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86阅读
  • 0回复

最后一次见到的胡耀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宁生
 

发帖
3986
铜币
4000
威望
3035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01-20
最后一次见到的胡耀邦
——1988年中央春节团拜会高层聚会一瞥
作者:魏亚南(原人民日报驻香港首席记者)

    “这辈子有两个没有想到:一个是没有想到被放在这麽高的位置上;一个是没有想到在我退下来以后,还有这麽个好名声。”——胡耀邦

1988年的胡耀邦

    1987年1月16日,胡耀邦以“反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利,在邓小平主持下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挨批,并被迫下台,辞去担任了6年的党中央总书记职务。
    据胡耀邦女儿满妹回忆,刚下台的胡耀邦将自己封闭在家里,许多老朋友、老同事、老部下纷纷打来电话表示安慰,都被他婉言拒绝了。几个月里,他足不出户,终日不语,长久地沉默著 。可想而知,下台后的日子肯定很难过。
    在时隔一年的春节团拜会上採访,笔者意想不到地见到了这位下台后公开露面的前领导人,亲眼目睹他像失败的英雄一样,受到大多数在场人欢迎的情景。
    龙年初一,党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春节团拜会。上午9点,中央领导人和各界代表陆续进入人民大会堂。没到开会时间,早到的中央领导人被安排先到北京厅休息。笔者拿出了当记者的看家本领,趁机尾随著首长,冒充其秘书混进厅来。于是,才有了第二天《人民日报》头版的通讯报导和本篇见闻录及其他。
    受到争相抚慰
    北京厅挨近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为方便中央首长在这里等候开会及宴会入场,北京厅改变了以往桌椅的摆法,一排排座椅面向门口排著。只见提前到来的领导们进得门来,拱手互相拜年,然后按照宴会出场顺序选择位置落座,随即和身边的熟人寒暄起来,当然也不乏有人矜持地独坐著,等待著团拜会的入场。其他受约的出席人员,都是径直进入宴会厅对号入座的。
    也许因为团拜会到会的老同志居多,身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的薄一波俨然成了北京厅的主人。他身穿一套蓝色西装,始终站在门口,主动热心地迎接著参加团拜会的每一位与会的中央领导人。
    这时,北京厅的门又一次打开。只见门开处出现了前总书记胡耀邦。他披著一件灰色呢子大衣,内穿一套咖啡色西装,颈上围著一条深色围脖,面色显得灰白憔悴,还带有些浮肿,明显没有了人们熟悉的往日的风采、乐观与活力。
    久违了的前领导人在这种时候、这种场合出现,显然出乎在座人们的意料,立刻引起北京厅里的领导人们的异常关注。一些人迟疑片刻,但很快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前去争相与胡耀邦握手;还有一些领导人也不由得停止了寒暄与閒聊,把目光凝聚在突然出场的胡耀邦身上。一下子,胡耀邦成了整个北京厅的瞩目人物。
    第一个迎接胡耀邦的,自然是守在门口的、满头白髮的薄一波了。薄格外热情地与胡耀邦握手,见胡进门后执意要绕过前面主要领导的座位到后面去就座,薄赶忙转过身掺著比自己年纪小得多的胡的胳膊,护送耀邦走了一段路,同时还向大厅里的人们招手示意,意在提醒人们:胡耀邦来了,之后才又回身去门口继续接待其他来人。
    很难想像就在不久前,这位中顾委副主任,作为倒胡的先锋和有力打手之一,还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主持会议,带头向胡耀邦发难,恶语相向,逼其下台。如今换了个环境,在公开场合表现的却是这般爱心十足、怜香惜玉的样子,让人觉得很像是将胡耀邦打一巴掌,这会儿又赶忙给个甜枣。真是不可思议,也许这就是政治表现,或曰做戏。
    这是胡下台后的第一个春节,只见他一面自觉走向后面座位,一面微笑著抱拳躬身向大家不停地打拱拜年。一路上,身边领导人一众站起来与这位前领导握手,一些胡耀邦并不认识的工作人员和领导人的秘书也不例外。胡过路的许多领导人争著让座给他,希望他能做到自己身边。这些胡耀邦一定会感知体会到的,这是对他袒露的真诚的特别表示啊!人心所向,是对他这个下台的人的最好慰籍。
    与大厅里气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清晰地发现坐在较后排的胡乔木、邓力群等人,一个个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甚至是冷若冰霜般地寒气逼人。像是把胡耀邦拉下马仍不解气,又像是对其他人的热情表现不屑一顾。
    胡耀邦走过他们身边时,也象没有发现胡乔木和邓力群的存在一样,未作任何表示就坐在了他们的前一排。刚落座的耀邦仍不忘回头与胡邓两人身边的同志点头示意,对存在的他俩却是扫都不扫一眼。再看那两个人,仍旧目不斜视,不想与胡耀邦的目光有半点接触,更不想做任何表示。
    同为上层领导人之间,关系居然这麽泾渭分明,冰火不同炉啊!此情此景,实在出乎笔者意料。迅即领悟到,原来这些所谓“革命同志”的领导人之间,并不像想像的那样和睦亲善,难怪会经常产生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真是仕途多波诡,上层尽云谲,高处不胜寒啊!
    在大年初一人民大会堂北京厅里,在大多数人温暖而热情的关注目光下,胡耀邦坐了下来。笔者注意到这位前领导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而且漾起了激动的红晕,就像个孩子一样。直到这时,他仍不忘礼貌地环顾左右,还向我瞅了一眼,不认识,却笑了笑、点了点头。
    这是生动的一笑、令我终生难忘的一笑。然而,我只能私下记录下这一刻,就像许多记者的镜头,这时已不能象以往那样聚焦到他头上一样,我也只能去采写只能公开发表的东西。
    信息提供:胡丰炘
黄山怪石——其貌不扬——内涵无限!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