胡耀邦同志是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领导人。他在1980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在1982年9月13日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任中央主席和总书记期间,经历了6个春节。其中有4个春节是在基层同广大群众一起度过的。那么,这六七年中,每当新春佳节,耀邦同志究竟身在何方,做些什么呢?1986年春节,胡耀邦视察贵州,右二为胡锦涛 图/ 程敏
1985年2月,胡耀邦在云南山区与少数民族共度春节
胡耀邦同志是我国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事业的主要领导人。他在1980年12月5日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被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在1982年9月13日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总书记。任中央主席和总书记期间,经历了6个春节。其中有4个春节是在基层同广大群众一起度过的。他所到之处往往不是大中城市、富庶之地,而是“老少边穷”等贫困落后地区。他深入矿山井下、穷僻山乡、牧民帐篷、边防哨卡,一头扎进老百姓中间,同他们拉家常、议致富、话未来。自耀邦同志开始,这种春节下到基层访问、给群众拜年的工作方式,逐渐作为一项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工作制度延续了下来。耀邦同志的这种“重民、爱民、亲民”的领导方式渐成定制,几不可改。 那么,这六七年中,每当新春佳节,耀邦同志究竟身在何方,做些什么呢? 1981:在书记处值班 1981年2月4日是除夕,大年三十。中央书记处需要有领导同志值班,胡耀邦说:“大家辛苦一年啦,都要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值班的事就由我来吧。”虽然大家与他争了一番,让他也回家过年,可他说什么也不肯,他说:“服从安排,争也无用。”就这样,他让别的同志都回家了,自己在勤政殿值班守夜。他的秘书梁金泉说:“本来是大年五更,值班就趁机休息一下吧,可他不,还是材料、文件铺了一大堆,伏案工作到深夜,谁劝也不行。这不,都凌晨四点多钟才躺下睡着了。” 当除夕的烟花染红了北京的夜空时,看着满城光华闪闪,五彩斑斓,烟雾缭绕,耀邦同志感慨万千。当时国力不足,物资匮乏,人民生活艰辛,他认为无限度地大放烟花爆竹,劳民伤财,浪费太大。他与秘书粗略计算了燃放烟火所费的钱财,颇感痛心。认为这些钱根本没有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应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他指出:全国12亿人口,按每户4口人计,有3亿户,每户花30元买鞭炮,要花掉90亿元人民币。即使考虑到农民钱少,减半算,也得四五十个亿。如果把这几十亿人民币用来办教育,能办多少高等院校呢?如果用来救助失学儿童,又能使我们多少万个孩子受到教育呢?如果用这些钱来救济贫困区的父老乡亲,又能办多少事呢? 同时,他看到烟花使北京的夜空乌烟瘴气,环境遭到严重污染,他提出了保护环境的问题,说道:我们国家人口多,生态环境是个大问题,治理生态环境,还是我们今后一项十分繁重的大任务哩。他并指出:每年既有因烟花炮竹而引发的爆炸、火灾事件,而且有那么多人身伤亡事故。北京同仁医院每年都有被炸坏眼球的人排长队就医。最后,他意味深长地作了总结:三笔账合成一本账,合而观之,真是有弊无利,至少也是弊巨利微。建议一些大城市先行一步,立法禁放烟花爆竹。可见耀邦同志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1982:给老同志拜年 1982年的大年初一,他和其他领导人早早地去看望叶剑英、刘伯承、徐向前、聂荣臻、蔡畅、邓颖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希望老同志们健康长寿,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多作指导。 来到叶剑英同志住处后,叶剑英同志高兴地说:“你们很忙,再说也要移风易俗,就不要来看我了。”耀邦同志说:“你们这些老同志的健康长寿不是个人问题,是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接着,向叶剑英同志谈了他们到一些地方调查研究时,看到的城乡的一些新变化。叶剑英同志兴奋地说:“现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工作得很好。你们经常下去,调查研究,沟通上下情况,密切联系群众,这样好。党中央集体领导,发奋图强,全国人民的精神振奋起来了,我的精神也很振奋。” 在医院病房的门口见到了聂荣臻同志。耀邦同志握住聂荣臻同志的手说:“您身体大为好转,大喜事,大喜事!”聂荣臻同志高兴地说:“大家喜,大家喜,现在全国人民都喜!”他拉着耀邦同志的手,请大家坐在沙发上,亲切交谈。 1983:视察海南 1983年2月11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下午4点,耀邦同志来到了驻守海南三亚的部队军营。耀邦同志在幼儿园停了下来,十几个孩子轮流让耀邦同志抱起,十分亲热。几位从北方来军营探亲的军嫂,扯开大嗓门连声喊:“总书记好!”以引起耀邦同志的注意。果然,耀邦同志顺着喊声朝她们走去,同她们一一握手,笑问:“都是北方人吧?从北方到南方,肯定很辛苦,你们的丈夫为祖国安宁到这里守海防,有你们的功劳啊,你们自己在家里肯定很劳累,明天就是除夕了,先给你们道声辛苦拜个年。” 在接见合影前,耀邦同志高兴地说:“职务不分高低,地域不分南北,军营就照官兵合家欢。”大家簇拥在总书记身后和两边,没有遵循惯例按团营连排让战士列队,真的成了“总书记和官兵合家欢”。 在一个多小时的走访中,广大官兵感受最深的是总书记浑身洋溢着亲情、友情,每到一处总是先给大家拜年,请大家向家中父母亲友转达他发自内心、源于天涯的问候,然后饶有兴趣地听士兵们南腔北调的谈话,询问文化低的士兵补不补文化课,鼓励他们学文化,学军事,学科技,争取一兵多能,一专多用。还问北方士兵对海南的饮食、气候适不适应,并亲切地鼓励他们:“不适应是困难,也是纸老虎,你硬他就软,你软他就硬,在钢铁战士面前,没有什么不适应。” 《海南日报》资深摄影记者吴秋光曾全程跟随拍摄耀邦同志当年在海南的行程,他说:“虽然是总书记,但是跟海南的百姓能马上打成一片,没有架子。”耀邦这种平易近人的作风,给群众极为深刻的感受。 在海南视察期间,耀邦同志极为关心海南这个宝岛的开发和发展,坚持搞好政策的重要性。他听海南岛的同志汇报海南农村普遍推行双包责任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时,他说:我从陵水到榆林的途中,看到不少荒地、荒山、荒坡、荒滩、荒塘,可以划给农民或者包给农民开发嘛,广大群众是愿意承包的。但也有些人不一定愿意,因为他们只有劳力,缺乏资金、技术和工具,这就产生一个如何支援他们的问题,要注意解决。 在听完海南岛同志对开发海南的想法后,他说:过去,海南岛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做出了很大成绩。但就32年的发展来看,对我们的成绩不能估计过高,不管哪一方面,距离人民的希望还差得很远。进步的幅度慢,主要是没有在海南岛搞特殊政策。现在,中央给你们政策,希望海南尽快富裕起来,但这要靠海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努力。 他还帮助人们分析海南岛的优势和弱点,说:海南岛最基本的优势,就是地处独特的湿热带,能种植橡胶、咖啡、可可、椰子、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全国960万平方公里,只有5万平方公里的湿热带,一块在西双版纳,一块就是海南岛。这里出产的许多东西全国其他地方都没有。这是一个最突出的优势。海南的弱点就是,暂时还处于封闭状态,闭岛锁区,基本上是个待开发和待开放的地区,基本上或很大程度上对外界是隔绝的,好东西运不出去,这就很难有一个大的发展。因此,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支持开放。开发和开放密不可分,是互相促进、互为条件的。这就是方针。他说:你们要瞄准那个湿热带和广阔的海域干。不要等外部条件成熟了再搞。最保险、最可靠的还是你们内部的力量。要放宽政策,在农业、经济作物种植等方面搞经营承包,要一个一个公社检查。已有的政策要用好。中央已经给了政策,就要抓紧落实,放开手脚干,尽快致富。中央和广东省给你们自主权,确保你们应得的利益。中央各部和省各厅、局不该管的不去管,这就是对海南岛的莫大帮助和促进。这几年,农业的经验就是少管,只给政策,就上去了。他指出:对海南岛应采取特殊政策,发挥它独立自主的积极性,让它自己搞港口,自己对外。一是对国外,一是对省外。他说:千万不要忘记我们内部这个“外”,国内市场还是我们最大的市场嘛。对外省的联合可以大搞。他说:对海南的开发建设要精心规划,精心作战,当断就断,说干就干。时间不等人,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财富。我们不能慢慢吞吞,我们耽误不起时间了,等不了啦。建议赋予海南行政区较多的对外经济合作自主权,并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 后来,1986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赋予海南行政区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从而为设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经济特区打下了基础。这包含了耀邦同志的多少心血。 1984:在广西边防前线 1984年除夕,,耀邦视察广西边防,来到法卡山营区。他不顾一路劳顿,不去休息,非要先到阵地上看看战士们。当时,由于中越关系比较紧张,双方仍然剑拔弩张,山上的阵地上埋有上万的地雷,要是哪个不小心踩响了地雷,就意味着是流血大事故。加上前沿阵地与越方是枪对枪,炮对炮,如果被发现,一场战斗就在所难免,后果不堪设想。随从人员都竭力劝阻。耀邦同志没有接受,执意要上主阵地、上最前沿。他说,战士们不怕,我们也不怕,我要亲自到前沿阵地看看他们。 当来到阵地主峰时,他走进坑道和阵地哨所,与驻守的战士逐一握手,并连声说,你们辛苦了,我们来看望你们。从阵地视察回到营房,耀邦健步走进会议室。刚一坐下,他就与守备分队的干部、战士交谈,从战士的战斗、执勤、学习、训练、生活等到战士的家庭情况都逐一了解。同时还详细地询问在座的连队干部,春节打算怎么过?连队会几次餐?南方同志吃不吃饺子?能不能看到北京播出的电视节目?等等。他说,我们带来了两部新片,让大家在春节看看新电影。 他欣然为法卡山部队题字:“法卡山英雄山。”六个大字刚劲有力,激励着全师将士决心以忠于祖国、热爱军队、严守边疆的实际行动,回答党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 他在出席广西边防部队干部大会时讲话指出,我们已经一再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郑重说过:一心一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谋求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人民的富裕幸福,这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关系上,我们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努力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决不向任何别国要求一寸土地,但也决不害怕任何霸权主义的威胁。 针对越南当时的侵略行径,他说:我国的边界还不安宁。你们这里还面对着越南的严重挑衅。当年越南出兵柬埔寨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过这种侵略行为是非正义的,是必然不能得逞的,应当赶快罢手;否则不仅会破坏整个东南亚的和平,而且会给越南自身带来无穷无尽的灾难。去年,我们又正式提出,只要越南承诺从柬埔寨全部撤军,并付诸行动,中越就可以恢复谈判,实现关系正常化,重建我们两国的传统友谊。但是越南当局还是没有听进去,我们对此表示十分遗憾。他说:越南当局霸占柬埔寨这条心不死,那就必然把我国看作是他们实现侵略野心的障碍。许多迹象表明,他们正加紧准备在柬埔寨发动新的所谓旱季攻势,同时放出许多恣意攻击我们的谰言,也是为了准备在中越边境进行新的挑衅。希望你们保持高度的警惕,如果越军胆敢来犯,就给予坚决的回击。 除夕当夜,耀邦同志从宁明回到南宁。当南宁鞭炮齐鸣,年味正浓时,他突然站起身来,说了声“走”!就抬腿出了门。陪同人员忙问:“这时候了,还要去哪儿?”他说想到附近农村去看看。要求准备一辆面包车,带几个人去给农民拜年。广西的同志说可以到附近郊区的安吉乡拜年,耀邦觉得郊区太近,说:或许你们事先有所准备,我想到宁明县或扶绥县去。去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最后商定到离南宁约三十公里的邕宁县去。到达良庆乡玉洞村时,已经晚上十点多了。到壮族老农民玉正萱家访问。与老农民一家并肩围坐在一起,向老农民全家拜年后,问这问那,问寒问暖,问老农民有多少个儿子,是否已分家,全家一年收入多少,春节准备什么年货,煮多少斤糯米粽粑,杀多少只鸡。品尝农家粽粑,说:好吃!好香! 此时,他还不忘指导干部和群众要抓紧致富治穷,让他们要多想办法,今年群众要搞好一点。搞农业光抓粮食不行,要富还要搞多种经营。他指出:你们靠近邕江,应多养鱼,要搞多种经营,搞农副产品加工和运输。各家各户联合起来搞运输。养猪养鸡是个大门路。养鱼要搞承包。 他一家一户地走访着,给乡亲们拜年。等他们回到南宁不久,春节的钟声就敲响了。 1985:与彝族同胞共度春节 1985年2月18日春节前夕,耀邦同志看望和视察云南边防部队。在向某地边防部队讲话时,耀邦同志指出:消除越南当局对我国边境安全的威胁,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是我国的一项重大决策。我们的这个立场是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的。我国政府多次申明,只要越南当局从柬埔寨撤出全部不义之师,放弃扩张政策,就可以重建中越两国的传统友谊。我们还将为东南亚各国之间建立起新的长期的睦邻友好关系作出自己的贡献。我们的这个立场,任何时候也是不会动摇的。 2月19日农历大年三十这一天,他乘旅行车在滇西的崇山峻岭间奔波二百多公里。途中在禄丰县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寨同彝族男女老少共度春节。小伙子们和头戴银饰包头、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装的姑娘们簇拥着耀邦同志来到村头的打谷场。他们弹起月琴,唱起彝歌,跳起优美的彝家舞蹈。耀邦用北京果脯招待大家,并同他们亲切交谈,问他们1984年收入有多少,今年春节过得怎么样,是否都宰了猪。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开了。这个村共有78户人家,几乎家家都有人挖小煤窑,有的一家四口收入近三千元,有的一家八口收入近八千元。去年有18户盖了新房。为了过春节,家家都宰了猪,不少户宰了两头。大家高兴地说,党的好政策使彝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耀邦满面笑容地祝他们在1985年取得更大的成绩。随后,他走进彝族农民普发友的家里向他们拜年。这家5口人正在吃午饭,桌上摆着六七个菜,其中有一大碗腊肉。耀邦说,他们吃得不差嘛!他还看望了另外3户人家,彝族乡亲请他品尝了自制的米酒。 2月20日春节,耀邦同志和杨尚昆、余秋里等人在昆明参加新春团拜会,同云南各族人民一道庆贺新春佳节。 1986:给布依族群众拜年 1986年春节前后,贵州省、地、县三级大批干部超额报名要求到基层去,到贫困县的区乡去工作,耀邦同志知道后感到非常欣慰,这关系到领导干部转变作风以及知识分子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问题。他说:要引导知识分子不要脱离政治,不要脱离群众。青年干部到基层去,联系实际、联系群众,不单单是从工作出发,是要从他们的成长出发的。不解决好这个大问题,我们的第三梯队就选不出来。 春节期间,在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县马岭镇乌拉布依族村,耀邦同志访问了两户贫困户,细细察看他们的被褥,柜里的藏粮,灶房挂的过年肉,问寒问暖。晚上便在一家布依族农家和乡亲们一道吃年饭,打糍粑,吃长寿面。白天在村头寨口和一些布依族老农、妇女、青年广泛接触时,当地干部介绍:总书记来向大家拜年了。周围群众随即围拢过来,耀邦便让工作人员把带来的小文具等小礼物分送给在场的老乡,高兴地说:我们照个相吧!顿时,记者照相机的快门响声和人们的欢笑声连成一片。 当然,他最关心的仍然是贵州的发展问题,当地群众的民生问题。贵州因其历史和地理的特殊性,这里基本上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景象,而且,当地人常被称作穷得一无所有的“干人”。耀邦对此非常关心,认为一定要治穷致富。在视察的路上,他反复强调:为了在经济上打翻身仗,贵州要继续研究自己的优势,做好因地制宜这篇大文章。 2月4日至9日,在胡锦涛等同志的陪同下,耀邦同志乘坐旅行车,翻山越岭,视察贵州各地县。对于贵州省委提出的把略高于全国平均速度作为贵州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表示赞许,指出:这两年贵州经济发展加快了,工作是做得好的。由于经济发展加快些,上下信心在继续增强。信心增强是件大事,不是小事,这是重要的精神力量。干部信心增强了,一部分山区群众信心也加强了,这很不简单。因为老百姓看到了自己的希望,过去祖祖辈辈都没有看到这种希望。但是,就发展水平看,贵州在全国各省市区中还是靠后的,这是事实。几年内要改变这种靠后的序列,不容易,因为客观条件还不具备,基础不同,地理条件不同。所以,急躁情绪不可有,翻番的信心不可无。这一点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 他说:开展增百致富大讨论,第一个收获是把干部的思想路线端正了,把风气搞好了,这是长期起作用的东西。至于增高了一百还是没增一百,这是第二位的。做好这件事,走群众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都来了。这比上面下命令、规定指标好得多。赞成你们继续发展增收致富大讨论,这种讨论实际上是群众性的诸葛亮会议。要连续搞几年,把我们基层干部的作风端正到因地制宜、群众路线、实事求是上来。 在贵州各地,耀邦同志充分肯定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几年来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同时提出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引导大家正确认识贫困地区问题,明确治穷致富的指导思想。他多次谈到:贵州三个时期我都来过。30年代来过,50代来过,80年代来了3次。由于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比较,对贵州贫困地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感到特别欣慰。他说:党中央是十分关怀贫困地区人民的。全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今后还有不平衡。分析贫困地区问题,要同历史联系起来,要看到它的发展变化,要增强干部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信心。要看到,这些地区祖祖辈辈都穷,留下许多精神上的消极因素,这是他们经济翻身的一种沉重的负担。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对他们的这种思想负担,要从历史上加以理解,要找到一种生动活泼的方法,逐渐消除这种包袱,比如依赖思想、迷信观念等。要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变革他们的精神状态。这要依靠榜样的力量,善于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 耀邦下乡拜年,一般坚持“看看你们没有准备的地方”,反对弄虚作假,作秀演戏。曾多次随同耀邦视察大西北、大西南的国家民委副主任赵延年回忆说:在视察期间,耀邦往往自己一头钻进老百姓的房子或帐篷里,或往路边一坐,招呼过往乡亲,无拘无束地与他们交谈。他要去看的地方,大多不是别人预先安排好的“样板”,而是先听当地负责人全面介绍情况后,出其不意地提出自己认为需要看的地方,亲自调查。 历史上有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耀邦同志何尝不是另一个大禹式的人物?他始终以社稷为重,以人民为重,体贴着别人,却苦了自己和家人。耀邦同志的夫人对女儿满妹说:“你爸爸在团中央的时候就这样,那时他就对经济工作很有兴趣,经常下去调查研究,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他书房里有一幅全国大地图,从墙顶一直垂到地面。他经常站在图前沉思,然后在图上画个圈,或者插上一面小红旗。画了圈的,是他下一次要去的地方;插上小红旗的,是他已经去过的地方……” 其实,在日常工作中,耀邦同志也很少回家。家人怎能够和他吃一顿像样的年夜团圆饭?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最重要的节日,“万里相思一夜中”,谁人不想与家人团聚,共享安乐?然而,耀邦同志却在这“晓寒料峭尚欺人”的时候,远离骨肉亲人,走南访北,颠簸劳顿,不去条件优越、一切便利的大中城市,专赴贫困落后、交通不便的基层乡野慰问调查,与群众在一起欢度春节。耀邦深知,越是荒芜贫瘠遥远之地,越是恩泽优惠不及之处,这里的黎民百姓更需要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重视,他们的诉求和希望更应该得到及时的传达和落实。然而下情未必能及时上达,民困未必能及时解决,作为领导人不应忘记自己的职责,为人民服务,就要不辞辛苦,真正地了解人民的需求,亲眼看看他们的真实生活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