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5654
-
- 注册时间2016-07-17
- 最后登录2020-06-30
- 在线时间2561小时
-
- 发帖3986
- 搜Ta的帖子
- 精华3
- 铜币4000
- 威望3035
- 贡献值0
- 银元0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3986
- 铜币
- 4000
- 威望
- 3035
- 贡献值
- 0
- 银元
- 0
|
来源:东楚晚报 记者 肖婷/文 年过七旬的胡承楠坐在胡家大院前,守着自己的工艺设计店。在胡家大院里,他的父亲胡泽涵也曾这样,静静地顾着自己的小生意。 他知道,他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在外经商回来,胡家大院都是他们最好的休憩地。 2015年3月9日,胡家大院门前,五代同堂的胡氏族人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此时,距离胡承楠的八世祖胡启旦始建胡家大院,已过去209年。两百多年来,身居大冶灵乡长坪新屋的胡氏族人在世代的滚滚洪流中或刻苦攻读、考取功名,或为官为民,经营商作。但无论他们做什么,儒商本质不变,崇文情怀代代相传。 嘉庆年间:茶叶巨贾,新建大宅 200多年前,当胡启旦收掇笔砚、背起行囊,外出经商时,他也许会回望身后家乡的村屋,多看一眼祖祖辈辈忙于耕作的乡民们。那时,他还与兄长们一起住在灵乡长坪老屋。 胡启旦生于康熙戌子年,即1708年,他聪慧好学,善于经商。胡启旦常往返于安徽与湖北之间做茶叶生意,将英山、霍山之茶叶贩至沿江各省份买卖。由于他经营有方,数年后,生意越做越大,成为茶叶巨贾。 间或着,胡启旦也会回到家乡,将三个儿子带出去历练。许多年过去,9个孙子也逐渐加入家族生意中。木排、小五金、布匹,生意涵盖面越来越广,生意越来越大。 建一个大宅子,供子孙们居住,一直是胡启旦的心愿。 嘉庆丙寅年,公元1806年,他的这个心愿终于达成。他请了百余名工人新建胡家大院。 当时胡家大院建有12幢,占地面积数十亩。正中是“一进八重”,合计80间,左边36间,右边46间,共计162间。另外,“胡家大院”对外有纵横通道各一道,通道口建有两层“护院楼”,高森的院墙建有四门。夜间,四门紧闭,家丁在护院楼值班。 清朝末年:五代同堂,按需分配 在周遭以地为生的乡民眼中,会做生意的胡启旦祖孙无疑是令人羡慕的。 其实胡启旦对子孙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历来都要进行严格的训练,从小读书,必须精学珠算。子孙必须送到店铺当学徒,站柜台,然后做账房,再做管事,到小掌柜,经过层层选拔,通过测试,合格之后才能做独挡一面的大掌柜。 家族式的管理,让胡氏“一堂五世虽百数十人而不啻一人焉谓非”。长子胡加魁“慷慨坦直”、“绝无诡随”;次子胡加元,“俭朴居身”、“恢宏伟业”;三子胡加凰,“不訾人短”、“不炫己长”;九孙“经理商贾艰难辛苦”。一时间,胡氏生意人成为儒商典范。 由于“胡家大院”生意人素质高,经营有道,财源滚滚,成为当时远近闻名的“富人窝”。每年春节前夕,在外地经商的胡家人会用船运回银元,然后用手推车装,当时胡家大院前有一个土坡,胡家人只能再换扁担来挑,一担一担的,场面非常壮观。 但这些银元拿回家后并不能拿回各自小家的。“胡家大院”有一个严格的家规,从胡启旦到其玄孙,五代人在外经商回家时,都必须先到院内账房交结钱款,由胡启旦统一管理,然后才能与妻子儿女见面,违者以家法处置,十分严明。 如果说一个家族就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胡启旦就是胡家这棵大树的树根。只有根基稳固了,大树才能长得枝繁叶茂。 在胡启旦“按需分配”的管理下,胡氏五代同堂,100多口人,相处融洽,欢聚一堂。 民国时:传奇人物,层出不穷 在胡启旦影响下,胡家后人始终有“崇文洁身”和“奋发图强”的风气。 胡昉虞,族名胡泽继,是胡启旦的第7代孙,也是民国时期国民党中将。日本投降后,胡昉虞接管武汉地区的财政。但他廉洁自好,老母亲七十大寿,他也只是微服回乡祝寿。 按照胡昉虞的级别,他建一个气派的大宅子,一点儿也不为过。可是他在武汉江边的房子呢?只有一进两重,与普通人家的房子没什么两样,让人难以置信。 国内战争爆发时,身为国民党中将的他,接到上级任务:逮捕李先念、张体学等共产党人。胡昉虞当即回绝道:“我虽为国民党,但更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如果一定要我抓,我宁可丢了这官!”胡昉虞说到做到,弃官从商。 解放后,张体学请胡昉虞加入共产党,帮助管理日常工作,胡昉虞婉言谢绝,只做了一名普通的公司干部。 另一个将胡氏家风发扬到极致的人就是胡南波,族名胡泽儒。民国时期他任鄂州县长,连任三届9年时间。胡南波虽贵为县太爷,但身上穿的是青色布衣,每天自己做饭。胡南波审理案件时注重教化,以理服人,他对家人表示“谁人敢收礼,家法必从严”。 有一次他夫人替他做主,收下了别人送来的银两。胡南波知道后,硬是逼着夫人将银两退回去。还有一次,胡南波要在县衙门口贴一副对联。他自认为书法写得不好,便想请个人来写一副。没想到,一问,写一幅对联竟要5两银子。他就嘀咕上了:这钱虽说不多,但也不少,太不合理了。这样一想,他就下定决定,回去自己写吧。为此他苦练了一个月的书法。 “土改”期间,胡南波被划分为地主接受批斗。批斗别人时,村民都是指着鼻子骂,可轮到胡南波时,大家都是说他如何好,如何帮助过自己。当时,有一位村民指着他的鼻子说:“胡南波你瞧不起人,我的孩子是你救的,为了感谢你,有一次,我送了一只老鸡给你,你硬是没收。”胡南波被关押后,有不少村民带着衣物、鸡汤去看望他。 建国后:能写会算,善于经营 按照胡氏家风,几乎每一个男丁从小便要学习记账、算账等。祖父、父亲,便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胡氏族人个个能写会算。 会算到什么程度? 胡承楠的父亲胡泽涵当年经营着袜子、白酒等小生意,他到各地算钱时,眯着眼拨弄算盘,从不复算。而他的堂兄胡承宽可以在头顶上打算盘,丝毫不错。解放初期,因为知道灵乡胡氏族人最会算账,因此县里每年都要请胡承宽去帮忙算收上来的税收。 据胡承楠回忆,他曾见到堂兄打算盘的模样。只见他一手拨弄着算盘,另一只手不停地记下数字,两边都不耽误。累了,他就让人在一旁读数字,他则闭着眼睛放松一下,而手上一刻不见停顿,照样算得丝毫不差。 遗憾的是,胡泽涵早逝,胡承楠没有从父亲那里学到打算盘的好手艺。但胡家人善于经商的头脑,却被胡承楠继承了。 在灵乡镇搬运队当了8年搬运工后,胡承楠成为灵乡大桥公社的会计、副主任,随后他当上了企业办公室副主任。凭借着灵活的头脑,胡承楠很快又被提升为红砖厂厂长。 1980年,胡承楠计划开一家皮鞋厂。他说干就干,从武汉请来10个退休的皮鞋师傅,作为技术指导,负责教授工人。公社皮鞋厂就此成立,胡承楠任皮鞋厂书记兼厂长,这一下子就解决了近百人的就业问题。 胡承楠懂得质量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因此要求师傅们严格要求工人,甚至连针脚的长短都有标准,不合格的必须立刻返工。正因为这样,他们生产的皮鞋越来越受欢迎,黄石港一带的商场里销售的皮鞋都是出自这个厂。 为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胡承楠将工人过去的固定工资改为计件工资,每人每做一双鞋可以拿一毛七分钱,上不封顶。“皮鞋厂最辉煌的时候,一个工人一个月最多可以拿70多元钱的工资,比我这个厂长拿的都多。”胡承楠说。 等皮鞋厂经营走上轨道后,胡承楠又当上了工艺厂厂长。用孔雀石、绿松石加工制成的玉珠、佛珠经由香港,出口到多个国家,一时风光无限。 回到大队后,胡承楠也没闲着。他用胡家大院临街的房间作为办公室,开了一间工艺设计店。忙时,儿子会来帮忙。闲暇时,他便坐在门口晒晒太阳,十分惬意。 现如今:人才辈出,共创未来 建国初,“土改”划分阶级成分时,“胡家大院”划有中农、富裕中农、富农、小土地出租、小土地经营、资本家地主、官僚地主,唯独没有“恶霸地主”。 在“土改”和“文革”时期,不少族人迁居到武汉、北京、青海、天津、安徽等地,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仍以经营生意为生。留在灵乡长坪新屋生活的后代,也以不懈的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 早在十几年前,胡世雄便开始在外面闯荡,希望能干一番事业。经过观察和分析,他觉得做鸡蛋批发是个不错的生意。 他为了进货,到外地四处寻找货源。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批好蛋,价格也谈得不错,他满心欢喜地连夜拉着一车鸡蛋往回赶。可是却没想到,在路上发生了意外。司机骗他说车坏了,让他下去看看。胡世雄信以为真,连忙下车检查。谁知等他一下车,那司机就赶快发动汽车,拉着一车鸡蛋跑了。 那个年代通讯不发达,胡世雄又没有手机,四周也没户人家。他只有一个人摸黑走了好几公里的地,终于找到一个公用电话亭,这才打电话报警。 经过那些磨难之后,胡世雄的生意越做越好,终于迎来人生的顺境。 在胡氏家族的年轻一辈中,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并不少。 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则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胡氏族人仅近现代已接受高等教育者就达66人,硕士和硕士以上的高级知识分子22人,其中胡启旦的第10代“世”字辈大学生占“世”字辈的40。 其中胡泽清共17个孙子辈中,就出了8个大学生,2个硕士生,2个副营级军官。胡承学4子中,研究员1名,长子先来、三子先志、四子先耘都为教授。 胡启旦的第11代孙胡振华,今年29岁,是灵乡镇长坪村唯一的大学生村官。 从华中科技大学毕业后,胡振华原本是在一家医药公司工作。因他在学校里是预备党员,2008年在村支部顺利入党。 在一次村里的党员会议中,胡振华的一段发言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村领导突然发现这是个值得培养的人才。于是,向他抛出了橄榄枝。经过一番考虑后,2012年胡振华到长坪村工作。2014年参加选举,他正式成为村里的财经委员,是村干部中唯一的一名大学生。 “我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好。”说到自己现在的工作,胡振华有些腼腆,他说自己只是代表了村里其他的大学生来做这件事。“现在大家最希望解决的,就是能将胡家大院重新修葺一番。” 胡家大院于2008年获“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然而在2011年7月垮塌一部分,已无法挽救。所有胡氏族人都希望胡家大院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不要让这颗中国古建筑文化的奇葩,成为历史和遗憾。 ——— 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2016年09月09日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