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63阅读
  • 1回复

胡果:“新闻守夜人”的坚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10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人文 移动到本区(2017-03-19) —
来源:中华儿女报刊社(2015年7月20日) 记者:余玮



胡果,九届、十一届全国青联委员,现为《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风采,时代弄潮“星青年”

  青年,时代的宠儿,追逐梦想的弄潮者。
  青联,挥洒青春、收获历练、放飞梦想的摇篮。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这里,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界别的青年菁英;这里,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青年才俊,成为让世人瞩目的“星青年”。他们有思考、有作为、有创新,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在不同的舞台上上演一幕幕精彩……
  青年群体的每个人都是青春舞台上耀眼的主角,而那些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结合的青年人是聚光灯下最靓丽的“明星”。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一个永远不变的道理是,为国家、为社会奉献青春者成就的不只是个人的人生,更是时代的担当与荣光,绽放着更为瑰丽的风采。这里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把青春激情和活力集聚为创新、创业、创优的正能量,为实现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作为新闻守夜人,面对一亩三分地,我们就是要让自己少睡觉、睡不着觉,让大局睡着觉、大家睡好觉。”

2007年,胡果(左三)与所率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团队

  金台夕照,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如今,难觅当年诗人“高台百尺倚都城,斜日苍茫弄晚晴”的意境,但在金台路人民日报社大院内,记者自新闻同行中可以找到别样的风景。 
  日以继夜的“白+黑”,是《人民日报》总编室副主任胡果的生活常态。她说,身为报人,为生涯作注的,永远是一组组选题策划,是一枚枚方块字,是一版版新闻纸,是一个个白班夜班……“作为新闻守夜人,面对一亩三分地,我们就是要让自己少睡觉、睡不着觉,让大局睡着觉、大家睡好觉。”
  人生处处皆风景。采访中,似乎看到胡果被激情点燃后行走在新闻现场、深夜伏案在校稿样前的身影——因为奔走,因为坚守,而变得越发美丽。 
  “声”高和众的背后 
  2005年初,在《人民日报》编采分开改革全面铺开的大背景下,在打造报纸核心竞争力、释放新闻生产力的进行曲中,《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诞生了,胡果成为首任主编。 
  政治报道是党报的“当家菜”,也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走马上任,胡果把发力点锁定在做栏目。栏目是版面的眼睛,一个栏目的出炉,从定位到包装到具体的操作和维护,反映出编者对当前媒体环境的认知,对自己所处媒体及版面特点与优势的把握,表达着编者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路,考验着编者的策划水平和组织能力。做好一个栏目,就能带出一支队伍。 
  2005年1月5日,《声音》专栏应运而生。7日,《声音》刊发某省委副书记即将到政协工作的一段“临别感言”——没想到,10日中央领导作出批示,并要求《人民日报》就此刊发一篇评论员文章。 
  《声音》一炮打响。“一开始我们想得很简单:既然《人民日报》的报道离不开领导活动、少不了领导讲话,能不能用一种新的包装方式,做得好看点、软和点?”胡果把想法一说,大家都觉得好,进一步明确了定位,渐渐做出了一点味道,“没想到这种形式一露面,记者爱写,读者爱读”。
  曾有读者反映《声音》确实有看头,“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只能听到高官的声音,听不到来自生活一线的老百姓的声音,要是既能听到干部的声音,又能听到群众的声音,该有多好”!胡果说,《声音》之所以不肯降低“门槛”, 是因为她与她的团队认同这样一个理念:定位就是舍弃。“定位的同质化是一种‘栏目癌症’。质量不好,可以提高,定位上的模糊或者模仿就是致命伤了。定位上,外延越宽,内容越平;因专而深,少就是多。”她认为,不能幻想一网打尽,而应该努力凸显个性,越是自主创新产品,越是寻求差异性,就越有生命力。 
  跳起来才能领略别人看不到的风景!《声音》专栏内容上定位于报道省部级领导在公开场合的讲话,追求一个“高”字,关注大局与大众,讲话没有穿靴戴帽,不是“强调”、“指出”,而是选取那些见思想、见风采的精彩片段,风格定位上求“真”——真话、真情、真知,这些言论不乏权威性、思想性、亲和力,为此深得读者广泛赞誉。声高没有和寡,几乎篇篇“声音”都被报刊网络转载,部分“声音”还被中央有关部门收录为辅导教材内容,还有的被外媒转载摘播,赢得积极评价。
  站在这里就是责任 
  2008年7月3日,8点。案头的闹钟响了,胡果在键盘上轻轻敲下最后一行字:“2008年,不仅将中国人民战胜自然灾难的不屈奋斗写入史册,也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空前提升,标注成珍贵的民族记忆,熔铸为民族复兴的里程碑。”就在4天前,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概括归纳了“二十四字”抗震救灾精神。随即,中央领导要求《人民日报》就此赶写一篇有分量的“任仲平”文章,7月4日见报。
  任仲平,即“人民日报重要评论”的谐音,胡果是写作小组成员。7月1日,正在山西出差的胡果接到命令,冒雨驱车7小时赶回北京。一坐下就开始找资料、想提纲,一直处在一种亢奋状态。平常可以精雕细琢,现在是战时,必须分秒必争。渴了喝口水,饿了啃面包,40多个小时,一眨眼过去了。奇怪的是,交完稿后毫无困意,干脆拿过稿子,一个字一个字又过了一遍。
  7月4日,胡果参与起草的“任仲平”文章《凝聚起民族复兴的力量》在《人民日报》头版见报。当晚,新华社全文播发,全国100多家报纸刊登,130多家网络转载,为夺取抗震救灾全面胜利奠定了舆论先声。
  这样的“急行军”,对胡果来说已不是第一次。2003年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筑起我们新的长城——论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2008年抗震救灾关键时刻,参与起草“任仲平”文章《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一篇篇力作,让读者“从中读出了民族脊梁”。“前所未有的风险考验,升华为共同的民族记忆。我难忘,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与了这一切。”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作为政治新闻版主编,胡果一直在关注新社会阶层产生和壮大带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新社会阶层”这一概念,但有关其特征、范围的科学界定,有关其作用、诉求的正面描述,有关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影响力的客观判断,却鲜见报端,这个正在崛起的重要群体,只能在民间的纷纭议论和揣测中,模糊着面目和身影。胡果主持策划,在政治新闻版醒目推出系列报道《新阶层,身影日渐清晰》,勾勒了新阶层的定义、特征、产生的背景及意义,介绍了党和政府促其健康发展的政策方针和措施,作出了新阶层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的判断。这组报道及其后续报道《新阶层怎么看自身》、《让新阶层走向成熟》,进一步拓宽视野、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报道激起强烈反响,境内外舆论高度关注,新华社就此专门编发了《国内动态清样》。
  一时间,“新阶层”成为时政热词。4个月后,十七大上,新阶层作为一个群体走进人民大会堂,成为中国政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随后2008年全国两会上,“新阶层”成为与会记者追访的热点。籍由《人民日报》的一组报道,一个变革时代涌现出的新的社会群体这么快为公众所认识、关注,拨开此前众说纷纭的重重迷雾,让胡果深深感受到职业的使命感。
  这是一次考验,考验党报工作者的政治敏锐,也考验政治勇气与担当。很少有人知道,那些夜班,胡果的衣兜里揣着预先写好的一份“检查”。当然,最终一路绿灯,“检查”没有派上用场。事后,胡果笑言:“看来,今天这个时代远远走在了我们前面,我们对它的认识需要提速!”
  新闻守护者永远在路上
  1992年,胡果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走进人民日报社。她跑过经济新闻,做过文化编辑,当过时政记者,从事过对外报道,一回回奔赴新闻发生的第一现场,为朴素的新闻理想前行着。 
  “这个职业,让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深入到很多平时去不了的地方,了解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我采访过很多的人,他们既是我的报道对象,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发。1996年,我随海外版南昆纪行采访组,从柳州走到昆明,常常就住在工地上,夜里听着老鼠的叫声入睡。记得在米花岭隧道,碰见了隧道局一位叫谭曼怡的副总工程师——她给我倒了一杯水,自己的面前没有放水杯,她说工地上女同志少,方便的问题最不方便,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少喝水,不喝粥。我递给她名片,她笑着对我说抱歉,一辈子追着新线跑,要留下个固定的地址还真难。她说得很随意,但给我的震动却一直留到今天。”
  脚下的泥土有多少,心中积淀的真情就有多深,记者的路就能走多远。在行走中,胡果苦中有乐,苦中求乐,更重要的是,“沉下去,触摸了我们的时代”。从业以来,胡果8次荣获“中国新闻奖”,然而直至今天,她依然觉得自己是一名新兵,每次在名字前写下“本报记者”四个字,都有一种从头开始的新鲜和郑重。
  2005年,胡果担任新创办的《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2010年起,任总编室副主任。总编室,承担着《人民日报》要闻、新闻的编辑、策划、安排、把关任务,是报纸出版的总枢纽、总闸门。“编辑是个奉献的岗位,也是个成长的岗位。做记者的时候,脚板活动的半径大些;做编辑,出不去了,思维的半径却开始扩张,对听觉和视力的要求也高了。”在这个特殊的岗位,胡果一呆十年,时时刻刻,点点滴滴,感受着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觉得累吗?会倦怠吧?胡果说,这是个奇妙的填字游戏,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职”字,你会去掂量、去计较;当你在“业”字前面填上“事”字,所有的苦就都成了乐。
  2008年,胡果荣获第19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9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她还是中宣部首批“五个一”工程优秀文化新人。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十一届全国青联新闻出版界别副主任委员,走进这个大家庭,胡果格外关注青年事业,为青年发展与进步尽心出力。面对荣誉与责任,胡果始终清醒:“每个人的成长,都紧紧依托着你的岗位、你的时代。一棵小草,长在平原上就一二十公分,长在青藏高原,一下子就有四五千米的海拔。不是我们高,是平台在托举和支撑。” 
  采访归来,穿越街巷时听到正在播放熟悉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踏上遥远的路途,满怀痴情追求我的梦想,三百六十五日年年地度过……”不由得忘情地和唱起来。金台夕照固然风景不再,但当下最美的风景其实是金台路这里的人,是那些日日夜夜甘心守护着“一亩三分地”的新闻人!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2-10
【先期报道】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胡果访谈实录
来源:人民网(2005年4月4日)


    “编辑是个奉献的岗位,也是个成长的岗位。做记者的时候,脚板活动的半径大些,做编辑,出不去了,思维的半径却开始扩张,对听觉和视力的要求也高了,只有信息灵通,才有好点子,好策划,才能及时和方方面面沟通,把新闻抓回来,让它的价值在版面上得到展现和提升。做编辑的乐趣还在于成人之美。处理一篇稿件,常常需要在编辑意识、读者意识和记者意识三方腾挪,一篇批评报道的副题我们做了七遍,既要吸引读者,也要保护记者。天天上夜班很辛苦,不过一块版面就这样交给我们,看你种花还是种草,创造的空间也很大。‘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编辑的,就要有这种胸襟和追求。”
  4月4日14:30,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胡果做客“传媒沙龙”与网友在线交流,主题为“寻找权威性与阅读率的节点”。
  胡果,人民日报主任记者,全国青联委员。199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走进人民日报社。跑过经济新闻,做过文化编辑,搞过对外报道,当过时政记者。曾兼任《时代潮》杂志副总编。2005年起任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主编。从业以来,获中国新闻奖、五四新闻奖、五一新闻奖、全国人大好新闻奖、全国政协好新闻奖、全国民族好新闻奖、澳门新闻奖。报社为其举办过个人作品研讨会。
版面定位:独家、深度、互动

  [胡果]:各位网友大家好!刚才主持人给我看了网友留言,很高兴见到了一些陌生的“老朋友”,比如,湖北郧县鲍峡中学的张自明老师,你不认识我,我却记得你。去年我编人民日报“议政与建言”,你给我们写过信,提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没有记错,你还是一位县政协委员,谢谢你对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的关注。我想,这种关注是我们办好报纸的重要动力,希望今天能够借人民网这个平台,结识更多新朋友。
  [网友]:胡果主编:你好!非常赞赏你对版面的定位,也很欣赏你的感言。我认为,政治文明实际上是要将政治运行过程法制化。期盼你在主编版面时,加强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关注,加强对公民权利特别是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关注。谢谢!
  [胡果]:谢谢你的鼓励。版面定位确实重要,人民日报政治新闻版今年1月4日第一次亮相,到今天整好三个月。近100天,其实只干了一件事,就是确立版面定位,然后微调,不妥的暂停,认准的巩固。我们的定位可以归结为一点,努力打造人民日报政治报道的看点、亮点和卖点。权威性与阅读率应该统一,但是不会天然统一,把权威优势转化为阅读优势,是今天人民日报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个编辑记者每天工作当中实实在在碰到的问题。我想落实到版面上,就是两个字:“好看”。这里有几个关键词,“新闻、独家、深度、互动”。三个月来,我们政治新闻版摸索着对它做出自己的解读,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把新闻做硬,把新闻做软。
  把新闻做硬,就是让新闻回归本位。机关报的报道离不开会议和工作,工作中有新闻,会议中有新闻,但工作和会议不是新闻。政治版坚持把消息当头条,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同时努力从报工作到报新闻的转变,当日新闻和原创新闻多了,不少消息往往由我们首发,别的媒体跟进。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新变化,就是网络和网友对我们的关注多了。我们有个初步统计,政治版在各大版面的转载率平均每天两条以上,很多新闻引起网友热议,就像上周我们关于事业单位“无事业”的一组报道,连续四天排在人民网新闻排行榜的前三位,“河南强制公务员休年假的头条”在新浪网首页一挂出,几个小时跟帖1200多条,人民日报的政治新闻引起网络媒体的追逐,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再说把新闻做软,把新闻做软对政治版来说特别重要。政治、法制、军事报道往往人觉得有些“硬”,把新闻做软,就是要去掉冰冷坚硬的外壳,增加可读性和亲和力。从切入点和落点上,找到和普通读者的贴近性。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方说标题。有专家研究得出结论,能够在读者手里头停留20分钟的就是好报纸,人民日报16个版,平均下来每个版也就一分多钟,抓住读者视线,就在一目之间,只有一次机会,这个机会往往降落在好的标题上。“广东人觉得挺幸福”,说的是全国第一个城市社会变迁调查,“一年少吃80万”,说的是某地改革公务接待制度;“半年磨出三万字”,讲的是国防白皮书背后的故事,让政治新闻的标题口语化,好读、好懂,好记,拉近距离,吸引阅读,是我们的一个着力点。  
  [网友]:我是少奇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同时也在《中国改革》打零工,我想请教您:权威(直白的说即政府的意志)怎样最大限度的深入人心尤其是直插到乡野?最基层的老百姓真正把人民日报当作自己的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了我们的国力也就真正强大了。日本人也就不可能那么狂妄嚣张了。台湾也自然回来了。
  [胡果]:就像您所说的,作为党报工作者,我们要做的就是最终让党和政府的声音直插乡野,深入人心。这是一个方向。今天我们所做的每一点努力,都是为了不断接近这个目标。让权威声音深入基层,深入人心,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把重大的决策、重大的问题和普通的读者挂起钩来,和自己有关系,才会真正去关注,才会有兴趣去看、去听。和改版前相比,政治版上来自各地的新闻大大增加了,应该说,最能体现人民日报权威性的就是政治报道。人民日报前面有三个要闻版,政治版在第十版,在体现权威性上如何找到我们自己的空间,这是我们三个月来一直在思考的,想来想去,想清楚了几个问题。
  高端体现权威,但权威性的呈现并不一定总是遵循“自上而下”的途径,在和前方记者的沟通交流当中,我们有个深切的感受,今天,各地和基层,政治文明建设的探索实在太丰富了!很多事件放在全局中掂量,份量一点也不轻。想当初,正是小岗村18个农民鲜红的指印,催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闸门。今天,我们追求权威性,同样不可轻视基层。
  当然,不是所有的新闻都有这种效应,能够让大局、大众实现共振的事实,才是我们的选择。同时这种共振也离不开编辑的努力。像今天政治版的头条是来自宁波的消息,讲居家养老、政府埋单,旁边我们配上部委联线,请民政部从政策侧面再做解读,“未富先老”考验中国,有关养老模式的探讨,大家都很关心。我们通过这种方式,让读者知微观也知宏观,知动向也知趋向,把一条地方新闻做出了权威性。我们在努力,这里面还有很大的空间。
  [网友]:能不能让人民日报的政治新闻成为自己的独家的,也就是说,你先炒热政治新闻?
  [胡果]:我理解新闻的“新”包括两个含义,一个是时效,一个是内涵。今天争抢独家新闻成为各个媒体竞争的必由之路。但是我理解,独家既包括独家的内容,也包括独家的声音和独家的处理方式,有些时候我们没有抢到第一落点,或者说由于种种原因不便于在第一时间进行传达,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做独家新闻的时机。
  今天论“快”来说,报纸可能比不上电视、广播、网络,但是报纸丰富的编辑手段和版面语言,也让我们有了将新闻做深做透的空间,人民日报在这点上更有优势。只要转换角度,在挖掘和延伸上下工夫,就可以把新闻做深透,做干净。时言论是一张报纸的旗帜,言论也是人民日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是我们的优势。在政治版的实践中,我们也在尝试对相同的事件做出更准确、更深刻的言论解读,从而引发思考,引导舆论。我们曾经报过一条《江苏省级机关“万人评议”揭晓,满意率99。3%引争议》,我们及时配发了权威专家的点评,把新闻从“评议揭晓”延伸到“引起争议”,将一条同质化的新闻做成了独家。还有《合肥工业大学教授高明伦请辞安徽省人大常委》,我们在约稿的同时也约写了言论,对新闻事实做了必要的评论和引导。三个月来,政治版上不少新闻就是这样被盘活,重新成为读者和媒体关注的对象。
  [网友]:政治新闻版将独家、深度、互动作为目标。独家深度好理解,可是互动你们怎么做呢?
  [胡果]:今天关起门来办报纸是行不通了,互动对于办好版面特别重要。政治新闻版版面定位中有个关键词就是“互动”,创办之初,我们就设置了“碰撞栏目”,就是想探讨一种开放式的新闻。
  今天,基层有许多新鲜的实践,正面信息中有不确定的因素,大方向没错,细节却有待商榷,群众的反映也是各不相同。这种分歧能不能呈现?怎么呈现?我们认为有分歧是正常的,这样的问题,不涉及大是大非,把它做好了,恰好能够很好地体现人民日报的权威性。我们围绕一个新闻事件,呈现方方面面的意见和观点,发表意见的可以是专家,也可以是普通的读者。报纸不做最后的结论,而是通过交流引发思考,趋利避害,推动实践,像我们做过关于接待实名制能否管住公款吃喝,关于厦门报考公务员要不要破除学历歧视,效果都不错。2月17日,昆明记者站发来稿子,节后第一天,昆明市委书记乘公交上班,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个适合“碰撞”的好题目,马上组织稿件,当晚一组来自东西南北普通读者的观点和消息一起上版,从不同侧面对新闻事实做出评述。第二天,记者站打来电话,开口就说,没想到编辑部动作如此神速,这组稿件在当地引起了反响,当事人也表示人民日报这样处理,既客观又深刻,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对实际也是个推动,让人心服口服。
权威性与阅读率的节点

  [网友]:您觉得人民日报的权威性与阅读率是成正比关系还是反比关系?
  [胡果]:我想人民日报的权威性是它的公信力,是它对重大问题的政治判断。今天,大家都在谈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权威性就是人民日报作为一张新闻纸的核心竞争力,它是由人民日报党中央机关报的地位决定的,也是几十年的历史一点点积累起来的。人民日报在读者中的公信力是我们传统的优势,也是最大优势。
  阅读率是一个新的课题。人民日报的发行量二百多万份,和别的报纸相比不算低。不过,今天的信息传播方式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新闻竞争在加剧,你说我听,你打我通的时代过去了。如何巩固核心读者群,培养新的目标读者群,是人民日报需要思考的。人民日报编采分开改革,就是在回应这种挑战。没有个改革就没有政治新闻版,也就没有今天和大家的交流。所以,接到“传媒沙龙”的邀请,我脑子里蹦出的就是这句话:寻找权威性和阅读率的节点,希望稍后和各位朋友就此展开交流。
  [网友]:如何把政治新闻的可读性和权威性结合起来呢?也就是您所说的节点是什么呢?
  [胡果]:我刚才说过政治版的定位里头有几个关键词——新闻、独家、互动、深度,这些都是我们认为把政治新闻的可读性和权威性结合起来的手段和途径。我想说的是,这些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更多的是属于技术层面的东西。从实践来说,我们感觉最难的是三个字“求其实”,也就是尽力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面貌和精神,这是一个“大真”,小巧只有和大真相联系,为大真服务,才有价值和义务。
  这一段我们主要解决的是定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想在两个“深”字上下工夫,一个是深切关注,一个是深度解读。今天,一方面信息传播的渠道增加了。同时,信号数量的增多,并不意味着信息量的增加,如果把媒体看作是一个一个的小格子,那么很多时候不过是同样的信息在不同的格子里挪来挪去。面对这种情况,读者迫切需要剔除泡沫,获取独家的、高信息量的信息解读。我们所说的深切关注、深度解读就是要梳理海量的信息,加强新闻的策划和整合,就是要关注社会变化,对重大的社会现象进行理性的阐释,反映新闻事实的潜层信息、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人民日报有这个优势。同时,关注民生,真实反映社情民意。
  有人说,普遍人的命运是社会进步的风向标,政治版下一步就是想找到重大事件的微观切口,找到社会变迁和普遍人的关联度。作为深切关注和深度解读的结合,我们可能会更多做一些调查性的东西,会更多使用讲故事的办法来表达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的困惑、希望还有奋起,为理性的解读增添一些血肉和质感。
政治新闻版:变革中成长

  [网友]:在媒体,怎样看待党内和党外不和谐的声音?
  [胡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民主协商制度是我们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今天,改变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人们对同一个事件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座谈会,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党外人士的意见,这表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特别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倾听各方声音。去年,人民日报创办了“议政与建言”周刊,我参与了编辑,其中的言论栏目就叫“诤言”。但是我想这里有两点很重要,一个是立场原则不能动摇,这是我们的前提。一个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趋利避害,推动实践。在现在的政治版上,我们开辟了“碰撞”栏目,也是为了更好的反映大众的声音、各界的声音。
  [网友]:今年改版之后,政治新闻版的“新视野”、文化新闻版的“世像图说”、经济新闻和体育新闻版的图片栏目成为我们每期必看的。拿起一张报纸,首先看一下图片,再去浏览其他的新闻。可以说人民日报的好照片、好版面和好新闻随着版面的调整增加了。  
  [胡果]:您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话题。有一种说法,今天的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视觉时代。这句话提醒我们,要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视觉”对今天报纸版面的意义。对版面来说,图片是第一视觉冲击中心,这和过去我们讲的美化版面功能不大一样。现在国内的一些报纸提出了“以图片带版面”的理念,相比之下,我们对于图片的理解和运用都需要提速。我们对好图片是“求贤若渴”,几乎每个夜班我们都在感慨,找到一张好图片真难!我们特别希望形成自己的图片作者队伍,如果您愿意,欢迎加入。
  [网友]:政治新闻版有许多深受读者欢迎的栏目,如“时代热评”“新视野”“声音”近日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讨论”,我觉得“声音”栏目确实有看头,美中不足的是在这里只能听到高官的声音,却听不到来自生活一线的老百姓的声音,要是既能听到干部的心声,又能听到群众的声音那该有多好啊!
  [胡果]:谢谢你对政治版的关注,你说的问题不少读者和同行都问过我。 好栏目是一个版面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它的高度和亮度。它也是一道招牌菜,为我们引来回头客。一个好的栏目,最重要是找准定位,我认同一种说法,定位就是舍弃。不要想着一网打尽,而应该努力去凸显个性,越是自主创新品牌,就越有竞争力。如果“声音”谁都在说,恐怕读者就不会这么注意它了。这个解释,不知道你是否满意。
  借这个机会,我想再多说几句,“声音”栏目是政治版着力打造的一道招牌菜,一开始想得很简单,就是觉得人民日报的报道既然离不开领导,离不开会议,干脆对领导的活动和会议消息来个新包装,做得好看点,软和点,没想到这种形式一露面,记者爱写,读者爱读。
  为什么“声音”有看头,我想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高”,发言的都是省部级干部,运作这样的栏目,人民日报有优势。二是“真”,“声音”不是观点,而是说话,并且说的都是自己的话,老百姓为什么反感“官腔”,就是因为失真,千人一语,我们想还原一种真实的语境,真实的情绪,虽然发言的是高层,关注的却是大众和民生。除了真话和真情,声音里还必须有真知,也就是思想的含量。
  三个月来,“声音”一共露面三十多期,可以说每篇都有一定的锋芒,都充满着自省和思辨。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比方说湖北省的常务副省长周坚卫说,“教育不管怎么改革,如果穷人的孩子上不了学,这个改革绝对是错误的,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公平,不能让穷人的孩子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的”。还有肖扬讲,“依法执政不是以党代政”。王岐山为北京的冬季供暖问题向市民道歉。真实最有力量,最能打动人心。很多读者给我们来信,说从这些声音里看见了性格,看见了精神,更听见了政治文明进步的足音。我想这样的稿子不长,却能很好地体现我们报纸的权威性和亲和力。同时,我们也回应读者的要求,及时在版面上做了一些平衡,“时代热评”是我们的言论栏目,过去主要靠一些高手在支撑,现在我们每期打出栏目信箱,大量采用读者的来信,提供了一个表达平台,形成了“声音”盯高层,“热评”聚群言。昨天晚上下了夜班,我查看了一下我们的信箱,一共有201条来稿。
与基层通讯员面对面

  [网友]:现在的政治新闻版的确办得非常好,最近关于人大的新闻发了好几个头条。我是一名县人大新闻宣传专干,所以我想咨询一个问题,向人民日报投稿,尤其是向政治新闻版怎么投?寄信、传真和发电子邮件,哪种方式好?在人民网用的稿件人民日报还用吗?这些问题能否请胡主编抽出宝贵时间告诉一个爱好新闻的基层通讯员,非常感谢。
  [胡果]:建设政治文明,发展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制。人大是我们十分关注的新闻源,也希望能及时反映各地和基层的新鲜实践。给政治版供稿最好用电子邮件,这样快一些,不耽误新闻。其实,隔三差五,我们都会在版面上公布电子信箱,这里不妨再说一遍,我们的信箱号是zhbm@people。com。cn。在人民网上用的稿子,只要是真正的新闻,政治版当然可以用。不过,如果让我们首发,网络来转载,那就更好了。
  [网友]:胡果主编,你好。作为基层的通迅员,如何才能在人民日报上发稿,这个问题太大了,但我真的想听你的建议。这次沙龙活动真的很好,你们从幕后走向前台,真正做到了服务基层通迅员,希望你们做得更好。
  [胡果]:人民日报有开门办报的传统,政治版也很重视和读者的互动。我们的时代热评,最重要的言论栏目,面向所有读者,不光是通讯员,任何一位读者都可以参与,完全没有门槛。当然,稿件需要择优。回到你的问题,就是基层通讯员的稿子如何才能在人民日报见报,我想提高命中率的最好办法是多看人民日报,多琢磨人民日报的版面,风格什么样,定位什么样,热点在哪里,同时少写那种公文式的东西,得抓新闻。基层的新闻资源很丰富,关注群众的呼吸,写你身边的人和事,写出乡土气息,朴实的感情就好。拿政治版来说,其实很需要这种原汁原味的“基层传真”,不一定要写和专业记者一样的东西。一点建议,供你参考。
  [网友]:过去,我曾写过一篇读者来信稿件,因编辑在校对时出现数字之差,供电局和我打官司,去人民日报群工部找证据。编辑王维香接待了我们,她认真的查对原稿,承认是校对出了差错,决定发个更正。该局长请示省电力厅,不让更正。理由是:越抹越黑。事后该局长说:在错与对上,人民日报对的是对的,错的也是对的。请问,胡果主编:你在国内政治部编发稿件期间,遇到过因发批评性或尖锐的言论稿件引起的麻烦吗?是如何处理的?
  [胡果]:我想公信力首先来自实事求是。人民日报的校检队伍非常敬业,是新闻界公认的一流水平。办报完全不出错是一种理想状态,技术性的差错有时候难免,出了错就改正,举一反三,不再重复是一个正确的态度。我自己的版上就做过补正。
主编工作与生活


  [网友]:您对自己过去的记者经历怎么看?您觉得自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吗?
  [胡果]:经历就是财富。当然你在选择一种经历的同时,也就放弃了其他的选择。我过去当记者的时候比较多,我觉得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它让我走遍了大江南北,深入到很多平时去不了的地方,了解了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时代。同时,让我学会了吃苦。我采访过很多的人,他们既是我的报道对象,同时也给了我很多人生的启发。96年,我随着海外版南昆记行采访组,从柳州走到昆明,常常就住在工地上,夜里听着老鼠的叫声入睡,我记得在米花岭隧道碰见了隧道局一位56岁的副总工程师,我还记得她叫谭曼怡,她给我倒了一杯水,自己的面前没有放水杯,她说工地上女同志少,方便的问题最不方便,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少喝水,不喝粥。我递给她名片,她笑着对我说抱歉,一辈子追着新线跑,要留下个固定的地址还真难。她说得很随意,但给我的震动却一直留到今天。我一直想成为一个优秀的记者,这是我的目标。目前对自己的评价是:勉强合格。
  [网友]:请问记者和编辑哪个更有意思,人民日报的主编有多大权力?
  [胡果]:我想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付出,同时也乐在其中。编采分开,分开只是形式,协作才是目的。编辑记者良性互动,优化新闻资源,释放生产力。当然这种新机制对编辑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特别是策划能力、协调能力,还有认识和把握能力。能够在这样的时间点上成为人民日报一名专职编辑,是我的荣幸,同时压力也特别大。我们政治新闻版,几位编辑平均年龄不到30岁,对应的报道领域大大小小加在一起有70多个,这个数字,一方面表明报社编委会实施编采分开改革的力度和决心,一方面也在提醒我们,我们面临的挑战很大,需要学习的地方很多。
  编辑是个奉献的岗位,也是个成长的岗位。做记者的时候,脚板活动的半径大些,做编辑,出不去了,思维的半径却开始扩张,对听觉和视力的要求也高了,只有信息灵通,才有好点子,好策划,才能及时和方方面面沟通,把新闻抓回来,让它的价值在版面上得到展现和提升。做编辑的乐趣还在于成人之美。处理一篇稿件,常常需要在编辑意识、读者意识和记者意识三方腾挪,一篇批评报道的副题我们做了七遍,既要吸引读者,也要保护记者。天天上夜班很辛苦,不过一块版面就这样交给我们,看你种花还是种草,创造的空间也很大。昨天夜班前,我还跟几位年轻的编辑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当编辑的,就要有这种胸襟和追求。
  [网友]:胡主编:您好!很敬佩您!在此想请问您工作之余喜欢读哪些类书。
  [胡果]:读书是我觉得最好的休息方式,我的书看得很杂,但是最喜欢的还是人物传记。当了政治版主编以后,看书的兴趣也往工作上“拧”,学习的任务太重了。只不过现在看书的时间不是太多,晚上上夜班,白天搞策划,有时候静心翻翻自己喜欢的书成了一种奢侈。
  [网友]:人民网上看民意。但真正有机会、有条件上网的人,多数在生活厅城市。而中国绝大多数人是在农村,他们是无法来网上发表个人言论的。因此,如何能听到占中国绝大多数人的农村民众的声音,是很重要的事情。各位主编:您们有何良策?
  [胡果]:当一名合格的党报编辑,一定要了解我们的时代,我们的人民。政治新闻版很重视倾听网友的声音,一些热点新闻,我们都及时和人民网沟通,我们的报网互动一直做得很愉快。
  今天的政治新闻版上,我们又用不小的篇幅摘登了人民网网友让事业单位“有事业”的热议。就像你说的,倾听老百姓的声音还有很多的途径。比方说深入基层,调研采访。我当记者的时候,凭借报社良好的平台,走过了除台湾之外的所有省区市。我喜欢“溜边”走。“长城行”沿着河西走廊跑了一个月,南昆纪行大半个月,吃住常常在工地。大前年的8月,我沿着中越边境线,从广西的东兴走到那坡,700多公里,8个国家级贫困县,那坡有个西马屯,山顶上就是界碑,我后来在稿子里写到“空山,空谷,没水,没树。只有一两穗苞谷从石头缝里拱出来,摇曳着生机”。有人以为是文学描写,其实那就是现实。我想以后人手多了,调配开了,也让我们年轻编辑到基层走一走,或者和驻地记者联手,蹲蹲点,搞点调研,沉下去,一定会有好处。
其他

  [网友]:看到各位的从业年龄和实际年龄都是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请问:在思维方式和学历水平上,我们与上一代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在继承人民日报传统中,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最需要做的是什么?谢谢!
  [胡果]:作为媒体人,我们是幸运的,身处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来到人民日报这样一个平台,平常往往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正是在不经意间,我们从身边的师长那里接受了最深刻的职业教育。严谨、淡泊、敬业,敢于担当,就是我眼中人民日报报人的气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创新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前提就是不断学习。人民日报是一张新闻纸,同时也是一张政治纸,作为政治版,对度的把握特别重要,既要出新,又不能掉以轻心。今天,当一名合格的党报编辑,我觉得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政治责任,二是知识视野,三就是创新能力,相比之下,我们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都还差得远。三个月来,压力很大,一个切身的体会就是学习的任务太重了。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有位老师给全班赠言,坐得冷板凳。当记者忙着赶稿子,当编辑忙着编稿子,何冷之有?十几年过去,慢慢懂得,这是一种心态。
  [网友]:我是人民大学政治学的本科生,但是对新闻非常感兴趣,以后想从事新闻工作,您能给点建议吗?我怎么才能做到让自己的专业与新闻这个行业达到最大程度的默契呢?
  [胡果]:这位是我的校友,你好,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行当,专业性很重要,综合素养更重要,人民日报有很多优秀的编辑记者,过去学的也不一定是新闻,今天提倡做专家型、学者型记者,你的学历背景不是劣势,恰好是你的优势。至于什么样的素质适合干新闻,我个人认为:一是责任,二是敏锐,三是吃苦。要做成一件事情,最重要的是要有职业责任感,灵感和悟性是锤炼出来的,关键是要真心喜欢这一行,有了热爱,什么苦都能吃,学什么都很快。
  [胡果]:没想到时间过得好快,走得最快的总是最美的时光。今天下午就像开了一扇窗,呼吸到很多新鲜空气,聊得很开心,收获很大。感谢所有关注政治新闻版的朋友面,感谢人民网提供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有很多很好的问题,由于时间的关系,来不及做答,我想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可以继续交流。
  最后说一句,三个月的政治新闻版还是一个小婴儿,请大家多呵护、多指教、多宽容,我们会继续努力。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