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665阅读
  • 2回复

[网络转载]故事里的“是”——浅谈胡氏宗祠中的文化特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5
作者:中文系04级2班 曲歌(学号:10040110208)

    宗祠是古人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是族权自治的象征。它源于人类对自身祖先的自然崇拜,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作为栖息祖先魂魄场所的祠堂,汉民族人历来重视对其的建筑,这是一种“怀抱祖德”、“慎终追远”、也是后代人“饮水思源”、“报本返始”的一种孝思表现。所以在中国各处都有残存的各姓氏宗祠,带有浓郁的地域色彩,富有极强的文化个性,留有鲜明的艺术表征,是当地风俗文化的缩影,家族血统维系的化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和形成和发展。宗祠是姓氏文化的外化,它们在父系社会中忠实的记载着传承此姓氏的血脉,担负着庇佑后人的重要使命,所以宗祠的建造也就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选址到建造中柱子、横梁的数目、高度;从家具的摆放方位到一砖一瓦的雕刻;从祠堂中悬挂的家训到每一块匾上的每一个字,无不反映出中国文化中“真真假假,矣幻矣真”的特点。


    今年寒假我有幸到了安徽省绩溪县的龙川胡氏宗祠,一堵了徽派宗祠的宏伟以及其独具匠心的一面。龙川胡氏宗祠位于现绩溪县瀛洲乡坑口(龙川)村。绩溪古属徽州,文风鼎盛,宗祠建筑遍布。龙川胡氏宗祠建于明代嘉庆25年(1547年),清光绪4年(1898年)重修。宗祠坐北朝南,前后3进,占地总面积1271平方米,以山带水,气势飞动。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 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


    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摘自于龙川旅游介绍手册)


    刚到龙川时,我惊叹于其依山旁水之灵性。中国古代风水说经常介绍“依山旁水,人杰地灵”,龙川是属于三面环山,左边的山脉较高,当地人称之为龙须山,左边较矮小山脉的当地人称之为凤凰山,前面就是一条小河,清澈纯净,当地人大多 “胡”姓,口音极重,很难交流,但很温和。使是寒冬,但是中午的阳光还是非常温暖,当地人家家户户搬出躺椅在路边晒太阳,眯着眼睛悠闲的看着过往的游人,每家的客厅都是一个小小的店铺,卖些安徽最有名的木雕和石雕,以及一些零零碎碎的古董,也有在我们国家每个景观区都能看到的小玩意,这些店主也不急着招揽客人,晒着太阳睡着觉,即使有客人走进了他们的小店铺,他们也是随和的笑笑,眼睛又眯起来了。
    窄窄的沿河建造的小道走到底就是高大肃穆的胡氏宗祠,典型的徽派建筑特征,白墙黑瓦,高高的马头墙,昂首翘起的屋檐,精致的木雕,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石鼓相依,大狮对峙。
    说胡氏宗祠,就不得不介绍一个小小的故事。传说1600多年前,一位镇守歙州的领兵将军胡焱娶了绩溪县华阳镇一位姓汪的小姐为妻,举家迁居绩溪县华阳镇。某天他登山远眺,看到龙川这块地方东耸龙峰,西持鸡冠,南有天马奔腾而上,北有长河蜿蜒而来,情不自禁地感叹到:“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胡焱决定举家迁移到此,于是胡焱就成了龙川的第一位始祖。胡炎选择迁居龙川,是希望这块好风水能够让子孙兴旺,人才辈出,代有高官。但是胡氏家族却一直是人丁兴旺,可是仕途却不是很发达。几百年后,胡氏家族已传到第25世祖胡念五,胡念五一直在为龙川选址建胡氏宗祠已苦思冥想多年直到他遇到了风水大师人称“赖布衣”的赖文正,胡念五将自己的疑惑告诉了赖文正,风水大师大笑后说道:龙川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对峙,在风水学上是天龙地凤,龙凤呈祥的绝佳之地,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龙川村依山傍水,龙川水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整个村貌成船形,颇具龙舟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但是“胡”在当地发音类似于“浮”,也就是说胡氏在龙川这个地方会站不住脚跟,一定要请姓“丁”的人家才能将他们留住,因为“丁”音似“钉”。于是胡家的祖先就请了一户“丁”姓的小户人家来到龙川,并且将他们的祠堂做在胡氏宗祠的旁边,但是要小和简陋很多,据说胡氏的老祖先请风水先生在“丁”的这户人家的祖坟上做了手脚,让他们代代都是单传,说来也怪,丁家24代单传,而且至今“丁”姓在龙川也是单传。
    图片上就是丁氏祠堂的正厅,它比高大宏伟的胡氏宗祠要小很多,但是布局都是三进式。在丁氏祠堂的正厅中央挂着一副匾,上面写着“邦家之光”,注意看看就能发现,“邦”上面的一点没有出头,意思为丁家是来帮助胡氏家族的,但是又不能帮出头。钉子多了船会沉,也不好,所以希望丁家能够世代是代单传。在胡氏的家训中也特别有交待,让胡氏世代子孙“保祖坟而庇丁命”,可见丁姓对胡氏家族的重要性。


    胡氏宗祠一共分为前后三进,第一进是供奉先祖牌位的地方,一些重大的祭祀活动也在那里举行,第二进是一个很大的厅堂,是作为族人议事的地方,第三进为天井,这也是徽派建筑的特色之一,具有良好的采光性。胡氏宗祠的厅堂较大,其正中挂了一副胡氏祖先胡炎的画像,这个画像也有一个小故事。当年风水先生说胡氏宗祠的第一代人一定要穿龙袍才能庇佑后人,使后代代代为官,官位显赫。于是胡氏家族的祖先请人为自己的祖先胡炎画了一副身着龙袍的画像,但是这在封建时期是不允许的,身着龙袍就意味着造反的,对皇帝不忠。于是画匠就在这幅画上做了手脚,首先他将龙袍的颜色调为土黄色,以示区别,之后他在龙袍前襟的龙头上没有点睛,那么这个龙袍也就是只有了龙袍的样子而无龙袍之实。


    胡氏宗祠正厅的家具摆放也是有着深刻的含义的。大厅当中是一个合欢桌,胡适宗祠是坐北朝南的,所以它的西、东各有一排椅子,客人来时坐西面的椅子,就是所谓的西客(稀客),主人坐东面的椅子,也就是东道主,同时也显示了对客人的尊重和主人的尊贵。
    大厅中的合欢桌也有很巧妙的作用。合欢桌是两个半圆拼起来的桌子,因为当时徽州男人大多出去经商,家里只剩下女人和小孩,当家中的男性出去经商时,就把合欢桌拆开来,只用其中的一个半圆,所以有男性客人来的时候,看到这家用的是一半桌子,就知道这家的男主人不在,会自觉地离开。男主人回来后,家人又会把桌子拼起来成为一个圆桌,所以我觉得“团圆”一词也来源于此。


    大厅的左边悬挂着胡氏的家训和一口大钟,钟的正面刻着“国泰民安”,但是近看才知道其玄妙之处,钟上的“国”字少一点,而“民”的最后一笔竖勾却出头了,这当然不是错别字,它的含义是“国家赋税少收一点,人民多得到一点”,因为在当时苛捐杂税非常严重的情况下,百姓们希望国家能够减少一些赋税,日子也好过一点。由于龙川被认为是现在的主席胡景涛的故乡,他上位后逐渐减免了农业税,所以当地人认为,这口大钟有重要的功劳,对这口钟更加爱护有加。
    胡氏宗祠的一砖一瓦都有其独特的含义。我不经意间抬头发现宗祠高高的屋檐上的每
    一块瓦上都雕刻着一个面孔,所有的都是严肃的威严的面孔,只有中间一幅面孔比较大,是笑脸,当地人解释:胡氏希望自己的子弟时代为官,做官需要官威,所以应该有威严的面孔,但是在徽州文化中,做生意也是一条不错的生路,做生意就需要“笑迎八方客”、“和气生财”,所以又需要笑脸。


    同时我还发现,宗祠的屋顶上都安放着石雕的啸天犬,每个屋檐上都雕刻这一个龙头,并且有长长的龙须对着天空。这应该寓意着保佑胡氏时代安居乐业,不受侵扰,希望子孙能够龙凤呈祥吧。而且我发现那些长长的龙须是某种金属制成的,不知道是不是当时的避雷针类似于这样的东西。高大门楼的雕刻是以历史戏文和龙狮相舞为主体的图案构成。门楼22米宽斗拱承挑屋檐、翘首腾空。门楼前后两间各有6根石柱、5根月梁和方梁,结构严密,布局匀称。方梁梁面雕刻“九狮滚球遍地锦”、“九龙戏珠满天星”的精致图案;两旁则是内容各异的历史戏文,文武百官,聚集一堂,三军听令,跃马横刀,一幅幅鏖战沙场的画面展现眼前。


    走入天井,我发现天井周围有类似于排水系统的用石头凿成的水沟,当地人说,这叫“名堂”,当地人经常说“做人要有名堂”,所以在宗祠内也要有“名堂”,才能让世代有“名堂”。名堂可以意为有办法,会玩些心眼,可以做成大事。


    宗祠的正门平时是不开的,一般人只能走两边的侧面,只有到了祭祀祖先的时候才能打开正门,由族中最有威信的老人捧着灵牌进入宗祠。正门的门槛大概有五六十厘米高,据说这样福气才不会跑掉。族人和游人们入门出门时一定要跨过门槛,不能踩到门槛上,因为族人认为门槛是给先祖们走的,不能破坏等级次序。不仅仪门上彩绘蔚迟恭、秦叔宝两门神把守大门,两旁还有石鼓相依,石祜相对,这象征着封建的婚姻需要“门当户对”。只有大族大姓才能够与胡氏家族的子孙联姻。
    走出胡氏宗祠,小溪的对面是一道石砌的屏风,因为风水上讲究“门不对涧”,但是宗祠的对面就是山涧,如果宗祠门对着山涧,那么这个姓氏的子孙将走向衰亡。于是在建造宗祠的时候也建造了一面高高的屏风,将宗祠的大门与山涧隔开。于是就有了这样独特的景观。
    胡氏宗祠对现今说虽然已失去它原有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寓意和古代人对文化及中国汉字的理解和象征具有很强的研究和探索价值。我们在观赏古代人对宗祠的建造时,也不得不感慨他们的智慧,赞叹中国文化之广博。
    (照片作者:黄山怪石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6-12-05
【延伸阅读】胡氏宗祠的传说故事
    安徽境内黄山附近有个绩溪县(胡锦涛同志的家乡),据说是块风水宝地。
    公元337年前,一位镇守歙州的领兵将军胡焱(祖籍山东青州濮阳)娶了绩溪县华阳镇一户汪姓小姐为妻。胡焱因见华阳龙川东耸龙峰,西持鸡冠,南有天马奔腾而上,北有长河蜿蜒而来,认定是一块风水宝地便决定于此定居,于是他就成了龙川胡氏的第一位始祖。
    胡炎选择迁居龙川,是希望这风水宝地能使其子孙兴旺,人才辈出,代有高官。可很长的一段时间,胡氏家族虽一直是人丁兴旺,仕途却不是很发达。
    过了几百年后,胡氏家族已传到第25世祖胡念五,他拥有“田土三万余顷,遍于邻郡,徽州六邑,莫有富于公者,时人报为大户。于是,照田纳粟五万石,赈济凤阳等府,敕封父子官爵为提干。”所生七子,分为七支,也称“七架”。人丁兴旺又富有的胡念五同样认定龙川是块风水宝地,苦思冥想多年要选址建胡氏宗祠,求得祖先庇佑以遂祖宗之愿。
    一天,胡念五拿着罗盘到了祖先胡焱当年看风水的朝笏山登山远望,正当他拿着罗盘在用心琢磨时,耳边传来“一流地师望星斗、二流地师看水口、三流地师满山走”的声音。询问方知出此言者是进士出身的赖文俊,此人学识极高,因不喜官场,才弃官寄情于山水间,至力研习易经,是著名的风水先生,因他常身着布衣,人称“赖布衣”。
    赖文俊被胡念五请到家中,侍为上宾。一天,胡念五问:“我想在龙川建一座宗祠,让祖先庇佑子孙人丁兴旺、仕途发达,你看选在何处为佳?”。
    赖文俊说:“宗祠的选址不难,但先要解决好龙川风水问题。”
    胡念五问“龙川是风水宝地,这是很多风水大师都认定的,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赖文俊说:“龙川东龙峰耸立,西凤山对峙,属天龙地凤、龙凤呈祥的绝佳之地;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上,依山傍水,水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整个村貌成船形,颇具龙舟出海之势,堪称风水宝地。可是为何好风水没出人才呢?可惜啊……”
    胡念五忙问:“可惜什么?”
    赖文正说:“本来在这龙船地居住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可惜你们都姓胡,在绩溪方言中“胡”与“浮”谐音,船都不稳,作为何来?”
    胡念五问计,赖文俊说:“定船须靠锚,锚是丁字形的,所以得找一户丁姓人家搬来,为使其安心,你得给他建造房子分给他土地,这样才能将这船钉住了。”
    胡念五担心丁姓人家日后人丁兴旺,人口比胡姓多反而分去灵气了,甚至破坏了风水宝地。赖文俊说:“钉子太多反而不好,最好是单钉单卯世代单传。为不让丁姓人丁发达,你请一对穷苦的丁姓夫妻来此居住并迁祖坟来,我对丁家祖坟进行风水处理,让丁姓只能代代单传。”
    胡念五依计而行,说也奇怪,24代过去了,正如赖文俊所说,村里只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在封建社会,生女孩不算传宗接代,生男孩才算“丁”,在人类自然发展的情况下,能以保证24代都是代代单传,岂不奇迹?建国后,丁家与胡家处于平等地位,却仍是三代单传。
    自丁姓人家迁居龙川之后,赖文俊又为胡氏选址建祠。后来,龙川胡氏果然人才辈出、代有高官。据胡氏宗谱记载,仅宋、明、清三朝龙川就有进士11名,其中最著名的是明朝“一族开三府”的户部尚书胡富、兵部尚书胡宗宪、副都御史胡宗明三人。
    为表感激,胡氏在宗祠旁立有赖文俊位供奉。
    故事故事,有故就有故事。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12-05
故事里的“是”——浅谈胡氏宗祠中的文化特性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