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90阅读
  • 2回复

[网络转载]书香浓郁的胡湾村胡氏宗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08-31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牌坊庙祠 移动到本区(2016-09-07) —
来源:大江晚报

    荷花满塘,清水涟涟,微风拂过醉人心扉。这样旖旎、柔美的风光,怕是每一个到陶辛水韵的游客都能感受到的。然而,除了这动人的水荷之景外,在陶辛镇还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落——胡湾村,村子虽不起眼,却有着“教授村”的美誉,而村里的胡氏宗祠就是这“教授村”奇迹的见证。
    宗祠当年是个“洋学堂”
    从镇上出发,汽车蜿蜒曲折地穿梭在山村之间,很快就来到了一座青瓦白墙颇具徽派风格的建筑前,这里就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胡氏宗祠。“自祁衍派世居芜家起琅山以北,为国上章名著史忠扶宋室而南”,一进大门一对楹联高悬门旁,昭示着胡湾胡氏家族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祠堂里,一排排高大的红漆木柱和精美的雕梁画栋显示出它的气派与优雅。
    接待记者的是当地的退休教师胡功篱老人,他告诉记者,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后遭遇兵燹被毁,于清光绪年间重修。胡湾村的胡氏原居于徽州祁门,明代前期迁居于此,后来就修建了这个祭祀祖先的宗祠。据老人介绍,这所祠堂与其它宗祠最为不同的一点是:过去这里还是一所学校。
    那是1909年,村里的一些有识之士深感发展教育的重要,便开办了芜湖县第一所近代小学——两斋小学。“两斋”,取其远祖、北宋教育家胡瑗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分设“经义”“治事”两斋讲学的教育方法而得名。而学校校址就设在胡氏宗祠。据胡功篱老人讲,这所学堂与过去的私塾完全不同,对学生进行的是现代化的教育,开设了英语、算术等课程,是个纯粹的“洋学堂”。后来,这里又开办了初中,一直延续到上世纪末。如今,一所崭新的胡湾小学早已矗立祠堂旁边,琅琅的读书声不时飘散到古老的宗祠里,不禁触发了人们对当年“宗祠小学”盛况的无限遐想。
    “宗祠学校”造就“教授村”奇迹
    芜湖县当地人士称几百年来宗祠都是祭祀的地方,而胡湾胡氏却用来办学、作校舍,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下,其情可嘉,其勇堪敬。的确,在重视教育的氛围下,一百多年来,从这所“宗祠学校”走出了一批批的专家学者等各界精英,从而使得胡湾村有了“教授村”的美誉。在胡老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祠堂两边廊道上的展板,这里介绍了从胡湾走出去的一代代精英们。其中,有芜湖县第一位教授、第一个留美学生、第一位女教授等。
    据芜湖县政协有关资料统计,截至上世纪末,由该村学校毕业后外出深造,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多达百余人,取得副教授等以上高级职称者达67人,其中任国内外大学教授者19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者36人,授博士、博士后学位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而胡宗璆一家,除长子朝麐外,其余五子稷咸(北大教授)、朝冕(江西师大教授)、澱咸(安师大教授)、嶽咸(江苏水利学院教授)、豁咸(河海大学教授)均大学毕业后成为教授,有“一门五教授”之誉。
    一个小小的村子、一座普通的宗祠却有着如此不平凡的过往,不能不让人感慨万千。从胡老等当地人士那里,记者了解到,胡湾村具有“校风正、学风淳”的优良传统,办学者目光远大、意识超前,学子勤奋好学、自强不息,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有了今天的“教授村”。同时,也让这座山村宗祠有了其它祠庙没有的荣光和骄傲。
    记者 杨唯伟 文  记者:赵亚玲 实习生 陶绍芸 摄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08-31
行走:芜湖县陶辛胡湾胡氏宗祠
来源: 芜湖新闻网.芜湖日报

  春深似海。到得胡湾,触目所及草木一片葳蕤。
  第一批安徽省传统村落名录的二百二十八个古村落中,芜湖县陶辛胡湾和西河古镇以及南陵县何湾龙山村入选。在西河、龙山之后,胡湾是“记住乡愁·行走”的第四站。陶辛镇位于芜湖市区与芜湖县城之间,曾名噪一时的“教授村”胡湾离陶辛镇九公里。
  从芜湖到陶辛再到胡湾,浓稠的田园风光一路相随,绿树村边,青山郭外,到底是江南。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胡湾坐落在陶辛镇白沙圩,与南陵县许镇太丰圩隔河相望,是一个背靠圩埂建起的村落。圩埂对岸是同为陶辛镇管辖的十连圩芦中村。两岸之间是青弋江的一条支流,正值暮春时刻,水流平缓,水面悠然。
  走在胡湾的乡间小路上,田畴环绕,阡陌连通,宅院毗邻,门户相对,所见村庄整齐、安静,却也看出并没有严格的规划,旧房新楼并立,日积月累出的便利,旁观者望出的是略显杂乱,却也生活气息饱满。胡湾村为胡姓聚族居地,村子里90%以上胡姓,藤藤蔓蔓从一棵大树上蔓延出来的一族甚至一房,几百年来纵横交错,早就无法划分清楚。
  据介绍,这一支胡姓是元朝末年为避战乱,从徽州深处的祁门辗转到白沙圩,已历时六百多年二十余代。因村口一水塘名宣潭,世称宣潭胡氏。宣潭《胡氏宗谱》(1931年本)记载,宣潭胡氏始祖心正千一公,原籍祁门金岭,15世纪举家迁来,数百年间文风未开,世代务农。再往前推,则可上溯到吉州庐陵(江西吉安)——其祖上是南宋名臣胡铨。胡铨(1102—1180)曾因《戊午上高宗封事》奏章,反对议和,乞斩秦桧、孙近、王伦而声振朝野,也因此获罪。其后裔初由吉州庐陵迁至祁门,15世纪又徙至芜湖县白沙圩定居,从山地来到圩区,看到田野平畴,正是躬耕安居的好地方,从此定居下来。生产生息世代繁衍,胡姓子孙兴旺,人才辈出,胡湾成了周边非常有名望的大村落。
  几百年过去了,当年从祁门带来的古徽州气息依稀留在粉墙、青瓦的细节里,已不真切。好在鲜明的江南村落生态处处可见:绿柳、红桃、水塘、沟渠。尤其是在不甚忙碌的暮春,有安静的建筑,安静的人。
  这是个城镇化建设中司空见惯的村落,胡湾的独特性不是村落人家,而是一种人文气息,这要从一座祠堂说起。在胡湾,最有历史感的建筑,就是白沙圩西南角三面环水一面靠埂的平地上耸立着的胡氏宗祠。

  万户晨烟依槛绿
  宗祠即祠堂,是汉民族为“追远、报本”而兴建供奉祖先和祭祀的场所。祠堂是宗族的象征,特别是明清以来,祠堂成了宗族祭祀先祖、举办宗族事务、修编宗谱、议决重大事务的重要场所。
  胡氏宗祠南与胡湾村落连接,东迎宣潭。据《胡氏宗谱》介绍:面遥“郎山雨霁”,背靠“赭塔晴岚”,两山相对,排闼送青,“宣潭锦鲤”、“普寺钟声”、“莲池夏气”、“荻浦秋声”,斯立其间,实具龙盘虎踞之势,紫气天光之美。世易时移,很多景致已然渺不可寻,地址也不可考,不过即使今天看来,胡氏祠堂所在地也是尽得天时地利。
  胡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400余年。属徽式建筑,占地700多平方米,四面封火墙,高约8米,条石奠基,青砖垒砌,纵横一线,上下整齐,粉墙开阔,黛瓦覆顶。祠堂分为两进,大门前外间一道照面间,据说是用于张榜文告、碑铭和整容所在。也有说,如果这家祠堂里有子孙做了大官,照面间就可以拆除,少一道门槛直接进入祠堂。如果属实,这对于每次打开祠堂大门进出的家族来说,无疑有种压力。

  前进为厅,后进为堂,两边厢房,上下两层。中间天井院,春日阳光甚好,整个祠堂通达明亮。祠堂正门的青石门楣上刻着“鲤鱼跳龙门”,正门所撰楹联为:自祁衍派世居芜家起琅山以北,为国上章名著史忠扶宋室而南。道出胡湾胡氏家族的历史渊源:胡湾的胡氏来自祁门,在珩瑯山北定居下来,祖先胡铨曾上书弹劾秦桧,尽忠辅佐南宋王朝。
  祠堂大门两侧各有一块石鼓,一米多高,雕琢磨光,虽然年深月久,依然完整。大门两侧也撰有楹联:荷芰飐香风灵若来兮水面,莼鲈供岁奠物其时也秋高。水面风荷举,莼鲈祭先人。如果说上一副楹联是记史,这一副俨然就是即景抒情,既是江南风物的写照,也有祭祖怀人莼鲈之思。
  前进大厅里,八根大柱鼎立,直径一尺多粗。柱角的八角青鼓石雕花琢纹。后进楼楣中央镶嵌一块大匾,刻有三个大字“敦叙堂”,想来这应该是此处胡氏宗祠的堂号。门窗、柱梁上斑驳着金粉绿彩,没有风吹日晒的阴暗处颜色还非常鲜艳,大梁、替梁、楼梁、肩托和沿柱都是雕花图案,采用浮雕、镂空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如今已不完整,依稀还能看出“狮子滚绣球”“凤凰穿牡丹”吉祥图案以及“状元游街”“郭子仪拜寿”等戏曲内容。与徽州、庐江等处的胡氏宗祠相比,此处胡氏祠堂规模不算大,工艺也不算繁复。一来是修祠堂所需物力人力不是世代耕耘的胡湾农家能够轻松承担;二来祠堂多次遭遇损毁又多次重修,原貌已经不可见,今天能够完整地呈现在原址上已经是幸事。接待记者的胡功篱老人介绍,太平天国年间宗祠毁坏严重,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时候,连工匠都感叹今不如昔。虽然工匠也没有见过原来的祠堂,但是原来栽大柱子的八棱青鼓石还留有当年木柱的旧痕,当年粗大的木柱如今因为财力原因细了许多。祠堂用的木柱,当然是越粗越有气魄。
  如此,倒成就了胡氏祠堂另一种清简素朴之美。胡氏宗祠2012年9月经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12月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但是胡氏宗祠承载的价值不仅仅是一处传统意义上的祠堂,过去这里还是一所学校。除了记录着胡氏宗族的历史,还见证着胡湾教育史的勃兴。万户晨烟依槛绿,无数胡姓乃至外姓子弟从这里走出去,走出田埂,走进知识殿堂,颠覆性地改写人生。
  所以胡湾,才会成为教育资源缺乏年代一块教育的沃土,才被称为“教授村”。

  一犁春雨到门青
  “不进文房字不知,银钱虽有受人欺”,这是胡氏宗祠家训律句《重师德》中的名段。接待我们的胡功篱老人今年78岁,地地道道胡湾村人,他就是在这座祠堂里完成最初学业,接着到芜湖深造,1954年回来在胡湾村小学任教,曾担任过胡湾村小学校长,教龄44年。
  胡氏宗祠最初的教育意义是开办私塾。私塾是中国古代一种盛行于民间的教育机构,有塾师自己办的教馆,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用祠堂、庙宇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私塾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常年不变的教育内容也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知识老化问题严重,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距离。1905年,清政府正式废除科举制度,私塾受到严重打击,近代新教育趁势而起。
  19世纪末,清代同治年间,世代务农的胡湾胡氏家族有11人入县学,后继有5人授监生,6人授贡生,族中文风渐盛,清末又有6名胡氏子弟从安徽理化专科学堂和安徽优级师范学堂毕业。适值朝廷提出“废科举,办新学”的新政,1909年,族中三位先人胡宗璆、胡朝熙、胡宗琚审时度势,要在胡姓子弟中普及文化,培养人才,改变世代耕种的家族结构。他们利用胡氏宗祠的房舍为校舍,开办了芜湖县历史上第一所现代农村小学——两斋小学。“两斋”之意,取其远祖、北宋教育家胡瑗(993—1059)讲学分设“经义”、“治事”两斋的教育方法和视学生如子弟、以身垂范的教育准则。
  落户胡湾的胡姓人家,绝大多数世代务农,固然,中国农民都怀有“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但是自发自主办学是突破性创举。力主办学的胡宗璆、胡朝熙、胡宗琚三人都是补增(又称增生,即增广生员的简称,指在定额以外录取入府、州、县学者),在族人中颇有威望和号召力。胡宗琚曾被推举为芜湖县东南镇自治会议长。胡朝熙安徽法政学堂毕业后,曾分发苏州任知事,后因母忧去职。胡宗璆曾在河南省某县任典史,辛亥革命后回家乡。胡宗璆早在求学时就接受康梁维新思想,回归故里后,更是积极支持废止科举倡办新学的举措。两斋小学创办时,除捐助部分资金外,他还将家里的桌椅几凳、内室门板和屏风(旧式穿枋屋的隔墙板)悉数运送学校供用。在新式学堂尚未被守旧观念的族人接受时,带头将次子胡稷咸送入洋学堂接受教育,以后逐步将稍小的四个儿子分送两斋小学就读。在他的带动下,族人陆续将子弟送到两斋小学读书。
  当时的师资,是聘请胡氏一族中从洋学堂毕业的青年担任,学生也是胡氏子弟,招生不分男女,但是最初并没有女生入学。经费以本族公堂田的谷租(旧时宗族公有的祭祖田,平时租给少田或无田户耕种,种田户按时缴纳一定的租粮或租金)充用,学校开设国文、算术、艺体和英语课程,采用黑板、粉笔上课,一改先前私塾“坐学点书”旧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型小学。
  经过两斋小学教育的胡氏青年,得以走出胡湾,到全国各地继续求学。学有所成时,他们又积极回到家乡,用自己所学进一步促进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鼓励子弟安心读书,在胡宗璆倡议下,胡氏宗族增设了一条族规:凡是升学到外地读书的本族子弟,均按路程的远近给以津贴,费用在公堂田租中列支。彼时培养的学生以后成长成为教授的非常多,比如,被誉为“一门五教授”的胡宗璆一家,除长子胡朝麐外,其余五子皆为教授:胡稷咸为北大教授,胡朝冕为江西师大教授,胡澱咸为安师大教授,胡嶽咸为扬州江苏水利学院教授,胡豁咸为河海大学教授。
  抗战前,两斋小学改为“绵化小学”,意为希望知识传播、教化能长久地绵延下去。胡氏重新规定:凡胡氏子弟,不论贫富贵贱,不分男女,入绵化小学读书一律实行免费;对本族大、中学生实行分等补贴,最高者每年可享受20石(约合3000斤)稻谷的补助。奖学措施极大地刺激了族人争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形成了胡湾办学的第二次热潮,不仅培养了众多的男性人才,也培养出不少的女性人才,如胡鸣秋(仲瑾)就是这时在绵化小学读书的,后来成为芜湖县第一位女大学生、女教授,她的妹妹胡鸣波则在绵化小学毕业后走出胡湾,最终成为芜湖县第一位留美女学生。
  抗战时期,绵化小学易名为国民小学。那时胡湾属于半沦陷区,教学不能正常进行,直到抗战胜利后才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1946年秋,在国民小学的基础上,芜湖县第一所农村中学——“芜湖县私立白连中学”在胡湾成立。原有小学附属中学,同时附设一个高中补习班。校舍除利用宗祠外,新扩建教室两幢21间,经费利用原学田收入,不足部分从白沙、十连两圩募集,再争取县政府补助一点。师资从上海、南京、安庆、芜湖等大中城市聘请教师,一时各科咸备,人才济济。附近乡村及邻县南陵、宣城等地青年纷纷前来报考就读,中、小学学生骤增至近500人,形成了胡湾办学的第三次热潮。白连中学的教学质量非常高,学生后来成为教授的非常多,并且第一次有了外姓人才。
  1949年底,胡湾学校由族办学校变成公办学校,学校也培养了很多的高级人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由该村学校毕业后外出深造,且毕业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多达百余人,取得副教授等以上高级职称者67人,其中任国内外大学教授者19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者36人,获得博士学位和进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从事科研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应该说,在当时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从一个缺乏教育根基的地方突然涌现出这么多高级知识分子,成果令人欣喜,现象更值得深思。
  胡湾的兴学办教成功,亲历其中的胡功篱老人归纳为“校风正、学风淳”的优良传统。兴学、发展、自强、成才的教育理念不仅超前,且与时俱进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招生不分男女性别,不论贵贱贫富,有教无类;普及小学教育,后期普及初中教育,还扩大到外姓外族;办学者意识超前,面向全国招聘老师,教师素质高,教育质量有保证。难能可贵的是,在结束了学生在胡湾的教育后,该村采取奖学措施,鼓励学生继续深造,人才的培养可持续。胡湾的教育走的是良性循环之路。

  后记
  今天的胡氏宗祠出于文化保护目的早就不再承担学校的任务。但是作为家族宗祠,曾经读书治学的课堂,依然是胡湾人心中的神圣殿堂。2010年,各级出资对宗祠进行了修缮;2012年,借助美好乡村建设,该村又对胡氏宗祠进行了加固,对外围四周开展了绿化建设。如今保沙小学的新校址就在胡氏宗祠旁,孩子们的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村里聘请胡功篱老人负责祠堂日常管理,同时担当义务讲解员。幽暗的祠堂,老人缓慢地述说,这些都是他再熟悉不过的记忆。日光从门口踱进一方身影,也将一树浓绿留在眼里,天空温润,石板清凉,像是时光的温度,更是记忆恋恋的人间气息。
  解放初胡湾村仅有400多人,但是祠堂内东侧廊道里呈现的胡湾办学硕果栏内却人才济济,“一门五教授”、“姐妹教授”的佳话佐证着胡湾深厚的文化气息,这在教育资质缺乏、文化意识薄弱的二十世纪初叶,实属难能可贵。想当年,年轻的男女老师拎着皮箱从芜湖步行70里到这里应聘教师职位,住在祠堂两侧的楼下;学生们吊着汽油灯上晚自习,咚咚咚沿着木楼梯跑到楼上,结束初级教育后他们走出胡湾,到芜湖、南京、上海上高中,上大学,甚至走出国门。从“经义”“治事”的两斋到“绵延教化”的绵化,从小学到兼初中,从私塾到学堂,从旧学到新学,改变的是众多农家子弟的人生,完成的是一次民间教育变革历程。
  我坐在胡功篱老人对面,暗红色的木门,雕花的窗棂就在眼前,那些年轻的身影仿佛也在眼前走进走出,上演着一场关于民国年间的电影,像柔石的《早春二月》的简版,用一句“我们会有长长的未来”结束。我总是觉得,那个年代的人,有我们不再具有的沉静,有我们不再具有的信心,有我们不再具有的情怀。
  风起,祠堂外的桃花窸窸窣窣落了一地,空气依旧带着乡村独特的泥土气息,阳光铺满胡氏祠堂门口的白墙,胡功篱老人锁了祠堂门回家。隔壁小学的孩子们吃完午饭,在空地上奔跑、追逐,一只鸭子摇摇摆摆地走过。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而时间转过身去,记忆在风中浮动。有一种不真实的安静。
    记者唐玉霞文郭青摄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8-31
“中国教授第一村”——胡湾村
来源:芜湖县美好办
    陶辛镇胡湾宣潭村,兼有江南的秀美与人文的厚重。
    远望胡湾宣潭,一座座徽派风格的农家小楼散落有致,树木葱茏,芳草萋萋,水波荡漾,白墙黛瓦掩映其间。村民们其乐融融,栖息在这片美丽乡村中。

    位于宣潭村北面的胡氏宗祠修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朴的徽式建筑,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屋内有一排排高大的红漆木柱,正中的墙壁上赫然写着醒目的“孝”字,孝德教育在村民心中根深蒂固。
    1909年,芜湖县第一所近代农村小学——两斋小学在此诞生,1946年秋,芜湖县第一所农村中学———“芜湖县私立白连中学”在此成立。说起胡氏宗祠,胡湾上至80岁老人,下至8岁小孩,无一不对其充满了敬畏之情。
    先辈的福祉庇佑着胡湾的子孙后代,这里不光是祖宗的祭堂,更是一代代胡湾孩子上学的学堂。据不完全统计,自1909年截至建国,由宗祠走进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学子多达百人,其中19人成为国内外大学教授,36人从事高尖端科技工作,授博士、博士后学位者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5人,胡湾村因此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国教授第一村”。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