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827阅读
  • 2回复

2015.06.03 新加坡胡氏宗亲首次回海沧鼎美村寻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5-07-05
— 本帖被 胡宁生 从 胡氏新闻 移动到本区(2017-03-20) —

    台海网(微博)6月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蔡巧燕 文/图)2015年6月3日,海沧区东孚镇鼎美村一派喜气洋洋,村民们一早就在宗祠里,等待来自新加坡的亲人。

  “这是新加坡的宗亲第一次回我们村。”鼎美村的村民胡德春介绍,他们胡姓这个分支是700多年前从永定搬到鼎美村这块土地定居,之后繁衍了一个村庄。“后来,我们村的村民有的搬出去,到了南洋,这次是新加坡的宗亲回来寻根。”为了迎接这些远道而来的亲人,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聚在宗祠里,聊自己宗族的历史。一些妇女更是自发组成锣鼓队,等宗亲们到来后,一路敲锣打鼓将他们从村口护送到胡氏宗祠。

  胡德春说,他们村曾派代表参加世界胡氏宗亲恳亲大会,在那与新加坡南洋胡氏总会牵上线,聊天后发现有部分是从鼎美村搬出去的宗亲,就邀请胡氏宗亲回来恳亲。这次新加坡来了31位胡氏宗亲,年纪最大的80多岁,最小的21岁。南洋胡氏总会主席胡财辉表示,这次回来就是祭拜祖先,来看看先人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土地,认识下老家的胡氏宗亲。

  一行人中21岁的婉君是年纪最小的,她在读大学,现在正好是新加坡学校放假的时候,她就跟着家人一起回来了。“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来中国,2007年的时候就来过一次,但是那时候年纪小,真的就是玩。现在跟着家人一起回来寻根恳亲,感觉又是不一样。”婉君说,对比第一次来中国,现在看到的事物变化太多了,发展得特别快。

  虽然年纪小,但是婉君还是能体会老一辈的那种对根的归属感。“感觉胡氏宗亲虽然分离了很多年,但是大家同样的血缘,同样的语言、文化,并没有让我有陌生感。而且来听了宗亲们讲我们家族的历史,出过什么名人,都会觉得与有荣焉。”



资料来源:
台海网http://www.taihainet.com 作者:蔡巧燕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7
铜币
1182
威望
984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07-05

鼎美村位于在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全村共有2100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88位,约占全村总人口的14%,已经是步入老年型的乡村,可是这里却奏响了一曲尊老敬老的和谐乐章,在2006年10月还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模范村”。开基祖由永定下洋迁入(待考)?鼎美村现有村民2300多人,胡姓占大多数,约有1600多人。其中,胡姓村民人人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客家人,但如今已没人会讲客家话。由于族谱在“文革”时期被烧毁,有关该村的客家渊源都是靠村里的老人回忆族谱和一些传说来推定的。

据曾经接触过胡氏族谱的村民胡世成介绍说,根据族谱的记载,鼎美胡氏的开基祖名为“念八郎”。

根据永定下洋胡氏族谱的记载,鼎美胡氏开基祖念八郎是永定下洋胡氏开基祖七郎公的第二个儿子。元朝中叶,念八郎带两个儿子来到鼎美。据传说,念八郎起初先在南坂湖落脚,以打铁为生,但生计一直不如意。于是,他便烧香拜拜,请土地公帮忙指点前程。当晚,土地公就托梦给他,让他改行养水鸭母,人随鸭走,要是发现自家的水鸭母一夜生两个蛋,那个地方便是他的发祥地

有一天,念八郎赶鸭到了马銮湾附近的海边,突然雷雨交加,他便将鸭赶到一个名叫“锅尾”的地方避雨。当时,那里有一座破棚屋,他就在里面住了一夜。结果,第二天起来,奇迹发生了,每只水鸭母都生了两个蛋。念八郎想起梦中土地公的嘱咐,就在锅尾定居下来,至今传28世,700多年了。

胡世成老人说,锅尾村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改成闽南话同音的“鼎美村”,而鼎美胡氏家庙“敦睦堂”就是在当年那座破棚屋所在位置上建起来的。

开基祖墓如土包传说为“天葬”BB念八郎的坟墓如今还在,藏在离鼎美村不远处的狮头山上的荆棘丛中。鼎美胡氏的这个开基祖坟很简陋,就跟一个小土包差不多。村民口口相传,他们的这个祖坟其实是“天葬”。

廖荣富介绍说,在客家大部分姓氏的开基祖坟墓的埋葬方面,几乎都有天葬传说,像龙岩上杭廖氏开基祖也有“田鸡浮塘”的类似说法。同样是送葬过程中遇到暴风雨,放下棺木避雨,不料避雨后却发现雨水形成的一片汪洋将棺木淹没了,而村民一祭拜,棺材就又浮出水面,祭拜完就又沉下去了,风水先生称那地方是“田鸡浮塘”穴。廖荣富说,鼎美胡氏保留的这个天葬说法,正是他们客家属性的一个见证。

建筑细节藏有客家风格

“鼎美村是一个古老的客家村落,这可以从村里的古民居来推定。”廖荣富秘书长如是说,在鼎美村里,至今还保存着十多幢明代古民居建筑,其中的胡氏祖祠庙最大。

这些建筑外形与闽南建筑差异不大,但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不少保留客家建筑特点的细节。如一色的巨大木柱,雕梁上的倒吊花篮雕刻,以及古色古香的木构神龛上雕刻的人物和木隼的对接形式,基本上与闽西客家建筑一致,属于既有客家风格又融入了闽南特点的建筑形式。与祖屋不同的是,这些古建筑都没有过水亭和半角头。>>古墓传奇

胡氏先祖曾为明代“太子”? “我们村里还有一个明代的‘太子墓’呢!”还没踏进鼎美村时,带队的胡水成满脸自豪地说。

太子墓?明朝太子怎么会跑到厦门海沧呢?这引起了记者的极大兴趣。

太子墓在当地其实是叫“太子亭”,坐落于狮头山半坡处。这是一座不怎么高的山丘,放眼望去,龙眼树和荔枝树交织成林,荆棘漫山遍野。

也许是长期无人管理,通往山上的路已被杂草淹没,已经带专家找过古墓好几遍的胡水成还是好几次走错路。他说,鼎美村里大部分人都知道“太子亭”,规模非常大,上个世纪90年代曾被盗挖过。墓葬已经荒废很久,村里也没有再去整修过,但每年都有人去祭扫。

“看,那就是‘太子亭’!”约摸半个小时后,胡水成指着一座墓葬说。墓葬叫“太子亭”,墓室后上方还真建了一个石制的亭子,不是很大但很精致,跟道观建筑外形有几分相似。据胡水成称,原来亭子里还有一个石碑,上面刻着字,他20多岁的时候还见过,不知道什么时候没掉了。

整个墓葬非常大。从两边现存的残断墓手围起来的空间来看,墓埕已经非常大,有三层,如三块梯田一般。

资料来源:百度搜索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离线胡泽森

发帖
48
铜币
678
威望
37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5-07-05
700年发展28世,非常符合科学逻辑。也标志着胡氏人丁兴旺!
新加坡南洋胡氏总会恳亲之旅,意义非凡。应该载入胡氏历史!
黄梅华林1叶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