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31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在北纬30°神秘线——徽州:八千祠堂 五千村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2-19

徽州古村落
1、西递

    东水西递其地主富
    2006年5月的一天,蜚声海外的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之一的西递村,以异常明净的天空,迎来了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穿行在西递古老的街巷之中,欣赏着让他感到陌生而又亲切的明清古建筑,安南感谢西递村民为全人类保护了世界文化遗产。
    西递村地处黄山南麓,黟县盆地的东北一角,村落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处俯瞰,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建筑群,呈现出一只船形。徽州村落的建造,大都有着风水方面的考虑。走进西递村,但见屋宇错落,街贯巷连,醒目的粉壁黛瓦马头墙,起伏顿挫于山区明丽的高天之上,仿佛流动的音乐。对于西递名称的由来,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西递古名西川,很早就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以传递公文,和供往来的官员休息。古时候,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递又名“西递铺”,简称西递;另一种说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争夺帝位,共工不幸战败,一怒之下,头触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从此,天倾西北,使天上的星辰集中于西北方向;地陷东南,使地上的流水均由西向东流去。然而流经西川村的一条溪流,却超乎自然力地从东向西流淌,“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之为西递。

    西递村中,有大小三条溪水流淌,它们分别是前边溪、后边溪和金溪。三水并行,自北而南,汇合于村口,而后便开始了它违反常规的“东水西递”。我们现在看见的,就是那条三水汇合后的小溪,古名西川,今曰“西溪”。
    但是不论何种说法,递铺在西递这个地方,原先却是切切实实存在过的。西递古铺,位于长演岭北麓的宁池古道上,在这里,宁指宁国府,池指池州府。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桃源洞未开凿之前,宁池古道由渔亭经栈阁岭、石墨岭、长演岭,石羊山而至羊栈岭,是古徽州一条重要的驿路。宁池古道久已废弃,但是石桥、石径尤在。
    西递成为胡氏聚居的村落,是在北宋元丰年间,据《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记载,胡氏壬派五世祖胡士良,有一年因公务由婺源赴南京,途径西递铺,见其地山多拱秀,水势西流,缘西溪上溯数里,更是土地肥沃,豁然开阔,不由得心生欢喜。后来,他请了一个“地师”也就是风水先生前来勘测,先生称此处有天马涌泉之胜,犀牛望月之奇,且东水西递,其地主富,胡士良遂举家从婺源迁到了西递。

    西递明经胡氏900年繁衍生息的历史,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西递位于黟县东南,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和村东流经整个村落,在会源桥汇聚。村落以一条纵向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干,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现存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2000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西递本是李改胡

    在今日徽州,人们众所周知,西递是胡氏的聚居之地。但据《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上记载,现居于西递的胡氏宗族,其始祖并不姓胡,而是姓李,本是唐昭宗李晔的小儿子,唐朝末代皇帝李祝的弟弟。
    这事说来话长。公元904年的春天,企图篡位的梁王朱温,胁迫唐昭宗李晔,从长安迁都洛阳。李晔当然不想去,但迫于朱温的兵权在握,只得仓皇辞庙,狼狈东行。在经过河南陕州时,皇后何氏生下了一个男孩。朱温篡位在即,前程凶多吉少,为给李唐王朝保留一点骨血,皇后何氏匆忙间,将这个男孩以帝王衣物包裹,而后塞进几件皇室珍宝,藏匿于陕州民间。
    当时,歙州婺源有个叫胡三的人,正在陕州做官,为皇室分忧,也出于一腔激愤,他丢官弃职,秘密将孩子带回家乡考水,改李姓胡,取名昌翼。昌是平安吉祥,翼是翅膀,是希望他“大得覆翼”,平安躲过这一劫难。
    在一片风雨飘摇之中,名存实亡的李唐王朝,勉强撑到了公元907年。而后朱温篡位,自立为梁,昭宗李晔一家全部被害,惟有昌翼一人幸免。


    公元925年,后唐同光三年,胡昌翼进士及第。此时胡三公已经垂垂老矣,这天晚上,他取出御衣和珍玩,对儿子细说身世。长夜漫漫,一灯如豆,21年前尘如梦,胡昌翼从此绝了仕进之念。他后来隐居于婺源考水,潜心经史,世人称为“明经公”,其后世子孙也大都以经学传世,所以其族人名为“明经胡氏”,又称“李改胡”。
    徽州的胡氏比较复杂,一共分为四支,分别为金紫胡、明经胡、遵义胡和尚书胡。胡适与西递胡氏同宗,同是属于明经胡。而清朝乾、嘉、道年间,以胡匡衷、胡秉虔、胡培翚为代表,因精于“三礼”被世人尊崇为“三胡礼学”的绩溪胡氏,则是属于金紫胡。
    在追慕堂的后厅享堂里,供奉有李世民的画像,以追慕胡氏远祖,使后人牢记李胡的渊源。追慕堂位于西递小邮局的上首,供奉的是壬派胡氏荣祖公后裔二十三世祖应海公,是胡氏支祠。追慕堂的八字门墙,以两块完整的青石制作,精美壮观,为黟县一绝。
    西递胡氏公祠名本始堂,坐落在西递村口,正对着胡文光牌坊。由“本始”二字得知,它是供奉“明经公”的祠堂,所以又叫明经祠。据说明经祠的阶下,原先有一对石狮子,一人多高,威风凛凛。在过去年代,每逢庆典,族中男丁聚集,本始堂六门大开,张灯结彩。上个世纪的50年代,本始堂改为东源粮站,周遭森森古木被砍伐殆尽,唯祠前那一对石狮,几经流转,传到东瀛,为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所收藏。
三千烟灶九千丁

    在徽州的低山丘陵地区,新安江谷地沿着东西方向绵延伸展,它包括歙县、休宁和绩溪的各一部分,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在山区,它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望平畴了。这里土层深厚,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缭绕着久久不散的烟火。而西递村,是这块盆地上最大的村落。
    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大约200年间,是西递胡氏宗族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胡氏族人,多是以经营钱庄、典当为主,仅24世祖胡贯三一人,就经营有36家典当和20余家钱庄,资本遍及长江下游各大商埠,资产折白银500余万两,财力居江南第六位,号称“江南巨富”。他与当时的宰相曹振镛结成亲家后,财源更加广进,其地位也愈加稳固。我们面前的这座建筑,是俗称走马楼的“凌云阁”,是胡贯三为迎接他的宰相亲家、太傅大学士曹振镛所专门修建。“凌云阁”的规制十分浩大,以至让一向玉堂金马的朝廷高官曹振镛见了,也吓了一大跳。且说曹振镛在胡贯三的陪同下,登上凌云阁后,凭栏眺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八面来风,胸襟为之一阔。他不由得感慨说,此阁阔大,可以走马,我看就叫走马楼好了。

    从此,当地人就把凌云阁,叫作走马楼。
    明清以来,西递胡氏进入仕途的,仅实授官职的就有115人,这对西递的发展,无疑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位于村口的胡文光牌坊,旌表的就是明嘉靖年间,实授四品衔的胶州刺史胡文光。胡文光在江西万载县为官时,革除弊端,清理积案,修整城垣,兴办学校,受到当地百姓的拥戴,被朝廷擢拔为胶州知州,荆王府长史。如胡文光一类的朝廷官员告老还乡后,都十分热心地方。那一时期的西递建筑,多为前店后铺、前铺后户的传统格局,直街与横街交错延展,店堂老铺,酒肆茶馆,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可以想象那种车水马龙,商潮如涌的繁华。据史书记载,西递最鼎盛时期,有600多座宅院,99条巷子,90多口水井,以至有“三千烟灶九千丁”的说法。
    在封建社会中,只有成年男性才可以称“丁”,由此推算,当时的西递胡氏宗族,大约有近万人口。
    十多年前,在轰动中外的首届黄山国际旅游节上,一位权威人士说,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宫殿建筑,去故宫;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民间建筑,去西递。
    西递就这样声名鹊起,越来越吸引现代人的目光,并于2000年12月2日,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腊八豆腐是黟县的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这一天,即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即称作“腊八豆腐”。腊八豆腐的制作,是用上等小黄豆做成豆腐,把豆腐抹以盐水,在温和的太阳下慢慢烤晒而成。成品色泽黄润如玉,入口松软,味咸带甜,又香又鲜。如在晒制时加入虾米等配料,味则更好。“腊八豆腐”平时用草绳悬挂在通风处晾着,吃时摘取,一般可晾放三月不变质,不变味。吃法既可以凉调,也可与肉类同炒、同炖。
2、宏村
雷岗山下牛形村

    在黟县,以皖南古村落的名义,和西递一起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还有著名的牛形村落宏村。这也使得黟县在古徽州的一府六邑中,备受世人瞩目。
    宏村位于县城的东北方向,黄山余脉雷岗山下,为汪氏聚居的村落。徽州素有“四门三面水,十姓九汪家”的说法,汪氏的祖先,是徽州最负盛名的地方神汪华。

    宏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已有860多年的历史。它的建造,是一篇有关风水的大题目。12世纪初年,宏村的汪氏祖先定居于雷岗之下,仅13间茅屋。雷岗后有“幽谷茂林”,前有流水潺潺,但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却不断遭受火灾的侵扰。这让汪氏家族十分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请来了名满古歙的风水先生何可达。何可达先后用了10年的时间,走遍了远山近川,反复审视了山脉河流的走向与形势,才认定宏村的地理为一卧牛形状,必须按照牛形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宗族才能兴旺发达。
    我们今天看到的宏村,即是按照海阳何先生的设计所建造,如果用较为简洁的表达,就是“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牛身,桥为脚”,从高处往下俯视,整个村子仿佛一头斜卧在雷岗前的青牛。走近村口,但见古木蓊郁,绿意弥漫,尤以被称为两只牛角的两株古树,最为引人注目。古树一为红杨,一为银杏,红杨树高21米,树围6米;银杏树高20米,树围3·2米,树龄均在400年以上,在乡村,被村民们目之为“神树”。

    我们在前面就已说过,风水是徽州村落的起源、发展和布局中最重要的因素。阳基的理想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源源流过,似金带环抱。这便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考察一些依山傍水的村庄,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走势建成狭长状,随着人口的繁衍与屋宇的增多,渐渐由纵向向横向发展,成为一大片真正意义的村落。让我们今天很难解释的是,建成牛形村落后的宏村,果然没再遭受大的天灾人祸,经500年繁衍壮大,到了明清时期,已是“栋宇鳞次,烟火千家”,发展成为黟县东北“森然一大都”。而后来的汪氏家族,也日趋发达兴盛,涌现出一批巨商和显贵,如1922年担任黎元洪政府国务总理兼财政总长的汪大燮,清末大盐商汪定贵等等,就都是宏村人。汪大燮出生杭州,少年时回到宏村读书。他进入北洋高层后,维护国家主权,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关键人物。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一大奇迹。
水圳与月塘

    走进宏村后你会发现,这个牛形村落最动人的景观,是贯穿全村的人工水利系统。早在五百多年前,宏村人就将仿生学原理运用到了村落内部人工水系的设计上,使之既有利于生产、生活,也有利于防火和调节气候,被人们誉为“中国古代的自来水”。

    宏村也因此变得美好和灵动。
    宏村的人工水系,主要由水圳和月塘两个部分所组成。水圳建于明朝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汪氏族人汪升平等人出资,凿主圳700余米,支圳500余米,引西汐河水南进东出,蜿蜒流转,最后注入村中的天然水窟。水圳建成后,水绕屋,院掘池,流水千家,千家流水,整个宏村,都笼罩在氤氲的水气之中。
    我第一次到宏村的时候,村子十分安静,随着九曲十八弯的“水圳”在村巷中行走,能够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脚步声。有一种名字叫做“屯”的家禽,在水圳边蹒跚,红头,金吻,是一种类似于鸭,但比鸭要美丽的动物。它们蹒跚的步态,越发增加了村落的静谧。月塘的建造,比水圳工程要稍晚一点,是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动工,1408年完成。据史料记载,宏村的正中有天然一窟,冬夏泉涌不竭,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不干涸。水圳工程竣工之后,宏村人又对这口天然水窟进行了修整,筑堰而成月形,名为“月沼”,当地人称月塘,引水圳之水西进东出。

    汪氏总祠“乐叙堂”,坐落在月塘北畔的正中位置,现存的门楼,依然保持着原貌。月塘的东西两侧皆为民居,粉墙古楼倒映水中,是最经典的宏村画面。有一些漂浮的白云,浮在水面,衬托着湛蓝湛蓝的天。几个美术学院的学生,坐在那里静静地画,捕捉瞬间的徽州感觉。
    人说徽州村落,宏村最美,指的正是这种水天一色,澹然恬静的境界。正是夕阳西下时候,村外的南湖光洁如绸,平展如镜,远山近屋,高天流云,在晚霞的洇染下,一片绯红。湖畔的南湖书院,建于清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当时清廷93岁的翰林侍讲梁同书,为它亲笔题写了“以文家塾”的匾额。南湖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馆、会文阁、望湖楼、祗园六部分所组成,大厅宏梁伟柱,巍峨壮观,至今保存完好。在过去的年月,这里曾是黟县的文人墨客兴会讲学之地,诗酒雅集之所。与丁敬、黄易、蒋仁一起被誉为“西泠四家” 的一代印坛大师奚岗,少年时就在南湖书院读书,他的篆刻博采众长,苍然遒劲,开近代浙江金石阳刚之先河。暮春时节,绿柳绕堤,花摇风动,缅昔怀古,慢慢感到,离世俗的喧嚣,越来越远了。

    五城茶干是徽州风味小吃,传统特产。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偶尔得尝,赞口不绝。五城茶干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它是黄豆浆液过滤后,用传统的方法紧压,加配料熬煮而成的。主要配料有优质大豆、原酱、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质、还原糖等多种营养成分。因此是品茗之佐餐,下酒之佳肴,其味美适口,老幼皆宜。过去因是手工制作,市面上出售不多,所以名气更大。
国之瑰宝承志堂

    今天,使宏村蜚声于旅游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村子里美仑美涣的承志堂。
    承志堂地处上水圳,背倚雷岗山,建于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是大盐商汪定贵的私宅。黟县境内现存明清古民居近4000余幢,从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完美、设施齐全、制作精良等等方面综合评价,首推承志堂。这座宅子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内有7处层楼,9间天井,60余间厅堂,136根立柱。整幢建筑分为外院、内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渔厅、地仓,打麻将的“排山阁”,吸鸦片的“吞云轩”,平面布局具有典型的徽派民居特点,前院、福堂与寿堂,位于主轴线上。

    真是奢华啊。按照明初定制,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而且不许用斗拱,饰彩色。但是到了汪定贵时候,早已礼制崩坏,徽州商人“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拥赵女”,奢靡得一塌糊涂了。汪定贵在经商发财后,花钱捐了一个“五品同知”的官衔,虽不是一个实职,却令他感到已经跳出了原属的阶层,与那些普通的商人有了很大区别了。于是就在前厅,增设了一道具有官家威仪的中门。中门又称仪门,原为官府所设,但后来,一些人将这种设置移于自家的私邸,在重大喜庆之日,或是贵客光临之时,开启仪门,显示一种气派或规格。不仅如此,汪定贵还特为在福厅的额枋上,雕了一幅“唐肃宗宴官图”,展示一群京城里的高官显贵,在花园里诗酒燕乐的情景。这幅木雕,在五、六十公分的厚度上,雕出了七、八个层次,画面上的人物,无不趾高气扬。

    这幅“宴官图”,一定程度地满足了汪定贵的虚荣心。但大盐商汪定贵,仍感忿忿不平。为此,他又别出心裁,在中门两边的边门上方,雕刻上两个极大的“商”字门头,使任何从边门出入的人,都低商人一等。
    此举有点恶作剧的味道,也透露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
    承志堂木雕中的神品,还有那幅著名的“百子闹元宵”,100个天真活泼的孩子,神态各异,在画面上耍花灯、玩狮子、踩旱船、放鞭炮。经过岁月的淘洗,这幅大型木雕连同它下面的板壁,都显出沉甸甸的古铜色,看上去恢丽而凝重。
    据村里人传说,汪定贵在建造此屋时,仅用于木雕表层的饰金,就是黄金一百余两。
    以密集型劳动为代价的徽州三雕艺术,不仅展现了新安画派和徽州版画深厚的艺术根基,也展示了徽商在当时中国无与伦比的财力和物力。过去,一些徽商在营建私宅时,为了获得最好的雕刻装饰,往往举行声势浩大的打擂比赛,以至“百工竞技”。据歙县《虬川黄氏宗谱》记载,歙县虬村黄氏、张氏,皆以雕刻著名,自明至清,代守其业,在家族内部,将三雕技艺发展到很高水平。
3、龙川
有龙在川


    龙川位于绩溪县东北的大瀛乡,是一个胡氏聚族而居的大村落。障山、七姑山、龙须山、石京山在这里形成一个长长的畚箕形谷地,发源于天目山主峰清凉峰的登源河,在绕过了九十九道弯,汇集了平银河和卓溪水之后,一收它浩荡的气势,平缓地从龙须山下绕村而过。
    关于龙川村名,还有这样一段美丽的传说。我们眼前的这一条小河,正对着龙须山,这条河很神奇,每逢山洪爆发,登源河水便漫过它的水面半尺多高,但并不因此倒灌进它的河道。人们认为,这一定是有一条龙把守住了河口,这就是“龙川”二字的来历了。根据“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风水理论,此地的风水极好,以登源水为青龙,龙川河为朱雀,两河交汇之处,形成藏龙卧虎之坑,从《庄子·天运》“在谷满谷,在坑满坑”之义,坑满必有口出,所以龙川又名坑口。
    龙川胡氏的历史十分古老,早在宋元时期,就被视为“徽郡罕有出其右”的世家大族。东晋太兴元年,公元318年,大将军胡奋的侄子胡焱以散骑常侍领兵镇守歙州,在当地兴修水利,免征赋役,发展农桑,深得人民的爱戴。胡焱后来娶华阳汪氏为妻,爱新安山水清漱,任满之后没有返回原籍山东,而是在华阳镇定居下来。有一天,胡焱偶尔路过登源河口,正是黄荆花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花香,而对面山上一面石镜,晶莹剔透,尽收一川美景。胡焱不由得感叹:真是一块风水宝地!不久,他便带领全家迁居于此,这便是龙川胡氏的始迁祖。


    凭借着从山东老家带来的先进农业技术和儒家文化传统,胡焱和他的子孙们,很快将这一片长满黄荆条的荒河滩,建成古徽州一个远近闻名的船形村落。关于“龙川村像一条船”的说法,不仅在族谱中有记载,也能得到实地的印证,站在高处往下俯瞰,龙川的整体布局,确实很象一条大船。传说800多年前,江西有名的风水先生赖文正,曾在徽州一带长时间地漂泊滞留,经过湖里、仁里、瀛洲等村子时,均无人理睬。后来他来到了龙川村,受到胡氏族人的热情款待。感念之下,赖文正从风水的角度,指正了龙川村舍的建筑格局。在旧时徽州,赖文正的名声很大,人称赖布衣。在龙川,以“龙”字命名的事物很多:龙须山、龙须草、龙峰、龙泉、龙台、龙池、龙峰禅院……龙须山的主峰龙峰,海拔1000余米,北峰之下有龙池,四季流水淙淙,大旱之年也不枯竭。
    龙川位于安徽黄山脚下绩溪县境内,距县城11公里,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龙川山川秀丽,壮观奇伟,村东龙峰耸立,村西凤山相望,北有登源河蜿蜒而至,南有天马山奔腾而来,东西南北山水相连,聚天地之灵,有人文之杰。村头水口有朝笏山鹤立,石境辉映,登临俯瞰,村若龙舟,志赴江海,傍水待发。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珠联璧合,浑然天成,胡氏宗祠,为江南第一祠,素有“木雕艺术博物馆”和“民族艺术殿堂”之美称。
江南第一祠

    龙川胡氏宗祠坐落于登源水和龙川河交汇的河口之上,今天,国内外很多人辗转前往徽州,就是为了亲眼看看这座祠堂。目前,它不仅是徽州祠堂中规制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而且就全国范围看,也是经文革动荡幸存下来的最好的祠堂。进了村口,沿龙川水街缓缓而行,远远的,我们就能看见胡氏宗祠的重檐歇山式门楼,和门楼上的八只戗角。这八只戗角,将它和徽州的众多祠堂,在外观上区分开来了。这是一座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的三进七开间建筑,由影壁、龙川河平台、门楼、天井、廊庑、祭堂、厢房、寝厅、特祭祠等十大部分组成,因为体量宏大,一进高于一进,它看上去要比一般的徽州祠堂,雄伟庄严得多。在这座著名的祠堂前,龙川逶迤而过。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阔的空间,表明了宗法权威的至高无上。龙川河代替了泮池,而龙川平台作为祠堂的前台基,占地面积高达100平方米,这在坦地特别金贵的徽州山区,甚至显得有些奢侈了。

    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这以后代有修缮,动作最大的一次,是明朝嘉靖年间,出于该祠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出巨资对祠堂进行了大规模修整。兵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国防部长。走进祠堂的大门,我们明显感到,龙川胡氏宗祠大殿的进深,比一般祠堂要深得多。站在龙川南岸往北看,从平台到寝厅逐步上升的地平、门楼、正厅和寝厅屋脊,在空中形成三个高峰,使整座祠堂看上去深邃而宏阔。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500年来,龙川胡氏宗祠高大的殿宇中,从未发现过一个蜘蛛网。这样一座沧桑大殿,落上了多少岁月的尘埃呀,居然就没有一张蜘蛛网,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啊。流连于阔大的殿宇之中,周围飘荡着隐隐幽香。祠堂的大梁和各类构件,采用的大多是银杏、香樟和柏木,木质的香气,回味悠长。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使得胡氏宗祠,经数百年岁月始终不见一张蜘蛛网。



    重修后的胡氏宗祠,月梁、雀替,全部是镂空雕刻,后进东西两厢的隔扇上,也雕刻上各色博古花卉。这些雕刻的艺术价值极高,集中体现了明代徽派雕刻的精华,同时具有明显的文人风格。这是因为,兵部尚书胡宗宪在那一时期,罗致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像大书法家文徵明,大画家徐渭等等,当时就都在他的幕府中。这些人将大艺术家的眼光和才情,融入了对胡氏宗祠的整修与装饰,加上重修工程集中了徽州的能工巧匠,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龙川胡氏宗祠,才这样气势恢弘,富丽堂皇。
胡富与官桥

    沿龙川水街一直往东,过胡氏宗祠,就是龙川河与登源水的交汇之处。我们眼前的这座木桥,当地人把它叫作“官桥”,是明成化年间任户部尚书的胡富所建造。明朝的户部尚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财政部长。
    说起胡富造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胡富7岁能诗,被誉为神童,但是屡试不第,直到34岁才中进士。进入仕途后的胡富,勤政爱民,廉洁公正,很快就赢得了清官的美名。他在福建任上,5天清理了70多件陈年积案,民间以“滩头水,急又清”来形容他的清正廉明。升任户部右侍郎以后,他坚持要查户部的帐目,得罪了大太监刘瑾。罢官后的胡富回到了龙川,住在村头一座破败的祖屋里,门前是日夜流淌的登源河,河对岸是浒里村。平常的日子,登源河水清澈见底,可是一到雨季,山洪暴涨,浒里的乡亲们要想过到河这边来,就得绕上数十里的山路。胡富想在河上造一座桥,于是亲自带人勘察地形。
    但是,朝中的权贵并没有把他忘记,胡富走后不久,就有人密告,说他还乡时,24个担头进村,而这24个担头里,担的都是金银财宝。气焰熏天的刘瑾立即派人下来调查,扬言查实了,非砍他的脑袋不可!
    据说化装成算命先生的朝廷官员来到龙川时,胡富正赤着脚在河边勘测,天空中飘着小雨,细密的雨丝将胡富的全身都打湿了。朝廷的官员悄悄进入胡富家的院子,发现他家徒四壁,胡富的老母亲正坐在地上,用山上的龙须草编织草席。走访了村中的老者,才知道胡富进村时担回的24个担头,原来是24担书。
    朝廷的官员回到京城,把这一切说给皇帝,皇帝也很吃惊。他没有想到,胡富为官数十载,竟是如此一贫如洗!他立即降旨对胡富进行表彰,并下令地方官员拨出专款,在登源河上架一座桥。而胡富不愿扰民,就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造了这样一座简陋的木桥。这座跨度80多米,以24块杉木桥板串联而成,在石拱桥遍布的徽州很少见的桥梁,老百姓叫它“官桥”。官桥虽然简陋,胡氏后裔却十分珍惜这份清廉的声誉,为了护桥,他们专门成立了“桥会”,从宗祠产业中拨出田地和林山作为“护桥基金”,并订立护桥规约,由族中德高望重的人轮流管理。汛期出现险情,立即以锣声为号,发动全村男丁投入保护。穿链官桥桥板的铁索,据说是请屯溪一位有名的胡姓铁匠所锻打,至今仍被使用着。历经600年风雨沧桑,遭受上千次洪水冲击,屡建屡毁,屡毁屡建,官桥牢固如初,而铁链上“官”字,也依然清晰可辨。
尚书第与尚书坊

    沿着青石铺就的进士巷蜿蜒深入,可以到达竹荫掩映的七星塘。七星塘水之中,倒映着一片错落有致的徽式屋宇,当地人称 “二十四门阙”,是龙川胡氏引以为自豪的人物胡宗宪的尚书府第。胡宗宪生于龙川胡氏一个书香门第,早年父母双亡,依靠族人帮助,入龙峰书院读书。他27岁考中进士,总督七省兵务数年,任用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转战江浙,历时数载,经过大小80余战,终于荡平倭寇。胡宗宪一生叱咤风云,官至太子太保、南京兵部尚书,位高权重;但也先后五次遭到政敌弹劾,两度被诬为“严嵩党”,身被牢狱之灾。在狱中,他愤然上书数千言,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的诗句,最后引剑自刎。死后六年,得以平反昭雪。
    尚书府第有大小房舍80余间,虽经400余年风雨涤荡,仍显露出几分威严与庄重。进得尚书府第,但见庭院深深,结构井然,从善堂、梅林厅、铜钱井、文昌阁、蒙馆、戏台、官厅等等建筑,墙舍相依,三雕龙凤,和民居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龙川,除了尚书府第,和胡宗宪有关的遗迹,还有耸立于水街南侧,隔龙川河与胡氏宗祠遥遥相望的奕世尚书坊。它是龙川历尽沧桑浩劫后仅存的一座石牌坊,据说其石雕价值,甚至超过了歙县的许国牌坊。坊高10米,宽9米,进深3米,三门四柱五楼,气势磅礴,端庄厚重。牌坊的南面,刻有“奕世尚书”四个字,北面刻有“奕世宫保”四个字,字体流畅遒劲,是被誉为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的文征明的手迹。“奕世”二字语出《国语》“奕世载德,不忝前人”,是一代接一代,代代相传的意思。由此可知,奕世尚书坊旌表的是两个人,除我们已经知道的兵部尚书胡宗宪外,还有明正德年间的户部尚书胡富。胡富生于公元1478年,胡宗宪生于公元1538年,俩人中间,整整隔着60年的岁月。古人观念,三十一代,六十一世。明清之际,只要担任过“尚书”职位的,都享有“太子少保”或“太子太保”的宫衔,所以牌坊的上花板上,刻有“太子少保胡富”和“太子太保胡宗宪”的字样。这里的“宫”是指“东宫”,以代指太子。“太保”与“少保”,都是一种荣誉称号。奕世尚书坊所有的雕刻都异常精美,工匠们倾徽雕技法之所能,融圆雕、透雕、深浮雕、浅浮雕、镂空雕等等工艺为一体,使每一幅图案看上去都是那么气韵生动,巧夺天工。夕阳西下,晚霞将龙川河水泼成一川胭脂,这时的奕世尚书坊,也和对面的胡氏宗祠一起,渐渐呈现出一派辉煌的暖红。
龙须草和澄心堂

    出龙川胡氏宗祠,经登源河坝,过官桥而上龙须古道,上行一华里左右,是龙峰禅院的遗址。旧时的“龙川十景”中,有一景名为“龙草澄心”,就在这里。所谓龙草,是指龙须草,状如龙须,细长柔韧,极富弹性,短不盈尺,长一米有余,是极好的造纸原料。龙须山上到处长满了龙须草,龙须山就是因为盛产龙须草而得名。唐宋之际,当地人采龙须草,掺以槠皮和少量砂田稻草造纸,名为“龙须纸”。而所谓“澄心”,则是指存放龙须纸的澄心堂。因龙须纸洁白如玉,名冠一时,南唐李后主珍爱有加,特造“澄心堂”以藏之,所以龙须纸又名“澄心堂纸”。
    南唐李后主,就是那个吟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李煜。
    在中国艺术史上名气很大的澄心堂纸坊遗址,位于绩溪城南临溪村,今临溪小学附近。临溪村坐落在扬之水东岸,登源河于村南汇入。登源河古称登水,全长55公里,是绩溪境内最有名的河流。称“水”的河流都比较古老,比如河、汉、淮、洛,最早都是称“水”,所以古籍中的“河”,一般是指黄河。唐宋时期,徽州产纸的区域,大抵在新安江上游支流两岸,因山深林茂,诸水交流,这一带槽户密集,而又以临溪槽户为最多。
    世代造纸的专业户,被称为槽户。
    由临溪溯登源河而上,至罗昆一段,水域平缓,溪无礁石,深广清澈,经冬不竭,是澄心堂用长船浸槠造纸之处。澄心堂所藏龙须纸,由皇家所监制。据宋人苏易简《文房四谱》记载,当时的造纸技艺已经相当精湛,“长者可五十尺为一幅”,“自首至尾,匀薄如一”,如果是冬季,敲坚冰造纸,则纸质更为洁白坚韧。 “澄心堂纸弥珍贵,贡于皇家作画图”,由古人的这一诗句,可知南唐之后,龙须纸一直为历代贡品。
    史书上说,龙须纸的品种很多,以“麦光、白滑、冰翼、凝霜”为最佳,麦光、冰翼等等,想来都是纸的名称。澄心堂纸坊旧址艺林寺,山环水抱,平畴空阔,风景清幽,引来文人雅士云集,吟诗作画之余,研究造纸技术,兼事摹刻碑拓,更使得徽纸声名远播。
    徽州的笔墨纸砚都有悠久的历史,南宋理宗朝的徽州知州谢暨,就以“澄心堂纸、汪伯立笔、李廷圭墨、枣心砚”为新安四宝。“舂杵声声龙草地,长船列列到前村”,这是龙川人自己写的诗,前村即是临溪村。沿登源河而下,林木深幽,水势渐缓,两岸坐落着古老的村落。当年声名煊赫的艺林寺遗址,掩映在徽州的丛林深处,而著名的澄心堂纸,则被永远地写进了中国艺术史。
4、棠樾
棠樾有个牌坊群

    今天,棠樾之所以声名日隆,是因为它保留了古徽州最大的,由明清时期七座牌坊组成的牌坊群。
    棠樾位于歙县西南15华里处,是鲍氏聚族而居的村落。“棠”是棠树,“樾”谓两树交阴,典出《诗经·甘棠》。《甘棠》是一首歌颂西周著名政治家周召公的诗,所以棠樾二字,有纪念先贤、渴望德政的意思。
    由此,我们知道棠樾鲍氏的古老。
    一进棠樾村口,就能看见村东的甬道上,井然排列着七座牌坊。棠樾鲍氏在科举方面并不算成功,但在徽州一直被视为大族,《新安大族志》和《新安名族志》都将其列在第二位,仅次于程氏。这一方面因为鲍氏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更重要的是,鲍氏为徽州最古老的宗族。据《新安名族志》和《棠樾鲍氏宣宗堂支谱》等文献记载,鲍氏迁徽的始祖是西晋时的鲍伸公,晋太康年间任护军中尉,率兵镇守新安,爱徽州青山绿水,任满后就没走,在这里定居下来,其家族也由青州迁居于此,是徽州最有代表性的家族,人望攸归。仔细考察,徽商大多有深厚的家世背景和中原文化传承。七座牌坊中的三座:鲍灿坊、慈孝里坊、鲍象贤尚书坊,建于明代,另外四座,建于清代,它们分别是鲍文龄妻节孝坊、鲍漱芳父子乐善好施坊和鲍文渊妻节孝坊。在清代四坊中,题有“乐善好施”圣旨的义字石坊,又最为举足轻重,因为它旌表的是当时的两淮盐运使鲍漱芳。而鲍漱芳的父亲鲍志道,则是乾隆年间的两淮盐务总商。
    也就是说,鲍氏父子,都是名著一时的大盐商。
    《歙县志》中所记载的鲍氏父子的义行很多,比如洪泽湖决堤,“诸坝灾民嗷嗷待食”,鲍漱芳捐米六万石;淮河、黄河大水成灾,他又“力请公捐四万石”,“所存活者不少数十万人”;改六圹河开山归海,鲍氏“集众输银三百万两,以佐工需”;疏浚芒稻河,又捐银六万两。凡有军需、赈灾、河工方面的事项,鲍志道都踊跃捐输,赤心报效。据史料记载,在他担任两淮盐务总商的20年间,共报销白银2000余万两,粮食12万石,受到朝廷的一再嘉奖,先后敕封他“文林郎内阁中书”、“直奉大夫内阁侍读”、“朝议大夫刑部广东司郎中”、“中宪大夫内阁侍读”等等头衔,虽说都是一些虚职,却使他的社会地位大大提高。最后,又“以屡次捐输,叠奉恩旨,从优议叙,加十级”,朝廷赐建了这座“乐善好施”义字坊。

    棠樾是一个古老的村落,位于由黄山市市区前往历史文化名城歙县的途中,离屯溪约26公里,离歙县县城约5公里。自宋元以来,棠樾鲍氏已绵延了800余年。世所罕见的棠樾牌坊群,是古徽州人伦理道德、宗法思想的表现。该村大姓鲍氏,是一个以“孝悌”为核心、严格奉行封建礼教、倡导儒家伦理道德的家族,受到历代统治者的特别表彰。徽州原有牌坊一千多座,现尚存有百余座,被誉为“牌坊之乡”,而棠樾牌坊群,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鲍氏的发迹之路

    据说鲍志道离开家乡的那天,是个晴天,棠樾的天空意外的晴朗。十一岁的鲍志道,一步一回头地走上村口的老桥,走上村外的小路,回头看看,娘还在村口站着,瘦弱的身影,让这个早早踏上人生旅途的男孩,心里好一阵凄惶。后来,娘和村庄的影子,就一点点远去了,鲍志道想,自己这一走,还有回来的一天吗?
    几十年后,鲍志道成为乾嘉年间煊赫一时的两淮盐务总商。
    裹挟在汹涌而出的经商人流中,鲍志道最后来到了扬州。但是一个十一岁的孩子,能干什么呢?当然只能给人当学徒。每天上了门板,收了夜壶之后,鲍志道就一个人黑了灯,在暗夜中噼里啪啦地打算盘,徽州学徒都很有眼色,也很能吃苦。后来他又辗转到金华和扬州等地,做一点小本生意,在东奔西跑中一天天长高、长大,但始终没有找到一块立足之地。
    当20岁的鲍志道再次来到扬州时,扬州繁华依旧。那一天,走在大街上的鲍志道,内心一定充满了焦苦。就在这时,他偶尔一抬头,看见了墙上的一则文字,是歙县籍大盐商吴尊德招聘经理的告示。应聘的人很多,挤得水泄不通。而吴尊德的考试实在是别开生面:当通过会计科目之后,他让人给应试者每人端来了一碗馄饨。
    据说接过那碗馄饨时,所有的人都感到茫然,只有鲍志道心中一惊。所以第二天,当吴尊德逐个讯问参加复试的人,昨天吃了几只馄饨,有几种馅,每种馅各有几只的时候,全体都傻了眼,只有鲍志道准确答出来了。

    徽人天生具有经商的禀赋,一代又一代奔走在这条艰难的路途上,经商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植入他们的生命深处。山潆水绕的徽州,慢慢由一个高移民输入的地区,变成了一个高移民输出的地区,徽商中像鲍志道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鲍志道担任总商时,已是乾隆末年,两淮盐商已经过了它的黄金时代,开始走下坡路了。由于政府对盐商的盘剥,食盐成本大大提高,私盐乘虚而入,比如江西,本是淮盐行销区域,但因为淮盐价高,福建的私盐就大量涌进来,造成淮盐滞销。淮盐滞销,盐商无利可图,但课赋却是一分一厘也不可少。鲍志道常要为这一类事情,代表盐商和官府打交道。凭借总商的身份和雄厚的财力,鲍志道广泛结交朝中的达官显贵,像翰林院侍讲、当时名满天下的大书法家梁同书,户部尚书朱珪,大学士、大书法家刘墉,两江总督陈大文、礼部尚书纪昀,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纪大烟袋纪晓岚,都与他过从甚密,交情深厚。
歙县出总商

    鲍志道死后,纪晓岚亲自为他作传并撰写墓表,两江总督铁保亲笔手书传文,户部尚书朱珪又亲笔撰写墓志铭,真是备极哀荣。朱珪曾做过皇帝的老师,身份无比尊贵。鲍志道的两个儿子,长子鲍漱芳在他死后继承了总商的位置,次子鲍勋茂则走仕进之路,于乾隆五十五年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成为棠樾鲍氏几百年间最为显贵的人物。
    军机大臣,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政治局常委。
    在鲍志道的时代,歙县人喜爱把一句话挂在嘴上,这句话是:“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这倒也不是吹牛,翻阅《两淮盐法志》,发现在康熙至道光长达百余年的时间里,两淮八个盐务总商中,始终有四个是徽州歙县人。“江广达”的主人江春,乾隆中、后期的盐务总商,也是歙县人,“身系两淮盛衰者垂五十年”,是徽商几百年间首屈一指的人物。这里的“江广达”指的是盐务牌号,也就是盐商行盐的旗号。和鲍志道、鲍漱芳父子一样,江春在两淮总商任上的50年间,凡有军需、赈济、河工,也都是积极报效。不算众商的集体捐输,仅以他自己的盐号“江广达”名义捐输的银子,就是1120万两。真正是“百万之费,指顾立办”。是这样大规模的捐输报效,朝廷当然不会无动于衷,乾隆甚至别出花样,出面“赏借”帑银给江春,第一次是乾隆三十六年,“赏借”江广达帑银30万两;乾隆五十年,“赏借”帑银25万两,虽说不多,却是无上荣耀。所谓“帑银”,就是皇家库房里的银子,照盐商们的话说,是“万岁爷发的本钱”。乾隆也知道,江春不会少这点银子,这么做,不过表示自己对徽商高看一眼罢了。
    江春死后,墓志铭是袁枚撰写的,袁枚在乾嘉文人中,是何等风流自喜的人物?肯为江春写墓志铭,恐怕还不仅仅是因为“润笔”的丰厚吧?通过袁枚的记述我们知道,在江春的一生中,每遇国家的大典礼,大徭役,他都有所奉献。平日每发一言,定一计,群商唯唯诺诺,惟张目结舌拱手画押而已。江春在扬州新城东南构筑的康山草堂,叠石曲水,甚是幽雅。乾隆到平山堂游兴,曾两次在这里居停。江春抱着他七岁的儿子迎驾,乾隆居然抱过孩子,解下自己身上的紫缎荷包,给他挂上。四十年间,江春不仅接驾六次,还为太后祝寿三次,有一回居然还不远千里,跑到天津去迎驾乾隆皇帝。我们今天,通过铺天盖地的清宫电视剧所目熟能详的这位风流主子,看见江春跪在路边,抢前一步,亲自将他扶起来,把江春感动得,当时就热泪盈眶。
清懿堂的故事

    棠樾牌坊群的西首有一座女祠,名叫“清懿堂”。“清懿堂”是在山上的庄稼收割完了以后落成的,那是清嘉庆六年一个秋光烂漫的日子,满山果木金黄。为鲍氏家族的烈女鲍秀鸾专门修一座祠堂,不要说是在徽州,恐怕在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因此这天老族长的脸上,一直焕发着容光。
    但就在大开中门、燃放鞭炮的当口,他意外地收到了浙江龙游兰姑太送来的一担厚礼:一百两银锭、一副折断的九连环、九十九枚铜钱,和一封诗体书信:“龙游兰姑鲍氏女,守节卅年多凄苦。镜里乌云变白发,解尽连环九九数。长夜漫漫何时尽?复向苦海抛青蚨。寻寻觅觅九折肱,熬完寒冬历炎暑。青蚨一子飞不还,拳表寸心奉贞女。”
    青蚨是传说中的一种虫子,因为飞而复归,生生不息,古人以它代指金钱。老族长有些发愣,他一时想不起来兰姑是哪一个了。
    30多年前,美丽的徽州少女兰姑,远嫁浙江龙游的吴姓商人之子,亲事是父亲在生意场上订下来的。龙游位于浙江中部的偏西南方向,因为地处水陆冲要,南北环山,和徽州一样田地稀少,人们蜂拥而出,四处经商,形成了龙游商帮。龙游帮也是中国封建时代十大商帮之一。吴家家境虽说富足,儿子却体弱多病,是个药罐子。兰姑嫁过去后,心中郁郁不欢,终日以泪洗面。所幸次年生下一子,取名小宝,兰姑的生活才开始有了快乐和希望。
    儿子一天天长大,不想小宝3岁那年,丈夫旧病复发,咯血而亡。封建时代,男人是女人的天,兰姑知道,自己的天塌了。但更大的不幸还在后面:几年后,7岁的小宝染上伤寒,经过几天几夜的担惊受怕之后,终于也不治而亡。
    这一年,兰姑才21岁。
    她不敢想象,自己的一生将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孤灯一盏,兰姑呆呆坐着,眼前浮上祖母愁苦的面容。祖母也是20多岁守寡的,她记得幼年时,有时半夜醒来,看见祖母蹲在地上,一粒一粒捡黄豆。
    一年又一年,一天又一天,祖母就这种方式,熬过了最难熬的青春岁月。兰姑默默找出自己童年时玩过的九连环,黑暗里一柱一柱地套,一柱一柱地解,套过九九八十一套,再解开九九八十一套,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这副从徽州带过来的铜质九连环,在儿子死后第30年的那个冬天,于一个深夜里突然折断。兰姑将它们捡起来,仔细包好,又找出一百枚铜钱,随手一撒,然后蹲下身去,像当年的祖母一样,摸着黑,一枚一枚地捡起来。
    有谁知道,在徽州民间,这样折断的九连环和磨得铮亮的铜钱,有多少枚?多少副?
5、呈坎

    在徽州,还有一个名气很大的村子,是呈坎村。呈坎的名气大,不仅仅是因为,它曾被南宋大儒朱熹赞美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而且因为它的村落建设形似八卦。呈坎古名龙溪,位于黄山南麓大约40公里处,是徽州历史最为悠久,文化积淀最为丰厚的古村落之一。该村为罗氏所居,《罗氏族谱》记载:“择地得西北四十里,地名龙溪,改名呈坎,盖地仰露曰呈,洼下曰坎。”这里原是一片芦苇滩,从地势上看,东临灵金山,南接丰山,西南倚龙盘山,北傍长春山,整个构造山重水复,众川河逶迤穿村而过,从风水学上说,呈“前朱雀,后玄武”之势。呈坎罗氏人丁兴旺,英才辈出,朱熹所称“双贤”者,是他的挚友罗颂、罗愿兄弟,而最让罗氏后人骄傲的,则是前罗第十三世祖,宋元之际著名学者罗东舒。

    呈坎罗氏,有前罗、后罗之分。罗东舒以文章鸣于世而长隐于山野,罗氏后裔对他敬若孔子,私谥“贞靖先生”,建祠以崇其德。罗东舒祠按文庙规制建造,设唯孔庙才有的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两庑、甬道、左右丹墀、两厢和拜台石雕栏板,后寝“宝纶阁”九楹十一开间,布局开阔,气势恢弘,为民间祠堂所罕有。
    呈坎罗氏自唐末由江西迁徙而来后,按罗盘八卦图式对整个村落进行大规模整治改造,突出左宗右社,即在村左建家庙宗祠,在村右建祭祀土地的社屋,将村庄定位于藏风聚气的最佳位置。整个村落坐西向东,以迎春阳之和,避肃杀之气。而它三街、九十九巷、两水圳的格局,也为其所独有,所以在徽州,呈坎又被人们称作八卦村。
    走进这个形似八卦的村子,你会觉得迷宫般缭绕。
    在徽州,历来有“宁为人立千坟,不为人安一门”的说法,而民居的大门,一般都是朝着东、西、北三个方向。偶然受地基限制,不得不面南而开时,也设法偏一点,宁可开成一道斜门。这固然因为古代以南为尊,宫殿、庙宇大门均朝正南,帝王座位也是坐北朝南,所谓“南面而治”,民间造屋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免得犯了忌讳;更重要的是,徽人以经商致富,而从汉朝起,中国就流行“商”家门不宜南向,“征”家门不宜北向的说法。因为“商”属金,南方属火,火克金,所以商家之门不宜南开;“征”为兵家,“兵”属火,北方属水,水在克火,北向象征失败,所谓“败北”,所以兵家之门不宜北开。今天我们见到的徽州境内数千幢古民居大门,极少有向正南开启的,更有甚者如呈坎村,将门一律开在东面,显示了风水强大的制约力量。

    呈坎村之宝纶阁,原名“贞静罗东舒先生祠”,始建于明嘉靖间,占地5亩余,历经70余年方才建成。整座祠堂分前、中、后三进,五层山墙,层层升高,显出宏伟气势。相传主持续建此祠的罗应鹤,明万历间曾任监察御使和大理寺丞,深得明神宗宠信。罗“盖之以阁用藏历代恩纶”,故名“宝纶阁”。

    宝纶阁梁柱之间的盘斗云朵雕、镂空的梁头替木和童柱、荷花托木雕,令人眼花缭乱。横梁上彩绘图案优美、色彩绚丽,虽历400余年,仍鲜艳夺目,历久不凋。
6、唐模

    唐模有十桥,十桥连水街。唐模始建于唐,繁盛于明清,“唐模”二字的意思,是说此地有盛唐遗风,唐代规模。筠谷和陈村二溪在村西汇聚,合水而为檀干,穿村而过。在徽州,到处都是溪流入村的村落。唐模的牌坊很有名,俗称同胞翰林坊,一进唐模的地界,远远地就能看到。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唐模士子许承宣考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一年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许承宣的兄弟许承家,又考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被当地人称之为 “同胞翰林”。
    唐模至今拥有水街溪流之美、十桥九貌之胜、同胞翰林之誉,据称是徽州地区水口园林硕果仅存的村落。村西“檀干园”,俗称“小西湖”,为该村水口。园名“檀干”的由来,是因为园内遍植檀花和紫荆。所谓水口,即徽州村落的公共绿地,多于村头之上,徽人在此广植高大乔木,点缀凉亭水榭,造成溪流蜿蜒,阡陌纵横的景致,为村民休憩娱乐场所。
    因此水口是徽州村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设施,与祠堂、庙宇一样不可或缺。在徽州,大凡百年以上的村庄,都建有经过精心设计规划的水口。我们前面就已说过,由于在风水理论中,“水口”决定着一个村落的兴亡盛衰,许多宗族往往在此处建造桥、台、楼、塔、堤、塘以镇之。所以在徽州,被认为有利于本宗族飞黄腾达的文峰塔、文昌阁等建筑,特别多。唐模的檀干园中,就建有蜈蚣亭、响松亭、灵官桥、玉带桥等等,因为是许氏富商为娱老母仿杭州西湖所建,园内还建有三潭印月、湖心亭和白堤。

    唐模水口融山水、田园、村舍为一体,在徽州水口中形成了独特的园林风格。徽州民间,有祭祀“水口财神”的习惯,有人甚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徽州府就是因为山势环绕,水口严密,溪流遍地,才在明清两代,创造了难以企及的辉煌。
    还不仅水口,唐模水街在徽州村落中,也是独具特色。所谓水街,是指穿村而过的檀溪两岸的街市,溪坝以红石砌就,路面是茶源石板平铺,西北起自石头桥,东南延至蜈蚣桥,全长1100余米。两岸之间以十座石桥勾连,十桥风格形制各不相同,此即前面所说的“十桥九貌”。

    在这十座桥中,最值得关注的是第六座桥“高阳桥”。唐模为许氏所居,在歙县和祁门两县,四处比较有名的许姓村落,都建有“高阳桥”,而且据说在江苏宜兴,也有桥名“高阳”。我们前面就已说过,宜兴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徽商寓居地,“高阳”是“许姓”的郡望。
    高阳古郡,即是今天的河南许昌。
7、篁墩

    篁墩是程朱阙里,坐落在黄山南麓半月型盆地的中央,旧属歙县,今划归黄山市屯溪区。因地处冲要,据徽学专家王振忠考证,历史上进入徽州的移民,几乎都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因此篁墩在徽州移民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洪洞“大槐树”之于山西移民,宁化“石壁村”之于客家人的地位,在新安人的“寻根絮语”中,“篁墩”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地名。
    据明程尚宽所著《新安名族志》记载,历代由外地迁入徽州的家族有88个之多,其中,可考其具体迁徽时间、地点的有56个家族。历史上三大迁徙高潮,魏晋时期的“永嘉之乱”、唐末的“黄巢之乱”、两宋之际的“靖康难渡”,尤以唐末“黄巢之乱”为盛,一次迁徽的家族多达20个左右,而其中明确始迁篁墩的大家望族就有15个。新安各姓,程氏位列于《新安大族志》之首,而《岑山渡程氏支谱》上说,“新安程氏,自篁墩始,四十四派,悉在于此”。
    篁墩程氏始迁祖,为西晋末年永嘉丧乱之际起兵镇守新安的程元谭,他后来做了新安太守。大约200年后,南朝梁武帝末年,侯景叛乱,程元谭裔孙程灵洗再次起兵捍卫徽州全境,遂被梁元帝任命为新安太守。著名理学家程灏、程颐,就是程灵洗的后人。虽然在习惯上,二程兄弟被世人称之为“洛阳程氏”,但《祁门善和程氏谱》和元代婺源人胡炳文所作《婺源州学乡贤祠记》都认定,他们是徽州篁墩忠壮公的后裔。忠壮公是指程灵洗,他死后谥忠壮。另据明代歙县人方弘静说,他曾经看到过程灏写给“豫章唐氏”的一封信,信末就钤有一方“忠壮公裔”的印章。这表明,程颢自己也承认自己是篁墩人。这在程朱理学风行的徽州,有着特殊的意义。而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出于篁墩,则无须考证。朱熹的出生地虽然是在福建建州的尤溪,父亲朱松却是婺源人,而婺源这一支朱氏,又是从歙县篁墩迁出的。据明修《程朱阙里志》记载:“祠基即古圣堂遗址,其地在岩镇佘翁桥北,旧所称吕湖。东距碣田,西连朱方,南接湖村,北抵后美,周围十余里。湖有山,名曰湖中山,今在后美者是。自湖蜃见毙于忠壮公,而湖淤为沃壤,仍一水泓然,长注如练。”所以清代篁墩建有“程朱三夫子祠”,皇上亲赐“洛闽渊源”匾额,篁墩于是堂而皇之地竖起了“程朱阙里”牌坊。
    所谓“三夫子”,指程灏、程颐和朱熹。
    篁墩的“三夫子祠”,香火一直很盛,而在孔庙偏东处建朱子祠,在徽州则成为一种惯例。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8、浯村
石窟成群

    浯村是新安江畔一个半岛形的古村落,位于屯溪屯光镇的最东端。浯村之名,始自明朝正德年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但今日浯村的名喧海内,并不是因为它的山环水绕,而是因为在浯村左近的山体和河水中,先后发现了充满难解之谜的大型石窟群,浯村因此被世人誉为“谜窟成群的浯村”。
    如前所说,人们把北纬30度线称为地球的神秘线,世界上很多神秘莫测、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都处在这一地理位置附近,比如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和中国的黄山。浯村石窟群所在的屯溪,亦在这一区域范围内,是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又一世界奇观。

    石窟群呈线性,沿江密布于新安江屯溪段下游南岸的连绵群山中,分布线总长达5公里,其间石林山、营排山、石壁营、马头山、阳笠山此起彼伏,环溪绕行,迄今已发现的36处古石窟,就隐藏在草木繁盛,郁郁苍苍的群山间。与国内诸多著名的天然溶洞相比,浯村石窟群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并非天然生成的溶洞,而是古代人工开掘而成,石窟岩壁上,当年凿痕历历在目,清晰可辨。它与国内其他石窟的另一个区别,是空间奇阔,结构怪异,形成群体,而又没有任何佛像和壁画。尤其是其中的两个石窟,洞口就开在新安江水中,成为水下石窟,留下令世人难以破解的千古之谜,因之又被人名为“花山谜窟”。

    石窟所在的那座山,叫花山。
    石窟始建于晋朝,1700多年来,一直沉睡在古徽州的大山之中,无人知晓。上个世纪的60年代,当地一个农民进山采药,于荒草乱石中发现了1号窟,经他报告后,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此时的石窟,倒挂蝙蝠万千,地上的蝙蝠积粪竟达两尺之厚。后来文物考古工作者,又在这一带陆续发现了35座石窟,目前开发的是2号和35号窟。
    走过长长的环溪索拉人行吊桥,登上谷野流翠的花山,可以到达已开发的两座石窟。这是一座古代吊桥,横亘于环溪之上,给人地老天荒、千年一瞬的感觉。远远的,窟中的凉意已经一阵阵袭来了,放眼望去,大小石窟联成一片,高低错落,横无际涯,而35号石窟规模阔大,气势恢宏,纵深100余米,垂直深度近20米,面积竟达12000多平方米。窟中“碧水潭”,潭深数米,碧澈见底,有人推断,此潭可能与新安江相通。洞内6根3人合抱的方形巨大石柱,成两排阵势均布支撑窟顶,窟内水中游弋着红、黄、蓝、绿、白、黑等色彩斑斓的怪异鱼类。
    花山谜窟座落在黄山市境内屯溪与歙县交界处,是黄山山脉的延伸部分,介于北纬290 44'—290 46'之间,东距上海、杭州、南京分别为446、240、373公里,北与合肥相隔409公里,西至景德镇195公里,是以新安江为纽带,连接花山、雄村两大景区,呈哑铃状的风景名胜区。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它集青山、绿水、田园景致、千年谜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庙宇、古建筑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大成,现以探明的石窟有36处,其宏大状阔、玄妙奇巧,为全国所罕见。
谜窟之谜难破解

    无数的考古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加入破解花山石窟之谜的行列,希望从一个个历史事件入手,寻觅关于石窟的蛛丝马迹。有说是东汉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时的屯兵洞和武器库,就地取材,凿洞备战,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石块作武器。石窟群的近水沿江密布,石窟内的矛、斧、灯盏和大量未运走的石块,似乎可以佐证这一猜测;有说是“花石纲”的,北宋末年,宋徽宗大量搜刮民间珍奇,装船运往开封,每十船为一纲,称为“花石纲”,前后持续20年之久。据手抄本《杏城广录》载,“浯村一带有奇石,天下称为三绝。”另据手抄本《环溪毓秀》载,“浯村对面营排山上还有些奇石、牛石、鸡母石、茶盘石等。”由此可以猜想,浯村石窟群一带,当年正是搜刮花石纲的重点地区,加上有临溪近水的便利,装船后可顺新安江入钱塘江,经运河直达苏州应奉局;有说是方腊洞的,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歙县人方腊在浙江青溪起事,而反对“花石糜贵”的花石纲,正是他号召起义的主要口号。方腊率起义队伍转战于浙江、安徽各地,屯溪一带是他的主要安营扎寨之地。据史料所载,方腊历来偏好凿窟为营、踞洞为寨。和齐云山附近方腊洞相比,我们发现,两处均有人工凿造的痕迹;有说是临安造殿的,高宗南渡后,在临安大兴土木,广造宫殿,需要大量石料。花山石窟一带以石材优质、开采技术高超、水运便利等条件,有可能成为首选之地;有说是建造渔梁坝的,手抄本《环溪毓秀》上有这么一段话:“只因为渔梁坝造水坝,各处取石均难以建成,而采用铜锣山石则行。”铜锣山在烟村,属于石窟的范围之内。据歙县文物局的同志说,渔梁历代多次大修,所用石料包括花岗岩、白麻石、红麻石等,均与花山石窟石质相仿佛。此外,杀人坞说,越王钩践伐吴秘密战备基地说,巢居说,盐商仓库说,十三陵用石说,等等等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
    据估算,花山石窟共开采出石料数十万方,这数十万方石料最终去了哪里?用什么方法运走?史料上均无记载。
    花山谜窟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开凿的?共用了多少时间完成?开凿出的石料究竟去了哪里?水下石窟何时被新安江淹没?它们和其他石窟是否相通?有人列出了50个谜团,在报纸上公布出来,而要使花山谜窟的50谜团得以破解,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9、上庄
胡适的上庄

   上庄古称上川,位于绩溪城西约40公里处,水口“杨林”,是徽州少有的几个保存完好的水口之一,虽经世事动荡,依然美丽。但上庄的声名,并不来自于它美丽的水口,而是因为它是胡适的故乡。也因此在我以往的文字中,我总是称之为“胡适的上庄”。村中有一条宽不盈庹的小路,铺着窄窄的青条石,以胡适的字“适之”命名。顺着这条小路,婉转着一直走向村落深处,可以到达胡适故居。这是一条深巷,走在这样的深巷里,和以往的很多次一样,你会感到古老徽州的静好。徽州的村落总是一个“静”字,即便是在西递、宏村那样游人如织的地方,它的巷道中也有一种沉落的气息。第一次去的时候,中途路过一处院落,女讲解员指点着和我们说:这是胡适大哥的房子。
    胡适大哥的房子,现在已经无人居住,是几间日趋破败的老屋。

    胡适故居离他大哥的院子不远,不过三五步的距离,站在拐角处,能看见墙上挂着的黑底金字的大牌子,和门上挂着的几乎生锈的大锁。“胡适故居”是当代著名书家沙孟海的字,为了对应胡适在白话文中的地位,特为用了新式匾额的样式。
    胡适的名气虽然很大,他的故居却几乎没有什么人前来参观,听他说在台湾的墓园也很冷清。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院落,二进三间两厢,“回”形通转楼,连院落一起,共占地1134平方米。它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是在胡适母亲手里起的屋。胡母23岁守寡,是一个刚烈的女人。胡适结婚时已经27岁,刚刚受聘为北大教授,有人以“三十夜大月亮,二十七老新郎”一联戏赠,当时流传很广。在胡适和江冬秀结婚的新房里,有12扇落地隔扇门,上面雕满了阴刻的兰草,气韵生动,格调清雅,据说是徽州墨模高手胡国宾的作品。

    后来,胡适对这些兰草的歌唱,曾风靡台湾的校园。
    兰为君子之香,而世人公认,胡适有君子之风。不知他温和、雍容性格的形成,是不是与这满室的兰草有关?胡适一生得过35个荣誉博士学位,是上庄的骄傲,也是徽州的骄傲,如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说,他还应该是皖派汉学的终结性人物。蔡元培先生在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的序言中说:“适之先生出生于世传‘汉学’的绩溪胡氏,禀有‘汉学’的遗传性。”虽然胡适自己,后来纠正了这个说法,声明他与绩溪十八、十九世纪以汉学闻名的书香望族、著名学者胡培翚并不同宗,但胡适的父亲胡铁花先生,曾跟他读过书,而胡适自己,也无疑深受他的影响。

    胡适(1891-1962),原名洪马辛、嗣糜、字希疆,参加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哲学家。1910年考中庚子赔款留学生,赴美后先入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后转文学院哲学。1915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师从哲学家杜威,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1917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白话文,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
胡适的处世与治学

    曾在一个什么资料上看过,胡适一生题拟最多的一副对联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
    少说点空话多读点好书
    可以看出他受朴学影响所形成的治学方法和处世态度,很多年来,我们多是引用上一句,而下联几乎已经不为人所知了。最近一次我去徽州,又搜寻到胡适的另一副联语,写与大家知道,以免被岁月的尘埃湮没了: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跟好学好跟差学差
    这样的通俗易懂而又意味深长,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师级的人物中,恐怕惟有胡适才能做到。“乾嘉之学”之所以称之为“朴学”,是因为它比空疏的宋学要质朴得多。朴学在乾嘉时代被徽州考据学家发挥到了极致,其科学的考证精神被广泛地运用到音韵、训诂、哲学、天文、历算、舆地等学术的各个方面,而成为专门化的研究。梁启超曾给朴学以极高的评价,称其为中国四大学术思潮之一:“有思潮之时代必文化昂进之时代,其在我国自秦以后,确能成为时代之思潮者,则汉之经学,隋唐之佛学,宋明之理学,清之考据学(朴学),四者而已。”
    南宋以来政治中心的南移,使得皖江和新安江流域的文化有了迅猛发展的可能性,而其间,徽商的崛起,提供了最有力的经济保证。这就是为什么明清两代,徽州社会的整体文化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最根本的原因。在这里,“商业”应该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比如刻书业的勃兴,最初就是受到徽州社会的商业氛围所带动。像日本东洋文库收藏的《商贾要览》,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徽商便览》,就都是由徽商编写刊行的商业书,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既有实用性,又有科学性。所以梁启超才在他的《清代学术概论》中,把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对乾嘉时期学术的贡献,与南欧巨室豪贾对欧洲文艺复兴的贡献相提并论。清末民初,安徽之所以出现那么多的思想家和精神领袖,也是明清两代经济文化积累的结果。
    胡适和陶行知,这两个徽州学子,都曾受业于杜威门下,胡适向杜威学哲学,学了一整套实验主义的方法;陶行知向杜威学教育,对他的平民教育思想深有所得。胡适曾说过,在西方思想家中,他最敬佩杜威;在东方思想家中,他最敬佩戴震。注重考证求实的朴学,是他早年接受杜威实用哲学的基础,在选择和输入西方学理时,他具有的无疑是一种皖派汉学的眼光。
    有了胡适以及他们那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知识分子才有可能打破单一的文化传承格局,将20世纪的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格局之中。
胡适迎亲路
幸运江冬秀

    站在胡适故居的院落里,隐约看见对面杨桃岭的山道上,有行人走过。那是江冬秀拿出胡家聘礼所修的一条路,江冬秀的娘家,和上庄仅一岭之隔。
胡适与结发妻子江冬秀

    江冬秀因为胡适,而成为旧式妇女中的幸运者。
    记得那一回,离开“胡适的上庄”的时候,天空飘起了小雨,当时整个村子都陷入烟雨朦胧之中了。桥梁一下子变得醒目,很远就能看见桥下翻卷着的如雪的浪花。但伸出手去试试,雨并不大。这大约也是山区和平原的区别吧。路过村头的杨林桥时,有人告诉我说,它是胡适早年的恋人曹诚英退休后捐钱所建,而曹女士的墓,就孤零零地立在离桥不远的路边上。曹为绩溪旺川人,曾留学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记得胡适最初也是在康奈尔大学学农,不知他们是否同过学?再大的人物也有感情,也有私情。胡适死后,蒋介石为他撰写的挽联是“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真是极准确地概括了胡适的为文和为人,心术与学术。
    曹诚英女士终身未嫁,她到晚年还在这儿建一座桥,是希望能和这个令她肝肠寸断的男人水天相望呢,还是暗示了他们终其一生的水天相隔?
    胡适之父胡铁花,太平天国战争之后,主持重修胡氏祠堂,从同治四年动工,到清光绪二年竣工,前后用了12年时间。因为曾国藩的湘军和太平军,在徽州进行过长时间的拉锯战,很多宗族的祠堂都毁于兵燹战乱。铁花先生主持重修的上庄胡氏祠堂,共耗费制钱一千三百三十万,折合成银圆,大约是一万三千三百元。据胡铁花自述,这些钱,是他12年间,无数次地往来奔波于休宁、屯溪、上海各处,从在外经商的族人那里劝募而来。距离十月十三日神主升祠的吉日,只剩下短短的五天了,因为缺一笔工钱,祠堂不能如期完工。胡铁花犹豫再三,决心向积欠丁口、丁工捐的人家追收欠款,并按祖宗传下来的旧制,规定此两项积欠不缴者,不准其祖考神主入祠。
    告示一出,举族哗然。族中不逞之徒纠结80余人,打制了80余口钢刀,准备和胡铁花拼命。得着凶信,胡铁花坦然一笑,让人连夜打造了两口棺材,言明一口留给白发老母,一口留给自己。
    这场激烈的对抗,以胡铁花的胜利而告终。十三日那天,上庄胡氏合族奉升始迁祖入祠,远近各姓宗祠纷纷来贺,上庄演剧六天六夜,以酬宾客。
    重修的祠堂前,被村中族众虔诚地称为“胡氏”的罗汉松,依然枝叶繁茂。这棵罗汉松树龄在二百年以上,是最早建造这座祠堂时,胡适的先辈从歙县带土移植而来。
10、雄村
宰相故里所在为雄

    我最近一次去雄村,是甲申岁末的一个下午。在徽州,雄村的名气很大,是因为曹振镛的缘故。雄村位于歙县城西9公里处,原名“洪村”,曹姓迁入后,据曹全碑名句“枝分叶布,所在为雄”而易名雄村,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虽然,几经兵燹和动荡,雄村早已不复有“宰相故里”的气派,但“四世一品坊”依然在村头耸立,向人们显示着它厚重的历史。

    对于曹振镛,雄村人至今津津乐道。曹振镛于嘉庆朝官拜体仁阁大学士,道光朝再拜武英殿大学士,接着入主军机,是嘉道年间显赫一时的人物。而曹振镛的父亲曹文埴,也曾经官至尚书,这就是民间所谓的“父子宰相”了。然而这些都还算不了什么,算得了什么的是,曹振镛是道光皇帝的师傅。清朝官场,流传着八个字:帝师王佐,鬼使神差,意思是说,皇帝的老师、王府的幕僚、出使洋鬼子国和在神机营当差,都很轻易就能飞黄腾达。一直到今天,雄村还流传有“宰相朝朝有,代君三月无”这样的话,是说曹振镛在嘉庆帝,当然,也有人说是在道光帝出巡时,以宰相的身份留守京城三月,代皇帝处理政务。
    这可能吗?这是民间传说。
    清朝的政治制度极严,加以满汉畛域,汉族大员的权力受到种种限制。慈禧太后唯一的儿子,同治皇帝“天子出天花”,陷入昏迷之际,他的老师李鸿藻,曾为他代批了三天奏折,但很快就被收回了权力。那还是在洪杨军兴,天下大乱,朝纲废弛的清末,所以说嘉道年间,曹振镛代皇帝行使三个月的君权,可能性不大。
    但当时的曹振镛,确实权倾一时。对于曹家的煊赫家世,清人有诗吟诵道:
    绿野丰泉后,山中宰相居。
    园自随流水,家仍守赐书。
    曹氏家族是世代包揽淮盐专卖的“纲商”首领,早在曹文埴父亲那一代,就是扬州的大盐商。后来,就是在曹氏父子步入仕途,官居显要之际,曹振镛的弟弟,也还在扬州经营盐业。官商一体,相互支撑,造就了康乾至道光前期这一漫长的历史阶段,徽州盐商的空前辉煌。全盛时期,曹家在淮扬一带有庞大的产业,祖孙三代均占据两淮八大盐务总商的位置。曹文埴的父亲退隐歙县后,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对三个儿子的安排是:曹文埴的一个哥哥在扬州继续从事盐业经营,一个哥哥留在歙县掌管田产,而让曹文埴专心攻读诗书,以期步入仕途。果然,在曹文埴考中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因为有家族的雄厚财力支持,一路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后来担任了多年的户部尚书。
最后的书院

    雄村的竹山书院,是目前徽州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书院,也是徽州仅存的一座书院,门楣上“竹山书院”四个大字,出自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之手。据史书记载,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邓石如游历歙县,经友人引荐,拜谒了在雄村退养的曹文埴,奉上的见面礼是两枚印章和四副书法挂屏。
    这是一座典型的二进三楹式学舍建筑,占地1130平方米,由曹氏族人曹翰屏首创于18世纪中叶的乾隆年间,那时的曹氏族人中,就已经出现了亦官亦商的成功人士,拥有了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在这所古老书院的正壁上,悬有一副蓝底金字的板联:“竹解心虚,学然后知不足;山由篑进,为则必要其成。”既解释了书院的得名,也寄寓着对于治学和处世的砥砺——人要象中空的竹子一样,保持谦虚的品质。
    曹文埴字“竹虚”,不知是这两句话,隐含着对曹文埴的吹捧呢,还是的曹文埴字,本身就出自于这副联语?
    沿着曲径回廊,几经周折,可以到达书院最后一进的桂花厅。天近黄昏时候,厅前的庭院里暗沉沉一片,文昌阁葫芦形的锡顶在夕照中熠熠,发出耀眼的金光。仅明清两代,曹氏子弟中举者就多达52人,其中状元一人,在清代,还曾出现过“同科五进士,一朝三学政”的科举奇迹。曹氏宗族规定,凡中举的士子,可在庭中种植桂花一本,寓意蟾宫折桂,所以当年,这里曾遍植桂树。
    目前这些桂树,仅剩下20多株。

    作为宗族书院,竹山书院曾多次得到曹氏父子的鼎力相助。不仅如此,徽州所有的书院,都得到过曹氏的资助。有一次,曹文埴接到家乡的一封来信,说紫阳书院因年久失修,很多房屋都快要坍塌了。这座以朱熹别号命名的书院,在当时遍布徽州的书院中,声名最为显赫。曹文埴决定自己带头,捐资重新修建一座紫阳书院,他相信只要由他出面倡议,江南的盐商们会很踊跃。新建的书院,在原来的“文公祠”旧址之上,落成之后,命名为“古紫阳书院”。所以这以后,紫阳一直是两院并存的格局,而两院的日常开销,主要是依靠两淮盐商的支持。
    当夕阳渐渐烧红了西天,徽州乡村的黄昏就再次不期而至了。江流无声,竹山书院完全融入暮色。有美丽的渐江从书院门前缭绕而过。依江岸而筑的“桃花坝”,新植的桃树尚未著花。据村人言,曹氏家族鼎盛时期,桃花坝遍植桃花,每当春来,桃花灿烂,红云十里。书院前有一条长长的石径,延伸进渐江,明清时代,不知有多少曹氏子弟,从这里走上前往杭州的渡船,去圆他们的科举梦。
    书院起于唐,盛于宋,到明清两代,书院时盛时衰,几经沉浮。清代书院的特点一是数量多,“合全国计之,有书院两千余所”;二是分布广,全国各府厅州县无不建书院,台湾也不例外;三是名师讲授。掌管书院的人起初沿用旧称,叫山长,乾隆时改叫院长,一般都由有声望、有学问者担任,例如俞樾在诂精、陈沣在菊坡、王先谦在船山,老师被人尊仰,学生人才辈出;四是书院规模更大,讲学内容丰富,除十三经、二十四史外,还设小学、天文、地理、算法、词章等,应有尽有。
11、万安
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

    万寿山下,坐落着横水流域最最重要的水埠码头万安镇,而从古至今,万安人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
    这话倒也不是大话,因为有史料记载的万安,至少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三国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孙休即位,为避帝讳,改“休阳”为海阳,将县治迁往城东万寿山。从此,万安便成了休宁的第二座县城,历史上曾一再被置为海阳县、海宁县、新宁郡、歙州府、新安郡、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军马府及休宁县治,作为郡(州)、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470多年。

    除府治歙县而外,徽州历史上还没有哪一处地方,有过这样的荣耀和繁华。海阳城区的总体格局是“东门牌楼西门店,北门住户南门田”,可见西街是一条商业街。西街全长560米,宽4米左右,石板街道两边是明清风格的老店铺,鼎盛时期,其繁华热闹盛于屯溪老街。清乾隆时期创办的“胡开文墨店”、道光年间创办的“胡永泰杂货糕饼店”、民国初年开办的以经营棉布绸缎呢绒为主的“惠宁公司”等等,都是老徽州闻名遐迩的老字号。但即使这样,也赶不上万安老街的喧闹。万安老街依横江走势而建,东西长5华里,明清时期,名列休宁九大街市之首,也是古徽州最长的一条街。由于地处下通屯溪、岩寺,上至黟县、祁门、婺源,转道安庆可及赣、湘、闽等地的陆路交通要道,且依傍横江,水路溯流可至黟县渔亭,顺水直达浙江杭州,万安遂成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是横水流域最声名显赫的水陆码头。即使在已呈明显衰退之势的清末民初,狭长有“一线街”之称的老街两侧,也仍有布匹、百货、山杂、粮油、糖坊、酱园、食品、烟酒、典当、罗经、糟坊、炉坊、酒肆、客栈、轿行、马行等50多种行业,140多家店铺和手工作坊。临江一侧的街市,隔不几步,就有一个通往河下的水埠头,当年,这里从早到晚,无时不有商旅货物上下,曾经非常非常喧嚣。而那时老街飘着酒幌的木楼上,也是终日酒香缭绕。今天,随着现代公路的贯通,因横江水运而繁盛起来的万安古镇,已无可挽回地衰落了。它的老街、老屋、老招牌、老店铺,看上去都陈旧而黯淡,街上几乎没有行人,敞开的门里,偶尔看见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在打麻将。年轻人都搬走了,只留些老人守着祖屋。一个卖罗盘的老者,静静地坐在临街的铺面前,看见我们过去,站起来推销。
    万安古镇位于休宁县城正东4公里处,皖赣铁路,屯景公路横贯全镇,镇东尽头,是风光的绮丽的古城山。隋末汪华起兵,统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曾设治于此,并改古城山为“万寿山”,在山上建妨筑庙,大兴土木。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金声招募义军数千人,屯扎于此。万安地处盆地,依畔横江,又当休宁县通往州府的要道,遂成为早期外来居民的聚居地。在陆路不发达的古代,万安一直是古徽州重要的水运码头,来往行商众多,渐成集镇。
罗经徽盘数万安


    万安罗盘的名气很大,这当然是由于历史上徽人“风水尤重”。中国古代罗盘产地划分,有内地型和沿海型两种,沿海型以福建漳州和广东兴宁为代表,其功能主要是用于航海指南;内地型即以万安罗盘为代表,主要用于建筑和堪舆,历史上称作“徽盘”。古人认为罗盘包罗万象,有经天纬地之义,故又尊之为“罗经”。徽州自古就有自成一脉的风水体系,其代表人物何令通,原为南唐国师,精通堪舆之说,曾为休宁县令,辞官为僧后,其风水术一直在徽州传承。创立于清康熙雍正年间的吴鲁衡罗经老店,由于制作的罗盘精密度高,外观精美,畅销到全国各地。尤其是经过第五代吴毓贤、第六代吴慰苍的共同创制,1915年,吴氏罗盘在美国费城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万安小镇也因此在国际上名声大噪。
    旧时万安罗经店均为家族性作坊,技艺秘不外传,工艺核心的磁针,是店主在秘室里单独操作,传媳不传女。而在制作过程中,每道工序各司其职,不得混淆。因此一般的罗经店,都要有五位以上的师傅,而这些人都是年少进店,老死出店,终身受聘于一家店主。
    傍晚的太阳,差不多收尽了光线,卖罗盘的老人孤独地坐着,看上去神情寥落。不知道是不是吴氏罗经的嫡传后人。现代生活改变了一切,他制作的罗盘,现在恐怕只有收藏的价值了。
    从老街的某个巷口拐进去,走过长长的一段石板路,可以到达万安名塾师吴尔宽的老屋,它目前是陶行知启蒙馆。这是一处典型的二层徽式建筑,高墙深宅,光线幽暗。陶行知3岁时家道中落,父亲在海阳开的酱园倒闭,所有的财产典当一空,不得不返回歙县黄潭源村弃商务农。陶行知也因此被送往万安的外祖父家,依舅氏读书。在吴尔宽的门下,陶行知度过了7年的寒窗生活,据说他出国留学,就是在万安老桥水南桥上的船。
    从陶行知启蒙馆出来,在宽不盈步的巷道里,我看见了徽州深巷特别特别明丽的一线蓝天。很快,我们就将返回休宁县城,进入夕阳下的海阳西街。水碓巷、社坛巷、百客厅巷、育才巷、里仁巷、东青巷、西门巷、老巷、三板桥巷等,布列西街两侧,旧时社坛巷以土石垒筑而成的社、稷二坛,为海阳人祭祀土、谷之神的重要场所。顺西街出西门桥,可达凤凰山,山南就是东汉时期的休宁旧治。夹源水由北奔腾而下,与横水交汇于玉几山西北麓,潴为深潭,过去时代,舟棹上下,多在此停泊。
12、渔梁
先有渔梁坝后有渔梁街

    歙县城里,有河流自北往南,穿境而过,这就是练江。
    渔梁地处练江下游,歙城与歙浦之间,上汇源于黄山南麓的丰乐水、富资水、布射水和源于绩溪县境内的扬之水,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下经歙浦出徽州至浙江,水运范围上溯可辐射至歙西、歙北和绩南,下泛经歙浦而西南可上溯至屯溪、休宁、黟县,沿新安江而下出徽州,至浙江梅城码头转“直港”可达杭州、湖州和嘉兴,转“横港”可抵金华、兰溪和衢州。考察渔梁的“梁”字,和捕鱼有关,所谓“石绝水曰梁,所以偃塞取鱼者”,可见渔梁的形成,是因渔而梁,继梁而坝,村因梁名,地以坝传,这就是俗话所说的“先有渔梁坝,后有渔梁街”。
    渔梁作为地名形成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据明弘治《徽州府志》收录的《渔梁结屋》诗看,其时,渔梁村落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石梁之上姚家庄,隔溪指点云苍苍。
    飞楼杰阁说华第,翠竹老梅唯我堂。
    新丰鸡犬归未得,韦曲桑麻说许长。
    三间茅屋投老计,携儿拟拜庞公床。

    作者姚琏,字叔器,渔梁人。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朱元璋入徽州,驻扎在歙县的玉屏山,姚琏与朱升、唐仲实、凌庆四等人一同被朱元璋召见,询问平定天下大计,朱升献上了著名的“高筑墙、广蓄粮、缓称王”九字三策。而渔梁坝显然早于人家的聚落,但在最初,也仅是在“紫阳之麓,绝流为梁,潴水为渊”而已。“潴”指水流停聚的地方。隋唐之际,汪华用兵于歙,可能是为了便利军需民用的水上运输,就在这里截江以潴迅流。当初的工程是十分简易的,“唯以木障水而已。”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州守宋济开始在这个基础上设栅聚石为坝。又过了8年,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江东指挥袁甫指派徽州推官赵希诉督办渔梁坝工程,易以大石,使其经久。袁甫是名状元,博学而有才干,曾任徽州知州。他提出了叠石为坝的方案,所用料材也有三种,分为“直而方”的眉石、“狭而长”的算石、大块的囊石,用以不同的部位。但此时的渔梁坝也还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渔梁工程是积历代智慧而成。在不断的改进和修葺中,渔梁坝的构筑工艺日趋复杂和完善,“凡叠十石,中立石柱“,并且上下层之间用竖石插钉,各条石之间用石销,将整座水坝固为一体,在涨水的夏季,足以抵御突如其来的山洪暴发。这就是所谓的“纳锭于凿”的技术。在渔梁坝递倾递复的几百年中,徽州人将石质重力滚水坝技术,逐渐推向了高峰。
    歙县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上,徽杭、屯芜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歙县始置于秦,唐以后一直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称“徽州府”。歙县风景如画,山明水秀,风光旖丽,是著名的山城、水城、桥城。境内夕阳山影、悠悠秀水、点点白墙,古民居群布局典雅,主要景点有太白楼、新安碑园、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等;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随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
徽州最大滚水坝

    虽然,歙县因多山多流,山洪暴涨,境内官建民修的古水利工程高达几百座,但渔梁坝至今仍是新安江上最大的石质滚水坝。坝全长143米,断面为不等腰梯形,顶宽6米,底宽27米,高约5米。石砌的坝身坚稳沉固,白亮亮的花岗岩条石上,布满了黑色的碎点。这种石头俗称凤凰麻,是一种强度很高的花岗岩。从新安古道遥望,渔梁坝如同一条巨鳌,雄亘于练江之上,每逢春夏水涨季节,湍急的水流沿坝面飞泻而下,造成涛声轰响、雪浪排空的壮观场面。
    也因此渔梁古坝,是古歙城外最著名的风景。出西门沿新安古道逶迤而行,不过三五百步,就可以到达梁下。所谓“梁下”,也就是渔梁之下。去时最好是黄昏,当薄暮的天空中,出现丁香一般的颜色,古坝渔梁的黄昏就来了。这是古老练水一天中最为恬静的时刻,鱼鹰们忽闪着翅膀栖息下来,天光也开始一点一点地柔和黯淡,将碎金一般的效果,撒落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鱼鹰在水边冥思,边上,则是被中国诗人们不绝如缕地咏叹了上千年的那一叶扁舟,此时的渔梁,真是水墨画一样的简净淡雅。相传李白曾于唐朝天宝或是至德年间,前来歙县寻访一个名叫许宣平的隐士,但不知为什么,没有找到。这样,他准备回去了。晚间,诗人泊舟于城下,先是一个人饮酒,后来就走上了白沙如银的练水浅滩,在水一般澄明的月色下徘徊。练水潺潺,月影薄碎,古歙山川,让诗人深深地陶醉了。后来,如我们所预料的,陶醉了的诗人,挥笔写下了一首诗,其中有“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的句子。四水交汇之处,白沙成滩,水静如练,无怪乎诗人要感叹“几回流碎月”了。
    今天,太白楼南首练江西畔的沙滩,仍叫“碎月滩”。
    这是著名的梁下风光,缓流平水,白沙浅滩,在有月的晚上,杵衣声此起彼伏。站在太白楼南首练江西畔的“碎月滩”上,看四水交汇,水静如练,沙白如霜。但是上溯百步,那情景就有些惊心动魄了,只见练江翻越渔梁呼啸而下,湍急的水流在嶙峋的乱石之间卷起如雪的浪花。练江至此,一改“静江如练”的柔情,飞流直下,声震数里,訇訇地响彻于天上地下,给人以无比的惊诧。
    渔梁坝的坝身,虽是用一种强度很高的花岗岩砌成,但是经过近千年的风雨浪涛激荡,有很多地方已经毁塌了。2001年,歙县百姓自发集资144万元,修复渔梁坝。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歙县人,寄回自己的积蓄,他们深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意象,渔梁对于自己的意义。
鱼鳞街上宇叠楼

    渔梁坝的兴建,带动了渔梁街区的形成与繁荣。因为石坝“截上流以缓之,则舟楫易上,而挽运不劳”,坝下的一片水面,就成为理想的船舶停泊地,其中,“龙船坞”一带最多时,能停靠300多艘船只。明清之际,这里商旅如云,樯桅林立,船舶沿练江进入新安江,可以直达杭州,是古代徽州一条著名的黄金水道。这无疑刺激了渔梁街市的发展。在由唐至明的近千年中,渔梁关厢商埠日益扩大,市井辐辏,盛极一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集商业、交通转运、货物集散和船工聚居地为一体的非农业性村落。所以出新安古道,即是渔梁古镇,商人、水手、脚夫和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于此,使这个据歙城不过里余的小镇异常繁华。而最壮观的,还是在练江的河漫滩上仰望渔梁老街,鳞次栉比的青石屋基高达数丈,重楼叠宇,参差错落,盘踞于江岸的岩石之上,分外雄阔壮观。
    就是今天,这座水埠小镇也依然保持着旧时的风貌,滨江而立的青石屋基上布满了水渍和苍苔,越发显出它作为徽州名镇的古老。
    当然,你也可以沿着江边那些年代久远的石阶走上去,几转几回,直接进入古风尤存的渔梁老街巷。从地势高峻的老街上,虽然看不见下面的练江,你也依然能够感到,老街是随着江势曲折蜿蜒而建,差不多有两华里长。街面上铺的是鹅卵石,其状如鳞,所以老街又叫鱼鳞街。走遍徽州以后你会发现,在现存的所有徽州老街中,最有味道的是渔梁老街。虽然说是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但那是过去,如今的屯溪老街人气太旺,建筑太新,车辆太多,声音太嘈杂;万安老街又过于寥落破败了。唯有渔梁老街,宁静、古朴、悠长,有一种怀旧的色彩。旧式的木板街面上,古店号、古庄号字迹比比皆是,依稀可辨,店面上飘拂着的,还是百年老店布质的市招。街两旁的徽式木楼,也保存完好,白墙青瓦,退色的木门,看上去越发古色古香。

    清代徽派篆刻大家巴慰祖的老屋,就位于渔梁街77号,是渔梁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小镇岁月悠长,居民无多,而且大都还操着古老的行业,织网或者制砚。黄昏,孩子在石卵路上玩耍,老人倚在门上享受着最后一缕阳光,这时,徽州民居那对比分明的白墙黑瓦,渐渐染上了怀旧的暖红,街下的练水也是满江绚烂,如同泼下万斛胭脂。这是一个充满寓意的时刻,富有徽派建筑风格的紫阳桥,静静地跨越在练水之上,白色的马头墙,也在夕阳下展开它独特的造型;而夕阳,夕阳正向着古老的练水坠落。
地理知识百科

    渔梁坝是歙县古代最大的水利工程,离县城约3公里。据考证,早在唐宋年代,人们就曾在此垒石为坝,现在的古坝为明代重建,有明万历三十三年修坝记事碑可考。渔梁坝可蓄上游之水,缓坝下之流,无论灌溉、行舟、放筏、抗洪,都可兼而利之。坝长 138米,底宽27米,顶宽4米,全部用青一色的坚石垒砌而成,每块石头重达吨余。它们垒砌的建筑方法科学、巧妙,每垒十块青石,均立一根石柱,上下层之间用坚石如钉插入,俗称元宝钉,极为牢固。
    结语:走遍徽州。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2-20
在北纬30°神秘线——徽州:八千祠堂 五千村落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