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81阅读
  • 0回复

[网络转载]《三字经》的版本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08

三字经

正文: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豚,此六畜,人所饲。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人所同。
    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嘉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敬》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三传者,有《公羊》,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杨,文中子,及老、庄。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粱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之灭,国乃改。粱唐晋,及汉周,称五代,皆有由。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帝号纷,迨灭辽,宋犹存。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狄。
    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清太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至宣统,乃大同,十二世,清祚终。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彼颖悟,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咏呤。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上致君,下泽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三字经》的版本考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同唱儿歌,琅琅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
    《三字经》相传为宋末元初王应麟所编。《三字经》具体年代,待查考。
    据《宋史》《儒林传》本传记载,王应麟(1223—1296)南宋官员、学者。字伯厚,号深宁居士,又号厚斋。祖籍河南开封,后迁居庆元府鄞县(今浙江鄞县),理宗淳祐元年进士,宝祐四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官太常寺主簿、通判台州,召为秘节监、权中书舍人,知徽州、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等职。其为人正直敢言,屡次冒犯权臣丁大全、贾似道而遭罢斥,后辞官回乡(今浙江宁波),专意著述二十年。为学宗朱熹,涉猎经史百家、天文地理,熟悉掌故制度,长于考证。一生著述颇富,计有二十余种、六百多卷,相传《三字经》为其所著。
    王应麟是南宋人,《三字经》原著中的历史部分只截至到宋朝为止。(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了体现时代变迁,各朝代都有人对《三字经》的内容不断地加以修改或补充。仅目前所见的就有宋末元初的1068字本,明代的1092字本,明末的1122字本,清初的1140字本及1170字本等多个版本。并出现相关注解本、插图本、注音本。除汉文以外,还有满汉文、蒙汉文等对照的版本。还有英文译本、法文译本、拉丁文译本。
    流传过的《三字经》版本很多。已知明代就有人增补注解,如赵南星的《三字经注》。
    清康熙年间王相(字晋升)注解的《三字经训诂》和道光年间贺兴思注解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均为翻刻较多、流传较广的本子。此外,清代还有连恒的《增补注释三字经》,王淇的《三字经故实》,尚兆鱼的《三字经注图》,胡赓年的《初等音注图解新学三字经》,许印芳的《增订发蒙三字经》,蕉轩氏的《广三字经》等。辛亥革命后增补修订的有《绘图详注三字经》,《绘图增注历史三字经》等。将《三字经》译成少数民族文字的有:《蒙汉三字经》(富俊译),《满汉三字经》(陶格敬译)。
    《三字经》本文在各种版本中的增改,主要涉及历史部分。王相的训诂本说到宋,可能保持了初版情况。(“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十七史,全在兹”,已述尽宋的世系。)
    英人翟理斯1873年的《三字经》英译本,有“胡元盛,灭辽金,承宋统,十四君。大明兴,逐元帝,统华夷,传万世”增加元明统系八句,显然是明人所加。
    贺兴思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增补的关于元、明、清三代的历史,较王相训诂本增加了二十四句。其他版本对辽至清的历史,增补文字略有出入。值得指出的是,《绘图增注历史三字经》将明代历史部分的“至李闯”改为“李闯叛”。民国时期,有的本子又有了增补,如《绘图详注三字经》在贺本基础上增加有:“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增补内容也有涉及其他方面的。
    清末民初的著名学者章太炎〈字炳麟〉先生的《三字经》增订本,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流传最广的版本。
    1949年后,又对《三字经》进行修订。主要涉及一些民族史观内容的修订。如:
    1.关于元代历史的“莅中国,兼戎狄,九十年,国祚废。”改为“舆图广,超前代,九十年,国祚废。”
    2.关于清代历史的“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改为“清世祖,膺景命,靖四方,克大定。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道咸间,变乱起,始英法,扰都鄙。同光后,宣统弱,传九帝,满清殁。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古今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三字经》走上世界

    从明朝开始,《三字经》就已流传至中国以外的国家。
    根据记载,世界上最早的《三字经》翻译本是拉丁文。1579年,历史上第一位研究汉学的欧洲人罗明坚,到澳门学习中文,他从1581年就开始着手翻译《三字经》,并将译文寄回意大利。
    1727年,沙俄政府派遣一批人士到中国学习儒家文化,首先研读的就是《三字经》。其中一位学生罗索兴将它翻译为俄文,后入选培训教材,成为俄国文化界的流行读物。1779年,彼得堡帝俄科学院又公开出版了列昂节夫(1716~1786年)翻译的《三字经及名贤集合刊本》,因其内容与当时女皇叶卡捷林娜二世推行的讲求秩序的“开明专制”等政治策略不谋而合,政府遂正式“推荐给俄国公众”并走向民间。“俄国汉学之父”俾丘林(1777~1853年)曾在北京生活14年,深谙经史,更明晓《三字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影响,他在1829年推出《汉俄对照三字经》,并称《三字经》是“十二世纪的百科全书”。当时俄国教育界在讨论儿童教育问题,于是《三字经》成为“俄国人阅读中文翻译本的指南”,成为当时社会流行读物。普希金细读后,在作序时称赞此书是“三字圣经”。普希金研读过《四书》、《五经》,但对《三字经》情有独钟,如今普希金故居还珍藏着当年他读过的《三字经》。喀山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东方学系都以《三字经》为初级教材,而大多数入华商团和驻华使者的培训多以《三字经》为首选教材,因而,《三字经》在俄国文化历史上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
    韩国、日本也对《三字经》也非常重视。日本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8年)已印行由中国商船带来的各种版本的《三字经》。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1868~1921年),日本的私塾已采用《三字经》,后更大量出现各种仿制本,如《本朝三字经》、《皇朝三字经》等,多达二十多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三字押韵,介绍日本历史地理文化道德的《本朝三字经》。
    英国的马礼逊(1782~1834年)翻译的第一本中国传统经典就是《三字经》。1812年,他出版《中国春秋》英文版,包括《三字经》。修订后,1917年又在伦敦再版。
    1835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在他主办的《中国丛报》上刊载《三字经》。
    在法国,犹太籍汉学家儒莲(1797年~1873年),在1827年担任法兰西研究院图书馆副馆长后翻译出《三字经》(1864年法译本)。
    1873年曾任英国驻宁波领事翟理斯的英译本《三字经》
    1879年左托立的拉丁文译本《三字经》
    1892年香港政府督学艾泰尔的英译本《三字经》
    1900年翟理斯的第二次英译本《三字经》。
    1989年,新加坡出版潘世兹翻译的英文本《三字经》,被推荐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并成为新加坡的教科书。
    1990年,《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组织选编入《儿童道德丛书》,向世界各地儿童推介学习,成为一本世界著名的启蒙读物。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