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154阅读
  • 2回复

[网络转载]浙江省金华婺城区下窑村,传承好家风400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3-22
来源:  婺城新闻网(2016年2月26日)  作者:记者章一平 见习记者 陈谊
一场梦赚来的第一桶金

  下窑和上窑这两个自然村很早之前是烧窑的。村里黄土资源丰富,是个烧陶器的好地方。据村里老人介绍,下窑村缸窑主要烧制水缸、酒坛等陶器。窑洞老板姓胡,叫胡田有,他还有一个兄弟。兄弟俩人分别管理着下窑和上窑两个缸窑。缸窑规模较大,窑工就有一百多人,基本上从外地迁徙过来,每天到饭点,缸窑的管理者就在上窑和下窑的中间点敲梆为号,让大伙集体吃饭。
  关于胡田有,下窑村还流传着一个传说。传说窑主胡田有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了一条火龙。醒来后,胡田有便想着如何火中求财。烧窑成本很高,还要招募工人,由于他缺少财力,经济很紧张。“困了就有人递枕头”,好运来时就是这么巧,刚好外地一个老板过来大量收购水缸等陶器,并支付了一大笔订金,让他开工烧窑。等到胡田有把陶器烧好,运到送货地时,发现根本没有这个老板。于是,胡田有把陶器就地卖了,得到了两笔钱,从此生意兴隆,发家致富。
  记者在东古城自然村还听到了这个传说的另外一个版本,相传胡田有一次走亲戚,结果酒喝多了,在回来的路上摔了一跤,摔得鼻血都流了出来。走到古城畈的樟树下时,看到樟树旁有个老人家正在晒棉花,便向老人家要了两块棉花,塞进鼻孔堵住鼻血流出。胡田有接着往家走,走在路上觉得鼻子里的棉花很胀,便随手拿出一块棉花往边上的水塘一扔。“扑通”一声,水塘里传来一声响。胡田有觉得奇怪,便把另外一块棉花拿出来一看,发现竟是块金子。胡田有就是靠着这块金子,回到下窑村后建起了缸窑。此后的一个晚上,胡田有梦见财神爷指点他把酒坛运到绍兴去销售,还说下船时会有人来接货。胡田有兴致冲冲地把酒坛运到了绍兴,结果下船时并没有人来接货。胡田有这下傻眼了,以为要走一趟冤枉路。他干脆把酒坛运往绍兴城里去卖,万万没想到的是,酒坛在绍兴销量极好,一下子就卖完了。从此,胡田有打开了绍兴的市场,生意就越做越大。
  听着胡田有的传奇故事,记者来了古时烧窑的现场,如果不是村里人的指点,已经完全看不出缸窑的痕迹。缸窑前相对平坦的地方已经立起了一幢幢房子,缸窑的山体部分也是绿树成荫,一条上山的黄土路依稀可以让人知道这里原来是烧窑的窑址。

姜姓最早定居,其他大多是窑工的后裔或手工业者

  下窑村是个“移民村”,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在古代这里经常是战场。王兆丰说,村民在山上田里干农活时,时常能从地里挖出箭矢。古代人口一直不太稳定,没有形成家族式的大姓。下窑村姓氏较杂,人口较多的有胡、施、张、王、姜5姓,其中姜姓是最早定居下窑村的。胡姓是缸窑老板的后裔,其余的杂姓则是窑工的后裔。
  姜姓居住在东古城自然村,是下窑村最早的原住民。村民姜振丰是《凤林姜氏宗谱》的收藏者。
  在姜振丰家中,记者看到了1948年重修的《凤林姜氏宗谱》,该宗谱共20卷。尽管年代久远,但20卷宗谱保存完好。据该村今年69岁的村民姜岳相说,东古城姜氏的始祖为荣九公,但不知是何年代迁居到东古城的。为此,记者翻阅了《凤林姜氏宗谱》,但在荣九公古城各支图这一章中没有迁至东古城的时间记载。于是记者另辟蹊径,翻阅了荣八公金村各支图,文中记载荣八公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戊戌年间始迁金村,荣九公与荣八公为兄弟,因此荣九公也应于明万历二十六年左右始迁东古城。由此推算,该村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依据民间传说,姜氏一般都认为自己的祖先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的开山之祖姜子牙。传姜姓来源于远古的炎帝神农氏。身为我国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出生于陕西岐山西南方的姜水河畔,于是他就以姜作为己姓,子孙世代相传。姜姓与姬、媙等20个古姓均起源于公元前两千多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
  从唐宋时期开始,姜姓分布于浙江、河南、河北、江西、安徽等地。《凤林姜氏宗谱》的卷之九中对姜氏世系的来源也有详细记载。卷之四中记载了凤林姜氏第一世太公,名姜翁,宋朝时绍兴人,“翁名字失载自山阴来居南住山下(今凤林)行医无子以女入赘六一公,为凤林创始,又二世遭家难,遂用翁姓为姜”。第二世闾邱先生,今祀之为土地神;第四世赵文人,开姜氏诗书之史;第六世章枫山先生,兴姜氏理学之风,姜氏文化由此开始。
  在历史长河中,姜姓后人继姜子牙后涌现出无数能人志士,明朝时期,婺州、兰溪一带出现过姜琏、姜麟父子及姜应甲、姜纲等四位进士,四人皆为官员,他们著书立说,且为官清正廉洁,深受百姓爱戴。
  据《凤林姜氏宗谱》记载,为激励姜姓子弟勤学苦读,古时和近代姜氏均设有“奖学金”,以鼓励族人发奋读书。《凤林姜氏宗谱》是姜姓后人的传家宝,该村几百年厚重的历史就保存在这20卷古老的宗谱中。据姜振丰的家人说,每年农历的六月初六这天,姜振丰都会将家谱摆放在院中“晒谱”,以防潮湿、虫蛀。

垅里村,手工业者的集聚村

  垅里自然村的村民要比下窑村迁徙得晚,今年71岁的王汝松之前当了20多年大队长和村支书,他清楚地记得垅里村最早的一批人是1912年从温州迁徙而来,而后从温州、台州其他地方相继迁徙了许多手工业者。垅里村成了手工业者的聚集村落,弹棉花、穿蓑衣、卷黄烟是他们农活之外的重要经济来源。
  王汝松说,弹棉花的陈家最早迁徙到垅里村,当时陈家有兄弟四人,老三会弹棉花。后来逐渐发展,陈家下一代的男子大都学会了弹棉花的技巧,有十多人都会弹棉花。王汝松年轻时也学过弹棉花,后来还在经济合作社里从事弹棉花。他说,跟着师傅弹棉花是一件很辛苦的活,旧时的手工业者都把这门手艺当成是自己立身的根本。师门传承非常严格,师傅对徒弟有着苛刻的要求,不仅是工作时师傅说什么徒弟必须做什么,就是平时生活中,徒弟都要看师傅眼色行事。吃饭时,徒弟要先给师傅盛饭,然后再自己吃饭,徒弟吃饭必须要快,不然等师傅吃完了,碗筷一放下,师傅看你两眼,你也必须要吃完了,没吃饱只能自己饿肚子。
  王汝松学艺出师后,也带着徒弟在下窑周边村弹棉花,相对较远的地方就是白龙桥集镇。王汝松说,那时弹棉花是3元钱一床棉被,后来到经济合作社时,已经是4元一床。生产队那时候条件差,农家提供的棉花很多都是旧棉被拆下来的,又破又烂,味道也很难闻,而且有些旧棉被里还有小孩子的粪便。弹棉花的人要把里面有用的棉花整理出来,整个过程非常辛苦。王汝松成了下窑大队的大队长后,便很少外出弹棉花。如今下窑村还有五六名弹棉花手艺人,等到冬天农闲时候,便带着工具,走上祖辈一路走来的道路。
  下窑村有句俗语:“上半年穿蓑衣种种田。下半年弹棉花过过年。”弹棉花的工作一般都是下半年,新棉花上市后,买点新棉花然后请人弹一床棉被。而穿蓑衣则是上半年,上半年雨水丰富,农民下地干活时,蓑衣是必不可少的挡雨工具。垅里村从事穿蓑衣的是一户姓叶的人家,也是从温州移民过来。穿蓑衣的历史相对较短,据王汝松说,这门手艺在叶家的祖父辈时就结束了。

转虹桥,通往城镇的爱心桥

  9000年来,婺城文明薪火相传,从未间断。罗埠镇山下周遗址埋藏着婺城9000年的文明之源,4000年前青阳山遗址,我们的先民依然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再往后,是距今3000多年的汤溪镇贞姑山商周时期遗址,商周晚期的白龙桥老鹰山遗址,还有汤溪县志记载的距今2000多年的太末县城……
  而晚商周时期的西古城老鹰山遗址就在下窑村西古城自然村旁,据王兆丰介绍,小时候他们经常在老鹰山玩、劳作,还曾捡到过陶器碎片。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据考,婺江古河道曾依村而过,婺江改道后,这里剩下了纤夫拉纤时走过的纤道和装船的码头。现土名叫王梯堪、古城堪、转虹桥、仰天码等地方均为原古河道的纤道和码头。
  今年86岁李启生是村里的老支书,他说,在他小时候,在原河道边,还有纤夫拉纤所走的纤道,后来因为时代变迁,就没有了。
  400多年的古村定然会留下不少时光积淀的痕迹,砂罐窑、上窑陶窑、下窑陶窑、转虹桥便是其中最出名的几处。
  转虹桥即在婺江古河道边上,这里也是纤夫拉纤时曾经走过的纤道。在王兆丰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这座建成于清朝光绪年间的石拱桥。转虹桥全长约5米,宽约2米,桥面上已经布满了泥土,桥拱用一块块花岗岩砌成。据老人说,下窑村很长时间里都属于兰溪市管辖,民国时,村民需要上交的粮食都是交到兰溪。当时的兰溪市马达镇是周边有名的小镇,村民赶集都是前往马达镇。
  王兆丰说,转虹桥是由姜进田捐助建造的,姜进田当时是本地著名的乡绅,在村民中非常有影响力。他在兰溪负责管理育婴堂,回家途中要路过此地,后来为了村民方便进城,便捐资修建了转虹桥。

治水让乡村重现昔日美景

  沧海桑田,时间是最大的改变者,纤道如今变成了农田小道,码头也没有了当年的影子。下窑村山塘水库遍布,景色宜人。过去几年发展的畜禽业养殖,由于没有进行污水处理,直接影响到村民的生产生活用水。2015年,婺城区加快进行“五水共治”行动,下窑村村两委进行了畜禽业整治工作,拆除了26家,另与2家签订了停养协议,剩下一家浙江省农业龙头企业和其他4家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王兆丰说,这些养殖场已经全部进行了提升改造,建立了沼气池等现代化处理设备。下窑村还整治了下窑师塘、山下施门口塘。记者看到水塘里清澈的池水,水面没有塑料袋等垃圾,与记忆中的小时候农村池塘一样,是孩子夏日玩耍的好地方。
  2015年婺城区大力推进的垃圾分类也是环境整治的一大“工程”。下窑村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两个垃圾桶,小点的垃圾桶上写着“厨余垃圾”,大点的垃圾桶上写着“其他垃圾”。垃圾分类提高了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了过去的不良习惯,让他们意识到美丽乡村建设是每一个人的责任。王兆丰说,实行垃圾分类以来,房前屋后的垃圾死角得到清理,道路上也干净许多。走到村里的印象不一样了,没有了以前“脏、乱、差”的感觉。
  下窑村环境的变化让许多人都有感触,白龙桥镇敬老院就坐落在下窑村,每天都有人到敬老院,他们纷纷称赞下窑村的巨大变化。王兆丰说:“下窑村民风淳朴,村民对村里工作都非常支持。村两委2016年的工作重点是文化礼堂建设,向村民讲述下窑的历史,传承400多年的好家风,让后人知道先辈的勤劳,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
  下窑村有一家300多亩的康乐福农业观光园,里面种植了许多名贵苗木、古树和水果,边上还种植了60亩的红心猕猴桃。让游客在园区里采摘时令水果,享受田园生活,边上还有一座上湖垅水库,喜欢钓鱼的游客可以尽情垂钓。王兆丰说,观光园是村里的一个发展方向,农业休闲园区吸引了游客,村民可以发展农家乐等配套服务。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7-03-22
主姓胡的下窑村:住在“窑”上的古村落
来源:婺城新闻网(2016-04-05)记者:陈倩 通讯员:范进飞


  一个普通的小村子,村里不少人都搬走或是外出务工。除了当地人,似乎鲜少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瓷窑,千百窑工汗流浃背劳碌于窑场,万千陶器云集,车来人往,一片繁忙火热的景象。弹指一挥间,四百余年已过,曾经辉煌的历史悄然地远离。渐渐地,因为文化礼堂的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知道下窑村蕴含丰富的“窑”文化,才发现,小小的村子还隐藏着巨大的宝藏。
  “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下窑村曾是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陶瓷窑,400年后,该村又历久弥新,依托文化礼堂建设,融合地方特色,提炼地方文化,形成了“窑火传承”特色项目,并让“窑文化”以崭新姿态走近窑乡后代,延续民俗文化的根。


  下窑村以“窑”立村,在村后东南——西北走向黄土岗上,原有上窑和下窑两座陶瓷窑,下窑位于西北下首的下窑旁,因名下窑;上窑位于东南上首的上窑旁,因名上窑。村有胡、张、李诸姓,主姓胡。据《长山安定胡氏宗谱》载,山下施人胡世龙(1701-1774)胡世凤(1703-1752)两兄弟于清雍正年间在村西北筑陶窑,烧陶瓷为业,遂住窑地,发展成村。


  1、以窑为名,回首往事
  下窑村在古代曾经是个“移民村”,因人口一直不太稳定,没有形成家族式大姓,人口较多的有胡、施、张、王、姜5姓,其中姜姓是最早定居下窑村的,胡姓是缸窑老板的后裔,其余的杂姓则是窑工的后裔。
  村里黄土资源丰富,是个烧陶器的好地方。下窑村的陶瓷制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缸、坛、罐、碗、瓮、花盆等。经由当时的窑洞老板胡田有将烧制的酒坛销至绍兴而远近闻名,成为了绍兴地区主要的酒坛供应商。当时的下窑人以窑为业,以窑为生,“下窑村”的村名也是由因“窑”而演变而来。
  自销路打开后,下窑一带尤其是老鹰山一带,大大小小的窑多如牛毛,每当一座窑开始烧制瓷器时,总会充满仪式感:赤着上身的窑工,手执火把,面色凝重的喊一声“点火”,然后窑工们开始点火鼓风,“轰一声,有时候那火龙一下就从烟囱里蹿出来,紧接着黑烟也冒出来。”村里的老人回想着当时烧制时的场景,在烧制完成后,烧好的陶瓷酒坛子经贴花,手绘,再一次送入另一道窑炉中烘烧,这样一个完整的陶瓷酒坛子就诞生了。
  如今再次来到村里古时烧窑之处,已经完全不着痕迹。缸窑前相对平坦的地方已经立起了一幢幢房子,缸窑的山体部分早已被绿树掩埋,出入仅靠一条小黄土路的指引。当记者来到下窑村西古城自然村的西面大约500米处的老鹰山上,在这有着商周时期老鹰山遗址的地方,记者终于看见了许多遗留的陶片。
  远观看景,近观则生情。拍完远景,走到老鹰山之上,到处是茶叶、杉树、橘子、毛竹等农作物,有早前窑洞烧制后留下的陶瓷遗物和碎片,煅烧过的棕红色、青灰色的印纹硬陶片,亦或是缸口沿、肩腹片以及釜足等物,配以绳纹、蓆纹、针点纹、米字纹、小方格纹等纹饰细腻地雕琢,一旁还有着废弃的炉窑,许多窑口旁还整齐码放着一排排50公分高的陶瓷缸,安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窑”火不断的繁华。走走停停,记者不断搜寻着记忆中的经典镜头,试图寻找拍摄对象和选取最佳的拍摄位置。遗址里层叠斑驳的“窑泪”、炉顶砖块上镌刻年代的文字、随手捡拾的镌刻花纹的瓷瓦残片……相机镜头中俘获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多的是对古陶瓷文化在黄土地上如此恣意发展的震撼和疑问。


  2、以窑为念,焕发新机
  据村中的老人描述,古时做酒坛子可有一番讲究。烧制的坛的大小、结构要疏密有度,在贮酒过程中,既不能使酒渗漏出来,又可以使酒通过陶坛的疏孔结构,保持与外界交互贯通的呼吸作用,让酒越陈越香,在前期制作和烧制时就必须把握好坛体的密度和烧制的温度以及时间。此外,酒坛的尺寸也分为许多种类,其中有60公斤、50公斤、45公斤、32公斤装“宕大”酒坛、30公斤装“加大”酒坛、25公斤装“大京装”酒坛、16公斤装“行使”酒坛、9公斤装“放样”酒坛、5公斤装“小京装”酒坛等等。
  下窑的陶瓷酒坛产品种类繁多,造型古朴,装饰丰富,既有粗犷豪放的一面,又不乏精致细腻,风格自然新颖,乡土气息浓郁,常用纹饰为水波纹,花草纹,鸿雁纹,鱼纹和辅助性的斑点纹等,以及行草书题记。一般坛的颈、肩及腹部分别用粗、细弦纹分隔成不同间距的装饰带。工匠制作时挥洒随意,装饰内容与形式活泼,风格多变。有时根据酿酒作坊需求,还在坛体刻上“坛利(里)黄白酒,开坛十里香”,“壹坛酣酢,美味高酒”,“壹坛高酒”,“壹色高酒”,“清香高酒”,“美味第一”等广告文字。有的词句诙谐有趣,故而深受百姓的喜爱。“春日当耕不种田,夏日徒身凉处眠,秋天懒惰不收什,冬忍饥寒莫祭天”等警句,则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功用。
  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烧制陶瓷的方式渐渐落寞,下窑村曾经的窑厂也逐渐被废弃,被人们遗忘。但是如今,借着建造文化礼堂的契机,关于窑文化的记忆又重新复苏,被能人发觉,为后人所念,村民家中流传已久的陶瓷酒坛、盆、碗等器具将被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处窑火不灭的民间瓷窑,千百位窑工汗流浃背劳碌于窑场,万千陶器云集,车来人往,一片繁忙火热的景象也将被编进下窑村的历史,让过往的行人停留住脚步,细细品读着下窑村蕴含丰富的“窑”文化宝藏。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离线胡强云

发帖
832
铜币
848
威望
7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7-03-22
Re:下窑村,传承好家风400年
下窑村,传承好家风400年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