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73阅读
  • 1回复

[网络转载]明清以来中国最有影响力十大家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13
一、凤阳朱氏 (1368年——1644年,历时276年)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1、太祖朱元璋(1328-1398)年号“洪武”1368年称帝,在位31年。 1368年建立明朝,定都南京,死于1398年,时年71岁。
    2、惠帝朱允炆(1377-1402)年号“建文”1398年即位,在位5年。明惠帝朱允炆,明朝无谥,清乾隆元年追谥「恭闵慧皇帝」,史籍称为建文帝。性寡断。惠帝,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朱元璋在世时,大封王室,20多个儿子均封为亲王,分驻各地,惠帝登基后,进行削藩,以统一军事,惹恼诸王,燕王朱棣其兵北京,1402年攻入南京,惠帝一说被烧死,一说外逃。
    3、成祖朱棣(1360-1424)年号“永乐”1402年即位,在位23年。成祖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1420年推翻明惠帝自立,1421年迁都北京,并下令编纂了《永乐大典》。死于1424年,时年65岁。
    4、仁宗朱高炽(1378-1425)年号“洪熙”1424年即位,在位1年。仁宗,明成祖长子,仁宗政治比较清明,采取一些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在位1年,死于1425年,时年48岁。
    5、宣宗朱瞻基(1398-1435)年号“宣德”1425年即位,在位11年。宣宗,仁宗长子,他和其父一样,比较能倾听臣下的意见与仁宗并称“仁宣之治”,宣宗时君臣关系融洽,经济也稳步发展。宣宗死于1435年,时年38岁。
    6、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英宗,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死于1464年,时年38岁。
    7、景帝朱祁钰(1428-1457)年号“景泰”1449年即位,在位9年。宣宗次子,英宗被俘后被拥立为帝,即位后,用于谦为兵部尚书,粉碎了瓦喇对北京的进攻,迫使瓦喇放回英宗,英宗放回后,景帝将其软禁,直到1457年,景帝病危时,英宗才又被拥为帝。景帝死于1457年,时年30岁。
    8、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1464年即位,在位24年。宪宗,英宗长子,宪宗好方术,溺于女色,致使宦官“奸欺国政”。1487年,宪宗死,时年41岁。
    9、孝宗朱佑樘(1470-1505)年号“弘治”1487年即位,在位19年。孝宗,宪宗三子。孝宗“更新庶政,言路大开”,使英宗朝以来奸佞当道的局面,得以改观。被誉为“中兴之令主”。死于1505年,时年36岁。
    10、武宗朱厚照(1491-1521)年号“正德”1505年即位,在位17年。武宗,孝宗长子。好逸乐,贪女色,是明朝有名的荒唐皇帝,因荒淫过度,死于1521年,时年31岁。
    11、世宗朱厚璁(1507-1566)年号“嘉靖”1521年即位,在位46年。世宗,宪宗孙,父兴献王。世宗前期颇有一些作为,诛杀宦官,节用宽民,但后期荒淫无度,****,多次爆发农民起义世宗因服丹药中毒死,时年60岁。
    12、穆宗朱载垢(1537-1572)年号“隆庆”1566年即位,在位7年。穆宗,世宗第三子。在位7年,死于1572年,时年36岁。
    13、神宗朱翊钧(1563-1620)年号“万历”1572年即位,在位48年。神宗,穆宗第三子。即位时才10岁,由皇太后陈氏及李贵妃主持政务。神宗亲政后,深居宫中,荒淫享乐,****,神宗时,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窥视中原。神宗死于1620年,时年58岁。
    14、光宗朱常洛(1582-1620)年号“泰昌”1620年即位,在位1月。光宗,神宗长子。是一个贪财好色的皇帝,由于淫欲过度,即位当天就病倒了,后因服用丹砂过度而亡。时年39岁。
    15、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号“天启”1620年即位,在位8年。熹****。努尔哈赤宗,光宗长子。在位时任用宦官魏忠贤,致使乘机攻占沈阳。熹宗死于1627年,时年23岁。
    16、思宗朱由检(1610-1644)年号“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南明皇帝:朱由崧安宗简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待考
    朱聿键绍宗襄皇帝隆武(1645年——1646年)隆武陵
    朱聿鐭文宗节皇帝 绍武(1646年)绍武陵
    朱由榔昭宗匡皇帝永历(1646年——1662年)永历陵
    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则是指由明太祖朱元璋开始,直至明思宗朱由检共16位明朝皇帝。


    朱氏后人比较有名的有朱元璋二十二世孙中科大校长朱清时。十八世孙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二、爱新觉罗氏 (1616年正月——1911年2月12日,历时295年)


    爱新觉罗是清朝皇室姓氏。满语“爱新”是族名,“金”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是以努尔哈赤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觉罗”(今黑龙江省伊兰一带)作为姓氏,发源地在宁古塔旧城东门外三里。“爱新觉罗”这一姓氏的含义是,金子般高贵神圣的觉罗族。
    庙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年号       皇陵
    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 顺治       孝陵
    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1796年~1820年 嘉庆       昌陵
    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1821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咸丰       定陵
    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   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 光绪       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 宣统       华龙陵园
    1、努尔哈赤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努尔哈赤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完成了统一女真各部大业,对后来满族共同体的形成,对加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辽东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2、皇太极
    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1643年),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在位期间,注意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确定满族族名,建立清国,为清王朝的确立和后来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
    3、顺治皇帝
    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继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清初满汉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极为激烈,而至顺治朝结束时,清廷击败了各种抗清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4、康熙皇帝
    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乱,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康熙也创下对后世产生积极影响的重大业绩,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5、雍正皇帝
    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他对有碍于皇权的反对势力大加挞伐,有效地改善了吏治,增加了国库收入,为乾隆朝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6、乾隆皇帝
    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他在将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顶峰的同时,也亲手将它带向低谷,他是影响中国18世纪以后历史进程的重要皇帝。
    7、嘉庆皇帝
    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顒琰亲政后,立即铲除贪赃枉法蠹国肥私的权臣和珅,使人心大快,复多方采取措施,力图保持康乾之盛世,但内忧外患重重,积重难返。由于腐败势力甚强,又缺乏新生机制,终难摆脱江河日下的命运。
    8、道光皇帝
    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在位期间,由于国力开始衰落,故极力提倡节俭,改革盐政,部分弛禁开矿,并整顿吏治。但由于腐败成风,阻力过大,奏效甚微。对鸦片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对时势无知,主要大臣懦弱无能,战略动摇无定,反而迫害禁烟主力,不能抵抗列强的侵略,酿成百年遗憾。
    9、咸丰皇帝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战火未息,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北京,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已无回天之力。
    10、同治皇帝
    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皇帝
    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皇帝
    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经历了十二位皇帝之后,爱新觉罗家族仅男性就有近3.4万多人,整个宗室的后裔有4.6万多人, 还有觉罗系统——努尔哈赤的曾祖父、祖父的后裔,
    计3.4万多人,合计有8万多人。按照男女比例,有学者估计,现当时爱新觉罗家族人口应该20万以上。
    在末代皇帝之后的几十年里,爱新觉罗和所有中国的家族一样,经历了大历史的颠沛流离。“爱新觉罗”一度成为一个讳莫如深的词,倘若用在自己的姓名里,意味着“阴谋复辟”。他们中的大多数改姓金、肇、毓,也有一些姓艾、罗、骆、赵……没有人能够统计,这个庞大而分支繁复的家族究竟人丁几何。几年前,曾经有媒体去寻访皇室后裔,然而无论是北京市满学会、中国社科院清史研究所还是北京市民委,都表示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资料。
三、蒋氏家族


    蒋家第二代蒋经国、蒋纬国、第三代蒋孝文、蒋孝武、蒋孝勇,蒋家三代6个男人都已经作古(除了刚归宗认祖的章孝严和已去世的章孝慈外),留下一门六位寡妇,不胜凄凉。
    蒋经国曾希望通过“梅兰菊”、“松柏常青”的涵义,延续蒋家第4代的血脉,蒋家第三代长子蒋孝文有一女蒋友梅,次子蒋孝武与前妻汪常诗有女儿蒋友兰、长子蒋友松,三子蒋孝勇的儿子是蒋友柏、蒋友常与蒋友青。
    蒋家第四代子孙目前大多从商或学习艺术,很少有人涉足政治,除了章孝严、章孝慈子女留在台湾工作学习之外,其他的子孙大都散居海外,远离台湾。如今,蒋家后代中除了章孝严依然活跃在台湾政坛外,其他人都远离政治,在文化、艺术界发展。
    蒋经国是蒋介石和原来的老婆毛福梅生的,还有蒋纬国,蒋经国和元配蒋方良(俄罗斯裔),共生了三个儿子,孝文、孝武和孝勇,这些人都已病逝,而第三个儿子蒋孝勇也生了三个儿子,友柏、友常、友青。蒋友柏就是蒋孝勇的长子,他的母亲蒋方智怡,就是近几年来蒋家最活跃的女性,常在不少公开活动中代表蒋家发言。
四、毛氏家族

    毛氏家族原籍江西。明朝开国时,始祖毛太华随大明汉军远征云南澜沧(今云南省丽江)。明朝洪武十三年(一三八○年),毛太华因为在驻军期间立有军功,朝廷准许回内地定居。毛太华年老移居湖南湘乡县。
    十年后,他的两个儿子又迁到邻近的湘潭县韶山冲。这里位于湘潭、乡、湘乡三县的交界处,地处湘江中游西岸四十公里,群山环抱,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从此,毛氏宗族在 这里垦荒务农。到毛这一辈,已传二十代。


    主席总共有30位后人;其中在革命战争中牺牲6位,病故2位,被共和国法院判重刑2位(其中一位自杀),共有9个子女,其中牺牲1个,因在战争中无力养活送人后失踪4个,出生后夭折2个,健在的2个,总计健在的后人还有14位;已延续到第四代,重孙8岁,重孙女2岁。毛主席经常教导他的子女:“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把我挂在嘴上吓人”、“要靠自己生活”。毛主席的后人,始终都按他的教导,夹着尾巴做人,不向国家索取特殊待遇,过着贫民百姓的生活,平平淡淡的活着。
    毛主席有一亿三千多万元的钱款遗产(主要是稿费),按法律规定,应留给后人,然而都被二代权人批为归公了,毛主席的子女一分钱的遗产,也没得到。从毛主席那里得到的仅仅是毛思想。
五、宋氏家族


    宋氏家族是指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宋子文等人的家族。
    父:宋耀如,1863年2月—1918年5月3日,海南文昌人。原名韩教准,字耀如。乳名:阿虎
    母:倪桂珍,1869年—1931年7月23日,浙江余姚人,倪蕴山之女。母亲姓徐,是徐光启的后裔。
    他们有三子三女,分别是宋霭龄、宋庆龄、宋子文、宋美龄、宋子良和宋子安。
    宋耀如和倪桂珍现葬于上海市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宋霭龄,女,1889年7月15日—1973年10月20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美国纽约。丈夫:孔祥熙。
    宋庆龄,女,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生于上海,1981年5月29日20时18分病逝于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现葬于上海市宋庆龄陵园。丈夫:孙中山。
    宋子文,男,1894年12月4日—1971年4月25日,生于上海,去世于旧金山。妻子:张乐怡
    宋美龄,女,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3日,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丈夫:蒋介石。
    宋子良,男,1899年—1987年,生于上海,去世于纽约。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去世于香港。
    宋子安,男,1906年—1969年2月25日,生于上海,去世于香港。
    宋美龄,蒋介石的夫人及外交助手。
    宋美龄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897年生于上海,幼年在家学英文。1910年去美国,后在威斯理女子大学就读。回国后,参加基督教女子青年会活动。曾在电影审查委员会、童工委员会任职。1927年12月在上海同蒋介石结婚,后广泛参加社交、政治活动,并担任一些妇女团体、儿童福利团体的领导职务。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亲赴西安,支持和平解决。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1943年随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任翻译。1948年代表蒋介石去美国求援。1950年从美国去台湾。1974年,国民党十届五中全会授予她“中山奖章”。1975年蒋介石病逝后不久即去美国就医、定居。1976年曾回台湾小住。1986年10月,回台湾参加蒋介石百年冥寿纪念活动。宋美龄著有《西安事变》、《中国的和平与战争》等。[1]
    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女士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人。
    宋美龄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传奇女性,通过蒋、宋联姻,把孔、宋财团和蒋介石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四大家族的政治和经济联盟,统治中国长达22年之久,其深厚的美国文化背景把蒋介石政权和美国政府紧紧连在一起。
    宋子文,民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金融家。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1925年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长。1928~1930年间通过谈判收回关税自主权,使中国有权确定关税税率和监督税收。1942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后曾与美国国务卿赫尔签订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次年与外国谈判收回各国在华的治外法权。1945年出席联合国大会任中国首席代表,同年6月去莫斯科与斯大林会谈,8月签订中苏友好条约。1949年去香港,后移居美国纽约。1971年4月卒于旧金山。
六、浙江绍兴俞家


    俞家是浙江绍兴的名门望族。这个家族说起来还和曾国藩有关,曾国藩的孙女,嫁给浙人俞明震,俞明震何许人也?俞明震(1860-1918),字恪士,号孤庵,浙江绍兴人,著有《孤庵诗存》四卷。晚清知名于诗界、教育界、政界。俞家共有三兄弟,分别是俞明震(恪士)、俞明观、俞明颐(寿臣、寿丞)。甲午战争时,俞明震曾协助唐景崧据守台湾。俞明震还曾担任厘捐总局局长,甘肃省学台、藩台等职。也曾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任督办,也即校长。
    明震的岳父曾纪泽(曾国藩长子),曾出任驻英、法公使,后又兼充驻俄公使,与沙俄谈判修改《里瓦几亚条约》,经过曾纪泽的力争,《里瓦几亚条约》被废止。名闻一时,有爱国之声,为中国第一代外交家。
    俞明震长子俞大纯,即俞启威之父。俞大纯曾留学日本、德国。归国后曾任北洋军阀政府工艺局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等职。俞大纯娶妻卞洁君,生下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性格各异,职业不同,人生道路也各走各的:
    老大俞启孝出生于北京,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天津当教授;老二俞启信在德国出生,专攻化学,在一家兵工厂工作,后来长期患病;老三即俞启威,生于北京,幼年随母亲住在南京,人称“三少爷”;老四俞启忠,学农,五十年代从美国回国,在北京当教授。
    俞家的大姐俞珊,其实排行老大,出生于日本,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喜爱文艺,成为演员。父亲以为名门出“戏子”,很不光彩,一度要登报脱离父女关系。后来,俞珊主演《沙乐美》、《卡门》,上海各报登载她的剧照、报道,受到社会尊重,在她当年的追星族中,竟然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诗人徐志摩。很多朋友在她父亲跟前称赞她的成功,父亲也就只得作罢。俞珊后来嫁给当时正热心于戏剧改革的戏剧家赵太侔。赵太侔,又名赵畸,山东益都人,是1930年代国立山东大学的校长。
    小妹俞瑾,是妇产科专家,1955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一生从医,洁身自好,既不过问政治,也不爱好文艺。据俞瑾回忆,她出生后,家里还很阔绰。那时,俞宅在上海哈同路(今铜仁路),父亲出入总坐小汽车,只消给霞飞汽车公司挂一个电话,轿车马上便会上门而来。但在俞明震去世之后,俞大纯依然花天酒地,家道日渐衰落。到了1930年前后,俞大纯在担任交通部陇海铁路局局长时,得罪了山东新军阀刘峙,丢了官,躲到上海家中“赋闲”,家境一落千丈。
    俞三少爷俞启威启威后来与范瑾结婚,范瑾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日报》社社长;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范文澜的妹妹。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俞启威(黄敬)被任命为天津市第一任市长兼市委书记,1952年调北京出任第一机械部部长。俞启威和范瑾育有二子:长子强声,次子正声.
    明震小妹俞明诗,是陈三立的夫人,这个陈三立就是维新派主将,湖南巡抚陈宝箴(1831—1900)的大儿子,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但戊戌变法后,甚少插手政治。陈三立是俞明震的好朋友,俞明诗还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陈寅恪、大画家陈衡恪的母亲。陈三立与俞明诗生有陈衡恪、陈寅恪、陈隆恪三子,及一女陈新午。
    俞三少爷俞启威启威后来与范瑾结婚,范瑾曾任北京市委常委兼北京市副市长、《北京日报》社社长;是著名历史学家,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范文澜的妹妹。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俞启威(黄敬)被任命为天津市第一任市长兼市委书记,1952年调北京出任第一机械部部长。俞启威和范瑾育有二子:长子强声,次子正声.
    明震小妹俞明诗,是陈三立的夫人,这个陈三立就是维新派主将,湖南巡抚陈宝箴(1831—1900)的大儿子,陈三立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但戊戌变法后,甚少插手政治。陈三立是俞明震的好朋友,俞明诗还是“中国最后一个大儒”陈寅恪、大画家陈衡恪的母亲。陈三立与俞明诗生有陈衡恪、陈寅恪、陈隆恪三子,及一女陈新午。
七、孔祥熙家族


    孔祥熙是祖籍山东曲阜,祖上在明末迁往山西太谷。孔子家族自乾隆年间之后就一直未修家谱,他们这一支系自孔闻美便未能入谱。民国初年,孔祥熙路过山东济南,结识了与孔府血缘关系较近的八府长孙孔祥勉,请其代查族谱,通过孔祥熙提供上溯几代的名字,查实属于孔氏“六十户”中的“纸坊户”。孔祥熙得知自己孔裔身份后十分高兴,以德国设计的青岛电话机械纲络蓝图一份酬谢孔祥勉,日后常以孔子七十五代孙的身份示以众人。
    1930年,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孔德成主持编修《孔子世家谱》,孔祥熙不仅捐款大洋一千元,还派员四处查访孔氏族人。他在《孔子世家谱》卷四十九“纸坊户”谱中占据了将近六面。
    1943年11月1日,孔祥勉的长子孔令朋于重庆举办婚礼,由孔祥熙任证婚人,他在致词中讲了一个故事,说是1937年以特使身份代表国家参加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加冕礼,泰晤士报曾刊出一幅漫画,画有一棵大树,旁倚一支蘑菇。文字说明是英国王室的历史与孔子家族相比,犹如蘑菇之比大树。在座宾客都认为这是个再好没有的比喻。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清光绪六年八月初七)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其父亲孔繁慈,是清末贡生,早年做过票号生意,后开办私塾授课。其母亲庞氏,知书达礼,在孔祥熙4岁时,就亲自教他诵读《三字经》、《论语》,为其启蒙,但不幸于1886年病逝。
    1900年,孔祥熙因为毕业成绩优异而被潞河书院推荐往美国欧柏林大学(Oberlin College)继续深造。次年秋,孔祥熙抵达位于美国中部俄亥俄州的欧柏林大学,主修理化课程;两年以后,又兼习社会科学。1905年夏,孔祥熙从欧柏林大学毕业,又考入位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著名学府——耶鲁大学,并于两年后荣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孔祥熙考入耶鲁大学不久,曾赶往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市,拜见途经那里的孙中山。向孙中山发誓要追随其从事**工作,并要求加入同盟会。孙中山欣然应允。
    1907年秋,孔祥熙学成归国,直接返回太谷故里,创办了当地第一所中学“铭贤学校”(英文名为Oberlin Sansi MemorialSchool,是山西农业大学的前身)。他自任该校校长,兼教史地、体育,并四处聘请外国传教士及其他人才为教师,开设数学、生物、矿物、国文、音乐、经史等课程,培养德、智、体均衡发展的新式人才,从而为太谷教育事业的近代化作出了一份不菲的贡献。
    1908年,孔祥熙和其在潞河书院就读时的女同学韩玉梅结为夫妻。
    1912年,当他看到火油已成为中国百姓夜间生活照明的必需品时,立马判定经营火油生意有厚利可图,于是设立祥记公司,向英国亚细亚火油公司交付40万银元作为保证金,取得了在山西全省经销亚细亚“壳牌”火油的总代理权。从此,孔祥熙走上了经商致富之路,每年都能通过经销“壳牌”火油获取一笔丰厚的利润。在孔祥熙开始走上经商致富之路的得意时刻,他的结发妻子韩玉梅因染上肺病而撒手西去。这一意外的打击使得孔祥熙一度悲痛不已,意兴阑珊。偏偏在这个时候,国内政治形势又因为袁世凯镇压了孙中山等人领导的“二次**”而日益恶化。于是,孔祥熙只好压抑丧妻之痛,追随孙中山前往日本,从事**活动。
    在协助孙中山成立中华革命党的过程中,孔祥熙结识了著名华侨资本家宋耀如的长女、时任孙中山英文秘书的宋蔼龄。两人于1914年春在日本横滨结为夫妇,并在1915至1921年间陆续生下两双儿女,即长女孔令仪、长子孔令侃、次女孔令伟(原名孔令俊)、次子孔令杰。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另行成立国民政府以后,孔祥熙极力劝说时任武汉国民政府财政部长的宋子文到南京投靠蒋介石,为其当家理财,并和夫人宋蔼龄一起促成了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事。从此,他的政治命运便和蒋介石紧密联系在一起。
    1933年3月,孔祥熙从欧洲回国,随即于4月初出任中央银行总裁,积极协助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宋子文实施废两改元,以在中国确立统一的银本位币制。同年10月,因为反对蒋介石不顾财政困难任意增加“剿共”军费等原因,个性刚烈的宋子文毅然辞去行政院副院长兼财政部长的职务。蒋介石随即敦促孔祥熙接任这两个职务,以为他发动“剿共”内战提供财政支持。孔祥熙假意推辞一番后,先于10月底就任行政院副院长,又于11月初就任财政部长,并仍兼中央银行总裁。从此,他掌握中国财政金融大权,长达11年之久。
    1947年秋,孔祥熙以陪护宋霭龄治病为由,由上海赴美国纽约定居,从此再未踏上中国大陆一步。两年后,国民党政权在大陆覆亡,蒋介石率残兵败将退踞台湾。又一年,蒋介石宣布复任“总统”之职,并聘孔祥熙为“总统府”资政。12年后,孔祥熙因思念中华故土,由美国赴台北定居至1966年。同年,他改变在台北颐养余年的初衷,飞返美国求医。
    1967年8月16日,孔祥熙因突发心脏病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
八、湖南湘乡曾国藩家族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他倡导洋务运动,创立湘军,在治家,治军,治国,教育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树。
    曾祖讳竟希,诰赠光禄大夫,妣彭氏,诰赠一品夫人。
    祖讳玉屏,字星冈,诰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妣王氏,诰封恭人,累赠一品夫人。
    考讳麟书,字竹亭,湘乡县学生员(塾师),诰封中宪大夫,累封光禄大夫。妣江氏,诰封恭人,累封一品夫人。
    仲父讳鼎尊,早卒。
    叔父讳骥云,字高轩,以公官“贝也”封光禄大夫。
    兄弟辈:
    五个兄弟,四个姐妹,老大是姐姐,他是兄弟辈里排行最大的。
    曾国潢:1820-1886。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
    曾国华:1822-1858。字温甫,族中排行第六,是曾国藩父亲曾麟书的第三子,因为出继为叔父曾骥云之子。后战死于三河镇。一说于庐山道观外采药时失足跌下山崖而死。
    曾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是曾国藩的三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曾老九”。
    曾国葆:1828-1862。字季洪。后更名贞干。是曾国藩五弟。病逝于军中。
    曾国藩后裔中比较出名的有:
    曾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是曾国藩长子。官至兵部左侍郎。
    曾国藩直系第四代孙,曾宝荪创办“艺芳”女校,后来去了台湾,继续任“国大代表”。曾约农任台湾大学教授,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
    曾宪植是曾国荃的玄孙女,很早投身革命,解放后长期在全国妇联工作,担任过全国妇联的副主任等职。她曾是叶剑英元帅的夫人,与叶帅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叶新平。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因两人工作都很忙,儿子便交给了住在湖南老家的曾宪植的父亲曾镇渭代为抚养,同来的还有叶帅与前妻的儿子叶选平。两兄弟都在曾家长大,上学,叶帅也曾多次来过曾家看望儿子。叶选平离开曾家较早,叶新平直到解放初,叶帅在广州工作,曾镇渭电告叶帅,才由叶帅接去。叶新平后来在国防部工作,“蚊革”时备受迫害,右手被打断,现在左手写字,书法亦精。
    《曾文正公全集》由曾国藩撰写,李鸿章之兄、湖广总督李瀚章编辑,共167卷,初于1876年刊行,几经刻印,卷数不一。全集包括奏搞、批牍、治兵语录、文集、诗集、杂著、日记、书扎、家书、家训等部分。但流传至今,并受世人重视的,亦只有其中的“家书”真正遗留下来了,难怪著名学者南怀谨在《论语别裁》中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
九、浙江绍兴周氏


    绍兴周氏始祖元公.宋封汝南伯,元封道国公,学者称濂溪先生,从祀文庙。元公即是赋《爱莲说》,以淤泥而不染”而名垂青史的周敦颐。鲁迅,周恩来这两位伟人讲话不是一个地方的口音,却是本家或同宗,都出生于浙江绍兴周氏家族,周恩来的宝佑桥周氏和鲁迅的鱼化桥周氏在绍兴生存繁衍各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但他们却是同源不同流,同宗不同族,相互之间没有传承隶属关系或房分关系。鲁迅原名周树人。论辈分,鲁迅是周恩来的远房堂叔,大他17岁。鲁迅诞生于绍兴。周恩来在江苏山阳(今淮安)出世,祖籍绍兴,祖父攀龙先生到淮安做官,举家北迁。他本人只在淮安住到十二岁,然后去东北,去天津,在南开又从事学生运动又演话剧,所以北京话讲得不错,但也有相当浓重的乡音;绍兴话未听他讲过。鲁迅讲的据说是一口绍兴话。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
    周作人 (1885~1967)
    现代散文家、诗人。文学翻译家。原名栅寿。字星杓,后改名奎缓,自号起孟、启明(又作岂明)、知堂等,笔名仲密、药堂、周遐寿等。浙江绍兴人。鲁迅二弟。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1906年东渡日本留学。1911年回国后在绍兴任中学英文教员。1917年任北京大学文科教授。“五四”时期任新潮社主任编辑,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发表了《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等重要理论文章,并从事散文、新诗创作和译介外国文学作品。他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五四”以后,周作人作为《语丝》周刊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写了大量散文,风格平和冲淡,清隽幽雅。在他的影响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废名等作家在内的散文创作流派,一个被阿英称作为“很有权威的流派”。
    周立波(1908年8月9日—1979年9月25日),原名周绍仪,字凤翔,又名周奉悟。湖南益阳人。他的长篇小说《暴风骤雨》和参与编剧拍摄的《解放了的中国》影片,先后获得斯大林文学奖金,《湘江之夜》获全国短篇小说一等奖。他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优秀作家。1979年9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出版有《周立波短篇小说集》、《周立波散文集》、《周立波选集》、《立波文集》。
十、浙江临安钱氏

钱王陵 吴越国王钱鏐的陵墓

    中国江南一带,有一个大家族:钱氏家族,堪称近代望族。钱家后裔在江浙地区分布甚广,我们熟知的三钱:钱学森属杭州钱氏,诺贝尔奖获得者钱永建是其堂侄;钱三强乃湖州钱氏,其父是新文化运动著名人物钱玄同;钱伟长则是无锡钱氏,与钱钟书同宗,都称国学大师钱穆为叔叔。钱氏家族“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
    据考证他们是吴越国王钱鏐(852——932)的后嗣。近代以来,钱氏家族出现了人才井喷现象,遍布于世界各地,横跨各界各领域。除上述三钱外,诸如钱其琛、钱俊瑞、钱正英、钱复、钱基博、钱文钟等均系钱门。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
    人们都惊异于钱氏家族的才华,什么原因让这个家族如此枝繁叶茂,又硕果累累。让我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吴越王钱鏐贯彻“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国策,礼贤下士,广罗人才;奖励垦荒,发展农桑。特别是他在统治区内兴修水利,修建钱塘江海堤和沿江的水闸,防止海水回灌,方便船只往来。人称“海龙王”。在位四十年,战争很少,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其后的钱氏三代五王,都在祖上治世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变革,成了五代时期最为富有的国度。赵匡胤吞并所有藩国,统一中原后,就把目光转到了吴越国上。他想挥师南下,统一中国。钱鏐的孙子钱弘俶遵循了祖训,带着全族三千余人赶赴开封,面见宋太祖,俯首称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纳土归宋事件。富饶美丽的江南河山,避免了一次血雨腥风的践踏。钱弘俶委曲求全的举措,让赵匡胤轻而易举地实现了统一。钱氏家族也得以保全宗脉,江南百姓更得以免遭战争之苦,这无疑是出于钱鏐和钱弘俶的睿智选择,安宁了一方。由北宋编写的《百家姓》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由于赵氏为帝,所以将“赵”姓排在第一位;将“钱”姓排为第二,都是因为当年的老百姓拥戴钱氏国王为和平统一中国所做的抉择。
    吴越国三代五王,尤以开国钱鏐、归宋钱弘俶功德卓著。特别是钱弘俶,他不比一般的亡国之君,没有陈叔宝的荒淫,没有李后主的懦弱。但只有他在北宋未发一兵一卒之时,纳土归宋。有如此君王,乃吴越百姓之福。
    钱氏功德之伟,历代帝王谁能与之比肩。其后裔繁茂,人杰辈出,乃祖上之阴功也。搜得《钱氏家训》(钱鏐著),其中不仅是教化之语,亦颇多人生智慧,愿天下人多多学习。
    钱氏家训
    个人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中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家庭
  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六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古同烹),忠厚传家, 乃能长久。
    社会
  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救灾周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从行,造河船以济众渡。兴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社仓。私见尽要铲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当亲,亦不可曲为附和。
    国家
  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宇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3-14
明清以来中国最有影响力十大家族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