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休宁县政务网 作者:胡东成(原清华大学副校长)
两个月前,我院远程教育扶贫项目休宁教学站开通了。我兴致勃勃地从寒风凛冽、漫天飞雪的北京来到了风和日丽、山清水秀的黄山脚下。 休宁地处安徽南陲,与浙江、江西交界,从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历史。她以山水之美、林茶之富、商贾之多、文风之盛而闻名于世,古往今来广受文人墨客的赞誉。这些年的改革开放,更使休宁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全县人民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各个方面都呈现出蓬勃兴旺的大好局面,十分令人鼓舞和震撼。 休宁与清华大学有着很深的渊源。清华第二任校长周诒春先生祖籍即是休宁。周诒春先生早在1911年清华建校时即为校董、副校长和教务长,是清华第一任校长唐国安先生的得力助手。唐校长临终前力荐周诒春接任其职务,于是周先生于1913年8月至1918年1月成为清华历史上的第二任校长。周校长着眼于民族教育独立,最先提出要把清华由留美预备学校改办成国立大学;他筹划并主持修建清华园著名的早期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和大礼堂,不仅为清华大学校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从此留下了世人崇敬的清华标志性建筑;在他的任内,根据梁启超先生的演讲,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确定为清华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清华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民族的精英;他最先提倡学生的体育教育,开创了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要求的先河。后来的著名教育家、清华校长梅贻琦每当提及周诒春,都恭敬地称之为“老校长”。周诒春先生对清华、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贡献是巨大的,他是休宁的骄傲。 周诒春先生的故居位于休宁蓝田镇迪岭村。我参加完休宁远程教学站开通典礼之后,迫不及待地要求抽空走访“老校长”故居。那是风光旖旎的绿水青山之间,当地特有的黄菊花盛开,真是美不胜收。然而村里很穷,除了泥泞的羊肠小道还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老校长”的故居已经破败不堪,陪同我走访的李军镇长不断催促我离开,不让我在那里久留,因为破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故居的住户是“老校长”的侄孙周太顺,可惜我没能见着,但我见着了周太顺的弟弟。意想不到的是他名叫周讨饭。看着如此贫困的情景,叫着令人辛酸的“讨饭”的名字,我无论如何没有办法把它们和清华历史上功劳卓著的“老校长”联系在一起。 我心情无比沉重,呆呆地驻足,禁不住落下了眼泪。所幸的是,县委一班人极具远见卓识,提出了“文化塑县、教育强县”的宏伟目标,已经开始了周诒春故居抢救行动。去年入夏,县政府出资收购了周诒春故居,并计划在入冬前将原住户迁入新宅,县文物部门也已作出了故居修复的初步方案。胡东成院长和县委书记胡宁
胡宁书记还亲自实地考察故居现状,到周诒春先生的祖茔前献上黄菊花,并深深地三鞠躬,表达了对周先生的缅怀和敬仰,也替我们表达了清华人对“老校长”以及“老校长”家乡的一片深情。
我对于休宁有着一种特别深厚的感情,因为我的祖籍也是休宁。尽管我的祖辈好几代以前早已离乡背井,尽管老人一代一代的离开人世,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休宁人。 我爱休宁的山,齐云山是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乾隆皇帝下江南誉之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
我爱休宁的水,且不说富有神韵的横江、率水、云岩湖以及三江源头的六股尖瀑布和龙井潭胜景,单是休宁水清澈无污就排在全国饮用水质量的第一位;
我爱休宁的茶,位于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区的休宁有1200多年的制茶历史,它的琅源松萝、白岳黄芽、新安源银毫名扬中外,使这一有机茶之乡成为中国最大的绿茶加工出口基地; 我爱休宁的鱼,经典名菜臭鳜鱼的美味,风味独特,越吃越香,而且还可入药治病; 我更爱休宁的人,休宁人诚实厚道,热情善良,民风淳朴,讲礼数、重教育,凡事有规矩,还具有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徽骆驼精神。而人才辈出更是休宁的荣耀,从宋嘉定到清光绪的六百年间,全县竟涌现出了十九位状元,位居全国之首,创造了中国古代科举奇迹。休宁作为第一状元县的辉煌铸就了造福休宁百姓的巨大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休宁人千百年所积淀的厚重文化底蕴,包括文房四宝、徽派建筑、新安画派、堂屋对联,终将引发出难以替代和模仿的竞争优势。 四年多以前,我第一次回到故里休宁,黄山日报记者要我写几句感言,我留下了八个字:家乡最美,家乡最亲。 我家直系三代八口清华人,都以休宁为荣。这次在休宁开通远程教学站的工作之余,我顺便和蓝田镇李镇长聊起我的祖籍也是休宁,却茫然不知在休宁何处。几天后,热心的李镇长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他为我查找祖籍“已有眉目”,他“走访了迪岭村几位胡姓村民,所存祖籍中清晰记有世字辈”(我祖父为世字辈)。他说我“很可能就是蓝田镇迪岭村人,而且与周老校长是同乡同村”!这一消息令我异常兴奋。如果有更多的证据能证明我的确与周老校长同村,那我真是三生有幸! 周诒春先生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无独有偶,清华大学第五任校长温应星先生也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因此历史上曾有人称之为“有趣的清华校长现象”。这倒使我联想到清华大学建校不足百年却已出了三位休宁籍校长或副校长,除了周老校长外,我凑数曾任过副校长,另一人则是清华大学现任副校长程建平教授。程校长毕业于休宁中学,是地地道道的休宁人,他在延续着清华和休宁的联系,而且把这种联系变得更紧更近。有意思的是,清华历史还有一位校长金邦正(1920.8.—1922.4.任职)来自徽州黟县,紧靠休宁。或许这反映了徽州文化和清华文化的某种联系? 我欣喜地看到,最近开通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项目休宁教学站,是将清华与休宁的历史渊源和现实联系再次延伸,是双方合作的新的台阶。我还欣喜地看到,清华大学教育扶贫的思想正好也实践并发展了出自休宁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平民教育”的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是徽州歙县人,但从小在休宁外祖父家长大)。休宁远程教学站的设立将给陶行知家乡的最广大的平民送去免费的教育。以“大规模、可持续、有实效、能推广”为目标的清华大学远程教育扶贫项目,愿为普遍提高休宁县的人口素质、为休宁县实现“文化塑县、教育强县”的远大目标,为休宁县做好“现代状元县”的大文章而贡献我们一点微薄之力。 休宁人是如此热情地欢迎我们清华师生,我们去休宁就像回家,十分亲切。我作为休宁人,也因此深感自豪。我期盼着家乡越变越美,越变越富;期盼着乡亲们吉庆平宁,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