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199阅读
  • 0回复

古镇轶事:文良桥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0-30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7-03-20) —
原著:肖孟
宋代大安千年古桥

    清朝雍正年间,平南县有一条从大新镇的白沙江上游,经过大黎村、大安镇稻花村、贺岗村直至进南村等几个村庄,长约20华里的引水渠,还有一座地处大乌圩(即大安)口500米处单孔跨河的石桥(桥长二丈八尺,桥宽九尺、含引桥约6丈),再有一条从大乌圩口经贺岗村、稻花村直至大新镇在黎村村边长约6公里的道路,路面宽八尺,泥路面上加铺一条长麻石,以利独轮木车运输货物。上述的引水渠、石桥和石路,全部都是由大安镇稻花村的殷实富裕绅士胡文良带头出资和卖田全部出资建成的。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一位慷慨解囊造福乡梓的贤人,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据说在当时也是全县范围内绝无仅有的大好人。当地群众为了表达对胡文良造福乡梓的敬崇之情,就把那条引水渠定名为“文良渠”;把那座花岗岩石桥定名为“文良桥”;把那条石路定名为“文良路”。
宋代大安千年古桥

    胡文良,男,汉族,平南县大安镇稻花村人,生于大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他是该村胡姓开村祖的第四代的祠孙。他的父亲胡瑞龙是一个勤俭持家的殷实农民。除了在村中种植粮食作物和饲养牲畜外,还包了数百亩旱地耕作,慢慢积累粮食后,又在大乌圩开了一家经营麸、油、糖、豆的商行。逐渐富足了,还在大乌圩口贺岗村买了400亩田地。当时在相间已经是较富有的绅士了。胡文良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富足家庭的。他从小生性豪爽侠义,喜爱研文习武,而且从小就刻苦读书(私塾),18岁那年便中了秀才,但在后来参加乡试中受挫,只考得个附榜举人。考试后,认为功名无望。23岁就接过父亲经营的农活和商贩生意,而且还增加了收购桂皮和收购猪、鸡运往梧州个广州等地销售。由于他有经营的聪明头脑,两三年后,他就慢慢地更富了。他致富后不忘记身边还有很多穷苦的乡亲,他经常仗义疏财做义举。当时正值连年干旱,他看到了大乌圩口、经贺岗、稻花直至大黎村数千亩农田因旱失收,心中很不是滋味。特别是大乌圩口一带多是“望天田”碰到大旱之年农户颗粒无收。他想只要从白沙江上游引水来灌溉才能有好收成。
    他决定亲自到白沙江上游去勘察地形,研究如何把江水由高处流到旱田,他不畏辛劳,经过数月来回奔波,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测算出一个挖渠引水工程计划方案。但这个工程计划却受到某些风水迷信的乡绅的反对,说他破坏了风水龙脉,阻碍这个工程的实施,耽搁了年余不能开工。于是,他就打报告到广西各级官府衙门求助,直至雍正十一年,雍正帝恩准民间大修水利,才批准了广西巡抚衙门上报的奏本,批准了引水渠的施工,直至雍正十二年(1673年)引水渠经胡文良四处奔跑,历尽艰辛,水渠终于建成。白花花的白沙江水顺势留下,经大黎村、大安镇稻花村、贺岗村流至进南村,长达20华里,使6000多亩旱田变为良田。渠水流经的几个村的群众每年可增收粮食两万担。后来收益的乡民们为了表示对胡文良的感谢,还在水渠的入口处修建了一座纪念胡文良的生祠,不少人逢年过节都会到祠庙上香下拜。
    “文良渠”一直至今还发挥着它的灌溉功能,还继续产生着巨大的效益。但如今这条水渠已按地名改为“大全渠”了(即由大黎村流至贺岗全岭屯)。“文良桥”现今也已不复存在,原因是大安镇在九十年代在搞小城镇建设,已经被城建规划中的贺岗大道填土覆盖而埋没看不见了。“文良路”亦已不是麻石道路了,而是铺了水泥硬化可在上面通行汽车的宽敞大路了。
    胡文良死于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终年49岁。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