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05阅读
  • 2回复

[网络转载]明经胡:胡姓之大唐皇室后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06
    据姓氏专家研究估计:中国第2大姓李中的5%到6%左右的人都是李唐王室后代,约数百万人。
“李改胡”依据的昭宗痛史
原载《黄山日报》2002年12月3日  作者:方任飞  

    胡氏是徽州大姓之一。在绩溪县,关于胡氏源流,历来有龙川胡、金紫胡、明经胡和遵义胡之分。
    “明经胡”,又称“李改胡”、“假胡”,绩溪这一支的开山祖是北宋开宝年间婺源籍绩溪知县胡政,他把定居地通镇改名为胡里(今湖里)。《婺源县志》和《考川明经胡氏宗谱》载,唐天佑四年(907),唐昭宗李晔(867-907),在朱温的胁迫下迁都洛阳途中,暗将襁褓中的皇子送交宦游长安的歙州婺源人胡三公(清)带回原籍抚养。不久,李晔遇害,皇子就从胡姓,取名昌翼。后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经科及第,胡清始告知其身世。昌翼听罢,顿时悲愤交加,心灰意冷,从此隐居考川,终身不仕。胡政乃其后裔。这段往事,据旧谱,明代弘治版《徽州府志》和嘉靖版《新安名族志》中都有记载。今绩溪县胡适故里上庄镇和宅坦、湖里和上胡家等明经胡聚居地,族人仍以帝胄为荣。然而,有几人理会得那段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史实?
    安史之乱结束了唐王朝的开元、天宝盛世,从此藩镇拥兵自重,军阀混战不休,国计民生处于凋蔽之中。活不下去的百姓掀起了一场黄巢起义,可是战乱更加把国家、人民推向灾祸的深渊。
    李晔就是在唐朝廷处境风雨飘摇中继承帝位的。他有兴复唐室的志向,但听断不明,一次次任用非人,所以在位十七年,没有得到一天的安宁,忠于唐朝廷的战将也一个个在无休止的征战中捐躯。大顺元年(890)八月,昭义节度使孙揆被沙陀贵族李克用俘虏,拒绝投降,被残酷地处以锯刑。锯不行,孙揆骂道:“死狗奴,锯人当用板夹,汝岂知邪?”于是刽子手用木板夹住他行锯。孙揆至死,骂不绝声。八百年后,清乾隆皇帝弘历读到这篇记载时,写下一段话作眉批:“夫揆将兵趣潞中,路遇伏遭擒,是乃出其不意。至被执不屈,骂贼捐躯,大节卓然可纪。”(《乾隆御批纲鉴》卷六十四)
    大顺二年(891)正月,权臣韩建诬告宗室睦、济、韶、通、彭、韩、仪、陈八王谋反,李晔大惊,不问青红皂白,听任韩建处置。八月,韩建勾结宦官刘季述矫诏杀李晔的弟弟通王李滋等十一人。兵临王府时,诸王披发上屋,凄惨地呼叫:“皇帝,救救我们!”昏了头的李晔充耳不闻,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权*翦除了他的羽翼。
    光化三年(900)十一月,宦官刘季述率禁军千人破门而入,把李晔和皇后何氏推上车,押往少阳院软禁。刘季述用银鼓槌画地,历数昭宗的“罪状”几十条。然后锁上院门,熔化锁孔禁锢。院墙上挖个洞送食物和水。李晔求钱帛纸笔,无人理睬,公主、妃嫔缺衣少食,哭声透过宫墙。
    天复元年(901)正月,神策军指挥使孙德昭等起兵,杀死刘季述等人,并杀尽宦官太监。李晔复位后,宣诏大臣时只得派宫嫔来往。惊魂甫定,又遭劫难。十一月,中尉韩全诲作乱,昭宗被逼车驾启程,后妃诸王百余人皆上马恸哭,辗转到凤翔。紧接着汴州砀山(今属安徽省)籍黄巢降将朱温以“除君侧之恶”为名,调集军队围困凤翔。半年过去,城中食尽。冬天大雪,冻饿死者不计其数。有的倒下还没有死,身上的肉就被人割去。市场上,人肉卖一百钱一斤,狗肉五百钱一斤。李晔一家先是一天喝一顿稀饭,隔天吃一顿汤饼。到后来,什么吃的也没有了。李晔命宫人把自己和小皇子的衣服拿上街去换吃喝。王室十六宅,诸王以下,每天都有几个人在饥寒交迫中死去。守将纷纷出降,李晔从此落入朱温的控制之下。天佑元年(904)二月,朱温逼迫迁都洛阳,驱赶士民,号哭满路。经过华州,当地百姓夹道迎候,高呼“万岁”,李晔哭着说:“不要呼‘万岁’,我不再是你们的皇帝了……”四月,何皇后产下一子,想停下来休息一段日子。朱温不答应,催促赶路。到新安(在今河南渑池县东)朱温先杀李晔左右及贴近宫人。进洛阳,尽杀宫中侍卫三百人,预选大小相同的,穿上他们的衣服顶替。等到李晔发觉,左右使令,全部是朱温的砀山人了。
    自从离开长安,李晔时时担心不测之祸,心情十分忧郁,天天与何皇后饮酒消愁,喝醉了相对悲泣。八月,朱温派判官李振到洛阳,指示牙官史太等百人,夜叩宫门。昭宗时在椒殿沉醉,闻变惊醒,身着睡衣绕柱躲避史太的追杀。昭仪李渐荣用身体遮挡,大叫:“杀死我吧,不要加害皇帝!”史太把他们一块杀死,李晔终年40岁。何皇后求饶,幸免一死。当天,朱温命令蒋玄晖缢杀德王李裕等九人,投尸九曲池中,都是昭宗李晔的儿子。十二月,朱温杀死何皇后。天佑四年(907)四月,朱温更名晃,称皇帝,国号大梁。历二十一主(含武后)二百九十年的唐王朝寿终正寝。
    朱温称帝后,在宫中摆宴,与同宗姻戚博饮。酒酣,他的哥哥朱全昱举杯说:“朱三,你本来是砀山一小民,跟着黄巢做强盗。天子用你做四镇节度使,富贵极了。为什么要灭唐家三百年社稷?以后该不会让我们朱家灭九族吧!”结果弄个不欢而散。然而骂归骂,到底还是自家兄弟。后来,朱温封朱全昱为“广王”,朱全昱的两个儿子也接受了王位。
    唐昭宗李晔有多少个儿子?《旧唐书》卷一百七十五载:“昭宗十子,哀帝、余并封王。”而《新唐书》载:“昭宗十七子”,皆有名号,惟独何皇后于东迁途中生的皇子下落不明,这就印证了“明经胡”的说法,取名昌翼的小皇子就是“李改胡”始祖。
    记得清代人在一首读史诗中写道:“石壕村中夫妇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今读《唐书》,掩卷沉思,觉得诗人未免失之偏颇。———唐昭宗李晔的这部血泪史,比起石壕村的老夫老妪一家,不知要厚重多少!昭宗生前,一直是“盗满天下,妖生九重,宫庙榛芜,奔波不暇”(《旧唐书》卷五十二)。在被朱温驱赶迁都途中,夜宿华州兴德宫。晨起,见宫墙外树上鸟雀啁啾,李晔想起“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的谚语,悲叹失去自由、生死未卜的命运,一代落难天子好羡慕太平盛世的平民百姓!如果他在天有灵,看到当年幸免于难的小皇儿一脉相承,在徽州,仕宦农工代代相传,时时以祖宗为荣,该是多么的欣慰啊!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2-06
夫人解密:胡姓始祖原本是李唐皇室的后裔
    这得从这个名字特别的村落说起!西递!
  西递坐落于黄山南麓,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它始建于北宋 皇佑年间,发展于明朝景泰中叶,鼎盛于清朝初期,至今已近960余年历史。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唐昭宗李晔(867年-904年),原名杰,又名敏,汉族,是唐朝第20位皇帝(去武则天以外,889年—904年在位),历史上的唐昭宗可以说是一个悲剧性的皇帝,昭宗嗣位时二十一岁,是一个聪明而又有才能的年轻人,他充分了解阻碍恢复唐朝力量和权威的形势,并发誓自己要复兴王朝。但是唐朝已经积弱难返,回天无力。这种境况恰恰是昭宗的哥哥僖宗(公元873-888年在位)造成的。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唐昭宗、安葬地和陵;曾用年号:龙纪、大顺、景福、乾宁、光化、天复、天佑。
  王仙芝,黄巢大起义。黄巢率领起义军在全国流动作战。最后攻进了长安,唐僖宗步唐玄宗的后尘避蜀。僖宗逃到成都后,在成都向各路节度使封官许愿,又借助沙陀兵来平叛。加上农民军朱温等人的叛变,黄巢兵败,退出长安,后在山东自杀。起义被平定后,以往在形式上听命于中央的节度使们,现在也无视朝廷了。
  僖宗病危时,群臣因僖宗子幼,拟立皇弟吉王保为嗣君,只有宦官杨复恭请立皇弟寿王杰(杰)。寿王正是后来的昭宗,他与僖宗同母所生,僖宗一再出奔,寿王都随从左右,僖宗也特别倚重他。于是由复恭倡议,奏请僖宗,此时僖宗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略微点头算是恩准了,于是文德元年(公元888年)三月下诏立寿王杰(杰)为皇太弟,监军国事。当天就由中尉刘季述,率禁兵迎入寿王,安置在少阳院,由宰相孔纬,杜让能带人去观察。群臣见他“体貌明粹,饶有英气,亦皆私庆得人”。第二天日,僖宗就驾崩了,遗诏命太弟嗣位,改名为敏,寿王即位柩前,又改名为晔,是谓昭宗。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讳晔,懿宗第七子。母曰惠安皇后王氏。咸通八年三月二十二日。生于东内。以其日为嘉会节。咸通十三年四月封寿王,名杰(杰)。乾符四年。遥镇幽州。文德元年三月。立为皇太弟。监国。改名敏。翌日。即位。改名晔。(转自《新唐书》卷二)
  在昭宗即位的第一年,主要政治问题仍然是宦官控制朝政的问题,此时的宦官头目正是力排众议拥立昭宗即位的杨复恭。昭宗这个人从来没有像他哥哥僖宗依赖田令孜那样依赖杨复恭。在即位之后,昭宗立即向宰相们表明,他希望由宰相掌握朝政。宰相们于是劝告昭宗要果断地抑制宦官的势力,就像当初宣宗以前试图做的那样。正像本书里写的那样,杨复恭最后被李茂贞和王行瑜的联军打败,并被王行瑜的士兵俘获,带回京师处死。这件事使李茂贞和王行瑜的势力迅速膨胀,也为后来昭宗个人所受的挫折埋下了种子。
  当昭宗为重掌朝纲而进行斗争时,他又陷入与李克用的敌对行动之中。虽然李克用是剿灭黄巢的最大功臣,但是藩镇和朝廷双方都对沙陀突厥的最终目的存有戒心。因为沙陀对朝廷的效劳只是在允许他们占领大部分河东的情况下才取得的,从河东他们可以威胁关中、河南和河北。华北许多地方都普遍对突厥人怀有恐惧之心,这就给朝廷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去采取主动行动和对他们组织一场得到广泛支持的战役,以显示昭宗的领导地位,甚至使朝廷恢复对关中以外的疆土的控制。
  这一计划的主要倡议者是怀有利己的政治目的的两个宰相张濬和孔纬,因为他们希望胜利会增强自己的力量,使他们有可能彻底根除朝廷中的宦官,结束宦官对大唐军队的控制。大多数的朝臣反对这个计划,其中包括另外两名宰相刘崇望和杜让能。昭宗自己也相当动摇恐慌,但是战胜杨复恭的喜悦已经蒙蔽了昭宗的双眼,最后不顾反对而批准了这一方案。这场战争的结果本书中也已经提到了,对李克用之战是唐朝对京畿区之外最后一次积极干预行动。从那时起直到大唐灭亡为止,朝廷完全忙于抵御长安周围那些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和怀有敌意的节度使,朝廷自身也继续为内部斗争所折磨。
  讨伐李克用的失败使藩镇对朝廷更加藐视,最直接和最可怕的对手就是李茂贞。此时的李茂贞已经加封为陇西郡王,势力有了大的发展,他开始对朝政关心起来,有了当皇帝的意思。一些大臣认为他指手画脚,眼中没有君主,便对他加以斥责。李茂贞不肯服软,立即修书一封反击。朝中一些大臣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也和李茂贞联合,对抗其他大臣,这使李茂贞更加骄横,言语当中经常有不恭敬之词。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七月李茂贞在一封写给昭宗的信中嘲笑朝廷的软弱态度,信的结尾这是那句明言,“未审乘舆播越,自此何之!”,唐昭宗勃然暴怒,与宰相杜让能商议惩罚李茂贞,杜让能却进谏道:“陛下初登大宝,国难未平,茂贞近在国门,不宜与他构怨,万一不克,后悔难追。”昭宗大骂让能:“王室日卑,号令不出国门,这正志士愤痛的时候,朕不能坐视陵夷,卿但为朕调兵输饷,朕自委诸王用兵,成败与卿无干。” 战争是打响了,但朝廷的军队还是以失败告终,李茂贞领兵进军长安问罪。忠心的宰相杜让能站出来,用性命为昭宗化解了一难。此后大臣们也和昭宗走的远了。
  至于第十章写到的兵柬事件发生在乾宁元年(公元894年),李克用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把触角首次插入了京畿道,因为国库空虚,昭宗只好把后宫的绝色美女作为礼品奖给李克用。
  乾宁二年,李茂贞又指使宦官杀死了另一个宰相崔绍纬,再次移师长安,昭宗被迫逃往河东去寻求李克用的庇护。而走到半路被李茂贞的盟友,华州刺史韩建追上,韩建恐吓昭宗说:“车驾渡河,无复还期。”挟持昭宗于乾宁三年七月十七抵达华州,堂堂一国之君就这样被大臣幽禁了将近三年,期间皇室宗亲覃王嗣周,延王戒丕,通王滋,沂王禋,彭王惕,丹王允,及韶王、陈王、韩王、济王、睦王等十一人被杀,直到乾宁五年。
  这一年朱温占据了东都洛阳,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导致李茂贞、韩建和李克用建立暂时的联盟,他们决定宁可让昭宗回到长安,也不能让他落到朱温手里。于是昭宗在乾宁五年的八月回到长安,同时宣布改元“光化”,以资庆祝。
  一回到长安,在宦官和官僚们之间的旧有矛盾又引起了另一场危机。以中尉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垂死挣扎,进行最后的抗争,他们策划废黜昭宗,拥立太子。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十一月,宦官们实现了他们的计划,将昭宗关在了他最熟悉的少阳院,为了防止昭宗逃跑,又熔铁浇在锁上,每日的饭食则从墙跟挖的小洞里送进去。
  但是宦官们害怕李克用,李茂贞和韩建等人会兴师问罪,将包袱抛给了朱温。而朱温并不想在残酷的宫廷政治中使自己陷得太深,相反他派人将实行政变的宦官们一个一个都暗杀了,于光化四年拥立昭宗复位,昭宗改元天复,加封朱温为东平王。
  而李茂贞听说昭宗复位,特意从凤翔赶到长安,厚颜无耻的请求加封岐王,无功受禄,显得异常跋扈。此后宰相崔胤想借朱温的力量诛杀宦官,大宦官韩全诲则和李茂贞联合,请来李茂贞的几千兵马驻守京城,保护长安。半年后朱温领兵讨伐韩全诲,韩全诲便迫使昭宗一起逃到了凤翔。朱温紧追不舍,将凤翔城包围起来。一直围困了一年多,李茂贞守得粮草用尽,从冬到春,雨雪又多,城里每天饿死和冻死的就有一千人,唐昭宗在宫中弄个小磨,每天磨豆麦喝粥,喝得他一点力气也没有。宫人们每天也有三四人死亡,百姓更惨,吃人的现象都很普遍了,“人肉每斤值百钱,犬肉值五百钱,每日进奉御膳,就把此肉充当。”直到天复三年(公元903年)正月李茂贞实在没法再守下去了,和昭宗商量了一下,便将韩全诲等二十多名宦官斩杀,将他们的首级送给城外的朱温,同时将昭宗也交给了朱温。朱温带着到手的皇帝撤兵东去。
  回到长安,朱温命令他的士兵将几百名剩下的宦官赶到内侍省,在那里将他们残酷地杀掉,困惑中晚唐的宦官问题终于被朱温解决了。但是昭宗也完全落入了朱温的监控之下,苟延残喘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大概是为了报答朱温,昭宗任命朱温为诸道兵马副元帅,相当于军队副总司令。又加封朱温为梁王,并赐“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的荣誉称号,还有御笔《杨柳词》五首。朱温早就利欲熏心,看重的怎会是这些呢。
  天复四年正月,朱温将昭宗迁到由他控制的重建的汴梁。在途中杀害了所有剩下来的皇帝侍从。八月,朱温密令朱友恭、氏叔琮等人弑杀昭宗。
  纵观昭宗的一生,他颇想有番作为,整顿内政,但是事与愿违,大唐事实上早已经支离破碎,任何一个手中有些兵力的藩镇几乎都能随心所欲地置大唐于死地,昭宗所作的,只是勉强使大唐多存在了几年而已。
    这是一个与明朝崇祯皇帝类似的有一个命运,晚清的光绪皇帝也是如此。
    他们大多英明有为,而到了末朝乱世,却无回天之力。
    值得庆幸的是,这位昭宗皇帝知道朱温绝不会善待自己和宫眷,被驱赶的途中,皇后生下了太子,随即令随从胡三抱走,辅以御衣,血书,皇宫珠宝作为信物,以待日后作为皇家的身份所证。
    胡三不负皇帝的嘱托,随即抱着罹难中的太子到了西递,安居下来。抚养孩子成人。
    等孩子成年之后入试得中,将要为官的时候,胡三取出太子的父亲给与的信物,太子从此不再为官,安于耕读,成为一代大宗。从《县志》和《胡氏宗谱》记载上看,最早于1077年,胡姓祖先胡士良,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定居下来,此后,以胡姓家族在此繁延状大。
    太子看破了尘世的命运。以至于后来感恩胡姓,祝福后代子孙,始祖不如义祖,以后不要认祖归宗,就一直姓胡,传到至今。
    宋太祖知道之后,亲自立碑纪念,以示历史的真实。
    记得五台山一个寺院的主持告诉我:中国的风水,李家是最好的。他是永久不灭的。只是他并不知道,现在的胡姓,居然也是李家的后裔。那么当年胡宗南在战乱时代掘出的古碑:一轮古月照中华又该如何解释?
    时间的风云变幻,尘世的人事沉浮,又怎能说得明白?
    帝王将相,来自天命,那确实是君权神受,又 岂是凡夫俗子所能悟透?
    李家的天下,总就是归属李家!
2010-4-25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2-06
新年快乐!.
明经胡:胡姓之大唐皇室后裔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