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05阅读
  • 0回复

[原创]两汉至隋唐的安定县城究竟在哪里?— 安定县古城遗址考察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胡一宾
 

发帖
1116
铜币
1181
威望
983
贡献值
0
银元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使用道具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天下胡氏,望出安定。”胡氏的郡望在“安定”,是历代谱牒专著的定论。
    而郡望,诞生于魏晋时期,是“九品中正制”的产物,盛行于南北朝,延续于隋唐。胡氏自汉初大中大夫胡城奉旨戍守西北,举家迁往安定,繁衍生息,人丁兴旺,至魏晋南北朝,文韬武略,英杰辈出,经国安邦,代有伟人,不仅王侯迭出,后妃数现,而且将军、刺史,数不胜数,以致朝野倾慕,遂为一郡之望。隋唐以后,胡氏虽因官散居四方、播迁八面,却无不将族谱冠名“安定堂”。
    历史跨越两千多年,虽然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汉武帝所置的安定郡,治所在高平(即今宁夏固原县),胡氏子孙人尽皆知,但西汉的安定县城、东汉的安定郡治所临泾县城、西晋直至隋唐的安定郡治所安定县城,究竟在哪里,由于二十世纪的一些出版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竟使1700多万胡氏宗亲,迄今祖源地难寻、祭拜无着,以致困惑重重,难以释怀。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众多历史、地理、考古专家、学者对秦汉以来丝绸之路的探访、考证,两汉至隋唐时期安定县城遗址、临泾县城的变迁,随之大白于天下。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却只刊发于报章、杂志上,非专业人士,很难知晓。
    得到这一喜讯,以胡伟明为首的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促进会筹委会决定,在2017年组团成功访问新马泰三国四地胡氏宗亲组织、协助筹办第三届世界胡氏恳亲大会、参与修订《世界胡氏通谱(首卷)》等重大活动之后,将解开秦汉安定县城遗址的具体位置之谜,作为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委托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促进会法人胡恒俊、筹委会副主任胡吉科等,前往甘肃、宁夏,实地考察。
    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胡氏文化发展委员会筹委会负责人胡连荣闻讯,表示完全赞同、坚决支持这次重大考察活动。
    2018年11月12日、13日,在甘肃省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遗址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定胡氏文化》杂志副主编、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促进会筹委会顾问秦铭,和镇原县政协文宣委副主任何等强的陪同下,从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丝绸之路鹿山段,驱车经北石窟寺,沿着茹河古驿道,经秦汉彭阳县城遗址、今镇原县城,西寻至秦汉时安定县城遗址,直至进入西汉安定郡治所高平县城(今宁夏固原市)古城墙内,终于拨开历史迷雾,弄清了丝绸之路上两汉直至隋唐时期安定县城、安定郡治所的具体位置。
    现将考察、辨认,与返回后的综合分析、论证情况,报告如下:
    一、二十世纪出版物中的“安定县”、“安定郡”
    1、《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的“安定县”、“安定郡”
    《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编委会编纂,1986年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安定”条目中,涉及秦汉至隋唐期间的介绍分别是:
    “安定县:①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东汉废。西晋复置。唐至德二年(757年)改名保定县。②西汉置,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西北红河南岸。南朝宋改名定安县。”
    “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唐初改为泾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安定郡,至德元年(756年)又改名保定郡。”
    上述“安定县”释名的要点是:一、西汉置,治所在今泾川县泾河北岸;二、东汉时被废,西晋在原地复置;三、唐至德二年,安定县被改名保定县。
    而释名“安定郡”的要点是:一、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立,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市);二、东汉时治所东移至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移到“复置”的安定县;三、隋代曾在短暂废除后复立“安定郡”,名称、治所未变,还在安定县;四、唐初“郡”改“州”、再改“郡”,治所未变,还在安定县;正因如此,唐至德元年(756年)先将“安定郡”改名“保定郡”,次年(唐至德二年)才将安定县改名保定县。
    归纳起来,安定县从西汉设立到唐代至德二年(757年)被改名保定县,其间虽废而复立,但县城位置未变。自西晋至隋代,安定郡治所一直在安定县,唐至德元年(756年)郡名被改为“保定”之后,次年才把郡治所在地安定县也改名“保定”。但安定县城被泛指在“泾河北岸”,具体位置,没确定。
    2、《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安定县”、“安定郡”位置
    复旦大学著名教授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由范文澜、吴晗等筹划于1953年,1974年出版内部试行本,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持之下,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央民族学院的有关同志,以内部本为基础,自1981年起用了一年多时间修改增补定稿,由地图出版社就原版修补制成”,198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

图1、《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p17~18)安定郡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图中,“安定县”被标在今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安定郡”在高平(今固原)。

图2、《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东汉》(p57~58)安定郡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东汉”图中,安定县被废,安定郡治所移治临泾县(今镇原县东南部)。

图3、《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魏·雍州》(p15~16)

《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魏”时期,安定郡治所,仍在临泾县(今镇原县东南部)。

图4、《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晋·雍州秦州》之安定郡(p43-44)

图5、《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隋·关陇诸郡》(p7~8)之安定郡治所

    图中,隋代,高平(今固原)已经是平凉郡的治所;而安定郡的治所,在安定县。
    不难看出,上面诸图所标注的“安定”县城位置,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撰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内容一致。
    耐人寻味的是,谭其骧先生1982年1月在《中国历史地图集》公开出版《前言》中,曾郑重申明:“古代城址有遗址保存到近现代,曾经考古、历史、地理学者调查考察过而写有报告公开发表或见于有关著作,我们得据以在今地图上正确定位的,只是极少数。极大多数城邑只能根据文献上‘在某州某方向若干里’一类记载定位,因为既没有现成的调查考察报告,又不可能付出大量时间去做这种工作,因此,图中的点线和历史上的实际位置有误差的,肯定不在少数”。
    通过主编人的“有言在先”,我们可以分析:其中,西汉安定县“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泾河北岸”,就是“根据文献上‘在某州某方向若干里’一类记载定位”的,并非确指。属于“和历史上的实际位置有误差的,肯定不在少数”之列。否则,“水之北为阳”,此城应该命名为“泾阳”——而上游不远处,恰恰已经有座县城名“泾阳”,怎不令人生疑?
    二、两汉至隋唐《地理志》中的相关记载
    1、《前汉书·地理志》
    西汉时,安定县之下没有注明地理方位,安定郡治所在高平县。《前汉书·地理志》云:“安定郡,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县二十一:高平,复累,安俾,抚夷,朝那,泾阳,临泾,卤,乌氏,阴密,安定,参䜌,三水,阴槃,安武,祖厉,爰得,眴卷,彭阳,鹑阴,月支道。”

图6、《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二册·西汉》(p33~34)今镇原县周围的几个县

    从图⑥可看到,西汉时,今镇原县城周围的县,有彭阳、临泾、抚夷、安武、朝那、安定等。
    2、《后汉书·郡国志》
    东汉时,安定县被废,安定郡治所在临泾县。《后汉书·郡国志》载:“安定郡,武帝置,洛阳西千七百里,八城,户六千九十四,口二万九千六十。临泾,高平,朝那,乌枝,三水,阴盘,彭阳,鹑觚。”
    3、晋代,《晋书·地理志》
    晋代的“地理志”,记述简略,其中除了“阴密”,对其他县都无注解:“安定郡,汉置,统县七,户五千五百:临泾,朝那,乌氏,都廬,鹑觚,阴密(殷时密国),西川。”
    对照《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安定郡……治所……西晋移治安定县”的解释,再看图④里西晋的安定郡治所在临泾,只能说明,东汉虽然废掉安定县,但已将临泾县移治原来的安定县城,此一“临泾”,已非西汉时的临泾。而且,无论临泾县城还是西汉时的安定县城,都离“泾河北岸”太远,而非“泾河北岸”。何况安定县“东汉废。西晋复置”后,即作为安定郡的治所,一直延续到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年号)才改名“保定”。
    《隋书·地理志》,郡县之下多附注释,简介其沿革、治所:“安定郡(旧置泾州),统县七,户七万六千二百八十一。安定(带郡),鹑瓠(旧置赵平郡,后周废郡并以宜禄县入焉。大业605——617年初,分置灵台县,二年废),阴盘(后魏置平凉郡,开皇初郡废。有卢水),朝那(西魏置安武郡,及析置安武县。开皇三年郡、县并废入焉),良原(大业初置),临泾(大业初置,初曰湫谷,寻改焉),华亭(大业初置,有瀧水、芮水)。”
    从附注看,隋代安定郡治所在安定县,很明确。而因为隋代先设州,后改郡,所以“安定郡”之下注明“旧置泾州”。同时,隋代又新置“临泾”县,初名“湫谷”。安定县与临泾县并存。
    5、《旧唐书·地理志》
    唐贞观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分天下为五十道,每道置采访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职”,改郡为州。今镇原县,属于“关内道(以京官遥领)泾州”。
    《旧唐书·地理志》:“泾州,上。隋安定郡,武德元年讨平薛仁杲,改名泾州。天宝元年(742年)复为安定郡,乾元元年复为泾州。旧领县五,户八千七百七十三,口三万五千九百二十一;天宝户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五,口十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九。在京师西北四百九十三里,至东都一千三百八十七里。安定隋县灵台隋鹑瓠县,天宝元年改为灵台  良原 隋阴盘县,天宝元年改为潘源县,界有潘原废县。临泾”。
    其“泾州”治下,第一个县“安定”,系历来“地理志”表示治所的地方,说明泾州治所在安定县。
    6、《新唐书·地理志》  
    《新唐书·地理志》,今镇原县境仍属“关内道(以京官领)”泾州。“泾州保定郡,上。本安定郡,至德元载(756年)更名。土贡龙须席。户三万一千三百六十五,口十八万六千八百四十九。县五(有府六曰泾阳、四门、兴教、纯德、肃清、仁賢)。保定(上。本安定,至德元载—756年—更名,广德元年—763年—没吐蕃,大历三年—768年—复置,有折墌故城),灵台(上。本鹑瓠,天宝元年更名),临泾(中),良原(上。兴元二年—785年—没吐蕃,贞元四年—788年—复置),潘原(中。本阴盘,天宝元年—742年—更名,后省为彰信堡,贞元十一年—795年—复置)。”
    这里,明确“泾州保定郡”,本“安定郡”,是“至德元年(756年)改名的。其治所“保定”县,原名“安定”县。
    三、汉代历史学家班彪笔下的“安定”县位置
    古代经、史、子、集等典籍里,正史中的《地理志》、《郡国志》、《舆地志》之类,对县城的地理位置,详述的不多。进入二十一世纪,陕西、甘肃、宁夏一些专家、学者在考察古丝绸之路过程中,从众多的子、集里,终于找到了相关记述,堪作正史的补充。班彪的《北征赋》,就是其中之一。
    班彪(3—54年),东汉(25—220年)史学家。《辞海》说:司马迁《史记》所记的史实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班彪广泛收集史料,作《史记后传》六十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卒后,其子班固奉詔续修,才有《汉书》;其女班昭又补充班固未完成者。其父子在中国史学界的地位,仅次于司马迁。
    范晔《后汉书·班彪传》说:班彪之父班“稚,汉哀帝时(前6—1年)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笔者按:更始,刘玄年号23——25年),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
    所谓“更始败,三辅大乱”,是说西汉(前206—24年)末年,公元23年,刘玄称帝高阳,王莽死,刘玄迁都长安,年号“更始”。东汉(25—220年)初年,公元25年,赤眉入关,刘玄被杀,长安周围大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班彪逃出,沿着秦汉时期首都长安通往安定郡治所高平县的官道,去投奔隗嚣。其《北征赋》,用纪实的笔法,写下了从长安到高平的经过,结合途中所见景物与有关的史事,抒发感想,在中国纪行赋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纪行赋的创作有较大的影响。原文如下:
    余遭世之颠覆兮,罹填塞之阨灾。旧室灭以丘墟兮,曾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兮,超绝迹而远游。
    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历云门而反顾,望通天之崇崇。乘陵岗以登降,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及行苇之不伤。彼何生之优渥,我独罹此百殃?故时会之变化兮,非天命之靡常。  
    登赤须之长阪,入义渠之旧城。忿戎王之淫狡,秽宣后之失贞。嘉秦昭之讨贼,赫斯怒以北征。纷吾去此旧都兮,騑迟迟以历兹。
    遂舒节以远逝兮,指安定以为期。涉长路之绵绵兮,远纡回以樛流。过泥阳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修。释余马于彭阳兮,且弭节而自思。日晻晻其将暮兮,睹牛羊之下来。寤旷怨之伤情兮,哀诗人之叹时。  
    越安定以容与兮,遵长城之漫漫。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舍高亥之切忧兮,事蛮狄之辽患。不耀德以绥远,顾厚固而缮藩。首身分而不寤兮,犹数功而辞鱤。何夫子之妄说兮,孰云地脉而生残。  
    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闵獯鬻之猾夏兮,吊尉漖于朝那。从圣文之克让兮,不劳师而币加。惠父兄于南越兮,黜帝号于尉他。降几杖于藩国兮,折吴濞之逆邪。惟太宗之荡荡兮,岂曩秦之所图。  
    隮高平而周览,望山谷之嵯峨。野萧条以莽荡,迥千里而无家。风猋发以漂遥兮,谷水灌以扬波。飞云雾之杳杳,涉积雪之皑皑。雁邕邕以群翔兮,鹍鸡鸣以哜哜。
    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怀。抚长剑而慨息,泣涟落而沾衣。揽余涕以于邑兮,哀生民之多故。夫何阴曀之不阳兮,嗟久失其平度。谅时运之所为兮,永伊郁其谁愬?
    乱曰:夫子固穷游艺文兮,乐以忘忧惟圣贤兮?达人从事有仪则兮,行止屈申与时息兮?君子履信无不居兮,虽之蛮貊何忧惧兮!
    《赋》中,班彪自述,是因为“遭世之颠覆”、“ 旧室灭以丘墟”,才“不得乎少留”、“遂奋袂以北征”、“去此旧都”,“指安定以为期” “涉长路之绵绵”的。 这个“安定”,指当时的安定郡治所高平县。
    其几乎狂奔似的路线是:朝发长都(长安)、夕宿玄宫,历云门(云阳)、息郇邠(今旬邑县。《后汉书·郡国志》载“栒邑,有豳乡。”),登赤须长阪,入义渠旧城(古义渠国都城),过泥阳(治所在今宁县)、宿彭阳(今镇原县彭阳村),越安定(今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登鄣隧(烽火亭),循着战国秦长城(在今镇原县武沟乡境内,位于镇原县城关镇西北28公里处,茹河北岸),吊尉(北地都尉孙卬)于朝那(宁夏彭阳县古城镇),最终隮高平(宁夏固原)。
    由此可见,西汉的安定县,在班彪从彭阳至高平的官道边,而非《中国历史地名词典》、《中国历史地图集》所说、所标的彭阳西南的“泾河北岸”。
    班彪所走的路线,是一条与战国秦长城有关的道路,是先秦时修建的道路。《史记·匈奴列传》载:汉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在今宁夏彭阳县古城乡西北的任山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而汉孝文帝时,汉王朝建立不久,正在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生产,是根本没有力量修建这样一条道路的。
    对《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将西汉安定县标、注在今甘肃泾川县泾河北岸,以治学严谨著称、被《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增订本)·前言》誉为“对西北地区古地名深有研究”的历史地理学家、地名学家、兰州大学教授刘满实地考察后,在《战国秦长城下的边陲重镇镇原城》一文中说:“班彪当时行经的地方是汉代的彭阳县、安定县、战国秦长城和朝那县,而其中的彭阳县、战国秦长城和朝那县都在茹河的北岸。设使汉安定县在泾川县城北五里的水泉寺村,那么班彪要从彭阳故城所在的彭阳村往南到泾川县城北的水泉寺村,而后又从水泉寺村往西北到镇原县的武沟乡,这样就让班彪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或者说走了三角形的两个边,这一来一去就多走了约两百里。这样的路线是既不合情理,也不符合当地道路的实际情况”。
    刘满指出: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唐临泾“县(治所在今镇原县城关镇)界兼有汉安武、安定、彭阳、抚夷四县之地”。……西汉时设县密度如此之大,这不能不让人吃惊。原因何在呢?因为这里是当时匈奴人入侵关中地区的必经之地,同时这里也是西汉王朝的大军征伐匈奴的重要军事通道。在这里屯兵戍守,可以抵御、阻遏匈奴的入侵;在这里设县置守,可以保证军事通道的畅通。”
    同时,先秦时期,镇原县不仅是军事重镇,而且是丝路要道。据文献记载,当时在茹河北岸的山塬上就有一条自东向西横贯今镇原县全境的道路,这是自长安、咸阳通往关中西北地区最早的道路。
    刘满教授考察的结论是:从秦代到唐代,镇原一线是丝路北线上的重要通道。自从宋代平凉、隆德之间的六盘山开通之后,经由平凉地区的道路日渐重要,镇原一线才日渐式微。
    四、专家学者考证的西汉安定县城,在今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
    2016年4月17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达远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牛燕军、李如东、李晶与河西学院民族民俗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宗教授等人组成的“丝绸之路”智库项目组,和(甘肃)陇东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刘治立教授、政法学院副院长温金童副教授、政法学院办公室主任张文泉、镇原县博物馆馆长王博文、镇原县政协文宣委副主任何等强、宁夏彭阳县地方志办公室书记杨树林等,组成陕甘宁联合调查组,根据《史记·匈奴传》中关于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单于十四万骑入朝那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虏人民畜产甚多,遂至彭阳,使奇兵入烧回中宫,候骑至雍甘泉”,和班彪《北征赋》的记载,沿着茹河古道考察,发表了《追寻班彪“北征”的足迹——陕甘宁学者联合考察汉唐丝路茹河道行记》。文中说,结合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临泾县,县界兼有汉安武、安定、临泾、抚夷四县之地”的记载,认为“西汉时在茹河川今镇原县境内只有两座古城,即彭阳县与安定县。证明西汉安定县不在今泾川境,而在今镇原县的茹河川附近,也证明临泾不在茹河川”,“我们大致可认为,镇原中部地区曾经属于安定县。”因为考察行程太紧,“至于县城所在,只能存疑待考了。”
    结论,很快就不用“待考”了。
    陇东学院教授、硕导、甘肃省敦煌学会理事张多勇,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教授、博导,西北师大敦煌学研究所所长、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李并成率领的考察组,在《义渠古国与义渠古都考察研究》中说:“秦汉安定县(甘肃省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遗址位于镇原县开边镇张庄村,在茹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遗址南临茹河,北距公路200米,在该处发现绳纹筒瓦、板瓦、云纹瓦当。遗址东西长360米,因河流残蚀南北仅余180米。这里曾出土大量五铢钱、货泉、货布、铜箭头等,遗址北山刘路庄汉墓群有三四十处。遗址东二里影娃山地层内含红陶(仰韶文化)、夹砂陶(寺洼文化)、灰陶、石刀(西周)残片,已见被盗汉墓二十多处,均为青砖券顶。茹河南岸冢子山也有汉墓群,今见大型冢状墓葬五处,均被盗。但据当地村民讲,墓葬出土有明显汉代墓陪葬品绿釉陶器,灰陶灶、陶仓、陶水井。另外,出土有铜镜、铜钫、铜壶、铜鼎、铜洗、铁剑等器物。据此,史学家推断,此遗址为秦汉安定县遗址。”“此遗址当具汉代县城规模。这些古城遗址中文化层以绳纹板瓦、筒瓦为主的建筑残件和以细绳纹为主的陶器残片较为丰富,春秋、战国文化层厚度在1米左右,秦汉文化层较为深厚,反映了秦汉在此置县。”
    五、我们的实地考察
    2018年11月12日、13日,我们在北石窟寺南,考察了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段丝绸之路遗址——鹿山段。山石古道上深深的车辙印,令我们惊叹不止。

图7、鹿山丝绸之路山石上的车辙印痕

图8、鹿山上丝绸之路盘山道拐弯处山石上深深的车辙印痕

    从北石窟寺向西的茹河川道,是通往汉初安定郡治所高平县的官道,也是最早的古丝绸之路北线。离北石窟寺5公里,就是秦汉时的彭阳县古城遗址。再向西30公里,便是今镇原县城。而从镇原县城往西北,顺着茹河北岸西行,距开边镇张庄村虽然只有20公里,县级公路却坑坑洼洼,尘土飞扬,车子像在大海上航行,颠簸不止。气温零下3度,路两边不时可以看到厚厚的积雪。车子在张庄村路段的刘路庄、茹河滩地、席庄间,来回寻找几遍,才打听到“瓦子壕”。——这里的群众,对平整土地时挖出大量汉瓦的安定古城遗址,这样称呼。陪同的何等强主任介绍说,十年前来,路边、田埂上,到处堆积着绳纹瓦片,后来用车运到茹河滩去,被泥沙掩埋了。现在的田里、地边、路旁,还能找到绳纹瓦片。

图9、张庄村是群山里少有的背山面河平整的台塬地(卫星图)

图10、这是随手在田埂上捡起的汉代瓦片

图11、田埂上不同的绳纹瓦碎片


图12、我们用捡到的汉瓦碎片拼成的“安定”二字

图13、绳纹瓦碎片局部

    正在田里劳作的席庄农民告诉我们,他们是十年前才从山上的窑洞里搬迁下来建房居住的。当年平整土地,还挖出了整整一大麻袋“两半”钱——他们不懂这就是秦代的“半两”钱。考古专家据此推断,这个安定县城,不是西汉才有,而是秦代就有,汉承秦制,沿袭设置而已。它在战国秦长城之内,应该是战国时的秦国设立的有军事用途的县城。

图14、茹河边上的暖泉,至今泉水不竭

图15、我们背后的镇原县境内宋代暖泉驿窑洞,仿佛“两层楼”房

    离开张庄村,继续驱车西行,经过宋代的暖泉(冬季不结冰)驿站,进入宁夏境内,柏油马路宽敞平整,车子飞快越过今彭阳县,一个多小时就到达西汉安定郡治所高平县古城内。古城墙四面保存基本完好,城墙夯土层均匀、坚实。今固原市政府按规划正将其作为“古城墙遗址公园”,开工建设。

图16、安定郡治所高平县(今固原市)古城西城墙今貌

图17、安定郡治所高平县(今固原市)古城墙夯土层均匀、坚实

图18、古城墙遗址公园局部规划展示图

    整个行程,从秦汉彭阳县城遗址,到秦汉安定县城遗址,为 50多公里;从秦汉安定县城遗址到西汉安定郡治所高平县(今固原市),60公里。 说明古安定县城,基本处于西汉高平县城至秦汉彭阳县城的中间。
    考察至此,我们如释重负:秦汉安定县城的位置,终于弄清,就在今镇原县城西北的开边镇张庄村席庄。
    至于唐代以后的“保定县”,有的说移治今泾川县北五里的水泉寺遗址所在地,已经超出“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范围,不在本文所述之列,无须赘述。
    六、胡奋故居胡府坪、胡灵太后故居皇后湾,分别在安定古城东、西两边
    有几个问题,一直萦绕在大家的脑海:一是皇后湾离安定郡治所高平城那么远,胡国珍为何在那里安家?二是今镇原县城离高平更远,为何有胡奋故居,名曰“胡府坪”?
    1、皇后湾,本名“显扬里”,因北魏胡太后出生在这里,才被后人称为“皇后湾”。
    北魏胡灵太后,安定临泾人,初为宣武帝元恪的后妃,入宫封承华世妇,生元诩后进封充华嫔,孝明帝即位被尊为皇太后并临朝执政,卒后谥“灵太后”。
    灵太后父亲名胡国珍。《魏书·胡国珍传》,“胡国珍,字世玉,安定临泾人也。祖略,姚兴渤海公姚逵平北府谘议参军。父渊,赫连屈丐给事黄门侍郎。世祖克统万,渊以降款之功赐爵武始侯。后拜河州刺史。”
    而据秦铭主任提供的在陕西境内发现的《胡国宝墓志铭》,文中有“魏故使持节车骑将军、冀州刺史、新平公胡国宝,安定临泾显扬里人,乃苻勃海公谘议参军、魏使持节散骑常侍、仪同三司、秦州刺史略之孙,赫连中书舍人尚书郎、魏使持节侍中大将军、雍州刺史司空公渊之子也。”
    可见,胡国珍、胡国宝都是胡渊之子、胡略之孙。“显扬里”,就是他们共同的家。胡国宝墓志铭之所以在陕西境内发现,是因为北魏的新平郡治所在白土(今陕西省彬县)。

图19、胡国宝墓志铭拓片

图20、安定县城遗址张庄至皇后湾的距离(卫星测距)

图21、今皇后湾胡灵太后祠所在地卫星图

    皇后湾,位于秦汉安定县城西南茹河上游南岸,直线距离只有12.9公里。在胡国宝的墓志铭中,之所以被称为“显扬里”,顾名思义,是说从汉、魏、两晋,到北魏,这里一直人杰辈出、声望显赫、闻名遐迩、受人仰望。
    2、《镇原县志》载:城东胡府坪,有胡奋故居。
    而今镇原县所在地,前身是元代置立的镇原州的治所,明代初年降为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原州,北魏正光五年(524年)改高平镇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西魏废帝时改高平县为平高。隋大业三年(607年)州废为平凉郡。唐初复改为原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平凉郡,乾元元年(758年)改为原州;贞元十九年(803年)徙治平凉县(今甘肃平凉县),元和三年(808年)又徙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大中三年(849年)仍移至平高县,广明(880年)后又徙治临泾县。元改名镇原州。
    临泾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①西汉置,治所在今甘肃镇原县东南。北魏(385—534年)后废。②隋大业十年(614年)改湫谷县置,治所即今镇原县。元至元七年(1270年)废。”
    湫谷县,《中国历史地名辞典》:“隋大业元年(605年)置,治所即今甘肃镇原县。十年(614年)改名临泾县。”
    从上述州、郡、县的置废变迁,结合“安定郡,西汉治所在高平,东汉移至临泾县,西晋移治安定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大业三年(607年)复置”看,西晋至北魏末年,今镇原县境,包括显扬里、胡府坪,都属于安定郡临泾县。但今镇原县城所在地,直到北魏末年,当时没有县城。隋大业元年(605年),置立湫谷县,才设县建城;十年后(614年)改名临泾县。
    在这个魏晋时期根本没有县城的地方,为什么有“胡府坪”?胡府坪所在地,是一处平阔的台塬之地。背依群山,面临茹河,东距彭阳县城30公里,西距安定县城20多公里,是控扼茹河北岸彭阳县城至安定县城官道的咽喉,军事意义重大。胡奋是大将胡遵之子,与兄弟广、烈、岐,叔父胡逵之子胡质,都是汉魏名将。这里,显然是世家大族的聚居之地,将门虎子的摇篮。胡奋荣膺车骑将军、女儿获宠之后,声誉更隆,远近闻名。胡奋故居,遂被民间视为风水宝地。千年之后,现被县委党校占用,内有“文物保护单位”“胡奋故居”石碑。
    由此看来, 胡奋故居所在的胡府坪、胡灵太后出生地胡国珍、胡国宝老家,无疑都是安定胡氏在安定县城周围分布的聚居地。安定胡氏,就是从这些地方走出去,经邦安国平天下、名垂青史、播迁四海的。
    至此,我们终于拂去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尘埃,见到了西汉初年大中大夫胡城公奉旨戍守西北边陲,举家迁居的安定县城遗址。安定县城遗址、胡奋故居、皇后湾……安定胡氏先祖们居住、生活过的地方,将是我们的后辈代代前往祭拜的神圣家园。
    值此之际,我们由衷地感激那些专家学者。秦汉安定县城遗址,之所以能够被发现、确认,是陕西、甘肃、宁夏三省相关课题组的专家、学者们,多年查阅历史文献、名人游记,不辞辛苦、跋山涉水、实地勘察、亲自探掘,并多方考证、严谨辨析的结果,纠正了此前《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中对“安定县”非确指性的介绍,和《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相关的误标。它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考察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历史地理界的一大发现,更是中华胡氏值得全族庆贺的大喜事!我们“望出安定”的天下胡氏,应该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表示衷心的感谢!
    此次考察得以圆满成功,我们要感谢镇原县人大主任、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副组长薛渊先生,感谢甘肃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镇原县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安定胡氏文化》杂志副主编、安定胡氏文化研究促进会筹委会顾问秦铭先生,感谢镇原县政协文宣委副主任何等强!感谢他们的精心安排、细心照顾,感谢他们提供大量文献、史料、杂志及其个人研究成果,感谢他们在摄氏零下三度的寒冷天气下,全程引导、陪同!向他们致辞!
2018年12月8日
欢迎关注:胡氏资讯(zhhusw)微信公众平台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上一个 下一个