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29阅读
  • 1回复

[宗亲提供]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0

胡建雄赠送给中华胡氏网书法


    在中国书坛上,有一位实力派军旅书法家 — 总参某部大校军官胡建雄。他的作品豪放洒脱、雄强之势,给人一种震撼力。


    胡建雄,湖南湘潭市湘乡人,研究生,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江苏大学兼职教授、世界胡氏宗亲联合总会书画艺术专家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爱心护理工程研究发展中心顾问、中国企业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慈善中国》杂志社副社长、《孝行天下》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四川省湖南商会顾问、湘潭红色文化研究会顾问、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乐山大佛画院名誉院长。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大展并获奖,被中外新闻社等单位确定为赠送外国政要及国际友人的文化礼品,流传于美国、法国、英国、芬兰、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书画报》、《书画名家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上百种报刊刊登,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韶山毛主席故居、齐白石纪念馆等重要场所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名流收藏,被刻匾刻碑于北京、河北、四川、山东、湖南、江西、广东等省的名山大川和佛教、道教及旅游胜地,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文化遗产年鉴●书画艺术卷》、《世博中国艺术家题贺大典》等几十部辞书。多次将拍卖书法作品所得款项捐助贫困地区和汶川地震灾区、中国红十字会、中国红丝带艾滋病救助等组织。荣获传播中华文化杰出贡献奖、百名爱心人物特别贡献奖、中国儒商书法行业十大爱心人物、“尊祖敬宗光前裕后”突出贡献奖。
    1994年中央电视台两次用英语和国语作专题人物介绍,先后为中央电视台《破天荒》、《龙抬头》等电视连续剧题写片名。有《胡建雄书法艺术》、《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胡建雄书法艺术 2010/2011印象》、《墨池斋集雅》面世。




资讯来源:胡建雄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1-10
舒同(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小胡同志的书法写得蛮好,写颜体出身,基础扎实。书法宽博厚重,气势雄浑,有胆气,有震撼力。
                         (1986年6月)

邵宇(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你的书法写得不错,挺有功夫,看来写了一些年头了。“饮马大江边”很有气势,体现了军人的气魄和胆略,也是你修养的一种反映。

赵朴初(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你的书法写得很好,特别是你写的书谱可以说维妙维肖,我不是恭维你,是我的真实感受。写书法就得这样下功夫才行。咱俩相识是缘份,如果不是看了你的字,我不一定会给你写,现在我给你写一张,你也送一张给我。
                      (1992年11月1日)

刘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军旅书法家胡建雄先生多年来笔耕不辍,作品传播甚广,引人注目。其书以颜楷为基础,颇得颜勤礼碑厚重宽博之神韵,以此注入行草书体,于灵动中显现沉稳之势。其行草诗词作品尤为可观。

华国锋(党中央原主席、国务院原总理、中央军委原主席)
    你的书法写得很好,气势大,笔力强,有很强的军人味道。                
(1991年1月13日)

李德生(党中央原副主席、中顾委常委、上将)
    书坛新秀,艺苑奇葩。
(1993年7月12日)

叶飞(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
    小胡同志文如其人。
                       (1991年2月)

杨得志(军委原副秘书长、解放军总参谋长、上将)
    建雄书法洒脱多姿。
(1993年11月25日)

于光远(著名经济学家)
    建雄同志文武全才

苏局仙(中国晚清秀才、上海文史馆馆员、年龄最大的书法家[时年110岁])
    虎帐谈兵暇,临池重一时,古人如复见,吾愿拜为师。
                     (1990年11月9日)

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
    谢谢建雄同志用如此漂亮的书法为我写信。你的书法功力深厚,挥洒自如,让我大饱眼福。我也爱好书法,但我属于书家所谓“一辈子也学不好”的人。
                     (2002年3月26日)

聂勋材(经济学家,文艺评论家、台湾台海两岸文教经贸合作发展协会首席顾问)
    细品胡建雄先生的书法,笔墨中流淌着、隐现着一种震撼力,亲和力,特别是他的草书。风骨奇峭、刚健浑润,而又清幽洒脱,有军人的刚强劲骨,又藏文人的隽秀含蓄,彰显了他的书法艺术的基本功达到了一定的功位,风格结体遵从着一定法度的法位,深藏着意阔思微心态的心位。由这“三位”构成了胡建雄书法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结构。

李长路(中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
    建雄书法得颜真卿之法,有书谱之妙。
                      (1990年9月22日)

杨兆三(高级记者、国家级专家、杰出民族美术家)
    建雄书法豪放雄强,大气磅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看着这些作品,不禁使我想起《易经》、《乾卦第一》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即天道在刚健有力地永远不停息地运动。建雄君手握钢枪和如椽大笔与时俱进地向前发展。
                      (2007年9月23日)

伊德尔夫(国家级作家、书法家、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我看过建雄的许多作品,特别是认真拜读过《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这部作品集全面展示了作者真、草、隶、篆书法艺术的风貌,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形神各具的不同优美书法体势。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到二王的秀丽流畅之体势,颜真卿的阳刚雄伟之筋骨,孙过庭的优美飘逸之风神,汉隶的端庄朴茂之气息。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率真朴茂,有阳刚之气。用笔刚柔相济,以刚为主,遒劲沉着,骨力雄健。尤其是他的行草作品,外形与内涵高度统一,线条与意境完美结合,既有法度又有个性,可谓自成一体。
                      (2008年3月15日)


苗地(著名画家)
    好友建雄同志给我两幅书法,其中一幅是“南山寿”三个大字展现在眼前,顿感书法行气流畅,不仅雄伟豪放又有潇洒秀丽神韵,这是我近年来收藏书法中难得的精品。
                       (2004年10月3日)

马波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深圳大学教授)
    建雄弟为人笃诚,好爱执着,善书法爱收藏,精神甚为感人。其书法气韵生动,用笔老辣,有大家气概和军人特征,望更上层楼。
                     (2002年3月22日)

杨辛(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老教授书画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您的书法艺术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它是生命力的象征,里面蕴含着人格和艺术的素养。
                       (2006年1月)

严学章(著名书画家,中国艺术创作院院长)
    胡建雄的书法正如他的姓名,很雄性的。虽然雄性,并不显得张扬与外露。相反,他笔下阳刚之气,恰恰表现出内敛和从容的气息。内敛而阳刚,从容而雄奇,既反映出他书写时的游刃有余,更昭示着他内心的深处平静与淡泊。将火热的激情藏以锋颖,把豪迈的性情收于挥运,既是一种高超的书写境界,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就当下以胡建雄而言,他所追求的书法艺术已进入由技至道的境界。因为,书法说到底是人生。
(2005年12月12日)

陈德述(四川省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四川省易学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论坛》副主编)
    仔细品味建雄的书法作品,像是青山一样的静谧,又像是巨龙在腾飞;像是清澈小溪的涓涓细流,又像是奔腾大海的波涛;像是翩翩下凡的仙女,又像是叱咤风云的四大天王;像是和暖的春风让你心情怡悦,又像是芙蓉花让你回味无穷;点与线、静与动神妙的结合,赋予了它流动的神韵,把你带进一个美好的艺术世界,给了你美妙的艺术审美享受,陶冶了你的情性,使你的心灵达到了和谐。
                        (2008年9月)

唐云来(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主席)
    建雄同志潜心翰墨,行草尤善,有大气象,不落俗套。
                            (2001年11月)


杨远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书法家协会秘书长)
    建雄对书法艺术的执着追求,经过了几十年的磨炼研究与探索。注重深入生活、感悟人生,师古不泥,博采众长。其用笔苍涩凝炼,章法规整有序,线质刚柔相济,富有很强的韵律感;点画顿挫有致,意境深邃高远,内涵丰富广阔,在情怀中实现了传统与时代,美感与个性的统一。
                      (2010年1月25日)

马少波(著名戏剧家)
    承书巨幅寿字,纵横笔墨,气势雄浑,我极喜欢。
                        (2003年12月)

刘云泉(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
    从胡建雄的两本书法集里,我读到了这位军旅书法家于颜楷、隶书、行书,尤其是草书,如军队练武一样,同样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建雄的书法基础扎实,功底深厚,路正笔顺,墨溢雄风。来日登高,更有建树。

陈玉龙(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胡君自幼攻读甚勤,于书法用力尤多,底蕴醇深。其墨迹结体谨严,布局匀称,刚柔相济,虚实相生,飘逸中不失凝重,顿挫中猶饶天趣,墨海徜徉,别有天地。

栗原小狄(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后意象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西南民族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我一向认为,中国当代书法基本上还只是停留在如何写汉字的层面,离书法艺术的精神品质差得尚远,真正谈得上是书法家的更是很少。看过一些胡建雄先生的书法作品后,我感到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是真诚的,步伐也是坚实的,虽然他也是“师出有道”或“书出有迹”,但他并不拘泥于此,而是在“承传章法”中着力探索表现自己的个性,尽量与书法艺术的精神品质贴近。他的书法苍劲有力,而又不失潇洒飘逸,既与他的军人风姿天然契合,又与他的性情志趣浑然相融。视他为书法一家当不为过!书道漫漫,可圈可点指日可待。
                       (2010年1月25日)

马立明(书画家、《株州日报》副主编)
     胡先生的书法,无论真、草、行、隶,没有哪种书体不具古人面貌,没有哪种笔法不具传统影子,更难能的是,他那种雄强健挺,气势开张的字无不显示出军人的豪气、士气和大气!
                          (2009年10月30日)

王翰尊(著名书画家、摄影家)
    细读建雄的书法作品,幅幅精妙,有如高山流水,有似飞舞龙蛇,动中有静,静中寓动,使观者感到一种不平静的震撼力和超脱空灵的神韵。多年军旅生涯和其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体验、感悟,加厚了建雄的书法底蕴。他的作品无论篇幅大小,首先有着军人性格的豪放大气和洒脱深邃,充满了激情与生机,颇富感染力。从四溢的墨香中,又嗅出他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底,又能博古通今;笔道中融进时代的特色,展现飘洒的个性。他的作品笔势连贯潇洒,节奏把握分寸得当,用笔自然率朴,还将楷、隶、行、草融于一体,既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可观性,又富有变化,给读者带来身心俱佳的艺术享受与审美快感。
                        (2002年5月1日)

唐湘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建雄先生的法书以行草见长,尤其草书,深得山谷书谱神韵,笔走龙蛇锥划沙,行之流水屋漏痕;行笔自如,柔中见刚,法度严谨,开合天然成趣。
                      (2010年1月21日)

朱戊杨(《年轻人》杂志副总编)
    建雄先生笔法多变,具有动、劲、猛、酷、辣、涩、润等特征,达到有神、有气、有骨、有血、有肉五有,纵观其行草作品,从放笔、转笔、走笔再至回笔处,处处皆精神,骨脉、血气十足老到、凝重老辣、古健奇崛,笔画飞动,气势奔腾。细细品味,如一曲令人荡气回肠,明爽迷人且不失婉转跌宕之乐章。
                        (2007年11月)

张佑臣(《农垦日报》总编)
    电视剧《龙抬头》的题写,遒劲有力,气势非凡,不愧为大书家之作。
                      (2007年7月18日)

刘玉来(北京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胡建雄迈开书法创作的步伐后,一发而不可止。积年累月,恒兀兀以穷年的磨炼,他的书体至今已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特征。虽非颜体,却有颜体的笔意,虽非《书谱》字态,却有《书谱》字体的影子。酣畅淋漓、飞白相间的笔情墨韵,字字朴实集永又意态飞扬的书风,高屋建瓴、豪气凌云的通篇气势。这一切都通过他那如椽巨笔表现出。当你站在他的草书作品前,你总会感到有条力拔山气盖世、体态娇娆的东方巨龙,顺着笔墨的俯仰盘旋在翻腾。
                     (2006年5月31日)


阿依卓(作家)
    胡建雄的书法艺术能在瞬间诱发观赏者调动起自己的生活记忆和情绪记忆,并使之产生丰富的联想与展望,让观赏者得到美的艺术享受。
    比如书法作品《观涛》,胡建雄以其擅长的行草一气呵成,观其全篇,笔锋雄强,精神闪烁,结构天成,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积极乐观的生活意趣。大有“一览众山小”的高瞻与远虑。
    再如《清风入怀》,这幅行草用笔圆润,秀劲多姿,恰似一缕新柳,意态婀娜,风神爽朗,真是好一个“清风入怀”的初春良辰美景啊!
                         (2007年10月)

德艺双馨的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伊德尔夫


    胡建雄是我的挚友。
    是书法作品牵线搭桥,使我和建雄成为朋友。
    我与建雄相识,始于2003年。那一年10月至11月,我在《人民日报》连着发了两幅书法作品,在发“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这幅作品时,还附有我的简介。作品发表以后不久,我就接到一些陌生朋友的来信,这些来信皆对我的书法作品多有美言且鼓励有加的同时,就是向我求字。
    有机会为别人写字、满足朋友的要求,做一点好事,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我都及时地一一满足了这些朋友的要求。在这些来信中,总参某部大校军官胡建雄的来信引起我的格外注意。他的信写得非常实在、真诚,他说他热爱收藏,想收藏我的一幅书法作品。不仅在信中作了自我介绍,还给我寄来了他的军官身份证复印年,信中还特别叮嘱,何时到北京,一定给他打电话,一定要见一面。我从他的信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是一位为人实在、办事执着的军人。我及时写了一幅字和复信,寄给了他。建雄收到我的字与信之后,高兴地给我打来电话,称我为老师,又一次叮嘱我到北京一定给他打电话,我答应了。
    过了几个月,我出差到北京,按照约定与建雄见面了。初次见面,他给我留下十分美好的印象:豪爽的军人,儒雅的文人,热情的友人。这次见面,我才知道,他不仅是个收藏家,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书法家。因为我们有共同语言,两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开朗性格,所以我们相会十分愉快。我们愉快地谈书法,愉快地谈天说地,愉快地开怀畅饮……就这样一来二往,成为志同道合、心心相印的朋友。
    建雄在我心目中是个比较完美、高尚的人。
    他是湖南湘潭市湘乡人,出生地离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冲只有几十华里远。也许就因为他出生在那瑞气充盈、人杰地灵的物华宝地,所以他身上具有诸多优点和美德:身材高大、体魄雄健;天资聪颖、才气横溢;为人直率、性格豪爽;气度恢弘,胸怀博大;办事果断、雷厉风行;热爱生活、乐观向上;崇尚艺术、矢志不移;潜心书道,锲而不舍;胸怀坦荡、与人为善;谨慎谦恭、言而有信……无论是谁,一见到他,就从他那张生动、亲切、和善、忠厚的脸上,看出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是个激情涌荡的人,是个充满活力的人,是个有仁善心灵的人,是个有火热肺腑的人。
    的确,建雄的人格魅力很强,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他的脸上总是荡漾着春天的气息,给人以和蔼、亲切、温暖的感觉。那春天般的气息,无疑是发自他那颗有着正气、清气、和气的美好心灵。
    文怀沙大师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牟尼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建雄就是一位深悟其道、“贯通并弘扬斯三气”的典范。
    具有正气、清气、和气修养的人,无疑是个进入较高人生境界之人。
    建雄堂堂正正有正气。他的心放得正。一个人能把心放正,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本,便找到了事业走向成功之道。他有公道、公平、公正之心,所以人正派。他站得正、行得端,是个“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的正人君子。
    建雄博览群书得清气,他身上即有“做人要干干净净”的不“浊”之清,也有文人崇尚和描绘的那种“山水清气”之清。他心态平和清净,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清正廉洁;他行过万里路,读过万卷书,无疑也进入了“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之境地。他还有一“清”,就是表里如一、敞开心扉,让人一眼可以看到冰清玉洁的内心。
    建雄与人为善讲和气。他的情商高。作为文化人,他懂得“敬人者,人恒敬之”的道理,懂得“和为贵”这样一些古训,有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他有一颗真善美的心灵,还有良好的素质和修养。所以,他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陌生人,对长辈还是对孩子,对师长还是对部下,总是那么和和气气,与人和谐相处。他是一位著名的军旅书法家,资深得道的收藏家,部队正师级大校领导干部。对一些人来讲,这些显赫的头衔有可能成为一种骄傲的资本,可是,建雄身上没有丝豪的傲气、霸气、官气,为人处世永远是那么谦和、低调,始终保持着普通一兵本色,保持着布衣形象。
    身上有正气、修炼得清气、为人处世讲和气的人,就是一个得道的人,一个有德的人。
    建雄在我心目中之所以很高大,就因为他德商高。只要一想到他,一大串有 “德”字的词句便在脑海中出现:德艺双馨;德才兼备;德高望重;德厚流光;德不孤,必有邻;德胜才为君子;德成而上,艺成而下;天行健,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些有“德”字的词句用在胡建雄身上,颇为贴切。
    建雄不仅是个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部队高级干部,更是造诣深厚、成就卓著的书法艺术家。
    他从青年时代开始游弋于浩翰的中国书法碑帖之海中,从灿若群星的历代名家书法作品中吸取营养。他钻进去学法、广收兼蓄,但又非泥古不化。他走出来创作,充分彰显自己的个性,但又不离法度。
    他热心收藏。收藏是一种高雅的审美活动,收藏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书画等收藏品的美学精神,在深深地感染着他,熏陶着他,使他的审美意识、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和增强。字画等收藏品所蕴含的美学精神和艺术魅力带着他超越节奏紧张的军旅生活,进入一个精神陶冶的想象空间,他在广阔的历史和文化时空遨游的同时,不仅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也提高了自己的书法创作水平。
    建雄比较喜爱二王的行草、《颜真卿·勤礼碑》、《孙过庭·书谱》、《汉·张迁碑》。在这些重点碑帖上,他常年临池挥毫、勤奋躬耕砚田。孜孜矻矻研习书法几十年,打下了深厚的功底和坚实的基础。所以,从他的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二王的秀丽流畅之体势,颜真卿的阳刚雄伟之筋骨,孙过庭的优美飘逸之风神,汉隶的端庄朴茂之气息。
    我看过建雄的许多作品,特别认真拜读过《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集——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这部书法作品集全面展示了作者真、草、隶、篆书法艺术的风貌,从中可以领略到他形神各具的不同优美书法体势。他的作品结构严谨,率真朴茂,有阳刚之气。用笔刚柔相济、以刚为主,遒劲沉着、骨力雄健。当然,在这些作品中,最精彩、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还是他的行草作品。
    他的行草作品,外形与内涵高度统一,线条与意境完美结合,既有法度而又有个性,可谓自成一体。
    他的行草作品,从容之中见奔放,阴柔之中见阳刚,恬然之中见奇崛,飘逸之中见凝重,流畅之中见雄肆,平和之中见锋芒,朴拙之中见大美。
    建雄书法作品的最可贵之处是自然率朴,没有巧意安排,没有妩媚轻滑,没有矫揉造作。
    深谙书法创作“四宁四毋”之理的书法家,无疑是一位找准了进入大美艺术境界道路的书法家。
    建雄的书法艺术,无疑是他的语言理念,他的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映照着他那仁善、率真、诚实的美好心灵。
    胡建雄是个好人。
    胡建雄是个德艺双馨的军旅书法家。
2008年3月2日于包头五台书屋

(伊德尔夫:国家一级作家、书法家。内蒙古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新华社书画院高级书画师,北京世纪国际名人书画院院士,北京蓝天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秘书长,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



对胡建雄书法艺术的审美思考
聂勋材


古人云:“圣之大宝曰位。”
我欣赏了书法家胡建雄的部分作品,有些交流后,油然而生了艺术与位能相依相从的感觉,就想起了古人的这句名言。
在这里,“位”,就是艺术家的时空价值形态,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影响的能量场;“位”也反映了艺术家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规律性。
胡建雄先生的书法,业内外多有评说。我则感到他的笔墨中流淌着、隐现着一种震撼力、亲和力,特别是他的草书,风骨奇峭、刚健浑润,而又清幽洒脱,有军人的刚强劲骨,又藏文人的隽秀含蓄,彰显了他书法艺术的基本功达到了一定的功位,风格结体遵从着一定法度的法位,深藏着意阔思微心态的心位。由这“三位”构成了胡建雄书法艺术“三位一体”的美学结构。
先说功位。
胡建雄自幼习书法,数十年孜孜不倦地勤学苦练;入伍后,在繁忙的工作中仍坚持苦练技艺,走着一条看似笨拙的习艺之途。他临摹名家名帖和历代墓铭碑文,发挥了军人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韧劲和磨砺精神,使他领悟我国特有书法根柢进入了底蕴醇深的功位。不少人看过他临摹的孙过庭的《书谱》、颜真卿的《勤礼碑》和王铎的草书诗卷,都赞曰几可乱真,无不佩服他矢志翰墨,崇敬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尚情操。有一位作家兼书法家对他的书法评赞说:“可以领略到二王的秀丽流畅之体势,颜真卿的阳刚雄伟之筋骨,孙过庭的优美飘逸之风神,汉隶的端庄朴茂之气息。”真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也说明了学书法必须下这种苦功夫,走这条勤奋刻苦的道路,也是进入艺术殿堂的不可逾越的门槛和途径。胡建雄从这条路上走来了,我作为一个老兵,倍感欣喜,值得学习。
我国书法历史悠久,书家万千,留给我们这种苦练功夫的精神,真是一个“大宝”,可惜的是那种急功近利的浮躁习染,损毁了不少书法才智。老一辈的书法家们因此格外赞赏像胡建雄这样的苦练精神。赵朴初老人曾专赠胡建雄撰书条幅曰:“种树栽花,以期自寿;登山观海,积健为雄。”习艺必须有勤于种树栽花的奋斗精神,必须有登山观海不畏艰难的志趣。胡建雄在“积健为雄”的道路上,没有受到这些年来世俗浮躁的干扰,而一步一步地踏上这个基本功的功位,是难能可贵的。现代书法家、书法教育家徐无闻先生就曾经告诫说:“世人苦被虚名误,笔不生风画虎难。”这就说明了学习书法,不要为名利所诱,而要坚定美学思维,志存高远,方能升上这个功位。我相信胡建雄在这个功位上会更铸辉煌。
再说法位。
书法书法,就是要讲究法。人们对胡建雄书法艺术的创新、创造的评说中,都赞扬他崇敬法度,从传统中寻求创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李长路先生给胡建雄题辞曰:“得颜真卿之法,有《书谱》之妙。”胡建雄的书法,从点横竖直到谋篇结体,浓淡、枯湿、疏密、向背、朝揖、应接、穿插、呼应,都比较得体。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严格遵循了书法美学的法度。他长期以来除了读书、读帖,领悟书法规律,勤于实践以外,还勤于求拜书法前辈,求教于书家,就是为了求法、悟法、遵法。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就渐渐地树立起对中国文字的崇尚和敬畏思想。中国文字、书法是历史的产物,信手涂鸦式任意抹染都是映照着人品、人格的格调。孙过庭对书法的法度有云:“苟知其术,适可兼通。”胡建雄在反复临摹孙过庭的实践中,体悟到书法就是矛盾、对立的和谐、统一,如笔下的方圆曲直,都是有法可循的,有规律的;楷书贵方笔,草书尚圆笔,一旦悟出“其术”,即可“兼通”。胡建雄从法位上,踏上了“兼通”的坦途,进入了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法度之外的法位阶梯,应该说,这是胡建雄书法艺术的新起点、新亮点。
书法的诗意性、规律性是艺术性的基础,是对规律的应用。这些年来,一种媚俗流风和名利的诱惑,使书法艺术蒙受了玷污,或肆意摆弄成雕虫小技,或垢墨涂染为不斯不文的乱象。胡建雄不受其拢,坚持“大道不器”(《礼记学记》)的情怀;坚持法悟于心,法定于形(行)的创作道路。这又是一种难能可贵!
胡建雄的这种艺术自觉,是建立在“明心见性”的认识基础上的自觉。我国书法艺术曾吸收禅宗的精微、灵动、空灵、净雅的精义。禅宗讲求的是“无理之理、无法之法”,归根到底还是要有理、有法,要道法自然,要从“法门”走向更新更高的境界。胡建雄认为坚持书法的法度,“活法”生辉才是创新,遵法是对祖国文明文化的尊敬;法度又是我们的最可宝贵的资源,如果说我们习艺靠秉赋而增辉,则几千年的文明传统和艺术法度,正是最大的秉赋,是一条先人为我们铺就的创新的高速之路,是送我们攀登成才的阶梯。胡建雄的成才之路就是证明。
最后谈谈心位。
对胡建雄来说,书法是业余爱好,但是,书法艺术在他的心灵世界里却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游于艺者,必先乐其道”,就是热爱书法艺术。而“乐其道”,则不仅是兴趣问题,而更是人生的学养问题。胡建雄从幼年习书法至今四十多年,渐行渐深地体会到书法抒情达意的审美价值,是同作者的知识结构,心灵结构分不开的。美术家、哲学家宗白华说:书法,像中国画,更像音乐,像舞蹈,像优美的建筑,用点画表现出物象之本。所以书法家多长于修身养性,铸造自己的良好心态。胡建雄这种心态也反映在他的为人处世,对工作负责任;对人和善,重情义,性格豪迈。因此,他在临池挥毫时,能以“纯化之笔,写心中之思量”(石涛语)。有了高尚的心源这个根本,当然也就能正确地表现物象之本。我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徐无闻教授就多次对学生们讲书法之道说:“立意不循俗,风规自可高。”看来这个“立意”还需要提倡;胡建雄自立的“风规”,也是一种风范!
对胡建雄书法艺术的“位”的美学思考,真有醇绵之味呢!


                     2008年10月11日于成都


(作者:聂勋材,台湾台海两岸文教经贸合作发展协会首席顾问;《两岸商旅》杂志社副社长;四川省艺促会书画艺术委员会艺术专家顾问;经济学家;文化艺术评论家。)
洒脱多姿气象雄
——胡建雄先生和他的草书
刘玉来


当代挥毫者真可谓浩如烟海,而真正学有成就者却寥若晨星矣!原因何在?
清初著名大学问家叶燮其实早就为我们道出了其中的原由。他认为举凡事业有成者必备的条件乃是“才、胆、识、力”。他说:“大凡人无才则心思不出,无胆则笔墨畏缩,无识则不能取舍,无力则不能自成一家。”
当你看到著名书法家胡建雄先生的书法作品时,你不能不感到他就是具备了“才、胆、识、力”的人,为此,他在书法上的成功也就是必然的,绝非时下那些朝染翰墨,夕自诩大师的狂妄者。
谈到书法,可以说作一个跪拜古人的书奴并不难,但像胡建雄先生这样,跳出古人藩篱,在书法上颇有建树、自成一家的却难能可贵了。
胡建雄先生自幼学习书法,至今已经四十余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伴随他书法走向成功的不止是辛勤的汗水,湘人先天的灵气,不断学习的见识,促使他不断地思考怎样走自己的艺术道路,写出自己一家风格的作品来。那还是在他遍临名家书体后,最后才把自己的力量集中锁定在两本碑帖上:颜真卿的《勤礼碑》,孙过庭的《书谱》。
胡建雄先生为什么选择从这两家作为自己发展自我的突破口呢?原来,他清楚自己的性情是天生豪放的,而他更清楚艺术要成功,必须使艺术本身特点与自己的性格吻合,这样,自己在书法上的落脚点就必须是氯势雄浑的草书。但他知道,欲达此目的须有坚实的楷书来做基础,而颜真卿的《勤礼碑》雍容大方,开阔雄壮,“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正是他所仰慕的风格。为此他便进行了向大气雄阔、丰腴润硬、笔力遒劲壮阔的《勤礼碑》靠近的征途。他十分执着,一干就是十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临池不息的努力终于使他的临摹获得了颜体所具有的“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的艺术效果。今天当我们看他当年临写的《勤礼碑》时,那雍容大度、气势雄阔、几可乱真的擘窠大字真令人叫绝,但有谁知道这些成果的背后是十年“三更更鼓五更鸡”的勤奋支撑!难怪五十出头的他要比同龄人显得苍老!他是用自己的心血在研磨书写啊!是的,任何一个有作为的艺术家都必须经过这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过程。胡建雄先生当然不能例外。
胡建雄先生之所以在众多草书帖中选中《书谱》,是因为他知道“《书谱》不特文辞华美,且草法兼备”,利于自己对草书技法全面的掌握,且自己豪放的个性与《书谱》妙于用笔,隽拔刚折的美学特征最为贴近,有利于自己未来艺术个性的张扬。
聪颖,善于思考这就是“才”;把颜体作为自己发展草书的基础,把两种美学特征各异的书体相结合,来创造自己的书体,这就是“识”;而把自己未来的艺术前途系于这种规划,且敢于孤注一掷,这就是“胆”;肯于下大功夫大力气,不怕吃苦,坚忍不拔,矢志不渝地开拓进取,这就是“力”。
胡建雄先生在学习《书谱》时颇有见地,他能够抓住《书谱》用笔隽拔刚折的特点学习。当然,这一学又是多少个春秋,笔不知磨秃了多少支,墨汁不知用了多少瓶,纸不知用了多少刀。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了一手形神兼备的书谱字体。我们从他临写的《书谱》中完全可以体会出《书谱》真迹所具有的“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而沉着,婀娜愈刚毅”的美学特征来。
历代、当今许多学书者往往会停留在临写摹古上而裹足不前,尤其在临写有成时,更会满足于现状。而胡建雄先生却能够很快跳出摹古的藩篱,走上别开天地、自创一家书风的道路。这除了可看出他的志向不凡外,只能归结到他具有“才、胆、识、力”的禀赋了。
胡建雄先生在自我书体创造的道路上首先认识到,书写出的字贵于有神。但表现出的神却有“我神他神”之别。如果过多偏重在摹古上,终究会我化为古。只有以掌握到的古法进入到全新的表现自我境界,才能使所学到的古化为我。为此他开始尝试着将《勤礼碑》的笔意融入到“改造”书谱草书的创作中。
胡建雄先生性情豪放,但在进行书法创作时,他却懂得“意在笔先”“书要心思微(考虑细致),魄力大(书写时敢于下笔)”的道理。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既遵循了书写的法度,又能发挥出笔墨的特点,将所表现的内容表现出来。在此期间他还不断地加强书法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从理论上加强了对草书美学特征的把握。他认识到,楷书贵方笔,草书贵圆笔,圆笔中参以方笔,就能够见好。不过方圆曲直,又不可过于显露,必须要含蓄,保持自然而然。如草书尤忌横直分明,横直多则字有积薪束苇之状,而无萧散之气,只有夹杂在其中,才能产生出美妙的效果来。
总之,胡建雄先生迈开书法创作的步伐后,一发而不可止。积年累月,恒兀兀以穷年的磨练,他的书体至今己具备了独恃的审美特征。虽非颜体,却有颜体的笔意;虽非《书谱》字态,却有《书谱》字体的影子。酣畅淋漓、飞白相间的笔情墨韵,字字朴实隽永又意态飞扬的书风,高屋建瓴、豪气凌云的通篇气势。这一切都通过他那如椽巨笔表现出。当你站在他的草书作品前,你总会感到有只力拔山气盖世,体态娇娆的东方巨龙,顺着笔墨的俯仰盘旋在翻腾。而这巨龙的创造者就是胡建雄先生!
是的,胡建雄先生创造的墨龙不但气势雄浑,形态矫健,而且那骨子里蕴藏着无穷的力量。梁启超先生说过,书法其实就是一种力量的表现,而胡建雄先生的草书就正体现了这种力量飞动的情态。我们鉴赏他的任何一件作品时,比如他用巨笔书成的巨幅“雄风”、“云龙”,或者一般篇幅的条幅斗方长行诗文,我们的眼前都会出现他“来如雷霆秩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挥毫泼墨的情景;都会感到纸面上有一种真力在涌动,那真是“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最能表现真力。有力量的飞动,遒劲、活跃,没有力量的呆板、萎靡、迟钝。”所以,胡建雄先生创作的草书作品给我们的印象总是生气勃勃的。
最后我还是要说,胡建雄先生从传统入手,又从传统中走出来,经过几十年的开拓、磨练,他真正地涅盘了,在书法艺术上他有了自我面目,得到了为业内外广泛地赞同。这绝对不是我一家胡乱吹捧之言。
请看另外两位书法家的评论:
“得颜真卿之法,有书谱之妙。”——书法家李长路;
“建雄同志潜心翰墨,行草犹善,有大气象,不落俗套。”——书法家唐云来;
老将军杨得志面对胡建雄先生的书法也不禁称赞道:“洒脱多姿!"
                          于北京艺术研究所

泼墨论英雄
——小议胡建雄的书法艺术
严学章(著名书画家)


当今书坛可谓岁月峥嵘群雄争霸,好不热闹。众者往往眼盯着国展、大赛之类,趋之若鹜,呈燎原之势。然轰轰烈烈的背后隐藏着的浮躁和“暗箱”,也使人叫苦不迭。我已远离展赛中心多年,“决无兴趣见大人”,因而常约两三知己,一杯浓茶,海阔而天空,这种“边缘”的生存状态倒也别有一番滋味。胡建雄,便是我在“边缘”地悠哉中结识的好朋友。
胡建雄的书法正如他的名姓,很雄性的。他研习书法多年,以颜体楷书发韧。中国书法的长河中大致有两大珠峰,一是王羲之的阴柔流便,一是颜真卿的阳刚雄伟。胡建雄从颜入手,本源于他秉赋中的阳刚成分,为人正直,诚信热情,与他接触,总有火辣的湘情(他是湖南湘潭人氏)扑面而来。胡建雄临习颜书,颇忠实于原碑的体势,亦步亦稳,步步为营,从而得颜体宽博伟岸之筋骨,丰满充盈之精神,着实难得。继而,胡建雄上溯汉魏,尤于孙过庭书谱用功最勤,将颜字的“骨”化入书谱的绵缠迥复,这样的融合,使本来方阵般的颜字有了奔流感,使本来飘逸着的书谱多了气势感,可见其驾驭笔墨融合贯通的能力。但无论怎样地融合,胡建雄笔下的书谱,总还是逃脱不了雄性成分的浸润,这是他的性格,秉性难移也。再后来,胡建雄又下追明清,衷情于王铎,其书风由“奔流”达到“奔腾”, 气势越加宏大,有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的感觉,他秉性中,的雄性成分,在与王铎书法的交汇中,得以淋漓尽致地宣泄和张扬。阳刚雄肆,这或许是胡建雄的书法理想,也是他当下书法创作上正在演绎的格调。他笔下的迹象,反映出他对“雄性”风格追求的自信和热情。他很执着。
仔细体味,胡建雄书法中的雄性成分,并不显得张扬与外露。相反,他笔下阳刚之气,恰恰表现出内敛和从容的气息。内敛而阳刚,从容而雄奇,既反映出他书写时的游刃有余,更昭示着他内心深处的平静与淡泊。将火热的激情藏以锋颖,把豪迈的性情收于挥运,既是一种高超的书写境界,更是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就当下的胡建雄而言,他所追求的书法艺术己进入由技至道的境界。因为,书法说到底是人生。
在我接触的“边缘”朋友中,胡建雄或许是最有资格炫耀自己经历的。由于工作的原因,加之他的诚信和干练,他不仅与当代泰斗级的艺术家过往甚密,还与几代党和国家、军队领导人接触很多。然而,这些在胡建雄看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书法艺术所达到的高度。因此,他总是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默默地耕耘于砚田,矢志不渝,从不懈怠。我十分敬重这样的书人。当今书坛,浮泛的“泼墨英雄”实在太多,能坐冷板凳者着实太少,而后者,恰恰是真正的“泼墨英雄”。鸡年又将过去,时常想着再与建雄兄“泼墨论英雄”,当然不是在展赛的竞技场。
               2005年12月12日于北京先亮斋

泼墨戎装铁马间
——访著名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王梓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正师职政治委员胡建雄,是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清理救援道路的部队指挥官之一,他还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在上百家报刊杂志上发表,并近百次入选各类书画书法展览,其名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典》等辞书,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用英语和国语对他做了专题人物介绍;他的丈二匹书法精品陆游诗句《游山西村》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
胡建雄是个血性方刚的汉子,喜欢气势磅礴的大型军车。悍马、路虎等豪放派出现在他的视线里,他少不了跟战友们议论一番。“我自己是不开车的,但是我会开。以前最早当战士时,我曾开过那种军用三轮挎斗摩托车,那时我是通讯员,经常要给领导送各种信件。再后来就是驾驶212 吉普,那时侯部队普遍都开那种车,当时感觉特别帅!”驾驶212 越野车的岁月,是胡建雄生命中的快乐时光。
军人的军车情怀
当年刚认识车的时候,212 那矫健的身姿就让胡建雄难忘。参加工作后,所处的地方多山,而北京吉普却“无可阻挡”,它的高通过性、越野性和使用的经济性,让战士们都赞不绝口:“是男人,就应该开北京吉普这样的车!”
只是今天的胡建雄多了些遗憾:“唉!现在我只能坐车,很少开车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再去亲手开一开。回想年轻时我开212 吉普旁人羡慕的眼光,那感觉真是牛呐!我听说现在又出了款‘勇士’,它具备了军车的所有特殊要求,而且还是咱中国的自主品牌!中国的汽车业真是越来越强大了……”建国60 周年的阅兵,胡建雄有着作为军人的特殊骄傲。至今他还记得国庆10 周年的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上,15个徒步方队、14 个车辆方队和6 个空中梯队组成的阅兵队伍接受了检阅。最令人兴奋的是,人民解放军‘五’字开头的新式武器——五六式冲锋枪、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五九式坦克、歼五型歼击机等新式武器也纷纷亮相,最主要的是这些武器基本都是中国自己生产的!”
“勇士”载勇士冲锋
2008 年5 月12 日14 时28 分,数万生命顷刻陨落,秀美的天府之国,瞬间满目疮庚。胡建雄亲身经历过那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他当时服役的营地距映秀镇只有19.8 公里,危难时刻,他们先后派出6 支突击队投入救灾第一现场,援救中学师生,协助兄弟部队,营救受难战友和被困乡亲,“军人到了生死关头就得出生人死、慷慨赴难”。
“那种时候,有组织就是有主心骨啊!老百姓都盼着部队能赶紧到达;看见我们就跟看见亲人似的。我们 也是,心急火燎的开路,就为了争取救援时间。跳上‘勇士’,就一路开过去,有血性就敢往前冲,所有的战士都是好样的!我们是开路先锋,但是一路上走得特别的艰难,比想象的要困难很多倍,平常不到2 小时的车程赶了4 个多小时。晚上9 点半,我们抵达绵竹,立即展开救助。50 名突击队员中有32 名是博士硕士,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都成了勇士、壮士。”大灾大难前,胡建雄再一次感到了人民群众对于子弟兵的深情期待。
“一秒钟的耽误很可能就失去了一个家庭;一步之遥很可能就失去了所有”,生者要爱惜和尊重生命的可贵,而作为军人,更是要将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担在肩上!
一笔丹青塑军魂
湖南湘潭是胡建雄的家乡,水秀山青、人杰地灵。这里父辈对子女的培养只要求做到两条:一是要写好字,二是要打好算盘。胡建雄的算盘越打越糊涂越无奈,而写字却越写越投入越执着。五岁毛笔描红;七岁临名帖习书法。1 972年,胡建雄当兵走进了部队,来到了北京。铁骨钢筋的军事素质是立身之本,而胡建雄在“淬火”的训练之外,以一笔丹青炼就了军人的铮铮魂魄。
一面广觅名帖,忘我研习;一面遍寻师长,悉心求教。学者、权威人士舒同、启功、邵宇、赵朴初、大康、王琦、李铎、刘炳森、韩美林、夏衍、冰心、姚雪垠、季羡林、张中行等人都给予过他指点。这一连串在中国当代书坛熠熠闪光的名字,有谁不望而生畏?尤其对一个出师无名的年轻人更是难能可贵甚至是天方夜谭。可胡建雄却硬是靠自己“心诚则灵”的追求向他们拜师并与之成为了朋友。数十载的潜心研究,正可谓“二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
临别之际,胡建雄激情泼墨“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题赠给《北京汽车报》社,同时借这一唐朝诗人虞世南的名句,抒发对“北汽品质”的礼赞。一纸薄笺,千金热望。人民的子弟兵对于北京汽车的厚赞与期待,我们收到了——而这,正是数以万计的北京汽车人为此奋斗的理由。
矢志不渝  志存高远
——谈谈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马立明


我这个人呀,善交友,特别是艺术界的,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南国深圳,亦或是乡村僻野。我总认为,多一个朋友,多一份交流;多一个明友,多一份帮助。像军旅书法家胡建雄,他就是我近年相识相交的一位书艺颇深,职位颇高(正师级)的湘籍朋友。
起初,胡先生在四川成都某部任政委,因为他的部下有位篆刻家是我的小老乡,通过他的牵线搭桥,我们“相识”了。接着,胡玫委来函未电,姿态之谦恭,友情之炽烈,信函之文雅和书写艺术之精到,简直就是件手札毛笔书法作品。原来,胡先生不但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而且还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呢。然而——他的不耻下交,又使我有些受宠有愧。
前年,胡先生从成都飞抵长沙国防科大“招研”,时间短,任务重,百忙中的他还抽暇赶至株洲看我。新朋友相见,如同故友。接着我们谈人生、谈艺术,特别是就我国当前书坛的走向和创作等,大家坦诚地交换了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致认为: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的一部分。我们要继承要创新,绝不能抛开传统。可悲的是,现在很多大赛、展览,亦或是专刊,大肆宣扬、热炒那种模仿出土的断碑残纸,东拼西凑,句不成文,字不像字,其意就更难知晓了。可是,这些“作品”居然还频频参展、获奖或刊出,真是令人费解!
我们还认为,书法创作不能撇开传统,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我们有些人,一谈到创作,就抛开传统,说是现在是什么年代了,还循规蹈矩,于是追求他们的那种所谓的“创新”,所谓的“美”。把汉字的用笔、结构打破,乱拆装、乱组合,追求“我要表现”的那种“新”,那种“异”,结果是写出来的字大家不认得,看不懂,或是至少不能接受。可令人啼笑的是,我们有些书法界人士,包括中国书协高层的个别,甚或是高等院校的老师和研究人员,还跟着附和、纵容,这就是不好的预兆了……
聊毕,我们铺纸研墨,各书数纸切磋,其乐融融。
这次,胡先生还带来他的新著《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赠我,还有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题签的《胡建雄书法》。翻开他的书法集和他的艺术简介,让我更有“见面胜似闻名”的感觉。原来,胡先生1972年入伍就在北京某部。他自幼爱好书法艺术,在北京这个文化艺术极浓的环境里,如鱼得水。他常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走访京城文化名人,拜谒书坛前辈,求教于他们门下。心摹手追,孜孜不倦,投笔从戎近四十年,他就临池学书近四十载。如今,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气的军旅书法家了,我真为他高兴!
胡先生的书法,从颜入手,故得颜体之宽博、之厚重、之雄浑;随后他又转学孙过庭《书谱》,“将颜字的‘骨’化入书谱的缠绵廻复,这样的融合,使本来方阵般的颜字有了奔流感,使本来飘逸着的书谱多了气势感”(著名书画家严学章语)。著名书法家李长路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也欣然赞道:“得颜真卿之法,有书谱之妙”。中国书协理事、著名书法家唐云来先生曾赞云:“建雄同志,潜心翰墨,行草尤善,有大气象,不落俗套,若深研古法,则必有成也!”
其实,胡先生不但擅长行草,而隶书,也深得其中三昧。像他的这本“斗方卷”中的“书香满座”“一门清品”等佳作,多方笔、撇、捺收敛,长横雁含蓄而不放纵,结体外锁而中空,如“香”字中间的撇、捺浓缩为两点,更显其灵动而生趣。显然,这类作品深得《张迁碑》、《礼器碑》方整平齐,形态各异,古拙朴茂的特点。又如“心空则灵”、“大顺之年”、“雅能容物”等字幅,以圆笔为主,逆锋起笔,涩行缓进,线条含蓄而又蕴籍凝炼而又流畅;其结体、简洁放达,开合自如,看似平实,实则奇妙。学隶书,又好似下围棋,入门容易提高难,而要写出个人风貌则更难。可胡先生能在翰海中取一栗,这全凭他的悟性,全凭他经年累月地把流淌的岁月凝固在洁白的宣纸上。
我看胡先生的书法、无论真、草、行、隶,没有哪种书体不具古人面貌,没有哪 种笔法不具传统影子,更难能的是,他那种雄强健挺、气势开张的字无不显示出了军人的豪气、士气与大气!我十分欣赏这样的书法,我十分看重这样的书法作品。难怪2004年、2007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长篇电视剧《破天荒》、《龙抬头》的片名字,均是借助他之手。
高尔基说:文学是人学。我觉得书法也是人学。一个人的字,要使它成为艺术,要使他的作品意蕴深遂,这首先就要求书家必须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和才情,要习千倦帖,行万里路,养浩然之气;要有“万物为师”、“人人皆师”、“处处求师”的进取精神。纵观胡先生戎马倥偬几十年,他就很好地利用了京城这块“宝地”,去舒同、启功、邵宇、沈鹏、常书鸿、欧阳中石等书坛大家“作客”,以诚恳谦虚之心向他们求教;他还大胆地“闯”入夏衍、钱钟书、冰心、贺敬之、张中行、赵朴初、吴祖光、周而复、季羡林等泰斗级的人物家里拜访,朝圣,以赢得他们的耳提面命。真是成功不易有心学、不失时机上下求。胡先生这种矢志不渝的好学态度,体现出了他志存高远的人生境界,展示出了一个现代军人高素质的良好形象。
今年初,这位派下去锻炼的军人又回到了首都北京。4月中旬,我因公出差到北京,准备上他的部队去拜访他。可他接到我的电话后忙携夫人赶至宾馆看我。那天正好是礼拜天,他们夫妇不但陪我去琉璃厂购书买纸,而且还利用晚上带我去椿树园、永光东街拜访艺术界的名流,让我收获不浅。离京之日,他又赶过来送行,那种毫无官气、平易近人的兄弟般情谊,确实让我很受感动。我真为我拥有这样一位书坛好朋友而感到高兴和自豪!
“龙抬头”真精神
——从电视剧《龙抬头》片名题字说起
赫赫


这些天来,随着电视剧《龙抬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隆重播出,“北大荒长大米、长大豆、长精神,长风流”的大农业风采和新农村风貌感染并鼓舞着全国广大观众。透过淡香疏影的草野民间和那广袤丰收的希望田野,人们不仅感受到共和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博大气势,更感动着中华民族大国崛起的精神魂魄和时代步履。
“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我不敢说《龙抬头》是对较长一段时间里电视剧平台上“没完没了的爱”、“呼风唤雨的闹”、“迷茫悬虚的黑”、“花天酒地的梦”、“豆包土豆的笑”等低俗化、庸俗化、神秘化甚至魔鬼化倾向的反叛和冲击,但起码是一种理智的、清醒的、生活的、真实的、现代的中国老百姓的故事和民族文化心态的清醒。当人们看惯了、看够了那些远离心灵田野的渴望之时突然走进《龙抬头》的峥嵘岁月,猛然获得《龙抬头》的精神营养,一片新农村的美丽憧憬,一片新农民的真诚面容,一片和谐社会的自然风景,一片民族魂魄心灵感动扑面而来,许多人感叹“龙抬头”真精神,北大荒了不起!而这种《龙抬头》的意境深情在《龙抬头》的片名题字中更难得以升华和铬刻。
看着《龙抬头》,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三个气势磅礴、浩然浓重潇潇洒洒,坦坦荡荡的书法行草大字。这可能是电视剧片名制作中少见的壮观少有的景色,这无疑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和《龙抬头》独领风骚的形象写照。明白书法的人众说纷纭、津津乐道,《龙抬头》三个大字行草奇妙,翰墨飞翥、姿态飘逸、精神焕发。在时代的舞台上彰显出张旭之神韵、怀素之风骨,米芾之境界,黄庭坚之传承,将“飞龙在天”之形,“神龙图腾”之态表现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将电视剧《龙抬头》所歌咏的“北大荒感动大神州”和“天地造就儒子牛”的故事内涵以及《龙抬头》以小博大、以意传神、平中见奇、淡中藏美的创作理念形象而真切、庄严而热烈地推向观众。这不能不说是在时今影视平台上调动书法艺术手段、传达影视艺术精神的典范,也是电视剧《龙抬头》“崭新审美观”的突破!
据了解,《龙抬头》的题写者是一名总参某部队的政委,号称军中一花独秀的书法家胡建雄。这位一身豪气、一腔热血的军人男子汉,三十余载笔飞墨舞“风江春色飞沙草、天放睛光入浪花,赢得了浩瀚中华“书苑奇葩”的美誊和“铁马书家”的美名。观赏其书其墨,一股奇峰争险,飘动烟云的气韵;狂风骤雨、走虺惊蛇的气势扑面而来;一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名家气派飘然于世。他的笔墨恰似“流水行云”,犹如“天马行空”,这《龙抬头》的三个大字正是建雄书法独标新格,独领风骚的个性表白。多年来,他的书法作品在上百个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过近百次国家级展览。他的名字先后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和《中华人物辞海》。1994年和2003年中央电视台先后用国语和英语向海内外做过专题人物报道,前不久,他的一幅丈二匹陆游诗“游山西村”的书法作品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收藏并将展示在大会堂厅殿之上。
我们感谢胡建雄,因为是他让《龙抬头》更精神!
人生在韧  不索何获
——军旅书法家胡建雄印象
王翰尊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放翁大诗人咏马的佳句亦是属马人胡建雄的性格写照。
八十年代初,我与建雄相识在已故著名古文字学者、书画艺术家大康(康殷)先生的客厅里。那时的他,着一身草绿色军装,体态清瘦,浓重的湘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时过境迁,二十余载光荫荏苒,建雄衣带渐宽,只有那一口从骨子里带来的浓重湘音依旧……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会员、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的建雄,自小喜欢书法且多年笔耕不辍。他在习字的数十载中,广求于名家名帖和历代墓铭碑文,尤爱《颜勤礼碑》、《书谱》和汉隶,并得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和书法家陈叔亮、大康、张维等人的指点。擅行草,所作豪放雄健、洒脱多姿。著名书坛名家邵宇、赵朴初、张旭、李志敏、李长路等对其书法艺术给子了较高赞誉。
建雄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重大展览并获奖,有的作品被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有识者收藏,并被载入多部辞书。细读建雄的书法作品,幅幅精妙,有如高山流水,有似飞舞龙蛇,动中存静,静中寓动,使观者感到一种不平静的震撼力和超脱空灵的神韵。多年军旅生涯和其对艺术创作的追求、体验、感悟,加厚了建雄书法作品的底蕴。他的作品无论篇幅大小,首先有着军人性格的豪放大气和洒脱深邃,充满了激情与生机,颇富感染力。从四溢的墨香中,可嗅出他既具深厚的传统功底,又能博占通今;笔道中融进时代的特色,展现飘洒的个性。他的作品笔势连贯潇洒,节奏把握分寸得当,用笔自然率朴,还将楷、隶、行、草融于一体,既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可观性,又富有变化,给读者带来身心俱佳的艺术享受与审美快感。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说过:“我在创作书法作品,而这门艺术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的性灵,越是深入浅出,就越是在艺术生活中体会真、善、美及艺术与人性的一致性。”建雄的书法创作过程也是如此。他的书作,从思维方法和接物待人的尺度都是一致的,也是他艺术创作永恒的主题。正如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唐云来先生在建雄48 岁本命年之际给他的赠言那样:“建雄同志潜心翰墨,行草尤善,有大气象,不落俗套。”经过“心手双畅”的磨练,建雄的书作自然畅达,墨趣横生,气韵生动,意象联翩,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我曾在许多文化人聚会的场合旁观建雄泼墨,他笔下的“山清水秀”、“晴云秋月”、“心境空灵”和“得山水清气,极天地大观”、“风将春色归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及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作品的放与收、静与动、重与轻、正与欹、大与小、方与圆等对比都很明显,使作品矛盾众多、突出却又整体和谐;另外,疾涩断连、枯润浓淡的笔墨增加了情致,使书作的内涵也因此变得更为丰富。由此可说,书法是一门对比的艺术,这种艺术形式透露出清爽悠远的意境和内蕴宁谧的气质,极似陶潜笔下的田园诗,让人品味过后沉醉其间,回味长久。再看建雄写的“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功夫”和“花雾着人微似显,柳风吹面不生寒”的斗方作品,简直令人痛快淋漓!在创作之中,他极为注意追求用墨的节奏感.不仅能自由回锋翻腕,而且能于书写之时及时调整笔锋,故能将这两幅内容不同的作品写得如舞如蹈,在其特有的章法、笔法与布局中,尽情释放着内在的生命活力。另一幅“兰馨”条幅,字数不多但作品却如炉冶物,气焰喧腾,有庭前聚雪为山之势,显得壮观而爽朗,元气十足,黑墨与白纸间内含着不可遏制的沸腾的情感波动,由此可以看出建雄在创作之时的笔法具有的动、劲、猛、酷、辣、涩、润等特征。古人云“书必有神、有气、有骨、有血、有肉,五者缺一,不可成书”。建雄的行草作品,从放笔、转笔、走笔再至回笔处,皆精神,骨脉、血气十足老到。这也正是书家进行书法艺术创作的点睛关键,同时也是他以笔造物最完善的体现,表明了建雄在进行书法创作时,虽手握笔杆,但其思想已经能够不拘于字义、笔法和结构,而此刻在饱蘸墨汁的时候,全然是生命激情的渲泄,这种创作已达到高度的自由与驰骋。此时作品,笔画飞动,气势奔腾,有股荡气回肠的摄人力量。可见在建雄的书法世界里,深埋着一个充满魅力的、原始的、可感而不可见的生命世界。那种融有前人的笔法精髓,凝重老辣、古健奇崛、雄肆飞动。一细细品来,尤如一首令人感动的、明爽迷人且不失婉转跌宕的乐章。
建雄在书法创作之余还迷恋摄影,他认为,书法并不是“独立”的艺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学问。故而学习、创作书法就不能脱离中国文化其他姐妹艺术门类而去单纯地用功,要把在拍照片时运用构图、取景、采光等方面得来的审美意识和书法一起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去研究,才能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触类旁通、广种博收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真正文化内涵的艺术家。这就是建雄的可贵之处,他不但有对传统艺术的深刻认识,而且有对待传统艺术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他确信在古老的地层里有无比丰厚的蕴藏,但只有勤奋耕耘者才能获取滋养。以至于展现在他作品中用笔方圆兼施、笔道刚柔相济,显示了少有的弹性与力度,令人感受到跳跃的动感,整体上俯仰离合,擒纵收敛,可谓意趣并有;分行布白似信手拈来,又是作者最明显的苦心之营;多则一行布满数字,少则一字独立成行,在他那尤如天马行空、自在自如的裁割中,时纵时横,时聚时散,时急时缓,波澜起伏,可见他在此体现的娴熟技巧。除此之外,建雄十分重视学识的积累,以期不断充实、滋养创作。在他给军委江泽民主席、全国人大李鹏委员长抻纸研墨的同时,处处留心观察政治家与书法家下笔的不同之处,使之用于自身的发挥与创作。他的创作从格调上显示出一种厚重老成、意境幽远的基调,似乎还带着文人化的品格——既不显出多少热情,又不特别痴迷冷漠,有的只是明澈平和、宁静致远的沉静性情,这就是“功夫在书外”于作者本身的具体体现。建雄认为:“功夫在书外”是对书家创作思想、创作过程和创作目标的一种历史性和经验性的归纳与整理,谁能深悟此理并能付诸实施,谁就能征服并登上艺术的巅峰。
“人生在韧,不索何获?”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足不踏空,一步一印地走在自己通往书法艺术殿堂的坎坷之路上,他广收兼蓄却并非泥古不化,根植传统同时又能把握现代创造性地表现着个性的心灵和精神。挚求书艺是劳苦的,但建雄却能平心静气,苦中有乐。只要他一如既往地向前迈进,前途未可限量也。
砚池春暖墨痕香
辛士红


军旅书法家胡建雄潜心翰墨,其书法豪放雄健,洒脱多姿,气韵生动,既有着军人的豪爽大气,又有着一名政治工作者的严谨理性。
胡建雄自幼喜欢书法且多年勤练不辍.经过长期的摹写、体验、感悟,他将楷、隶、行、草融于一体,逐步形成了自已的风格。他的笔势连贯潇洒,节奏把握分寸得当,用笔自然率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笔道中又融进时代特色,传递出军人的阳刚之气。书坛名家邵宇、赵朴初、常任侠等对其书法作品给予了较高评价。他的作品多次在全军全国获奖,并有近百作品被国内纪念馆、博物馆和日本、新加坡等国外有识者收藏。
胡建雄爱好广泛,对古典诗词颇有研究,对摄影也相当痴迷。他认为书法艺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学习和创作不能脱离其他姐妹艺术而单独用功。他的书辞选择讲究,内容高雅脱俗,精辟凝练,令人或警醒或自勉。他把在拍照片时运用的构图、取景等美学知识和书法-起放到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去学习、去研究,不断加深自身的艺术修养。著名学者、书法家陈玉龙先生这样评价胡建雄书法:“结体严谨,布局匀称。刚柔相济,虚实相生,飘逸中不失凝重,顿挫中犹见潇洒。墨海徜徉,别有天地。”
军旅书法家胡建雄
野  马


用襟怀坦荡、豪气潇洒来形容胡建雄这位解放军总参谋部某部队政委的性情是再合适不过了。
八十年代初,我在京郊香山脚下拜访蜗居在此处的著名书画篆刻家、古文字学者康殷(大康)先生,在先生家中与当时肩佩少校军衔并和我同龄的胡建雄相遇,而后的近三十年光阴里,我们从相识到相知,从普通朋友到书画知音……
1954 年,胡建雄出生在湖南湘潭的一个农民家中,在这块水秀山青、人杰地灵的土地上,曾诞生了中国的伟人毛泽东和画坛巨匠齐白石。幼时的胡建雄按照家乡习俗,遵从祖辈的教诲,边学写字边打算盘。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渐渐地他的算盘越打越糊涂越无奈,但写字却是越写越投入越执着。5岁描红,7岁临帖;再大一点儿就把习字送到学校参加展览,并且每次都榜上有名。此后一到春节来临,邻居家门框上的春联均由他一挥而就,胡建雄因此成了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了。
当兵之后,胡建雄在京城服役被提干。在紧张、艰苦的军事训练之余,他于饱尝“战火”洗礼的间隙博览群书、广求名帖,业余时光全部沉浸在笔耕墨耘之中。“风游春色归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几十载挥毫不辍,使胡建雄的书法作品形成了一股奇峰争险、飘动烟云的气韵;那种狂风骤雨般的气势跃然纸上。观其书体,一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的大家风范飘然进入人们的心怀。正是由于他属马人的性格所在,他的笔墨才具有了“流水行云”和“天马行空”的凝重、雄健之神采。翻阅他的书法集,仿佛身临其境地走进了他心中的墨香田园,品味、咂滋、体验、感悟那种“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的绚烂、浪漫、甘甜与梦幻。他以独特章法风格书写的“金戈铁马”、“明月入怀”、“心境空灵”、“晴云秋月”、“满庭和风”和“秀外慧中”、“旭日映堂”、“一门清品”“磊落豪雄”、“惟德可邻”、“春风拂座”、“池边古柳”、“腾龙”、“云燕”、“无极”以及“冬寒雪冷,楼燕已无踪。衡山风香春意闹,太行色素梅正红,多彩梦相逢。”“碧水映青山,茅屋绿荫间。扁舟石崖下,渔人垂钓竿。”“独酌芳春酒,登楼已半醺。谁惊一行雁,冲断一江雪。”等作品;都以一种崭新的笔法和独领风骚的个性表白,令人耳目一新,顿觉生面别开!
胡建雄在学书之路上,尤爱《颜勤礼碑》、《书谱》和汉隶,继承古法、开拓新径;数年之后,慢慢形成了个人豪放雄健、洒脱多姿的书体风格。其作品参加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书法、美术、摄影作品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选集作品联展》、《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现代中国书画精品展》、《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中国书画大展》、《纪念毛泽东同志100周年全军全书法大赛获奖作品展》、《全国“伟人杯”毛泽东诗词书法大奖赛》、《第三届全国硬笔书法艺术作品展览》、《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书画展》、《国际硬笔书法家精品展》、《首届中国书法艺术节全国百名公仆书法展》、《中华情缘——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展》等;并在全国、全军重大展览中多次获奖。作品流传于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分别刊登在《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中国书法》、《书法报》、《中国书画报》、《青少年书法》等;被《书法报》、《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中国远洋报》等媒体作为专题人物加以介绍;其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纪念馆及领导人、名流收藏;刻石于北京卢沟桥雕塑园、广东、深圳、辽宁等地。个人简介被载人《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当代书法家大辞典》等辞书。1994 、2003 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用英语和国语对他作了专题人物介绍;他还分别为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连续剧《破天荒》、《龙抬头》题写了片名;2007年,他书写的丈二匹精品——陆游诗句《游山西村》被人民大会堂收藏,颁发证书时,大会堂办公室主任尹家春称赞这幅巨作有“大气磅礴、意态昂扬、浩然酣畅的墨韵气息!”
在习书征途中,胡建雄深得书画大师和著名学者赵朴初、舒同、启功、邵宇、陈叔亮、李长路、王琦、大康、刘炳森、李铎、韩美林、冰心、夏衍、萧乾、姚雪垠、季羡林、张中行等前辈们的指教;还有机会陪伴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军队最高领导人并亲睹首长悬腕运笔,在江主席视察部队题字时,胡建雄便在一旁抻纸调墨……军中高级将领杨得志、李德生、余秋里、王首道、肖克、叶飞、迟浩田、邵华等对胡建雄的书法作品也给予了极高的赞誉
2008 年“5 .12 ”汶川大地震时,胡建雄正在总参成都某部队任政委。天崩地裂之后,数万生命顷刻泯灭;秀美的天府之国,瞬间瓦砾满地、满目疮痍、尸横遍野……胡建雄身先士卒,带领50 多名官兵组成突击队,直接进人灾区第一线。协助兄弟部队救援学校师生、受难战友和被困乡亲;冒险抢救奥运安保装备,驰骋于巴蜀大地,出生入死、慷慨赴难。他和他部下的英雄壮举,体现了新时期军人的精神品格和奋不顾身的顽强斗志以及想着他人的崇高境界,彰显了他们具有先进文化渗透力和战斗力,因此受到了中央军委领导的嘉奖与表彰!
吟诵着陆放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名句,军旅书法家胡建雄饱含着马的忠诚和马的真情,马不停蹄、勇往直前地疾驶在芳草青青的书乡笔道上,以其特有的飞马精神、骏马气概、铁马追求、宝马实力书写着天马奔腾的翰墨天地!
一个迸发太阳的人
——胡建雄和他的书法艺术
赫赫


读着“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凉州词遥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古道沙场,仿佛戚继光、辛弃疾、岳飞“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威武身影向你翩翩走来……这些戎马牛涯热血忠魂的英雄将士,不知鼓舞了多少代多少中国人的精神。这里我要向人们讲述的是个当代军人行列里,挥毫驰骋在笔墨天地中的铁马——胡建雄的故事。他笔走龙蛇墨舞神,凛然壮美贯山河;气脉冲天情淋漓,跃然纸上起浪波。他的风采满园春色满目秋实,也同样能给你“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激荡和心灵感动。
忽然的一夜,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一部神色庄严的电视剧《龙抬头》闪亮登场,激动了全国观众的心。而《龙抬头》的片名题字更以其大气磅礴,意态昂扬,浩然酣畅的雄姿骤然飞进了亿万人的眼帘……百姓为之瞠目,书家为之惊愕,就连中央台的领导和专家也为之感叹不已,这可是电视剧片名少见的景观和震撼呀!明白书法艺术的人有云:“龙抬头”三个大字行草奇妙,翰墨飞翥,疑重飘逸,精神焕发,在时代的荧屏上彰显出张旭之神韵,怀素之风骨,颜真卿之境界,黄庭坚之传承,实可谓无独有偶别开生面,此书谁人所为?大家风范也!他就是胡建雄。
建雄坦坦荡荡、潇潇洒洒、风风火火、诚诚实实学书数载,酷爱行草,三十余年笔飞墨舞“风将春色归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赢得了浩瀚中华“书苑奇葩”的美誉和“铁马书家”的美名。观赏其书其墨,一股奇峰争险,飘动烟云的气韵:狂风骤雨,走虺惊蛇的气势扑面而来;一种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厂豪放之外的名家气派飘然于世。也许属马人有马的纵横,他的笔墨恰似“流水行云”,犹如“天马行空”。走进他的字里行间,仿佛身临其境也走进了他心中的墨香田园,去体味“春游芳草地”如火的绚丽,感味“夏赏绿荷池”如水的浪漫,品味“秋饮黄花酒”如雨的甘甜,滋味“冬吟白雪诗”如风的梦幻。这或许就是建雄书法独标新格,独领风骚的个性表白,这或许就是这位军人书法家成为当今军中一花独秀的的魅力所在。
五年前,我在好友瀚尊先生的引领下,我结识了这位笑容满面一腔肝胆,精神抖擞一身正气的军营男子汉。虽然我们未必常常相见却始终心心相印。这位1954年出生属马的湖南人小我两岁,每次如面都谦和地“老哥”相称,每逢佳节都亲切地短信祝愿。正是这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书法缘分和翰墨情谊,架起了沟通和交流的桥梁纽带也让我坦然走进了他的书法艺术天地。举目胡建雄惠赠于我并挂在家中书堂之上的“观海”大作,翻阅摆在书案之上胡建雄书法集锦中的道道彩虹,每每让我激动不己浮想联翩。中华书法长廊漫漫几千年名家荟萃,浩浩万卷书源远流长。在这个朦胧神秘、博大精深、繁花似锦、美不胜收的线条世界中,金石篆隶继往开来,碑楷行草各领风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泰斗大帅、豪杰骚客比比皆是。他们耕耘了苍茫的墨野,开辟了书法的大道,哺育了寄情的森林,传播着儒雅的美丽。可细细数来曾几何时曾有几个是军人?于是乎胡建雄以其军人的风采,无疑成为当代笔墨天地中土生土长、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还是让我们慢谩地走近这棵小白杨的身边,细细地品读他“天外天”的年轮,深深地感悟他“楼外楼”的足迹吧!
胡建雄是毛主席的老乡,那个地方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更有一个很好的优良传统,父辈对子辈的培养起码要求做到两条:一是要写好字,二是要打好算盘,大山中出生的农家孩子胡建雄,也遵守祖辈的教海,从小就学写字学算盘。可算盘越打越糊涂越无奈,写字却越写越投入越执着。六岁就拿起毛笔描红,七岁便笔临名帖玩起了书法,小小年龄恰如书圣王羲之儿时学书般投入。初中高中的时候,学校经常举办书法展览,胡建雄每次都榜上有名,写着写着写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书法家,每当春节邻里乡亲家里的春联都是由他来一挥而就。在人的一生中有两面旗帜是不可缺少的,一是理想的追求,一是执着的奋斗。1972年,胡建雄当上了兵走出了大山走进了部队来到了北京城。一个当兵的人是需要练就一身铁骨狼牙的军事本领,胡建雄也毫不例外地投入到紧张艰苦甚至欲哭无泪的军事训练之中。可他又是一个例外.爱上了军武又迷上了书卷。他一面饱尝“战火”的洗礼,一面却博览群书广求名帖,沉醉在书墨笔耕的忘我之中。他利用一切休息之余,挤出一切可用时间,夜读各类书法培训班,观摩无数书法展览,拜访众多大师名家。每当周日,他便骑上一辆破自行车早早上路,走运河五棵松,过前三门北京站,绕呼家楼团结湖,经北太平庄友谊宾馆,转海淀黄庄返回驻地。这一天一大圈近200 公里的路程,他竟坚持了数年,真是“风尘路上走墨线,抬头望见易中天;过去一年又一年,书林丛中自成仙”胡建雄道道脚印、条条曲线,不仅印证了他求学若渴、求贤不倦的韧性和艰难,更让这位钢铁战士在军中书坛学有所成、初露锋芒,继而名声大震,阳光灿烂……
几年后,胡建雄的书法作品已经能够在一些报刊上发表了,也能在一些展览中亮相了,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每当作品发表他都象收获一件宝贝一样捧在手上看来看去,可他却没有满足这星星点点的灿烂,他要求取名家大家的评点指教,他要走向新的高度,于是他的脚步开始迈向众多大师的门槛。多年来,胡建雄先后结识并得到中国书协主席舒同、启功、邵宇;副主席赵朴初、陈叔亮;著名书法家大康、张维、李长路、王琦、刘炳森、李铎、韩美林;著名学者夏衍、冰心、肖乾、冯至、姚雪垠、季羡林、张中行、陈玉龙等各界巨豪的指教。看到这一连串在中国现代书坛熠熠闪光的名字,有谁不望而生怯,尤其对于一个出师无名、举无轻重的年轻人,更是难能可贵甚至天方夜潭,可胡建雄却硬是靠自己“心诚则灵”的追求,靠上了边拜上了师并成为自己的朋友。每当笔者与胡建雄谈论起求师拜贤话题的时候,他心情很激动。随着他真诚的讲述,我分明看到他眼中含着的泪花。他说:为了求见赵朴初老先生,那个时候只能骑着自行车,却跑了十年三十多趟,朴老很忙,而且不见字就不见人。朴老的夫人陈邦织伯母被我的火热感动了,就告诉我先寄一副字让朴老看看再说。我就写了一封信和作品一起寄给了朴老,朴老看后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兴致勃勃地说我这么年轻又是军人,书法写得这么好不容易。你给我写一张,我回赠你一张留个纪念吧,于是把一首诗用书法写给了我,还应我的请求为我题匾:“建雄书屋”。朴老的这首诗如今还记忆犹新:“种竹栽花以期自寿,登山观海积健为雄”。他老人家竟然将我的名字写进了诗中,这是对我多么大的关怀啊!
胡建雄告诉我,还有一位老人让他终生难忘,这就是第三任中国书协主席邵宇先生。这位老入亲切和蔼,他见到胡建雄的字十分兴奋连声叫好,竖起大拇指说:“有气派、有军人的气派!”当时他正要出差广州,满口答应回来后一定给小伙子写幅字留个纪念。万万没有想到,老人家竟在广州急病突发骑鹤而去,留给他的只有永远的遗憾和怀念。
就这样,胡建雄“二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如今更不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胡建雄走上了军中领导岗位,他的书法作品也先后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解放军画报》、《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书法导报》、《书法报》、《中国书法》、《博览群书》等上百个报刊杂志上发表;参加了《全军大奖赛获奖作品展》、《中国当代名家书画作品展》、《现代中国书画精品展》、《中华各民族大团结书画展》等近百次各类展览,其书法作品被中外新闻社确定为赠送给外国政要及国际友人的文化礼品,被刻碑、刻匾于北京、辽宁、河北、四川、湖南、广东等地,并被人民大会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等重要场所、名人名士及社会机构收藏。胡建雄还被北京市教育考试指导中心、北京大学书法家协会聘为全国书法高级师资研修班客座教授,他的名字也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等多部辞书。1994年中央电视台先后两次用英语和汉语做专题人物介绍,2003年中央电视台再次连续报道……胡建雄的书法步履,让我想起了爱默生的“桑叶”。上帝同样会给人们许许多多的“桑叶”,有的用来养蚕,有的让它腐朽,可有几多变成云霞般生命的织锦?诚如“有了煤块与烟雾却点不着火焰”的原因是缺少“燃烧”。胡建雄在书法长路上的道道光环,不正是军人燃烧精神的火焰吗?胡建雄在书法大道上成长、成熟、成功的屡屡风尘,不正是军人燃烧风采的火炬吗?
“虎帐谈兵暇,临池重一时,古人如复见,我愿拜为师。”这是1992 年中国晚清最后一个大秀才、110岁的书法家苏局仙先生为胡建雄题写的墨宝。老人语重心长地说:“小伙子,你的字写得好,有气派,我要拜你为师喽!”说着,当即挥写“福寿”两字送给胡建雄留念,感动得建雄热泪盈眶,是啊!这沉甸甸的条幅和话语,何止是前辈对学子的褒奖,更是对后生成长的殷切期待。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是东汉大书法家、草圣张芝传给后世勤奋刻苦永恒精神的教海真谛,“临池”二字也成为书家成功之道的古训代代相传。怀素的“草叶盈屋”就是明证。胡建雄心领神会。从那时起他坚守一个“恒”字,坚持一个“专”字。苦临颜真卿的《勤礼碑》,磨炼刚劲雄浑、磅礴大气、雍容大方的功力;苦恋孙过庭的《书谱》,疑聚章法不乱、行气连贯、遒劲秀雅、流美飘逸的底色。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十多年的笔飞墨舞,三十余载的寒窗茹苦、终于铸就了胡建雄“铁马铮骨”的书法风格,终于成就了胡建雄“笔走龙蛇”的精神风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大笔刷字”,可谓惊天动地、翻江倒海,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如神骏驰骋超逸潇洒。像贝多芬一个个透明的音符;像黑格尔一粒粒精神的种子,巍巍然、峨峨然……那是1998年的一个春天,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来到部队视察工作。部队首长请江总书记题字,总书记欣然答应。这下可忙坏了胡建雄,准备文房四宝、搞好服务的重任,责无旁贷并当之无魄地落在了这个军人书法家的身上。只见他又是安排场地,又是抻纸研墨,又是组织拍照,江总书记还称他为“秀才”。当总书记的题词跃然纸端之时,胡建雄就站在今天的总书记胡锦涛的身旁。这是历史的瞬间,更是永久的记忆,难道这不更是胡建雄终生的荣誉和自豪吗?
爱默生说的好:“如果女人身上迸发的是月亮,那么男人身上迸发的则是太阳”。解读胡建雄其人其路其书其墨其情其魄,令我深深地感动——他就是个迸发太阳的人。
法古创新志高远
——著名军旅书法家胡建雄印象
谷向阳


新中国成立整整一个甲子,逾六十载后书坛新人辈出。我所知道并了解的中年军旅书法家胡建雄弟,就是一位跳出古人藩篱,在书法创作中颇有建树、自成一家的佼佼者。
建雄弟最难能可贵的就是他在习书方面的勤奋与感悟。他自幼握笔临帖至今已有四十余年,在这期间,辛勤的汗水、求学的新识、湘人的聪灵以及军营的氛围,促使他遍临诸家书体,博采众家之长,不断提升着自己的艺术品格。他的字,近似颜体笔意但并非宗颜,曾读他书的尺八屏大字,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笔落处象拔山盖世,墨痕间展通篇气势。又览他写的丈二横幅长诗,字字隽永,神采飞扬。飞白间似行云流水,篇幅里如凤舞龙腾。每幅精品都可谓:形态矫健,遒劲浑雄!
书法讲究“师造化”。经过几十年的摸索与探求,建雄弟的书法作品自传统入手继而又从传统中走出,于是便有了如《云龙》、《达观》等等一大批独具风格使人观后荡气回肠的大器之作面世。偶于闻香品茗之余,静观一幅建雄弟所书《花雾着人微似湿,柳风吹面不生寒》的斗方立轴,感觉他在挥洒中,轻松地表现出他行笔、用墨的节奏感,既能自由翻腕回锋,又可于书写之中调整笔序,故将其写得如舞如蹈,在其特有的章法和笔法以及布局上尽情痛快淋漓地释放着一种内在的生命活力。他的军人气质、道德文章皆浓缩在其书法作品中,其作品的境界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深厚的军旅情怀。建雄弟认为:“功夫在书外”是对书家创作思想、创作过程、创作目标的一种历史性和经验性的归纳与整理,谁能深悟此道并能付诸实施,谁就能征服并登上艺术的巅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放翁咏马的佳句亦是对属马人建雄弟性格的真实写照。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体态微福,衣带渐宽,但他那从骨子里脱胎而来的一口浓重湘音依旧……这就是我的书友胡建雄,这就是我的朋友胡建雄。偶得一联相赠:建兰雅蕴竹松度,雄笔锋藏将帅风。                             (庚寅之春于北京大学犁云之屋)
墨涌波涛笔挚雷电
——评胡公建雄先生书法


吾人与胡公建雄先生素不相识,其自茶陵唐公湘子先生处读吾人主编之《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杂志,又读吾人评唐公画评,惺惺相惜,经之介绍而与吾人联络,寄来其书法作品集,遂以为神交。
品胡公之书法作品集,可见其多才多艺,诸体皆能,俱有斩获。胡公本湘乡人氏,出身行伍之间,秉承曾湘乡之遗风,博学笃行,遍目历代碑帖,游泳当代名家,涵古茹今,遂开自家面目,得本地风光。胡公之书,笔力遒劲老辣,气度开朗豪放,风格雄浑阳刚。其真书、行草书,结体不拘一格,变化万方,布局巧妙,气势连贯,字字呼吸,映带有情,顾盼生姿,枯湿互间,浓淡相宜,龙蛇飞动,墨涌波涛,笔挚雷电,淋漓磅礴,不愧为军旅书家。齐白石尝刻印曰:大匠之门。以此观之,胡公已入大匠之门也。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胡公定居京师,交游各界名流,相互砥砺,如切如磋,勇猛精进,故艺境步步高升。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湘人改写史册,举世无出其右。光于前,裕于后,而今胡公建雄身肩使命,弘扬湖湘文化,承前启后,成名京华,享誉海内外,此可喜也!吾人惟望胡公葆真守一,继往开来,假以时日,一代大家蔚起华夏,生光门第,亦为湖湘添彩也!胡公,懋哉!
黄守愚于阙一庐
夏历庚寅四月初九日夜急就
西元2010年5月22日

对立与融合
——胡建雄书法印象
王飞


胡建雄先生年长我十八岁。他首先是位军人,现服役于总参某部,任政委。人们习惯性地称呼其为“政委”。胡先生还是位书法家。我更在乎他书法家这个身份,许是自己也喜好书法的缘故吧。
胡建雄先生自幼喜好书法,笑曰:那时怎么能叫书法呢?其实就是写大字。记得上小学时,大字课是每周必有的课时。描红、摹写、临帖,虽然根本无艺术可言,还弄得满手、满脸都是墨,脏乎乎的,我们倒也是乐此不疲。如今的小学生却没有了这种快乐,同时也失去了初识书法的机会。想来以后的他们欣赏书法之美也难了。
书法是一种审美。创作之时也是一种审美的过程。你可以在一幅幅书法作品前感觉到笔墨的流动、线条的行走、速度的变化,从而捕捉到时间走过的痕迹。我自《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便感觉到了这些。
先了解一下胡先生的艺术简历吧:胡建雄,湖南湘潭市湘乡人,研究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名誉理事、乐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展览,流传于日本、韩国、新加坡、芬兰、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书法报、《中国书法》等几十种报刊杂志刊登,被人民大会堂和韶山毛主席故居等重要场所收藏,被刻匾刻碑于北京、四川、山东、河北、湖南等地。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华人物辞海》、《当代书法家大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等多部辞书。先后为中央电视台电视连续剧《破天荒》、《龙抬头》题写片名。有《胡建雄书法艺术》和《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问世。
胡建雄先生研习书法三十余年,广求名家名帖和历代墓铭碑文,最喜爱的就是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孙过庭的《书谱》。这其间便有了对立——《颜勤礼碑》是“碑”,而《书谱》是帖。自清代以来,绝大多数书法家多崇“碑”抑“帖”,也就有了碑、帖之争。“碑学”与“帖学”相互诋毁,到了水火不能相容的地步。“碑学派”将金石、篆刻的刀法移植到书法创作之中,化“刀法”为“笔法”,其作品呈现出古朴、稚拙、刚健的民间之貌。“帖学派”倒是因为赵孟頫的书法被后人称之为汉贼之书,和后来的馆阁体的普遍应用,使得书法艺术急速向下滑去。馆阁体,这种“王(羲之)体赵(孟頫)貌”的书法法艺术形式严重桎梏了书法的发展与审美。“碑学”便以稚拙、朴厚、沉重为艺术特点异军突起,这也是求新求变使然。胡先生却将两种原本对立的学说完美地统一起来,形成了自己书法艺术的独特面貌,不得不佩服。
颜真卿的《颜勤礼碑》呈现出颜体的全部特点:法度严谨、端正工整、大气、宽厚、包容、厚重、饱满。然孙过庭的《书谱》不仅是阐述书法美学的上乘之作,还是书法史上的不可多得的草书艺术精品。《书谱》的书法艺术特点完全可以用孙过庭自己的话来概括:“重若崩云,轻如蝉翼”。以墨韵、笔锋多变为其显著特点。胡先生浸淫笔墨多年,早已过了“通会之际”,以臻“人书俱老”之境界。
书法最能体现出中国美学的特性和审美的取向。一切都在神会、心领、意得之中了。讲究虚实,讲究气韵,讲究阴阳之和,讲究知白守黑。似乎美都在“口不能言,有数寸焉于其中”了的。我们更在乎“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我们更在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心领神会之妙。一幅书法艺术作品的气韵生动,就成为了中国美学的成熟标志了。此书法亦可称为“神品”。
书法的境界可分为神品、妙品、能品和逸品。台湾美学大家蒋勋先生曾写道:“逸品”和“神”、“妙”、“能”三种分类都不一样,成为文人主导的美学新方向。他继续解释说:“逸品”强调内在的精神性,不在意外在的形式技巧。胡建雄先生的书法斗方有很多作品可以称得上“逸品”之作了,如“仁让兼至”、“心如云水”、“积健为雄”、“秀外慧中”、“满庭和风”、“人有悲欢”,大有逸士名流风度。
书法创作的瞬间再现了书法家的情感、智慧和审美取向。这也是书法的特质之一。
胡建雄先生在兼收并蓄之后,以颜真卿的正楷为骨,为基本,糅杂了各家笔墨之长,已经具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书法风貌——霸气。虽然还能依稀看出每个字的出处,王羲之的、孙过庭的,王铎的……其实这也是现今所有书法家面临的一个难题——在具有几千年的中国书法面前,如何在结字、布局、章法、结构、笔墨上书写出自己的气质。也就是说如何在临帖、摹写之后尽快地摆脱名碑名帖的束缚,自由自在地表达。在书写越来越少的今天,这似乎真是难以逾越的坎儿了。重新开创出另一个书法艺术的高峰期,也许会离我们很远很远了,遥遥无期了。胡建雄先生正在朝那个方向努力。
胡建雄先生的书法书体多样,真、草、隶样样皆精。我更喜欢他的行草。以“人有悲欢”为例。苏东坡的名篇《水调歌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有流行歌曲,也有古诗词吟唱,更是书法家百写不厌的词句。被无数书法家书写过的名篇名句如何创作,这是个摆在任何一位书法家面前的难题。书写出自己的风格、风貌,书写出自己的气质、修养,书写出自己的气韵、风范,胡建雄先生在这幅作品中的确是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完美。他只书写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胡先生在写第一行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时,笔墨疏朗大气,不慌不忙,如同乐章的起韵相仿。到了第二行的“有阴晴圆缺,此事”,笔墨有浓变淡,线条开始出现粗细变化,飞白被大量使用。作者似乎在此刻想起许多往事,大有一吐为快的渴望。第三行的“古难全,但愿人长”,用笔速度明显加快,提、按、转、折已经不在作者的考虑范围了,技巧、技法似乎成为创作的羁绊,作者欲将它们抛开,看似任意为之了。到了最后一行“久,千里共婵娟”,笔势一泻千里。“千里共婵”一气呵成,线条连绵不绝。最后一个字“娟”时,“女”字旁依旧是连续上面的笔墨,好像是用笔根处强行写出,然后再蘸墨,终于写完了“娟“的右半个字。作者这时才挺直腰身,长舒一口气。这幅作品的创作激情饱满,由四平八稳,到急转直下,完美地体现出了书法的韵律之美,完整地表现了作者对诗词的理解。作者的情绪变化被笔墨、线条记录了下来。这时让我想起了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创作苏东坡《水调歌头》这部名篇的众多作品当中,胡建雄先生的这幅作品堪称上品。
胡建雄先生在碑学与帖学得对立之间寻找到了融合之路。读《胡建雄书法艺术(斗方卷)》不仅在艺术和精神上是种享受,更是一次有意义的熏陶。最后祝愿胡先生书法艺术长青。
2010-6-12 于京东平谷静心斋

吴向明(著名书画家、中国国礼艺术研究院院长)
胡建雄的书法之所以让人印象如刻,是因为他的书法作品中折射出来的一股股魄力之美、多变之美、从容之美、率真之美、积淀之美和简约之美,已凝固为其书风的特型之美。而这些诸多的美学意义,则是他文化艺术沉淀的大美之源。

                              2011年6月

小图 | 大图 图片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 北京慧缘书画院院长、军旅书法家胡建雄|胡氏人文 - 中华胡氏网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