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519阅读
  • 0回复

[原创]寻访妫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6
铜币
1181
威望
98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7-09-23
— 本帖被 胡一宾 从 寻根旅游 移动到本区(2018-10-11) —
作者:胡恒俊  胡吉科  秦佳科

   “妫”之为姓,《史记·陈杞世家》说得很明确:“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姓氏。”
但是,妫汭,到底在哪里?近年来,个别所谓的“文史作家”,不顾史实,望文生义,将其生拉硬拽到河北等地,竟令不少今人,真假莫辨、无所是从。

    得姓的祖源地,岂容混淆?
    为找到实物资料、证据,澄清真相,我们于2017年8月22日晚6时从南昌出发,夜里一点赶到山西省南部的永济市,次日参观永济市博物馆。而博物馆内,对于“妫汭”,竟因“有人说在河北”,不仅毫无记载,连图表上也找不到任何踪迹。堂堂舜帝故里、尧帝二女下嫁之处,我们相信,编修严谨的地方志,不会没有记载。于是,我们辗转找到市志办,请几位主任帮忙。果然,在他们保护性翻印的线装本光绪丙戌年《永济县志》上,我们不仅看到了相关记载、绘图,还查到了吟诵妫汭的诗歌、题咏,并请他们破例,卖给我们一套。
    现将综合考证的结果,汇报如下:
一、妫汭,在今山西永济境内,历史典籍记载明确

    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记载尧帝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帝时居住在妫汭的,是《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
西汉学者孔安国《尚书·正义》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西流蒲坂县南,入于河,舜居其旁。”

   《山海经》也记载:“妫,水名,舜之居地也……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
    这里,涉及两个关键地名:蒲坂县,历山。
    蒲坂县,1986年版《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解释为:“蒲反县,西汉以蒲坂县改名,治所即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东汉复改为蒲坂县。”
    历山,《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的解释为:“相传舜耕于历山,其地说法不一:一说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南,又名舜耕山、千佛山;一说在今河南范县旧濮阳东南;一说在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又名雷首山;一说在今浙江余姚县西北;一说在今浙江永康县南,一名釜历山;一说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等。”但从孔安国的注释看,应该在山西永济县(今永济市)南。
    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五帝纪·舜》,将尧帝对舜帝从内、外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时,这样记载:“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
    舜帝,又称虞舜,《辞海》对“虞”的解释中,有“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即有虞氏。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舜乃其领袖。”
    山西永济市(原永济县)网站的自我介绍也说:永济,“位于秦、晋、豫三省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依中条山,西靠黄河滩,北边是台垣沟壑区,古称蒲坂,传为舜都……尧在位已70年,为寻找接班人,把长女娥皇、次女女英,嫁给舜。舜纳尧二女于妫汭。”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也说:“妫水,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
    可见,妫汭,源出历山,位于今山西永济“台垣沟壑区,古称蒲坂”的地方。妫水与汭水的交汇之处,是尧帝二女娥皇、女英初嫁舜帝时,生活、居住之地。
二、郦道元《水经注》对“妫汭”考察后的描述

    北魏郦道元(466?—527),之所以被称为“中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地理学家”,在于其撰写的《水经注》,是在坚持实地考察,足迹遍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内蒙古等地的基础上,对1252条河流,以亲眼所见,鉴证437种历史著作、图籍相关记载的的真伪,辅以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被奉为圭臬、成为千古不朽名著的。        
    在对黄河若干支流的注释中(参见图1),郦道元这样写道:


1:郦道元《水经注》原文

    摘引如下:
    瀵水“西南流,历蒲坂西,西流注于河。河水又南徑陶城西。舜陶河滨……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又南过蒲坂县西……皇甫谧曰:‘舜所都也。’……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治。泰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为妫水,北为汭水,西径历山下,上有舜庙。”
    其中,河东郡,秦代置于安邑县(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北魏移治蒲坂县(今永济市西南蒲州镇)。“郡南有历山”,也即历山,在今永济市西南蒲州镇南。
    行文至此,郦道元对乱将“历山”安在别处的行为,以自己的实地考察、亲眼所见,予以驳斥,并言:“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也!”
    对有人认为 “妫汭”,只是“妫水”弯曲的地方, 没有“汭水”之说,郦道元在“妫汭二水出焉”之后,仅以“而今见”三个字,予以纠正:
    “《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也……而今见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河水南径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阪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闞骃曰:‘蒲坂,尧都。’……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闞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参见图1)
    这段注释,要点有六:
    第一、“妫汭”是黄河的支流,在壶口、雷首山附近;
    第二、妫汭“二水”,出于蒲坂南的历山,“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
    第三、历山,在“河东郡治所”蒲坂县(今蒲州镇)南,其他说法,都是附会、妄言;
    第四、历山、妫汭,只在这里,不在别处,“言是则安,于彼乖也”;
    第五、《志》、《记》,必须“实录”,不能背离史实,“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
    第六、妫、汭之水,是两条水,不是一条;妫、汭合流之后,西入黄河,而不是“入”别的河流。
    由此说明:妫、汭,在今山西省西南部永济市南60里,蒲州镇南,源出蒲坂城南历山,西流入黄河。

    新出版的《史记全本新注》,也明确肯定:“妫汭,乃山西永济妫水河湾。”
三、光绪丙戌《永济县志》中的相关记载、地图、诗歌
    国有“史”,方有“志”。蒲坂县的地方志,有无记载、怎样记载呢?
    蒲坂县,如前所述:本来是“秦置县,治所即今山西永济县西南蒲州镇。西汉改为蒲反县,东汉复为蒲坂县。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移治蒲州镇东,大业二年(606年)废。”
    蒲坂县,即今永济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永济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置,治所即今山西永济县西南旧永济。解放后移治赵伊镇,即今址。”
    改革开放后,永济县才更名“永济市”,属于县级市。
    在“永济市志办”,我们见到了光绪丙戌(1886年)《永济县志》,是为抢救性保存古籍,加标点后复制的线装本(参见图2)。


2:光绪丙戌《永济县志》复印件

    此《志》,对蒲坂县的山川形势、水系、城池、桥梁、古迹等等,不仅有文字记载,而且对首阳山、历山、雷首山、城池、街道、妫汭水、舜庙等等,还配有绘图、咏赞。

3:永济县全境图


4:首阳山、雷泽图


5:重华街、虞帝庙图


6:妫汭图

    从图6可以看出:妫、汭,确实出自两处山泉,异源合流,之后西入黄河。而在妫汭之间的房舍,应是娥皇、女英初嫁舜帝时,居住之地。房舍后面的山上,有“二妃庙”,就是明证。

7:对妫汭泉的介绍,咏“妫汭”、历山、雷泽等的诗歌


    对妫汭泉的位置,文字介绍得非常具体、明确:“在县东南六十里。《水经注》:‘历山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北曰汭。’《通志》云:‘二水东西相距二里,合流入黄河。’……孔安国《书·传》训‘汭为内’云,居妫水之内。……皇甫士安从之……安国所训,于义为允矣。” 非当地人,谁能如此断然评判?(参见图7)
    咏“妫汭”的诗歌,也言“历山深处涧溪幽,二水源分亦合流。在下有鳏升孝德,钦哉帝女降河洲。苍苍野竹珮声杳,细细清泉琴韵留。尧日型于观化始,徵庸端的布勋猷。”(参见图7)
    另有对妫汭、首阳山、雷泽等风景的描写与唱和之作(参见图8)。
8:元明时期的《妫汭风云》、《妫汭夕阳》诗


9:题咏妫汭等诗歌及其唱和之作


    其中,元、明时期,分别有《妫汭夕阳》、《妫汭春云》等诗歌(参见图9)。
    杨莹《妫汭春云》怀古曰:“黄流千古抱山隈,想见当时帝女来。春意不随波浪去,化为云气护坛台。”
   《和杨莹<妫汭春云>》则云:“二水河流绕曲隈,艳阳光拥凤凰来。古今不断云岚绕,高护霞妆百尺台。”
   《妫汭夕阳》更是一幅意境深邃的画卷:“溪痕春水碧迢迢,一带斜阳映野桥。风土亦涵釐降意,野花如靥点裙腰。”
    四、妫汭,元、明时期一直是永济的八景之一

    元、明、清时,各地都都把境内最好、最有意义的风景名胜,浓缩为“八景”。
   《永济县志》说:“ 《志》之有景,仿于西湖。彼为名胜之区,山水祠庙,到处可以游赏,名人韵士随兴……”。
    其中,永济县的“元八景”为:“蒲津晚渡,虞阪晓行,首阳晴雪,舜殿熏风,东林夜雨,妫汭夕阳,西岩叠巘,水峪飞湍。”
   永济的“明八景”是:“吕鸡先鸣,舜殿熏风,栖霞映影,历山晓耕,雷泽浮霭,鹳雀夕曛,风陵暮雨,妫汭春云。”
    但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境随时变,时过“景”迁。三千年过去,妫汭之水,渐渐淤塞,到清代,“妫汭”不再是风景名胜之区。
    于是,清朝的“国朝八景”,变为“南风琴韵,溪寺竹影,诸冯陶器,栖岩虎泉,风陵晚渡,坡道夜雪,首阳瀑布,普救蝉声”,“妫汭”淡去身影。


10:永济县元、明、清时的“八景”

五、“五姓湖”的传达的历史信息
   《永济县志·五姓湖》的文字介绍是:“在县东三十五里,临晋县西南四十里,虞乡县西北二十五里,三县界会处也。平阳府旧《志》:湖傍村昔有五姓居之,故以名湖,亦曰五姓滩……明时旧《志》云:‘湖傍昔多楼台,居人环绕。每夏荷花尽发,烂若霞锦。杂以绿蘋红蓼,渔人罟师,水鳧沙鹭,欸乃间作,飞浴相翔,致为胜观。’其后景物尽变,惟湖光一片。数十年来,水益就涸。乾隆癸酉岁,秋雨既盛,复见涟澜㳽潴云。湖中有大堤……”
    从介绍看,直至明代,五姓湖周边,仍然不少楼台亭榭,绿柳垂荫,繁花似锦,景色迷人,热闹非凡,蔚为胜境。
而往昔居住在“湖傍”的“五姓”,指的是姚、妫、虞、陈、胡。这“五姓”,恰恰都是舜帝后裔。
      
11:《永济县志》对“五姓湖”的介绍

12:《永济县志》中的“五姓湖图”

    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一是居住地,二是封国、封地,三是谥号。
    1、姚姓
    以地名为姓。
    《史记·索引》,皇甫谧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
    2、妫姓
    以地名为姓。
    《说文解字》:“妫”,“虞舜居妫汭为氏”。

   《史记·陈杞世家》:“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姓氏。”
    3、虞氏
    以国为氏,姚姓虞氏
    《尚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虞城在陕州河北县东北五十里虞山之上。
    《后汉书·郡国志》“河东郡……大阳,有吴山,上有虞城”句下,杜预曰:“虞,国也。《帝王世纪》曰‘舜嫔于虞’,虞城是也。”
    郦道元《水经注》:“幹桥东北有虞城,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
    皇甫谧云:“,今河东大阳县(笔者按:故城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十五里)西山上虞城是也。”(参见图13)


13、《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一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中,“虞”在今山西平陆之境

     《辞源·》:“朝代名舜受尧禅为天子,是为有虞氏(民国前4166年),后禅位于禹,为夏后氏。”
    《辞源·虞》:“姓:系出妫姓。舜后封于虞,以国为氏”。作为地名,则是“禹封舜子商均于虞,即今河南虞城县,少康自有仍奔虞,虞思妻之以二姚,是也。”
    《正义》谯周云:“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括地志》云:‘虞国,舜后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商均于商,故号商均也。”
    商均之子虞思之前,“虞”,仅为兽名、官名(掌管山泽者)、山名、地名、城名、部落联盟名、朝代名、方国名。自商均之子虞思开始,才以封国“虞”为氏,称姚姓虞氏。


图14、《中国历史地图集·商时期中心区域图》中,“虞”有两个,西“虞”在今山西平陆,
东“虞”则在今河南商丘东(今虞城北)

    4、陈氏
    以国为氏。《氏族博考》:“陈,妫姓也。”
    《史记·陈杞世家》载:“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姓氏。”《索引》引《左传》曰:“武王以元女太姬配虞胡公,而封之陈,以备三恪。”
    5、胡氏
    以谥为氏,妫姓胡氏。
    《元和姓纂·胡》:“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謚为姓。”

《   史记·陈杞世家》:“至于周武王克殷纣,乃复求舜后,得妫满,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
    李白《胡氏家谱序》云:“阏父生满。武王克商,以元女太姬配满,封国于陈,以奉舜祀。弥年寿考,谥曰胡公,其庶子丹,以谥为氏,遂姓胡氏。”
   “五姓湖”告诉我们:舜帝后裔主要的五大姓氏,都有人长期聚居于舜帝生活、称帝之地,充分显示他们的尊祖敬宗之情,历史悠久,传承深远。
六、妫汭之地,清代仍有胡氏驻守,名“胡营村”


151886年《永济县志》的“妫汭图”之局部

    《永济县志》的“妫汭图”上,尧帝将娥皇、女英嫁给舜帝时居住的地方,直至3000年后的光绪丙戌(1886年)年,仍然林木葱郁、花果飘香,房舍栉次鳞比,一派生机盎然。守护在那里的民居,赫然标明“胡营村”。而山上,则有“二妃庙”,说明胡氏族人,一直在那里奉祀先祖娥皇、女英,传承着舜帝“至孝笃亲”、“仁圣盛明”的崇高美德。
    七、“潘城出妫水”,与“妫水出历山”,是两码事

    将“妫汭”之妫水,定为“出河北”,源于张家口两个所谓“对炎、黄、尧、舜文化做过专门研究的文史作家”合著的《黄帝与中华文明》一书
    此书称,河北省的这条“妫水河”,在今怀来县与延庆县交界处,是永定河流。古称沧河、清夷水、清水河。发源于延庆县城东北13公里处,横贯延庆盆地,在下屯乡大路村北,入官厅水库后入永定河,河长18.5公里。

    这两位“文史作家”根据“唐《括地志》记载‘妫州有妫水,源出城中,耆旧传云‘即尧厘降二女于妫汭之所’”,引出“《旧唐书·地理志·妫州》曰:“隋涿郡之怀戎县,贞观八年改名妫州,取妫水为名。”并引《魏土地记》“妫州有妫水,水源于城中,外城有舜井,城北有历山,山上有庙”,介绍“在潘城中,潘泉处于城西南的城墙角下,出泉之水即妫水,妫水东北流经城中拐弯处,即妫汭”,进而断言:“并不是如有的人所记的,是山西境内的两条河。”
    虽然作者说“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千多年,当地除了清康熙年间修了志书外,之前都没有任何记载”,却仍根据妫州城,“旧名涿鹿县,今为保岱堡……保岱古城,是汉潘县城、隋怀戎县、唐妫州城” ,予以推论说:“既然妫水在妫州……既然妫水出之潘泉,那么,无需再争辩,河北涿鹿保岱古城的妫汭,也就是舜的出生故地与家园了。找不到这些确凿的证据,没有人敢硬把帝舜的故乡到这里来。”
    而这条“妫水”,“ 到上世纪人民公社时,水面还有一丈左右……妫水河分三个分支……二十世纪六十年后期,妫水已经非常细弱,奄奄一息了。河面只剩三尺宽……如今,古城内的妫水河床打上水泥,成了贯通古城东西的主街,成了五天一次的集市。
    其实,看了光绪丙戌《永济县志》,结合历史典籍,妫汭“在河北涿鹿”而“不在山西”之说的真伪,是否被“硬拉”,已经不难判断。
    1、潘城流出的“妫水”, 既然“古称沧河、清夷水、清水河”,当然3000多年前出自“历山”、一直称为“妫汭”的“妫水”,不是一回事;
    2、潘城的历史沿革是涿鹿——潘城——怀戎县——怀来县——妫川县——妫川郡治所——妫州治所,与舜帝的生活、践帝位之处的蒲坂、虞都,毫无关系:
    潘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北齐改名怀戎县。”
怀戎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北齐以潘县改名,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唐长安二年(702年)移治今怀来县东南。辽太祖时改名怀来县。”
    怀来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辽太祖时以怀戎县改名,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怀来。金明昌六年(1195年)改名妫川县。元复名怀来县。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复置,解放后移今址。”
    妫水,《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在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南,源出历山,西流入黄河。”
    妫川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①唐天宝后置,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唐末改为缙山县。②金明昌六年(1195年)以怀来县改名,治所即今河北怀来县(沙城)东南怀来。元复名怀来县。”
    妫州,《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唐贞观八年(634年)以北燕州改名,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涿鹿县西南桑干河南岸)。长安二年(7002年)与县同移治清夷军城(今河北怀来县东南)。天宝元年(742年)改名妫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妫州。五代时改名可汗州。”
    妫川郡,《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唐天宝元年(742年)以妫州改置,治所在怀戎县(今河北怀来县东南怀来)。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妫州。”
    3、古人注释中的“耆旧传云”,强调的是“传说”,不是对史实的认定,不能做为“证据”;

    4、既然“三千多年,当地除了清康熙年间修了志书外,之前都没有任何记载”,就必须以历史典籍反复对照、分析、辨别、考证,不能望文生义、随意猜测;
    5、涿鹿的“妫水”是永定河的支流,而山西永济境内的“妫汭”之水合流汇入黄河,不能不辨;
    6、涿鹿的妫水,因舜帝后裔中妫姓族人迁居而得名,并因此在附近建有纪念性的舜庙等。正如郦道元注《水经》云:幹桥东北有虞城,尧以女嫔于虞之地也。又:越州余姚县,顾野王云: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姚姓,故云余姚县。《东夷源流史》也说:“今怀来为妫州,有妫水、舜祠、舜陵……都与姚舜之裔北迁有关。贞观改潘地作妫州,可见妫州之妫泉、妫水、妫川,确系潘氏等裔居此,后一步一步演变而来。”古人以祖居地名,命名迁居地之山水,历史上不胜枚举,原因在于纪念先祖、昭示后代莫忘本源。
    用原住地名,命名新的住地,表明对原居住地的怀念,以示本源,这种方法,不仅中国古代族居之人广泛使用,连欧美等外国人,也经常使用。例如,剑桥(Cambrige),原是英国的一个镇,因1209年建有著名的剑桥大学,而成为英国历史地名的标志。海外殖民时代,英国人在美国麻省命名了一个坎布里奇(Cambrige)镇,在波士顿建了一个剑桥医院(Cambrige hotels);还在新西兰北岛命名了一个剑桥镇(Cambrige),等等。
    因此,对于“妫汭在山西”这样公认的历史常识,是不能仅仅因为河北有“妫水”,就“敢”随意否定的,正像拉丁美洲、大洋洲,从来没人“敢说”“剑桥”原本就在美国、新西兰一样。
    7因此,被上述两位“作家”引用的“文革”刚结束的1983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妫:水名,在河北。汭:河流会合或弯曲的地方。妫汭:即妫水弯曲的地方”,显然也是错误的。
    八、妫姓等舜帝后裔的分布
   《史记·陈杞世家》载:“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姓氏。”说明舜后原有妫姓。
    舜子之中,除了嫡长子商均姓姚,其他出生于妫汭的,有的姓妫;妫姓后裔直至春秋、战国时,仍有封国,如圭、卢等。
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引何孟春《余冬叙录》予以考证说:《左传·正义》引《世本》,舜姓姚氏,至胡公,周赐姓妫,以为赐姓自周始,此后世赐国姓之所由也。按《史记》,舜居妫汭,其后因姓妫氏。胡公之为妫,非周赐姓。……然舜后元有妫姓之说,似亦非全无根据。襄十九年《左传》,穆公妾有圭妫,说者谓此圭国之女。盖“圭”国,舜后妫姓,故曰圭妫(别详不见于《春秋大事表》之春秋方国圭“国” )。又依《国语·周语》中及韦《解》,卢国之女为荆夫人,因称荆妫,是谓“卢”亦舜后妫姓国矣。彼圭与卢之为妫姓,岂亦赐姓耶?将舜本姚姓,以居妫水,故其苗裔支分派别,或为姚,或为妫,各自为姓,都无一定耶。然无论如何,由遂至于胡公一系,初则为姚,及胡公赐姓,爰始为妫。由左氏考之,则固甚明也
    “郑君之妃陈妫、圭妫,皆姓妫”,又可证明,郑国与陈国,也通婚;陈国早就被称为妫姓国。
     而舜帝后裔迁居河北之潘城后,成为妫姓潘氏,族众繁衍迅速,人丁兴旺,才将城中之泉命名为“妫泉”,流出之水为“妫水”、“妫川”,并在附近建立相应的纪念性建筑物的。
    《路史·后纪十一》说:“舜庶子七人皆厘降于齐人。圭、胡、负、遂、庐、蒲、卫、甄、潘、饶、番、傅、邹、息、有、何、母、辕、馀姚、上虞、濮阳、馀虞、西虞、无锡、巴陵、衡山、长沙,皆其裔也。”

    据《山海经》记载,幽司也是舜之后。前述之《东夷源流史》说:“幽司北迁幽都,今北京古则叫幽州,即此。今怀来为妫州,有妫水、舜祠、舜陵……都与姚舜之裔北迁有关。从贞观改潘地作妫州,可见妫州之妫泉、妫水、妫川,确系妫姓潘氏等裔居此,后一步一步演变而来。”
    舜帝后裔,历经四千多年,迁徙范围广泛,散布华夏各地,主要有姚、妫、虞、陈、胡、田、袁、陆、圭、遂、商、舜、娇、负、蒲、潘、饶、傅、邹、有、河、母、辕、直、舀、吴、咸、司徒、戏、王、孙等姓氏。
    不仅如此,当今之世,舜帝后裔多达二百一十五个姓氏,几乎遍及五洲四海二百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世界至孝笃亲联谊总会,辖有姚、虞、陈、胡、田、袁、孙、陆、车、王十大姓氏,其他舜帝后裔的“宗亲会”、“恳亲会”、“联谊会”等,数不胜数。
     岂止“盛德之后,必百世祀”?《易》言:“与时偕行”。舜帝的崇高品德和优良传统,正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扬光大,成为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