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29阅读
  • 0回复

【童年寻觅】仙源往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15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游记 移动到本区(2019-07-11) —
作者:黄山怪石

    尽管我不出生在黄山区,但自3岁始至今一直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直至退休。骨子里都融入到这块土地。已不曾记起自己是异乡人,权当自己就是黄山的太平人了。
    53年随父母到的时候,这里还是太平县,父亲工作的县城就是如今的仙源。小学在这里就读,中学尽管在甘棠新城,由于县城搬迁是逐步进行的,父亲工作的新华书店还在仙源,所以每个星期六回家,星期日返校。暑假,每天都要到东门河玩水。寒假,我们自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在也没有搬迁的文化馆排练,巡回到山乡农村出演。

    自1968年随新华书店的搬迁离开仙源,至今的45年工作、生活都不在仙源,但对老太平的县城情有独钟,不能说是“魂”,绝对是“每每想起”的地方。偶尔会去走走,看看。
    自唐天宝十一年(752)始立太平县,这里就是县城所在地,古镇已经有着1260年历史。仙源镇地处宁国、徽州、池州三府交界。《太平县志》中查铎《督捕馆记》一文曾这样记载:“太平,古仙源地也,介在山谷中,东连族德,北枕径邑,西邻石埭,南联黔款,犬牙相制,四通五达……”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父亲先期到太平,1953年随母从宁国到太平。当时,太平老城墙还在。远远的就看见高耸的南门城楼,高高的城墙上有双层飞檐式的城楼,南门是太平城的正门,最为考究。小时经常从右侧的砖阶上城楼,居高临下,前看南门桥下流水潺潺,城外民居依路而建,那就是南门街。城内太平老街成“L”型,正对南门的是“直街”,横向南门的叫“横街”。横街延伸,以羊角河为界,正对西门的叫西门街。直街和横街商铺接踵,人来人往,而西门街主要是居民居住,商业氛围不浓。
    东门城门不大,临麻川河而立,很有气势。
    西门城楼也不大,成轴对称,规矩。门旁有户人家。这里是通往甘棠的关口,就读中学时经常从这里抄近走小路到甘棠的学校。
    而北门由于依托山势,最小,仅是一个门洞而已。
    母亲在乡下小学当小学教师,随母在三口、沟村待了几年,但每星期休息日及寒暑假还是回县城。读小学后一直随父亲生活在县城。工作的新华书店原来在直街,距南门很近。1957年,读一年级时母亲去世后,二年级和三年级上学期父亲把我送回老家,跟爷爷、叔叔居住的泾县马渡桥生活了1年半,回来时,不知道什么时候新华书店就搬到三不管了。

    直街的出口就是南门,老城墙南面依“富溪河”,东边傍“麻川河”而建,这二条河就是天然的的护城河。“永济桥”是进入县城的必经之道。但我们把“麻川河”叫“东门河”,把“富溪河”叫“南门河”,“永济桥”自然叫“南门桥”了。

    “南门桥”始建于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明正统三年(1438)改建为石桥。崇祯三年(1630)重修,改名为“永济桥”。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4月24日,“永济桥”被大水冲毁,后方姓捐款重建。1944年5月,因遭日机轰炸,东侧桥面倾塌,当时的县经济建设委员会出资10余万元,再次修复。现“南门桥”为长30米、宽5.8米、高5.6 米、3孔石桥。近期还对此桥进行了维修,这是2011年10月2日拍的。
    1959年从泾县回来,老城墙就没有了。说是1958年国家“大办钢铁”时拆掉了,城砖都去砌炼铁炉了。印象中原县委大院(后曾是县委党校)里就有许多小铁炉,冶炼出来的废铁块满院都是。我们捡了回来,当成石块,玩那时男孩子流行的“一步一、二步二”游戏。

    城墙拆了,直街直通“南门桥”,照片中石街的端头就是原南门的位置。50年代时,老城墙南门大开,是入城区的一个门洞,我们叫“南门洞”。这里避风挡雨,晒不到太阳,是个小小的集市。早晨固定有油条摊,经常有卖糖糕的、卖洋糖粿(发糕)的;晚上这里有卖葛、毛栗,还有现在已经消声灭迹的“凉粉”......嘴馋的我们去“南门洞”最多。

    直街的这段街面还是记忆中的石板街,不过街面拓宽了。猜测随街面拓宽,街上的老房子也拆掉重建了。
    不像现在,街上卖服装、小商品的店多,当时的直街手工作坊多。记得有豆腐铺,馆子店,洋铁匠铺,铁匠铺,修钟表,刻印章,弹棉花,剃头店,黄烟铺,配钥匙......裁玻璃的店里还有用铁丝编扎烘篮盖、漏斗的;印象特深的是周驼子的专门为丧事的纸扎店,扎的纸屋连家具都配齐,扎的纸马栩栩如生。街上最大的店是百货公司,最时髦的是照相馆,南门还有一个开水炉,那是我每天都必须去的。

    经过改造的直街有部分路面已是水泥路了,街边的房屋也统一规划成徽派建筑。

    直街中部有一条通往东门河的三叉路口。记得街上有座庙,庙门是朱红的木栅栏,扁平,上端尖三角。透过栅栏可见里面的阎王、判官、两旁立着四尊黑白无常。1959年从泾县返回太平就看不到了,问及现在的仙源人都很少知晓。
    叉路有一块开阔地,是菜市场。像现在的一样,也固定有卖小吃的商铺。记得那里的米面是我的最好。菜市场墙面上画有大幅的漫画,主题是“十五年超英,二十年赶美”。

    菜市场通往东门河,50年代东门还在,内城紧靠城门有一个桶匠店。顺城门石阶而下,有丫字形通道。左侧有台阶下河,那是街上的人在这里淘米、洗衣、担水的通道。右侧的路上东门桥,去水东、新明、旌德方向。东门桥是座木桥,桥很长,发水时经常被冲垮。为了不使架桥的木材被冲走,有很粗的铁链将桥面与支架串在一起,铁链一端固定在岸边。

    这条河对我们来说,是夏日的水上乐园。仙源的男孩子都喜欢洗冷水澡(游泳),每天旁晚。这里的人聚集,似乎全县城的男人都集中在这里,众人洗澡倒是老太平的一道风景线。逢星期日和暑假,基本上下午我们都泡在河里,晒得脱皮也不在乎。东门河有二个地方我们最喜欢去,一个就是东门桥下。这里水流喘急,从这里下水,顺流而下很是惬意。特别是发水时,我们喜欢从你这里横渡,博浪的感觉特别刺激,那是男孩子勇敢的表现。
    这张照片是68年,当时我们在太平中学读书,几个仙源的同学凑在一起,借了个照相机,在东门桥下激流中拍的。

    另一个地方我们叫“乌龟壳”,说叫“乌龟壳”其实是个人工建造的码头。原来这里有一个水运队,大多数人是屯溪新安江的船民调过来的,也有部分太平人。当时水运工具主要是竹排,也有看见船驳岸。这里是个深潭,是个天然的游泳池。可是2011年10月2日我来时,由于河道改造,已面目全非了。
    更为诧异的是,现在连下河的路都没有了。我闯到原造纸厂,正当我在寻觅“乌龟壳”时,遇见上图右二的同学叫我。他也是教师,一直在仙源工作,现已退休,正在河边菜地里干活。他知道我在找“乌龟壳”,确切的告诉我这里就是。但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菜市场以上我们叫上街头,这里是直街的一个坡。周驼子的纸扎店就在这里,左右还有规模最大的理发店,供销社废品收购站。对面有修钟表的、还有红糖红绿丝发糕最好吃的馆子店。收集些废纸、破铜烂铁,在废品收购站换几分毛把钱,买几块发糕解解馋,是我经常干的事。

    上坡后就是叫“三不管”的地方,这里西街面与直街成一条直线,而东街突然凹进,显得宽阔。小时候住在这里几个男孩,特别调皮。以前太平县城没有电,后来有位于南门街的机械厂用柴油机发电,但到晚上9点全城就停电了。记得凹进的地方有根电线杆,我们将绳一头拴在电杆上,而后躲在对面的巷弄里,来人时将绳拉起,看见有人拌倒,从巷里沿糖酒公司的路分散逃走……
    资料说,这里有一片用鹅卵石精心在地上砌成的方块,是“三不管”的象征。我在“三不管”居住的时间很长,还从没注意。
    “三不管”是直街的尽头,北拐就是横街,直行就是到县政府,东面拐进到县工会和粮站。说是十字路口,但只有横街有街面,而其它两条路只能算成小路。
    得名“三不管”,说是唐以前,还没设太平县,仙源处在泾县、石埭(台)县、歙县三县交界之地。水东一带归泾县管辖,北门一带归石埭(台)县管辖,南关一带归歙县管辖。这里处于三县的边缘地带,管辖界限不清,社会治安混乱,三个县都无法管理,索性放之任之而不管,故称“三不管”。
    唐天宝十一载(752)正月,经宣城郡太守李志和上奏朝廷,将泾县西南十四乡置太平县,县治初设在仙源(当时称:三门山南),这里就由太平县管了。
    而不久后的唐肃宗宝应元年(762)期间,由于江南发生疫灾。当时的太平县上泾乡(现旌德县碧云乡境内)乡民王万敌聚众占据蛟山后如洞(船山厚儒洞)起兵造反,抗租抗税,声震宣、歙二州。该洞地处崇山峻岭,路径险恶,且洞中平坦可居,易守难攻,地方官兵奈何不得。此时,正值平息“安史之乱”关键时刻,唐肃宗李享昭令太子左庶子袁傪任江淮招待使,前往平乱。宝应二年(763)二月,袁傪奏请朝廷从太平县划出麻城等9乡置了旌德县。太平县原本只有十四乡,划出9个乡后只剩下5乡了。永泰二年(766)唐代宗李豫下令撤太平县,将撤销后的太平县5个乡并入泾县。而泾县对并入的5个乡基本不管,旌德县又没有权力管,太平县又撤销,事实上成了一块三不管的区域。
    后宣城郡太守屡次以“兵寇初平”,“不坐城邑无以镇抚”上奏朝廷又重置太平县。成立了县城这里有人管了,但历史沉淀下来的“三不管”地名延续至今。
    “三不管”直行县政府前有一个广场,广场上有一个解放后建的“胜利台”,当时太平县的大型集会都在这里。记忆中,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这里召开过一次大会,展示有“瓜菜代”特色的副食品,有蕨基根、芭基根、南瓜等原料制作的糕点。游行大军抬着从这里出发,到街上游行,那是我在老太平看到的最大一次聚会了。一次在“胜利台”的演出印象很深,好像是一个部队文工团。从来是看戏的太平人,对舞蹈、曲艺很是新奇。而我对苏联舞蹈中蹲跳的动作特别有兴趣,至今还历历在目。
    当时这里凹进的地方很是热闹,并列有纺织厂、新华书店、供销社、农资公司,还有当时最大的馆子店。经过改造的直街,已将两边街道拉直,找不到当年的“三不管”的感觉了。

    西行,就到横街,横街基本保持当年的原貌。最能反映当时“太平盛世”。

    记忆中恒丰糕饼店、银行、糖酒公司、防疫站、县医院、工人俱乐部,还有炮竹店都在这条街上。

    老防疫站边有一口古井,看样子废弃多年了,但这口井仍是记忆中的模样。

    这是原县医院,现在改作民居了。医院对面原是医院职工宿舍,我的一个发小就住在这里。当时我们形影不离,他的成绩始终是全班第一,尽管我一直暗暗发狠要超他,但始终屈尊第二。

    尽管县工会不在这里,但“工人文化宫”在横街,就在医院隔壁。现在作为它用,但还是保持原样。现在看来不起眼的平房,那时可是县城最新潮的地方。每逢星期六,修筑陈村水库的苏联专家聚集到这里参加舞会,可谓是“歌舞升平”。地上撒有滑石粉,我们钻进里面乱闯,经常滑倒。当时对男人穿花布衣服很是迷惑,后来就有流行“苏联大花布”了。

    “工人文化宫”对面,炮竹店旁的巷弄,通往我曾就读的城廂小学。现在的仙源小学搬迁到南关,原校址已荒废了,这里显得很冷清。往上走,就是叫岭坡的地方。

    稍前,这里基本上是居民区,老检察院在南街面。

    通往西门有一个较大的坡,下坡后北面凹进,比较宽敞,公安局、看守所就在这里。南面是法院和公安部队的驻地。

    较之改造后的南街,横街要窄些,两旁的建筑还基本保持当年的原貌,路面也是原来的模样。

    横街最能体现千年古镇的风情,依街而建的老房子区别于徽派建筑,尽管风格各异,但大多数都是二层。这栋老屋二楼的外墙采用的是木质板材,历经沧桑,从剥落得漆痕中看到了悠悠岁月。

    这是横街下坡处北面的老屋,从马头墙看来,是街上为数不多的徽派建筑。

    虽然这里没有商业氛围,看起来十分冷清,但从码放有序,铺设整洁的石古街道和街面老屋的门窗可以看得出,当年老县城的繁荣盛世。

    坡下有一条河流穿街而过,这条河叫“羊角河”,“羊角河”是横街和西门街的分界线。

    这里呈现水街的景象。小桥、流水、巷道、人家,别一样的风情。

    现在的道路虽经过改造,但保持原貌。街面卵石铺就,有民居建在河面上,水从房中穿流,水街风情浓郁。

    西门街直通老城墙的西门,距离很长,也是最窄。原来西门都是居民区,后来调到安徽省立医院中医名医赵佩卿就住在西门。后来赵佩卿的原址改成太平医院的住院部了。

    不同于现在的年轻人,我是本着怀旧的心情来这里的。脑中浮现孩童时代的县城。星期日返回太平中学读书,抄近路从这里出城……

    自唐代置县至明末清初时,以老太平县城仙源为枢纽,这里有多条联结宁国、徽州、池州三府及所辖各县古道。使古镇仙源成为徽商与沿江地区进行商贸活动的桥梁和纽带。当时的仙源的手工业和商贸发展也进人了鼎盛时期,成为当时皖南山区一处重要的商贸中心。

    据清嘉庆《太平县志》记载,明末清初时,全县人口已达25万多人,仙源城内近2万。全县有300多家店铺,城内有街巷20多条,200余家店面、作坊。清朝时,街宽5米,石板或卵石铺面,两侧为店面、作坊,民居鳞次栉比,屋宇整齐,人口稠密。
    城区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城墙以内,南门外过富溪河另有一条大街,永济桥将城区内县衙前直街与南门外大街连成一线,统称“直街”。

    附近的麻村也基本与城区连成一片。除直街以外,还有横街和后街。当时居民共有24姓,其中有六大姓氏:城里为项、黄、方,城外为赵、胡、汪。

    这里街巷纵横,曲径通幽。巷弄有城湾巷、天官巷、黄家巷、陈家巷、方家巷、周家巷、黄栗巷、崔家巷等二十多条。

    《太平志》上的《清嘉庆年间太平县城治全图》反映了当时情景。古代的太平城依水而建。东有麻川河,南有富溪河。明代重建的老城墙就城门就有南宁国门、西弦歌门、上东门、下东门、北拱辰门五个城门,还有两个水关。可以想见,当年的城邑是何等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了。

    城池内主要街道4条,小巷22条。青砖黛瓦的高堂大宅鳞次栉比,富丽堂皇的庙宇宗祠达30多座,尤以孔庙、县衙建筑宏伟、精美。雕梁画栋,刻石镂砖,誉冠“宁(国府)属六邑”。县衙位于城北,经过历代修葺、扩建,到清嘉庆年间(1796-1820),规模是南北长60丈,东西宽52丈,占地37亩。县衙由三大部分建筑组成:东侧一组是粮食仓库,西侧一组是监狱,中间一组是县衙的主要部分,前后五进,南向。前进钟鼓楼,二进仪门:三进县大堂,匾额书“大德堂”三字;四进是悦来堂;第五进是大观楼,为两层建筑。由于城区地形南低北高,该楼坐落城北,在楼上既可以俯瞰全城,又能远眺黄山,真是个名符其实的大观楼。

    孔庙位于城东,初建于北宋嘉枯年间(105-1063),后来几经兴废。清雍正元年(1723)动工重建,雍正十一年(1733)竣工。该建筑坐北朝南,南北长30丈,东西宽16丈,占地8亩。

    孔庙也由三组建筑组成,东侧一组是教谕署和讲堂;西侧一组是各种祠阁和书斋;中间一组是孔庙的主要部分,前后四进。第一进大门前有前院,院中古柏森森,直插云天。中央有一方池塘,一座单孔石拱桥如一弯新月卧于池上;最后一进供孔子像,名“大成殿”,面阔7间、2层,高3丈6尺,气势恢宏。

    由于近代战争,使这里遭到严重破坏。一次是从咸丰三年(1853)十二月至同治二年(1863)九月,太平军前后在县境转战11年,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先后6次攻占了太平县城。战争激烈、频繁,使得人口锐减,明末清初时全县人口就有25万多人的太平县,而今的黄山区并入原歙县的汤口,老石台的广阳、乌石,至今只有16万多人口。

    对老县城建筑遭到摧毁性破坏的是日军侵华时期。由于太平县驻有重兵,日军没敢侵占太平,而成了日军狂轰乱炸的目标。自1938年11月至1943年4月止,长达四年多的时间里,太平县城被日机轰炸了22次,富溪桥被炸断,商店、民宅、古建筑几乎尽被炸毁,太平县城几乎夷为平地。千年的古镇,毁于一旦。

    50年代时仙源的残垣断壁还到处可见,如今还可以看到有断砖码放的菜园墙。

    现存的老房子成片的不太多,大多数是凌乱的分散在城区。断壁残垣,铁锁封门明显感到古镇的衰落。

    这是近期拆除老屋留下的三合土地面。古人将石灰、黄泥用糯米熬成的稀饭按一定的比例调和一起,铺设地面,然后用锤棒反复拍打,划格成型。三合土地面不仅渗水透气,而且比水泥地面还要结实。

    漫步在石板路,让人不由得想起流逝的岁月。历史的痕迹叙述这里曾有的淳朴民风,昔日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曾经。

    巷弄两侧大多是古宅,黑瓦、白墙、朱栏,砖石木雕,层楼迭院,高脊飞檐。天井采光,四水归堂,多为两正两厢式、三间两进式。

    门前有拱壁,门楼重檐飞角,多饰石雕、砖刻或墨绘的山水、人物。

    北门这栋老房子楼上敞开,还有仙人靠,很是讲究。登楼观景,很是惬意。

    南门河边的老房子,尽管年代久远,但透过院门,可见楼阁木雕精细,木格窗花甚是考究。

    南门街上的原电影院是我们最喜欢的地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五朵金花》,《芦笙恋歌》、《羊城暗哨》、《国庆十点钟》……总是不厌;而打仗的《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的电影至今记忆犹新。这里也是戏园子,常有本地和外地的剧团来这演出,不仅有黄梅戏,还有京剧和越剧,安徽省徽剧团曾在这里登台演出。
    每场必看,没有钱就要想法子。紧挨电影院有一个民房,这里可以爬墙进入。时间一长,电影院的人发现了。一次他们将粪桶放到墙下,先爬的男孩正好跳到粪桶里,把粪桶打翻了,后面的人一哄而散。庆幸,先跳的不是我。

    古城仙源给我太多的记忆,每每想起,无尽留恋。东门河、南门桥、三不管……经常梦里出现。岁月在不经意间中流逝,将我磨砺成了老人,半个世纪与一千多年相比,不过是一瞥。


——— 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08月22日推送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