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419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鲜为人知的官宦移民家族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17
来源:姑苏晚报(2011年1月24日)


  扬州西南新城一幢普通的高层公寓楼里,一位鹤发童颜的耄耋老人安静地颐养天年。
  这位老人叫汤杰,宝应人,人称扬州文史界“导航仪”,著作等身。
  他也是明初江南移民的后代,但是,“和传说中的‘赶散’不太一样,我的祖先却是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从苏州迁移到苏北的。”老人缓缓地打开记忆的闸门,向我们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官宦移民家族史。
南京古城墙上刻着祖先的名字

  汤氏家族的家谱,在文革期间被毁了。家谱虽然被毁,但里面记载的内容,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汤杰的记忆里,这位老人的记忆力惊人,简直让人怀疑他的脑袋里是不是装着一个“生物硬盘。”
  “我们家族的始祖名叫汤德,”老人介绍说,这位老祖宗在明洪武初年曾做过常州府通判,“明太祖登基后,开始营造南京的城墙,在古代,各级官府都非常重视工程质量,从建筑材料到施工,都有人层层把关。往往一块城砖上,要刻着几个人的名字,形成一个完整的质量监督体系。”
  汤德,就是当时南京城墙城砖生产的把关者之一。汤杰介绍说,他曾在南京中华门一带的城砖上看到过汤德的名字。
  这个说法得到了历史学者的印证。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夏维中在《洪武初期江南农村基层组织的演进》一文中,抄录了不少南京明城墙的砖文,其中就涉及汤德:
  “常州府提调官通判汤德、知事彭源、司吏张廷圭,无锡县提调官县丞周炳、司吏高彦,总甲邓可仁、甲首李章、小甲冯进二,窑匠章裕、谢成,坯匠扬□□,造砖人夫陈长、张福一……”
  这段砖文让我们看到了城砖生产的严密的质量体系:从烧砖的工匠,到乡镇小吏,到县级官员,最后到府级官员,一旦城砖出现质量问题,名字刻在城砖上的这些人,将成为“一根绳上的蚂蚱”,谁也逃脱不了干系。
  “后来,汤德因为监造城砖有功,升任苏州府知府,”汤杰说,汤德主政苏州期间颇有清誉,后来,著名的苏州籍宰辅王鏊还专门为他写过传记。
致仕知府带头 “奉旨迁移”

  “汤德致仕后,明朝政府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移民。”汤杰介绍解释,“致仕”是古代的一个专用词汇,意思就是官员退休。“迁往苏北江淮地区的移民主要来自江南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地区,在苏州集中后,从阊门出发。而移民行动需要有人带头,于是,退休了的苏州知府汤德就做起了表率,主动携全家奉旨迁移。”
  汤德全家渡江北迁后,先是在大运河边上一个叫“红花地”的地方落脚。“红花地”这个地名现今已不存在,据汤杰考证,此地应在宝应以南高邮之北。“后来又从‘红花地’迁到了宝应槐楼村,再后来,又从槐楼村迁到了宝应县城。”“到了明朝中期,我们家族的六世祖汤谟在县城开酒店,汤谟为人诚信,做生意童叟无欺,在宝应县城有口皆碑。有一年除夕打烊后,汤谟突然发现店堂的角落里有一个布袋子,捡起来掂一掂,分量不轻。”汤谟解开布袋一看,里面全是黄澄澄的金条!是谁这么不小心,丢了整整一袋子金条?怎么办?汤谟顾不得打烊吃年夜饭,在店堂里坐等失主,可是一直等到深夜,也没人前来认领。无奈,汤谟只能称好黄金的分量,封存起来。“几年之后的一天,一个许久没来的老常客突然出现在汤谟的酒店里。此人曾经非常阔绰,但不知何故几年之中突然杳无音信,再次出现时变得落魄不堪。汤谟询问这位客人为何落到这步田地,此人长叹一声,喝了一碗闷酒说,几年之前的一个除夕,自己丢了整整一袋子黄金,因此而家道中落。”“汤谟闻言大惊,赶紧问这位客人丢了多少黄金,黄金装在什么样的袋子里,客人一五一十地如实说了出来,原来,此人就是在酒店里丢失黄金的失主!”于是,汤谟立即取出原封未动的黄金,还给了这位客人。”“好人自有好报,归还黄金之后不久,汤谟就得了孙子,后来,这个孙子中了进士,做过长葛县令,所以,从那时起,我们汤氏宗祠的堂号就叫作‘还金堂’,大门上贴着‘还金世泽,宰葛贤声’的对联。”
从阊门移民到明朝遗民

  有明一代,汤氏家族在宝应称得上名门望族,但到了清朝,却逐渐式微,个中有什么原因?“明末,我们家族中出了一个叫汤廷琏的才子,此人少年成名,恃才自傲。有一次,宝应县令刘逵拿了一篇自己写的文章给汤廷琏看,汤廷琏看了以后竟当面说文理不通,就此得罪了刘逵。”“后来,京城里一位高官家的门客与汤家的门客发生争斗,汤家门客失手打死了人。”刘县令早就对汤廷琏怀恨在心,于是借此机会将汤廷琏下狱问罪。“当时,冒辟疆、侯方域等四大公子联名为汤廷琏求情,但此案是由史可法最终定夺的,不可能轻易翻案,汤廷琏只好蒙冤入狱。”
  不久,史可法兵败扬州,南下的清军打开监狱释放了囚犯,汤廷琏藉以恢复自由。但汤廷琏并不感激清军,反倒南下广东,投奔了桂王小朝廷,加入了抗清阵营,深受广东督师张家玉的赏识,被保荐为武兴军营监。后清军围攻广州时,汤廷琏在增城殉难。
  明朝灭亡后,汤廷琏的两个弟兄虽然满腹诗书,但立志不做清廷的官,终身不参加科举考试。“从此,汤家的后人一直埋头读书却不应科举,结果越读越穷,家道逐渐败落。”
  “清道光年间,宝应人王凯泰任福建巡抚,他的老师就是我的高祖汤兆麒。王凯泰去汤家登门拜访,延请汤兆麒的两个儿子做官,结果,老大以‘不忍见百姓受笞于堂下’婉言谢绝,而老二干脆躲在了厨房里不肯出来。”
  眼前的这位老人,平静地讲述着家族600余年的荣誉兴衰,似乎这一切早已成为过眼云烟,却又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
  汤杰简介
  1920年出生于宝应县,1937年因为日寇入侵而从镇江中学到淮阴,随老师远赴设在四川重庆的江苏省立联合中学上学,毕业后考入重庆大学国文系。当重庆四联总处银行招人时,年轻气盛的汤杰放弃了学业,一考即中,并被派驻湖南常德中央银行,专门检查黄金收兑之事。建国后长期在企业工作,但一直笔耕不辍,潜心地方文史研究,在省、市、县发表的诗词已有300多首,文史作品和其他各类文章近300篇200多万字。
张士诚被俘后,一封信救了苏州全城百姓

  “历史上有一个宝应人,值得苏州人尊敬,他的一封信,救了苏州全城百姓的性命! ”
  宝应“四大家族”之一刘氏后裔、文史学者刘金城介绍,元朝末年,苏州阊门穿珠巷(即专诸巷),有一个叫郑逵的人,郑逵的儿子叫郑得,满腹学问,与朱元璋手下的谋士刘基、宋濂非常要好。
  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据苏州,慕郑得才名,三次邀请他出来做官,但郑得不愿出山,举家迁往宝应湖西。“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徐达、常遇春攻破苏州城,俘获张士诚。明太祖朱元璋怨恨苏州百姓群力支持张士诚,以致一座孤城久攻不克,遂欲屠戮阖城百姓,”刘金城说,后来郑得获知了这一消息,立即给刘基和宋濂写了一封密信,请二人劝驾,苏州百姓这才得以幸免。清代宝应学者范士龄在其《宝应耆旧传》中曾记述此事:“得与宋文宪、刘文成善,明太祖欲屠苏州,得致二公书,乃免。 ”
  郑得著有《公余堂稿》,已佚,仅存《致宋学士》一首:“一畦禾稼一床书,晴捡芸编雨荷锄。却笑农人偏识字,悠然吾自爱吾庐。 ”洪武时曾罢科举,做官凭推荐,在宋濂的举荐下,郑得做了高州知府。
  有明一朝,宝应、苏州两地的文人雅士来往密切。张居正的恩师——苏州人顾璘,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与宝应朱应登等为友,而文征明、徐祯卿、祝允明、汤珍、王宠、文彭等吴中名士,与宝应朱氏亦经常来往,经常聚会于朱氏泾上园,留下很多诗文和墨宝。
宝应部分阊门移民氏族

  朱宝应城朱氏,先世为吴中著姓,在周为“邾”,唐有“孝友先生”,宋有“三修”为学官,徙徐州。元代有“宝臣”为将军,居苏州洞巴山。将军之后“八三公”由苏州始迁宝应,元末避乱于湖西衡阳,乱定复归故址。
  界淘沟朱氏之先,本吴人,有武功显于元者,即靖宁王朱勋,靖安王朱烈、靖康王朱(缺名)赐田宝应界淘沟。
  刘宝应刘氏有“东门刘”、“西门刘”。东门刘,明初自一世祖“寿”从苏州迁入宝应,传至二世 “北海”,三世“贵”即“逸溪公”,后分继善、继美、继义三大支。
  乔宝应乔氏始祖乔赫,由山西襄陵迁苏州阊门外,明初自苏州迁至宝应应柁沟,后迁入宝应县城。乔氏自乔份后为两支,一支在乔可仕,一支是乔可聘。可聘后分五支。
  王宝应王氏先世居苏州,明季徙宝应白田。一世王乾 (春湖公),业农。
  “朱刘乔王”为宝应四大家族,明清两朝人才辈出。国学大师刘师培在《近儒学案序目》中写道:“淮南之滨有朱泽沄,于是有宝应学派”。特立“宝应方案”,列有王懋竑、朱泽沄、刘台拱三人。
  梁《梁氏宗谱》记载,元至正戊戌年(公元1358年),梁氏家族300人为避乱,由苏州阊门迁至苏北射阳湖畔,在西安丰定居。
  胡《胡氏宗谱》记载,宝应胡氏为明朝开国功臣胡大海之后,三世祖景年公奉皇命“南人北居”,由苏州阊门迁至盐城县鹅尚庄。
  卢《卢氏家谱》记载,明初,一世祖湛公由苏州迁宝应。
  郝《郝氏宗谱》记载,明初,贵四公由苏迁盐,居郝荣庄,四传宗常公于明成化年间移居曹甸。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2-17
鲜为人知的官宦移民家族史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