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74阅读
  • 0回复

[本网原创]甘肃省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概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9-08-05
— 本帖被 胡一宾 从 支源流派 移动到本区(2019-08-06) —
甘肃省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概况

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遗址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秦铭

    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胡氏作为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著姓郡望和文化望族,其族系根深而叶茂,遍布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自古有“天下胡氏,望出安定”之说,这也是当下广泛流传在中华百家姓著作、百家姓杂志、姓氏网站上的标题。其实在镇原县一直流传着“天下胡氏出安定,安定胡氏出临泾,临泾胡氏哪里寻,皇后湾和胡家坪”的民谣。而这则民谣充分说明了古临泾是安定胡氏的肇基之地,发祥之地。安定堂是因安定郡而得名,西汉元鼎三年(前114 )在高平县(今宁夏自治区固原市)设置安定郡, 东汉时移治临泾县(今镇原),隋开皇三年(583)废,并入泾州。隋大业五年,(607年),废泾州置安定郡,治安定县(位今镇原县城西40多华里的开边镇张庄村席庄组),宋元宪宗二年又设陕西子长县为安定县,虽曾数次易地,但临泾(镇原始终位居腹地,自东汉起安定郡治所在此长达195年,治所在安定县长达363年,且汉至西晋安定县又位于今甘肃省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据此,“安定胡氏”郡望的奠定, 离不开以安定临泾之地为基,更源于安定临泾历代胡氏名人,临泾胡氏一族如胡城、胡建、胡质、胡遵、胡奋、胡烈、胡渊、胡国珍、胡僧洗、胡盛、胡延之、胡长仁、胡长洪、胡长粲等众多胡氏名人的代际传承与奋斗,不仅奠定了安定胡氏的历史地位,而且不断提升扩大了安定郡望。亦因如此, 胡氏后人以系出“安定”为荣,唐末大诗人胡曾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安定集》,北宋著名学者——胡瑗即以号“安定先生”而名播天下,影响历史。无疑安定郡望得名于安定郡名,更得名于安定临泾(今镇原)历朝历代诸多胡氏名人。据《三国志》、《魏书》、《晋书》、《北史》等正史记载,作为古安定郡的临泾胡氏,曾经盛极于魏晋南北朝达三百四十余年,王侯迭出,后妃数现,文安天下,武定乾坤,文德武略,无不令人倾慕,不唯一郡之望,更是天下闻名。特别是胡灵太后执政,在中国封建历史的男权社会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一些执政理念,曾被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武则天所借鉴,并付诸实施。据诸多史料记载,临泾胡氏先后出现过胡灵太后(宣武帝元恪之充华、孝明帝元诩之母,见《魏书卷十三列传第一》)、北齐武成帝高湛皇后胡氏(后主高纬帝之母,见《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两位皇太后;孝明皇后胡氏(见《北史卷十三列传第一》)、后主高纬皇后胡氏(见《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两位皇后;晋武帝司马炎贵嫔胡芳(见《晋书列传第一》)、北魏孝明帝左昭仪胡明相(见洛阳出土的《胡昭仪墓志》)两位嫔妃;胡友(胡奋之子,南阳王)、胡延之(安平王)、胡长仁(陇东王)、胡长怀(建昌王)、胡长穆、胡长洪(武德王)、胡长咸(济阴王)、胡长兴(汝阴王)、胡君璋、胡君璧(胡长仁次子,袭爵陇东王)十人封王; 雍州刺史、司空公胡渊;司徒公、秦太上君胡国珍;车骑将军、冀州刺史、新平公胡国宝(国珍弟);冀州刺史、司徒公,追封阳平郡公、谥号懿穆胡盛(国珍兄真次子);平凉郡公、雍州刺史胡麟祥;濮阳郡公胡僧洗(凤祥);泾州刺史、临泾公、谥号孝昭胡宁;安阳县侯擢司空公、赠徐州刺史、太傅、太尉公、谥号“宣”胡虔(胡宁子);司空公、谥号文贞公胡长粲(胡虔子);东莱太守、安定公胡永等十人封公。胡遵、胡质、胡奋、胡威、胡渊、胡罴、胡世爵、胡藩、胡谐之、胡僧佑等十人封侯;胡烈、胡岐、胡喜、胡盛、胡渊(胡国珍父)、胡仲操等十五位刺史;胡遵、胡略、胡广、胡奋、胡渊(胡烈子)、胡叔泉、胡世元等二十多位将军;胡乐世、胡鼎、胡叟、胡方回胡亮等多人封伯、子、男。并出现了北朝都官尚书、安南将军、幽州刺史、赵郡王元干之子元谧妃胡氏;孝文帝之孙、侍中骠骑大将军、使持节定州刺史常山文恭王元邵妃胡氏(胡僧洗之女);北魏侍中、领军将军、南平王飞龙之孙、元继长子元叉妃胡氏(胡太后之妹);清河王、孝文帝之孙元妃胡智(临泾伯胡宁之女,南北朝东魏孝静帝元善见之母)四位王妃。还有夏赫连勃勃仕秘书监胡义周,夏赫连勃勃中书侍郎、临泾子胡方回,北魏虎威将军、始复男、怪才胡叟,北魏南部主书胡始昌,北魏中书学生、秘书郎、中散大夫胡丑孙,北齐陈留太守胡盅儋、隋上仪同、武贲中郎将、丹阳郡守胡侃,隋正议大夫、仪同三司、右鹰扬郎将、安定公胡倪,宋试秘书省校书郎、青州从事、尚书屯田员外郎胡顺之,清台湾兵备道胡承珙等诸多名人。可见安定临泾胡在中华胡姓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十分罕见的,由此其古地名安定郡被全国胡姓尊为最大的正源堂号,“安定郡、安定胡氏成为天下胡姓最为显达最为庞大的一支”,也正因此,安定郡成为了后世胡氏最普遍也是最响亮的堂号,临泾胡氏也闻名天下。
    一、安定临泾沿革
    中华胡氏在漫长的繁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但据《广韵》所载,主要有安定郡、新蔡郡、淮阳郡、吉州四个。《元和姓纂》、《姓解》等皆以“安定胡氏”为郡望,并著录下胡氏一族代际辈出的光彩人物。如唐《元和姓纂》载:“安定(胡氏),汉有胡建始居焉,后汉有太尉胡广;魏胡质,荆州刺史,生威,青州刺史平春侯,又居淮南。文[按,文疑晋字之误](晋)胡奋,安定临泾人,官至左仆射。左仆射胡奋,石季龙入关,与梁皇甫韦、杜牛辛皆以华胄不在戍役之限。奋裔孙国珍,后魏司空,女为宣武帝皇后,生孝明帝。珍兄真,曾孙延,北齐太宰安平王,女为武成帝皇后,生后主纬。长安(应为长仁)陇东王、长怀、长穆、长洪、长咸、长兴并封王。洪子文同武帝皇后生孝文帝。”宋《姓解》谓:“胡,安定胡氏。解: ……陈胡公之后也。东汉胡广为三公,魏胡质,质子威,晋胡奋。”清茅星来《近思录集注》也载:“安定,胡氏郡望。”至于后来出现的以始迁地、支系祖谥号、封号、号、官阶、居住地等等命名的族谱“堂号”,其实只是总堂号之下的一个个“分堂号”,无“郡望”之义。
    “安定”胡氏之开基始祖乃汉景帝时安定太守胡城(二十七世),汉景帝初,拜大中大夫,元鼎年间安定郡太守(公元前114-?年)。这是胡氏在“安定”最早的记录。城祖乃“安定”胡氏始祖也。“安定”胡氏立谱始祖乃三国魏阳陵亭侯胡质,保存完整,记载详实的为胡国珍裔孙胡学颜主编《胡氏世谱》及魏徵撰写的《胡氏世谱序》。
    中华胡姓最为著名堂号安定堂,源于安定郡(汉时全国置三十六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设置,郡治在高平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辖甘肃镇原(古临泾)、泾川(古安定)、平凉、会宁、靖远、景泰,宁夏固原、同心、中宁、中卫十个县。东汉时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领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盘、彭阳、鹑觚八县。西晋又移治安定(今甘肃省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隋朝初年,改泾州为安定郡。辖安定、鹑觚、阴盘、朝那、良原、临泾、华亭七县。隋开皇三年(583)废入泾州。隋大业五年(607年),废泾州置安定郡,治安定县(今开边镇张庄村),领安定、良原(今灵台县西北)、鹑觚(今灵台县)、朝那(今灵台县西北)、阴盘(今平凉市东南)、华亭、临泾(今镇原县西)7县。唐武德元年(618)废。宋元宪宗二年设陕西省子长县为安定县。元初改郡为州,始治所在湖南桑植县东北。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因陇中地震,元王朝将定西州改为安定州,取“安宁稳定”之意。明洪武十年(1377年)将定西州降为安定县。
    临泾为今甘肃省镇原县早期县名,隋大业初年置,初曰湫谷,后改临泾。从东汉到北魏,为安定郡、泾州治所。西魏废县。隋复置,唐元和中在此置行原州,五代、宋、金为原州治所,蒙古并入镇原州,元并镇戎,改镇原州。明初镇原州改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把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当时在黄河支流泾河流域的中上游,设立了北地郡。西汉初年,从北地郡分置了安定郡,所辖21县,临泾县为首。据兰州大学地理、历史学教授刘满《战国秦长城下的边陲重镇——镇原》一文中论述“今镇原县境兼有汉临泾、抚夷、彭阳、安定、安抚县之境”。虽明初临泾县被废,但从古至今临泾城、临泾里、临泾街的名称一直沿袭至清朝和民国。民国初年镇原县划为五个区,县城方圆几十里为第一区,又称中区,1935年在县城成立临泾镇。第一区辖一街十六村,村管庄。一街即临泾街,管22庄,即庙沟庄、庙里庄,陈家沟沟、陈家湾、范园子、蚂蚱沟沟、黄蛟岔、毛家堡、张东庄、满州城、黄家湾、张野毛山、莲花池、秦家园子、尤家坪、常家山、谢家山头、张家山、黄家岔、秦家沟圈、白家原、白家小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临泾区,承袭了民国时期临泾镇的名称。区址东移10公里至寇家庙。1958年改为临泾公社。1983年又改为临泾乡,2014年1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临泾乡改为镇建制。
    镇原县现存较多重要的胡姓历史文化遗迹,据《甘宁青史略》《镇原县志》等载:“胡奋故居,在今镇原县城东里许,在社稷坛左,旧名胡府坪,今名胡家坪(现镇原县城关中学及亨泰花园均为原址)。”又载:“皇后湾,在县川西六十里,即北魏孝明帝生母、著名灵太后出生地,今讹为黄蒿湾(今镇原县郭原乡景原村黄蒿湾组)”。并载:“国珍茔,在县东80里,即北魏灵胡太后之父冢。”
    据《魏书》载北魏政治家胡国珍死后,与其妻皇甫氏灵柩一起由洛阳搬回镇原合葬。开始,国珍本欲就祖、父西葬故乡,后因前世诸胡多葬于洛阳,有终洛之心。崔光曾在太后面前问国珍:“国公万年后,是在此安厝?还是归长安?”国珍说:“当陪葬天子山陵。”到病时,太后请问后事,竟说回安定。此时已惚,语无伦次。太后问清河王怿与崔光,议决去留事。怿等皆以病重时神志不清,请太后还是按前说安厝洛阳为宜。太后虽外从众臣所议,而自己深思之后,认为父亲远慕双亲,属人之常情,也如自己常思父母一样。于是,追崇使持节、侍中、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师、领太尉公、同州牧,号太上秦公,加九锡,谥号文宣公,葬以殊礼。持节到安定监护丧事。灵太后迎太上君皇甫氏神柩还乡,与国珍合葬于临泾县东80里万俟(mòqí)沟圈(原地名也曾称为南关村。北魏时期万俟丑奴于高平自称天子,设置百官,年号神兽,是为神兽帝。公元530年春,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派遣尔朱天光为元帅,贺拔岳、侯莫陈悦为左右大都督,分兵进讨,神兽帝万俟丑奴曾退守于此)。又据民国慕寿祺编撰《甘宁青史略》记载:(戊戌)(梁武帝天监十七年,魏孝明帝神元年)夏,四月,魏司徒胡国珍卒,追号太上秦公,临泾,遣使持节就安定监护丧事。国珍,安定郡临泾县人,太后之父。少好学,雅尚清俭。太和中,袭父爵,为武始侯。孝明帝即位,封安定郡公,进位中书监,与侍中崔光俱授帝经,侍直禁中。又上表陈刑政之宜,诏皆行之。至是,卒于洛阳,赠假黄钺、相国、太师,号曰太上秦公。太后迎其母皇甫氏之柩,遣使持节送至临泾原籍,合葬之。即今镇原县上肖乡杨城村东关组,原有二大冢,乡人云其一为胡国珍及皇甫氏墓。虽在1958年大跃进中胡国珍墓冢被夷为平地,但墓地遗址依然清晰完整,足以显示当初陵墓宏大的规模。据《镇原县志》记载两墓均为圆丘形,东西长约150米,南北宽约80米,占地面积约12000平方米。其中一座残高2米,底径20米;另一座残高1.5米,底径12米。但墓冢因村民种地被耕耘成平缓之势(注:墓在往上肖乡公路东,路西也有一大土墩,一些人误传为胡国珍墓,但据清康熙五十四年张述辕纂修《镇原县志》载为唐大将尉迟恭点将台,即“鄂公点将台”)。后经甘肃省文物局专家数次考察,199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将胡国珍墓列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安定临泾胡姓的迁徙与发展
    胡姓乃我国较早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人口的1.16%,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据《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胡姓为舜帝之后裔。因居于妫(今山西永济市境内),故以妫为氏。周武王克殷后,封舜后妫满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卒后谥号“胡公”,妫满生子丹,丹以胡公谥号“胡”为姓,故称胡公满为胡姓始祖。胡姓最初的发源地主要有河南淮阳、安徽阜阳。此两支胡姓经过不断的繁衍与融合形成了当今胡姓遍布于天下的盛况。从先秦至两汉时期,胡姓族人历经迁移,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两省,向北进入山西,向东进入山东,向南迁入湖北、江西,使胡姓得以发展繁衍。西汉初年,由于外族入侵,为巩固边防,西汉王朝实行“屯田戍卫制”,以长期固守边疆。大规模从中原迁徙兵民到边疆,胡氏也随之外迁。向西迁入陕西、甘肃,向北迁入山西;向东迁入山东,后又南迁入湖北(古荆州)、江西。而迁入安定临泾(甘肃镇原)的胡氏,到后汉时期已成为一大望族,后成为安定胡氏繁生的渊源。
    胡氏之源最早并不在安定。安定临泾胡姓是因官而定居临泾,一世始祖为胡公满二十七世孙胡城(注:原为“高早成”组成的字,是城字籀体字,已废弃,宜用标准汉字“城”),西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吴王濞反,胡城随太尉周亚夫统兵追杀,以功封大中大夫,官居蕃镇,从长安始迁安定临泾。据安定郡公胡国珍(女为北魏皇太后)十世孙,进士、殿中丞胡学,承接汉谱,并由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唐朝政治家魏徵作序的《安定胡氏世谱》所载,自临泾胡姓始祖城公至45世孙渊公,每一世都详书讳名、字名、行(号)名、历官、生、卒之谥号、干支及葬址、夫人、生子。这是胡氏最早记载完整,且严谨详实的《世谱》。据此,安定胡氏肇基地非固原非泾川,乃临泾。胡奋为胡城十三世孙,中间仅九世昌胤未官,余十二世皆有官爵,可谓始祖城而下官宦世其家,至胡奋之父胡遵,子孙三代,为安定十县之大郡大族著姓,即世称安定郡望,也使安定临泾胡姓步入兴盛阶段。与此同时,胡国珍(安定胡姓十五世)之女为皇太后权倾一时,为刺史、为将军者更多,安定临泾胡姓步入高峰,使安定郡望成为有名的大族望姓。到南朝刘宋时期,安定其下另一个重要支派华林胡藩,肇基豫章,发派华林,成为江右著名望族。豫章华林,地属江西,与安定胡氏南北呼应。后裔遍布域中,赣、皖、苏、浙、川、闽、滇、黔、鲁、豫,两湖、两广,均有其聚居之地。随后胡国珍的曾侄孙胡延之,北齐时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女为武成帝后,生后主高纬,胡延之的6个儿子均被封王,更使安定临泾胡氏闻名天下,安定郡望步入顶峰。
    同时,南北朝时期,安定临泾还有另一支胡氏,这一家族中有后秦姚泓黄门侍郎、赫连勃勃秘书监胡义周、赫连勃勃中书侍郎、侍郎、临泾子胡方回、稀世怪才、北魏始复男胡叟等人出名于世,《魏书》、《北史》中均有传。这支胡氏后裔长期安居于临泾,宋时又出现了上尚书屯田员外郎胡顺之(见《宋史胡顺之传》),明举人河南尉氏县知县胡顺,清嘉庆时有进士、台湾兵备道胡承珙等人。
    安定临泾胡氏主族胡奋、胡广、胡国珍,世族胡方回其后裔长期定居临泾故里。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唐宋时期一部分安定胡氏迁到河南新蔡,另有一部分迁往江苏如皋县,后又多因官而迁居、繁衍于全国各地。据《唐代墓志汇编》的记载,书中胡氏墓主皆为安定胡氏的后代。虽然祖籍安定,但他们相继离开故乡,为官各地,迁居各方。自两晋后,安定临泾胡氏后裔胡建、胡安、胡沂、胡永、胡勇行、胡奋、胡世贵、胡世荣、胡麟祥等人因官,而迁居陕西咸阳、四川宜宾、山东掖县、东平县、安徽六安、湖南衡阳、河南新蔡、安徽寿春、江西吉安、江苏南京、广西桂林等地,西晋末年又迁入福建、广东、山东泰山、河北石家庄、贵州毕节、云南威信、彝良、盐津等地,至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又迁入福建闽侯县、厦门、广东清远、江西鄱阳、江苏宿迁、上饶、江西南昌、福建福州、山西太原、长治、浙江余姚、吴兴等地。形成了安定临泾胡氏后裔渭城、宜宾、内江、衡阳、寿春、闽中、崇安、晋江、广西桂林、福建福清、山西阳曲、江西豫章等著名的支派。胡奋任徐州刺史,封夏阳侯,官至左仆射、加镇南大将军。其后迁居河南新蔡,成为安定临泾胡氏兴起的又一郡望地。这一支胡氏后来向湖南省东部及江西吉安、江苏南京、湖北、湖南等地播迁。西晋末年迁入福建、广东、山东等地。如今,安定胡氏后裔散居全国各地,并移居到港、台、泰国、英、美等世界各地。当代更是安定胡氏最鼎盛时期,原任中国共产党中央主席胡耀邦,前任中国共产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胡锦涛,都是“安定”胡氏后裔,不但是安定胡氏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在中国当代史上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安定胡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宗族,历朝历代名人辈出,从而奠定了中华胡氏著名的安定郡望及堂号,无不昭示安定胡氏曾经有过的空前盛况和荣耀,以及胡氏在全国姓族史上崇高的地位。安定胡氏文化作为中华姓氏文化的分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中华民族文化一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也可以说安定胡氏文化是镇原历史文化最为精彩和优秀的篇章,更为重要的是在镇原(古临泾)这个地处西北边陲、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穷乡僻壤之所以能孕育出世代书香传家,忠义满门的中华胡氏大家族,就在于其文化、家族、文明源出一脉,在于镇原之淳朴的古临泾文化从容大气,具有包容大地、海纳百川的胸怀,它承农耕文化的历史先河之源,源起华夏始祖轩辕黄帝部落的发祥之地,蕴接后世,裔播内外,因而造就了“天下胡氏出安定,安定胡氏出临泾(镇原)”的历史地位。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历史古迹代表一个地方的品位。临泾胡氏文化不仅是镇原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代表了全国胡氏文化的源头,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因而,只有致力于研究、挖掘和弘扬安定临泾胡氏文化,才能提升镇原的历史地位,才能充分利用丰厚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为全国乃至全球胡姓人氏营造一个祭祖、观赏历史文化的中心,把镇原建成凝聚全国胡氏子孙的中心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近年来,安定胡氏文化研究受到全国各地胡氏族人的广泛关注,他们虽分布在海内外,但皆不忘水之源,木之本,始终将安定临泾作为中华胡氏渊源的圣地。中科院广州分院微生物所专家、《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主编胡海,香港创富投资集团董事局主席、华林文化研究促进会会长、广东安定堂胡氏宗亲会长胡伟明,全国胡氏宗亲会副会长胡银生,江西九江胡氏总会、《世界胡氏通谱》编委会负责人胡云兴,湖北胡氏宗亲总会会长胡汉新,中华胡氏宗亲总群管理员、深圳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所长胡吉科,福建省胡氏宗亲联谊会会长胡新煊,福建省胡氏宗亲会秘书长胡永奎江西省胡氏宗亲会会长、江西中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胡衍科,《世界胡氏通谱》编纂委员会秘书长、江苏胡氏宗亲总会顾问胡恒俊,满公后裔胡氏宗亲联谊会秘书长、河南胡氏宗亲会胡林,湖北胡氏宗亲会、《中华胡氏大成谱》主编胡家钢等诸多著名胡姓人士,多次询问和关心镇原县胡姓文化遗迹和研究概况,尤其在2014年7月中华胡氏宗亲网群第二次“祭祖寻亲(联谊)之旅”活动中,八十七岁高龄的胡海先生第四次建议要在安定临泾胡氏先祖故居(胡家坪)树立一座纪念碑,还撰写了“《安定始祖城(高早成)公碑记》:安定胡氏始祖城公,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生,字允安,乃舜帝三十四世孙胡公满之二十七世孙。公正直敢言,慷慨有气节。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反,公以将军率兵,从太尉周亚夫往击有功,拜大中大夫。内乱已平,猛将戍边。公奉旨驻守西北,举家随迁。安定有胡,自此始。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公卒,葬灵台岩宝山。其十世孙遵,位至车骑将军、阴密侯。其后四代,以质、威之清慎,威名远扬。公十五世孙国珍,封安定郡公。遂为大族著姓。公十八世孙延之,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六子均王。七王并世,胡姓荣光;安定郡望,步入顶峰。安定胡氏,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王侯迭出,后妃数现,文安天下,武定乾坤,文德武略,朝野倾慕。不唯一郡之望,史乘更书“天下胡氏,望出安定”。后世裔孙播四海,散九州,枝分派衍,瓜瓞绵绵;华林、龙川二宗,籍承安定,耀邦、锦涛,荣任国家元首,功勋卓著,风范长存,为胡氏杰出代表,树又一时代丰碑。门风贵久盛,功德耀千秋。今往事越千年,安定堂号,寰宇高悬,犹如灯塔,指引后昆,瞻前思齐,自强不息,发扬传统,光大美德,胸怀天下,再创辉煌!《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及《增订本》编撰者,城公七十二世孙胡海(金胜)敬撰二0一四年七月二十七日”的碑文。尤其是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促进会倡议组织国内外胡氏组织负责人、胡姓企业家、安定胡氏源流研究人员组成的考察团前来胡氏发源地镇原进行实地考察,瞻仰皇后湾、拜谒胡国珍墓地及胡奋故里(胡家坪),以胡氏郡望地族祖的荣耀启迪后人,继承和弘扬中华胡氏的优良传统及优秀文化。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所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只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才能在新世纪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